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天津部分区2024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天津部分区2024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一轻绳悬挂,在恒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53°,若把小球换成一质量为2518m的小球,在恒力F作用下也处于静止状态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则恒力F的大小是()A.516mg B.512mg C.58mg D.56mg2、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O为波源且t=0时刻开始沿y轴负方向起振。
如图所示为t=0.2s时x=0至x=4m 范围内的波形图,虚线右侧的波形未画出。
已知图示时刻x=2m处的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周期为0.4sB.t=0.7s末,x=10m处质点的位置坐标为(10m,-10cm)C.t=0.7s末,x=12m处的质点正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D.t=0.3s末,x=24m处的质点加速度最大且沿y轴正方向3、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
在水平恒力F的推动下,物块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a向上滑动。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F的大小为()A.(sin cos)cosm a g gθμθθ++B.(sin)cos sinm a gθθμθ-+C.(sin cos)cos sinm a g gθμθθμθ+++D.(sin cos)cos sinm a g gθμθθμθ++-4、一物块在固定的粗糙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沿斜面向上运动,又返回底端。
人教版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比学问你海纳百川,比力量你无人能及,比心理你处变不惊,比信念你自信满满,比体力你精力充足,综上所述,高考这场竞赛你想不赢都难,祝高考好运,考试顺当。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含答案,盼望大家喜爱!人教版高三物理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质量为m的物体,在距地面h高处以g3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势能削减mgh3B.物体的机械能削减2mgh3C.物体的动能增加mgh3D.重力做功mgh2.从合肥开往南京、上海的动车组开头运行,动车组的优点是列车的运行速度快.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提高机车发动机的功率.动车组机车的额定功率是一般机车的27倍,已知匀速运动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则动车组运行的速度是一般列车的()A.1倍B.2倍C.3倍D.9倍3.从某一高处水平抛出一个物体,物体着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θ角.不计空气阻力,取地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则物体抛出时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比为()A.sin2θB.cos2θC.tan2θD.cot2θ4.汽车在平直大路上以速度v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牵引力为F0,t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马上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连续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中汽车牵引力F和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5.足够长的固定光滑细杆与地面成肯定倾角,在杆上套有一个光滑小环,沿杆方向给环施加一个拉力F,使环由静止开头运动,已知拉力F及小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以下推断正确的是()A.小环的质量是1kgB.细杆与地面间的倾角是30°C.前3s内拉力F的功率是2.25WD.前3s内小环机械能的增加量是5.75J6.一块木板可绕过O点的光滑水平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木板上放有一木块,木板右端受到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从图中实线位置缓慢转动到虚线位置,木块相对木板不发生滑动.则在此过程中()A.木板对木块的支持力不做功B.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做负功C.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不做功D.F对木板所做的功等于木板重力势能的增加7.质量为1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由于受到地面摩擦阻力作用,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图线,g=10m/s2,则物体在水平地面上()A.所受合外力大小为5NB.滑行的总时间为2sC.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D.滑行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8.A、B两物体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置于固定斜面体的两个斜面的相同高度,处于静止状态,两斜面的倾角分别是53°和37°,若不计摩擦,剪断细绳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着地时的速度相同B.两物体着地时的动能相同C.两物体着地时的机械能相同D.两物体着地时所受重力的功率相同9.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长直杆上,环与杆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环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同时对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并使F的大小随v的大小变化,两者关系F=kv,其中k为常数,则环在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大小可能为…()A.12mv20B.0C.12mv20+m3g22k2D.12mv20-m3g22k210.木箱高为L,其底部有一个小物体Q(质点),现用力竖直向上拉木箱,使木箱由静止开头向上运动.若保持拉力的功率不变,经过时间t,木箱达到速度,这时让木箱突然停止,小物体会连续向上运动,且恰能到达木箱顶端.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由以上信息,可求出的物理量是()A.木箱的速度B.时间t内拉力的功率C.时间t内木箱上升的高度D.木箱和小物体的质量二、试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2分。
高三物理模考试题及答案
高三物理模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 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B. 物体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会改变C. 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D. 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一定会改变答案:A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5 km/sB. 3×10^8 m/sC. 3×10^6 km/sD. 3×10^7 m/s答案:B3. 以下哪种情况,物体的机械能守恒?A. 物体自由下落B.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运动C. 物体在斜面上匀速下滑D. 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4.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 电流大小B. 电流通过时间C. 导体电阻D. 以上都是答案:D5. 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其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这是因为:A. 电磁波是物质波B. 电磁波是横波C. 电磁波是纵波D. 电磁波是机械波答案:A6.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可以凭空产生B. 能量可以凭空消失C. 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D. 能量不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答案:C7.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电磁感应?A.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B. 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C. 导体两端接上电源D. 导体两端接上负载答案:C8. 以下哪种情况,物体的内能会增加?A. 物体吸收热量B. 物体对外做功C. 物体放出热量D. 物体受到外力压缩答案:A9.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B. 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C.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D.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答案:B10. 以下哪种情况,物体的动量守恒?A.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B. 物体不受外力作用C. 物体受到的外力为零D. 物体受到的外力不为零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公式为:F = _______。
2025届浙江金华一模(11月)物理试题+答案
金华十校2024年11月高三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卷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考生注意: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4.可能用到的相关参数: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以下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 ) A.重力加速度B.磁通量C.电流D.能量2.“为研究物质中的电子动力学而产生阿秒光脉冲的实验方法”获得20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已知1阿秒等于10-18s ,则光在真空中1阿秒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与下列微粒尺度最接近的是( ) A.夸克B.氢原子C.尘埃D.乒乓球3.2024年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比赛,潘展乐在长50m 的标准泳池中游一个来回,前50米用时22.28秒,后50米用时24.12秒,最终以46秒40的成绩获得冠军。
则( )A.“46秒40”指的是时刻B.研究潘展乐的技术动作时可以将他看成质点C.潘展乐比赛的平均速度大小约为2.16m/sD.潘展乐前50米的平均速度大于后50米的平均速度4.由于空气阻力的影响,炮弹的实际飞行轨迹(如图实线所示)不是抛物线,阻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O 、a 、b 、c 、d 为飞行轨迹上的五点,其中O 点为发射点,d 点为落地点,b 点为轨迹的最高点,a 、c 为运动过程中经过的距地面高度相等的两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炮弹到达b 点时,炮弹的速度为零B.炮弹到达b 点时,炮弹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C.炮弹经过a 点的速度大于经过c 点的速度D.空气阻力对炮弹先做负功再做正功5.卫星失效后一般有“冰冻”和“火葬”两种处理方案,对于较低轨道的“死亡”卫星,备用发动机使其快速转移到更低的轨道上,最终一头扎入稠密大气层,与大气摩擦燃烧殆尽;对于较高轨道的“死亡”卫星,备用发动机可将其抬高到比地球同步轨道高300千米的“坟墓轨道”实施高轨道“冰冻”。
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合外力为10N,则其加速度为()。
A. 5m/s²B. 2.5m/s²C. 0.5m/s²D. 1m/s²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⁵ km/sB. 3×10⁸ m/sC. 3×10⁸ km/sD. 3×10⁵ m/s3.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不变。
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是()。
A. 机械能守恒B. 能量可以无中生有C. 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D. 能量转化和转移具有可逆性4. 在电场中,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等于电荷的电势能的变化量。
如果一个正电荷从电势为0的点移动到电势为-10V的点,电场力对电荷做的功为()。
A. 10JB. -10JC. 0JD. 无法确定5.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与系统对外做的功的代数和。
如果一个系统吸收了100J的热量,同时对外做了50J的功,则该系统内能的变化量为()。
A. 50JB. 100JC. 150JD. -50J6.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如果一根导线在磁场中以恒定速度运动,且导线两端的电势差保持不变,则该导线()。
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做加速运动C. 做减速运动D. 静止不动7. 根据库仑定律,两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两点电荷的电量乘积成正比,与两点电荷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如果两个电荷的电量分别为Q 和q,两点电荷间的距离为r,则两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为()。
A. kQq/r²B. Qq/rC. kQq²/rD. Qq²/r²8. 根据欧姆定律,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高三物理仿真试题及答案
高三物理仿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A. 3×10^8 m/sB. 3×10^5 km/sC. 3×10^4 km/sD. 3×10^6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这一定律?()A. F=maB. F=mvC. F=m/aD. F=a/m3. 电磁波谱中,波长最长的是()。
A. 无线电波B. 微波C. 红外线D. 可见光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被创造或销毁,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地表达了这一定律?()A. ΔE=0B. ΔE=QC. ΔE=WD. ΔE=Q+W5.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其位移为s。
根据位移-时间公式,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这一关系?()A. s=1/2at^2B. s=atC. s=vtD. s=at^26. 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是()。
A. E=F/qB. E=qFC. E=FqD. E=q/F7. 根据库仑定律,两个点电荷之间的静电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地表达了这一定律?()A. F=kQq/r^2B. F=kQ/r^2C. F=Qq/r^2D. F=Qq/r8.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F作用,其加速度为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以下哪个选项正确描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A. F=maB. F=m/aC. F=a/mD. F=1/ma9.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系统吸收的热量与对外做的功之和。
以下哪个选项正确地表达了这一定律?()A. ΔU=Q-WB. ΔU=Q+WC. ΔU=W-QD. ΔU=Q10. 光的折射定律表明,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且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四县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物理试题(含解析)
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四县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模拟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A.等距的平行条纹B.等距的环状条纹A.小球a、b总动能一直增加C.小球a、b系统电势能始终不变5.气缸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由初始状态A.bc过程中气体分子数密度增大B.ab过程中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增大A.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B.该波的传播周期为2 s 3C.接下来一小段时间内质点D.从0=t时刻起,质点P比质点A.“神舟十五号”在轨道Ⅱ二、多选题A.玻璃对1、2两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之比为B.适当减小入射角α,光线C.1、2两束光线在玻璃中传播的时间差为A .通过电阻2R 的电流为12n In B .原线圈电压为C .副线圈电压为22112n NBL IR n ω-D .发电机线框转动一圈外力做功为()2222112222I n R n R n πω+A .通过电阻的电流方向为f →C .电阻上产生的热量为224rB L v R π12.如图,一长为L 的轻杆一端固定在光滑铰链上,另一端固定质量为始时,轻杆位于竖直方向,之后受轻微扰动后向左自由转动。
某时刻轻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记为α,取重力加速度为g ,关于转动过程中小球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竖直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当2cos3α=时,小球只受重力作用三、实验题13.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将一端带有定滑轮且表面平整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滑块置于长木板左端,滑块上面固定一个小遮光片。
将滑块和托盘用轻细绳连接,在靠近托盘处连接力传感器,在长木板右侧某位置固定光电门,并连接好数字计时器。
重力加速度为g。
实验过程如下:(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游标尺固定后如图乙所示,则遮光片的宽度d= ______mm;(2)滑块静置于长木板上,记录遮光片中线在长木板上的投影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该位置到光电门的水平距离x;用手托住托盘,将若干砝码置于托盘内,由静止释放托盘,当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数字计时器记录时间为t,力传感器记录此过程中绳的拉(4)滑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用题目所给物理量符号表示)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做珠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分别为内阻忽略不计,实验可供选择的器材规格如下:-①在图上用实线画出1R、2R串联(作为一个整体)后的伏安特性曲线和该电源的I U 图线(不需写作图步骤和理由)___________。
2024届高考全国名校模拟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24届高考全国名校模拟考试题物 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两种放射性元素A 、B 的半衰期分别为t A 、t B ,且t A t B=12 ,A 、B 衰变产物稳定.某时刻一密闭容器内元素A 、B 原子核个数(均足够多)之比n A n B=12 ,经过时间t =t B ,该容器内元素A 、B 的原子核个数之比变为( )A .12 B .21 C .14 D .412.如图所示,小球通过两根轻绳1、2悬挂于车中,其中绳2沿水平方向.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两绳一直保持拉直状态.若加速度稍稍减小,则( )A .当加速度方向向右时,绳1张力变大,绳2张力变小B .当加速度方向向右时,绳1张力变小,绳2张力变小C .当加速度方向向左时,绳1张力不变,绳2张力变大D .当加速度方向向左时,绳1张力不变,绳2张力变小3.如图所示是一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横截面,一束复色光射入玻璃砖,从圆心O 处射出的折射光线分成了a 、b 两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玻璃砖对a 光的折射率较大B .a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较长C .a 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较小D .若逐渐增加入射角,最先消失的是a 光4.工程上经常利用“重力加速度法”探测地下矿藏分布,可将其原理简化,如图所示,P 为某地区水平地面上一点,如果地下没有矿物,岩石均匀分布、密度为ρ,P 处的重力加速度(正常值)为g ;若在P 点正下方一球形区域内有某种矿物,球形区域中矿物的密度为12 ρ,球形区域半径为R ,球心O 到P 的距离为L ,此时P 处的重力加速度g ′相比P 处重力加速度的正常值g 会偏小,差值δ=g -g ′可称为“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关于不同情况下的“重力加速度反常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球心O 到P 的距离变为2L ,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12 δ B .若球形区域半径变为12 R ,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18 δC .若球形区域变为一个空腔,即“矿物”密度为0,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4δD .若球形区域内为重金属矿物,矿物密度变为32 ρ,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32 δ5.如图所示,将一粗细均匀且由同种材料制成的线圈放入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垂直线圈所在平面向里),线圈的上部分为半圆,下部分为等边三角形的两边,线圈的A 、B 两端接一电源,线圈下部分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F 0,则整个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 )A .π+4π F 0 B .2π+4π F 0 C .π+4π+2 F 0 D .π+4π-2 F 06.一根长绳沿x 轴放置,现让绳子中间的P 点作为波源,从t =0时刻开始沿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振幅A =10 cm.绳上形成的简谐波沿绳向两侧传播,波长λ=1 m .t =7.5 s 时刻绳上形成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波源位于平衡位置上方y =52 cm 处.则0~7.5 s 内x =1 m 处的质点经过的路程为( )A .45 cmB .35 cmC .(40+52 ) cmD .(40-52 ) cm 7.如图所示,小车甲、乙的质量均为m,小车甲在外力(图中未画出)作用下,一直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v0;小车乙左侧固定一轻质弹簧,开始时静止在小车甲的右侧,弹簧处于自由伸长状态,小车压缩弹簧过程,弹簧一直处在弹性限度内.不计小车乙与地面间的摩擦阻力,则()A.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储存的弹性势能为12m v 2B.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弹簧弹力对小车甲做的功为-12m v2C.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弹簧弹力对小车甲的冲量大小为2m v0D.弹簧从被压缩到复原的过程,除弹簧弹力外,合外力对小车甲做的功为m v208.如图所示,发电机输出电压峰值一定的正弦式交流电,接入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导线电阻r=2 Ω,原线圈匝数n1=50,副线圈有两个绕组,匝数分别为n2=50,n3=150,负载定值电阻R=8 Ω,下列不同连接方式中,电阻R功率最大的是()A.a端接1,b端接2B.a端接3,b端接4C.2、3连接,a端接1,b端接4D.1、3连接,a端接2,b端接4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下列现象及关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温膨胀过程中,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B.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能量守恒定律C.0 ℃的冰融化为0 ℃的水,此过程系统吸收热量,内能增加D.“覆水难收(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反映了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10.玩具小车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已知小车加速和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为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车加速和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3∶5B.小车加速和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3∶5C.小车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之比为9∶4D.小车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之比为3∶211.如图所示,空间中有八个点分别位于同一正方体的八个顶点,a点和f点固定有正点电荷,c点和h点固定有负点电荷.已知四个点电荷带电荷量的绝对值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方体中心处的合场强为0B.e、d两点的电势相等C.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d点移动到g点,电场力做的功为0D.b、e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12.如图所示,半径为R、圆心为O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a、b 为圆形边界上的两点,a、O、b三点共线,ab水平.电子带电荷量为-e、质量为m,以速率v从a处射入磁场,当电子在a处的速度方向与aO夹角为30°、斜向下时,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方向相比进入时的改变了60°.不计电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圆形区域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m v 2eRB.改变入射方向,当电子经过O点时,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2πR 3vC.改变入射方向,电子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不变D.改变入射方向,两次入射方向不同,电子可能从同一位置射出磁场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7分)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研究两小球的正碰.安装好实验装置,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白纸,白纸上铺复写纸,记下重垂线所指的位置O.接下来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不放小球B,让小球A从斜槽上G点由静止释放,并落在地面上.重复多次,用尽可能小的圆,把小球A的所有落点圈在里面,其圆心就是小球A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2:把小球B静止放在轨道前端边缘位置,让小球A从G点由静止释放,与小球B 碰撞.重复多次,并使用与步骤1中同样的方法分别标出碰撞后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步骤3: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三个落地点平均位置M、P、N到O点的距离,即线段OM、OP、ON的长度.(1)上述实验除需要测量线段OM 、OP 、ON 的长度外,还需要测量小球的质量,为了防止碰撞后A 球反弹,应保证A 球的质量m 1________B 球的质量m 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若两个小球碰撞前后动量守恒,需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m 1、m 2、OM 、OP 和ON 表示)(3)若两个小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测量出长度比值k =MNOP ,则k =________.(用数字表示)(4)本实验中下列可能造成误差的是________. A .小球在斜槽上运动时有摩擦 B .轨道末端未调节水平C .小球A 未从同一高度释放D .轨道末端到地面的高度未测量14.(7分)实验室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为了尽量准确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某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电流表的内阻记为R g ,具体值未知.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断开开关S 2,闭合开关S 1,调节电阻箱R 取不同的值,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 ,利用数据描点作图,画出的1I - R 图像如图2中Ⅰ所示;③闭合开关S 2,调节电阻箱R 取不同的值,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 ,利用数据描点作图,画出的1I - R 图像如图2中Ⅱ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3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2)实验中调节电阻箱R 的阻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应从大向小逐渐调节 B .应从小向大逐渐调节C .从大向小或从小向大调节都可以(3)某次电流表指针如图4所示,则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 mA.(4)测出图2中拟合的直线Ⅰ、Ⅱ的斜率均为k =0.71 V -1,纵截距分别为b 1=15.1 A -1,b 2=8.0 A -1,可计算出干电池电动势E =________ V ,内阻r =________ Ω;电流表的内阻R g =________ Ω.(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15.(8分)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一个简易温度计,一根细长的均匀玻璃管一端开口,管内用水银柱封闭有一段气柱.如图所示,当管口竖直向上时,气柱长度为L 1=40 cm ,当管口竖直向下时,气柱长度为L 2=60 cm ,管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环境温度T 0=300 K.(1)求玻璃管水平放置时的气柱长度L 0.(2)①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环境温度上升了Δt =1 ℃,求水银柱在玻璃管中移动的距离Δx ,并判断温度计的标度是否均匀.②请举出一条提高温度计灵敏度的措施(ΔxΔt 越大,装置灵敏度越高).16.(8分)如图所示,带有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A 、B 竖直放置,极板A 、B 间电压为U ,A 极板电势高于B 极板,两极板长度均为H .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小球,从A 极板正上方h =H3 处以某一速度水平抛出,进入电场后做直线运动,恰从B 极板下边缘飞出,电容器内部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不考虑边界效应,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空气阻力.求:(1)小球在电容器上方与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之比t 1∶t 2; (2)小球的初速度大小v 0及两极板间距离d .17.(14分)如图所示,a 、b 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棒放置在倾角为θ=37°的两平行导轨上,导轨的顶端接有定值电阻R =0.4 Ω和开关S(初始时开关闭合),整个导轨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1 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上.现在给金属棒a 施加一平行于导轨向下的恒力F =0.212 N ,使其从t =0时刻由静止开始运动,t 0=1 s 时,金属棒b 刚好开始滑动,已知两金属棒的质量均为m =0.1 kg 、电阻均为r =0.4 Ω、长度均为L =1 m ,两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78 ,重力加速度为g =10 m/s 2,导轨间距为L =1 m ,金属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 37°=0.6.(1)求0~t 0时间内,金属棒a 下滑的位移大小; (2)求0~t 0时间内,金属棒a 上产生的焦耳热;(3)若金属棒b 开始滑动的瞬间,立即断开开关S ,在t 1时刻,金属棒a 中的电流恰好达到最大值,已知在t 1~2t 1时间内,金属棒a 下滑的位移为s 0,求这段时间内金属棒b 的位移大小.18.(16分)如图所示,木板B 和物块A 质量均为m ,开始木板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块位于木板最左端.物块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木板和物块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绕过光滑定滑轮连接,初始时细线绷紧.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当物块运动到木板正中间时撤去拉力,最后物块恰好停在木板的最右端.已知细线足够长,整个过程木板不会撞到滑轮,物块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求物块向右加速和减速所用时间之比t 1t 2.(2)求拉力F 的大小.(3)若已知木板长度为L ,当物块运动到木板正中间时,撤去拉力的同时细线断裂,通过计算判断最终物块能否停在木板上.若能,求物块停在木板上的位置;若不能,求物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大小.参考答案1.答案:C答案解析:结合题述可知,经过时间t =t B ,元素A 经过两个半衰期,原子核个数变为n ′A =14 n A ,元素B 经过一个半衰期,原子核个数变为n ′B =12 n B ,容器内元素A 、B 的原子核个数之比变为n ′A n ′B=n A 2n B=14 ,C 正确.2.答案:C答案解析:第一步:沿竖直方向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设绳1、2上的张力大小分别为T 1、T 2,绳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小球质量为m ,小车在水平面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小球竖直方向受力平衡,有T 1cos θ-mg =0,得T 1=mgcos θ ,两绳一直保持拉直状态,θ不变,可知T 1一直保持不变.第二步:加速度沿不同方向时,沿水平方向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在水平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当加速度方向向右时,有T 2 -T 1sin θ=ma ,得T 2=T 1sin θ+ma =mg tan θ+ma ,若加速度稍稍减小,则T 2减小.当加速度方向向左时,有T 1sin θ-T 2=ma ,得T 2=T 1sin θ-ma =mg tan θ-ma ,若加速度稍稍减小,则T 2增大.综上,C 正确.3.答案:B答案解析:由折射定律有n =sin αsin β ,假设光沿折射光线的反方向从空气射入玻璃砖,由光的可逆性可知a 、b 两束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角相同,b 光的入射角大,玻璃砖对b 光的折射率大,A 错误.在真空中由c =λf 可得λ=cf ,可知a 光在真空中的波长较长,B 正确.由折射知识有n =cv ,可知a 光在玻璃砖中的速度较大,C 错误.若临界角为C ,有sin C =1n ,可知b 光的临界角较小,若逐渐增加入射角,b 光最先达到临界角而发生全反射,最先消失的是b 光,D 错误.4.答案:B答案解析:当球形区域中矿物的密度为12 ρ时,在球体中补上密度也为12 ρ的等体积物质,球体中物质的密度变成正常密度ρ,此时P 处质量为m 的质点受到的重力为mg ,可看成补上的密度为12 ρ的物质对P 处质点的引力与原来引力mg ′的矢量和,即mg =mg ′+G 43πR 3ꞏ12ρm L 2 ,则δ=g -g ′=2πGR 3ρ3L 2 .若球心O 到P 的距离变为2L ,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14 δ,A 错误.若球形区域半径变为12 R ,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18 δ,B 正确.若球形区域变为一个空腔,在球体中需补上密度为ρ的物质,此时P 处质量为m 的质点受到的重力为mg ,有mg =mg ′3+G 43πR 3ρm L 2 ,δ3=g -g ′3=4πGR 3ρ3L 2 ,则“重力加速度反常值”变为2δ,C 错误.若球形区域中矿物的密度变为32 ρ,矿物可看成密度为ρ和密度为12 ρ的两部分物质的叠加,此时P 处重力加速度的值比正常值大,有mg ′4=mg +G 43πR 3ꞏ12ρmL 2 ,“重力加速度反常值”为δ4=g -g ′4=-2πGR 3ρ3L 2 =-δ,D 错误.5.答案:A答案解析:由电阻定律可知,线圈上、下两部分的电阻之比为R 1R 2=πr 4r =π4 ,由并联电路特点可知I 1I 2=R 2R 1=4π ,线圈上、下两部分有效长度相等,则线圈上、下两部分所受安培力大小之比为F 1F 0=I 1I 2=4π ,线圈上、下两部分所受安培力方向相同,可得整个线圈所受安培力大小为F 1+F 0=π+4π F 0,A 正确.6.答案:D答案解析:由题图可知波源P 起振方向向下,0~7.5 s 内质点P 的振动图像如图甲所示.此过程波源P 经过的总路程s P =8A -y =(80-52 )cm ,x =1 m 处的质点Q 平衡位置到波源P 平衡位置的距离恰好为λ,波从波源P 出发经过一个周期到达Q ,以后P 、Q 步调一致,Q 比P 少了一次全振动.此过程Q 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此过程Q 经过的总路程s =s P -4A =(40-52 )cm ,D 正确.7.答案:A答案解析:小车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以小车甲为参考系,小车乙以大小为v 0的初速度冲向甲,相对甲的速度为0时,弹簧压缩到最短,小车乙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弹簧储存的弹性势能为12 m v 20 ,A 正确.以地面为参考系,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小车乙的速度大小为v 0,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由功能关系可知,除弹簧弹力外,合外力对小车甲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弹簧弹性势能增加了12 m v 20 ,小车乙动能增加了12 m v 20 ,则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为m v 20 ,可知合外力对小车甲做的功为m v 20 ,对小车甲,其动能保持不变,由动能定理可知,弹簧弹力对小车甲做的功为-m v 20 ,B 错误.由动量定理知,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弹簧弹力对小车乙的冲量大小为m v 0,由于弹簧对小车甲、乙的弹力始终等大反向,可知弹簧弹力对小车甲的冲量大小也为m v 0,C 错误.以小车甲为参考系,小车乙以大小为v 0的初速度冲向甲,弹簧先压缩后复原,弹簧恢复原长时小车乙相对小车甲的速度大小为v 0、方向水平向右,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为2v 0,由功能关系可知,除弹簧弹力外,合外力对小车甲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为2m v 20 ,D 错误.8.答案:D答案解析:第一步:计算出变压器及右侧部分在原线圈电路中的等效电阻如图所示,将变压器及右侧部分等效为一个电阻R ′,当a 、b 端与副线圈绕组按不同方式连接时,副线圈等效匝数设为n ′2,设原线圈两端电压、流过的电流分别为U 1、I 1,电阻R 两端的电压、流过的电流分别为U 2、I 2,则有R ′=U 1I 1 =n 1n ′2 U 2n ′2n 1I 2 =n 21 n ′22 U 2I 2 =n 21 n ′22 R .第二步:判断等效电阻取何值时功率最大设发电机输出电压有效值为E ,等效电阻R ′的功率为P ′=I 21R ′=⎝⎛⎭⎫Er +R ′ 2R ′=E 2r 2R ′ +R ′+2r,可知当r 2R ′ =R ′时,等效电阻R ′的功率P ′有最大值,此时R ′=r . 第三步:判断哪种接法能满足功率最大当a 端接1,b 端接2时,副线圈等效匝数为n 2=50,R ′=n 21n 22 R =8 Ω,当a 端接3,b端接4时,副线圈等效匝数为n 3=150,R ′=n 21 n 23 R =89 Ω,当2、3连接,a 端接1,b 端接4时,副线圈等效匝数为n 3+n 2=200,R ′=n 21 (n 3+n 2)2 R =12 Ω,当1、3连接,a 端接2,b 端接4时,副线圈等效匝数为n 3-n 2=100,R ′=n 21 (n 3-n 2)2 R =2 Ω,此时R ′=r ,等效电阻R ′的功率P ′有最大值,即电阻R 的功率最大,D 正确.9.答案:ACD答案解析: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在等温膨胀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A 正确.热力学第一定律反映了热现象中的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B 错误.0 ℃的冰融化为0 ℃的水,系统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总动能不变,系统内能增加,C 正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意义是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泼出去的水相比盆中的水,分子无序性增加了,反映了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具有方向性,D 正确.10.答案:BD答案解析:设小车的最大速度为v m ,则加速和减速过程的平均速度均为12 v m ,A 错误.设小车加速和减速过程的时间分别为t 1、t 2,加速和减速过程的位移分别为x 1、x 2,则有x 1=12 v m t 1,x 2=12 v m t 2,t 1t 2=x 1x 2=35 ,B 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t 2=53 t 1,则小车运动的总时间t 总=t 1+t 2=83 t 1,一半时间为t 总2 =43 t 1,设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3 t 1时小车的速度为v 1,有v 1=v m -a 2(t 总2 -t 1)=v m -13 a 2t 1,可得v 1=45 v m ,前一半时间小车的位移x 前=12 v m t 1+12 (v m +v 1)⎝⎛⎭⎫t 总2-t 1 =45 v m t 1,后一半时间小车的位移x 后=12 v 1ꞏt 总2 =815 v m t 1,小车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 前x 后=32 ,C 错误,D 正确.11.答案:CD答案解析:第一步:根据电场叠加判断正方体中心的电场强度正方体中心处,两正点电荷产生的合场强方向平行于ad 方向由a 指向d ,两负点电荷产生的合场强方向也是平行于ad 方向由a 指向d ,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所以该处的合场强不为零,A 错误.第二步:根据到点电荷的距离和对称性判断电势大小关系a 和h 处等量异种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e 、d 两点的电势相等,c 和f 处等量异种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根据距离正电荷近的点电势高可判断出e 点的电势高于d 点的电势,B 错误;根据到点电荷的距离可知a 处点电荷在g 处产生的电势与f 处点电荷在d 处产生的电势相等,a 处点电荷在d 处产生的电势与f 处点电荷在g 处产生的电势相等,同理,两负点电荷在d 、g 两点产生的电势也相等,则d 、g 两点的电势相等,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d 点移动到g 点,电场力做的功为0,C 正确.第三步:根据对称性和选取不同点电荷叠加判断电场强度由对称性可知b 、e 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判断如下: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原理可得,a 、f 、c 处的三个点电荷在b 处产生的合场强方向平行ec 由e 指向c ,大小为3 k qr 2 ,h 处负点电荷在b 处产生的场强方向平行bh 由b 指向h ,大小为k q3r 2 ,同理,a 、f 、h 处三个点电荷在e 处产生的合场强方向平行bh 由b 指向h ,大小为3 k qr 2 ,c 处负电荷在e 处产生的场强方向平行ec 由e 指向c ,大小为k q3r 2 ,在bche 平面上表示如图所示,D 正确.12.答案:BC答案解析:设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圆心为C ,出射点为d ,如图甲所示,由于电子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方向相比进入时的速度方向改变了60°,可知∠aCd =60°,由三角形全等可知∠aCO =∠dCO =30°,电子从d 点射出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可知Cd ∥aO ,∠aOC =30°,△aCO 为等腰三角形,可知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r =R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电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可得r =m v eB ,代入半径可得B =m veR ,A 错误.改变电子在a 处的入射方向,当电子经过O 点时,如图乙所示,轨迹圆心在圆形边界上的D 点,出射点在e 点,可知四边形aOeD 为菱形,三角形aOD 、eOD 为等边三角形,电子从e 点射出时速度方向仍竖直向下,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120°,电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t =120°360° T =2πR3v ,B 正确.改变电子在a 处的入射方向,设电子从一般位置f 射出,轨迹圆心为P ,同理可知四边形aOfP 为菱形,出射点对应轨迹半径fP ∥aO ,可知电子射出磁场时速度方向仍竖直向下,即改变入射方向,电子离开磁场时的速度方向不变,C 正确.电子在a 处的速度方向与ab 夹角为30°、斜向下时射出磁场的位置为d ,入射方向再向下偏,电子会在d 、a 间离开磁场,若入射方向向上偏,电子会在d 、b 间离开磁场,电子入射方向与出射点位置是一一对应的,两次入射方向不同.电子不可能从同一位置射出磁场,D 错误.13.答案:(1)大于 (2)m 1ꞏOP =m 1ꞏOM +m 2ꞏON (3)1 (4)BC答案解析:(1)为了防止碰撞后A 球反弹,应保证A 球的质量m 1大于B 球的质量m 2.(2)由于竖直方向上两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且下落到同一水平面上,故两球运动的时间相同,碰撞过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在水平方向有m 1v 0=m 1v 1+m 2v 2,等式两边同乘以时间t ,有m 1v 0t =m 1v 1t +m 2v 2t ,即需验证m 1ꞏOP =m 1ꞏOM +m 2ꞏON .(3)若两个小球的碰撞为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有m 1v 0=m 1v 1+m 2v 2,由能量守恒定律有12 m 1v 20 =12 m 1v 21 +12 m 2v 22 ,解得v 1=m 1-m 2m 1+m 2 v 0、v 2=2m 1m 1+m 2 v 0,或v 1=v 0、v 2=0(不符合题意,舍去),则比值k=MNOP=ON-OMOP=v2-v1v0=1.(4)小球在斜槽上运动时有摩擦,由于每次都从同一点释放,则每次摩擦力做的功一样,小球A每次运动到轨道末端时的速度相同,不会造成实验误差,A错误.本实验要求小球离开轨道末端后做平抛运动,若轨道末端未调节成水平,小球离开轨道末端后将做斜抛运动,会造成实验误差,B正确.小球A未从同一高度释放,会导致小球A运动到轨道末端时的速度不同,会造成实验误差,C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需要测量轨道末端到地面的高度,D错误.14.答案:(1)如图所示 (2)A(3)50(4)1.41 1.2710.0答案解析:(1)实物连接图如图所示,注意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电流应从正接线柱流入.(2)实验中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时,应从大向小逐渐调节,这样回路中电流从小到大变化,可以避免电流超过电流表量程,故选A.(3)毫安表最小分度值为10 mA,可估读到1 mA,则读数为50 mA.(4)开关S2断开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Er+2R g+R,整理得1I=1E R+r+2R gE.开关S2闭合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Er+R g+R,整理得1I=1E R+r+R gE.可得1I- R图像的斜率k=1E,得E=1k,直线Ⅰ的纵截距B1=r+2R gE,直线Ⅱ的纵截距B2=r+R gE,可解得r=2b2-B1k,R g=B1-B2k,把数据代入可得E=1.41 V,r=1.27 Ω,R g=10.0 Ω.15.答案解析:(1)设大气压强为p0,水银柱长度为h,管内横截面积为S.由玻意耳定律可知,当玻璃管从平放到管口竖直向上时,有p0L0S=(p0+ρgh)L1S当玻璃管从平放到管口竖直向下时,有p0L0S=(p0-ρgh) L2S可得L0=2L1L2L1+L2=48 cm(2)①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原来环境温度T0=300 K,环境温度上升了Δt由盖- 吕萨克定律有L0St0=(L0+Δx)St0+Δt可得Δx=Δtt0L0=1.6 mm由于Δx与Δt成正比,可知在大气压强一定时温度计的标度是均匀的②由以上分析得ΔxΔt=L0t0措施一:可封闭更多的气体,这样L0增大,ΔxΔt增大,可提高测量灵敏度措施二:封闭气体后,可让管口竖直向下,这样L 2>L 0,同理有Δx Δt =L 2t 0,ΔxΔt 增大,也可提高测量灵敏度16.答案解析:(1)小球进入电场前做平抛运动,进入电场后在重力和电场力共同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整个过程竖直方向只受重力,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小球在做平抛运动时有h =12 gt 21小球从被抛出至运动到B 极板下端的全过程,有h +H =12 g (t 1+t 2)2解得t 1∶t 2=1∶1.(2)小球进入电场时速度水平分量为v x 1=v 0,竖直分量为v y 1,小球从右极板下边缘飞出,设飞出时速度水平分量为v x 2,竖直分量为v y 2,小球在电场中加速度水平分量为a x小球做平抛运动阶段,竖直方向有v y 1=gt 1小球在电场中运动时,竖直方向有v y 2=v y 1+gt 2小球进入电场后沿直线运动,有v x 1v y 1 =v x 2v y 2小球进入电场后水平方向有v x 2=v x 1+a x t 2设两极板间电场强度为E ,有qE =ma x 、U =Ed设小球平抛运动阶段水平位移为x 1,在电场中运动阶段水平位移为x 2,有x 1=v x 1t 1 x 2=12 (v x 1+v x 2)t 2 d =x 1+x 2 联立解得d =5qUH3mg ,v 0=2qU 5m17.答案解析:(1)金属棒b 刚好滑动时,有mg sin θ+BI 1L =μmg cos θ 解得I 1=0.1 A则干路上的电流I =⎝⎛⎭⎫I 1r R +I 1 =0.2 A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 =I ⎝⎛⎭⎫r +Rrr +R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E =BL v 解得v =0.12 m/s对金属棒a ,由动量定理有Ft 0+mg sin θꞏt 0-μmg cos θꞏt 0-B I -Lt 0=m v -0 即Ft 0+mg sin θꞏt 0-μmg cos θꞏt 0-qBL =m v -0 又q =ΔΦr +Rrr +R=BLx r +Rr r +R 联立解得x =0.06 m(2)对金属棒a ,由动能定理有(F +mg sin θ-μmg cos θ)x -W 安=12 m v 2-0。
浙江省绍兴市物理高三上学期2024年模拟试题及解答
2024年浙江省绍兴市物理高三上学期模拟试题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前5秒内行驶了25米。
求汽车的加速度是多少?• A. 1 m/s²• B. 2 m/s²• C. 3 m/s²• D. 4 m/s²答案:B解析: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12at2),其中(s)是位移,(a)是加速度,(t)是时间。
代入已知数据(s=25m)和(t=5s),可以解得(a=2st2=2×2552=2 m/s2)。
2、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向上的恒力作用,大小为20N,若忽略空气阻力,该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重力加速度g取10 m/s²)• A. 0 m/s²• B. 5 m/s²• C. 10 m/s²• D. 15 m/s²答案:C解析:物体所受合力为向上作用力与重力之差,即(F合=F向上−mg=20N−(2kg×10m/s2))。
因此,物体的加速度(a=F合m =20N−20N2kg=0m/s2)。
但是由于题目问的是该物体的加速度,而非净加速度,实际上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即(10m/s2)。
此题的正确选项应当基于净加速度来选择,但为了符合题目的原意,答案为重力加速度(g)的值,即(10m/s2)。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重物时,重的比轻的好,体积大的比小的好B.选用重物时,重的比轻的好,体积应小一些好C.选定重物后,应称出它的质量D.实验时,应先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本题主要考察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和注意事项。
A选项:选用重物时,我们需要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
重的物体相对于轻的物体,在相同速度下所受的空气阻力较小,因此重的比轻的好。
2024届河北省保定市保定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一模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4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宇宙中一些年轻炽热的恒星通过热核反应,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其中一种热核反应为1412126H X He C +→+,已知X 、42He 、126C 的比结合能分别为1E 、2E 、3E ,真空中的光速为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 .核反应中的X 为147 NC .X 的中子数为7D .核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231241215E E E c +-2.甲、乙两个单摆在同一地理位置做简谐振动的图像分别如图曲线甲、乙所示,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的周期为4.8sB .乙的周期为1.8sC .甲、乙的摆长之比为9:16D .0~7.2s 内乙的路程为1.5m3,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计时开始的12txt ---函数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初速度为1m /sB .物体的加速度为22m /sC .前3s 内物体的位移为10.5mD .第3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5m /s4.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均匀直木杆静置在水平面与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之间,已知斜面对木杆的支持力大小为F ,重力加速度为,sin 370.6g =︒、cos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杆处于四力平衡状态B .水平面可能是光滑的C .水平面对木杆的支持力大小为0.6mg F -D .水平面对木杆的摩擦力大小为0.8F5.在地球表面,被轻质细线悬挂而处于静止状态的质量为m 的小球,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效果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小球所处的纬度为()3060θθ<<︒︒,重力为1F ,万有引力为F ,地球的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细线的拉力T F 与F 是一对平衡力B .小球所需的向心力为224sin mR T πθC .地球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为1F mD6.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的内阻为r ,定值电阻甲的阻值为r ,乙的阻值与灯泡的阻值相等,电容器的电容为C ,当1S 闭合、2S 断开,稳定后,灯泡的功率为P ,电容器的带电量为Q ,忽略灯泡阻值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灯泡的阻值为22C PQ B .电源的电动势为Q rPC C Q+C .当1S 闭合,在2S 断开与2S 闭合两种稳定情况下,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量与电阻甲中电流的变化量的比值的绝对值为2rD .当1S 、2S 均闭合,甲中的电流为2232322PCQ rP C rPQC Q ++7.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为B 的有界匀强磁场垂直纸面向里(水平向里),磁场的上、下边界间距为d (d 为未知量),质量为m 的正方形线框边长为0.5d ,当线框的下边距磁场上边界的距离为0.5d 时,让线框从静止开始下落,经过一段时间t ,线框刚好进入磁场并开始做匀速运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忽略空气的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磁场上、下边界的间距20.5d gt=B .当线框的下边刚到达磁场的下边界时,速度为C .线框的电阻为2234B g t mD .线框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流过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mg Bt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历B 、C 两个状态又回到状态A ,压强p 与体积V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BC 与横轴平行,等腰ABC △的面积为0,S AB 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O ,已知气体在状态C 的温度为0T ,再根据图像所提供的其它已知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在状态A 的体积为02VB .气体在状态B 的压强为04S V C .气体在状态A 的温度为043T D .从状态B 到状态C ,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05S 9.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为6,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3、2,三个电阻甲、乙、丙的阻值均为R ,电源是正弦交流电,已知甲两端的电压为U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1813U B .通过电阻乙的电流为1813UR C .电源电压的有效值为3613D .三个电阻的总功率为24913U R10.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面上放置一轻质弹䈠,弹簧的右端固定,左端与质量为m 的滑块甲(视为质点)连接,小球乙(视为质点)静止在C 点,让甲在A 点获得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02v ,且甲在A 点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此时弹簧所蕴含的弹性势能为203mv ,当甲运动到B 点时弹簧正好恢复到原长,甲继续运动到C点时与乙发生弹性碰撞.已知甲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202v gLμ=,A 、B 两点间距与B 、C 两点间距均为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刚到达B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0v B .甲刚到达C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23mv C .甲刚到达C 点时(与乙发生碰撞前)的动能为20mv D .若甲、乙碰撞刚结束时,乙的速度为022v ,则乙的质量为3m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6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也可以测量小车的质量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带加速度传感器的小车(传感器的质量忽略不计)、质量已知的钩码、水平玻璃桌而(右端带定滑轮)、动滑轮(轻质)、轻质细线.实验步骤如下:A .调节定滑轮使细线水平,动滑轮跨在细线上,钩码挂在动滑轮上,调节桌面与悬点间的距离,使动滑轮两侧细线竖直,小车与钩码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记录加速度传感器的示数以及相应的钩码质量;B .改变悬挂钩码的个数,重复步骤A ,得到多组加速度a 与相应悬挂的钩码总质量M ;C .画出11a M的函数关系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设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小车的质量为m ,写出11a M 的函数关系图像的表达式1a=___________(用g 、m 、M 来表示).(2)若11a M-图像纵轴的截距为b ,斜率为k ,可得g =___________(用b 来表示),m =___________(用b 、k 来表示).12.(9分)某同学要测量某太阳能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在一定光照下,该太阳能电池有一定的电动势,但其内阻不是确定的值,内阻大小随输出电流的变化而变化.该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1)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_________(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实验测得多组电流表示数I 和电压表示数U ,某次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这时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__A .(2)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作U I -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在实验给定的光照条件下,该太阳能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__V (保留2位有效数字),从图上看出,当电流I 满足0150mA I ≤≤时,U 与I 成线性关系,此时该电池的内阻r =__________Ω(保留2位有效数字).在不满足U 与I 成线性关系的条件下,电池内阻随输出电流的增大而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由于电压表分流,使测得的电动势比真实值__________(填“大”或“小”).13.(10分)如图所示,截面是扇形AOB 的玻璃砖放在水平面上,扇形的半径为R ,60AOB ∠=︒,OB 面涂有反射层,一束单色光竖直向下照射在AO 面上的C 点,折射光线照射在OB 面的D 点,反射光线照射在AB 弧面的中点E ,DE 与AO 平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求:(1)玻璃砖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2)该单色光从C 点传播到E 点所用的时间.14.(12分)如图所示的竖直面内,平行板AB 、DC 与水平方向成37︒角固定放置,构成的ABCD 区域是边长为5L 的正方形,在此区域中制造一个恒定的风场.现让小球(视为质点)从A 点的等高点P 以水平向左的速度抛出,当小球从AD 的中点M 进入风场后,会受到恒定的风力,并沿直线运动到BC 的中点N .已知风力的大小为F 、方向与MN 垂直,重力加速度为g ,sin370.6cos370.8︒=⋅︒=,忽略空气的阻力,求:(1)小球的质量以及小球在P 点的速度大小;(2)小球在N 点时重力的瞬吋功率.15.(17分)如图所示,在垂直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中,有一沿纸面与水平方向成53︒夹角的光滑绝缘细杆,细杆的右下端点b 的右侧、竖直虚线的左侧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竖直虚线的右侧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和竖直向上、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虚线右侧、b 点左侧两个磁场的磁感应强度相同.一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视为质点)套在细杆上,从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b 点时与细杆之间刚好无弹力,接着小球从b 点进入电场,到达虚线上的c 点时速度刚好水平向右,然后小球在虚线的右侧正好做匀速圆周运动,经过一段时间正好到达虚线上的d 点.已知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0L ,小球在虚线左侧的电场中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重力加速度g ,sin530.8=︒,cos530.6=︒,求:(1)小球的带电量以及小球在b 点的速度大小;(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以及b 、c 两点间的电势差;(3)小球从a 点到d 点,动量变化率的大小.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题号12345678910答案DACADCBACBDBCD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D【解析】热核反应是放热反应,A 错误;该核反应的方程式为1154121726H N He C +→+,则X 为157N ,B 错误;X 的中子数为1578-=,C 错误;由能量守恒可得223141215E E E mc +-=∆,解得231241215E E E m c +-∆=,D 正确.2.【答案】A【解析】由图像可知, 3.6s T =乙、33.6s 4T =甲,则有4.8s T =甲,A 正确,B 错误;由2T π=,可得22::16:9l l T T ==甲乙甲乙,C 错误;由图像可知15cm A =乙,则7.2s t =乙内乙的路程为4 1.2m t A T ⨯=乙乙乙,D 错误.3.【答案】C 【解析】由2012x v t at =+可得120012a t xt v v --=-+,结合图像可得010.250.5v =、00.252av -=-,解得02m /s v =、21m /s a =,A 、B 错误;由2012x v t at =+可得,前3s 内物体的位移为212313m 10.5m 2x ⎛⎫=⨯+⨯⨯= ⎪⎝⎭,C 正确;第3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第2.5s 时刻的速度,由0t v v at=+可得(21 2.5)m /s 4.5m /s v =+⨯=,D 错误.4.【答案】A【解析】木杆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地面对木杆一定有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则水平面一定是粗糙的,A 正确、B 错误;把F 分别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则有sin37x F F =︒、cos37y F F =︒,竖直方向由力的平衡可得N y F F mg +=,水平方向由力的平衡可得x F f =,综合解得N 0.8F mg F =-、0.6f F =,C 、D 错误.5.【答案】D【解析】细线的拉力T F 与1F 是一对平衡力,A 错误;小球所需的自转向心力为222F m r T π⎛⎫= ⎪⎝⎭,结合cos r R θ=,可得2224cos mR F T πθ=,B 错误;小球所在位置的重力加速度为1F m ,赤道处的重力加速度小于小球所在位置处的重力加速度1F m ,C 错误;由22GMm v m R R =、2GMmF R =综合可得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D 正确.6.【答案】C【解析】对电容器,Q C U =,对灯泡2U P R =,则有Q U C =,综合解得灯泡的阻值为22Q R PC =,A 错误;由欧姆定律可得U I R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2E I r R =+,综合解得2Q rPC E C Q=+,B 错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112U E I r =-⨯,222U E I r =-⨯,比较可得()21212U U I I r -=--⨯,则有2U I r ∆=-∆⨯,即2Ur I∆=-∆,C 正确;当1S 、1S 均闭合,稳定后灯泡与乙并联的总电阻为2 222R Q R PC ==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通过甲的电流为2EI r R =+并,综合计算可得22323244PCQ rP C I rPQC Q +=+,D 错误.7.【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210.52d gt =,解得2d gt =,A 错误;当线框的下边刚到达磁场的下边界时,设速度为v ,分析线框的运动过程结合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得22v gd =,综合可得v ==,B 正确;设线框刚进入磁场时匀速运动的速度为0v ,由0v gt =、00.5E B dv =⨯、EI R=、0.5F BI d =⨯安、F mg =安,综合解得2254B g t R m=,C 错误;由E t ∆Φ=∆、E i R =、q i t =,综合可得q R ∆Φ=,线圈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2(0.5)B d ∆Φ=,综合可得mq Bt=,D 错误.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答案】AC【解析】设气体在状态A 的体积为A V ,在状态A 、B 的压强分别为A p 、B p ,BC 与横轴平行,ABC △的面积为0S ,由几何知识可得()()000132B A S V V p p =--,由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可得000322A V VV V +==,A 正确;AB 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O ,由正比例图线的比例性可得03E A A p p V V =,综合解得003B Sp V =,B 错误;B 、C 的压强相等,则有03C B S p p V ==,气体从状态C 到状态A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00C A AAp V p V T T =,综合解得043A T T =,C 正确;由几何关系可得直线BC 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为()003B S p V V =-,由功的定义可得外界对气体做的功等于p V -关系图像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则气体从状态B 到状态C 外界对气体做的功为W S =,综合可得06W S =,D 错误.9.【答案】BD【解析】设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1U 、甲的电流为1I ,两个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分别为2U 、3U ,由理想变压器的原理可得,1263U U =、1362U U =,由欧姆定律可得1U I R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222311U U U I R R =+,综合解得13613U U =、21813U U =、31213U U =,A 错误;由欧姆定律可得通过电阻乙的电流为221813U UI R R==,B 正确;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的电压为014913U U U =+=,C 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三个电阻R 的总功率就是电源输出的功率,则有2014913U P U I R==,D 正确.10.【答案】BCD【解析】甲从A 运动到B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22200112322B m v mv mgL mv μ+=+,结合202v gL μ=可得03B v v =,A 错误;甲运动到B 点时弹簧正好恢复到原长,A 、B 两点间距与B 、C 两点间距均为L ,则甲在A 、C 两点弹簧的弹性势能相等均为203mv ,B 正确;甲从A 运动到C ,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20k 1222m v mg L E μ=⨯+,综合解得2k 0E mv =,C 正确;设甲刚到达C 点时的速度为v ,则有2k 12E mv =,解得0v =,设乙的质量为M ,由弹性碰撞的规律可得mv mv Mv =+甲乙,222111222mv mv Mv =+甲乙,综合可得2mv v M m=+乙,当022v =乙,综合解得3M m =,D 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4分.11.【答案及评分细则】(1)1212m g g M+⨯(2分,结果正确,形式不同可以同样得分,其他结果均不得分)(2)12b(2分,结果正确,形式不同可以同样得分,其他结果均不得分)4kb(2分,结果正确,形式不同可以同样得分,其他结果均不得分)【解析】(1)对小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 ma =,由动滑轮对应的连接体的运动规律可得钩码的加速度为2a,对钩码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2a Mg T M-=,综合可得22MaMg ma =+,变形可得11212m a g g M=+⨯.(2)若11a M -图像纵轴的截距为b ,斜率为k ,则有12b g =、2m k g=,综合解得12g b =、4km b =.12.【答案及评分细则】(1)右(1分,其他结果均不得分)0.160(1分,填“0.158~0.162”得1分,多填单位A 同样得分,其他结果均不得分)(2)2.9(2分,多填单位V 可得1分,其他结果均不得分)7.3(2分,填“7.0~8.0”得2分,多填单位Ω可得1分,其他结果均不得分)增大(2分,其他结果均不得分)(3)小(1分,其他结果均不得分)【解析】(1)闭合开关前,为保护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使其接入电路的电阻调到最大;电流表的示数为0.160A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U E Ir =-,故图像的纵轴截距表示电源电动势,读数可知 2.9V E =;图像线性部分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内阻的大小 2.9 1.8||7.30.15r k -==Ω=Ω;在不满足U 与I 成线性关系的条件下,由E Ur I-=可知,光伏电池的内阻随输出电流的增大而增大.(3)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使测得的电动势比真实值小.13.【答案】(1(2)2R c【解析及评分细则】(1)DE 与AO 平行,则60EDB ∠=︒(1分)则OCD △为正三角形,根据几何关系,光在C 点入射角60i =︒(1分)折射角30r =︒(1分)则折射率sin sin in r==(2分)按步骤得分,步骤齐全且结果正确,得全分;若结果错误,扣除结果分后,其余按步骤得分.(2)由于E 为AB 弧的中点,则30EOD OED ︒∠=∠=(1分)ODE △为等腰三角形,2cos30OD R ⋅︒=(1分)解得3OD DE R ==(1分)光从C 点传播到E 点所用时间()2CD DE CD DE n Rt v c c++===(2分)按步骤得分,步骤齐全且结果正确,得全分;结果错误,按步骤得分,2分的其中写对一个等式给1分.14.【答案】(1)54Fg (2【解析及评分细则】(1)在风场中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其合力由M 指向N ,由二力合成的矢量三角形可得cos37mg F ︒=(1分)解得54Fm g=(1分)由几何关系可得,A 、P 两点与M 点的高度差为1 2.5cos37h L =︒(1分)设小球从P 到M 的运动时间为1t ,则有21112h gt =(1分)设小球在P 点的速度为0v ,把小球在M 点的速度M v 分别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则有sin37y Mv v =︒、tan37y v v =︒(2分)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可得1y v gt =(1分)综合可得12h L =、1t =、y v =、0v =M v =1分)按步骤得分,步骤齐全且结果正确,得全分;结果错误,按步骤得分,sin37y Mv v =︒、tan37y v v =︒,每个式子为1分,最后结果1h 、1t 、y v 、M v 不占分值,写对不给分,写错或不写不扣分.(2)在风场中对小球受力分析,由二力合成的矢量三角形以及牛顿第二定律可得sin 37mg ma ︒=(1分)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2225N M a L v v ⨯=-(1分)小球在N 点重力的瞬时功率为sin37N P mgv =︒(1分)综合计算可得P =1分)按步骤得分,步骤齐全且结果正确,得全分;若结果错误,扣除结果分后,其余按步骤得分.15.【答案】(1)mgE(225625EL -(3)36123100mg π+【解析及评分细则】(1)设小球的带电量为q ,小球在虚线的右侧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电场力与重力等大反向,则有Eq mg =(1分)解得mgq E=(1分)小球在细杆上运动时,把小球的重力分别沿着细杆和垂直细杆方向分解,分析可得合力为sin 53F mg =︒(1分)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ma=设小球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0v ,由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关系可得20210a L v ⨯=(1分)综合解得45a g =、0v =1分)按步骤得分,步骤齐全且结果正确,得全分;结果错误,按步骤得分,该步骤45a g =不占分值,写对不给分,写错不扣分.(2)设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小球到达b 点时与轻杆之间无弹力,即洛伦兹力与重力垂直细杆方向的分力等大反向,则有0cos53Bqv mg =︒(1分)解得B =1分)设虚线左侧电场的电场强度为0E ,小球在虚线左侧电场中运动,加速度竖直向上大小为g ,则有0E q mg mg -=(1分)把小球在b 点的速度分别沿着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则有0cos53x v v =︒、0sin 53y v v =︒(1分)由逆向思维可得从c 到b 小球做类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以0cos53x v v =︒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向上大小为g ,末速度为0sin 53y v v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22y v gy =(1分)b 、c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0tx U E y =-综合解得x v =y v =25625bc U EL =-(1分)按步骤得分,步骤齐全且结果正确,得全分;结果错误,按步骤得分,该步骤0cos53x v v =︒、0sin 53y v v =︒每写对一个得1分,最多得1分,该步骤x v =、y v =(3)小球从a 到b 的运动时间为10100.5Lt v =(1分)小球从b 到c 的运动时间为2y v t g=(1分)小球从c 到d 的运动时间为3mt Bqπ=(1分)小球从a 到d 动量的变化量的大小为x p mv ∆=(1分)动量变化率的大小为123pF t t t ∆=++(1分)综合可得36123100mgF π=+(1分)按步骤得分,步骤齐全且结果正确,得全分;若结果错误,扣除结果分后,其余按步骤得分.。
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
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备考物理高考要多做物理模拟试卷,多做试卷试题练习以此增加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样考试才能考得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高三物理模拟试卷题目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只电阻分别通过四种不同形式的电流,电流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在相同时间内电阻产生热量最大的是2.牛顿提出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后,为证明地球表面的重力和地球对月球的引力是同一种力,也遵循这个规律,他进行了“月-地检验”.已知月球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60倍,“月-地检验”是计算月球公转的A.周期是地球自转周期的倍B.向心加速度是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倍C.线速度是地球自转地表线速度的602倍D.角速度是地球自转地表角速度的602倍3.金属板和板前一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两点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C点靠近正电荷,则A.A、B两点的电势相等B.C点的电势比A点的低C.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D.C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4.可变电容器C1、C2和可变电阻器R1、R2以及电源E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S,当R1的滑片在图示位置时,C1、C2所带的电荷量相等.现要使C1所带的电荷量大于C2所带的电荷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只增大R2的电阻B.只增大C2的电容C.只增大C1的电容D.只将R1的滑片向A端移动5.如图所示,小球置于倾角为45°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整个装置匀速竖直下降一段距离.此过程中,小球重力大小为G,做功为WG;斜面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F1,小球克服F1做功为W1;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大小F2,做功为W2.不计一切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2=G,W2=0B.F1=G,W1= WGC.F1>G,W1> WGD.F2>G,W2> WG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如图所示,蹦床运动员从空中落到床面上,运动员从接触床面下降到最低点为第一过程,从最低点上升到离开床面为第二过程,运动员A.在第一过程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B.在第二过程中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在第一过程中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D.在第二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7.如图所示,铁芯上有两个线圈A和B.线圈A跟电源相连,LED(发光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M和N并联后接线圈B两端.图中所有元件均正常,则A.S闭合瞬间,A中有感应电动势B.S断开瞬间,A中有感应电动势C.S闭合瞬间,M亮一下,N不亮D.S断开瞬间,M和N二者均不亮8.如图所示,光滑绝缘的水平面内存在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长度为L绝缘光滑的挡板AC与电场方向夹角为30°.现有质量相等、电荷量均为Q的甲、乙两个带电体从A处出发,甲由静止释放,沿AC边无摩擦滑动,乙垂直于电场方向以一定的初速度运动,甲、乙两个带电体都通过C处.则甲、乙两个带电体A.发生的位移相等B.通过C处的速度相等C.电势能减少量都为D.从A运动到C时间之比为9.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两个物块A和B,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拉物块A,使A竖直向上运动,直到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此过程中,物块A的位移大小为B.在此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量为0C.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物块A的加速度为D.物块B刚要离开地面,物块A的速度为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8分)在用“落体法”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小明选择一条较为满意的纸带,如图甲所示.他舍弃前面密集的点,以O为起点,从A点开始选取纸带上连续点A、B、C……,测出O到A、B、C……的距离分别为h1、h2、h3…….电源的频率为f.(1)为减少阻力对实验的影响,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选用铁质重锤B.安装打点计时器使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C.释放纸带前,手应提纸带上端并使纸带竖直D.重锤下落中手始终提住纸带上端,保持纸带竖直(2)打B点时,重锤的速度vB为▲.(3)小明用实验测得数据画出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4)另有四位同学在图乙的基础上,画出没有阻力时的图线,并与其比较,其中正确的是▲.11.(10分)小华和小明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电压U /V 0.00 0.20 0.40 0.70 1.00 1.30 1.70 2.10 2.50电流I/A 0.00 0.14 0.24 0.26 0.37 0.40 0.43 0.45 0.46(1)实验室有两种滑动变阻器供选择:A.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 、额定电流3A)B.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2000 、额定电流1A)实验中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填写字母序号)(2)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3)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选填“左”或“右”)端.(4)利用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画出小灯泡的U-I图线.(5)他们在U-I图像上找到小灯泡工作电压为2.0V时坐标点,计算此状态的电阻值时,小明提出用图像上该点的曲线斜率表示小灯泡的阻值;小华提出该点与坐标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小灯泡的阻值.你认为▲(选填“小华”或“小明”)的方法正确.12.【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12A.[选修3-3](12分)(1)一瓶矿泉水喝完一半之后,把瓶盖拧紧,不久瓶内水的上方形成了水的饱和汽.当温度变化时,瓶内水的饱和汽压与温度变化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2)带有活塞的气缸中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缸内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如图所示。
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年高三上册期末调研考试物理模拟试题(附答案)
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物理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题4分,共2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把一根直导线放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由于通过的电流或者放置的方位不同,导线受到的安培力也不同,下列哪个图中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最大?()A. B. C. D.2.如图所示,一个小型旋转电枢式交流发电机,其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方向的水平轴'OO 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
已知线圈匝数为n,电阻为r,转动的角速度为ω,外接电阻为R,电流表示数为I。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穿过线圈的磁通量随时间周期性变化,周期为πω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最大值为2() I R r nω+C.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开始计时,半个周期内磁通量变化量为0D.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时,电流表示数为03.在发波水槽中,两个振动步调一致的振动片以20Hz的频率周期性击打水面上的S1和S2两点,S 1、S 2相距6cm ,如图所示,Q 点到S 1的距离为8cm 且112QS S S 。
t =0时刻振动片开始振动,t =0.2s 时Q 点开始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槽中形成的水波波长为4cmB.两个振动片同时停止击打水面,水面上的水波立即消失C. Q 点的振动始终加强障碍物D.垂直QS 1在水槽中放置宽4cm 的障碍物(如图中虚线所示),在障碍物后面还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水波干涉图样4.将弹性小球以某初速度从O 点水平抛出,与地面发生弹性碰撞(碰后竖直速度与碰前等大反向,水平速度不变),反弹后在下降过程中恰好经过固定于水平面上的竖直挡板的顶端。
湖北省黄冈市2024届高三模拟测试卷(一)(黄冈八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黄冈八模2024届高三物理模拟测试卷(一)(答案在最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首次合成新核素轴()21492U ,并在重核区首次发现强的质子—中子相互作用导致α粒子形成的概率显著增强的现象,这有助于促进对原子核α衰变过程中α粒子预形成物理机制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核()21491U 发生核反应方程为214421092290U He Th →+,是核裂变反应B.21492U 与21090Th 的质量差等于衰变的质量亏损C.产生的新核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将发射出γ射线D.新核11090Th 的结合能大于轴核()21492U 的结合能2.如图所示,一条质量为1kg 的均匀柔软绳索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有一小段垂在桌边,使它从静止开始运动.重力加速度210m /s g =,在运动过程中,绳的转折处O 点的最大张力是()A.2.5NB.5NC.10ND.7.5N 3.现要测量一玻璃圆盘的折射率,但是由于手边没有角度测量工具,一同学想到用表盘辅助测量.使一束单色光从11点处水平射入,发现从7点处水平射出,则玻璃折射率n 为()A.1.5B.24.金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95%,质量是地球质量的82%.已知地球的公转周期为T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1v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 ,则()A.B.1C.金星表面重力加速度为82g 95D.金星对地球引力是地球对金星引力的0.82倍5.某款质量1000kg m =的汽车沿平直公路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汽车在10t ~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50s t ~内汽车保持额定功率不变,50s 70s ~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大速度m 40m /s v =,汽车从70s 末开始关闭动力减速滑行,2t 时刻停止运动.已知,110s t =,汽车的额定功率为80kW ,整个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t 时刻的瞬时速度10m /sB.汽车在150s t ~内通过的距离1300m x =C.2t 为80sD.阻力大小为1000N6.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光滑绝缘圆环固定在竖直面内,圆环上A 、B 、C 三点构成正三角形,AD 、BE 为圆环直径,且AD 水平.甲、乙两小球带有等量异种电荷,将带正电荷的小球甲固定在A 点处,另一带负电小球乙恰好能静止在B 点处(甲、乙均可视为质点),已知小球乙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甲、乙形成的电场中,D 、E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在甲、乙形成的电场中,C 点电势等于D 点电势C.乙受到大圆环的弹力F =D.将乙放在C 点也恰好可静止不动7.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分别位于6m x =-和12m x =处的两个波源M 和N ,沿y 轴振动,形成了两列相向传播的简谐横波a 和b .0t =时刻a 和b 分别传播到2m x =-和8m x =处,波形如图所示,10s t =时两列波恰好第一次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与b 相遇后不会出现干涉现象B.质点P 开始振动时沿y 轴负方向运动C.a 与b 的频率之比为2:3D.14s t =时,4m x =处质点的位移为10cm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8.如图所示电路中,11ΩR =,232ΩR R ==,电源电动势3V E =,内阻 1.5Ωr =.电流表示数为I ,电压表示数为U .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从a 滑到b 的过程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I 减小,U 减小B.U I 不变,ΔΔU I不变C.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5WD.1R 获得的最大功率为1.5W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着三个完全相同的砖块A 、B 、C ,质量均为m ,A 、B 之间和B 、C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用两根长度相同的轻绳分别连接砖块A 与砖块C ,并将两根轻绳系于O 点,现将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于O 点,不考虑砖块的转动,最大静摩擦力约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在F 作用下三个砖块保持相对静止的一起向上运动,则三个砖块的加速度为3F mB.若39μ>,则无论F 多大,砖块A 、B 、C 都将保持相对静止C.若33μ=,且3F mg >,则砖块A 、B 之间的摩擦力为13F D.若310μ=,且3F mg >,则砖块A 、B 之间的摩擦力为320F 10.在水平面内以O 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第一象限中有一矩形挡板OABC ,其中3OA a =,OC a =,在空间内存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为B ,其中第三象限边界为BO 的延长线,O 点为一粒子源,可向OB 反向延长线至垂直于BO 方向的90︒夹角范围内发射大量带电粒子,带电粒子电荷量为()0q q <,质量为m ,粒子的速度大小Bqav m=,忽略粒子间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不可能打到OA 挡板的中点B.带电粒子有可能打到BC 挡板上(除B 、C 两点)C.带电粒子打在OA 挡板上所用时间可能为32m Bq πD.带电粒子打在AB 挡板上所用时间可能为56m Bqπ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7分.11.(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光电门和数字传感设备设计了一个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集成框架,如图甲所示,框架上装有两个光电门,都可上下移动;框架的竖直部分贴有长度有限的刻度尺,零刻度线在上端,只能直接读出光电门1到零刻度线的距离1x ;框架水平部分安装了电磁铁,将质量为m 的小铁球吸住,小球刚好处于零刻度线位置.一断电小铁球就由静止释放,先后经过两个光电门时,与光电门连接的数字传感器即可测算出速度大小1v 和2v .多次改变光电门1的位置,得到多组1x 、1v 和2v 的数据,建立如图乙所示的坐标系并描点连线,得出纵截距和横截距分别为a 、b .甲乙(1)需要提前向数字传感器输入小球的直径d ,当小铁球经过光电门时,光电门记录下小球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 ,测算出的速度v =______.(2)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用a 和b 表示).(3)若选择刻度尺的0刻度所在高度为零势能面,则小铁球经过光电门2时的机械能表达式为______(用题中的m 、2v 、a 和b 表示).12.(9分)根据人体电阻的大小可以初步判断人体脂肪所占比例.(1)实验小组用多用电表直接粗测人体电阻x R ,先把选择开关调至“1k ⨯”挡,经欧姆调零后测量人体电阻,指针偏转如图a 所示;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应把选择开关调至______(填“100⨯”或“10k ⨯”)挡,经欧姆调零后再次测量,示数如图b 所示,则人体电阻为______kΩ.图a 图b(2)现用另外方案测量人体电阻,实验小组根据已有器材设计了一个实验电路.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电压表1V (量程5V ,内阻150.0kΩr =),电压表2V (量程3V ,内阻230.0kΩr =),电流表A (量程0.6A ,内阻1Ωr =),滑动变阻器R (额定电流1.5A ,最大阻值50Ω),电源E (电动势6.0V ,内阻不计),开关S ,导线若干.请帮助完成下列实验步骤:①图c 中虚线框内缺少了一块电表,应选择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把实验电路图补充完整;图c③若步骤①中所选电表的示数为D ,电压表1V 的示数为1U ,则待测电阻x R =______(用题中所给的物理量符号表达).13.(10分)如图所示为一超重报警装置,其主体是水平地面上的竖直薄壁密闭容器且导热性能良好.容器高0.5m H =、横截面积20.06m S =,底部是深0.1m h =的预警区域,内有一厚度和质量均不计的活塞.活塞通过轻杆连接轻质平台,当活塞进入预警区域时,系统会发出超重预警.平台上未放重物时,内部封闭气柱长度0.4m L =;平台上轻放质量为M 的重物时,活塞最终恰好稳定在预警区域上边界.已知环境温度027T =℃,大气压强50 1.010Pa p =⨯,不计摩擦阻力,求:(1)重物的质量M ;(2)放上M 至活塞最终稳定的过程中,密闭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Q ;(3)若环境温度变为3-℃且外界大气压强不变,为保证放上M 后活塞最终仍稳定在预警区域上边界,应充装与封闭气体同温同压的气体多少体积?14.(14分)如图甲所示,一质量0.5kg M =的物块放在足够大的粗糙水平面上的O 点,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μ=.长1m l =的轻质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着一质量0.5kg m =的小球,小球静止时位于O 点,小球与物块均视为质点.以O 为原点,水平向右为x 轴建立坐标.O 点右侧空间有一特殊的水平外力场,外力F 随位置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现将小球拉至与竖直方向夹角53θ=︒的位置,由静止释放,运动至最低点O 时与物块发生弹性正碰.设物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210m /s ,sin530.8︒=,cos530.6︒=.求:甲乙(1)碰撞后瞬间物块的速度大小;(2)物块第一次运动到 1.6m x =时的动能.15.(18分)如图(a )所示,两根电阻不计的平行长直金属导轨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间距为L ;两根长度均为L 、质量均为m 、电阻均为r 的相同的导体棒M 、N 静置于导轨上,两棒相距0x ;整个装置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从0t =开始,给导体棒M 施加一平行于导轨的外力F ,使导体棒M 在00t ~内以加速度a g μ=做匀加速运动,导体棒N 在0t 时刻(0t 未知)开始运动,F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b )所示.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运动过程中两棒均与导轨接触良好.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图(a )图(b )(1)求0t 时刻导体棒M 的速度;(2)求02t 时刻外力F 的大小;(3)若02t 时刻导体棒M 的速度为v ,求此时两棒间的距离.高三・物理(贵州)・模拟一・参考答案1.C A 项为α衰变而非裂变;反应前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之差为质量亏损;γ射线来自原子核的跃迁而非核外电子的跃迁,C 项正确;新核21090Th 的平均结合能较铀核11492U 大,D 项错误.2.A 设垂直部分绳子质量为m ,水平部分的绳子质量为M ,绳的转折处O 点的张力为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 T ma -=,T Ma =,且1kg m M +=,解得()()21m mg Mmg T m m g M m M m-===-++,则当1kg 2m =时,T 取得最大值2.5N .3.D根据题意,由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光线在11点处的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则折射率为sin60sin30n︒==︒.4.B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对地球和金星有331221rrT T=,因不知金量与地球公转半径之比,故A项错误;地球第一宇宙速度1v=,则金星第一宇宙速度11v==',B项正确;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2GMgR=,则金星表面重力加速度()()22282%82%/95%95%GMg GM RR=⨯⨯'=⨯,C项错,金星与地球之间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D项错.5.B根据题意可知,当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时,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则有mPVf=,解得m2000NPfv==,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关闭发动机之后,加速度为22m/sfam==,由运动学公式0v v at=+可得()m270v a t=-,解得290st=,故CD错误;根据题意,设1t时刻,汽车的速度为1v则,此时的牵引力为11PFv=,设汽车在10t~时间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1a,则有111v a t=,由牛顿第二定律有11F f ma-=,联立解得120m/sv=,150st~内,由动能定理有()221m1115022P t fx mv mv--=-,解得1300mx=,故A错误,B正确.6.C对乙球静止在B点,令甲、乙两球间的库仑引力为F引、由平衡条件得sin30sin30F mg⋅︒=⋅︒引,Ncos30cos30F mg F⋅︒+︒=引.得F mg=引,NF=.在甲、乙形成的电场中、D、E两点的强度大小相等,方向不同,A项错;0cQ=而0DQ<,故B项错;将乙球放于C点,将沿圆环向下滑动,D项错.7.D由图可知波长4m a b λλ==,又在同一介质中传播,则波速v 相等,频率相等,C 项错;两波相遇后可产生干涉现象,A 项错;a 波向右传播,且最前沿的质点正沿y 轴正方向振动,故振源起振方向沿y 轴正方向,质量P 起振时亦沿y 轴正方向,B 项错;两波前沿相距10m ,10s t =时相遇,则波速0.5m /s v =,14s t =时,两波上距4m x =处质点距离为7m 处的波形传播至4m x =处,由图可知a 波上为振幅4cm ,b 波上为振幅6cm ,故叠加后的位移为10cm ,D 项正确.8.ABC由图可判断,3R 的右端电阻与电压表串联,对电压表的影响可忽略,电压表测量1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干路的电流,当P 由a 向b 滑动时,3R 连入电路的阻值由0开始增大,回路总电阻增大,干路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为1U IR =,其减小,故A 正确;根据欧姆定律可知1ΔΔU UR I I==,其不变,故B 正确;外电路电阻为23123R R R R R R =++,3R 由0增大到2Ω,则R 由1Ω增大到2Ω,而当 1.5ΩR r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即2m 1.5W 4E P r ==,故C 正确;当30R =时,干路电流最大,1R 的功率最大,即21m11 1.44W E R R R r ⎛⎫== ⎪+⎝⎭,故D 错误.9.BD 若在F 作用下三个砖块保持相对静止的一起向上运动,对A 、B 、C 整体分析,有33F mg ma -=,得3Fa g m=-,故A 错误;设3个砖块刚好相对静止一起加速向上运动,此时A 、B 和B 、C 之间的摩擦力均为最大静摩擦力,对B 受力分析,竖直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f mg ma -=,又f N μ=,水平方向cos30N F =︒,得39μ=,易得当39μ>时,A 、B 和B 、C 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无论F 多大,砖块A 、B 、C 都将保持相对静止,故B 正确;若3339μ=>,且3mg F >,A 、B 和B 、C 之间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砖块A 、B 、C 保持相对静止向上匀加速运动,对B ,有2f mg ma -=,得16f F =,故C 错误;若33109μ=<,且3F mg >,砖块A 、B 、C 发生相对滑动,得320f N F μ==,故D 正确.10.AC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2v qvB m R=,代入数据可得圆周运动半径R a =,由几何关系可知,当粒子垂直OB 方向入射进磁场时,轨迹刚好经过OABC ,如图中轨迹1所示,逆时针转动会撞到AB 上,直至又撞到OA 上,当粒子刚好沿BO 延长线方向发射时,粒子打在OA 上的位置最低,记为D 点,由几何关系可知,此位置2y a =>粒子不可能打到OA 板中点,也不能打到BC 挡板上(除B 、C 两点),故A 正确,B 错误;根据几何关系可得,打在AB 板上圆弧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θ,180240θ<<︒︒,根据时间计算公式2360360m t T qB θθπ==⨯︒︒,可知打在AB 板上的时间为43m mt Bq Bqππ<<,D 错误,同理,打在OA 上时,对应的圆心角240300θ<<︒︒,打在OA 板的时间为4533m mt Bq Bqππ<<,C 正确.11.(1)dt(2分)(2)2ab(2分)(3)221122E mv ma =-(2分)解析:(1)由于小铁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极短,所以小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会近似等于小球经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所以速度为dv t=.(2)小铁球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2221212g x x v v -=-,解得22212122v v gx gx -=-,结合图像可知2a g b=,2x b =.(3)小铁球经过光电门2时的机械能为22222111222E mv mgx mv ma =-=-.12.(1)10k (1分)100(1分)(2)①2V (1分)通过被测电阻的最大可能电流为5510A -⨯,电流表的量程太大,2V 可作为量程为4110A-⨯的电流表使用(2分)②(2分)③()12U D r D -(2分)解析:(1)当选择“1k ⨯”档位时,欧姆表指针偏角过小,误差太大,应使之指示在中间,故应选择更高的档位,重新进行欧姆调零再测量.之后的读数为1010k 100k ⨯=;(2)第二种方案本质上是伏安法,因人体电阻高达100k ,而电源电压6V ,流过人体的电流不高于0.06mA ,显然所给的电流表量程太大,不可用;鉴于电压表2V 的内阻已知,故可将电压表2V 与人体串联,当作量程为0.1mA g I =电流表使用.因人体电阻及电压表2V 内阻太大,滑动变阻器阻值又太小,故控制电路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由串并联关系可知()1212x U D r U D R D D r --==.13.(1)最终稳定时,封闭气体温度不变,则0011p V p V =(或01p L p h =)(1分)所以104p p =(1分)又10Mg p p S=+(1分)解得:31.810kg M =⨯(1分)(2)设外界大气压力和重物对封闭气体做功为W则:()()307.210J W Mg p S L h =+-=⨯(1分)在(1)的情况下,密闭气体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1分)所以气体向外界放出的热量为37.210J Q =⨯(1分)(3)外界大气压强不变,所以环境温度变化时,满足0101V V T T =(1分)解得:100.9V V =(1分)所以应充装同温同压的气体体积为33010Δ0.10.1 2.410m V V V V LS -=-===⨯(1分)14.(1)设小球运动到O 点时的速度为v ,对小球释放后至运动到O 点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211cos 2mgl mv θ-=(2分)解得/s v =(1分)设碰撞后瞬间小球与物块的速度分别为1v 、2v ,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12mv mv Mv =+(2分)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22212111222mv mv Mv =+(2分)解得2/s v =(1分)(2)碰后物块第一次运动到 1.6m x =过程中物块受到最大水平外力m 2N F =,0~1.6m 内,由图像可知水平力做功F 0J W =(1分)摩擦力f 做功f 1.6J W Mgx μ=-=-(1分)由动能定理可得2F f k 212W W E Mv +=-'(2分)代入数据k 0.4J E '=(2分)15.(1)导体棒N 未运动时,电路中的电动势、电流①E BLv =,②2E I r =(1分)每个导体棒收到的安培力F BIL =安③(1分)导体棒N 开始运动时,安培力与摩擦力平衡F mg μ=安④(1分)整理得,此时导体棒M 的速度0222mgr v B L μ=⑤(1分)(2)对导体棒M ,0t =时刻0F mg ma μ-=⑥(1分)0t 时刻1F mg F ma μ--=安⑦(1分)而1020002F F F F t t --=⑧(1分)整理得24mg F μ=⑨(1分)(3)00t -时间内,导体棒M 做匀加速运动00v at =⑩(1分)由⑤⑩得0222mr t B L =⑪(1分)0t 时刻两棒间的距离为210012x x at =+⑫(1分)设02t 时刻两棒间的距离为2x ,导体棒N 的速度为1v ,002t t ~时间内电路中电流的平均值为I .根据动量定理对整体12001022F F t mgt mv mv mv μ+-=+-⑬(2分)对导体棒N ,001BILt mgt mv μ-=⑭(2分)此过程中的平均感应电动势ΔΦΔE t =,2E I r =⑮(1分)而()21ΔΦBL x x =-⑯(1分)整理得22202244216mvr m gr x x B L B L μ=-+⑰(1分)。
2023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物理兴趣小组制作一电动小车,可以通过遥控器灵活操控其运动。
某次活动中,小组成员操控小车沿一直线做较为复杂的运动,其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
关于小车在前4s 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小车一直朝同一方向运动B .小车的加速度不变C .前4s 内小车发生的位移大小为8mD .小车在第1s 内的位移和前3s 内的位移相同2.匀强电场的方向平行于△ABC 所在平面,如图所示,AB AC =。
将电荷量为6410C --´的点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功8×10-6J ,再把该电荷从B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做功51.610--⨯J ,关于该电场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2AB U V=-B .若规定A 点电势为0,则C 点电势为2VC .电场强度的方向由B 指向AD .电场强度的方向由C 指高B3.质量为M 的正方体A 与质量为m 的圆球B 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 作用下静止在墙角处,它们的截面图如图所示,截面正方形的对角线与截面圆的一条直径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所有摩擦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 。
则()A .()F M m g=+B .F mg=C .地面受到的压力为N F ,()N F M m g<+D .地面受到的压力为N F ,()N F M m g>+4.北京时间2023年1月15日11时14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一箭十四星”发射方式,成功将14颗卫星发射升空,所有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如图所示,火箭运行至P 点时同时释放A 、B 两颗卫星,并分别将它们送入预定椭圆轨道1(A 卫星)和椭圆轨道2(B 卫星)。
P 点为椭圆轨道的近地点,B 卫星在远地点Q 处进行姿态调整并变轨到圆轨道3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过程中经过P 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关系:A Ba a >B .两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动过程中经过P 点时的速度大小关系:A Bv ν>C .变轨前,B 卫星在P 点的机械能等于在Q 点的机械能D .B 卫星在P 点的动能小于其在轨道3上Q 点的动能5.如图甲所示,用活塞在气缸中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气体由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变化到状态c ,气体温度(T )随体积(V )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bc 连线的反向延线过坐标原点,不计活塞与气缸壁的摩擦。
2024届山东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全真演练物理试题
2024届山东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全真演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8题)第(1)题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4s时间内受到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则质点在( )A.第2s末速度改变方向B.第2s末位移改变方向C.第4s末回到原出发点D.第4s末运动速度为零第(2)题一质量为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沿x轴运动,以出发点为x轴零点,物体的动能与物体坐标x的关系如图所示。
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时,拉力的大小为2NB.在时,拉力的功率为12WC.从运动到的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8JD.从运动到的过程中,拉力的冲量大小为第(3)题某节能储能输电网络如图所示,发电机的输出电压U1= 250V,输出功率500kW。
降压变压器的匝数比n3:n4= 50:1,输电线总电阻R= 62.5Ω。
其余线路电阻不计,用户端电压U4= 220V,功率88kW,所有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发电机的输出电流为368A B.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为4.8kWC.输送给储能站的功率为408kW D.升压变压器的匝数比n1:n2= 1:44第(4)题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方向平行于坐标平面的匀强电场,其中坐标原点O处的电势为0V,点A处的电势为6V,点B处的电势为3V,则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A.B.C.D.第(5)题如图所示,有一条宽度为800m的小河自西向东流淌,水流速度为v0,各点到较近河岸的距离为,与之间的关系为(均采用国际单位)。
让小船船头垂直河岸由南向北渡河,小船相对于河水的速度恒为下列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小船在水中做类平抛运动B.小船到达北岸时位移大小为C.小船刚到达北岸时,相对于河岸的速度大小为5m/sD.小船在行驶过程中,水流一直对小船做正功第(6)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天问一号”调整姿态,利用相机拍摄火星表面地貌时,“天问一号”可视为质点B.国产大飞机C919商业首飞,航行时间约2h,航程约1100km,其中“2h”指的是时刻C.“中国天眼”探测到的引力波,传播速度为光速,若频率为,则其波长比可见光长D.全球最大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开始运行,核反应方程为第(7)题1885年,瑞士科学家巴尔末对当时已知的氢原子在可见光区的4条谱线(记作、、和)作了分析,发现这些谱线的波长满足一个简单的公式,称为巴尔末公式。
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三一模卷物理试题及答案
临沂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物理2024.3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处.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1905年,爱因斯坦获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并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如图所示,金属极板M 受到紫外线照射会逸出光电子,最大速率为m v .正对M 放置一金属网N ,在M 、N 之间加恒定电压U .已知M 、N 间距为d (远小于板长),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则( )A .M 、N 间距离增大时电子到达N 的动能也增大B .只有沿x 方向逸出的电子到达N 时才有最大动能212m mv eU +C .电子从M 到N 过程中y 方向位移大小最大为m vD .M 、N 之间的遏止电压等于24m mv e2.在建筑工地上经常使用吊车起吊建材.为了研究问题方便,把吊车简化成如图所示的模型,可以调节长度和角度的支撑臂OP 的一端装有定滑轮,另一端连接在车体上,质量不计的钢丝绳索绕过定滑轮吊起质量为m 的物件匀速上升,不计定滑轮质量和滑轮与绳索及轴承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钢丝绳索对定滑轮的作用力方向沿着OP 向下B .当支撑臂缓慢变长时钢丝绳索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变大C .当支撑臂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缓慢变大时绳索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变小D .若钢丝绳索拉着物件加速上升,吊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小3.物体在引力场中具有的势能叫做引力势能,取无穷远处为引力势能零点.质量为m 的物体在地球引力场中具有的引力势能0P GMm E r =−(式中G 为引力常量,M 为地球的质量,0r 为物体到地心的距离),如果用R 表示地球的半径,g 表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量为m 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半径为r 的圆形轨道上运行时,其机械能为2GMm r− B .如果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1v ,则将质量为m 的卫星从地球表面发射到半径为r 的轨道上运行时至少需要的能量()2112E mv mg r R =+− C .由于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质量为m 的卫星从半径为1r 的圆轨道缓慢减小到半径为2r 的圆轨道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为12112CMm r r ⎛⎫− ⎪⎝⎭D .位于赤道上的物体引力势能为零4.如图所示,一个曲率半径较大的凸透镜的凸面和一块水平放置的平面玻璃板接触,用平行的红色光a 和紫色光b 分别竖直向下照射,可以观察到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原理是光的干涉现象,观察到的是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B .a 、b 两种光分别照射所形成的同心圆环,单色光a 的更密集C .若用单色光a 照射某金属不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单色光b 照射该金属更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D .若换成曲率半径更大的凸透镜,同种单色光照射时形成的同心圆环将变稀疏5.在我国汉代,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了辘轳,如图所示,可转动的把手边缘上a 点和辘轳边缘b 点,忽略空气阻力.在水桶装满水离开水面后加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把手边缘上a 点的角速度小于辘轳边缘b 点的角速度B .水桶上升的速度大小等于把手边缘上a 点的线速度大小C .人对辘轳做功的功率等于绳子拉力对水桶和水做功的功率D .拉力对水桶和水的冲量大于水桶和水动量的变化量6.近几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现对国产某品牌新能源汽车进行性能测试.已知该汽车在时间t 内通过了位移s ,同时它的速度变为原来的N 倍.如果汽车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该汽车加速度大小为( ).A .()()2211N s a N t −=+B .()()2211N s a N t +=−C .()()2221N s a N t +=−D .()()2212N s a N t −=−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理想变压器的匝数123::4:2:1n n n =,定值电阻1214.8Ω,1ΩR R R ===,滑动变阻器R 的最大阻值为3Ω.在c 、d 两端输入正弦式交变电流,电压的表达式为π(V)u t =.当滑片P 从a 端滑到b 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阻3R 的功率一直不变B .理想变压器的最大输出功率为20W 3C .当滑片P 滑至b 端时,整个电路的功率达到最大D .电流表示数的最小值为5A 238.列车在水平长直轨道上的模拟运行图如图所示,列车由质量均为m 的5节车厢组成,假设只有1号车厢为动力车厢.列车由静止开始以额定功率P 运行,经过一段时间达到最大速度,列车向右运动过程中,1号车厢会受到前方空气的阻力,假设车厢碰到空气前空气的速度为0,碰到空气后空气的速度立刻与列车速度相同,已知空气密度为ρ.1号车厢的迎风面积(垂直运动方向上的投影面积)为S ,不计其他阻力,忽略2号、3号、4号、5号车厢受到的空气阻力.当列车以额定功率运行到速度为最大速度的一半时,1号车厢对2号车厢的作用力大小为(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开始,经A →B 、B →C 、C →A 三个过程后回到初始状态A ,其p V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状态A 的气体温度为200K A 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状态B 的气体温度为627℃B .在A →B 过程中,气体既不对外做功,外界也不对气体做功C .在B →C 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1200JD .在A →B →C →A 一个循环过程中,气体向外界释放热量450J10.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在0.125s t =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M 、N 、P 、Q 是介质中的四个质点,已知N 、Q 两质点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为16m .如图乙所示为质点P 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B .该波的波长为20mC .质点P 的平衡位置位于1m x =处D .从0.125s t =开始,质点Q 比质点N 早1s 30回到平衡位置11.电偶极子是由两个等量异号点电荷组成的系统.真空中有两对相同电偶极子AB 和CD ,所带电荷量均为q ,其中A 、D 带正电荷.将此两对电偶极子的四个点电荷固定在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正四面体的棱长为L ,相应棱的中点分别为a 、b 、c ,静电力常量为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零B .将同一个检验电荷从b 点移到a 点和从b 点移到c 点,电场力做功相等C .b 、c 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D .a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9L 12.如图所示,用金属制作的曲线导轨与水平导轨平滑连接,水平导轨固定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窄轨的间距为3L ,宽轨的间距为L ,两根完全相同的导体棒MN 和PQ ,其中PQ 垂直于导轨静止放置并与导轨接触良好,两导体棒的长度均为L .现将金属棒MN 自曲线导轨上h 高度处静止释放,到达水平轨道立即进入磁场区域,已知导体棒MN 在到达宽窄导轨的连接处之前就已经匀速运动,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两根导体棒都在宽轨上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两导体棒未发生碰撞,不考虑导体棒MN 经过宽窄导轨的连接处时速度的变化,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体棒PQB .导体棒MN 前后两次匀速运动的速率之比为3∶2C .导体棒MND .导体棒MN 分别在窄轨上和宽轨上运动的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之比为1∶3三、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6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某种玻璃的折射率,器材为一半径为R 的半圆柱体状玻璃砖和绿蓝两种颜色的激光发生器.若让绿色激光垂直底面射入,后让激光发生器向左移动至M 点时,恰好没有光线从N 点射出,继续向左移动激光到达A 点,其中图中O 点为圆心,0.6OM R =;OA R =.根据题意完成以下问题:(1)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______.(结果用分数表示)(2)当换成蓝色激光从M 点垂直底面照射时,能否从玻璃砖中射出______.(填“能”或“否”).(3)若用绿色激光从A 点射入,光通过玻璃砖的时间为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14.(8分)某位同学用伏安法想尽量准确的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可供选择的器材有:A .毫安表1A (量程10mA ,内阻为200Ω)B .毫安表2A (量程100mA ,内阻为20Ω)C .定值电阻11ΩR =D .定值电阻24ΩR =E .定值电阻3100ΩR =F .定值电阻41000ΩR =G .滑动变阻器RH .开关、导线若干(1)要求使用已有器材改装一量程为0.6A 的电流表和一量程为3V 的电压表,并设计电路如图甲,改装的电流表选用毫安表2A 定值电阻选______(填123R R R 、、或4R ),改装的电压表选用毫安表1A 和定值电阻选______(填123R R R 、、或4R ).(2)根据测量所得数据,描点作图,得到毫安表1A 和2A 的示数1I 与2I 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则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V ,内电阻r =______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5.(8分)如图所示,“空气枪”是一款利用压缩空气将乒乓球射出的的小玩具,深受小朋友们喜爱.其主要构件是由一塑料圆筒,圆筒左侧用弹性橡胶膜密封,圆筒下侧接一单向通气阀门(气体只能从外向内流动),阀门右侧连接一光滑塑料管.其使用方法是先用手拉动后面的橡胶膜,抽取一定量的空气后,迅速放手,橡胶膜在恢复原状的过程中压缩空气,从而产生内外压强差,空气从管口冲出形成冲力将乒乓球射出.已知“空气枪”在未使用前的容积为400mL ,拉动橡胶膜至释放前的容积变为600mL ,大气压强为51.010Pa ⨯,整个过程中“空气枪”中的空气温度等于环境温度不变.(1)若橡胶膜恢复原状瞬间,球未射出,气体没有泄露,试求橡胶膜恢复原状瞬间“空气枪”内部空气压强.(2)若某次发射中发现乒乓球射出距离偏小,经检测橡胶膜恢复原状瞬间,“空气枪”内部空气压强为51.210Pa ⨯,试求此时已泄露的空气质量与仍在“空气枪”内部的空气质量之比.16.(8分)据史载,战国时期秦楚之战中就有使用投石机的战例.最初的投石车结构很简单,一根巨大的杠杆,长端是用皮套或是木筐装载的石块,短端系上几十根绳索,当命令下达时,数十人同时拉动绳索,利用杠杆原理将石块抛出.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模型演示抛石过程.质量1Kg m =的石块装在长臂末端的口袋中,开始时口袋位于水平面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对短臂施力,当长臂转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53θ=︒时立即停止转动,石块以020m/s v =的速度被抛出后打在地面上,石块抛出点P 离地面高度 1.65m h =,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取210m/s ,求:(1)抛出后石块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2)在石块运动轨迹最高点左侧竖立一块长度 3.2m L =的木板充当城墙挡住石块,木板离石块抛出点最近距离.17.(14分)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研究微观带电粒子的仪器原理图,三维坐标系Oxyz 中,荧光屏P 与平面xOy 平行放置,分界面M 与P 平行并将空间分为Ⅰ、Ⅱ两区域,区域Ⅰ内存在沿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大小为E .区域Ⅱ内存在如图乙所示的匀强磁场(沿z 轴正方向为磁场的正方向),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粒子从O点以初速度v沿z轴正方向射入区域Ⅰ,到达M时速度方向与z轴正方向成53︒,此时开始计时,最后粒子在103mtqBπ=时刻打在P上.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求:(1)分界面M到O点的距离;(2)粒子在区域Ⅱ的速度大小;(3)MP间的距离;(4)粒子打在P上的x坐标和y坐标.18.(16分)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3kgM=、左端带有固定挡板的长木板A,其上表面O点左侧光滑、右侧粗糙,O点距右端的距离18ml=,距左端挡板的距离24ml=,下表面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0.2μ=.长木板右端放置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B,其质量为1kgm=,B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20.1μ=,初始时滑块和长木板均静止.现给长木板A大小为08m/sv=、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当B相对于长木板滑至O点时,给长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大小为14NF=的恒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与挡板发生第一次弹性碰撞;此后的运动过程中,滑块B与挡板发生多次弹性碰撞,所有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可以忽略.g取210m/s.求:(1)从开始运动到滑块相对于长木板向左滑至O点的过程中,长木板A的位移;(2)滑块B与挡板发生第一次碰撞前,系统由于摩擦而产生的总热量;(3)滑块B与挡板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的时间间隔;(4)滑块B与挡板发生第n次碰撞前A和B的速度大小.物理试题答案第㊀页(共4页)临沂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试题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3一㊁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㊀2.B㊀3.A㊀4.D㊀5.D㊀6.A㊀7.C㊀8.B 二㊁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BD㊀10.ACD㊀11.AD㊀12.BC 三㊁非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共60分.13.(6分)53㊀否㊀5R c 14.(8分)R 2㊀R 3㊀1.5㊀0.83(0.81~0.85都正确)15.(8分)(1)以抽入气体后的空气枪内气体为研究对象,气体做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p 1V 1=p 2V 22分 解得p 2=1.5ˑ105Pa 1分 即橡胶膜恢复原状时气体的压强为1.5ˑ105Pa.(2)以抽入气体后的空气炮内气体为研究对象,气体做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p 1V 1=p 2'V 2+V 3()2分 解得V 3=100mL 1分 同压强下气体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则泄露的气体与内部气体的质量比为m 3m 2=V 3V 21分 解得m 3m 2=141分 16.(8分)解:(1)将石块的运动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离地面最远时,竖直分速度减为0,则有V 0sin53ʎ-g t 1=01分 解得t 1=1.6s 1分 离地最大高度H =h +V 0sin53ʎt 1-12g t 211分 1㊀解得H=14.45m1分 (2)石块恰好打在木板的顶端时,在竖直方向上L-h=V0sin53ʎt2-12g t221分解得t2=3.1s1分 石块水平位移x=v0cos37ʎt21分解得x=37.2m1分 17.(14分)解:(1)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则有qEl OMmV0=V0tan53ʎ2分 解得l OM=4mV203qE2分(2)粒子进入磁场时,根据速度合成有v=V0cos53ʎ1分 解得v=5V031分(3)粒子进入磁场中时,沿z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最后粒子打在P上,则有L MP=v0t1分结合题意解得MP之间的距离为l MP=10πmv03qB1分 (4)粒子进入磁场后,在xoy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有qv y B=mv2yR1分 结合上述解得R=4mV03qB粒子圆周运动的周期T=2πm qB由于t2=2πm3qB=T31分 可知,该圆周分运动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2π3=120ʎ2物理试题答案第㊀页(共4页)则根据几何关系有x =5R +5R sin30ʎ1分 解得x 坐标为x =10mV 0qB 1分 粒子打在P 上的y 坐标y =12qE m (l OM V 0)2+5R sin60ʎ1分 解得y 坐标为y =8mV 209qE +10㊀3mV 03qB 1分 18.(16分)(1)对A 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μ1(M +m )g +μ2mg =M a 11分 对B 受力分析,应用牛顿第二定律μ2mg =ma 2解得a 1=3m /s 2㊀a 2=1m /s 2设经时间t ,B 滑至O 点,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有v 0t -12a 1t 2-12a 2t 2=l 11分 解得t =2sx A 1=10m 1分 (2)B 滑至O 点时,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v A =v 0-a 1t 1分 v B =a 2t 解得v A =2m /s㊀v B =2m /s此后,对A 木板,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μ1(M +m )g =Ma 解得a =2m /s 2设经时间Δt 滑块B 与挡板发生第一次碰撞前,位移关系为v A Δt +12aΔt 2=v B Δt +l 21分 解得Δt =2s x A 2=8m木板A 与B 之间的相对位移为l 1=8m 系统摩擦产生的总热量Q =μ1M +m ()g x A 1+x A 2()+μ2mg l 11分解得Q =152J 1分 (3)设第一次碰撞后经ΔtᶄA ㊁B 速度相同,即vᶄA 1+aΔtᶄ=vᶄB 11分㊀解得Δtᶄ=2sB离挡板最远距离d=vᶄB1㊃Δtᶄ-vᶄA1Δtᶄ+12aΔtᶄ2æèçöø÷=4m=l2所以,B刚好滑至O点,此后B一直在光滑区域运动.设第一次碰撞后经时间t1,滑块B与挡板发生第二次碰撞,vᶄA1t1+12at21=vᶄB1t11分 解得t1=4s1分(4)施加力F后,B物体运动始终在光滑区域,第二次碰撞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有v A2=vᶄA1+at1v B2=vᶄB11分 解得v A2=12m/sv B2=8m/s1分 第二次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Mv A2+mv B2=MvᶄA2+mvᶄB212Mv2A2+12mv2B2=12MvᶄA22+12mvᶄB22解得vᶄA2=10m/s㊀vᶄB2=14m/s1分同理,再经时间t2=4s滑块B与挡板发生第三次碰撞,第三次碰撞前,有v A3=18m/sv B3=14m/s设滑块B与挡板第n-1次碰撞到第n次碰撞的时间间隔为t n-1,有x A(n-1)=x B(n-1)t n-1=t n-2= =t2=t1=4s1分第n次碰撞前v An=vᶄA(n-1)+at n-1=6n1分v Bn=vᶄB(n-1)=6n-41分。
【市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2024届高三模拟考试(一)物理试题
【市级联考】江苏省南通市2024届高三模拟考试(一)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关于如图四幅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惯性变小B.图乙中,篮球在空中上升时处于超重状态C.图丙中,离心机分离血液时,血液受到离心力作用D.图丁中,行进火车上向前射出的光,其速度大于光速c第(2)题如图,一不可伸长轻绳两端各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初始时整个系统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两球间的距离等于绳长L。
一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作用在轻绳的中点,方向与两球连线垂直。
当两球运动至二者相距时,它们加速度的大小均为( )A.B.C.D.第(3)题如图甲所示,小物块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的O点,每次用水平拉力F,将物块由O点从静止开始拉动,当物块运动到斜面顶端P点时撤去拉力。
小物块在不同拉力F作用下落在斜面上的水平射程x不同,如图乙所示为图像,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g取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则( )A.不能求出小物块质量B.小物块质量m=0.5kgC.O、P间的距离s=0.25mD.小物块每次落在斜面上的速度方向不同第(4)题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倾斜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逆时针转动,某时刻在传送带上适当的位置放上具有一定初速度的小物块,如图所示。
取沿传送带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图中不可能描述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是( )A.B.C.D.第(5)题图甲为正点电荷Q的电场中,某点的电势与该点到点电荷Q的距离r的关系图像。
如图乙所示,在正点电荷Q的上方水平固定一光滑绝缘杆,0点在点电荷Q的正上方,现将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穿在杆上,然后从a点由静止释放后,小球沿杆依次经过O、b两点到达最远点c。
已知a、O、b三点到点电荷Q的距离分别为3L、L、2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r图像的斜率逐渐减小可知a到c的场强逐渐减小B.由题设条件可以求出小球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C.电场中a点的场强和c点的场强相同D.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势能一直增大第(6)题如图,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轨道cdef,宽为l,上端连接阻值为R的电阻,导体杆ab质量为m、电阻为r,以初速度沿轨道向上运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不计导轨电阻,导体杆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ab杆向上运动的距离为x,下列选项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A.开始时电阻电功率为B.开始时ab所受合力为C.该过程克服安培力做功D.该过程流过ab的电量第(7)题旋转木马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两个完全相同的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分别用悬线悬于水平杆A、B两端,OB=2OA,将装置绕竖直杆匀速旋转后,a、b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两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D.第(8)题如图,物块1从a点以初速度水平抛出,与此同时物块2从b点以速度射出,两者均视为质点,若要直接击中,除重力外不受其他作用力,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物块2应瞄准a点进行拦截B.物块2应瞄准a点的右侧进行拦截C.物块2应瞄准a点的左侧进行拦截D.物块2应瞄准a点的下方进行拦截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包含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24届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宁波市2023学年第一学期选考模拟考试物理试卷(答案在最后)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
作图时,先使用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4.可能用到的参数:重力加速度g 均取10m/s 2。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物理量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正确的是()A.普朗克常量2kg m /s× B.磁通量()2kg m C /s ⋅⋅C.静电力常量322kg m s C --⋅⋅⋅ D.功N m⋅【答案】A【解析】【详解】A .根据εhν=知,普朗克常量h 单位为J s ⋅,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为2J s N m s kg m /s⋅=⋅⋅=⋅故A 正确;B .()2kg m C /s ⋅⋅中单位C 不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故B 错误;C .322kg m s C --⋅⋅⋅中单位C 不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故C 错误;D .N m ⋅中单位N 不是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故D 错误。
故选A 。
2.2023年9月30日,杭州亚运会男子100米决赛中,我国选手谢震业以9秒97的成绩夺得金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秒97”是指时刻B.谢震业百米赛跑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0.03m/sC.起跑时助跑器对谢震业的作用力对他一定做正功D.谢震业冲线时的加速度一定比起跑时大【答案】B【解析】【详解】A .“9秒97”是指时间,选项A 错误;B .谢震业百米赛跑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00m/s 10.03m/s 9.97x v t ===选项B 正确;C .起跑时助跑器对谢震业的作用力没有位移,则对他不做功,选项C 错误;D .谢震业冲线时的加速度不一定比起跑时大,选项D 错误。
2024湖南省A佳教育高三下学期5月模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A 佳教育·2024年5月高三模拟考试物理(本试卷共6页,15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川时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采用核聚变产生能源是核物理中最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有“人造太阳”之称的“东方超环”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人造太阳”核聚变的反应方程为234112H+H He+X M Z →,此反应中释放的核能为△E ,伴随γ光子放出,已知光速为c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方程中的X 为中子,属于链式反应B.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γ光子来源于核外电子的能级跃迁C.核聚变反应放出的能量是由质量亏损转化而来D.上述核聚变反应中质量亏损2Em c ∆∆=2.2024年2月初,湖南省多地出现冻雨天气,路面、桥面结冰导致行车过程刹车时不能及时停住的事故时有发生。
小刚分析,直线行车时刹车将车轮抱死但不能短距离停车是因为车身较轻,摩擦力不大导致,若行车时车上多乘坐几个人,刹车时速度相同,轮胎及路面等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车轮抱死刹车直线滑行距离与空载时对比A.多坐乘客时,摩擦力大,刹车距离更短B.空载时惯性小,刹车距离更短C.空载和满载乘客时刹车距离相同D.由于乘载的重量具体值未知,无法判断3.我国有一传统民俗文化表演——“抡花”,如图甲所示,景象壮观,祈福大家新年新气象,风调雨顺,免于火灾,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简化“抡花”原理如图乙,竖直转轴О1O 2固定在水平地面O 2点,O 1点固定一带有相同“花筒”M 、N 的水平杆对称分布,快速转动手柄AB 、“花筒”随之一同在水平面内转动,筒内烧红的铁屑沿轨迹切线飞出落到地面,图案绚丽。
若水平杆长4m ,离地高3.2m ,手摇AB 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15rad/s 。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忽略空气阻力且“花筒”可看作质点,则A.“花筒”(含铁屑)质量为3kg 时,受水平杆的作用力大小为1350NB.铁屑落地点距О点的距离大小为C.手柄转动越快,铁片飞出后在空中运动时间越长D.铁屑落地时的速度方向由转动速度和铁片质量决定4.小明打完篮球回家后,习惯性地将球放置在书房里一小方凳与墙壁之间,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年级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参赛试卷学校:石油中学 命题人:周燕第 I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者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卡文迪许测出引力常数 B.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C.安培提出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公式D.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答案:ABD2. 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 (A )下落的时间越短 (B )下落的时间越长 (C )落地时速度越小 (D )落地时速度越大 【解析】根据221gt H =,下落的时间不变; 根据22yx v v v +=,若风速越大,y v 越大,则降落伞落地时速度越大; 本题选D 。
本题考查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难度:中等。
3. 三个点电荷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a 、b 两点出的场强 大小分别为a E 、b E ,电势分别为a b ϕϕ、,则 (A )a E >b E ,a ϕ>b ϕ (B )a E <b E ,a ϕ<b ϕ (C )a E >b E ,a ϕ<b ϕ (D )a E <b E ,a ϕ>b ϕ【解析】根据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大小,沿电场线电势降落(最快),选C 。
本题考查电场线与场强与电势的关系。
难度:易。
4. 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 ,设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g ,在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轨道处由地球引力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2g ,则(A )1g a = (B )2g a = (C )12g g a += (D )21g g a -= 【解析】根据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地球引力提供,选B 。
本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和圆周运动。
难度:中等。
这个题出的好。
5.平行板间加如图4(a)所示周期变化的电压.重力不计的带电粒子静止在平行板中央,从t=0时刻开始将其释放,运动过程无碰板情况.图4(b)中,能定性描述粒子运动的速度图象正确的是A B C D 答案:A6.图5是霓虹灯的供电电路,电路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已知变压器原线圈与副线圈匝数比20121=n n ,加在原线圈的电压为u 1=311sin100πt(V),霓虹灯正常工作的电阻R=440kΩ,I 1、I 2表示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5A.副线圈两端电压6220V ,副线圈中的电流14.1mAB.副线圈两端电压4400V ,副线圈中的电流10.0mAC.I 1<I 2D.I 1>I 2 答案:BD7.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有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小车运动状态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图6(a)所示,将压敏电阻和一块挡板固定在绝缘小车上,中间放置一个绝缘重球,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示数如图6(b)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6A.从t 1到t 2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从t 1到t 2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从t 2到t 3时间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从t 2到t 3时间内,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D8. 如右图,一有界区域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方向 分别垂直于光滑水平桌面向下和向上的匀强磁场,磁场宽度均为L ,边长为L 的正方形框abcd 的bc 边紧靠磁场边缘置于桌面上,使线框从静止开始沿x 轴正方向匀加速通过磁场区域,若以逆时针 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能反映线框中感应电流变化规律的是图 【解析】在0-1t ,电流均匀增大,排除CD.2t在1t -2t ,两边感应电流方向相同,大小相加,故电流大。
在32~t t ,因右边离开磁场,只有一边产生感应电流,故电流小,所以选A 。
本题考查感应电流及图象。
难度:难。
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1题~第24题为必考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5题~第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21. (5分)电动机的自动控制电路如图所示,其中H R 为热敏电阻,1R 为光敏电阻,当温度升高时,H R 的阻值远小于1R ;当光照射1R 时,其阻值远小于2R ,为使电动机在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时能自动启动,电路中的虚线框内应选____门逻辑电路;若要提高光照时电动机启动的灵敏度,可以___2R 的阻值(填“增大”或“减小”)。
【解析】为使电动机在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时能自动启动,即热敏电阻或光敏电阻的电阻值小时,输入为1,输出为1,所以是“或门”。
因为若要提高光照时电动机启动的灵敏度,需要在光照较小即光敏电阻较大时输入为1,输出为1,所以要增大2R 。
22.(10分)实验室新进了一批低电阻的电磁螺线管,已知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电阻率ρ=1.7×10-8Ωm.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测算螺线管使用的金属丝长度,他们选择了多用电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螺旋测微器。
(千分尺)、导线和学生电源等.(1)他们使用多用电表粗测金属丝的电阻,操作过程分以下三个步骤:(请填写第②步操.......作.) ①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选择电阻挡“×1”;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把红黑表笔分别与螺线管金属丝的两端相接,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9(a)所示.(2)根据多用电表示数,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应从图9(b)的A 、B 、C 、D 四个电路中选择____________电路来测量金属丝电阻; (3)他们使用千分尺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10所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_mm.图10(4)根据多用电表测得的金属丝电阻值,可估算出绕制这个螺线管所用金属丝的长度约为___________m.(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他们正确连续电路,接通电源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请设计一种方案,利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并写出判断依据.(只需写出简要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将红、黑表笔短接,调整调零,旋钮调零 (2)D(3)0.260 mm (0.258~0.262 mm 均给分) (4)12 m 或13 m(5)以下两种解答都正确:①使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档位,接通电源,逐个测量各元件、导线上的电压,若电压等于电源电压,说明该元件或导线断路故障。
②使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档位,断开电路或拆下元件、导线,逐个测量各元件、导线的电阻,若电阻为无穷大,说明该元件或导线断路故障。
23.(14分)如图14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质量为2m 的小球A 静止在光滑斜面的底部,斜面高度为H=2L,小球受到弹簧的弹性力作用后,沿斜面向下运动,离开斜面后,达到最高点与静止悬挂在此处的小球B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球B 刚好能摆到与悬点O 同一高度,球A 沿水平方向抛射落在水平面C 上的P 点,O 点的投影O′与P 的距离为L/2. 已知球B 质量为m,悬绳长L,视两球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图14(1)球B 在两球碰撞后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2)球A 在两球碰撞前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3)弹簧的弹性力对球A 所做的功. 解:(1)设碰撞后的一瞬间,球B 的速度为v′B ,由于球B 恰能摆到与悬点O 同一高度,根据动能定理:-mgL=0-21mv′2B ①v′B =2gL ②(2)球A 达到最高点时,只有水平方向速度,与球B 发生弹性碰撞,设碰撞前的一瞬间,球A 水平速度为v A ,碰撞后的一瞬间,球A 速度为v′A ,球A 、B 系统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2mv A =2mv′A +mv′B ③ 21×2mv 2A =21×2mv′A 2+21×mv′B 2 ④ 由②③④解得:v =412gL ⑤及球A 在碰撞前的一瞬间的速度大小v A =432gL ⑥(3)碰后球A 作平抛运动,设从抛出到落地时间为t ,平抛高度为y ,则: 2L=v′A t ⑦ y=21gt 2 ⑧ 由⑤⑦⑧解得:y=L以球A 为研究对象,弹簧的弹性力所做的功为W ,从静止位置运动到最高点:W-2mg(y+2L)=21×2mv 2A ⑨由⑤⑥⑦⑧⑨得:W =857mgL ⑩24.(18分)图17是某装置的垂直截面图,虚线A 1A 2是垂直截面与磁场区边界面的交线,匀强磁场分布在A 1A 2的右侧区域,磁感应强度B=0.4T,方向垂直纸面向外,A 1A 2的垂直截面上的水平线夹角为45°,在A 1A 2左侧,固定的薄板和等大的挡板均水平放置,它们与垂直截面交线分别为S 1、S 2,相距L=0.2m.在薄板上P 处开一小孔,P 与A 1A 2线上点D 的水平距离为L.在小孔处装一个电子快门,起初快门开启,一旦有带正电微粒刚通过小孔,快门立即关闭,此后每隔T=3.0×10-3开启一次并瞬间关闭.从S 1S 2之间的某一位置水平发射一速度为v 0的带正电微粒,它经过磁场区域后入射到P 处小孔.通过小孔的微粒与挡板发生碰撞而反弹,反弹速度大小是碰前的0.5倍.(1)经过一次反弹直接从小孔射出的微粒,其初速度v 0应为多少? (2)求上述微粒从最初水平射入磁场到第二次离开磁场的时间(忽略微粒所受重力影响,碰撞过程无电荷转移,已知微粒的荷质比=mq1.0×103C/kg.只考虑纸面上带电微粒的运动图17解:(1)如答图2所示,设带正电微粒在S 1S 2之间任意点Q 以水平速度v 0进入磁场,微粒受到的洛仑兹力为f ,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有: f=qv 0B ① f =rmv20 ②由①②得:r=qBmv 0欲使微粒能进入小孔,半径r 的取值范围为: L<r<2L ③ 代入数据得: 80 m/s<v 0<160m/s欲使进入小孔的微粒与挡板一次相碰返回后能通过小孔,还必须满足条件:05.0v L v L +=nT.其中n=1,2,3…… ④ 由①②③④可知,只有n=2满足条件,即有: v 0=100m/s ⑤(2)设微粒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0,从水平进入磁场到第二次离开磁场的总时间为t,设t 1、t 4分别为带电微粒第一次、第二次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第一次离开磁场运动到挡板的时间为t 2,碰撞后再返回磁场的时间为t 3,运动轨迹如答图2所示,则有: T 0=2v rπ ⑥t 1=43T 0 ⑦ t 2=2v L⑧ t 3=05.02v L⑨ t 4=41T 0 ⑩ t=t 1+t 2+t 3+t 4=2.8×10-2(s) ○11 12.降落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若风速越大,则降落伞(A )下落的时间越短(B )下落的时间越长 (C )落地时速度越小(D )落地时速度越大35.[物理选修3-4](15分)(1)(5分)20. 如图,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振幅为2cm ,波速为2m s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两质点,a b 的平衡位置相距0.4m (小于一个波长),当质点a在波峰位置时,质点b 在x 轴下方与x 轴相距1cm 的位置,则 (A )此波的周期可能为0.6s (B )此波的周期可能为1.2s(C )从此时刻起经过0.5s ,b 点可能在波谷位置 (D )从此时刻起经过0.5s ,b 点可能在波峰位置解析:如上图,110.4412λ⎛⎫+= ⎪⎝⎭, 1.2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