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难,知难行易与知行合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易行难,知难行易与知行合一
如题的三种说法一直以来都颇有争议。个人觉得并不矛盾,应用于不同的情景。
先说说“知易行难”。
《尚书·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大道至简,知易行难。
大道至简是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知易行难是说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明白认知事物的规律道理是一回事,能够做到做好是另外一回事。
有些道理很容易明白,可是做起来并不容易。套用现在网络流行语就是“臣妾做不到啊”。
真正的智慧就是洞察事物的本质和相互关系。本质的东西看起来都是很简单的,但本质的来源却是错综复杂的。
再说知难行易。
这是中山先生在出版《建国方略》时,在“孙文学说”后加了副题“知难行易(心理建设)”作为该书的第一部分。“知难行易”学说的提出,是针对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所领导的事业一再受挫,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革命党人对革命宗旨和革命“信仰不笃,奉行不力”,其根源在人们受到“知易行难”的传统思维方式的左右。
中山先生提出“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必待行之成之而后乃能知之”的论断,这种行先知后、由行致知的思想,是作为革命先行者的重要体现。
《孙文学说》中,孙中山提出在“人类的进化”中,有三种不同作用的人,首次使用了“先知先觉”、“后知后觉”和“不知不觉”的概念,着眼于三种人“合力”共成革命和建设事业。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强调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即他说的'致良知',但如何使人的主体与可体联系起来呢?王阳明主张'求理于吾心',即'知行合一'。他用主体包容了客体,将客体的独立性、自然性和物质性否定了。对于行他解释道:'凡谓之行者,只是著实去做
这件事。若著实做学问思辩工夫,则学问思辩亦便是行矣。学是学做这件事,问是问做这件事,思辩是思辩做这件事,则行亦便是学问辩矣。'所以,王阳明的'行'范围很广,包括了学、问、思、辩,这在《中庸》里是'知'的四个侧面,在王阳明这里合一了,因为他模糊了两者的界限。王阳明进一步提出,人的'一念发动处即是行。'这实际上是取消了真正的'行',所以,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即王船山)批评他'销行以归知'。
这里,知强调的是良知,初心,赤子之心。知行合一,止于至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