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介绍(读书札记-理解西方经济思想史的好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介绍
一般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可分为主流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由亚当·斯密发端,中经大卫·李嘉图、西斯蒙第、穆勒、萨伊等,形成了古典经济学体系(Classical Economics)。
在20世纪以后,主流经济学又历经了“张伯伦革命”、“凯恩斯革命”和“预期革命”等,形成了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基本理论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
除此之外的经济学统称为非主流经济学。
尽管主流经济学枝繁叶茂,备受青睐,但非主流经济学一直在努力抗争,不断创新,仍获得相当的发展空间。
斯坦利L布鲁的《经济思想史》并没有按照一般的理解将经济思想史分为主流和非主流。
而是按照时间序列和各学派的思想起源、传承和对经济社会的作用,对主重要学派及其代表性人物做了重点介绍。
根据作者的思路,我将他们简要概述如下,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和线索。
——重商主义学派。
15世纪到18世纪初,以托马斯曼、马利尼斯、柯尔培尔、配第等为代表的重商主义。
他们认为金银是最佳的财富形式,对外贸易是增加财富的源
1
泉,只有贸易顺差才能增加国家财富,因此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来保证贸易顺差,从而增加本国财富。
——重农主义学派。
18世纪中叶,以魁奈和杜尔阁为代表的重农主义。
重农主义在反对重商主义和法国旧政权封建特性的过程中产生,他们将“自然秩序”的概念引入经济思想中,认为市场有其自身的秩序,应该保持“自由放任、自由流通”,政府不要对经济生活施加任何干预,且只有农业才是生产性的,生产是社会繁荣的基础。
重农的本意是强调“遵从自然规律,保持自由流通”。
该学派以1756年魁奈发表的一篇经济学论文,结束于1776年亚当斯密《国富论》的出版。
——古典学派。
18世纪中后期,以诺斯、休谟为先驱,以斯密、马尔萨斯、李嘉图、边沁和萨伊为主要代表的古典经济学。
古典学派在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下,吸收了重农学派“自由流通”的思想,以“个人自由、私人产权、个人主动权、私人企业、最低限度的政府干预”为基础,以“最低限度的政府
干预、自理的经济行为、追求自身个人利益为社会利益最大化做贡献(即利益和谐)、所有经济资源和活动都很重要、探寻经济规律”为主要原信条,因此,其观点也被称为“经济自由主义”。
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名言就是“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他们通过对经济规律的探索,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收益递减规律、人口理论、地租理论、劳动价值论和货币数量论”等,都对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社会主义思潮。
19世纪初以来,以欧文、傅立叶和圣西门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为发轫,西方兴起了各种类型的社会主义思潮。
社会主义思潮中,有如下类型:空想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基督教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修正主义、工团主义和行会社会主义。
不同类型的社会主义都认为:社会是由不同阶级组成的,阶级间存在利益冲突,因而反对古典经济学的利益和谐观;反对自由放任;反对萨伊的市场定律,认为自由经济会带来周期性危机或全面停滞;否认人性具有完美性;提倡集体行动和企业的公共
所有权。
其中,以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马克思采用6个相互联系的重要概念构建了他的资本主义理论,他们分别是:劳动价值论、剥削理论、资本积累与利润率下降趋势、资本积累与经济危机、资本积累与财富集中、阶级斗争。
马克思通过这6个理论构建了他自己的经济理论体系,用来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的矛盾将导致其最终消亡,为探索经济发展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同时也为西方社会后期的国家政策提供了诸多借鉴。
——帝国历史学派。
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的德国历史学派,以李斯特、罗舍尔、施莫勒和马克斯韦伯为代表。
德国历史学派是在拿破仑战争后,德国分裂,被欧洲列强操纵,工业落后于英国的历史背景下,德国经济学家为探寻适合自身的经济理论,反对英国古典经济学思想的过程中形成的。
该学派强调经济发展的历史性和国民经济的有机体现,强调政府的积极作用,倡导温和的改革,代表德国产业资本的利益,
对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带有一定的民族主义倾向。
该学派代表人之一罗舍尔的著作被马克思称为““庸俗经济学的教授形态”,因此该学派又叫“庸俗经济学流派”。
由于这个学派的部分思想被后来经济学家普遍吸收,所以再经济思想史上,并没有将其当成一个独立的学派。
——边际学派。
19世纪至20世纪初,以杰文斯、门格尔、瓦尔拉斯、维塞尔、克拉克、马歇尔等一大批杰出的经济学家为代表。
该学派是在工业革命一百多年后生产率较大提高但经济与社会非常严重、财富收入极端不公的历史背景下,作为古典经济学派对对立面出现的。
他们集中关注边际,假设人在经济行为中是理性的,强调微观经济,强调完全竞争,提出需求导向的价格理论,还强调主观效用,继续捍卫古典经济学派“最小政府干预”的立场。
他们试图通过更好地理解市场体系如何有效低配置资源和促进经济自由,从而增进全人类的利益。
延续这个学派的思想,最终演变成了新古典经济学或当代微观经济学的一部分,而作为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一部分,还各有侧
重地形成了货币经济学和不完全竞争观点。
其中,边际学派的杰出代表卡尔?门格尔于1871年发表了《经济学原理》,受
到了庞巴维克和维塞尔的热烈追捧,从而形成一个经济学派实体,被称为“奥地利经济学派”。
奥地利经济学派反对德国历史学派否定抽象演绎的方法,以及否定理论经济学和一般规律的错误态度,也反对英国古典学派及其庸俗追随者的价值论和分配论,特别是反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
它认为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个人的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的缩影。
通过对个人经济活动的演绎、推理就足以说明错综复杂的现实经济现象。
奥地利经济学派严格来讲,只是一个历史称谓,他的主要观点为后来的主流经
济学派吸收,一部分为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所取代。
——新古典学派。
19实际中后期到20实际30年代,以马歇尔为突出代表。
马歇尔是一位伟大
的综合者,他寻求把古典经济学的精华与边际主义的思想结合起来,由此创建了“新古典”经济学。
所以,新古典学派是对古典学派的继承和更新,他们在坚持
古典学派的基础上,引入了边际分析。
也因此,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很大程度
上是“边际主义者”。
新古典经济学家虽然奉行“边际主义”,但他们和之前的边际学派经济学家存在三点差异:一是新古典学派强调需求与供给两个方面的作用,边际学派只强调需求
的单方面作用;二是新古典经济学家对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比边际学派更重视;三是新古典经济学家将边际分析拓展到了更大的经济领域。
(货币经济学)在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范畴内,维克塞尔、费雪和霍特将货币分析整合到总体经济理论中,加强了货币在经济理论中的重要性,并由此形成了货币经济学。
他们关注货币利息和数量,并由此提出国家应该通过制定货币政策来控制流通数量,从而稳定总体价格水平和经济。
货币经济学仅作为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一个分支,并非是一个独立的学派。
(不完全竞争经济)不完全竞争理论属于边际主义和新古典经济学的范畴和传统之内。
以张伯伦和罗宾逊为代表,他们以抽象、演绎和主观的方式处理边际主义和微观经济方法,探讨处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情形,为政府干预市场提供了理论依据。
——数理经济学。
数理经济学起始于18世纪初,主要指那些通过数学符号和数学方法表达或阐明的经济学原理或经济学分析。
数理经济学并不构成一个经济思想的独立流派,而只是一种独特的方法。
经济学家古诺、杰文斯、费雪、瓦尔拉斯、希克斯等都喜欢用数学的形势来阐述经济学理论。
数理经济学在“推到和表述经济理论、从数量上检验经济学建设和经济理论”两个方面使用数学。
——制度学派。
制度学派开启于20世纪初,并一直发展至今。
凡勃伦奠定了制度主义的哲学和理论基础,他的学生米切尔为制度主义增添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一般把以凡勃伦、米切尔为代表的经济学派称为传统制度主义,之后以道格拉斯斯诺和科斯为代表的经济学派则称为新制度主义。
制度学派反对古典经济学,其思想及其研究方法有很多德国历史学派的影子。
后来的发展中,制度学派有被凯恩斯主义和后凯恩斯主义吸收和取代的趋势。
制度学派坚持将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重视制度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将演进的方法用于经济分析中,反对正常均衡的观点,认为人们之间存在严重的利益分歧,主张政府应该在经济和社会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且反对快乐—痛苦心理学。
制度学派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后期的新制度主义,在强调制度在理解经济行为和结果方面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形成了几个分支。
一个是哈罗德德姆塞茨提出的产权在促进经济效率方面的作用;第二个是理查德波斯纳关于法与经济学之间关系的分析;第三个是罗纳德科斯对交易成本在解释企业组织和行为方面的关注;第四个是詹姆斯布坎南关于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
也因为以上分支,在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下,形成了被人们称为“产权经济学”、“公共选择学派”等不同派别,也有人将“产权经济学”称为“新制度学派”,而将“新制度经济学”称为“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期间,这批耀眼的经济学家们,在所谓的非主流经济学范畴里,为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科斯认为:“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
”而诺斯则提出:“制度经济学的
目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作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
”他们共同强调研究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后期经济学发展提供了新的视野。
——福利经济学。
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有关问题,产生于20世纪帕累托的经济思想,形成于1920年庇古《福利经济学》一书的出版。
福利经济学重点关注(1)定义且分析如何达到福利最大化, (2)确定妨碍福利最大化的因素并对去除这些因素的方式提出建议这两个问题。
20世纪30年代,以英国经济学家罗宾斯为代表的,在批判庇古的福利经济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福利经济学叫新福利经济学。
经济学家阿罗、布坎南和阿玛蒂亚森都拓展了福利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和边界。
——凯恩斯学派。
开启于20世纪30年代,以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为标志。
《通论》的出版,在西方经济学界和政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一些经济学家把《通论》的出版称为经济理论上的“凯恩斯革命”,并把它与斯密的《国富论》及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列为经济学说史三本同样伟大的著作。
凯恩斯学派发端于新古典经济学,吸收了边际经济学诸多合理内核,在西方第一次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大背景下,为解决萧条和失业提供了恰当的理论依据。
凯恩斯学派强调宏观经济学,关注消费、储蓄、收入、产出和就业总量的决定因素,他们强调有效需求的重要性,并指出了经济会经常发生循环的繁荣与萧条,工资和价格具有刚性,因而提出需要国家施行积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以促进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和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者内部由于对待传统庸俗经济学的态度有差异以及分析中运用的概念、前提等不同,又分解为两个分支,一是延续凯恩斯的思路,将新古典主义与微
观经济学原理结合的宏观经济学原理,最终进入主流经济学,这一派被称为新古典综合派,也叫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另一派则试图在否定新古典综合派的
基础上,重新恢复李嘉图的传统,建立一个以客观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分配理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被称为新凯恩斯主义,该学派以剑桥大学的琼·罗宾逊、卡尔多等为代表,所以也被称为新剑桥学派。
为了挽救凯恩斯主义,80 年代形成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为凯恩斯主义提供
微观基础,并重新表述了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
由于新凯恩斯主义的出现,目前西方宏观经济学形成了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峙的格局。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经济学派的现代阶段始于1946年米尔顿弗里德曼成为芝加哥的一名教员。
该学派的观点符合广义的古典——新古典传统,是新古典主义的一种变体,因此也被称为“新兴古典主义”。
芝加哥学派非常依赖数学推理,他们强调人们在试图最大化自身福利的过程中,会进行最优化行为,并观察到价格和工资反映了社会的边际成本。
他们认为,经济使自我调节和管制的,只不过会伴随自我限制的微小波动,因而提倡有限的政府。
纵览以上学派,不难发现,西方经济学的各种学派之间,既存在对前人思想的继承与更新,也有在反对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
出自己的主张,更多的则是部分继承,部分反对,也可以说是合理吸收并及时更正前人的思想,新思想很少导致对现有传统的全部放弃。
所以,经济学是一门动态的学科。
在经济思想史的发展历程中,除上述学派外,还有诸如新奥地利学派、供给学派、实证学派等等不同的称呼,这些学派有的是按照其思想内容的共同特点来给定的称呼,有的则是以国家、地名、学校等地域特点赋予的称谓。
不管如何,他们都在
不同阶段对当时的经济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如上提供的介绍,基本上可以了解到西方经济学发展历程的主线和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