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
浙江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的实施意见

浙江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的实施意见为加强我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根据中央编办、卫生部、财政部和民政部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的指导意见》(中央编办发[2006]96号)精神,结合工作实际,就本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的核定,要符合事业单位改革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以及区域卫生规划的要求;要立足于整合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避免重复建设;要统筹考虑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保障城乡居民享受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机构设置要有利于方便群众就医;人员编制的核定,要符合精简高效的要求,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的工作需要和健康发展。
二、机构设置积极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为主体,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原则上政府按照街道办事处所辖范围或按3—10万居民(常住人口)举办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需要设置若干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对站实行一体化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通过对市辖区的区级医院、街道卫生院和县(市)城区的城关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转型改造设立。
对于现有基层卫生资源不足的城区、开发区或新建小区,政府应加以补充完善,也可由公立大中型医院调整部分资源举办,但须实行人事、业务、财务的单独管理。
要按照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统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
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为重点,面向居民土动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技术指导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其主要职能:社区预防:社区卫生诊断,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监测,预防接种,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预防,常见传染病防治,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健康档案管理,爱国卫生指导等。
关于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便民综合服务中心(站点)构建服务基层和群众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

关于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便民综合服务中心(站点)构建服务基层和群众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一、目标要求〔一〕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五次、七次全会精神,以开展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开展观活动为契机,按照更加注重强化基层的要求,整合现有资源,在全省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便民综合效劳中心〔站、点〕,实行“一站式”效劳,进一步推进乡镇〔街道〕和基层站所职能转变;进一步形成各级各部门协同配合,效劳基层群众工作合力;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提高基层公共效劳和社会管理水平,逐步建立科学合理、行为标准、机制健全、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便民利民效劳机制,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为构建“和谐某某”、实现经济社会开展历史性跨越奠定更加坚实的根底。
〔二〕工作目标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逐步推进、不断完善的要求,至2022年4月底前,全省所有乡镇〔街道〕要建立便民综合效劳中心,将各职能站所直接面向党员、群众的审批和效劳事项纳入便民综合效劳中心办理;村〔社区〕要建立便民综合效劳站〔点〕,为基层群众办理事务提供有关效劳。
着力加强便民综合效劳中心〔站、点〕标准化建设,使办公设施标准化、效劳事项公某某、效劳流程标准化、办事制度程序化,逐步形成基层便民利民效劳网络体系,努力把便民综合效劳中心〔站、点〕打造为效劳群众的绿色某某、脱贫致富的信息基地、化解矛盾的前沿窗口。
〔三〕指导原那么——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
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科学设置效劳事项和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做到随时受理,限期办结,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效劳。
——坚持分级负责,以县为主。
在明确市、县党委、政府及其各级相关业务部门领导责任的根底上,进一步强化县〔市、区、特区〕党委、政府的职责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一抓到底的工作格局。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卫生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卫生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10.23•【字号】浙政办发[2009]149号•【施行日期】2009.10.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卫生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149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卫生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九年十月二十三日浙江省卫生厅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厅字〔2009〕28号),设立浙江省卫生厅。
省卫生厅是主管卫生工作的省政府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国务院、省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和省政府规定应当交由县(市)政府主管部门具体实施的事项。
(二)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保健食品、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的职责划给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三)将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评价、登记等具体技术性、服务性工作交由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承担。
(四)划入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协调食品安全、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
(五)增加组织制定地方性食品安全标准、组织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职责。
(六)增加药械集中采购与监督管理的职责。
(七)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督,加强对医疗服务、公立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
(八)加强组织实施中医药、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和规划的职责。
(九)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设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二、主要职责(一)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拟订卫生改革与发展战略目标、规划和相关政策,起草卫生、食品安全、药品、医疗器械等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依法制定有关地方性标准和技术规范,并监督实施。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1.10.31•【字号】•【施行日期】2011.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药政管理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为加快建立覆盖全省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根据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关部署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0〕6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经省政府同意,现就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提出如下意见:一、基本要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基础,也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主要对象。
要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为抓手,深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着力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实现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有效配置,综合保障能力稳步增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确保全省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在推进改革过程中,要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责任,确保基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坚持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统筹配置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着力建立充满活力的人事、分配、保障制度和规范的药品购销新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降低药品价格,调整医疗服务收费,规范收费行为,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坚持突出重点,配套实施,因地制宜,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体制机制相结合,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二、改革内容(一)明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主要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尤其是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公益性事业单位,要严格界定其功能和任务,核定人员编制,明确收支范围和标准,政府要保障其正常运行和稳定发展。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9.20•【字号】浙政发[2005]50号•【施行日期】2005.09.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5]50号)2002年以来,全省各地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浙委〔2003〕21号)精神,积极落实农村卫生工作的各项任务,在建立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和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为贯彻落实建设“卫生强省”战略,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不断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现就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提出以下意见,请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一、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一)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总体目标。
到2007年,基本建立以县为主,县、乡、村分级负责的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基本建立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县、乡、村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立各级政府加强农村公共卫生的投入保障和责任考核机制,进一步推进农村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爱国卫生、卫生监督和基本医疗工作,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到2010年,农村公共卫生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全省主要健康指标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强化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全面落实预防接种等各项疾病防治措施,有效控制结核病、血吸虫病、艾滋病、肝炎等严重危害农民健康的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职业病,积极开展高血压、肿瘤、糖尿病、精神病等常见慢性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信息收集与报告制度,提高对农村重大疫情、集体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应急能力。
(三)提高农村妇幼保健工作水平。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配置指导意见的通知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配置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浙江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4.12.08•【字号】浙卫发[2014]146号•【施行日期】2014.12.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配置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卫发[2014]146号各市、县(市、区)卫生计生委局(卫生局)、财政局: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科学合理配置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现将《浙江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配置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浙江省财政厅2014年12月8日浙江省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配置指导意见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科学合理配置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备配置原则(一)分类配备与功能适宜原则。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载体,不同类型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配置与医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开展的业务项目及工作量相适应的适宜设备,满足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功能需要。
(二)条件具备与严格审批原则。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购置医疗设备的,应具备业务用房、防护设施等基本条件,并配备相应资质的医技人员。
购置设备前须进行充分论证,严格审批程序,避免盲目、重复采购。
(三)资源共享与实用高效原则。
医疗设备的购置要充分考虑社会公益性和设备使用效率。
推广建立县域临床检验中心、影像诊断中心、心电会诊中心等资源共享平台,提高区域医疗设备规模化、集约化利用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浙江省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评审标准

服务时间、服务项目、服务价格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要药品价格等信息是否上墙公示。
二、服务功能完善
42
(三)基本医疗服务,努力实现“小病进社区”
20
1.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3分。
2.门诊均次医疗费用小于所辖县(市、区)乡镇(中心)平均水平,2分。
3.小病进社区比例达到50%以上,小病进社区比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诊疗人次/(常住人口数×4次)×100%,3分。
4.医疗文书符合国家规定,书写清楚,用词规范,药品用量、用法合理,合格率≥90%,3分;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等护理操作规程,2分。
5.院内感染管理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理、一次性医疗物品管理符合规定,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3分。
6.积极引进并推广使用2种以上社区卫生适宜技术,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2分。
6.安全管理制度,0.4分。
7.差错、事故防范预案与投诉调查处理制度,0.4分。
8.院感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0.4分。
9.服务质量管理制度,0.4分。
10.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0.4分。
每一个制度,扣0.4分,缺少实施记录,酌情扣分。
1.查阅相关文件、制度、预案等;
2.查看实施记录。
各项制度汇编及落实情况:
一、服务网络健全
20
(一)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10
1.提供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3分。
2.对照规划,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规划设置率达到90%,4分。
3.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的一体化管理率≥70%,3分。
1.无规划,扣3分。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09.11.02•【字号】•【施行日期】2009.11.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浙委〔2009〕81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09—2011年重点任务实施计划及2009年工作安排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137号)精神,决定开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优化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稳定的农村医疗卫生投入保障机制,调动卫生技术人员积极性,提升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体现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坚持突出重点,以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下同)“定性”、“定编”改革为基础,理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改革探索。
二、试点工作的主要内容各试点县(市、区)要围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体制机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根据以下6个方面的重点内容,结合当地实际开展试点工作。
一是明确机构性质和人员编制。
根据《浙江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浙编办〔2009〕19号),明确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会公益类卫生事业单位,切实做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核定工作。
按照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财政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补助经费并落实到位。
乡镇卫生院规范化管理

★文件一 ----《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绩效
考核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见(试行)》 浙卫发[2011]27号 考核方法和程序
县级卫生、发改、财政部门成立绩效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 同志任组长,由医疗、预防、保健等专家和卫生、发改、财政管理人 员组成考核工作组。县级卫生部门落实专门科室负责绩效考核工作的 具体实施。 县级卫生、发改、财政部门按照考核方案每年定期组织考核,可采取 查阅文件资料、现场检查、问卷调查、机构负责人述职、内部员工和 群众访谈等多种考核方式。考核结果原则上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三个等次。 考核结果应进行公示。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由县绩效考核工作领 导小组组织复核一次,复核结果为最终结果。考核结果应及时反馈给 被考核单位,并将考核结果(包括绩效分值)报市级卫生部门备查。
2010年修改创建标准的参考依据
1、浙江省规范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标准(2006年版)
2、《关于对省级规范化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考核验收的通知 》 (浙卫办妇社[2008]15号)
3、《关于做好2009年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的通知》( 浙卫办妇社[2009]3号) 4、2009年农村中心集镇示范卫生院期末评估标准(200强建设) 5、2010年卫生部《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 见稿)
★文件一 ----《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绩效
考核指导意见(试行)》 浙卫发[2011]27号
实施时间 2010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地区,从2011年1月起执 行;其他地区配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同步执行。
★文件二----《浙江省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指导意见(试行)》
浙卫发[2011]26号
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

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编制配备和经费保障参考标准》的通知【法规类别】机构编制【发文字号】浙编办[2006]8号【发布部门】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人事厅【发布日期】2006.02.10【实施日期】2006.02.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人事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编制配备和经费保障参考标准》的通知(浙编办〔2006〕8号)各市、县(市、区)编办、卫生局、财政局、人事局(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为全面加强平安浙江、卫生强省和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建设,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5〕50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卫生监督机构实际情况,我们联合制订了《浙江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编制配备和经费保障参考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财政厅浙江省人事厅二○○六年二月十日浙江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编制配备和经费保障参考标准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5〕50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卫生部2004年第39号令)等文件精神,为加强我省农村卫生监督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卫生监督网络,实现城乡一体的卫生监督管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浙江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编制配备和经费保障参考标准》。
一、目的意义制定实施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编制配备和经费保障参考标准,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浙江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浙江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09.12.29•【字号】浙政办发〔2009〕191号•【施行日期】2009.12.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体制改革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改委关于浙江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政办发〔2009〕191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省发改委关于《浙江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的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浙江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的实施方案根据国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部署和我省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现就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制订以下实施方案。
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一)目标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扎实推进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工程,启动县乡(镇)村医疗卫生资源统筹配置改革试点工程,深入开展基层卫生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到2011年,农村基层卫生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提升,整体服务能力显著提高,率先建成比较完善的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体现浙江特色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改革的新路子。
具体目标:——基本建立“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每个县(市)至少有一所达到二甲水平的综合性医院,所有建制乡镇都有一所达到国家标准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政村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全覆盖。
——基本建立“大院带小院、县院带乡镇、乡镇带村级”的城乡医疗卫生统筹发展新机制。
浙江省爱卫会关于印发浙江省卫生乡镇标准(2016版)等标准与评审管理

浙江省爱卫会关于印发浙江省卫生乡镇标准(2016版)等标准与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公共场所与环境卫生【发文字号】浙爱卫[2016]3号【发布部门】浙江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发布日期】2016.05.18【实施日期】2016.05.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浙江省爱卫会关于印发浙江省卫生乡镇标准(2016版)等标准与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浙爱卫[2016]3号)各市、县(市、区)爱卫会:为贯彻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15〕23号),进一步规范浙江省卫生乡镇、浙江省卫生村创建工作,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浙江省爱卫办组织对2008年制定的《浙江省卫生镇(乡)标准(试行)》《省级卫生镇(乡)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2009年制定的《浙江省卫生村申报考核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形成了《浙江省卫生乡镇标准(2016版)》《浙江省卫生乡镇评审与监督管理办法(2016版)》和《浙江省卫生村标准(2016版)》《浙江省卫生村评审与监督管理办法(2016版)》。
现印发你们,请按照新标准和管理办法做好浙江省卫生乡镇、卫生村创建各项工作。
新标准和管理办法于下发之日起执行,2016年至2018年为第一个评审周期。
原《浙江省卫生镇(乡)标准(试行)》《省级卫生镇(乡)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浙江省卫生村申报考核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2016年度浙江省卫生乡镇、卫生村的复查工作仍按《省级卫生镇(乡)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和《浙江省卫生村申报考核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浙江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2016年5月18日浙江省卫生乡镇标准(2016版)一、爱国卫生组织管理(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浙江省爱国卫生促进条例》、《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乡镇政府重视爱国卫生工作,将爱国卫生工作纳入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府工作报告、年度工作计划和目标责任制考核。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改造“五统一”实施方案

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改造“五统一”实施方案一、统一选址每个行政村由通过村委会组织村民界定的公益性卫生室(以下简称村卫生室),原则上进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村卫生室建筑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
二、统一标识(一)牌匾距门左侧墙边20厘米,距地面1.5米高,内容为××镇(街道)××村卫生室,中间为医用卫生标识,白十字套红心红线,标准为不锈钢板材,40厘米×50厘米,厚度2厘米,白色面板,宋体黑字。
(二)宣传栏与公示栏村卫生室内设健康教育宣传栏和公示栏各一块,内容按新农合及公共卫生工作要求,宣传公示内容实用并定期更换,标准为1.5米×2米,统一不锈钢栏,分别有红色标头。
村卫生室设国家统一基本药物目录板面一块、村卫生室工作人员职责板面一块,标准均为1米×1.5米,白色底板,红色标头,内容为黑色宋体字。
(三)科室设置村卫生室要求有科室标识,科室内室有设置摆放,上墙内容统一样式、统一固定位置,讲究合理、协调和统一;诊断室统一医疗文书和各类登记本,内容和标准参照国家医疗文书规范、新农合管理和公共卫生工作要求进行统一;诊断室医疗卫生机构许可证装镜框上墙;药房药品要统一分区摆放,药柜上设置片剂、针剂、中成药外用药等标识牌;观察室统一配置被褥每床两套,被褥统一白色,被罩和床单上统一印制“××镇(街道)××村卫生室专用”字样及卫生标识,宋体红字;健康教育室设置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板面两块,内容精选经典、实用性强的健康教育卫生知识,每月更换一次教育内容,标准为1米×1.5米。
(四)着装村卫生室工作人员每人统一配置防护帽两个、长短袖白色工作服大褂各一件;工作服左胸前统一配置上岗证,内容包括姓名、职务、工作单位,一寸近期彩照并有压角公章,标准为5厘米×10厘米,底面浅蓝色,黑体字,塑料可卸可佩戴。
(五)公章村卫生室刻制机构公章一枚,统一公章名称“××市(区)××镇(街道)××村卫生室”,规格标准按照公安部门规定统一刻作。
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

浙江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为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增强卫生综合服务能力,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国办发〔2015〕14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思路与体系架构(一)规划目标。
以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整合资源、多元办医为动力,合理布局医疗卫生资源,不断优化资源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城乡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健康导向。
以建设健康浙江为总目标,着力解决城乡居民主要健康问题,不断提升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
二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强化政府的规划调控和监管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充分调动社会力量举办医疗卫生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促进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三是坚持系统整合,统筹协调。
整合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统筹城乡、区域及系统内各领域资源配置,重点强化县域服务能力及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构建科学有序的分级诊疗体系,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协同性,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
四是坚持预防为主,内涵发展。
强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政府责任,提高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严格控制公立医院数量规模,推动公立医院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鼓励社会办医院向高水平、规模化方向发展,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方式转变。
(三)体系架构。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其他卫生机构等。
医院分为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院。
其中,公立医院又分为政府办医院(根据功能定位主要划分为县办医院、市办医院、省办医院)和其他公立医院(主要包括公安、民政、司法、残联等系统所属,为特定对象服务为主的医院及其他利用政府所属部门资源举办的医院,部队所属的医院暂不纳入本规划)。
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试行)

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标准(试行)一、功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提供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社区基本医疗服务。
二、床位根据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按照服务范围和人口合理配置。
至少设日间观察床5张;可设一定数量的以护理康复为主要功能的病床,但不应超过50张。
三、科室设置至少设有以下科室:(一)临床科室:全科医疗科、中医科、康复治疗室、抢救室、预检分诊室(台)。
(二)预防保健科室:预防保健科(预防接种室、健康教育室、儿童保健室、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指导室)。
(三)医技科室: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B超诊断专业、心电图诊断专业)、药房。
(四)其它科室:治疗室、输液室、处置室、观察室、健康信息管理室、消毒(供应)室。
四、人员(一)至少有6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临床类别、中医类别执业医师,9名注册护士。
(二)至少有1名副高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和1 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三)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其中至少具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注册护士。
(四)设病床的,每5张病床至少增加配备1名执业医师、1名注册护士。
(五)医技科室应配备相应的卫技人员。
五、房屋(一)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布局合理,充分体现保护患者隐私、无障碍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
(二)设病床的,每设一床位至少增加30平方米建筑面积。
六、设备(一)诊疗设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观片灯、体重身高计、出诊箱、治疗推车、供氧设备、电动吸引器、简易手术设备、输液椅、手推式抢救车及抢救设备、脉枕、针灸器具、火罐。
(二)辅助检查设备心电图机、B超、显微镜、离心机、血球计数仪、尿常规分析仪、生化分析仪、血糖仪、电冰箱、恒温箱、药品柜、中药饮片调剂设备、高压蒸气消毒器等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
(三)预防保健设备妇科检查床、妇科常规检查设备、身长(高)和体重测量设备、听(视)力测查工具、电冰箱、疫苗标牌、紫外线灯、冷藏包、运动治疗和功能测评类等基本康复训练和理疗设备。
浙江省卫生厅关于2009年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结果的通报-浙卫发[2009]232号
![浙江省卫生厅关于2009年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结果的通报-浙卫发[2009]232号](https://img.taocdn.com/s3/m/4673817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5.png)
浙江省卫生厅关于2009年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结果的通报正文:---------------------------------------------------------------------------------------------------------------------------------------------------- 浙江省卫生厅关于2009年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结果的通报(浙卫发〔2009〕232号)各市、县(市、区)卫生局:根据《2009年全省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要点》(浙卫发〔2009〕25号)和《关于印发2009年全省农村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浙卫发〔2009〕31号)要求,各创建单位按照我厅《关于做好2009年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活动的通知》(浙卫办妇社〔2009〕3号)规定的考核标准和程序,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初评和推荐、市级复评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验收,决定授予下城区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36家单位为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见附件),现予通报。
希望上述单位坚持“民本卫生、和谐卫生”的理念,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在规范化和先进性上下功夫,真正起到引领、示范和促进作用,加快社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人民健康服务。
附件:2009年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单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日附件2009年省级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单序号县(市、区)单位1杭州市下城区文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江干区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丁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彭埠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九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拱墅区上塘大关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和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康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西湖区灵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留下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转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蒋村文新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双浦镇袁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萧山区南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闻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衙前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临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8益农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城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进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党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3党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河上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5所前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6余杭区崇贤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南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仓前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9富阳市万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常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建德市梅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寿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3下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4桐庐县桐君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淳安县千岛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6宁波市余姚市丈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7大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8陆埠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9郎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黄家埠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1小曹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牟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3三七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4慈溪市庵东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桥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6宁波市慈溪市坎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7附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8掌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9观海卫镇社区卫生服务一中心5051北仑区小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2柴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3戚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4白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5海曙区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6镇海区庄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7九龙湖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8鄞州区集仕港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9下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0塘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1瞻岐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2洞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364云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5高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6江北区洪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7慈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8江东区福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9温州市永嘉县瓯北镇黄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温州市平阳县腾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1湖州市安吉县杭垓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2良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南浔区旧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4千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5嘉兴市南湖区新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6余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7凤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8大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9七星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东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1南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2秀洲区王江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3新塍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4洪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5嘉善县干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6海盐县百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7西塘桥镇元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8于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9平湖市全塘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0黄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1海宁市盐官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2袁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3丁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4嘉兴市海宁市硖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5桐乡市乌镇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6濮院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屠甸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8崇福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9绍兴市绍兴县柯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0诸暨市暨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1陶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2店口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3应店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4上虞市百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5谢塘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6沥海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7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8市直袍江新区马山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9镜湖新区东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0舟山市定海区金塘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1金华市婺城区雅畈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2乾西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3金东区孝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4傅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5澧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6兰溪市兰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7香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8金华市兰溪市诸葛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9义乌市稠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稠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1佛堂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2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3廿三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4苏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5东阳市画水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6千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7六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8XXX市西溪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9芝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0武义县东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1衢州市江山市双塔虎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2贺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3常山县天马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4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5路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6丽水市市直丽水市白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束——。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

浙江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为加强我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乡镇卫生院,下同)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加快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5〕50号)、《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浙政发〔2007〕35号)精神,现就我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要符合事业单位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以及区域卫生规划要求;要因地制宜,立足于整合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避免重复建设;要统筹考虑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保障农村居民能公平、均等地享受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中心设置要有利于方便群众就医;人员编制的核定,要符合精简高效的要求,保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的工作需要和健康发展。
二、机构设置积极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建立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探索县、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运行的管理体系,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分工协作机制,以及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
各地要以县(市、区)为单位,在整合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逐步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政府应当在每个建制乡镇办好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政府举办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会公益类卫生事业单位,是独立法人机构,实行财务独立管理。
三、主要职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农村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为重点,面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具体承担以下职能:(一)社区健康教育:卫生知识普及,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管理,重点人群与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宣传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等。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解读

相关政策:《城市社区卫生效劳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政务网发布日期:2014-12-16相关政策:《城市社区卫生效劳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文号:中央编办发〔2006〕96号政策解读:1.社区卫生效劳机构的建立规划与建立规模是什么?答:〔1〕建立规划。
按照文件要求,街道办事处围未设置社区卫生效劳中心的,在做好规划的根底上,政府应当建立社区卫生效劳中心,或引进卫生资源举办社区卫生效劳中心;〔2〕社区卫生效劳中心的建立规模与建筑面积标准。
按照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关于印发社区卫生效劳机构建立规划的通知》〔发改社会〔2009〕2567号〕要求,社区卫生效劳中心按照效劳人口确定建立规模,按人口规模可分为3档,即每1400平方米3万人至5万人、每1700平方米5万人至7万人、每2000平方米7万人至10万人;〔3〕社区卫生效劳站建筑面积标准。
社区卫生效劳站建筑面积宜为150平方米至220平方米,宜效劳人口为08万人至1万人。
2.社区卫生效劳机构的配置标准是什么?答:〔1〕社区卫生效劳中心应配备心电图机、B超、离心机、血球计数仪、尿常规分析仪、生化分析仪、高压蒸汽消毒器、妇科检查床、妇科常规检查设备和安康教育影响设备等;〔2〕社区卫生效劳站应配备诊断床、心电图机、观灯片、体重身高计、血糖仪、必要的消毒灭菌设施和安康教育影像设备等;〔3〕社区卫生效劳中心或效劳站还可根据业务开展情况,增加康复理疗、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等相应设备。
3.社区卫生效劳机构的工作职能与主要职责是什么?答:〔1〕工作职能社区卫生效劳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效劳对象,主要承当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效劳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根本医疗效劳。
危急重病、疑难病症治疗等,应交由综合性医院或专科医院承当。
〔2〕社区卫生效劳机构的主要职责①社区预防:社区卫生诊断,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监测,预防接种,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预防,常见传染病防治,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安康档案管理,爱国卫生指导等。
浙江省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浙江省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评估记录单位名称:二○○七年八月一、基本情况(数据以2006年底为准)(一)被评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名称:(二)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姓名:行政职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姓名:联系电话:(三)辖区基本情况:1.面积:66.6 平方公里。
2.居委会数:0 个;或村委会数:15 个。
3.居民总户数:4750 户。
4.总人口数:1.8650 万人4.1户籍人口数: 1.8427 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数:2211 人),常住人口数 1.3820 万人。
4.2农业人口数:1.7977 万人。
5.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情况:5.1有否有分中心:否。
分中心个数:0(其中:政府举办的:个)。
5.2社区卫生服务站数: 2 个,其中:政府举办 2 个公开招标数:0 个。
非政府举办数:0 个(其中:私人办:个,企业办:个,其他:个)二、初步结论(一)自评结果:合格(二)自评得分:86分(三)评审小结(主要成绩,工作特色、存在问题及建议)成绩:1、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乡镇政府专门成立创建工作小组,并多次专题研究协调,社区主任亲自抓工作落实;制定各项制度、措施和方案,保证创建工作顺利进行。
2、中医药运用到社区卫生服务中,更多让利于民。
3、成立社区团队,实现社区网络全覆盖,乡镇村各级设立卫生监督员和责任医师共同开展工作。
存在问题:①责任医师社区卫生服务观念不强;②工作规范和考核、分配机制不健全;③责任医师整体队伍素质偏低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等。
建议:①制订和落实社区卫生服务相关工作规范和考核措施;②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责任医师整体水平。
三、评审细则浙江省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审细则.备注:1.本参考标准总分100分,规范化创建单位得分不得低于80分。
评审组组长:2007年8月28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设置
和编制标准实施意见
为加强我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乡镇卫生院,下同)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加快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5‟50号)、《关于加快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浙政发…2007‟35号)精神,现就我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基本原则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设置和编制核定,要符合事业单位改革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以及区域卫生规划
要求;要因地制宜,立足于整合现有卫生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避免重复建设;要统筹考虑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保障农村居民能公平、均等地享受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中心设置要有利于方便群众就医;人员编制的核定,
要符合精简高效的要求,保证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的工作需要和健康发展。
二、机构设置
积极调整现有卫生资源,建立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探索县、乡、村医疗机构一体化运行的管理体系,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分工协作机制,以及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
各地要以县(市、区)为单位,在整合利用现有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制定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逐步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政府应当在每个建制乡镇办好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政府举办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会公益类卫生事业单位,是独立法人机构,实行财务独立管理。
三、主要职能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农村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为重点,面向居民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
生育技术指导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具体承担以下职能:
(一)社区健康教育:卫生知识普及,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管理,重点人群与重点场所健康教育,宣传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等。
(二)社区预防:社区卫生诊断,传染病疫情报告和监测,预防接种,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预防,常见传染病防治,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健康档案管理,爱国卫生指导等。
(三)社区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等。
(四)社区康复:残疾康复,疾病恢复期康复,家庭和社区康复训练指导等。
(五)社区计划生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
(六)社区基本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社区现场救护,慢性病筛查和重点慢性病病例管理,精神病患者管理,转诊服务等。
调整现有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
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将适宜在社区开展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移交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担,并落实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门诊设置以全科门诊为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设置适量的急诊观察和护理康复床位,中心集镇或边远、海岛地区,可设置适当的住院床位,床位数一般控制在50张以内。
四、编制标准
机构编制部门只核定政府举办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
现阶段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原则上按每万服务人口13~15名的标准配备,其中全科医师不少于3名,公共卫生医生不少于2名,并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非卫技人员比例不超过10%。
按规划设床位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每床0.7人的标准相应增加编制。
服务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核编标准可适度从紧。
对基本医疗任务较重或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边远、海岛和山区等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编制配备可适当增加,但是增加幅度一般不超过总编制数的10%。
具体某一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编制,应根据其承担的职责
任务、服务人口、服务半径等因素科学合理核定,以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工作的正常运转。
政府举办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经费由财政
适当补助。
五、编制管理
各级机构编制、卫生、财政和民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思想、精心组织,切实做好政府举办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核定工作。
县(市、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配备方案,由县(市、区)卫生部门根据本意见提出意见,报同级机构编制部门会财政部门核定,同时抄送省、市机构编制、卫生、财政、民政部门备案。
各地应严格按照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标准、核编程序和职责分工,在2010年底前,全面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和编制核定工作,并逐级上报省机构编制、卫生、财政、民政部门备案。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编制,要实行县(市、区)域内统筹管理,人员分步到位。
在具体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时,要在本区域按标准核定的编制总额内,适当向边远、海岛和山区等地倾斜。
各地有关部门应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需要,合理确定人员准入条件,新进人员的招聘和录用,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和专业技术人员,以确保农村卫生人员的素质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机构编制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的统一管理,严肃机构编制纪律。
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或变相占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
各级机构编制、卫生、财政和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编制纪律的,要责令其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对有关责任者进行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