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情结
李大钊的图书馆情结
一 一
各 办 公 室 采 取 协 商 分 购 的方 式 , 求 所 订 以
种类齐备 , 免 重复 。11 避 9 7年 底 , 书 馆 图
藏 书 为 17 9 4 1 0册 ,中外 杂 志 1 0种 。到 2 12 9 0年 . 书 已 达 1 2 3 藏 6 0 1册 . 购 杂 志 订
馆 与 封 建 藏 书 楼 有 着 根 本 性 区别 。 古 代 “
图 书馆 不 过 是 藏 书 的 地方 . 理 员不 过 是 管
书 馆 是 第 一 所 利 用 书 刊 宣 传 介 绍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图 书 馆 . 些 革 命 文 献 成 为 北 京 大 这 学 图 书 馆 的珍 贵 馆 藏 . 大 钊 是 中 国 马 克 李
种 选 择 的便 利 。 第一 阅览 室 专 置 中文 杂 如 志 , 二 阅览 室 专 置 各 种 中 外 报 纸 , 三 第 第
阅 览 室 专 置 西 文 和 日文 杂 志 . 四 阅 览 室 第
失 , 所 得 利 益 比 损 失 大 得 多 , 给 人 一 但 能
大 的效 用 。 以 含 有 教 育 的 性 质 ” 因 此 必 所 , 须 大 力 倡 办 现 代 性 质 的 图 书馆 。 大 钊 把 李
图 书馆 明确 划 分 为 “ 会 图 书 馆 ” “ 校 社 和 学
创 者 。 李 大 钊 利 用 图 书 馆 宣 传 马 克 思 主
一 一
~
产 阶 级 的 伟 大 革 命 5 书 。李 大钊 在 任 北 5 等
大 图 书 馆 主任 期 间 . 到 青 年 学 生 思 想 敏 感 锐 . 中 国 的 未 来 寄 托 于这 些 青 年 人 的 身 上 . 在 北 大 图 书 馆 组 织 了一 个 研 究 马 克 便 思 主 义 的 学 会 . 红 楼 图 书 馆 主任 办 公 室 以 为 园 地 . 立 了 “ 克 思 学 说 研 究 会 ” 后 成 马 . 来 这 个 马 克 思 学 说 研 究 会 的 成 员 转 为 北 京 共 产 主 义 小 组 . 创 建 中 国共 产 党 准 备 为 了 条 件 。 在 中 国 图 书馆 史 上 , 京 大 学 图 北
博尔赫斯的图书馆情结
井冈山学院学报( 学社会科学 ) 哲
V0 .O 13 No7 .
Jun lo igagh n U ies y hl oh n oi ce cs ora fJn gntP o a
述 , 集 中体 现 了他 的 图 书馆 情结 。 关 键 词 :博 尔 赫 斯 ; 图 书馆 ;情结
中 图分 类 号 :G 5 . 21 6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号 :1 7 — 7 8 ( 0 9 7 0 2 — 4 6 3 4 1 2 0 )0 — 1 5 0
一
、
“ 继 承 了一 笔 宝 贵 的 财 富 " 我
“ 在世 界 文化 艺 术 的百 花 园 中 ,阿 根 廷人 以拥 有 两支 璀璨 的艺 术之 花 而感 到 自豪 。一 支 是风靡 全 球 的探 戈 ; 一 支就 是豪 尔 赫 ・ 另 路易 斯 ・ 尔赫 斯 的 博 文学 作 品 ”1- 世 纪 天 才 的小 说 家 、 人 、 界 文 [-十 1 - 诗 世 豪 博 尔 赫 斯 (og us B re.8 9 18 .以其 毕 J re L i ogs19 — 9 6) 生 从 事 图书馆 工 作 的经 历 载 人 世界 文 学 史 之页 , 格 外 引人 注 目。他被 人们 称 之为 “ 图书馆作 家 ” “ 家 、作 中的作 家” 为何 会有 此 头衔 ?本文试 从 博尔 赫斯 青 。 少 年 的读 书 写作 经 历 , 图 书 馆 的 职 业 生 涯 , 书 其 对 籍 的独 有衷 情 , 以及 其代 表 作 《 天 塔 图 书馆 》 四 通 等 方 面 作 一 分 析 , 为 , 尔 赫斯 一生 与 书籍 和 图 书 认 博
馆 结 下 了不 解 之 缘 , 书籍 的痴 迷 , 图 书 馆 的偏 对 对 爱, 长期 凝 聚 在心 中 , 成 了一种 特 殊 的情 结 , 深 构 深
学术大师潘光旦的图书馆情结
刊后颇有一些心得与收获,特别是当他阅读 敏捷,既深谙现代生物学、心理学等知识素 由》的文章,说“:我近年因为职务的关系,与
支如增的书稿《小青传》后,便尝试着采用精 养,又熟稔四部中子部、集部的各类古典文 图书出纳的接触较多,对于青年人读书的习
神分析手法写就了一篇《小青的分析》的学 献,而且善于运用统计手段开展相关的学术 惯,也就多得了几分了解”,因此对于青年的
遍。英国学者蔼理士不仅是一位性心理学大 师,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大文豪,他的著作
□ 陈荣华
于社会的事情[2]54。 为了鼓励和传播图书文化知识,作为图
讲解精深,论述丰富,而正当弱冠之年的潘 级。”[1]109 在 1924 年于达茂大学获得硕士学 书馆馆长的潘光旦以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
光旦能够通读原文,的确是一桩相当了不起 位后,潘光旦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主修 干劲经常在学校图书馆中组织各种文化讲
曰:“以子之才,无论研究文学、科学乃至从
1926 年,自美国学成归来,潘光旦先后 语上说的‘温、良、恭、俭、让’诸美德,他可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事政治,均大有成就,但切望勿如吾之泛 在上海光华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书,与闻 当之无愧”;他的老同学梁实秋也曾说“:其
滥。”后来,潘光旦将此文整理成书稿出版赠 一多、徐志摩、梁实秋、胡适等创办《新月》杂 为人也,外圆内方,人皆乐与之游”,因此是
像化和高贵化的偏执教育,树立起科学知识 的真正性能,即“存疑而不武断,宽容而不排
充分掌握这方面的学科知识,潘光旦将图书 馆书库当中尚未公开的蔼理士的《性心理学
的图书馆情结
斥,通达而不蔽锢”,呼吁学生和民众将学问 和行动联合起来,运用读书所获得的知识多
研究录》总计六大册逐一借出悉心通读了一
蔡元培的图书馆情结
的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则是这些东西他都管。
我们的教学是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
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他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
”他认为自己是“身教主义者”,一切都要做青年学生的表率,要求青年学生做到的,首先要自己做到。
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没有资产阶级的所谓教师本位或学生本位的对立’:,教师应“由封建社会人民的老爷变为人民的勤务员”,人民政府负有办好人民教育的责任。
徐特立的群众本位教育学说就是为我们时代而立言的,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徐特立认为知识是层出不穷,也是无止境的。
“某级学校可以学到毕业,学习却没有毕业,做到老学到老。
只有进了棺材才算毕业。
”“今后我们应该互相学习,互相批评,只有学术上的真理,没有党派上的成见和辩护。
”“如果自尊而轻人,自信而自满,即是对自己关门,不向他们吸取可宝贵的精神食粮,也即是对朋友们关门,拒绝朋友们批评和贡献意见。
”他认为,学习要有时代性,要有方法和立场,要有事业和职业的目的及长期的计划,要有一定的中心对象,要抓住要领。
为了能使教师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能力,徐特立特别强调教师要学习教育科学。
他曾对师范毕业生说“想成为专家,只能钻研一门科学,我希望你们钻研教育科学……你们如果在教育科学中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创见,就是专家了。
”“一个懂得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老师,教起书来总要比较好些。
”可以看出,徐特立的教师观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几乎包括了教师教育和培养的所有方面。
四、一代师表启后昆。
道德文章垂万世徐特立是毛泽东的老师,也是中国人民的师表,他曾教导毛泽东立志、立德。
他的崇高品德、渊博学识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对毛泽东、蔡和森等许多有志匡时救国的学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还使千千万万个普通的中国人,知道了读书、识字、明理,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1937年2月1日,是徐特立60岁的生日。
1月30日,在延安各界为徐特立举行60寿辰庆祝大会的前一天,正忙于制定抗日救国大计的毛泽东给徐特立写了一封感情真挚的信,为老师祝寿。
清华图书馆见证我的母校情结
…
…
…
一
.
… 匝面
清华 图书馆 见证我 的母校 情 结
口 杨 宜 勇
我 是 18 90年 夏 天 考 上 清 华 的 。 本 来 报 的 第 一 志 愿 是 经 济 管 理 工
赛跑 ” .抢 位子 。有 时 人多 没 有位 子
于 ,全 室 第 一 个 从 鬼 见 愁 的 正面 登
们在 门 口排 长队 , 理 员到 点把 门 一 管 打开, 大家 蜂拥 而 入 , 后就 是 “ 米 然 百
生 , 玻璃球 、 梭 、 陀螺 、 高 、 弹 打 打 跳
跳 绳 …… 同 样 玩得 兴奋 、 快 ! 痛 刚从 童 年 的学 校 毕 业 。人 生 的
当 我 们 不 遗 余 力 地 追 求 美 好 幸 福
了. 我就 坐在 中部 旋转 楼梯 一 尺宽 的
窗 台上 自习 , 上 爬满 青藤 。春 天 还 窗 能 看到窗 外 的 紫荆花 和 迎春 花 , 别 也 有情 趣 。 当时 ,我 们住 在 三 号楼 3 9室 , 0 我们 班 的辅 导 员是庄 丽君 老师 , 时 那 她 是机械 系焊 接 专业 在职 硕 士生 , 后 任 清 华大 学党 委 常务 副 书记 。 在 清 我 华 大学 当 的第 一 个 “ ” 是 3 9室 官 就 0
生 活 的 时 候 , 突 然 顿 悟 : 经 给 会 曾 我 们 带 来 无 限 快 乐 的 那 份 纯 真 和
的 独 版 , 是 绝 版 。 如 果 人 生 能 重 又
复 , 都 渴 望 再 经 历 一 次 纯 粹 的 金 谁 色 童 年 。童 年 那 余 音 袅 袅 的 钟 声 . 留 下 刻 骨 铭 心 的 记 忆 , 然 回荡 在 依
郁达夫轶事八则
郁达夫轶事八则郁达夫卖文郁达夫钟情于书,藏书丰富,却在日寇侵占杭州时,藏书全部惨遭劫难!文官考试与达夫诗微月一痕,浓霜满地,进东华门时口占一绝云...郁达夫的图书馆情结郁达夫不仅是图书馆的常客、高邻,更是图书馆的知己...轶事四则后人的郁达夫情结大江健三郎、九丹,都受着郁达夫的影响...郁达夫写“古诗”?郁达夫是近现代文学家中格律诗写得最好的,很容易人被误为‘古诗’----------------------------------------------------------------郁达夫卖文五四时期创造社的重要作家郁达夫(1896—1945)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小说家,他一生的著译有40多种。
他又是个著名的书痴,他节衣缩食,大量购书,勤奋读书。
他的“绝交流谷因耽懒,出卖文章为买书”的诗句,正是他执著于淘书藏书读书的真实写照。
他的淘书之痴迷,藏书之丰富,读书之广博,在中国现代作家中几乎是首屈一指的。
郁达夫自幼有逛旧书肆书摊买书的习惯,并且终生不辍,因而藏书颇富。
他原籍浙江富阳,曾在日本留学多年,1922年回国后,曾在北京、广州、上海、杭州等地居住,抗战期间客居南洋,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苏门答腊。
不论是哪里,他都是大量买书,他著作所得的稿酬,多是做了买书的费用。
三十年代在杭州居住,他的寓所称为“风雨茅庐”,藏有中国古代典籍和西方书籍数万册,在江浙一带的藏书家中,他也是挂了名号的。
郁达夫的日记中关于买书的记载颇多。
如:“晚饭后,上湖滨去漫步,在旧书铺内,见有《海山仙馆丛书》中之《酌中志》一部,即以高价买了回来。
此书系明末宦官刘若愚所撰,对于我所拟做的历史小说《明清之际》,很有足资参考之处”。
(1932.1.9)“买书又三四十元;中有明代《闽中十子诗抄》一部,倒是好著。
”(1936.2.8)“出至南后街看旧书,买无锡丁杏舫《听秋声馆词话》一部二十卷,江都申及甫《笏山诗集》一部十卷,书品极佳,而价亦不昂。
真情流露的作文六年级写图书馆感动事
真情流露的作文六年级写图书馆感动事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真情流露的作文六年级写图书馆感动事1我跟图书馆应该说天生就很有缘吧!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不经意的发现了它。
图书馆位于新安影剧院的后头,位置相当隐密。
也许,那是个只有读书人才会发现的地方吧。
那天,妈妈带我去看电影。
就在我转头的那一瞬间“宝安图书馆”5个大字映入我眼帘。
我连忙叫“妈,有图书馆,”位置非常隐蔽,只有细心的去发现才会找出来。
就这样我和图书馆有了一面之缘。
自从那天发现了宝安图书馆。
我就经常去那里游览知识的海洋。
可别说,你去看了就知道那里的图书可是多得多。
就让我来介绍一下吧!一进入大门,借书处和还书处就出现在眼前。
你要借书还书就必须经过这里,右手边就是儿童图书馆,光那里的书就多得数不清了。
有漫画书、童话、小说、还有个小儿童游玩的地方。
这就是儿童图书馆了。
左手边就是成人、中学生的图书海洋。
那里应有尽有,如:历史、报纸、作文、小说、教育、讲座通通都有······图书馆里的书让我变成了一个爱看书的好孩子。
第一次到图书馆的时候,我随易的拿出一本书出来。
谁知,那书里的知识一下子把我深深的吸引住了。
精彩的内容一个接一个,我就这样沉迷于书的海洋,不知不觉过了多久,就到了闭馆的时间。
我只好依依不舍的把书放回原位,然后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书中的知识都吞到肚子里了,那时我突然觉得我长大了许多,懂得了许多,收获了许多许多。
因为图书馆的书使老师更加的喜欢、相信我了。
以前的我是不爱回答问题,甚至还是老师较讨厌的学生。
可是,自从去了图书馆我便丰富了许多的知识,使作文写得越来越好。
从一本书中我知道了老师的辛勤,使我觉得应该认真读书。
不再浪费时光,不再辜负老师。
我定了目标,发奋学习。
从那天起,我就为自己的目标忙碌了。
渐渐的,我从学习中找到新的乐趣。
谢谢你,图书馆,图书馆里的所有书。
是你们激起了我学习的兴趣,是你们让我懂得了怎样做人,是你们让我懂得了珍惜时间。
图书馆印象
【导读】一方安静的角落,一本赏心的书籍,还有一个沉醉不知倦的我。
这个小小世界,假如可以,我愿就这样调着时光的沉香让它慢慢发酵,不问耕耘,亦不问收获。
一方安静的角落,一本赏心的书籍,还有一个沉醉不知倦的我,只愿此生,都能融入这个小小的世界。
题记一最近,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爱去图书馆了。
也许是那座小型的图书馆与我相距不过百余米,略略举步就到了的缘故。
又或者,是喜欢上了那份心存敬畏在整齐划一的书格前做一次次倾心地徘徊或留驻的感觉?归根结底,我想应该是那一脉脉泛着水墨清香神秘幽雅的气息,能与我内心深处某个尘封的角落遥相呼应。
当我立定于厚薄深浅颜色字体不一的书册前,总觉得那一个个跨越时空却又永不消弭的名字背后,仿佛都有一个宽袍舒袖长发飘飘影影绰绰的身形。
有的凝眉浅笑,有的郁郁寡欢;有的形容枯槁,有的潇洒风流。
随手一笔,就把那些年代久远的故事,那方浩如烟海的历史的天空凝滞于这小小的斗室方寸内。
于是,思绪伴着时光疏忽远去,唯有岁月的流景站在落满烟尘的扉页上,与我默然相对。
恍惚间,竟不知道身处何处,今夕何夕了。
二图书馆最初给我的印象是神秘,而这神秘大半源自于我的父亲。
记得那时候,我总是充满敬畏和好奇:父亲娓娓讲述的那些层出不穷千奇百怪的童话故事和幽默诙谐的经典传奇,究竟从何而来?他的脑子里为何会长出那么多人所不知的事情?以至于我常常会疑惑着去摸他的头,甚至揭开头发来仔细看那些故事究竟是藏在哪一处。
父亲只是宽容地笑笑,等我能够抱着字典一一对照认字以后,便将我带去了他所在学校的图书馆。
跟现在气派敞亮豪华的图书馆相较,也许那算不得什么。
毕竟那时候的办学条件跟配套设施并不是很完善,充其量那也就是空出来的一间教室,里面平摆了一排又一排整齐的长桌和条形的柜子,上面码放着一本本大小厚薄不一的书而已。
但对于小小的我来说,突然之间置身于那样一个干干净净的书的世界,里面除了书还是书,除了安静还是安静,已经是一种发乎内心的强烈震慑了。
再加上那些书名大多字体繁复,极难辨认,比我家书柜里的多得多,新得多,也丰富得多,更是让我目不暇接。
我心中的图书馆(共10篇)
我心中的图书馆我心中的图书馆(一)我心中的图书馆不用那么繁华,只要书籍多有科普类,教育类……外部安静有小树小鸟。
我心中的图书馆,外观大方,与周围的环境和谐一致。
墙壁有梦幻般的感觉,让人沉迷书之中,里面有一台变频空调,但是为了节能环保,变频空调的温度应该调小,这样既节能环保又为书迷们的健康而着想。
图书馆中间有个喷泉,里面有三小鱼,两大鱼,两只乌龟,一个牌子上写着:禁止捕捞。
走到中间就是展览间,里面装置3个电子板,有4个讲解员,第一个电子板是为残疾人准备的,聋哑残疾人可以用电子板上显示的手语指示;盲人残疾人有讲解员用手感电子码,盲人触摸后便知道所学内容在哪里如果那个残疾人有手就可以自己调喜欢的片段或喜欢的文章了。
第二个电子板是为要下载课文的人用的,他(她)只要用电子笔点击百度一下,输入相应的文章,就可以看见文章,因为每个电子白板都有宽带连接的,并且装了网线,把USB连接线与电子板连接就行了。
第三个电子板是供学生用,可以看课文和复习功课,一些同学故意毁坏电子板,所以图书馆每几十平方米都有摄像机,最后的讲解员就负责这一台电子板。
现在走到书籍房了,书籍房墙壁是青草色的,当我们读书看报时眼睛累了,我们难道要走出图书馆吗,NO不用,你只要放下书站起来,看一下墙壁,只要几分钟,你就可以正常读书了。
书籍房是书的海洋,让你感觉有一种读书必备的感觉,里面有许多的书,有科普类,教育类,童话类,寓言类,农业类,古诗类……应有尽有,如果你还在为找不到书而烦劳,你不要气馁,来试一试雷达搜索机吧,简单说就是“搜索电脑”,你只要写上书名。
册码。
作者的名字,点击确定,它会显示书所放的位置,那样你就不会找不到了。
不远处有个借书台,那里有个大哥可以向他借书或买书就要出示你的借买证书,如果这张证书是你本人的或印有批准者的姓名的,他对你微笑,你就可以买书,这张证书不是本人的或没批准者的姓名和没证书的,大哥就会不高兴,你就不可以借书或买书了。
胡道静的图书馆情结
中国的图书馆事业有着卓越贡献。胡道静是
改革 开放后第 一个 获得巴黎 国际科学史研
究院院士称号 , 在图书馆领域颇有建树。 在少
年时期 , 胡道静还用心探访 了当时上海较为 著名 的通信 、 流通 图书馆 , 其中就包括 以李公
朴为馆长的申报流通 图书馆 。他对调查中发 现的青年读者通过通信借还 方式开办蚂蚁 图书馆非常欣赏 。胡道静先生在治学道路上 整整有半个世 纪, 这一过程基本上都是在艰 难困苦 的环境 中度过的 , 而唯一能让他安定 并能取得如此巨大的图书馆学 、 古籍学成就, 这与图书馆所提供的安定环境密不可分。
胡道静先生是 中国著名 的文献学家、 史 学家 , 青年 时著有《 校雠学》 、 《 公孙龙 子考》 。
2 0 世纪 3 0年代参加 了柳亚子主持的上海通
志馆 工作 , 并著有 《 上海新 闻事业之史 的发 展》 、 《 新 闻史上的新时代》 等。 新中国成立后, 他 曾是国务院古籍整理小组的重要成员 , 对
旅程因有书而风光无限—记我和孩子们的读书情结
美好的往昔,我和孩子因书“水乳交融”现在想来,读书是师范三年馈赠于我最珍贵、最永久的礼物。
许是师范生活过于轻松、空虚,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沉醉于浸润着翰墨书香的图书馆。
每每借阅一本醉心已久、扉页泛黄却处处飘荡着智慧与美丽的书籍时,我感觉那是我人生最幸福、最快乐、最满足的时刻。
与书相伴的每一天,散文让我品味幽雅;小说给我启迪智慧;中外名著令我领略名人的睿智与渊博……毕业后开一间萦绕着香醇咖啡味的小书屋,是我当时最美丽的梦想。
踏上工作岗位后,虽然“咖啡小书屋”成为尘封的憧憬,遥不可及。
但阅读书籍,享受书籍却成为我呈现给孩子们的第一份礼物:晨读时,我和孩子一起吟诗诵词,感受中华民族最经典、最璀璨的文化,某个孩子的摇头晃脑、煞有介事,会引发我们捧腹大笑;阅读课上,我和孩子一起朗读优秀篇章,品味祖国语言既灿烂又平实的独特魅力,其间,小女生的莺歌娇滴,大男孩的洪亮浑厚会博得我们阵阵掌声;中午,我和孩子们一起漫游《安徒生童话》《爱的教育》《我的童年》,情节曲折、侃侃而谈会百分百地开掘他们敬佩、羡慕的匣门:“老师,你知道的真多!”“老师,你好厉害!”“只要多读书,你知道得会更多,你会比老师还厉害。
”“真的吗?太棒了!”那时候,我和孩子们快乐无极限,只因为书为我们插上飞翔的翅膀;那时候,我和孩子们水乳交融,只因为书让我们心有灵犀!黯淡的日子,我和孩子弃书“苦苦相望”也许是流逝的岁月一天天吞噬着我读书的激情,也许是世俗的烦争一天天埋葬着我读书的渴望,面对别的老师兢兢业业、勤勤垦垦,天天教导、日日辅导,乐此不疲、诲人不倦,面对自己执着追求却苦不见优秀的教学成绩,我开始对书心生怀疑:是书占用了我和孩子们太多的时间,是书耗尽了我们太多的精力。
求功心切、急于名利的我强迫自己和孩子们远离书籍,踏上“常态”的教学轨道:晨读时,我们反复背诵课本要求背诵的段落、篇章,一遍又一遍,直至一字不差、一人不漏;中午,我和孩子们一起置身默写改错,改错默写的“苦海”中,字字正确、人人进步方肯罢休……[!--empirenews.page--]一学期,一学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的努力、苦战终于初见成效。
图书馆的走心文案
---《岁月静好,书香为伴——图书馆的走心之旅》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被纷繁的世界所包围,心灵的宁静变得愈发珍贵。
而图书馆,这个静谧的角落,总能让我们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
一、心灵的庇护所走进图书馆,仿佛踏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
这里没有喧闹,没有嘈杂,只有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一本本沉甸甸的书籍,以及那些专注阅读的身影。
在这里,我们可以暂时放下生活的压力,让心灵得到放松和滋养。
图书馆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
那些被岁月抚摸过的书页,记录着历史的变迁,诉说着时代的沧桑。
每一本书都是一位智者,它们用文字与我们对话,让我们在阅读中成长,在思考中领悟。
二、知识的海洋图书馆是知识的海洋,这里汇聚了古今中外的智慧。
从经典文学到科学专著,从哲学思考到艺术鉴赏,图书馆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
在这里,我们可以尽情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前人的智慧,拓展自己的视野。
图书馆的藏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文化的传承。
每一本书都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们承载着人类文明的成果,引领着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心灵的共鸣在图书馆,我们可以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里没有年龄的界限,没有身份的差别,只有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真理的追求。
在这里,我们可以与古人对话,与今人交流,感受心灵的共鸣。
阅读是一种修行,它能够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品格。
在图书馆,我们可以找到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书籍,与作者进行一场灵魂的对话。
这种共鸣,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
四、时光的见证图书馆是时光的见证者,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见证了社会的进步。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的足迹,感受到时间的力量。
那些古老的书籍,记录着过去的辉煌,也预示着未来的希望。
图书馆的每一本书都是历史的见证,每一页都是时间的印记。
在这里,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回到过去,也可以展望未来,期待明天。
这种穿越时空的体验,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更加热爱生活。
五、心灵的归宿图书馆是心灵的归宿,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放松身心、沉淀思想的地方。
青春无悔 岁月如歌——图书馆从业十五年感怀
类及排架知识 ,熟悉 了流通工作的程 序 , 体会 了流通部工作 的繁琐
和刊阅览室的人交换上正常班 。我 于学
期末 离开工作 了 5年的社科 阅览室 。在这里我看 了很多书 ,也学会 了读 者调研方法 ,并收获 了两篇 核心期 刊文章 以及一 些翻译 文章 , 评上 了馆员 职称 。
无序 ,可谓脏乱差俱全了。我花了很长时 间上书 、排架 、排卡 、倒 架 、保洁。同事称赞日 :窗明几净 、 整齐有序 、质量可免检 。工作 理顺后 , 我就利用 空 闲时间 阅读喜欢 的书籍。涉足 于哲 学 、社会 学 、经济 、 文化 、教育 、图书情报 、历史 、 文学 、艺术 、机械设计 等领域。并重新设计读者登记 册,获得所需 的第一手资料 ,进行读
刊 ,再次刊用。在教师 阅 览室工 作期 间 ,我 还设 计过 “ 槽移 式 书
妇 , 个主任 ,1 2 个临时工 ,还有我。当时实行的是闭架借 阅制度,
需要不 断地跑库为读者 找书 ,一天下 来腰酸 腿痛。由于初到 书库 , 面对 茫茫书海 ,我要 比别人 花更多 的时间才能找 到索书条上 的书。
开 图 书馆
19 98年 2 ,我接手现刊阅览室工作 。这里 的工作量 比社科 阅 月 览室的工作 量大很多 。包 括新 刊上 架、旧刊整理下 架 、负责 阅览 、
架, 办理 阅览手续 。工作的繁琐 都不说 了,最让人心理不平衡 的是
面对学生 的称呼 :“ 、“ 哎” 小姐” 小妹儿 ”或 “ 、“ 大姐 ” 。于 是就 把
( 西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四川 绵阳 6 11) 200
为 了一 种 图书 馆 情 结 ,我 这 样 奉 献 我 的青 春 ,这 样 度 过 我 的 岁
月 … …
梁启超的图书馆学情结
收稿 日期 :0 0 0 — 5 2 1— 3 1 作者简 介 : 瑞华 (9 8 ) 河 南省 图书馆馆 员。 冯 16 - ,
他积 极创 办 图书馆 , 与 图书馆 活动 , 一 系列文献 学的 思想和成 就代表 了 中国古代 学术的终 结和现 代 学术 参 其
的起 源。
中图 类号 : 2 61 G 5.
文 献标识码 : A
清代学者周永年的图书馆情绪
在 周 永年 之 前 , 有 藏 书 家号 召 打 破 藏 书 “ 不 示 也 秘
人 ” 陈规 , 书籍 由私人 秘 藏 , 过传 抄 与刊 刻 , 的 将 经 使
之 流通传 播 。 明代 万 历 间福 建 藏 书 家 曹 学俭 (5 4 17
库 对征 集 图书的 淘 汰 和删 改 , 因此 想 方设 法挽 救 书籍 。 据桂 馥 的 《 先 生 周
传》 : 说 “ 借馆上书, 属予为《 四库考》佣 书工十人 , , 日 抄 数千 纸 , 夏烧 灯 校 治 。会 禁借 官 书 , 盛 遂罢 。 周 书 ”
西书屋藏书 目录后》 中说他“ 今所藏经、 子、 二 史、 集, 氏 百 家之 书 已数 千 卷 , 皆能 言其 义 。 我 们 知 道 周 永 ” 年生活的时代 书价非常高, 黄丕烈的《 士礼居藏书题 跋》 中曾记载说 : 明版的《 子建集》价十两; , 宋版的唐 朝 王维 的诗 集 , 一百 二十 两。 而周 氏却藏 书 千卷 , 价
清代学者周永年是乾 隆时期著名的藏 书家和学 者, 书丰富, 藏 学识渊博 , 曾参与过《 四库全书》 总 与《 目 的编纂工作。他 的一生在 不断地 求书、 书、 》 藏 编 书 以及 建立公 共 借 书 园的 理 想 中度 过 , 书籍 有 着 与
难舍 的不 解之缘 。在 我 国 , 古代 私 人 藏 书 家往 往 视
书籍如 古董 , 互 矜 己妨彼 , 相 通 借 , 相 不 而周 永 年 却 首开公 共借 书 园 , 自己的藏 书 筑借 书 园蓄之 , 将 供人
这对于一个穷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乾隆 四 十 年 , 永 年 任 翰 林 院 编 修 、 渊 阁校 周 文
无怨无悔的图书馆情结
2O O 6年 l O月 第 2 第 5期 6卷
图书 馆 论 坛
L b a v T iu e i rr r n b
Oe ,2 O t O6 v J2 N . o .6 o 5
无 怨 无 悔 的 图 书 馆 情 结
王 文 英
老师的引导下 ,走 进了长 垣一 中 的图书 室 。在 图书 室那 幽 雅肃静的环境里 ,那一 排排 的 图书让 我眼 花缭 乱 ,带 给我 极大 的诱惑 ,我多想沉 浸在 这书海 中不 出来 ,但 当时 高考
濮 阳市中文 工具书联 合 目录。还 为成立 濮 阳市图书 馆学 会
作 了大量 准备 工作 。
( 阳市 图很喜 欢读 书 ,可 当时 的书很 少 ,能借 到的 书 也是 残缺不全 。记 得读 过的有 《 钢铁是 怎样 炼成 的》 《 、 铁 道游击 队》 金光 大道》、《 岛女 民兵 》等 。《 、《 海 金光 大道》 还是 邻居家夹 鞋样 用 的,没有头 没有尾 ,中间还缺 页 ,我 仍然爱不释手 的看 了又看 。因为没 能看 到赵树 理 的一本 什 么小说 ( 名 已记不起 来 ,似乎 是 《 家巷》 ,至 今都 能 书 三 ) 回昧出当时遗憾的感觉 。那时根本不知 道有 图书馆 的存在 , 直到到长垣县一 中上高 中时 ,我才 在语 文老 师兼班 主任 夏
也就有了一份精神上的满足。 当我第一 次以工作 人 员 的身 份走进 图 书馆 ,我 心里很
激动 :我是来这里工作 的 ,我 要用 自己的知 识 和热 诚 为爱
读书 的人们服务 。刚听说 分配 到市 图书馆 的消息 时,我满
以为我到了一个天堂 ,想象 着市 图书馆也 如 大学 图书馆一 样 ,高大的楼房 ,优 美 的环境 ,丰富 的藏 书 。但 现 实与想
胡道静先生的图书馆情结
胡道静先生的图书馆情结
郑丽芬
【期刊名称】《山东图书馆学刊》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胡道静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古文献学家和科技史专家,他一生著述不辍,留下了近400万字的研究论著。
先生不是图书馆学专业人士,却一生与图书馆结缘,在不同的时期历经了不同的图书馆,图书馆之于先生治学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先生亦对图书馆怀有特殊的感情,并曾撰写过《上海图书馆史》和《上海图书馆协会十二年史》,记录了现代图书馆及图书馆协会在上海产生、发展的历程,为图书馆史研究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本文通过梳理先生文集中所涉及到的与图书馆的点滴关系,以展现图书馆发展之于当代学人成长和治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总页数】6页(P42-47)
【作者】郑丽芬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 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9.29;K825.41
【相关文献】
1.胡道静的图书馆情结 [J], 汪小燕
2.沈括建梦溪园年代新考补遗——兼评胡道静先生的“梦溪刻石为梦溪桥桥栏辨” [J], 戴志恭;王重迁
3.胡道静先生传略 [J], 虞信棠
4.胡道静先生著作要目 [J],
5.《四库书目家族》补遗——兼与胡道静、林申清两先生商榷 [J], 戚培根;罗志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书馆情结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提升人生的高度。
——题记我爱读书。
因为与经典同行,可打好人生蓝图;与博览同行,可开拓广阔的视野。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而书臵于图书馆,那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散发着芬芳的神圣书库。
我总是喜欢一个人坐在图书馆一隅,细细地品一杯清茗,悠悠地涉猎群书。
或许这是一种享受,享受着一份书香安逸的沁味;或许这是一种追求,追求着一份心灵的震撼;或许这是一种品味,品味着一份静谧的安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开始慢慢喜欢上了读书。
儿时,对于读书的印象十分模糊,都不知道那是用来做什么的。
上了小学,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下,我知道了:图书馆,那是一个充满宝藏的地方,往往只身游览亦可满载而归。
身临其中,拿起一本心爱的书,就好像随手推开一扇窗户,欣赏窗外美丽的风景。
那风景或粗犷豪放,或细腻委婉,或雄伟磅礴,或感人肺腑,或闲适飘逸,令我浑然忘却了学习中的烦恼与不快,仿佛徘徊在青山绿水之间,仰望蔚蓝的天空,吮吸着新鲜的空气,挥着思想的翅膀,感受着生命的精彩与魅力,情感交融,悲喜与共,韵味十足。
静静在那儿坐着,不用理会时间的流逝,手捧书籍,一页页地,淡淡地翻看着,品味着,无拘无束地飞驰在书的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心驰神往地徜徉在书的无边海洋里,欣赏着书所带给我的无穷快乐。
认真聆听圣人的高谈阔论,与前人的据理力争,探寻主人公那脆弱的心灵,细细倾听少女们的轻声诉说,是黯然神伤抑或是愁眉紧锁。
没有虚情假意,没有假情做作,流露出真实的自我,是黯然落泪,还是嚎啕大哭,不需要去刻意隐藏自己内心的惊恐,不需要......图书馆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原始的安全感,信赖感。
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我可以去肆无忌惮寻找属于自己的广阔天空。
在这里不必理会或担心别人的烦恼琐事。
更不用为了迎合某人而虚伪地做些“面子工程”。
不要问我为什么喜欢图书馆,我只能说这个充满阳光而又神秘的地方令我向往。
在我心中,图书馆应该是一个静谧的地方。
在喧嚣的校园里,图书馆成了我们放松紧张学习的去处。
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地想着、念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