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捐书活动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的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的教案第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捐书活动的教案捐书活动学习目标:1、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能正确进行三位数的连加运算。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加运算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连加等有关知识,结合具体的情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学习难点:理解并选用不同的算法。
教学过程:一、定向诱导:(一)复习:1、竖式计算136+188= 37+16+18= 34+18+36=(找两名同学到黑板前计算,其他同学看教师手中的口算卡片进行口算)2、(口算的具体题要体现在教案上)(二)导入:师:同学们,九月份咱们准备开展读书活动,为了能读更多的书,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学生自由谈)老师有个建议,咱们举行一次捐书活动,(出示课题:捐书活动)把同学们捐来的书放在班里,设置一个图书角,这样同学们就能读到更多的书了。
下面咱们就来看看书上同学们的捐书情况吧!二、自学探究出示自学提纲1、看一看,说一说出示书17页建设小学捐书活动的表格(1)谁来说说从统计表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表格里反映出来的内容就是数学信息,尽量让学生说表格中的内容即可,不要在这个地方浪费时间)(2)那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2、学生自学三、展示答疑(1)三(1)班捐了118本、三(2)班捐了104本、三(3)班捐了95本。
四(1)捐了103本、四(2)班捐了109本、四(3)班捐了98本。
(2)三年级捐书多少本?是把三个班加在一起,四年级的是把四年级三个班加在一起。
怎么计算呢?三位数连加可以列成竖式,计算时一定要小心哟!(3)估一估师:谁来估一估建设小学三年级一共捐了多少本?并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的呢?(注:估算,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正确渠道之一,教师启发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捐书活动北师大版我教学的是三年级上数学,课题是捐书活动,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第五章的第一节——捐书活动。
教材通过一个捐书活动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并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能够通过实际问题来运用加减法。
2. 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学生能够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讲一个关于捐书活动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 讲解教材内容: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学习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有关加减法的例题,让学生通过例题来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当场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题、教学内容和计算方法,通过板书,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七、作业设计:答案:现在我有8本课外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会反思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同时,我还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有关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捐书活动中,我发现了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学生需要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这是一个难点,因为学生可能习惯于纯数学计算,而对于如何将数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可能不太理解。
学生需要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也是一个重点。
因为这是数学基础,对于后续的学习非常重要。
对于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我会通过实际例子来进行讲解。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上的课程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中的捐书活动。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六章的第一节,捐书活动。
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明白,数学是可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问题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捐书活动的道具,以及相关的数学题目,学生们需要带的学具有计算器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讲解捐书活动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捐书活动。
2. 例题讲解:然后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实际的捐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子后,我会给学生一些实际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4. 作业布置:我会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他们在家里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会包括捐书活动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实际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包括实际的捐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以及相关的计算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课程,看看学生们是否理解了加减法的实际应用,以及他们是否能够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在家里进行思考和练习。
这就是我今天要上的捐书活动课程的全部内容。
我希望通过今天的课程,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加减法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的内容。
这个教案是关于捐书活动的,适用于北师大版教材。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个教案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20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2012)一、教学目标1.了解捐书的意义和方法;2.能够应用知识,计算出捐赠的书籍数量;3.培养学生的公益心理,提高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捐书的意义和方法;2.计算捐赠书籍数量。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公益心理;2.如何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材料1.教材: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手册:捐书方法介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今天的课题:捐书活动。
2. 了解捐书的意义和方法(1)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告诉学生捐书的意义和方法,引导学生懂得将自己的书籍捐赠给需要的人。
(2)分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讨论捐书的好处和方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3. 计算捐赠书籍数量(1)讲解(5分钟)教师讲解捐赠书籍数量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到如何计算自己捐赠的书籍数量,引导学生认真听讲。
(2)举例说明(10分钟)教师通过举例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计算捐赠书籍数量的具体操作方法,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公益心理,提高社会责任感(1)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到捐书对需要的人的帮助,引导学生培养公益心理。
(2)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为小组,让学生探讨自己如何通过捐赠书籍,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将捐书的理念付诸行动,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六、教学评估教师通过讨论观察,了解学生的思维和观点,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七、教学反思捐书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公益心理,提高社会责任感,还能让学生体验到物质上的分享和精神上的快乐,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培训,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1捐书活动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捐书活动,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数的认识:复习100以内的数,引入加法和减法。
2. 数的运算:学习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实际应用:通过捐书活动,让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难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或实际情境引入捐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授:讲解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知识。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捐书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1. 3.1捐书活动2. 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等。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实践作业: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一次捐书活动,记录活动过程和感受。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捐书活动的理解和参与程度。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步骤。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捐书活动的真实故事,或者创设一个情境,例如学校的图书馆需要更新书籍,号召同学们捐出自己的旧书,以此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在故事或情境中,可以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如“如果你有20本书,捐出10本后还剩多少本?”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第三单元《捐书活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第三单元《捐书活动》(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捐书活动以及其意义;2.能够通过简单计算,推导出需要捐赠的图书数量;3.增强学生善良、积极向上的品质,培养团体意识。
教学重点1.捐赠图书的数量计算;2.如何进行组织与管理。
教学难点1.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感受到和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2.如何在保障教育资源的前提下,优化学校教育环境。
教学准备1.活动主题海报;2.捐书活动计算表;3.书籍分类整理标签;4.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捐书活动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都有哪些多余的书籍呢?为什么要进行捐书活动呢?•分组讨论,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进行点拨,使学生更好地认识捐书活动的意义。
步骤二:计算图书数量•通过简单的计算,让学生能够推导出需要捐赠的图书数量;•根据学生班级数量、人数以及捐赠比例计算,并将结果填写在捐书活动计算表中;•让学生明白为何需要进行上述计算。
步骤三:组织与管理•将书籍分类整理标签发给学生组长;•学生组长按照标签进行分类整理,并将书籍装入捐书箱;•教师对整理出来的书籍进行审核;•整理好的书籍进行存放,并通过其他途径再次赠送给需要的人。
步骤四:颁发捐书奖状•发放捐书奖状,对于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表彰,增强他们积极向上的品质。
教学反思通过此次教学,学生深入了解了什么是捐书活动,以及进行捐书活动的意义,使他们更加的关注他人,增强了团体意识,并且通过简单计算,明确的了解了捐赠图书的数量,进行组织和管理。
当然,这次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到捐书活动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优化管理。
教师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思考和充分的准备,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教学设计(共五则)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教学设计(共五则)第一篇: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捐书活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计算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能根据法则准确进行计算2.能力目标:在尝试解决读书问题的活动中,经历自主尝试,并与他人交流三位数进位加法计算的过程。
3.情感目标:在自主尝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解决“哪一位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估算(1)82 + 46 ≈(2)18 + 23 ≈(3)75+ 11 ≈2.用竖式计算+ 47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做笔算加法时,先从个位加起,个位6加7等于13,在个位写3,向十位进1;十位3加4等于7,7再加进上来的1等于8,十位写8;最后结果是83。
一起回忆两位数加法的笔算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书吗?书是我们的好朋友,是不是?可是有一些地区的小朋友却买不起书,所以我们学校的同学们进行了捐书活动,他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爱心,这边有这次捐书情况的统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不好?(出示课件,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
)师:通过上表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生答)师:你能根据上面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到减法问题,教师要给予肯定,由于不是本课所讲内容不必板书。
当提到加法问题时教师要立刻板书出来: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说出: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三.解决问题提问:小朋友们,这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如果会,那应该怎么列算式呢? 118+104+95= 提问:现在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一样吗?不一样在哪呢?老师总结学生说出的不同之处,并揭示板书课题(三位数的连加)提问:我们先不要计算,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本呢?学生估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什么是捐书活动,有种公益意识。
2.学生掌握数值的概念,能把图形的数量表示成数值。
3.学生能用图表的形式向他人展示数据。
二、教学重点1.学生了解什么是捐书活动,有种公益意识。
2.学生掌握数值的概念,能把图形的数量表示成数值。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用图表的形式向他人展示数据。
四、教学准备1.小学三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教材。
2.各种数学图形题的练习册。
3.捐书活动的海报及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在开始上课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公告栏中张贴已翻倍的海报:兴起捐书,我们服务社会。
2. 学习新课: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用简单的语言对捐书的意义进行解释。
随后,让学生手握练习册并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可以尝试把图形的数量表示成数值并标示在练习册上。
3. 深入学习:为了更好的深入学习,教师可以把学生的练习册全部收集起来,统计每一位学生完成练习册的情况,并用图表的形式向他人展示数据。
4. 课堂练习:为了巩固学生们在课上学到的知识,老师可以在班级公告板贴上各种图形的题目,并让学生自己完成。
因为每个学生掌握程度的不同,教师可以把答案贴在题目的下面,以供学生参考。
5. 教堂引导: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带回家,让学生们向家人完整解释什么是捐书活动以及如何用图表的形式展示数据。
六、教学总结此次课堂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捐书活动,并且让学生能把图形的数量表示成数值并标示在练习册上。
同时,也让学生能用图表的形式向他人展示数据。
最后,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带回家,去实现公益使命。
七、课后作业1.掌握捐书活动概念。
2.每天观看新闻并注意与本次课程有关的消息。
3.整理好有关贵地区的社区公益知识,与家人分享。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捐书活动》教学设计
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观察、分析问 题,尝试独立探索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和估算策 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合作交流法: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自己的想 法和算法,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提高解决问题 的能力和计算水平。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动手列竖式 等操作活动,加深对三位数连加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 握,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 教
数、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和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 材
教学的。三位数连加是整数加法运算的进一步拓展, 分
它不仅涉及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等基本运算 析
规则,还需要学生学会如何处理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 题以及灵活运用估算方法来初步判断计算结果的合 理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加法运 算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四则运算和解决实际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奠定基础。
难 连加的算式。
点
学会运用估算的方法对三位数连加的结果进行
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和合理性。 (二)教学难点
理解三位数连加计算过程中的进位原理,能够正 确处理进位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和估 算策略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法学法 (一)教法
情境教学法:创设学校捐书活动的情境,让学生 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问题的产生,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 能力,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分享自己的想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 感,让学生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
教 四、教学重难点
3.1捐书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3.1捐书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1节捐书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二维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捐书活动的设计,熟练运用二维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参与捐书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独立完成捐书活动的设计,灵活运用二维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捐书活动设计模板、彩色笔、剪刀、胶水、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捐书活动的真实故事,激发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热情。
2. 讲解捐书活动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捐书活动的设计。
3. 讲解二维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捐书活动的设计。
5.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6. 针对学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捐书活动实践情景引入捐书活动的意义二维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小组讨论与展示评价与指导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设计一个捐书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时间、地点、参与人员、活动流程等。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捐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二维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得到了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捐书活动的设计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捐书活动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来写这份教案,内容将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捐书活动》。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单式和复式统计表的编制方法,以及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单式和复式统计表的概念,并掌握编制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单式和复式统计表的编制方法以及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分析。
难点:复式统计表的编制方法以及对复杂数据进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打印机、统计表模板。
学具:学生用书、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讲述一个关于学校图书馆捐书活动的实际情景,让学生了解捐书活动的重要性。
2. 讲解统计表的概念:我会用电脑和投影仪展示一些捐书活动的统计数据,引导学生认识统计表,并解释单式和复式统计表的区别。
3. 编制统计表:我会引导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统计表,根据捐书活动的数据进行编制。
4. 数据分析:我会让学生利用他们编制的统计表对捐书活动的数据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数据背后的信息。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统计表的概念、单式和复式统计表的编制方法以及利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选择一个实际情景,编制一份统计表,并进行数据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统计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寻找实际情景,运用统计表进行数据分析,拓展他们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捐书活动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3捐书活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第3单元“捐书活动”的内容。
这个单元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会通过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捐书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学会用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计算捐书的数量,以及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捐书的情况。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捐书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能够运用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计算捐书的数量。
3. 能够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捐书的情况,提高他们的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计算捐书的数量,以及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捐书的情况。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应用这些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捐书活动的实际情况视频、计算器、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捐书活动的实际情况视频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们了解捐书活动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然后,我会用PPT来讲解捐书活动的具体情况,包括捐书的数量和种类等,同时引导学生用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计算捐书的数量。
六、板书设计在讲解的过程中,我会用白板来板书一些重要的公式和概念,比如加减法和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2. 答案:根据学生们所学的加减法和乘除法,他们可以通过实际的捐书活动来计算出捐书的数量,比如A类书籍捐了10本,B类书籍捐了15本,那么总共捐书的数量就是10+15=25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捐书活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他们在实际例子中能够熟练地运用加减法和乘除法来计算捐书的数量,并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捐书的情况。
但是,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理解概念和应用方法上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解释。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是第3章的第1节《捐书活动》。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统计和比较来解决问题。
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图表来展示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用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方法,并能够通过图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培养起合作和分享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学会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并通过图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图表的内涵,从而能够从图表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表和一些关于捐书活动的数据。
学生们需要准备的是他们的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一个捐书活动的实践情景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们了解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和它的实际应用。
2. 讲解:我会详细讲解如何通过图表来表示数据,并如何通过图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3.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通过图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列出今天的学习重点,并标注出一些关键的步骤和概念。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图表来表示你们班级的捐书情况,并从中得出结论。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和分析问题还有一定的困难,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详细地解释和引导。
同时,我也发现学生们在合作和分享方面做得很好,我希望他们能够继续保持。
拓展延伸方面,我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用图表来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图表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在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中,我选择了北师大版教材第3章的第1节《捐书活动》进行讲解。
这一节主要教授学生如何利用统计和比较来解决问题,具体包括如何通过图表展示数据以及如何分析问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捐书活动-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 捐书活动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时,主题是"捐书活动"。
我们将通过这个活动来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问题。
难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在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加法和减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先给学生们展示了一些捐书活动的图片,让他们描述一下这些图片。
2. 讲解:然后我给学生们讲解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用一些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它们。
3. 练习:接着我给学生们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运用加法和减法来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下加法和减法的公式和一些重要的例子。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有5本书,小红给了他3本书,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本书?答案:小明现在有8本书。
2. 题目:小明有8本书,小红给了他3本书,请问小明现在有多少本书?答案:小明现在有11本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加法和减法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能够运用它们来解决实际问题。
但在一些复杂的题目中,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指导。
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会个别辅导他们,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们一些拓展延伸的题目,让他们能够更深入地学习数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对于教学内容的介绍,我选择了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第一课时"捐书活动"作为教学主题。
这一主题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加法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捐书活动》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捐书活动》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第1节《捐书活动》,通过“捐书活动”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应用。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发展他们的估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结合“捐书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发展学生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和进行估算的能力。
3. 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加法的基本运算,对于连加的计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接触到捐书的情景,对于问题情境能够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但在估算能力上可能存在困难。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教师:大家还记得上次我们讨论的捐书活动吗?为什么要捐书呢?学生:因为有些人没有书可读,我们可以通过捐书来帮助他们。
2. 教师:在捐书活动中,我们需要做哪些计算呢?有哪些数学运算与捐书相关呢?学生:我们需要计算捐书的数量,可以用加法来计算。
第二环节:呈现问题1. 教师:现在,我给大家出一个问题。
小明参加了捐书活动,他捐了3本数学书,4本语文书和2本英语书。
小明一共捐了多少本书?2. 学生:(思考一会儿)小明一共捐了9本书。
第三环节:引导解题1. 教师:非常好!那么,你们是如何计算出小明一共捐了9本书的呢?学生A:我们可以先计算数学书的数量,再计算语文书的数量,最后计算英语书的数量,然后将三个结果相加。
教师:太棒了!我们来具体计算一下。
请学生B来计算数学书的数量。
2. 学生B:小明捐了3本数学书。
教师:非常好!学生C,请你计算语文书的数量。
3. 学生C:小明捐了4本语文书。
教师:很好!学生D,请你计算英语书的数量。
4. 学生D:小明捐了2本英语书。
《捐书活动》(教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捐书活动》(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设计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捐书活动》适用年级:三年级上册教材版本:数学北师大版教学时间:两课时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数学活动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性;(2)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和方式;(3)学会使用整十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2)通过观察演示和听取学生发言,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3)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认识公益活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2)鼓励学生奉献和分享,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认识数学活动和志愿服务的重要性。
2.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和方式。
3.学会使用整十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课前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班级里有很多孩子还没有数学练习册吗?如果让我们的班级进行一场捐书活动,大家都愿意吗?为什么?捐书活动的意义是什么?Step1. 同学分享(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学生会组织的数学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比如课外数学游戏比赛、为贫困地区学生捐赠数学课本、为公益机构筹集爱心捐款等,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参加过的数学活动和志愿服务。
Step2. 捐书计划(15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捐书活动的意义和方式,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筹集更多的数学书籍,如何将书籍捐赠给那些需要的小学生。
让学生分成小组,设计捐书计划,并向全班展示自己的计划。
Step3. 整十数的加减法(25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介绍使用整十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如:85-20=65,60+30=90等。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Step4. 捐书活动(2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学生、家长、老师、义工等,按照自己的捐书计划进行角色扮演,共同完成捐书活动。
Step5. 总结反思(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谈论自己在学习和活动探究中的收获和体会,提醒学生要养成献爱心、乐于分享的好习惯。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20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捐书活动北师大版(2012)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掌握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参与捐书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3. 捐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捐书活动中数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草稿纸、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捐书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 新课导入:讲解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技巧。
3. 实践操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捐书活动中实际操作,运用整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讨论捐书活动的意义,并运用整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捐书活动2. 教学内容:(1)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2)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3)捐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3. 教学重点与难点4. 课后作业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与家人一起讨论捐书活动的意义,并运用整数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课后实践:参与学校的捐书活动,记录自己所捐书籍的数量,并用整数加法和减法计算。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2. 教学方法:采用PPT展示、分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与捐书活动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数加法和减法。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捐书活动》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捐书活动》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的第一课。
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笔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方法,懂得了一些运算顺序,本单元的教学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的延伸。
《捐书活动》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因为学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是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掌握了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法的法则。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三位数连加的数目比较大,计算时容易发生错误,因此,本节课学生要通过探索活动熟知算理,提高计算正确率。
再次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也是本节课的目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估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利用学生熟知的情境,理解算理。
教法与学法教法: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在感知生活的同时,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捐书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捐书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培养他们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捐书活动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捐书活动中的数量统计和比较,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对学生的影响。
2. 捐书活动的组织流程和注意事项。
3. 数学知识在捐书活动中的应用,如数量统计、比较和排序。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并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捐书活动中,并进行数量统计和比较。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电脑等。
2. 学具:捐书活动的宣传海报、统计表格、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贫困地区的孩子缺乏书籍的情景,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爱心。
2. 讲解:向学生介绍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参与对他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于捐书活动的看法和想法。
4. 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捐书活动的组织工作,如设计宣传海报、统计捐书数量等。
6. 数学应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捐书数量的统计和比较,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1. 捐书活动的意义和目的2. 捐书活动的组织流程和注意事项3. 数学知识在捐书活动中的应用作业设计:1. 让学生设计一份捐书活动的宣传海报,包括捐书的意义、捐书的方式和捐书的要求等。
2. 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设计一个统计表格,记录每个学生捐书的数量,并进行数量比较和排序。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捐书活动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了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
他们在组织捐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积极参与,还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数量统计和比较,提高了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同时,他们也明白了捐书活动的意义,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
3.1《捐书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3.1《捐书活动》(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激发学生潜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起点。
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3.1《捐书活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第3章《捐书活动》。
本节课主要围绕捐书活动的筹备和进行展开,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学生能够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捐书活动的情景图。
2. 学具:学生捐书统计表、计算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捐书活动的情景图,引导学生了解捐书活动的意义。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观察统计表,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统计表中的数学问题。
4. 讲解演示:我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演示,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捐书活动的情景图2.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例如:小明有23本书,他想把它们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请问他需要准备多少个包裹?答案:23本书需要准备23个包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捐书活动这一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捐书活动教材分析教材用图表的形式呈现了两个小学捐书的情况,从而创设出“捐书活动”的情境,启发学生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列出数学问题,并独立列出算式,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并自己尝试算出得数,然后在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的方法。
教材还提供了三个数连加的两种列竖式的方法,教师要进行格式的指导。
学情分析1、学生在一年级学习了百以内的连加运算,在本册第六单元又学习了万以内数(三位数)的加法运算。
本课正是在两个知识点基础上继续学习的。
2、大部分学生具备根据已有知识经验提出问题,利用旧知,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能独立正确进行计算。
但同样也有部分学生需要进行学习后反复练习才能正确计算。
3、在本节课中,学生能够有较多的独立思考空间,以及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学习目标1、能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及进行简单的估算,说出估算的方法。
2、结合情境,探索三位数连加的多种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3、运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一个问题要请教大家,你们愿意帮忙吗?我们数学经常要进行单元考试是不是,这些试卷都我们老师们轮流着自己出,自己印的哦,接下去的这个单元要轮到蓝老师去印试卷,我在想,试卷是每个小朋友都要有一份的,可我不知道我们二年级到底有多少个小朋友,但我知道我们二年级有五个班,你觉得老师大概要印多少份试卷才够呢呢?一、提供材料提出问题1、出示图片:(一堆书)师:这是什么,(书),我们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部就举行为贫困地区儿童的捐书活动,这是我们学校四、五、六年级同学捐的课外书,你知道有多少本吗?(学生说)大家都说不出来吧,老师也估不出来,想知道大概有几本吗?那怎么办?蓝老师有办法啊?我去大队部去找一个人!2、看看、说说:找出数学信息结果啊,姜老师给我这样一个东西,(课件出示)出示统计表:航埠小学四、五、六年级捐书活动情况统计)。
仔细观察这张表格,看看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3、提出问题师: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又该怎样列式?(同桌互相先说说)反馈:直接说出问题并同时列式,其它小朋友可要注意听了,如果回答对了,请你用掌声鼓励一下好吗?4、分类引出新问题师:现在小朋友们提出了很多的问题,也列了一些式子,观察这些式子,哪些式子的计算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我们还没学过?师:哦,你们同意这位小朋友的说法吗?那这些学过的算式你们都会做了吗?真的?好,那我们选取其中一个加法来算一下。
算之前,老师要问一下,两个三位数相加,我们一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列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反馈:反馈,拿一个小朋友的展示一下。
好,看来二个三位数相加,小朋友们真得会了,那我们就把它也擦了,剩下的这是三个数……(连加)三、解决问题1、估算:师:老师记性不好,谁还记得这个式子是根据哪个问题列出来的吗?板书问题:四、五、六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师:刚才一大堆书我们大家都估不出大概有多少,因为信息不够,现在,老师给了我们这张统计表,我们能不能估一下这三个年级一共大约捐了这么多的书吗?可能估的结果会有: 100+100+90=290100+100+100=300110+100+90=300120+100+100=320反馈:注意学生的讲法,并提问:根据刚才小朋友们的估算,你觉得哪些结果是少估的,哪些结果是多估的呢?根据小朋友们的回答:我们知道,正确的结果肯定比290大,比……小,也就是在290到320之间。
2、我们刚才估算了它的大概结果,那我们把它结果大概估出来有什么用呢?(有时,不要求准确结果的,我们也可以估一个大概结果就可以了[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估”的过程,得出结果的大致范围。
3、算一算:(学生独立演算)但是,我们学校最终要把这些书捐到灾区去,那得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可不能是一笔糊涂帐是不是。
师:那你有办法算出正确的结果吗?哦,这么多小朋友都会啊,那让我们在草稿本上试着来做一做好吗?(学生独立尝试):请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教师来回巡视学生的尝试情况,对有特点的进行收集)如果已经有同学尝试算完了一种方法:试试你还能想到第二种方法吗?[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自己根据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3、四人小组交流:请把你的方法在四人小组中介绍一下,来看看你组里的同学的方法跟你想的一样吗?你能看懂他的算法吗?[设计意图]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对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进行探究。
并在其中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4、全班汇报:第一种:两个数相加方法1、118+104+95 1 1 8 2 2 2=222+95 + 1 0 4 + 9 5=317(本) 2 2 2 3 1 7师:根据题目的意思,118加104表示是四、五年级共捐书多少,再加95就表示……(请学生回答),你的方法和这个一样吗?这种计算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吗?看来,有时旧知识可用来解决新问题的是吗?方法2、 1 1 8+ 1 0 42 2 2+ 9 53 1 7师:你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以前学过的吗?如果让它和刚才的那种方法比较一下,你觉得你的这处方法怎么样?方法3、 1 1 81 0 4+ 9 53 1 7师:和这个小朋友一样做法的举手,这种方法你以前学过了吗?哦,没学过也能想得到啊,还敢试一下,真了不起,用掌声表扬一下自己的这种尝试精神。
但是,你怎么会想到有这种方法来计算呢?(两个数相加可以放一起,三个数也可以放一起的)还有其它不同的做法吗?方法4、100+100+100=30018+4-5=17300+17=317师:你是怎么想的?哦,小朋友们,把118看成100,你想到了什么?(估算)对,这其实是对估算的一种精确化,是一种口算的方法。
先把这些数看成整十,整百地相加,然后把少估的加上去,多估的减去。
它在计算时,能使数字变简单方便容易记忆。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观察板演的算式,听,说计算的过程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深刻体会计算的方法。
5、对比估值与计算结果观察,写答语师:今天我们用多种方法计算出建设小学三个年级一共捐书317本,我们还要在横式写出答案,让我们和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是不是在我们的估算范围之内?那你觉得我们前面的估算有没有价值?(一种初步检验结果是否正确的方法)师:由此,我们对估算又有一个新的发现,估算可以初步检验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师:到现在为止,这道题我们解决完了吗?(没有),对了,还应该写答语,把问题回答完整。
[设计意图]计算的结果与估算的结果相比较,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也体会估算可以验证计算的结果。
三、方法优化1、教师:我们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捐了这么多的书,我们低年级的小朋友是不是也该……,于是我又问姜老师:姜老师啊,高年级的同学捐书这么积极,那低年级的小朋友怎么样啊?你猜姜老师怎么做的。
她二话不说,又给了我一张……(出示课件)大家自己找一下数学信息好不好。
大家找好了,你估计老师会问什么问题呢?……你会列式吗?(口答一下)师:在动笔计算准确结果之前,我们要对这个式子的结果进行……做什么?(估一估结果大约是多少)有必要吗?真聪明!那先估计一下结果在哪个范围之内,并和你同桌说说,完了之后用今天学习的新方法算一算,好吗!组织交流活动,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将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说一说。
来全班汇报:刚才老师转了一下,找了几种不同算法的小朋友,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实物投影展示)小结:刚才小朋友用的是一种凑十法,凑十法在我们数学里经常会用到,它能给我们的计算带来方便。
[设计意图]优化计算的方法,引导学习数学的方法。
四、巩固算法:今天学的三位数连加你觉得已经学会了吗?有没有信心跟老师去进行闯关活动。
第一关:竖式计算:475 + 263 + 149 7 2 4+114+86四、综合应用第二关:购物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连加,想不想到实际生活中用一用?(课件出示)师:再过几天又是周末了,听说有个商场刚开张正在进行促销活动呢!买1000送大礼包。
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每样商品的价格?师:先来看它的第一个问题:(课件)妈妈想买一个电饭锅、一辆自行车和一台一块手表。
你能帮妈妈估算大概要带多少钱?你是怎么估的?反馈教师板书,之后问:生活中的数学要符合实际,看看以上几位小朋友估的结果,你觉得哪些是合理的,哪些可能不合理。
同桌说说。
(感受数学用到生活中要符合生活实际)课件出示:妈妈至少要买哪几种商品才能获得大礼包?师:在这句话,我觉得有一个词在我们数学里面经常会出现的,也很重要的,(至少),说说是什么意思?怎样能用同样的钱买最少的东西呢?(尽量买贵的商品,那么所得的件数就会更少)师:可惜妈妈今天只带了500元,想买三样商品回家,你帮妈妈参谋一下,妈妈可以买哪三种商品?你可以先跟你同桌商量商量,再算一算。
反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带的钱比较少,那就先把商品往便宜挑)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三位数连加的知识,我们一般会有黑板上的这几种解法,你会比较喜欢哪些解法?平常计算时,你会进行选择吗?这节课你还学到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捐书活动三个年级共捐书多少本? 110+100+90=300118+104+95=317(本)估:100+100+100=3001 1 8 120+100+100=3201 0 4+ 9 53 1 7答:三个年级共捐书317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