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高中历史知识点: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
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都在人的价值方面强调理性、否定绝对权威。
但是智者学派片面强调人的需要,否认对人的约束,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
需要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美德对于人的重要性。
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限定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显然,比较的关键在于把握两者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比较的领域大体上包括研究对象、人的作用和人在社会上的行为等方面。
“美德即知识”――人文主义的升华:
(1)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
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2)思想主张:
①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美德来自于知识;
③主张“认识你自己”,教育可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3)意义:
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苏格拉底对“人”的探索:
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哲学家。
这一时期,智者学派的思想比较兴盛,在小
国寡民的雅典城邦,人们贪图没有节制的个人自由和个人享受,世风日下,道德沦丧。
同时,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也带来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
于是苏格拉底针砭时弊,批判雅
典的政治领袖,批评颓废的社会风气,在寻找人的价值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苏格拉底对于“人”是什么作了如下回答:
(1)人的本质是理性,人是有理性的动物,“有思想力的人(才)是万物的尺度”。
这就确立了人的理性主体的地位。
(2)人的灵魂(理性)是至善,德行即智慧,智与德是合一的。
(3)一切罪恶都来源于人的愚昧无知,即使像勇敢、节制之类的优良品性,如果没
有一个正确的、理性的心灵来指导,也不能使人为善。
因此一切使人德行完善的只有知识,因此,“美德即知识”。
(4)人之所以要求知,是因为“我知道自己一无所知”。
(5)人要在理性的支配下去追求和生活,“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
研究“人”的学问。
他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与18世纪的启蒙思想的特点
极为相似。
苏格拉底:
1、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古希腊哲学家。
生于雅典。
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
产妇。
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
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终身信奉。
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
早年学过雕刻手艺,后弃而从事探索伦理哲学,坚持“认识自己”是人类的第一要务。
关于他的前半生,人们所知不多。
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阿里斯托芬的《云》上演(前423),剧中将苏格拉底描写为开“思想店”的诡辩家,据此可知当时他已有名。
传说特
尔斐阿波罗神托所有言:世间不再有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的人。
他自奉俭约,招收弟子,但
不收学费。
常在雅典街头与人辩论诸如正义、勇敢、德性、节制、真善美等课题,旨在寻
求和确定其一般的概念。
反对智者派的唯我主义和怀疑主义,认为真理应有其客观标准。
每以揭露矛盾、诘问对方将论辩引至他所要达到的结果;这种方法便得名为苏格拉底的讽
刺或反诘法。
2、他主张德性就是知识,所谓“知道合一”。
苏格拉底还鼓吹灵魂不死或灵魂轮回。
他所说的概念在本质上并非来自具体事物,勿宁说是具体事物来自概念(灵魂中所固有的
东西);
人的认识即知识的获得,只不过是对此概念的回忆,这是西方早期的一种唯心论先验论。
苏格拉底主张有知识、有德性的少数人治国,对民主政体特别是雅典后期的激进民主派,不遗余力地加以攻击。
被以安尼托为首的民主派控告,罪名有二:一是不信官方宗教、企图另立新神(他的“灵迹”),二是败坏青年。
在法庭上虽否认他犯有任何罪行,但终
被判处死刑(饮鸩)。
他在逻辑学方面的贡献是:
首次提出归纳和定义的方法。
苏格拉底本人无著作,其事迹主要见于柏拉图、色诺芬
等弟子的记述;
也是柏拉图大部分“对话”的中心人物。
他的思想言行深深地影响了柏拉图等,并在
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关
高中历史
知识点: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
比较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以人为研究对象,肯定人的价值,都在人的价值方面强调理性、否定绝对权威。
但是智者学派片面强调人的需要,否认对人的约束,苏格拉底强调个人的
需要必须满足一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美德对于人的重要性。
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限定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显然,比较的关键在于把握两者对人的价值的阐述,比较的领域大体上包括研究对象、人的作用和人在社会上的行为等方面。
“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学派:
公元前五世纪中叶以后,由于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产生了反对旧思想的智者运动。
智者从对物质世界的探究转向了对人类自身的关心。
他们的出现标志着希腊人的思想已从对宇宙的探索转向了人类社会。
所谓的智者学派并不
构成一个固定的学派,也没有统一的学说,只是在思想倾向上有共同之处。
1、代表人物:
普罗泰格拉
2、思想主张:
①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一切制度、法律和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
③在社会道德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不应强求一律。
3、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是智者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
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
第一层:万物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
第二层:人才是社会舞台的主角。
在社会生活中,人为自己立法,判断规则,确立制度。
唯有人才有资格对这些人定的法则进行评估、修改和裁断。
这句话的核心是万物存在与否在于人的感觉,人是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从积极意义来看,它肯定了人的价值,树立了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人类第一次
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
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普罗泰格拉是西方第一次思
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但是,它在将人置于世界的社会中心的同时,却忽视人的包括节制性在内的道德理性,否定了制度、法律和道德对人的行为的约束力,不利于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
在当时来看,就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在今天来看,更要引起警觉:在自然和社会面前,人不能过于自以为是。
4、影响:
①人文主义的最初体现;
②思想启蒙作用;
③文化的发展。
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
他们以人的眼光去考察和认
识社会、政治和法律问题,并从这样的新方法(人文主义的方法)中得出了许多与以往不
同的结论,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智者的启蒙作用在于对自然、社会、国家、政治、法律、道德、人类社会的形式和规则,以及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明显合理化了。
智者学派:
公元前5世纪是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繁荣的时代。
奴隶主民主制虽然有很多局限,但它
和僭主政治与贵族奴隶主专制比较,毕竟要优越一些,它吸引了更多的公民(奴隶主)参
加到政治生活中来。
在奴隶主民主制下,例如在雅典,当时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是每
月举行两至四次的公民大会,凡享有公民权的人都应参加大会,大会负责决定国家一切重
大事情,选举或罢免政府官吏。
除此以外,雅典还有由六千人组成的“陪审法庭”,处理
公民的诉讼案件。
在公民会议和陪审法庭上,人们常常要发表意见,要和自己的对手辩论,雅典法庭并规定每个公民须替自己辩护,不许旁人代辩。
由于社会的需要,出现了一批
“教授智慧的教师”、即“智者”。
他们向人传授说话的艺术――修辞学,争辩的艺
术――雄辩术,据理论证的艺术――辩证法(辩证法一词是就它的古代意义说的,是从对
立意见中发现真理的方法)。
智者们是古希腊最早的一批职业教育家和哲学家,他们周游希腊各城邦,招收学生传
播知识,同时接受他们的报酬。
他们不像伊奥尼亚哲学家和德谟克里特那样重视自然界,
重视万物从何开始的问题,他们的哲学研究的中心是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换句
话说,他们注意的是社会政治和伦理方面的问题。
他们之所以注意社会政治和伦理方面的
问题,是和他们本身出现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
严格地说,智者派并不是一个以一定的学说为基础的统一的哲学学派,他们只不过是
应同样的社会要求产生出来做着类似活动的一批人而已。
因为他们自命为能够使人智慧的
智慧教师,因此获得了“智者”的名称。
但是到了后期,由于某些智者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于是,“智者”这个词又获得了一种
贬义,即“诡辩者”的意思,所以,也有人把智者派称为诡辩派。
智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普罗泰戈拉、高吉亚和安提丰等。
普罗泰戈拉:
普罗泰戈拉(约前480―前408)原来是一个木材搬运工。
有一次,德谟克利特遇见他,交谈之后,对他的智力感到惊讶。
由于德谟克利特的鼓励和帮助,他开始学习哲学。
他是第一个收费的教师。
学生入学时,约定先付一半学费,待学成并打赢第一场官司后再
付另一半学费。
有一次,他向一个叫优安塞隆的学生收另一半学费,这个学生说:“我还
没有打赢一场官司。
”普罗泰戈拉马上说:“不行,如果我跟你打官司,我赢了,你必须
付给我钱,因为我赢了;你赢了,你也必须付给我钱,因为你赢了。
”
普罗泰戈拉的著作有《论神》《论真理》和《论相反论证》等。
《论神》开头第一句是:“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
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如问题晦涩、人生短促等。
”他的这些话触怒了雅典人。
他的著作从抄录收藏的人那
里收集起来,在广场上当众烧毁。
他自己也被驱逐出城邦。
他在去西西里时,由于乘船沉
没而身亡。
普罗泰戈拉留传下来的最主要的哲学名言就是在《论真理》中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
”他这里说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觉。
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
一个事物对你来说就是它呈现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样子,对我来说,它就是呈现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样子。
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
风本身无所谓冷热。
同样地,一个人的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也是以人的感
觉为标准。
你觉得好,它就是好的;我觉得坏,它就是坏的。
行为本身无所谓好坏。
普罗泰戈拉的这句哲学名言在当时具有反传统的意义。
在当时的希腊,传统观念是以
神为万物的尺度;事物存在还是不存在,是好还是坏都是由神决定的。
普罗泰戈拉在怀疑
神的存在以后,让人取代神的地位,这在希腊哲学史上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但是,在我
们今天看来,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因为客观事物的存在和性质并不以人是否感觉它们和感
觉它们怎样而发生什么变化。
他把事物的性质,如冷热,看成是主观感觉的产物,否定了
事物性质的客观性,这就很容易陷入主观唯心主义之中。
相关高中历史知识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柏拉图:
①主要思想:关注人类社会划分人的等级,各司其职,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发张奠定基础。
②代表著作:《理想国》
(2)亚里士多德:
①主要思想:认为真理高于一切,提出了“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名言;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②历史影响: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创立了逻辑学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