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配利润计算公式
利润表计算
![利润表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63f84df33d4b14e852468c1.png)
利润表计算公式: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4、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5、如果.以上有亏损的为“-”。
净利润=总账的本年利润,
累计净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的未分配利润数。
6、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7、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8、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
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计算公式
![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9f4e35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c.png)
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计算公式哎呀,说到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计算公式,这事儿可真是让人头疼。
你知道吗,我最近在帮朋友整理他的小生意账目,这才发现,原来这未分配利润的计算,就像是在玩一个复杂的拼图游戏,你得把所有的碎片拼在一起,才能看到完整的画面。
首先,你得知道未分配利润是个啥。
简单来说,就是公司赚了钱,但是还没决定怎么花的那部分。
就像是你钱包里的钱,你还没想好是买汉堡还是存起来,这部分钱就是你的未分配利润。
好了,咱们来聊聊具体的计算方法。
首先,你得看看公司的净利润,就是收入减去成本和费用后剩下的那部分。
这个好理解吧,就像你一个月的工资,减去房租、水电费、吃饭这些开销,剩下的钱就是你的净利润。
然后,你得看看公司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这个就像是你去年没花完的钱,今年还在你钱包里。
把这些钱加起来,就是你的未分配利润的起点。
但是,别忘了,公司可能还会分红,或者有其他的分配,比如给员工的奖金。
这些都要从小金库里拿出来,所以得从未分配利润里减去。
这就像是你决定用一部分钱请朋友吃饭,那么这部分钱就不能算在你的未分配利润里了。
最后,把净利润加上以前的未分配利润,再减去分红和其他分配,剩下的就是今年的未分配利润了。
这就像是你月底算账,看看这个月能存多少钱。
举个例子吧,我朋友的小公司去年赚了10万,以前的未分配利润有5万,分红发了2万。
那么,他的未分配利润就是10万(今年的净利润)+ 5万(以前的未分配利润)- 2万(分红),等于13万。
你看,这计算过程就像是在解一道数学题,你得一步步来,不能跳过任何一步。
而且,你得细心,不然一个小数点的错误,可能就会导致结果大相径庭。
所以,未分配利润的计算公式,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加减法问题,但是它背后的意义可不简单。
它关系到公司的财务健康,也关系到股东的利益。
就像我们个人理财一样,你得知道自己有多少钱,才能更好地规划未来。
总之,未分配利润的计算,虽然听起来有点枯燥,但其实它就像是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让你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体会到数字的乐趣。
会计原理与实务计算公式汇总
![会计原理与实务计算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0697e08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2.png)
会计原理与实务计算公式一、所有者权益相关计算公式:1.资产=资本+负债2.资产=(初始资本+未分配利润)+负债3.资产=初始资本+(未分配利润提款)+负债4.资产=前期投入的资本+负债+前期的未分配利润+当期利润+当期投入的资本-当期提款二、根据第九章收入、成本和利润总结的计算公式:1.销售成本=初期存货+采购成本-期末存货2.销售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3.销售成本=销售收入-毛利润4.毛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5.毛利率=毛利润/销售收入*100%6.净利润=毛利润-费用7.成本利润率=毛利润/销售成本*100%8.单个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9.总贡献毛益=利润+固定成本10.盈亏平衡点数量=固定成本/(售价-单位变动成本)11.安全边际量=计划产数-盈亏平衡点数量12.安全边际额=安全边际量*产品售价13.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计划产数*100%14.利润=(售价-单位变动成本)*计划产数-固定成本15.单位变动成本=总变动成本/计划产数16.总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计划产数三、根据十一章财务报表分析总结的计算公式:(一)偿债能力分析指标1.流动(营运资金)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这个指标决定了企业能否偿还短期负债,保持偿付能力流动比率为1是最理想的,但是把存货转化为现金有时需要时间,所以多数会计师倾向于流动比率为1.5。
如果利率超过2,说明企业有太多的资金积压在存货上,或者应收账款收款时间过长。
2.速动(酸性测试)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这个指标通过从流动资产中剔除存货的方式解决了存货变现存在的偿债能力较弱的问题。
限性测试比率为1是最理想的,表明企业偿还短期负债时无需变卖存货。
在实务中,该比率小于1也是可以的,因为不可能所有的应付账款都需要在同一时间内支付。
3.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额/销售成本*365【有些题意会按360天计算】这个指标反映企业出售其存货需要花费的时间。
未分配利润的计算公式
![未分配利润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94e9648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c2.png)
未分配利润的计算公式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利润,在财务报告期内,企业未有以任何形式分配的利润。
它可以被称为企业的“未分配资金”。
未分配利润的计算公式是:未分配利润=期末现金+期末应收账款+期末存货-期初现金-期初应收账款-期初存货+期末长期投资+期末固定资产+期末无形资产+期末其他资产-期初长期投资-期初固定资产-期初无形资产-期初其他资产+本期收入-本期费用。
未分配利润的计算反映了企业报告期内的流动性和投资性状态,也可以用来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健康程度。
企业未分配利润越多,说明企业的运营状况越好,盈利能力越强,财务状况也会更加稳定,从而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未分配利润的计算报表可以为企业提供参考,以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实现企业经营的长期目标。
因此,未分配利润的计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在这方面,企业应该加强财务管理,认真审视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未分配利润的计算,把握企业整体财务状况,从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会计常用50个计算公式
![会计常用50个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14b47ea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b7.png)
会计常用50个计算公式
一、折旧费用
1、平均年限法折旧:折旧费用=(原值-累计折旧)/剩余使用年限
2、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折旧费用=2*(本期原值-累计折旧)/(剩余使用年限+1)
3、年数总和法折旧:折旧费用=(本期原值-累计折旧)*(本期使用年限/使用寿命)
4、直线法折旧:折旧费用=原值*折旧率
二、收益
5、成本收益率:收益率=(净利润/成本费用)*100%
6、价格收益率:收益率=(净利润/销售价)*100%
7、净资产收益率:收益率=(净利润/净资产)*100%
三、权益账户
8、股东权益:股东权益=公允价值+股本+其他权益
9、实收资本:实收资本(注册资本)=实际收到的股本+溢价+赠予+其他的优惠
10、未分配利润:未分配利润=期末利润-期末利润重新分配
四、利润衡量
11、投入产出比:利润率=净利润/净投入
12、投资回报率:回报率=净利润/存货净值
13、资产报酬率:资产报酬率=净利润/总资产
14、负债成本:负债成本=负债总额/期末净利润
五、存货
15、存货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存货原值-存货净值。
利润结转,未分配利润
![利润结转,未分配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4175be98dd88d0d233d46aae.png)
会 计 记 录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70 0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90 000
——应付股利
180 000
2020/3/3
新编基础会计学(第二版)
21
第三节 存货
一、存货的盘存制度 (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 存的各种资产。 (二)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计价 1.存货的盘存制度 ① 实地盘存制 期末通过盘点实物来确定存货数量,计算出期末存货 成本,各种财产物资明细账,平时只登记增加数,不 登记减少数以便倒挤出本期减少数量的一种方法。
按全年净利润(假定无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
)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
提取的金额为900 000×10%= 90 000元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90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90 000
的
2020/3/3 形 成 与
【例6—67】20××年12月31日海湛股份有限公司 经研究决定按全年净利润的20%向投资者分配现 金股利180 000元(900 000×20%)。
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确定分配的现金 股利或利润,属于负债类账户。
与
分
配
业
务
的
会
计
记
录
2020/3/3
新编基础会计学(第二版)
18
利 3.“盈余公积”账户 润 本账户是用来核算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 的 的盈余公积,属于所有者权益账户。 形 成 与 分 配 业 务 的 会 计 记 录
2020/3/3
新编基础会计学(第二版)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180 000
贷:应付股利
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
![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https://img.taocdn.com/s3/m/420e9f42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f.png)
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实用版】目录一、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概述二、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计算方法三、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作用四、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注意事项正文一、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概述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所实现的净利润,在扣除了应分配的股利、公积金等项目后,留存在企业内部的未分配利润。
这部分利润可以用于企业的再投资、偿还债务、发放现金股利等。
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经营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关注的焦点。
二、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计算方法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计算方法较为简单,通常采用以下公式: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 = 净利润 - 应分配的股利 - 应提取的公积金其中,净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实现的盈利,应分配的股利是根据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决议确定的现金股利,应提取的公积金是根据公司章程和股东大会决议提取的法定公积金。
三、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作用1.促进企业内部积累: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可以用于企业的再投资,增加企业的内部积累,提高企业的自身发展能力。
2.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未分配利润可以用于偿还债务,增加企业的净资产,从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3.稳定企业经营:未分配利润可以用于弥补以前年度的经营亏损,保证企业经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4.回报投资者:未分配利润可以用于发放现金股利,回报投资者,增强投资者信心。
四、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注意事项1.合理分配利润:企业在计算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时,应充分考虑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合理确定未分配利润的数额。
2.遵循法规:企业在计算合并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时,应严格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计算结果的合法性。
会计科目计算公式
![会计科目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407b3c6d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fb.png)
会计科目计算公式一、资产类。
1. 库存现金。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例如:期初库存现金有1000元,本期收到现金销售收入500元(借方发生额),本期支付办公费用300元(贷方发生额),则期末库存现金余额=1000 + 500-300 = 1200元。
2. 应收账款。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 假设期初应收账款为8000元,本期赊销商品产生应收账款3000元(借方发生额),本期收回客户欠款4000元(贷方发生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8000+3000 - 4000 = 7000元。
3. 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 直线法: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 - 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 例如,某固定资产原值为10000元,预计净残值为1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则年折旧额=(10000 - 1000)/5 = 1800元。
- 期末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 - 累计折旧。
二、负债类。
1. 短期借款。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若期初短期借款为5000元,本期新借入短期借款2000元(贷方发生额),本期偿还短期借款1000元(借方发生额),期末短期借款余额=5000+2000 - 1000 = 6000元。
2. 应付账款。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 例如,期初应付账款为6000元,本期赊购商品产生应付账款2000元(贷方发生额),本期偿还应付账款1500元(借方发生额),期末应付账款余额=6000+2000 - 1500 = 6500元。
三、所有者权益类。
1. 实收资本(股本)- 一般情况下,实收资本(股本)在正常经营期间保持不变,除非有增资(贷方发生额)或减资(借方发生额)情况。
-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 本期借方发生额。
《基础会计》常用计算公式
![《基础会计》常用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02406fe6bd97f192379e916.png)
《基础会计》常用计算公式一、试算平衡表计算公式:1、全部帐户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帐户期初贷方余额合计2、全部帐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帐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3、全部帐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帐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计算公式: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调整前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项=银行对账单调整前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项三、账户计算公式:1、基本公式: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2、资产类: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3、权益类: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余额四、资产负债表计算公式:1、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2、应收帐款:应收帐款明细帐借方余额+预收帐款明细帐借方余额-坏帐准备3、预付帐款:预付帐款明细帐借方余额+应付帐款明细帐借方余额4、应付帐款:应付帐款明细帐贷方余额+预付帐款明细帐贷方余额5、预收帐款:预收帐款明细帐贷方余额+应收帐款明细帐贷方余额6、存货:在途物资(材料采购)+原材料±材料成本差异(商品进销差价)+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生产成本-存货跌价准备7、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8、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9、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本年利润10、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负债)要由非流动资产(负债)中减出单独列示。
五、利润表计算公式: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买价运杂费六、工业制造业企业外购材料的采购成本。
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七、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计算公式:采购费用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1、平均年限法:税金及其他2、工作量法:个别计价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八、工业制造业企业发出存货的计价。
未分配利润等于什么加什么
![未分配利润等于什么加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ded794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5.png)
未分配利润等于什么加什么
未分配利润等于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及分派利润后的余额,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实现的净利润-本期提取的盈余公积-本期给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未作分配的利润,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从数量上来看,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
会计经验:利润表的一些基本计算公式
![会计经验:利润表的一些基本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76dbba6da8956bec0975e357.png)
利润表的一些基本计算公式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如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生产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
它全面揭示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实现的各种收入、发生的各种费用、成本或支出,以及企业实现的利润或发生的亏损情况。
利润表计算公式如下:
高顿网校会计实操考试倾力打造有史以来最实用会计实操考试笔记,只需花费几秒钟的时间即可免费索取,点击免费索取>>>
1、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4、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
5、如果。
以上有亏损的为-。
净利润=总账的本年利润,。
未分配利润和利润表
![未分配利润和利润表](https://img.taocdn.com/s3/m/31cc68f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c.png)
未分配利润和利润表引言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未分配利润和利润表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净利润,扣除了已分配给股东的红利后剩余的金额。
而利润表则是一份记录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和支出的报表。
本文将从未分配利润和利润表的定义、作用、计算方法以及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未分配利润定义未分配利润,又称为留存收益或留存盈余,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净利润,扣除了已分配给股东的红利后剩余的金额。
它代表了企业内部积累起来但尚未向股东分配的盈余。
作用•内部再投资:未分配利润可以用于企业自身发展和扩张。
通过将盈余重新投资到公司内部项目中,可以促进企业的增长和发展。
•分红:当企业决定向股东派发红利时,可以从未分配利润中进行支付。
这样可以回报股东,提高企业的股东价值。
•应急备用:未分配利润也可以作为企业的应急备用金。
在遇到突发事件或经济不景气时,未分配利润可以用于应对风险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
计算方法计算未分配利润的方法比较简单,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未分配利润 = 净利润 - 已分配红利其中,净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总收入减去总支出后的金额;已分配红利是指已经向股东支付的红利金额。
利润表定义利润表,又称为损益表或收益表,是一份记录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和支出的报表。
它主要用于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盈亏情况以及经营能力等方面的信息。
结构一般来说,利润表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收入部分: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2.成本部分: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
3.费用部分: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4.利润部分: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
使用场景利润表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几个使用场景:1.决策依据:利润表可以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了解到企业的盈利情况、成本结构以及经营效益等信息,从而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和决策。
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计算公式
![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b17f0daf61fb7360a4c6505.png)
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计算公式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计算公式未分配利润是企业未作分配的利润。
它在以后年度可继续进行分配,在未进行分配之前,属于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从数量上来看,未分配利润是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减去提取的各种盈余公积和分出的利润后的余额。
未分配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留待以后年度处理的利润;二是未指明特定用途的利润。
相对于所有者权益的其他部分来说,企业对于未分配利润的使用有较大的自主权。
上市公司报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的余额,反映上市公司累积未分配利润或累计未弥补亏损。
由于各种原因,如平衡各会计年度的投资回报水平,以丰补歉,留有余地等。
上市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不予以全部分完,剩下一部分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
这样,一年年的滚存下来,结余在“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上,它反映的是历年累计的未分配利润。
同样道理,上一年度未弥补亏损,留待以后年度弥补,以后年度又发生亏损继续滚存下来,结余在“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上,它反映的是历年累计的亏损,记为负数。
未分配利润的核算企业当年实现的利润总额在交完所得税后,其净利润可按以下顺序进行分配: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用利润弥补亏损无须专门作会计分录)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公益金;(盈余公积用于弥补亏损或转增资本;公益金只能用于职工集体福利)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4、分配优先股股利;5、分配普通股股利。
最后剩下的就是年终未分配利润。
进行未分配利润核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未分配利润核算是通过“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进行的。
(2)未分配利润核算一般是在年度终了时进行的,年终时,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
同时将本年利润分配的数额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借方。
(3)年末结转后的“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反映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借方期末余额反映累计的未弥补亏损。
未分配利润的实质性测试程序未分配利润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一般包括:1、检查利润分配比例是否符合合同、协议、章程、以及董事会纪要的规定,利润分配数额及年度未分配利润数额是否正确。
retained earnings计算公式
![retained earnings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689036b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9f.png)
retained earnings计算公式
“retained earnings”通常指“留存收益”。
它的计算公式包括两部分,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
留存收益 = 未分配利润 +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或待分配的利润。
它是在未进行分配之前的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
这部分是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形成的、存留于企业内部、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积累。
此外,还有一种计算方法,即:
保留盈余 = 期初保留盈利 + 净利润 - 向股东派发的股息。
保留盈余是把公司的一部分盈利留在企业作为再投资之用,所以股利政策也属于企业长期融资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会计师。
利润留存的公式
![利润留存的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efe10fd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a.png)
利润留存的公式
利润留存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其计算公式为:
利润留存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1. 盈余公积。
-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法定盈余公积按照净利润(减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10%提取(非公司制企业也可按照超过10%的比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 任意盈余公积主要是公司制企业按照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的决议提取,其他企业也可根据需要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 未分配利润。
- 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待以后年度进行分配的结存利润,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经过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和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后留存在企业的、历年结存的利润。
例如,某企业当年实现净利润100万元,按照规定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万元(100×10%),企业决定提取任意盈余公积5万元,向股东分配利润30万元。
- 则盈余公积 = 10 + 5=15万元。
- 未分配利润=100 - 10 - 5-30 = 55万元。
- 利润留存 = 15+55 = 70万元。
初级会计实务计算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计算公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678275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f3.png)
初级会计实务计算公式汇总一、资产类。
1. 货币资金。
- 货币资金=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 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的入账价值=销售价款+增值税销项税额+代垫的包装费、运杂费等。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 本期贷方发生额。
3. 存货。
- 存货采购成本=买价+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先购入的存货先发出,成本按照先购入存货的单价依次计算。
-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 + 本期购入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期购入存货数量);发出存货成本 =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发出存货数量;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入存货成本 - 发出存货成本。
- 移动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本次进货之前库存存货成本+本次进货成本)÷(本次进货之前库存存货数量 + 本次进货数量);本次发出存货成本=本次发出存货数量×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期末结存存货成本 = 期末库存存货数量×最近一次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4. 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买价+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
- 折旧方法:- 年限平均法(直线法):年折旧率=(1 -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 = 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 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 - 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 = 2÷预计使用寿命(年)×100%;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通常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国有独资企业未分配利润使用范围分录
![国有独资企业未分配利润使用范围分录](https://img.taocdn.com/s3/m/c529b8d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c.png)
国有独资企业未分配利润使用范围分录未分配利润会计分录:1.当期实现盈利: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当期发生亏损: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3.提取盈余公积:(只有在当期实现利润时才会这么做)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4.分配现金股利或利润:(当期没有实现利润也可以这么做,那就是分以前年度的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贷:应付股利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5.支付股票股利:(宣告股票股利时不需作会计分录)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贷:股本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6.盈余公积补亏:借: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借: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利润分配科目属于权益类科目,其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该科目用以核算企业净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情况以及历年净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后的结存余额,主要用途是对“本年利润”科目进行调整。
企业可以设置“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盈余公积补亏”和“未分配利润”等二级科目对利润分配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该科目年末的余额,则反映企业的未分配利润(或未弥补亏损)。
未分配利润的计算公式企业年末未分配利润的计算公式为:企业年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实现的净利润-本年提取的盈余公积-本年给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净利润:净利润是指企业当期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后的金额,即企业的税后利润。
净利润的多寡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总额,其二就是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盈余公积:盈余公积是指各种积累资金,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形成的、存留于企业内部、具有特定用途的收益积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未分配利润计算公式
未分配利润计算公式是什么?关于企业利润这块的知识,很多小伙伴想多了解一下,本文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企业的利润有哪些?应该怎么计算?
未分配利润是留存在企业以后年度分配或待分配的利润,是企业历年累积未分配利润或累计未弥补亏损。
企业利润分配的顺序: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用利润弥补亏损无须专门作会计分录)
2、缴纳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
5、分配优先股股利;
6、分配普通股股利。
未分配利润与可供分配利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面通过两道例题给大家说明。
例题1、甲公司2015年年初未分配利润为1000万元,当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分别按10%和5%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当年发放现金股利100万元,则该公司2015年年末未分配利润为多少万元?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00×10%=50万元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500×5%=25万元
年末未分配利润1000+500-50-25-100=1325万元
例题2、甲公司2016年年初“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科目借方余额20万元,2016年度甲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60万元,假设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2016年年末甲公司可供分配利润的金额为多少万元?
甲公司2016年年末可供分配利润=年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实现的净利润=-20+160=1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