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是一种促进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学习和交流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合作学习策略,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本理解、文章写作等主题展开讨论。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观点、分享自己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合作阅读:让学生成对或小组合作阅读同一篇文章或课文,通过互相提问、讨论理解内容、梳理重要信息等方式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合作能力。
互助互查:学生相互检查对方的作业,帮助改正错误、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
合作写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写作活动,可以是创作故事、写作议论文等。
每个小组成员负责其中的一个部分,最后合并成一篇完整的作品。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写作能力。
互动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小组内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通过角色的对话和交流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这些合作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语文素养。
同时,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起到引导和监控的作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和获得有效的学习经验。
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采用合作学习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下面将介绍几种适合小学语文学习的合作学习方法。
一、小组合作阅读小组合作阅读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适合自己阅读能力的文章,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阅读,最后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流、讨论和总结。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互相借鉴和补充自己的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合作写作合作写作是指学生们在一起合作完成一篇文章的创作过程。
学生们可以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内容,然后再将各自的部分进行整合。
通过合作写作,学生们不仅可以相互启发和学习,还可以通过协商、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合作写作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心。
三、小组演讲小组演讲是指将学生们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然后进行相关内容的收集和整理,最后通过演讲的方式展示给全班。
在小组演讲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共同分工、整理材料并进行口头表达。
通过这种形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四、合作研究合作研究是指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共同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探究一个主题。
学生们可以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并收集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将研究结果进行报告。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五、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指学生们在小组内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情景进行交流和表达。
学生们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或者故事情节,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进行对话,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的含义。
通过角色扮演,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之,合作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及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若干个成员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或解决某一学习问题的学习方式。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促进思维碰撞,提高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1.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互相讨论、交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进行表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协同努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3.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与讨论,促进思维碰撞,激发更多的思维火花。
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方式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思考,从而提高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宽度和深度。
4. 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思路和想法。
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和讨论,学生的表达能力会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自信地进行表达。
5. 促进学生的学习互助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学习,这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沟通,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互助。
通过学习互助,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都会得到提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操作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 任务型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目标,设计不同的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它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共同完成任务来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以下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详细阐述: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1.促进互动与交流: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和深入交流,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激发思维火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培养合作能力:在小组中,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技能。
3.增强学习动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促进个性化发展:在小组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的任务,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从他人身上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个性化发展。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步骤1.分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内学生的多样性,以便他们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2.明确任务:教师应向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目标,确保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任务应具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3.自主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学生需要自主预习相关知识,为合作学习做好准备。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任务,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4.合作讨论:在小组内,学生应围绕任务进行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5.成果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应通过一定的形式进行展示,如口头报告、海报展示等。
这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6.评价与反馈:教师应及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和反馈,以促进他们的共同成长。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注意事项1.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确保他们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避免出现“搭便车”的现象。
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1. 引言1.1 引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被分配到小组中,共同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度过程,学生可以共同分析文本内容,交流思想,互相启发,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洞察。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希望本文能为教师们提供一些有效的实施策略和案例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
2. 正文2.1 细分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与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小组成员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共同合作,共同学习,相互交流和互助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2.2 细分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并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教育领域中,小组合作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语文学习中。
本文将探讨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作用,并阐述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
一、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作用1.提高学习效率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通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小组合作能够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在交流和讨论中互相启发,共同探究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培养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强调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需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完成任务。
这种合作方式可以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从而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增强沟通能力小组合作需要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沟通。
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需要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倾听他人的意见。
这种沟通方式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二、如何在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1.合理分组实施小组合作的首要步骤是进行合理分组。
分组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性别等因素,尽量保证每个小组之间的实力均衡,同时也要保证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以便于开展讨论和交流。
一般而言,一个小组的人数控制在4-6人为宜。
2.明确任务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应该明确任务和目标,让学生了解需要完成的任务和要求。
任务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也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3.鼓励探究小组合作强调学生的探究精神。
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应该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给予评价评价是小组合作的重要环节。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以下是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讨论:
1. 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共同探讨、
研究问题,不仅能够扩大知识面,还能够提高学习效能。
学生在小
组中可以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自学和合作
能力,达到积极的学习效果。
2. 培养同伴关系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同伴关系,帮助学生
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降低学生之间的隔阂。
同时,也能够培
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及其在社会中的相互协
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
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的学习
成果,激发了学生的竞争心和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
4. 培养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发挥每个学生的
优势,整体提高小组的学习效果。
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和自我约束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
的教学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同
伴关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全面素质。
谈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法6篇

谈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法6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重要场所,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是每位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和实践的课题。
小组合作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通过互助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下面就谈谈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一、小组分工合作小组分工合作是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法中的重要环节。
在分组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等因素,让学生从事不同的任务,比如组长、记录员、讲解员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以确保小组合作的有序进行。
在小组合作中,分工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优势,促进协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避免了某些学生被边缘化的现象,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角色扮演互动角色扮演是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的一种形式,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在小组合作中,可以设置不同的角色,比如主人公、配角、故事情节等,让学生们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情景模拟,展开语言交流和互动,提高语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讨论交流互动讨论交流是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讨论交流,可以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开展思想碰撞,促进思维的启发和交流。
在小组合作中,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或话题,让学生们进行思想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和交流技能的提升。
四、任务分解协作任务分解是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的一种方式,通过将大任务分解为小任务,让小组成员分头进行协作,最终完成整个任务。
在小组合作中,可以设置任务清单,明确任务目标和完成时限,让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分解任务,相互协助,最终完成任务的达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团队协作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及德育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及德育渗透1. 引言1.1 引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德育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德育的渗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将德育理念融入是每位语文老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激发彼此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使他们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合作共赢。
德育渗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等,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和道德观念。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并逐步培养出团结友爱、互助互谅的良好品质。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探索适合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结合德育理念,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引言】2. 正文2.1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享思考,互相帮助,通过相互合作来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课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德育渗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德育渗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品德修养和人格发展。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变革和小学教学方向的调整,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逐渐得到了重视和普及。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完成一项任务,通过互相合作协作,分享资源和信息,相互促进,从而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实践中怎样落实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实施策略和具体方法三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进行分析。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小组中相互激励,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不再是孤立地学习,能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2.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相互尊重和相互合作,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3.激发创新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通过在一起协助,共同完成任务,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4.增强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有助于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师来说,如何设计并实施好小组合作学习是需要认真思考和总结的,以下是一些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1.明确任务目标:在设定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时,需要明确任务目标,明确小组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和目标,确定任务的重要性和时间节点,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任务目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展开小组学习活动。
2.设置明确角色分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设计不同的角色分工,例如组长、记录员、发言人等,设置明确的角色分工可以让每个小组成员都有一定的任务和责任,可以有效地提高小组合作效率。
浅谈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学习、互相配合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语文能力和实现知识的共享。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有以下重要性:
1. 提高学习效果:小组内的学习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相互支持。
同学们可以相互消化和理解课堂上讲授的知识,且能即时反馈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学习效果。
2. 激发兴趣:小组学习可以通过游戏、辩论等形式,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
3. 培养合作意识:小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学会互相合作、协助和辅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通过与他人合作学习,学生也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4. 增强语文能力:小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通过交流和协作,掌握语文技能和方法,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于通过团队合作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加学习趣味,培养合作意识,并增强语文能力。
谈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一、小组讨论法小组讨论法是指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和交流。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互动和交流来提高语文素养和思辨能力。
小组讨论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小组研究法小组研究法是指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研究和学习。
在小组研究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研究课题或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析问题、思考和探讨来完成任务。
小组研究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小组展示法小组展示法是指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准备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在小组展示中,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海报、演讲、朗诵等形式,将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展示给全班。
小组展示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演讲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小组协作写作法小组协作写作法是指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一篇文章或作文。
在小组协作写作中,学生可以互相合作和协调,共同完成文章的写作任务。
小组协作写作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合作能力。
在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时,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小组和任务,在小组中引导学生的合作和讨论,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评价。
通过小组合作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前言: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融合了合作学习与小组学习思想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激发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主要从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和具体运用三个方面论述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并提供实际事例加以论证。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旨在通过带领学生组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促进、互相学习,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理念与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更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参与性,在教化作用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读者的关键时期,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一种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快、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有效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1、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小组中自发地表达、探究和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大特点是要求学生心无旁骛的参与和交流,这使得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起更紧密的友谊,互相促进和学习,在学习中共同成长。
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小组合作学习给予每个学生更多的机会表达、发言,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4、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置于一个自由活动的环境之中,学生可以踏实地去读、去想、去学,能够培养学生自己思考的能力,鼓励各自探究、发现知识,以及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法有多种,如下是几个典型的小组合作学习运用技巧:1、细读短文小组运用细读技巧,逐步理解文本中的各种线索,从中找出细节,并分享资料,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课堂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时常被教师们所采用,可以带给孩子们较好的学习成果。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竞争和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教师能够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孩子们在不断比赛中学习,激发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合作完成任务,加深在课堂中的学习体验。
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
在小组学习中,孩子们不仅能够相互学习,比赛,还体会到协作学习的快乐,可以培养孩子们适应调整他们个人行为能力,万维网交往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在交流中激发出更多的学习灵感。
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
学生在合作中可以更好地地分享信息和知识,从而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加深他们的思考,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
最后,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丰富语文教学的形式,让学生以更加快乐的心情来学习。
合作学习使孩子们可以互相交流信息、感受,增强他们的能力、自信心和协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合作学习一般是要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评比,小组内部可以共同交流,组成一个有竞争意识、团结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团体小组。
从而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而增加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教师在进行划分小组的时候,要注意平均分配,根据观察学生的差异性,比如成绩、表达能力等对小组进行安排,让每个小组的平均水平几乎相当。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小组之间评比竞争的公平性,否则,如果小组之间差距过大,则会打击学生们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产生负面不积极的效果。
一、语文课堂合作学习该如何分组小组的人员分配也应该均衡,不管是小组内成员的成绩能力或者性格方面都要平衡分配,其次,还要考虑性格脾气等方面的差异,老师要根据这些差异对学生进行分组。
这样可以更好地拉近小组之间的差距。
为公平竞争打好基础,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小组之间的合作。
组队学习,并不是为了交友娱乐,而是让团队共同进步,把探寻结果当作最终目标。
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的时候,小组之间的每个成员还要有明确的分工,比如哪个学生适合当演讲者,哪个学生适合记录,哪个学生适合汇报和操作,并且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分工的定位也要轮流替换,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这个分组的过程就像是随机选取邻居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可以帮助他们,关心他们,并且给予一定的帮助。
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可以进行请教和借鉴他们的学习方法,争取共同进步。
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实施小组合作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进行合作交流,合作只是教学的方法。
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
那么哪些情况可以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呢?(一)意见不一致时小组合作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见解,甚至意见差异很大的时候,这时候就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学习,在思想的交锋中可以增加学生们思维的缜密性,这样的合作过程中,语言表达的能力,思维的缜密性,都会得到提高,比如在学习诺贝尔这一课时,诺贝尔发明了炸药,不仅让隧道更容易打通,开山辟路也更加容易,节省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也认为后来的炸药也用于战争,夺取了很多人的生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灾难,那么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正确呢?这个时候就可以进行分组讨论或者进行小组之间的辩论,相互探讨。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是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度,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标签: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实施策略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情感表达,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
小学语文教学需要具备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1]。
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踊跃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实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应用时,教师应根据课堂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情况有效使用这一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观体验尤为重要。
小学语文教材都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了学生对内容主旨的观点与看法,比如,古诗词、散文以及小说节选等。
这就要求学生在进行小学语文学习时,需要用自己的思维来解析课文内容。
除此之外,学生也需要详尽地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表达出来。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课文内容或者是某个话题展开讨论,或者是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实践活动[2]。
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也可以锻炼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在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仍旧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教师的思维模式比较僵化,还没有从以往的教学思维中转变过来。
很多语文课堂仍是教师的主场,教师只在乎自己教了什么,从来不会关注学生自身的需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被扼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1)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1)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组合作学习已经逐渐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通常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合作的机会,导致学习效果不够显著。
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相互合作、交流讨论,共同探讨问题,促进思维发展,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进一步挖掘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重要性、策略、实施步骤和效果评估,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全面发展。
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也可以拓展教学模式,丰富语文教学的形式,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通过本研究,还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小组合作学习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协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和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在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共同探讨、交流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从而达到共同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可以通过相互讨论、分享观点和互相帮助来促进自己的学习,同时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经验和知识中获益。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还能培养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不仅需要老师的指导和组织,也需要学生之间的密切合作和相互协调。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们需要学会分工合作、协调沟通、共同解决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只有在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并发挥自己的作用的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2 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下面将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及其实施方法。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1. 分组方式灵活多样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可以按照兴趣、能力、性别等方面进行组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来组合小组。
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设计多样化的小组任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设计多样化的小组任务,让每个小组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任务。
任务可以包括分析课文、讨论问题、撰写读书笔记、展开小组讨论等。
通过这些任务,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建立良好的交流氛围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建立良好的交流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畅所欲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聆听他人的观点,尊重他人的意见,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明确分工合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需要明确分工合作,各尽其责,共同完成小组任务。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同时注重协作与沟通,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尽最大努力,取得最好的成绩。
5. 提供及时反馈和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鼓励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同时也要认可学生的努力和成绩。
通过积极的反馈和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有动力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1.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老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方式,让学生逐步习惯和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游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并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策略1. 引言1.1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交流中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设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合理分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并有教师的引导与监督,可以更好地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内容结束】1.2 本文旨在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团队中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促使学生彼此合作、分享经验,相互学习,更好地发挥个人的潜力,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本文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和特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以及详细的应用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旨在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参考,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2. 正文2.1 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和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内部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协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
它是一种集体学习的形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生主体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中扮演着积极主动的角色,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团队合作和协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小组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从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小组合作学习以其可持续性,即学习者可以在一个有支持性环境中不断接受学习机会,帮助学习者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共同起点和合作学习的目标,是小学语文课堂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主要介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并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的策略。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正文】一、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改进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它是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共同解决问题,实现共同学习目标。
这种学习方式以其可持续性,即学习者可以在一个有支持性环境中不断接受学习机会,帮助学习者实现个体和群体的共同起点和合作学习的目标,是很有价值的。
它更有利于增强学习者自我调节能力、克服学习困难。
此外,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习者的社会能力,使学习者学会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发挥自我的思考能力,充分利用组内的互助与合作,让知识的掌握更加系统化,学习者之间也能及时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以真正实现从个人学习到群体协作学习的过程。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学课程,学生在小组中可以相互借鉴,培养全面习得文学素养和语言素养的能力。
1.对性组织读书讨论活动。
在小学语文课堂,老师可以组织和安排学生们在小组中读书,并进行讨论,让学生们学会如何分析和掌握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
2.展小组互评活动。
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互相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对自己学习进度及作业结果进行自我评价,帮助学生自觉加深自己的学习,使学习效果更加显著。
3.践立意文书写活动。
在小组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尝试独立思考、分析及综合运用他们知识,尝试从不同角度完成文章,提高文章质量,使新知识得以更有效地融入学习中。
三、结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问题材料老高川学校魏慧萍2010年6月16日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内容提要】近几年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逐渐被我们小学教师所接受,并开始在教学中运用。
因为刚开始实践,所以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
小学语文课堂不少小组合作学习徒有形式,实效甚微,存在不少问题。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实验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也是难免的,我们只要不断实验,不断总结,不断研究探索,一定能取得实效,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科学分组小组分工教师作用综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已得到众多老师的认可。
合作学习的确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
但是,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在具体环节上下工夫,导致合作学习事与愿违,实效甚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各自为政,秩序较乱。
小组合作学习会带来较传统教学更大的学生自由,但同时也容易带来教学秩序的混乱,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有的学生为了让其他同学听清自己的声音,就成倍地加大音量;还有的小组争执起问题来,个个扯起嗓子喊。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孩子有表现自己的天性外,也有教师把这种现象认为是课堂活跃的表现而不去制止的原因。
结果造成小组成员你说你的,我干我的;学的学,玩的玩。
表面上围坐在一起,像一个学习小组,实际上是一盘散沙。
著名的合作学习理论研究者斯莱文等人认为“合作学习的课堂听起来应像一个蜂巢,而不应像田径场。
”如果合作学习的课堂过于喧哗,噪声太大,以至于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此时,教师需要采取某些措施以改变这种状况。
2、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
凡是听过公开课的教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教师上公开课压力大,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不敢过多地让困难学生发言;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认为好学生能够代表其小组。
本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桌而坐,教师不能象班级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那样很容易就能发现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课,而是不太容易发现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程度,这是客观原因。
而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则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另外,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开小差的学生缺乏集体责任感,也是其原因之一。
3、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
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学困生由于还没有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新知识的探讨中,往往没有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而学优生由于基础较好,反应快,为了小组得分,往往不顾学困生是否已经明白,就匆匆结束小组合作学习。
因此达不到共同进步的目标。
4、教师评价和奖赏重小组、轻个体。
我们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
笔者在观察中发现这一问题比较普遍。
其实应该知道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它最终是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服务的。
5、形式主义。
单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说,其重要意义人人皆知;但是,部分教师注重形式过多,而对合作学习的有效价值和途径研究较少。
为了追求场面的热闹(特别在一些公开课上),不管学习内容适合不适合合作学习而都要用合作学习的形式,或令学生相对而坐,或将课桌椅摆成一定的形状(如马蹄形、丁字形、波浪形等)就认为是合作学习。
结果是旧观念套用新方法,生搬硬套,形像而神不像。
如此一来,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了没有实效的形式主义。
因此,合作学习不能光注重形式,还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
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不能让好学生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或者让组长做小老师,而要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建立一种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对课文内容自读自悟、深切感受的过程,更是学生相互交流的前提。
学生个体对问题不甚了了,拿什么去与别人交流探讨?学生不能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当然也就不能形成一个小组的共同意见。
要教学生一些合作的技巧,其次还需要教师建立一些激励机制,如对于优胜的小组或个体给予额外奖励。
当学生意识到自己与小组成员之间是一种荣辱与共的关系时,他们会产生一种积极合作的的动力。
2、合作探究的问题空间不能过于狭小。
合作学习是一种比个体学习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学习。
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发挥集体智慧,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
如果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过于简单浅显,甚至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文中,学生个体通过阅读课文就能解决,根本就没有合作探究的必要,徒然流于形式,浪费时间,也使学生对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失去兴趣。
开展合作学习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挑战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学生个体解决有一定困难,但小组集体努力就可能解决,也就是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笔者认为,适合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内容应符合以下几种情况:1)、探究新知,总结方法时;2)、动手操作、探索问题时;3)、意见分歧较大时;4)、解答开放性问题。
3、分组要科学,避免形式单一和随意分组。
学习小组是一个协调共事的团队,为避免团队之间的悬殊,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就是说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
分组时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
“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小组间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例如将善于组织的、会表达的、爱动手的、比较安静的等各种类型的孩子进行搭配。
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学生在合作小组中进行学习,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尊重,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同时,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也能使自己更好地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欣赏。
这种合作的意识和品质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当然,除了异质分组外,根据学习的需要,也可以临时同质分组,例如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将关心同一问题的学生分成一组,为了展开辩论形成思想交锋,同一观点的学生分成一组。
4、合作小组内部要有必要的分工。
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相互合作、互补互助、共同发展。
合作小组的划分应该体现现代教育的思想和合作学习的目的。
没有明确分工,小组成员常常是各行其是,自说自道,形成不了交流合作探究。
因此,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做。
组长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记录员负责合作过程的记录工作,资料员负责学习资料的收集工作,报告员负责写学习报告,代表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倾听可以了解他人对问题的不同理解,有利于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倾向。
汇报是代表本组,而不是只代表个人,报告员发言后,组内其他组员可以再进行补充。
5、教师要发挥应有作用。
教师不能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事情,把自己当成旁观者、局外人。
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参与和促进,就很难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
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一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具体讲,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起到以下作用:(1)指导作用:在小组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分组,组内成员如何分工,如何开展合作交流,如何汇报小组学习成果,小组学习成绩和学生个体成绩如何评定等给予指导或建议,使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学会合作学习。
(2)组织作用: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讨论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要及时提醒,提出明确要求。
注意调控各小组活动流程和时间,确保合作学习能顺利开展。
(3)激励作用:交流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火花的闪现。
这种火花可能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啊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鼓励这组学生在汇报时提出,以便让全班学生共享。
教师的及时表扬和肯定,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时常会出现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的情况,这时需要教师及时的点拨,才能使学生很快地排除障碍。
学生探讨有时会流于表面,不能抓住事物的实质,或出现研究方向性错误,教师可以适时引导,以促进学生开阔思路,深入思考。
(5)评价和奖赏作用:教师要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适时、适当地给予评价和奖赏,不但要评价小组整体,还要注意对小组个体进行评价。
因此,教师除了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外,还要加强和提高自身对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
合作学习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是我国新课程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
我们在学习实验过程中,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也是难免的,我们只要不断实验,不断总结,不断研究探索,就一定能取得实效,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1] 《新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杨颖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 《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作者陈燕杭州大学教育系[3] 《合作学习——原理和策略》王坦著学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