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的民风民俗
巴中的历史文化内容
巴中的历史文化内容巴中的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全市共有摩崖造像100处,多为唐代所造。
其中,南龛、西龛、北龛、水宁寺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千佛岩造像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巴中的历史文化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巴中的历史文化摩崖造像巴中摩崖造像特点甚多,造型精美,工艺细致,集聚了佛教各种派别的造像。
以南龛摩崖造像为例,不仅有形式多样的窟楣和边饰雕刻,而且还饰以五颜六色的集束贯珠,帷幕流苏,更显示出了宗教神秘的色彩。
有较多的飞天使乐,不仅乐器品牌众多,而且飞天姿态各异,是巴中唐代宗教文化的集中反映。
在工艺制作上以写实手法为主,形象逼真,姿态婀娜,可与敦煌壁画媲美。
造像艺术较为民族化,世俗化,以丰满健壮为美,服饰由佛教的“偏袒右肩式”、“通肩式”发展为中国式的“冤服式”。
水宁寺造像全部采用高浮雕和圆雕的技法,表现出了人体形态的线条美,使造像显得更为精美,1992年中国敦煌艺术研究院教授段文杰先生考察巴州石刻造像后题词赞美:“水宁盛唐彩雕全国第一”,“巴中石窟、国之瑰宝”。
二.古风古俗巴中民族民间文化还体现在许多古风古俗上,有创世神话《女娲补天》,有爱情故事《牛郎织女》、《董永》,有历史人物传说《章怀太子》等,也有史实传说,如唐贞观年间镇压巴人起义的《斩巴蛇》等等,更有岁时节令习俗中的春节,灯火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正月十六登高节,中元节(月半节)、中秋节、重阳节(老年节)以及民间宗教庙会:文昌会、观音会、老君会、蟠桃会、佛祖会等;有人生礼俗中的“打三朝”、“办满月酒”、“开晕”、“拜干爹”、剃头礼,以六礼迎亲的婚俗、坐花轿、支客司押礼先生的各种礼仪,办生与祝寿、办学酒等;丧葬礼俗仍保持传统的“丧礼”和“葬礼”两大程序,丧俗基本上是春秋时的遗风,其丧服、孝服、祭奠方式、尸体处理、入棺程序、陪葬物品、棺材格局等都保留了传统的习俗,其葬法有“塞甘石岩”的“岩穴葬”、“吊棺葬”(悬棺葬)和“洞穴葬”。
巴中 文化民俗
通江银耳
南江黄羊 ► 南江黄羊羊肉肉质细嫩,容易被消化,多吃 羊肉只能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抗疾病能力。而不 会有其他副作用,所以现在人们常说:“要想长 寿、常吃羊肉”。 ► 南江金银花 ► 1981年南江被列为“全国金银花基础 县”1999年10月,南江被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 (四川)基地协调领导小组列为首批13个“中药 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全国金银花种植示 范区”之一。
香菇炖腊肉
香菇炖腊肉香菇炖腊肉是以巴中特有的腊肉和 通江香菇为主料辅以当地名贵山珍精制而成。巴 中人在每年小寒过后,将所杀年猪加工成块,用 盐浸泡一月左右,再吊在火塘上用柏桠枝烧火烟 熏。 这种腊肉香味可口,而且保存一两年不 腐烂。民间还将杀年猪的鲜血与豆腐、糯米加工 制成血丸,作待客的风味菜。
通江银耳是中国著名特产, 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 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药用价 值和食用价值。 银耳性平,味甘,有很高的营 养价使富含蛋白质、脂肪、糖 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滋阴养胃、 补脑强心、益气和血、生津止 咳的功效。为高血压、脉硬化、 阴虚火旺病人的调佳品。银耳 所含的多糖对肿瘤细胞有抑作 用。通江县有一百五十多年银 耳栽培历史,被誉为“中国银 耳之乡”。
• 解放后,巴中县隶属达县地区,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 准,撤销巴中县,设立巴中市,隶属巴中地区。悠久的历 史产生了杰出的人物和灿烂的文化,蜀汉有左将军、宕渠 侯勾扶;唐有兵部待郎陈能,户部侍郎陈文汉;宋代著名 天文学家张思训;民国时期有辛亥革命先驱、四川军政府 总政治处总理兼财政司长董修武;当代“世界十大革命性 传人”、世界著名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博士出生在巴中。唐 代章怀太子曾贬居巴中;张飞、李白、杜甫、岳飞等历代 名人雅士都曾云集巴中,留下了文化珍品;始建于梁魏的 南龛、水宁寺摩岩造像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专家 学者誉为撘帐趺髦閿;凌云塔等二十多处建于不同朝代的 亭塔楼阁和阴灵山等10多个各具特色的公园是旅游观光胜 地。巴中是四川省政府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巴中结婚风俗流程
巴中结婚风俗流程巴中是我国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巴山腹地,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巴中的结婚风俗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巴中结婚的一般流程。
一、婚礼准备阶段在巴中,婚礼的准备工作通常会提前数个月展开。
这个阶段,家庭成员会商量预定婚礼日期,并开始准备各种婚礼必需品,如彩礼、婚车等。
此外,还会邀请亲友们来为新人祝福,为婚礼做准备。
二、迎亲阶段在婚礼当天,新郎和新娘的家人会在新郎家门前等待新娘的到来。
通常会在门口设立一道门槛,新娘要先经过一些考验,如回答一些有关新娘在新家的责任和义务的问题,以证明她的才智和聪明能力。
之后,新娘会穿过门槛,由新郎在门口迎接,并共同进入新郎家。
三、拜堂阶段新娘进入新郎家后,双方会在家中特定的地方摆放一个神桌。
新郎新娘会在神桌前共同向祖先神灵行礼,祈求他们的保佑和祝福,以及感谢他们的参与。
之后,新郎新娘会向家人拜礼,并跟家人一起举杯庆祝。
四、结婚典礼阶段结婚典礼通常会在当地婚庆场所举行,有时也会选择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举行,如山顶、河边等。
在典礼开始前,新郎新娘会接受家人和朋友们的祝福,并在场地上摆放一些装饰物,如鲜花、彩带等,以增加喜庆气氛。
在典礼中,主持人会宣布新娘进场,新郎会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将新娘接到主席台。
接下来,主持人会对新娘新郎的父母进行介绍,并请他们上台共同见证结婚的仪式。
随后,主持人会进行一系列的仪式,如新娘献茶,双方交换戒指等。
最后,主持人会宣布新娘新郎结为夫妻,并邀请在场的亲友分享这个喜悦的时刻。
五、婚宴阶段结婚典礼结束后,新人和宾客们会进入婚宴场所,共同享用盛宴。
巴中婚宴通常会举办丰盛的宴席,席间还会有一系列的表演节目,如唱歌、舞蹈等,以增加婚礼的欢乐气氛。
在宴会结束时,新人还会向亲友们敬酒,并接受祝福。
六、散席阶段婚宴结束后,新人和亲友们会在宴会地点举行散席仪式。
散席仪式是巴中地区独特的婚礼仪式之一、在这个仪式中,新郎的朋友们会聚集到新人家中,以一些传统的游戏和活动来进行娱乐,以庆祝新人的婚礼。
巴中民俗
大巴山,山高路陡,交通十分困难,山区人运送货物等全靠人力竹用背兜运输,人们把这背运货物的人称为背二哥或背老二。
背篼是大巴山人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这种上宽下窄的巴山背篼成为朴实勤劳的大巴山人的象征。
从前交通闭塞,山里山外需要运出和运进的货物全靠人力背运。
如今,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还离不开背篼。
背二哥大都来巴渝舞,历代记载它的典籍史志颇多,对其起源也各说不一,但大多肯定它无论是在古战场,还是在民间乃至在宫廷都非常流行,在古代的军事、政治以及音乐艺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巴渝舞的由来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进。
第一个阶段是周武王伐纣之前的初始时期。
古巴族人在常璩的《华阳国志》中被描述为勇猛、剽悍、善战,巴中皮影,指流传于巴中市境内的一种民间皮雕传统戏剧人物的工艺美术和民间皮影戏演出两大部分。
这里所指的工艺美术是指皮影人物的雕刻制作。
选择放血而死的大黄牛皮经过发汗、浸泡、刮毛、去筋、绷伸晾干、下料,待雕刻制作。
绘画纸人(又称格子),将要雕制的皮人头、身、四肢分画于纸上,后将纸人画各部分粘贴在牛皮上,易家老屋位于巴中市南江县元谭乡字库村,修建于1895年,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
易家老屋历经风雨沧桑至今依然保存完好。
易家老屋系该姓光耀于光绪永年在发家后按民间金包银周围土中间木的三合院构思建成,由于建房主人十分讲究,在建筑工艺与质量要求上十分严格,屋梁工画,6合门窗等的绘艺与雕饰精湛,窗农历正月十四日灯火节是巴中民间传统的耍(舞)龙的节日。
巴州人一年四季都可以耍龙,特别是在正月十四日灯火节那天是大耍而特耍的;其次是民间祈祷雨水祭祀也要耍龙。
但不同的季节所舞的龙颜色有所不同。
一般地说,春舞青龙,夏舞赤龙或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
在巴中各地所舞龙的颜色也有区别,渔溪寺舞黑龙,阴阳河舞男女婚姻一般都由介绍人牵线搭桥,经双方父母同意后自由恋爱一段时间,长者达数年之久。
这段时间里,要履行六礼迎亲之俗。
其作法:一是男家请媒人(介绍人)到女家提亲谓之纳采;二是男家请媒人向女家提八字谓之问名;三是男家合八字后并决定缔结婚姻,并送去礼情谓之纳吉;四是男家给女家送去聘礼置办嫁妆谓之纳徵;建房是人生大事,宅为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
巴中特色
巴中特色巴中的男女通称自己老子称别人龟儿子叫爸爸老汉儿喜欢说锤子管鱼叫摆摆管鸟叫拐拐青蛙叫怯麻子蟾蜍叫赖嘟子蜻蜓要叫麻浪子蛇叫长老官老鼠叫老鼠子蚯蚓叫曲蟮儿屎壳郎叫推屎爬菜青虫叫猪儿虫膝盖叫磕膝门儿脚踝叫螺丝拐小腿叫连儿竿袖肘叫到拐子屁股叫勾子手叫耳巴子厕所叫茅斯香要叫碰香臭要叫旁臭烫要叫非汤疼要叫亲疼胖要叫lui胖轻要叫捞轻圆叫溜圆黑不说黑,要说曲黑。
白不说白,要说讯白。
甜不说甜,要说抿甜。
苦不说苦,要说昂苦。
重不说重,要说邦重。
轻不说轻,要说捞轻。
酸不说酸,要说溜酸。
湿不说湿,要说焦湿。
烂不说烂,要说稀烂。
淡不说淡,要说(bia)淡。
辣不说辣,要说飞辣。
哭不说哭,要说亲叫唤。
里面要说成里头。
地方要说成踏踏。
轻松要说成松和。
什么要说成啥子。
莫关系要说成莫来头。
老年人要说成老背时的。
聊天要说成吹壳子、摆龙门阵。
好不说好,要说安逸、巴适。
小孩要说成岁娃儿。
最有水平的是:明明是自己的儿子,非要骂他是龟儿子、狗日的、短命的、杂种……。
骂人出口就是(非常好的朋友见面时也可以这样称呼):瓜娃子、哈儿、哈麻批、傻撮撮的、砍脑壳的、那舍物、闷墩、瘟丧。
流氓是(假)二杆子、斗子;土匪叫捧老二小偷叫做贼娃子!在外地有好多人都在问我巴中是不是很穷,是不是很落后,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巴中没有什么好吃的,也只是有一只黄羊;巴中没有什么好喝的,也只是有一瓶江口醇,小角楼(真情岁月酒悠悠小角楼);巴中没有什么好看的,也只是有一座光雾山;巴中没有什么好玩的,也只是有一条诺水河;巴中没有什么好乐的,也只是有一个中锋洞;巴中没有什么好补的,也只是有一碗银耳粥;巴中没有什么牛的,只是有一个澳门特区政府科技顾问、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工程学教授、英国皇家院士宋永华;他是第一个登上这个位子的中国人,他身上有n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你可能不认识,没关系,胡锦涛总书记、托尼·布莱尔首相认识并欣赏他就行了!但我还得说一句:你很可悲!巴中没有什么牛的,只是有一个文化名人晏阳初,你可能也不认识,不过更没关系,克林顿、爱因斯坦认识足以!巴中没有什么牛的,只是出了个刘伯坚;实在不认得,去问一下百度;巴中没有什么牛的,只是有一个开国大将军张世盖;没有他们你今天就端不上这碗饭;巴中没有什么牛的,只是有一个宋代天文学家张思训;巴中没有什么牛的,只是有一个川陕革命根据地;巴中没有什么牛的,只是有一个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遗址;巴中没有什么牛的,只是有一个储存天然气上千亿立方的气田;巴中没有什么牛的,只是有一千年古镇街;巴中没有什么牛的,只是在土地革命时期被毛泽东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大区域”;巴中没有什么牛的,只是有20多种国家野生保护动物;巴中没有什么牛的,只是有多达5210余龛、7200余尊的摩崖造像;巴中没有什么牛的,只是年平均日照时数在1300-1570小时之内;。
关于巴中的皮影文化的介绍
关于巴中的皮影文化的介绍1. 皮影的起源与发展皮影戏,这个在巴中大地上闪闪发光的文化瑰宝,真的是个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
你知道吗?它起源于几千年前,最开始是为了给古人解闷。
老祖宗们没电视、没手机,只能依靠一些小玩意儿来消磨时光。
而皮影戏,就是用动物皮做成的戏偶,在灯光下投影在布幕上,生动有趣,简直就是古代的“现场演出”嘛!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皮影戏从最初的简陋表演,演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多样化和精致化,真是一个传承与创新并存的艺术。
2. 皮影戏的表演艺术2.1 角色与故事皮影戏的角色丰富多彩,有英俊的将军、美丽的女子,还有憨态可掬的小动物,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性格和故事,有些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也有一些是本地传说。
这些故事传递着智慧、道德和幽默感,真的是让人乐不可支。
观众们一边看,一边捧腹大笑,或者感动得热泪盈眶,简直就是一场视听盛宴。
2.2 表演技巧说到表演,那可真是个技术活。
演员们一边操控着皮影,另一边还要唱、说、演,简直是“玩火”!你想想,手指灵活得像跳舞一样,嘴里还要吐字清晰,真是难得的本事!更妙的是,皮影戏的音乐伴奏也很有讲究,传统乐器配上演员的演绎,形成了独特的韵味,像是一场时空穿越,带你去感受那个年代的魅力。
3. 巴中皮影的独特魅力3.1 文化传承在巴中,皮影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它更是人们心灵深处的文化根基。
很多家庭都有自己传承的皮影技艺,从爷爷辈传到孙子辈。
每当节庆时,家家户户都想来上一场,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分享欢声笑语。
你说,这种传承的力量多么让人感动啊!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了一种归属感。
3.2 现代发展如今,巴中的皮影戏也在不断创新,加入了现代元素,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许多年轻的艺术家尝试将皮影与现代科技结合,比如用灯光、音响效果来提升表演的震撼感。
这种跨界的尝试,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真是老树开新花,令人惊喜。
4. 结尾:传承与未来总的来说,巴中的皮影文化真是个宝藏。
巴中节俗文化与民间技
巴中节俗文化与民间技艺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文化馆晏陶节俗文化和民间技艺,都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民俗文化的三大内容,即物质文化、社会文化、精神文化。
它们相互交叉、重合,且具有极大的共性,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
民间技艺除了相对固定的传承方式外,节俗文化活动也是民间技艺集中展示和传承的重要场所和交流中心。
一、巴中节俗文化的产生人们从漫长的生活经验中,根据气候变化、天象流转的规律,相应地总结出一系列适合当地生产生活习俗,努力从最恰当的角度来安排一年中时间的分配,哪些是工作的时间,哪些是休息、娱乐或庆典的时间,从而更多地符合天时的变化,约定俗成。
1、巴中节俗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众多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甚至很多地区都有自己特有的传统节俗文化活动,正如人们所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巴中古时为《禹贡》梁州之域,后属古巴国辖地。
自秦灭蜀国(公元前316年)至抗日战争前期,四川先后六次大量移民入川,移民主要以湖北、湖南人为主(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辖湖北湖南和广西一部分)。
巴中原著为賨人(板楯蛮)的后裔,移民入川后,移民和原著民比例为10:2。
“湖广填四川”,为四川带来了绚丽多彩的楚文化,新的文化元素和当地文化有机的融合,丰富了巴中的民俗风情、民间节俗文化,构建了巴中节俗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2、巴中节俗文化的基本类别巴中传统的节俗文化与与汉民族相同,但节俗文化又具有一些巴山特点。
巴中的节俗文化不但具有历史、艺术、文化价值,也是促进社会凝聚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更是为民间技艺的传承发扬提供了一片沃土,为当地经济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巴中节俗文化活动包含了六大类即:生产类(春节、冬至)、宗教祭祀类(元宵节)、驱邪祛病类(端午节、重阳节)、纪念类(清明节)、喜庆类、(中秋节)社交娱乐类(登高节)。
二、民间技艺的个性特征巴中的各项民间技艺伴随着历史的进程,不断产生、发展,在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审美要求。
巴中结婚风俗流程
巴中结婚风俗流程结婚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一步,它代表着一对未来夫妇真正步入婚姻,故而必须遵守一定的结婚流程。
巴中地区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自古以来就有一套完整的家族传统和风俗流程,一起来了解一下。
第一步,分家宴。
这是结婚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在这一步中,双方家长由当地卫生院出具的婚前检查报告出示给对方家长,做一个初步的确认,把双方家庭状况、生育能力等事情都做完毕,双方家长拿出十七八个礼物,主要是日常用品或是金银珠宝,然后拿到当地的家族记录所,让记录老人在记载中完成后续程序。
第二步,订婚。
订婚是结婚的前奏,双方家庭先行确认了以后,将以更加正式的形式完成结婚的手续,具体流程是,双方家庭就提议的日子举行订婚仪式,由双方家庭的长辈在家族中宣布,然后双方男女心中也确定了互相答应,最后订婚仪式完毕,男方要给女方送一双金镶玉手镯,代表着真爱无悔。
第三步,缠绵礼。
这一步也称为拜堂,也是结婚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此时男方家长准备给自己的孩子所要求的物品,女方家长也要准备给自己的孩子所要求的物品,婚礼的长辈将两队仪仗队排列整齐,把所有的物品按照一定的协议给另一方,这一步结束后,双方家庭宣布两队素不相识的男女正式拜堂,代表双方确定了关系。
第四步,结婚彩礼。
这一步也是结婚过程中重要的一步,男方要给女方准备彩礼,诸如红绳结婚新衣、礼帽、礼服、新鞋等,另外也要给她准备一把新柴,以及一封书信表示心意,在这一步中,双方应当表达出正式求婚的意思,以此来确定双方的关系。
第五步,结婚典礼。
这是一个正式的活动,一般由双方家庭准备一些节目,通常会有歌舞、乐器等表演,也会有司仪、主持人带动气氛,男方酒桌上面给女方做出表白,给予特殊的礼物……这些都是在结婚典礼上必备的节目,最后,男方把礼物送给女方,女方也将把礼物送给男方,以此宣布两个人正式成为夫妻。
巴中地区的结婚风俗流程就是如此,它对每一个未婚夫妻来说都是重要的一步,它是每一对未婚夫妻的契约,表明他们在此以此前此后步入婚姻的殿堂,而其中的每一步都是非常重要的,都会影响彼此的感情,所以认真对待,才是两个人的最佳选择。
四川巴中的风俗作文
四川巴中的风俗作文
四川巴中地处川陕甘交界之处,是一个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地方。
这里不仅有独特的自然风光,更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出了许多独特的风俗习俗。
农事习俗
作为一个农业大区,巴中人民世世代代都依赖农耕为生。
每逢农时,当地人都会举行祭祀活动,供奉土地伯公、五谷神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此外,插秧时要穿红色或蓝色的衣服,以示吉祥;收割时把一把稻穗插在田角,叫做"白叶老母";晒场上架木杆悬挂着小鸟等,驱赶鸟雀。
这些习俗虽看似简单,却饱含着农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婚丧嫁娶
婚丧嫁娶是每个人生命中的重要时刻。
在巴中,这些都有着独特的习俗。
结婚时,新郎要穿一件自制的"披麻戴罪衣",上面绣着"纳妆迎亲"的字样,寓意谦逊;新娘则头戴凤冠,身穿礼服,梳着密密麻麻的盘发,非常美丽。
丧葬时,会安排"挑路"、"唱哭",以感怀死者生前的善行。
节日习俗
巴中人民也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习俗。
每年农历三月三,都要举行祭祖大典,祭拜先祖;七月初七,要包糍粑、做汤圆以纪念牛郎织女的传说;八月十五,则要赏月、吃月饼、猜灯谜,其乐融融。
这些习俗不仅缅怀
历史、体现了人们的祈福心愿,更传递着脚踏实地、勤劳朴素的精神品质。
总的来说,巴中风俗习俗博大精深,是当地人民的生活写照,也是巴中独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传承这些风俗习俗,不仅是珍惜传统文化的表现,也蕴含着重视本土文化的社会价值观。
四川巴中的风俗作文
四川巴中的风俗作文
巴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
一、节庆习俗
巴中民间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赏花灯;农历七月七日的七夕节挂灯笼、赏月;重阳节登高、食重阳糕;腊月二十三至小年的"扫房间"等。
这些节日习俗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婚丧习俗
巴中人结婚时,新郎要穿红袍马蹄裤,新娘盖红盖头。
婚礼上会请"八音伶人"助兴,唱一些应景的民歌。
丧事则有"守孝、守灵、守夜"等陋习,近年来有所改变。
三、饮食习俗
巴中地处川东丘陵,盛产小米、红薯等,当地人喜食小米粥、红薯酿等。
巴中麻鸭、酸汤水饺、羊肉汤等也是当地特色美食。
四、民间艺术
巴中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有皮影戏、柳琴戏、曲棍球等。
巴中柳编、泥塑、堆绣、剪纸等民间手工艺品亦很有特色。
巴中风俗渊源深厚,充满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向往,值得我
们珍惜和传承。
巴中民风民俗调查报告
关于巴中民风民俗调查报告信息工程系专业:GIS姓名贺潘学号********摘要:民俗被视为历史的传承,忠实地记录了历史的变迁,是先者智慧的结晶,是重要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巴中历史悠久,民俗资源聚集。
其融入了文化、地理、历史人物等诸多元素,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时代飞速发展,许多传统的民俗事象也快速的变异和消失。
挖掘、展示巴中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整理濒临消失的民俗文化遗产,记录传播巴中民俗文化,提升巴中民俗文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巴中民风民俗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婚姻、家庭生活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统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关键词:习俗种类特点变化原因历史与发展调查过程及内容名胜、戏剧、民歌、诗文、故事、史话、文物、民俗(一)调查背景根据学院工作安排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时代飞速发展,许多传统的民俗事象也快速的变异和消失。
现在年轻的一代对当地的民俗民风关注的越来越少,因而对一些本地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导致一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民俗渐渐没落。
在这个背景下,我做了当地一份问卷调查,以便大家更好的了解巴中本地民俗民风。
调查目的通过实地调查和亲身感受,了解巴中的传统习俗,展示巴中淳朴民风,继承并将良好的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发扬光大,让它们成为老百姓心中珍贵的活化石,激发对巴中、对国家深深的热爱之情。
同时也对陈规陋习有一个正确的观点和态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自觉抵制各种低俗的东面,在全社会传播正能量。
(三)调查内容一、巴中概况巴中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东邻达川。
下辖巴州区(人口148.5万)、通江县(人口80万)、南江县(人口70万)、平昌县(人口106万)。
全市森林面积4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54%。
系中国著名的“银耳之乡”、“南江黄羊之乡”、“核桃之乡”、“金银花之乡”。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山河之间,田连阡陌,风景名胜,星罗棋布。
1025 护2 景婷 巴中民俗正月十六登高
巴中市传统民俗
1025 景 婷
农历正月十六登高,是巴中传统民俗活动,源于巴人正月十六游山走百病 的习俗。巴中市“正月十六登高”于2009年被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目前已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巴中市影响最深远、市民自发参与 性最强的年俗活动,它的群众普及性和规模已超过春节。
专家考证,这一年俗在巴中已延续了1330年。
• 据载,唐永隆元年(公元680年)八月,武则天贬 章怀太子李贤为庶人到偏远大巴山的巴中,从此年 年正月十六,太子都要登临南龛山、王望山北望长 安,祈求回到亲人身边。百姓感念太子重农垦,恤 民情,相邀尾随陪行登山,久之成俗,
巴中过年的传统习俗
过年啦!巴中这些传统年俗你知道多少?吃什么,干什么,样样有讲究。
节前办年货要备办的年货,主要是以过年的饮食为主。
家家户户杀年猪,烘腊肉、香肠,做豆豉、臭豆腐、血丸子。
到腊月下旬,还要磨豆腐、做灰菜( 魔芋)、灰水馍(米豆腐)、汤圆等,蒸醪糟、炒米花、炒花生、向日葵等。
同时,大人小孩都要添置新衣、新鞋、新袜一套,过年穿。
祭灶家家户户或到街上买张灶神菩萨的画像,或是用红纸写成灶神牌位贴在靠灶的墙壁上。
腊月二十三晚上,点燃香烛,备素食、瓜果、麻糖(但无芝麻),虔诚叩拜,请求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
腊月二十四,新灶神下到人间,人们又像头天晚上那样焚香祭祀,表示欢迎新灶神。
祭灶这天,全家老小不得在灶房发脾气、打人、骂人;猪肚、猪大肠和脏臭之物不得在厨房淘洗;不得烧不洁净的柴火。
扫尘腊月二十四到腊月三十前,家家户户都要彻底搞一次大规模的清洁卫生,把屋内屋外、房上房下、墙里墙外灰尘(俗称“扬尘”)、蛛丝扫得一干二净,同时还要彻底清除屋后阴沟、阳沟的污泥浊水。
贴门神家家户户在门板上贴门神画像。
旧时所贴的是门神,有秦琼、尉迟恭、关羽、张飞等被神化了的古代武将,人们认为那是避鬼驱邪的“保护神”。
建国后,所贴的是门画,多为英雄人物画像,或者“寿里献桃”、“年年有鱼(余)”、秀丽风光画等。
贴春联腊月三十上午,家家户户都将有关表达喜庆和美好愿望的联语,用红纸写成对联贴于柱头上和门窗的两边。
团年腊月三十中午,全家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同桌共吃一年之中最丰盛的午饭,叫“团年”、“吃团年饭”。
吃团年饭时,一般情况下,一家之主要先动筷子,晚辈要向长辈敬酒、奉菜,长辈要封赠晚辈吉利话。
除夕守岁腊月三十晚上通夜不能熄火,意思是“火红兴旺”。
在农村,一般是在过年前就在山坡上挖树疙篼,以备三十晚上在火炉房烧来烤火。
当晚全家人围着熊熊炉火或火堆,边吃边聊天冲壳子。
这一晚一定要在十二点后才能睡觉,这叫做“守岁”。
给“压岁钱”就是老年人要给未成年的儿孙们“压岁钱”。
大竹县人文风俗
大竹县人文风俗【大竹县人文风俗】大竹县位于四川省巴中市,这个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丰富多样的人文风俗。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大竹县的人文风俗充满了浓厚的传统色彩,也展示着当地人民的智慧与勤劳。
一、传统节日的庆祝大竹县的人文风俗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春节期间,大竹县民众热情高涨,形成了浓厚的年味。
除夕之夜,人们会举行舞狮、舞龙等传统表演,同时还会进行烟花爆竹的放映,传达喜庆之意。
在家庭团聚的时刻,人们还会贴春联、贴窗花,将幸福与吉祥带入新的一年。
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整理墓地、烧纸祭祀,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此外,还会举行踏青活动,游玩郊外的景点,增加亲子间的互动和感情的交流。
二、民俗活动的传承大竹县的人文风俗中还有许多民俗活动,这些活动代表了地方文化的独特内涵,也是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著名的有大竹鱼谷藏品展示。
大竹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大竹海、大竹山等,这里出产的鱼类资源丰富,因此被誉为“鱼谷”。
每年的秋天,大竹鱼谷将举办鱼谷藏品展示活动,展示各类海洋生物,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此外,大竹县还有传统的舞狮活动,这是一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
舞狮是一种威武、神秘的表演形式,常常出现在重要的庆典和节日。
人们通过舞狮表演,祈求风调雨顺,丰收吉祥。
三、建筑风格的特色大竹县的人文风俗中,还有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方面就是建筑风格。
大竹县的建筑风格以传统中式建筑为主,富有禅意和庄重。
古建筑是大竹县人文风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大竹县博物馆、大观楼等。
这些建筑都采用了传统的木结构和琉璃瓦,外观雕花细腻精美,内部装饰富丽堂皇。
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大竹县的传统建筑风格,更是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智慧。
总结一下,大竹县的人文风俗丰富多样,传统节日庆祝、民俗活动传承和建筑风格特色都是当地人民的瑰宝。
巴中市的民风民俗
巴中市的民风民俗巴中市,是四川与陕西的交界地区,四川北部门户。
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度21分至107度45分,北纬31度15分至32度45分。
市政府所在地西距成都400公里,北距西安650公里,距重庆498公里,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
辖巴州、通江、南江、平昌拟建区的有江北新区南坝开发区四区县,188个乡(镇)、2354个村。
巴中的公路交通较为方便,与周边各市均有道路顺畅连通。
乐巴铁路于2009年12月31日全线贯通,现正在进行电气化改造,广巴高速公路于2009年底已形成通车能力,2010年5月10号正式通车,成都到巴中最快仅需4小时,南部到巴中的高速公路、巴中到达州的铁路已开工建设,巴中到达州、巴中到陕西界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巴中机场、南部到巴中到汉中的铁路、巴中到广安到重庆的高速,巴中到万源的高速公路都列入了省规划。
一、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全市有林地面积649.7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861.5万亩(未含四旁树折合面积)的75.4%。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7%。
活立木蓄积2061万立方米。
有森林植物100科,293属,821种;有野生动物199种,其中兽类56种,鸟类129种,爬行类14种。
建有省级森林公园3个,即四川省南阳森林公园,四川省佛头山森林公园,四川省光雾山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即四川省南江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
动物资源:全市共有野生动物275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123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11种,鱼类76种。
属国家重点濒危、珍稀的野生动物如:梅花鹿、金钱豹、黑熊、麝、猕猴、锦鸡、长尾雉、大鲵等约20余种;属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如赤狐、青麝、豹猫、野猪、小麂等约25种。
蛇类对药品开发有重要作用。
植物资源:全市木本植物有91科、233属、600余种。
特别是南江的光雾山原始森林保存完好,被专家称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
南江境内的巴山水青杠被英国剑桥大学皇家物种协会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列为世界保护树种,是生产各类人造板和家俱的上等优质木材。
巴中清明祭祖
巴中清明祭祖
《巴中清明祭祖》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的日子,在巴中,清明祭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传统活动,人们会在这一天前往祖坟扫墓祭奠祖先,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尊敬。
在清明节这一天,巴中的家庭会提前准备祭祀用品,准备好鲜花、糕点、水果和其他食品,以示对祖先的敬仰之情。
一早,家人们便会整装待发,前往祖坟附近的墓地,进行扫墓祭拜的活动。
他们将祭品摆放在墓碑前,点燃香烛,磕头行礼,祈祷祖先安息,祈求家庭兴旺发达,子孙平安健康。
除了祭祖的活动外,清明节还是家人聚会的日子。
当人们完成了祭祀后,一家人会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清明点心,畅谈家常,分享一年来的生活点滴。
同时,也有不少地方会举办清明节的文化活动,如踏青赏花、放风筝等,让人们感受到节日的喜庆和欢乐。
巴中清明祭祖,不仅仅是一种传统礼仪,更是一种家族情感的传承与表达。
通过祭祖的方式,我们能够牢记祖先的教诲和关怀,也能够让家人团聚,增进亲情。
清明节的到来,让我们共同怀念先人,珍惜眼前人,感恩生活,让温馨和谐充满在我们的每一个日子中。
巴中祝寿民俗文化
巴中祝寿民俗文化祝寿,又称“贺寿”,即是对六十以上老者寿期的祝福,从古至今,城乡流行,按民俗年未满六十岁者不能办生。
祝寿的程序有:设寿堂、持寿幛、点寿烛、吃寿面、献寿桃,凡内、外亲戚、乡党同仁前来祝贺,送寿幛、屏、匾、联、词时,首先子女均要在寿堂前为寿星礼拜,其次是在筵席上要向来宾及寿星敬十二杯寿酒,再次是主持人要吟诵吉利语,最后是来宾献祝寿诗文、寿匾、竖匾、赞匾等。
六十岁生日贺寿敬酒主持文献······寿衣,寿材,过冥寿旧时,在巴中寿俗中,还有做“寿衣”、“寿材”,过“冥寿”等特殊风俗。
每当老人到了知命之年(五十岁)或耳顺之年(六十岁)时,子女便为父母制作寿衣,即老人百年以后所穿的老衣。
寿衣一般以棉、麻布为主,忌用绸、缎。
做寿材,俗称“做老房子”。
老人到知命之年后,子女便为父母做“寿材”。
一般选在闰月,民间认为,三年一闰,由余日积累而成,可以延年益寿,俗谓“闰年闰月一百岁”。
巴中民间俗信“寿材”,谓老人寿终正寝、享福尽寿之意。
故寿材又戏称为“嫁妆”。
因此故,合肥民间有许多家庭,常在老人进入暮年(多在七十俗称古稀之年)之后,即提前做寿材,此俗一是表达对老人的孝心,让老人对后事放心,二是谓此可“冲喜”,得保老人安然无恙,免灾长寿。
做冥寿,是一种特殊的风俗,在民间已逐渐消失。
也叫做阴寿,指祖先亡故以后,每逢整十,子孙设神像或神位于堂中,对之行礼,设坛延僧,诵经礼忏,以此表示后人的孝念。
冥寿亲戚朋友有送纸扎绽者,也有登堂拜祝的。
添寿与借寿人们相信行善积德延年益寿。
扶贫济弱、修桥补路都是善举,可以积德。
不过,这做起来并不容易,所以就产生了可以积寿、增寿的象征性行为,诸如诵经礼忏、烧香祷告,庙观施舍,放生,抄写经卷等。
甚至还有“添寿”之举——旧时不少地方年过五六十的人都有寿米缸,平时总要在缸中放上几斤米,不能断,表示延年益寿。
每年尝新节,即新米上市,儿女们要选上好的白米,倒入缸中“添寿”,亦称“养缸”。
巴中南江风俗说明文
巴中南江风俗说明文一、饮食巴中南江北部高山地区,田少地多,主产玉米(包谷)、洋芋。
当地人民吃的也以这两种为主粮。
一般是把包谷磨碎,粗的包谷米,可用洋芋煮干饭,细的包谷面煮玉米“搅团”。
居民吃大米的时候较少,有的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
建国后,渐的变化。
70年代所产之玉米,国家用大米换购,用以酿酒。
80年代大山区退耕还林,在以营林为主的区、乡,由国家供给大米。
南部低山区,产主稻、麦、豆类及洋芋、红苕。
当地人民以吃大米为主,掺以薯类和杂粮。
农忙时一日两干一稀,闲时自便。
面食在南江人民生活中不甚经常,近年来,由于粮食部门对面粉的加工,城市居民吃条面、包面较为普遍。
副食品中除大量的蔬菜四季不断,三餐必备外,最主要的是猪肉,南江人素服杀“年猪”的习惯,农村的年猪肉都是用火烟熏成腊肉,吃起方便,易于保管。
城市居民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改变成吃吃鲜肉。
建国前,农村居民吃牛、羊肉的甚少,建国后有所改变。
县城在80年代吃牛、羊肉的较多,但猪肉仍是久盛不衰之品。
在春节和宴客之期,农村还特做一些副食品,有豆干、醪糟、汤元、阴米糖(米花糖)、米酥糕、麻元等。
南江人酬客的宴席,一般是所谓“十大碗”(一桌十碗菜),还有什么“炒八碗”(一桌八碗菜都炒)等名目,近年有所改变。
碗数不拘、荤素兼搭、瘦多肥少、热凉并进。
如宴贵宾,南江之特产菜香菌、木耳、竹鼬、洋鱼、山鸡、黄麂等上席最佳。
民国时期,南江人普遍喜欢喝烈性白酒。
当时市场出售的全是“铺花酒”(一种斟在怀里满起泡沫的烧酒)。
农村小康人家喝的是包谷酿的“酊缸酒”。
新中国成立后,酒类实行专卖专管,烈性酒的销售逐渐得到控制。
到80年代,含酒量较低的香槟、啤酒等逐渐增多。
农村中由饮散装白酒,渐次时兴瓶装酒。
二、服饰民国初年,农村居民的衣料多是土布(窄布),有白布、兰布、青布等。
男子穿抄襟长衫居多,穿对襟短褂较少。
女子穿抄襟短衫,夏单冬棉。
下装是大口裆裤,扎入腰中裤带。
老人冬穿夹裤,套裤,婴儿有棉制抱裙。
巴州民风俗调查报告的意义
巴州民风俗调查报告的意义巴中民风民俗调查报告关于巴中民风民俗调查报告接陕西汉中,东邻达川。
下辖巴州区(人口148.5万)、通江县(人口80万)、南江县:姨姐夫帽根儿:辫子倒拐子:胳膊肘坨子:拳头列巴:排骨连二杆:胫骨理麻:处理闷龙:愚笨诀架:对骂日白扯谎:哄骗榻榻:地方欺头:占便宜嘎嘎:肉食吃抹合:白吃山喳子:喜鹊野娃:野兽三儿:猴子乌老二:乌梢蛇癞茄包:蟾蜍茄麻子:青蛙黄婆娘:蟑螂麻龙:蜻蜓灶鸡子:蟋蟀硬是:就是相因:便宜把连:全部背时:倒霉弯酸:刁难焦湿:湿透了莫使处:没能力扯拐:出故障超劳你:麻烦你逗毛惹臊:惹是生非巴南不得:但愿如此滴到把子:急急忙忙三麻两逛:干脆利落皮耷嘴歪:精疲力尽帽儿跟头:急忙,快(选自《巴中与巴文化》“巴中常用方言集译”)2.诗词(部分)巴中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代名人墨客来这里观光游览,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作。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唐•王勃(一)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夜月,谁见泣离群。
(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题南龛光福寺楠木诗唐•严武楚江长流对楚寺,楠木幽生赤崖背。
临溪插石盘老根,苔色青苍山雨痕。
高枝闹叶鸟不度,半掩白云朝与暮。
香殿萧条转密阴,花龛滴沥垂清露。
闻道偏多越水头,烟生雾敛使人愁。
月明忽忆湘川夜,猿叫还思鄂渚秋。
看君幽霭几千丈,寂寞穷山今遇赏。
亦知钟梵报黄昏,犹卧禅床恋奇响。
送令狐岫宰恩阳唐•韦应物大雪天地闭,群山夜来晴。
居家犹苦寒,子有千里行。
行行安得辞,荷此蒲璧荣。
贤豪争追攀,饮饯出西京。
樽酒岂不欢,暮春自有程。
离人起视日,仆御促前征。
逶迟岁已穷,当造巴子城。
和风被草木,江水日夜清。
从来知善政,离别慰友生。
巴中逢故人唐•项斯劳思空积岁,偶会更无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中市的民风民俗巴中市,是四川与陕西的交界地区,四川北部门户。
地理坐标为东经106度21分至107度45分,北纬31度15分至32度45分。
市政府所在地西距成都400公里,北距西安650公里,距重庆498公里,与相邻的达州、南充、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距离都在200公里左右。
辖巴州、通江、南江、平昌拟建区的有江北新区南坝开发区四区县,188个乡(镇)、2354个村。
巴中的公路交通较为方便,与周边各市均有道路顺畅连通。
乐巴铁路于2009年12月31日全线贯通,现正在进行电气化改造,广巴高速公路于2009年底已形成通车能力,2010年5月10号正式通车,成都到巴中最快仅需4小时,南部到巴中的高速公路、巴中到达州的铁路已开工建设,巴中到达州、巴中到陕西界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巴中机场、南部到巴中到汉中的铁路、巴中到广安到重庆的高速,巴中到万源的高速公路都列入了省规划。
一、丰富的资源森林资源:全市有林地面积649.7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861.5万亩(未含四旁树折合面积)的75.4%。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2.7%。
活立木蓄积2061万立方米。
有森林植物100科,293属,821种;有野生动物199种,其中兽类56种,鸟类129种,爬行类14种。
建有省级森林公园3个,即四川省南阳森林公园,四川省佛头山森林公园,四川省光雾山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即四川省南江大小兰沟自然保护区。
动物资源:全市共有野生动物275种,其中兽类51种,鸟类123种,爬行类14种,两栖类11种,鱼类76种。
属国家重点濒危、珍稀的野生动物如:梅花鹿、金钱豹、黑熊、麝、猕猴、锦鸡、长尾雉、大鲵等约20余种;属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如赤狐、青麝、豹猫、野猪、小麂等约25种。
蛇类对药品开发有重要作用。
植物资源:全市木本植物有91科、233属、600余种。
特别是南江的光雾山原始森林保存完好,被专家称为“四川盆地北缘山地重要生物基因库”。
南江境内的巴山水青杠被英国剑桥大学皇家物种协会鉴定为世界稀有树种,列为世界保护树种,是生产各类人造板和家俱的上等优质木材。
林副特产品丰富,银耳、香菇、核桃、板栗、银杏、生漆、杜仲、黄柏、厚朴等畅销36个国家和地区,通江县陈河乡被誉为“中国银耳之乡”。
林下蕨菜、山露菜等已批量出口日本、新加坡等国。
矿产资源:巴中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米仓山南麓,地质成矿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
已发现矿种50种,矿产地500余处,其中大型25处,中型52处。
已探明储量的矿产22种,矿产地34处,其中大型2处,中型6处,霞石居全国前5名、属全省第1名。
主要矿物有铁矿8544万吨,花岗石远景储量20亿立方米,大理石2亿立方米,白云石1.5亿吨,石灰石25亿吨,霞矿2700万吨,以及石墨、石膏、绿豆岩、钾长石、透辉透闪石、萤石、滑石、蛭石、硫铁矿、磷矿、膨润土和金、银、铜、铅、锌、钴、镍、钨、铀等矿产。
尤以花岗石、霞石、石灰石、白云石、铁矿等有很大的开发前景和优势。
旅游资源:南龛摩崖造像巴中南龛古窟位于巴城南一公里的南龛坡山,南龛古窟岩石壁立,高十余丈,长数百尺,方正如削,列层分龛,镶佛累累,南龛造像精巧玲珑,姿态各异,气质浑厚,端庄丰满,神情潇洒,典雅大方。
巴中曾荣获石窟之乡美名,它有东龛、南龛、北龛、西龛,尤以南龛最胜,规模宏大,雕嵌玲珑,栉比相连,巴中南龛古窟是古代劳动人民巧夺天工的艺术精品,是古代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是巴州古文化的历史见证。
巴中南龛古窟造像,始创于南北朝,随庙不断增镌,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现有造像一百三十七龛,二千余尊,有经幢十四座,造像碑十则,新建碑四则,严武(唐巴州牧)“奏表”碑一幅,题记五十条,诗文五十二首,造像精巧玲珑,姿态各异,气质浑厚,端庄丰满,神情潇洒,典雅大方。
南龛造像以佛教为主的宗教艺术,造像主要有“法身佛”、“三世佛”、“释迦佛”、“延古佛”、“鬼子母佛”、“七佛”、“千佛子”、“阿弥陀佛”、“双首佛”、“延生佛”、“双背佛”、“观音菩萨”、“地音菩萨”、“如意轮观音”、“毗沙门天王”、“八部护法神”等。
造像大部分是盛唐前后的作品,少数是南北朝、宋代及近代作品。
巴中南龛古窟造像的特点是身躯健美,面容丰满,衣饰富丽,如107龛的卢舍那佛像,身高4.45米,铁红加跃坐,头戴华玉的花冠,身着袒右肩袈裟,面容饱满,唇润卧丰,身躯健美,表情庄严肃穆,充分表现出令人皈依的艺术魅力;第116号龛在高2.7米、宽4.2米的龛窟内雕刻了93尊佛像,龛中的天王像,脚穿草鞋,别具一格,很富有当时川北坟特色;第53号龛和76号龛的一佛二弟和八部护法神龛,布局严谨,雕刻精巧微妙。
巴中南龛古窟造像在人物特点上是相当分明的。
菩萨像,体态优美,和谐生动;力士像,威风雄健有力;飞天像,形象优美,生动活泼,雕刻精巧,质威较强。
这些造像多采用高浮雕的刻法,衣纹和缨络用流畅和明快的阴刻线条,刀法纯熟,洗练。
不但表述了不同内容的佛传式“经变”故事,而且还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美学标准,社会生活面貌。
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充分体现了古代匠师的聪明才智,为我们研究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资料。
巴中南龛坡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顶建有记载6550余名红四方面军将士简历、照片及5000余件手迹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山腰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由邓小平亲笔题写馆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馆藏文物2万余件和1800多万字的史料,再现了红四方面军的丰功伟绩,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恩阳古镇恩阳镇古巴人聚居区,位于巴中市区西南17公里处,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3.3万。
历经近1500年的悠久历史,不仅有灿烂的文化,还有古朴深厚的民居文化、巴人遗风;而且还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红军留下的大量文物遗址,装点并提升了恩阳。
厚重的红军文化是恩阳镇一大亮点,现镇内有保存完好的红军旧址八处,遗址五处,石刻标语数十条,均属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恩阳镇被命名为省历史文化名镇,2002年入选四川省十大古镇。
目前正在申报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据《巴中县志》载,恩阳镇在南北朝时代的梁武帝普通六年(525)始置义阳郡,同置义阳县,郡县同治。
隋开皇十八年 (598),改义阳县为恩阳县,隶属清化郡 (今巴州)。
1933年红四方面军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先后设仪阆县,恩阳特别市,恩阳县,1980年设镇至今。
历史上的恩阳,是川东北重要的水码头,水运相当发达,上通南江,下至重庆,常有几百只商船在恩阳河岸停靠,可见当时的市场繁茂景象。
据史载,明清时期,恩阳镇内常住人口一万人,并常有3000多商人往来于此,大小商号150多家,盐店19家,饮食店60多家,客栈、茶坊、酒家50多家,商号小贩不下200家,所以这里又是川东北大巴山深处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
恩阳镇仍保持着传统的街市格局,记载着历史的82株古榕树点缀于古街巷间,错落有致、层叠弯曲的街市空间与自然起伏的地貌,体现出古镇与自然完美的结合。
高高低低的石阶,整齐划一的青石板路面,延伸出墙面的骑门柜台,低矮的房檐和长长的绣楼,有效地保护了古街道封闭的街式生活,限制了机动车等现代交通工具的侵蚀,也较完整地保留了恩阳河河埠,洗衣台、钓鱼石、拴马石、通往河边和后山的绿树掩映中的青石小道。
恩阳沿街而建的街市、民居建筑,多为二进式或三进式小四合院木结构穿斗、木柱檩梁、双檩双挂、青瓦屋面多为二层,墙身多用竹篾土夹墙,门面多为可拆卸的木板门,并向外伸出木质骑门柜台,便于经商售货,建筑口面较窄、进深大、内开天井,大户人家则有一进两个小四合院、前院天井、鱼缸,后院花园、假山,书香门第则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
恩阳老街民居建筑的窗棂皆为方窗,现存窗雕多数分格类,如意格,什锦嵌花,鸟兽花卉、形神各异、多为蝙蝠,寓意对生意兴隆和生活幸福的追求,还有一种就是对盐的珍爱,因为蝙蝠吃盐,又名“盐老鼠”。
多家窗雕,不难看出是经能工巧匠精心设计,分件雕琢成型后,镶嵌于固定位置,入槽合缝,构成精美浮雕,造型美观,井然有序,堪称川东北民间建筑木雕艺术之精品。
从恩阳镇的历史沿革、地域环境、独特的山、水、街市相融一体的风貌和保存完好的高低错落、层叠弯曲的街市空间以及沿街而建的木柱檩梁、青瓦板壁、穿挑出檐的古朴统一的川东北巴人民居建筑特色,青石板街面,高低不等的石梯,大小街巷,辅以东南西北的祠庙洞阁,以及与人气生气相映成趣的绕城河流,足以说明恩阳这座大巴山深处的巴人古镇历史遗存丰富、乡态环境独特,反映了川东北地区城镇发展的脉络和古巴人传统遗风,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很高的科研和建筑艺术价值。
南江光雾山风景区位于川陕交界处的米仓山南麓,景区幅员面积600平方公里。
光雾山这方神奇的自然山水,集秀峰怪石、峭壁幽谷、溪流瀑潭、田园山林于一体,堪称“山奇、石怪、谷幽、水秀、峰险”五绝。
它由桃园、牟阳城、十八月潭、神门、小巫峡五大片区组成。
2004年元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光雾山核心景区桃园有雄浑壮丽的焦家河、清幽甘冽的韩溪河、石林成阵的燕子岩、秀美古朴的普陀村、洪荒神秘的万字格。
牟阳城有高山平原风光大坝、“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香炉山、冰川时期活化石——大小兰沟20000公顷原始森林巴山水青棡。
有“不是九寨胜似九寨”的十八月潭及露水垭的神奇云海,有似桂林山水的神门风光,有蜀中一奇小巫峡,整个景区步移景换。
春赏山花、夏看山水、秋观红叶、冬览冰挂(春日山花烂漫,夏日苍翠欲滴,秋日层林尽染,冬日山舞银蛇)。
甘肃作协主席、著名诗人高平游后写下了“九寨看水,光雾看山,山水不全看,不算到四川”的名句。
每年10月,光雾山将举办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欢迎中外游客观光雾奇秀山水,共赏巴山醉人秋色。
通江诺水河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的“中国银耳之乡”通江县境内,幅员450余平方公里,海拔500——2088.6米,主要景点集中在诺水河畔,临江峡谷,空山天盆,麻坝石林等四大片区。
它紧邻陕西汉中,东有“秦川锁钥”护持,西与“剑门蜀道”相连,境内秀水中流,奇泉遍地,险峰兀立,怪石丛生,关隘、峡谷、飞瀑、暗河比比皆是,大致可分“诺水洞天”、“临江丽峡”、“空山天盆”、“麻坝石林”四大独立景区,呈弧形分布,与毛泽东同志誉为“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苏区的首府通江县城构成一条环形风景线,堪称秦巴山区第一胜地。
水利资源:巴中水利资源极其丰富,总量为79.65亿立方米,有大小河流1100多条,水能蕴量为81.24万千瓦,可开发量为41.7万千瓦,已开发量仅为4.5356万千瓦。
截止2000年底已建成水库409处,其中,中型水库3处,小一型30处,小二型376处,山平塘23980口,微水工程12.75万处,治理水土流失2070.26平方公里,蓄引提水能力42515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102.13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