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美学
《2024年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范文
《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篇一一、引言周星驰,作为华语电影界的一颗璀璨明星,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他的电影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娱乐性,还蕴含着深厚的审美意义。
本文将探讨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及其审美意义,以揭示其作品在电影艺术中的独特价值。
二、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1. 幽默元素的运用周星驰的电影作品中,幽默元素无处不在。
他善于运用夸张、讽刺、戏仿等手法,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加以放大,从而达到令人捧腹的效果。
同时,他还擅长运用对比、双关等语言技巧,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2. 角色塑造的多样化周星驰在角色塑造上具有极高的造诣。
他善于将各种性格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进行巧妙地融合,使得角色具有多面性。
同时,他还善于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进行艺术化处理,使得观众在欢笑中思考生活。
3. 颠覆传统审美观念周星驰的电影往往颠覆了传统的审美观念,他将丑角和喜剧元素相结合,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力。
此外,他还通过一些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视觉表现手法,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
三、周星驰电影的审美意义1. 反映社会现实周星驰的电影作品往往以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夸张的表演手法将社会现象进行艺术化处理。
观众在欢笑中可以思考社会问题,从而加深对现实生活的认识。
这种以喜剧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的手法,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2. 传承中华文化周星驰的电影作品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华文化元素,如传统戏剧、民间故事等。
这些元素使得电影作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让观众在欣赏喜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此外,他还通过电影作品传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孝顺、忠诚、友谊等,这些美德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具有极高的价值。
3. 艺术创新的探索周星驰的电影作品在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
他打破了传统喜剧的束缚,将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进行融合,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喜剧风格。
周星驰电影评论
周星驰电影评论周星驰的电影看似肤浅,结构松散,实质是经过精密计算以传统文化周星驰的电影看似肤浅,结构松散,实质是经过精密计算以传统文化为背景批判传统。
最经典的例子是《西游记》,就是以一个极之严肃的话题——孙悟空被唐三藏的紧箍咒逼着去西天取经,用后现代主义的颠覆力量(反智、反理想、反深度)表现出来。
在这个传统文化既定的胁逼背景下,电影里周饰演的孙悟空宁愿沉迷女色也不愿跟唐三藏前去取经,似乎有了较适合的逻辑安排和发展。
而这种浅显的影片恰好击中大多数都市人的神经,让他们的精神得到极大的松弛,又消解了“人在江湖中想实现又总是实现不到”的无力感。
电影中轻佻调侃、玩世不恭的、充满无厘头特色的对白,无疑是窥视人性的欲望与无知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周星驰电影里无厘头文化的得天独厚,以及引人共鸣的杀手锏其实正正是针对传统价值观的纳闷进行彻底推翻。
虽然个中的内容看起来或听起来相当无厘头,然而,读罢《快乐之神周星驰》一书,你也许不难发现,这是一股难以抵挡、甚具颠覆性的文化浪潮。
我常常听到别人评论周星驰电影里的情节很无厘头,究竟无厘头是我们常常听到别人评论周星驰电影里的情节很“无厘头”,究竟“无厘头”是甚么意思?在《快乐之神周星驰》一书中,作者为大家彻底解密,让你从中了解周星驰独步全球的“无厘头文化”是如何练成的。
书中透过周星驰多出为人津津乐道、蕴含“无厘头文化”的电影深刻地折射出,“无厘头”其实是一种借网络自由、娱乐导向和传媒商业推崇等多方面流行因素诱发,意在颠覆传统意义的“文化力量”。
后现代主义者早就对周星驰的电影作过分析,说无厘头就是对陈腐的、封建的、正经的、循规蹈矩的、故作艰深的主流文化进行斩钉截铁的颠覆。
这种被定义为叛逆的,不被正统所能接受的颠覆力量正是时下令人奉为甘之如饴的创新。
无厘头文化里的创新不一定要讲究原创性,其涵蕴的东西也不一定要见得有任何意义,但其运作至少会直接干涉到传统(实际)生活意义的文本,并或多或少带点嘲讽、批判或解构的味道,否则像反对者过分强调的专业、学术、教诲等词,便已然落入俗套了。
浅谈“无厘头”文化
浅谈“无厘头”文化摘要:文化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中国现代文化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最基本的要素。
电影是大众文艺最普通的形式,近二十年来电影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趋势。
不去追求对宇宙人生理解的永恒性,而是为工作忙碌的大众提供一种经验上的娱乐和感官上的享受。
在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到今的香港电影中,著名影星周星驰及其电影无疑是一个最耀眼的亮点。
从《赌圣》到《大话西游》,再到前几年的《长江七号》,这一系列的喜剧电影开拓了电影艺术固有的大众化性质,使得以搞笑为主要目的的“无厘头”式的语言和行为成为国内竞相仿效的时尚。
“无厘头”文化的特点“无厘头”原是广东佛山等地的俗语,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言语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莫名其妙,但并非没有道理。
在《新华新词语词典》里,对“无厘头”的解释为:故意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等进行莫名其妙组合串联或歪曲,以达到搞笑或讽刺目的的方式。
“无厘头”看起来似是而非、前言不搭后语、牛头不搭马嘴,实际上充满了生活的思考与智慧,至少是令缺乏幽默感的语言平添了一分精彩。
从上述短短的几句话可知道“无厘头”的特点是:自由主义、答非所问、疯言疯语、自相矛盾、言不由衷、言不及义、牛头不对马嘴、风马牛不相及,出口便是搞笑,在无厘头的辞典里,“玩深沉”成了愚不可及,“搞笑”成了大智若愚。
“无厘头”文化出现的背景对于上一代来说,香港是一处逃避动乱的地方,借来的时间,借来的空间,自然就谈不上归属感。
而生于斯长于斯的新一代,具有较强的本土意思,却又与中国更为疏远。
旧的历史被有意无意地压抑,新的历史意识又无法正常地滋长。
大陆是香港的母亲,近在咫尺却不能关怀照顾,而英国作为香港的父亲,远在天涯却要时时控制,香港一直处于这样的矛盾中,不管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是在每个香港人的心里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无可改变的飘飘状态,造就了香港独一无二漂泊的文化状态。
试论周星驰的无厘头和后现代主义
文学评论·影视文学试论周星驰的无厘头和后现代主义裴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摘 要:周星驰的喜剧电影一直以来被关注、研究较多,不少学者认为无厘头属于后现代主义,因此讨论无厘头就兼具讨论后现代主义,讨论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就是无厘头,但笔者认为,这两者并不是一种从属关系,应该分开讨论。
本文试图结合两个事物本身的概念、特点对无厘头和后现代主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周星驰;无厘头;后现代主义[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3-169-01周星驰的喜剧电影利用非逻辑性和带有神经质的演技、开创了“无厘头”电影的新境界,创造了喜剧电影的全新视角。
因此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但焦点往往集中于其无厘头的表演风格和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不少学者都认为无厘头属于后现代主义,但笔者认为,这两者并不是一种从属关系,应该分开讨论。
本文试图结合两个事物本身的概念、特点对无厘头和后现代主义进行分析。
一、无厘头手法无厘头手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电影平民化的表现,通过反映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追求,拉近与普通观影者的距离。
当然,这种无厘头指向的更多是下层百姓,这与当时香港的情况有关。
香港社会绝大多数处于社会下层的普通百姓不仅处在一个在蕴涵中国文化同时又兼容西方文化的特色地带,这种中西式文化,造就了香港市民新旧交融的思想意识——既对西方的商业文化充斥着欲望,但又斩不断中国传统文化的纽带。
商业化的运作使生活于其中的市民都在为赚钱奔忙,整个香港社会充斥着物欲和急功近利。
相应地,文化便成为休闲、娱乐的代名词。
而对传统文化的牵绊,使香港市民想要发掘人生的价值所在,两者的碰撞从而产生矛盾心理,想要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中去发掘、实现人的价值,但面对现实的社会文化环境所带来的迷惘和不知所措,于是只能通过无奈的自嘲去掩盖内心的无措。
这一部分人就成为了周星驰电影的主要受众。
因此,无厘头是具有时代性的一种文化特征,所以我们讨论的无厘头,只是周星驰早期电影的一个特有属性,同时,这种特有属性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而不是周星驰个人的特点。
香港电影人物研究之九:周星驰
本文不对周星驰电影进行全面的分析,只是简要论述其“无厘头”风格的转型。
周星驰:“无厘头”[1]艺术的转型言及香港“无厘头”喜剧电影,自然会提及其主演周星驰,他鲜明的表演风格总是主宰影片的基调,形成了经典的“无厘头”风格。
在周星驰主演的影片中,作为演员的他逐渐成为影片的核心,导演等其他主创越来越显得微不足道,他们已经慢慢降级成为每次轮换的道具和增添删改的票房调料,所有人认可的只是“周星驰的电影”。
[2]周星驰原在电视台作儿童节目主持人,1990年他因主演影片《一本漫画走天涯》而奠定了明星地位,并开创了“无厘头”风格。
他的前期作品如《赌圣Ⅱ》(1990)、《整蛊专家》(1991)、《逃学威龙》系列片(3集,1991—1993)、《审死官》(1992)、《鹿鼎记》系列片(两集,1992)、《武状元苏乞儿》(1992)、《唐伯虎点秋香》(1993)等影片不仅屡破香港单片票房纪录[3],而且奠定了其“无厘头”式喜剧的基本形态。
在主题形态上,这类喜剧片对现实、历史中的经典、权威、秩序等统统采取调侃和消解的方式,来契合“九七”前特定时期港人的社会生活方式、焦虑心态和行为价值取向。
具体表现为对现代时尚进行滑稽模仿,对过去经典进行调侃,最终对现代、传统和经典都进行嘲讽和否定。
如《逃学威龙》(永盛、三和,编剧:黄炳耀,导演:陈嘉上,主演:周星驰、张敏)通过警察假扮学生到学校做卧底,实则对现代教育制度和英雄观进行嘲讽和解构;《武状元苏乞儿》(永盛、中国电影合拍公司,编剧:陈建中,导演:陈嘉上,主演:周星驰、张敏)中把现代考试作弊手段搬至古代考文状元的考试现场,把考武艺拍成中国古式谐趣奥运会,对古今中外都进行了一番嘲讽;更有甚者在《唐伯虎点秋香》(永盛、中国电影合拍公司,编剧:陈文强,导演:李力持,主演:周星驰、巩俐)中,江南四大才子竟然扭着时装模特步滑稽不堪,美女都是一些丑八怪,经典文学中的“才子佳人”母体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嘲讽和解构。
《2024年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范文
《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篇一引言周星驰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审美意义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更在电影艺术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及其审美意义进行深入探讨,以期揭示其作品背后的艺术魅力。
一、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1. 无厘头喜剧元素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以无厘头为主,通过夸张、荒诞、讽刺等手法,将生活中的琐事、矛盾、冲突以幽默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种无厘头喜剧元素使得观众在欢笑中反思社会现象,进一步增强了电影的娱乐性和思考性。
2. 角色塑造与表演风格周星驰电影中的角色塑造独具特色,往往以夸张的造型、独特的言行举止以及幽默的对话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
此外,周星驰本人在表演上也具有独特的风格,他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现角色的喜怒哀乐,使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3. 幽默与讽刺并存周星驰电影中的幽默与讽刺并存,通过对社会现象、人物关系、道德观念等进行讽刺和批判,使观众在欢笑中思考社会问题。
这种幽默与讽刺的结合使得周星驰电影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周星驰电影的审美意义1. 视觉审美周星驰电影在视觉上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画面构图、色彩运用、灯光效果等方面都体现了导演的审美观念。
通过精美的画面和视觉冲击力,使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感受到美的享受。
2. 情感共鸣周星驰电影以情感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人物塑造,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能在电影中找到共鸣,使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温暖和感动。
3. 文化传承与价值观传递周星驰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一部分,承载着文化传承和价值观传递的重要使命。
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判,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使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了解到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三、结论周星驰电影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审美意义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其无厘头的喜剧元素、角色塑造与表演风格以及幽默与讽刺并存的特点,使得观众在欢笑中思考社会问题。
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浅析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
文_学术探讨342摘要:电影是一种艺术,喜剧电影则是艺术的一种精华,无厘头喜剧则是喜剧电影的一种神话,周星驰则是神话界的传奇。
对于九七问题产生以后的香港电影来说,周星驰电影是一种文化的景现,运用嘲讽高雅、戏仿拼贴、反讽隐喻、性别错位和重复夸张的独特的无厘头模式,恒定不变的爱江山更爱美人的叙事结构,一枝独秀的话语体系屹立在喜剧电影之巅。
在无厘头搞笑的背后,其努力奋斗的小人物形象,蕴含着中国人最朴实真切的人伦情感,彰显无力自求,诉诸外求的命运。
随着时代的进步,周星驰的电影也迈向新的台阶。
关键词:周星驰;无厘头;叙事结构;精神诉求;审美意义“无厘头”不过是对意识形态压抑的一种短暂性逃避,是主导体制内的一次弱化的狂欢宣泄过程,满足了大众的原始愿望,使现实生活的压抑得到释放,以独特的修辞手法使意识形态在宣泄中得到重塑。
周星驰在无厘头喜剧中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特色,给观众呈现的幽默的背后,也有引发思考的主角的心酸历程,这或许也与周星驰本人的经历有关,另类阐释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
一、镜头下的癫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是他的名字;尽皆过火,尽是癫狂是他的性格。
在形式方面,无厘头是他的搞笑形式;在内容方面,对于官员,文人,间谍,侠客颠覆传统的形象和嘲讽高雅的模式,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影片整体内容以经典人物为依托,作为电影符号随处散发。
1、人物形象的巧妙处理:《行运一条龙》中,周星驰所扮演的情圣,画面上人物身披白色工作服,高速摄影,风吹纸片满天飞,鸽子也飞来飞去,视听符号的传达(英雄人物出场)去人物本身形成反差,所谓的英雄形象也颠覆了在观众心目的早有的形象。
《唐伯虎点秋香》中塑造的是一个追求爱情,伪装成小厮斗华夫人,点秋香的浪漫搞笑形象不堪文人形象,一改传统翩翩公子,舞文弄墨,柳下抚琴的文人墨客。
《国产凌凌漆》中凌凌漆虽然是特工,非但不出色,甚至连候补的资格都没有,影片开场他以一个猪肉贩的形象,更多的笑是来源于眼前的这个猪肉贩与英国著名特工詹姆斯.邦德的绅士形象形成强烈的反差。
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文化分析
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文化分析【摘要】周星驰是一位以其夸张幽默和无厘头风格著称的电影导演和演员,他的电影在华语电影界拥有极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文通过对周星驰电影的背景和特点、幽默元素、文化隐喻、对观众的影响以及在当今文化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了周星驰“无厘头”电影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力。
通过对周星驰电影的独特魅力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揭示了周星驰电影在文化领域所呈现出的重要意义和潜力。
周星驰的电影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观众的审美观和文化态度,同时也在不断发展创新中保持着自己的特色和魅力,展现出了其在电影界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力。
【关键词】周星驰,无厘头,电影,文化分析,背景,特点,幽默元素,文化隐喻,观众影响,当今文化,文化影响,独特魅力,发展趋势.1. 引言1.1 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文化分析周星驰是中国香港著名导演、编剧和演员,以其独特的“无厘头”风格闻名于世。
他的电影作品以幽默搞笑、荒诞离奇的情节和角色塑造而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进行文化分析,探讨其中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和影响。
周星驰的电影背景和特点是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对其职业生涯和作品风格的综合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
对周星驰电影中的幽默元素进行分析,揭示其中蕴含的独特笑点和创意。
进一步,通过对周星驰电影中的文化隐喻进行解读,可以发现他的作品中穿插了丰富的文化符号和隐喻,对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进行了巧妙的融合和诠释。
本文还将分析周星驰电影对观众的影响,探讨其作品在大众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和价值。
结合当今社会文化背景,探讨周星驰电影在当今文化中的地位,探讨其对当代文化的启示和影响。
通过对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的文化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作品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影响。
未来,周星驰电影的发展趋势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以探索其在未来文化走向中的作用和意义。
2. 正文2.1 周星驰电影的背景和特点周星驰是中国香港的著名导演、演员、编剧和制片人,以其独特的“无厘头”风格和幽默感闻名于世。
周星驰电影无厘头语言风格的理解
周星驰电影无厘头语言风格的理解引言周星驰是中国香港著名喜剧演员和导演,以其具有鲜明特色的无厘头语言风格而闻名。
他的电影作品中常常运用荒诞搞笑的对白和夸张滑稽的表演手法,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本文将从电影中搞笑语言的特点、剧情与语言的契合、对大众文化的影响等方面,深入探讨周星驰电影无厘头语言风格的理解。
无厘头语言风格的特点1.反常词语与词组–周星驰电影中常用一些与现实世界相悖的词语和词组,如“投胎换命”,给人以荒诞的感觉。
–他善于将一些平凡的词语进行组合,创造出新奇有趣的说法,如“废话连篇,废话连篇,废话连篇”的经典台词就充满了反讽和滑稽。
2.双关与谐音–周星驰电影中常用谐音和双关的手法,来制造搞笑效果。
–他利用汉字的多音多义来创造笑点,使观众在听到某个词时,因为意想不到的联想而发笑。
例如《食神》中,周星驰用“起锅”谐音成“裙裾”,制造了一段搞笑的情节。
3.夸张的表达和夸张的情节–周星驰电影中常常用夸张的表达和情节来制造笑料。
–他通过夸张的动作、表情和言语,将本来平凡的场景变得搞笑和荒诞。
比如《喜剧之王》中的吐口水和抛手机等情节,都让观众捧腹大笑。
剧情与语言的契合1.情节引发的语言笑点–周星驰电影中的剧情往往会引发出搞笑的语言台词。
–他善于将情节与语言相结合,通过剧情中的悖论、冲突和转折,创造出一系列令人发笑的对白。
比如《逃学威龙》中的校长训斥学生的台词:“你个没有文化的动物,睡觉不打呼噜,叫醒你才叫猪!”就是情节与语言的完美结合。
2.角色个性与语言风格的契合–周星驰电影中的角色个性与语言风格的契合,也是该电影无厘头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他塑造的角色往往都有独特的个性和言谈举止,这种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成为角色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大众文化的影响1.无厘头语言风格的广泛传播–周星驰电影中的无厘头语言风格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他的电影在香港和中国内地都取得了极高的票房,推动了无厘头语言风格在中国的流行,成为中国电影界的独特风格之一。
《2024年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范文
《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篇一一、引言周星驰,中国电影界的巨星,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深邃的审美意义赢得了全球观众的喜爱。
他的电影作品不仅娱乐性强,更在喜剧的外衣下蕴藏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本文将就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二、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1. 夸张与讽刺的表演风格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主要体现在夸张与讽刺的表演上。
他将角色的性格、行为夸张到极致,从而达到引人发笑的效果。
同时,他的电影常常通过讽刺社会现象,对一些不合理的社会现象进行批判。
2. 无厘头式的情节设计周星驰电影的情节设计常常突破常规,以无厘头式的情节设计吸引观众。
这些情节往往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使观众在欢笑中思考人生。
3. 幽默的对话与台词周星驰电影中的对话与台词也是其喜剧风格的重要体现。
他的台词常常妙语连珠,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
同时,他的台词往往富含哲理,使人在欢笑中思考人生。
三、周星驰电影的审美意义1. 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背后,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他的电影往往通过夸张、讽刺、无厘头等手法,揭示了人性的弱点、社会的矛盾。
他的作品使人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更好地理解人性。
2. 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周星驰电影常常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引导观众思考社会问题。
他的电影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人性的扭曲,使人在欢笑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社会现象。
3. 独特的文化内涵周星驰电影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他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元素,既具有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又吸收了西方文化的幽默元素。
他的电影作品具有跨文化的魅力,使全球观众都能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
四、结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其作品的独特魅力。
他的电影以夸张、讽刺、无厘头等手法,将喜剧效果发挥得淋漓尽致,使观众在欢笑中思考人生。
同时,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性洞察、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以及独特的文化内涵,使人在欣赏的同时,得到思想的启迪和文化的熏陶。
周星驰“无厘头”电影中的“无”之审美蕴含
周星驰电影独具匠心的喜剧风格使其成为一代经典,其突破传统的电影模式,抛弃以往喜剧的固有套路,形成独具一格的叙事方式和喜剧风格——“无厘头”。
关于其喜剧中“无厘头”风格的审美研究,刘鹏燕在《“无厘头”与现代喜剧之旅》[1]中从三个方面阐发“无厘头”电影的喜剧观念及其表达特点。
唐果在《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2]中提到“无厘头”式的语言风格以及语言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刘腾在《周星驰电影与后现代主义文化》[3]中将“无厘头”的表现方式简单分为八种,如:幻觉、男扮女装、恶搞,等等。
高字民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下的解构与狂欢——周星驰无厘头喜剧电影的阐释》[4]中,从法国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和前苏联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来分析周星驰电影的喜剧性特征。
本文主要从电影风格、语言风格、叙事风格分析周星驰喜剧所蕴含的虚无美以及“无”在喜剧中的意义,探索“无”之乐趣,“无”之自由。
一、话语-情节的“无”之乐趣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风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话语意义上的“无厘头”及行为表现上的“无厘头”。
“无厘头”本是岭南文化地区的俗谚,指某人的言行表现没有由来,无明确的目标,做事情不分主次,语言表达鄙俗任意、颠三倒四、莫名其妙,但也不是完全不存在道理。
(一)话语意义的“无厘头”1.语言的陌生化俄国学者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陌生化”理论强调:在内容与形式上,违背我们所常见的一切事物或规则情理,并且在艺术上也超出常境。
表面彼此不相联系,内部相互联系的种种要素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种矛盾造成了“陌生化”的特征,能够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撼,是形式主义者的陌生化理论的核心所在。
在周星驰的电影中,“无厘头”式的语言占有重要地位,语言原有的意义以崭新的方式被消解。
我们所熟悉的语言在影片中被陌生化处理,常用语言规则被打破,读者和观众按照语言习惯、思维定势思考而导致期待落差,从而产生强烈的滑稽效果。
电影将我们所熟悉的日常用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错位使用,例如《唐伯虎点秋香》中,船夫:“……这么多船偏挑到了我这艘船,我可是出了名的快啊!”唐伯虎:“是吗?啊,你的船在下沉啊。
《2024年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范文
《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篇一一、引言周星驰,作为华语电影界的一颗璀璨明星,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
他的电影作品不仅在娱乐性上达到了高度,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审美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及其审美意义,分析其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二、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1. 无厘头喜剧的独特性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以无厘头为主,这种风格以突如其来的笑点、荒诞的情节和夸张的表演为特点。
在周星驰的电影中,这种无厘头风格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电影的魅力。
2. 角色塑造的多样性周星驰在电影中塑造了众多鲜活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特点。
他善于将角色的内心世界与外在表现相结合,使得角色更加立体、生动。
同时,他通过角色的互动和冲突,为观众带来更多的笑点。
3. 讽刺与批判的社会意义周星驰的电影不仅以娱乐为主,还蕴含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他的电影中经常出现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和批判,使得观众在欢笑之余思考社会问题。
这种讽刺与批判使得周星驰的电影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
三、周星驰电影的审美意义1. 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周星驰的电影作品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传统文化、现代文化、地域文化等。
他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电影中,使得电影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
同时,他通过电影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现代文化的思考,使得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2. 艺术表现的独特性周星驰的电影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性,他善于运用各种电影手法,如镜头运用、音效设计、配乐等,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影体验。
同时,他的电影在画面、音效、配乐等方面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使得电影更具观赏性。
3. 情感共鸣的强烈性周星驰的电影作品往往能够触动观众的情感,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源于他深入人心的角色塑造和情感表达,以及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
他的电影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引发观众对人生的思考。
《2024年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范文
《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审美意义》篇一一、引言周星驰,作为华语电影界的重要人物,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深刻的审美意义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尊重。
他的电影作品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欢笑和娱乐,还蕴藏着深刻的社会洞见和人性探讨。
本文将重点探讨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及其审美意义。
二、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1. 夸张与讽刺的表演风格周星驰的表演风格以夸张和讽刺为主,他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台词,将角色的喜怒哀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他的表演不仅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还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弱点。
2. 无厘头式喜剧元素周星驰电影中的无厘头式喜剧元素是其独特之处。
通过将毫无逻辑的情节、台词和角色设定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荒诞的喜剧效果。
这种喜剧风格让人在欢笑之余,也能思考人生的意义。
3. 融合多种喜剧元素周星驰的电影作品融合了多种喜剧元素,如动作、爱情、悬疑等。
他善于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电影更具观赏性和娱乐性。
同时,他通过对不同喜剧元素的巧妙运用,使电影更具深度和内涵。
三、周星驰电影的审美意义1. 揭示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弱点周星驰的电影作品常常通过对角色和情节的刻画,揭示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弱点。
观众在欢笑之余,也能思考社会的种种问题,如贫富差距、人性的贪婪等。
这种思考使得周星驰的电影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2. 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尽管周星驰的电影以喜剧为主,但他也在电影中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他通过角色的成长和奋斗,传达了勇气、坚持和友情等积极的人生观。
这些价值观在观众心中产生共鸣,激发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
3. 创新与突破周星驰的电影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创新与突破。
他不仅在表演上独树一帜,还在电影的拍摄手法、剪辑和音效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
这些创新与突破使得周星驰的电影作品在华语电影界具有独特的地位。
四、结论周星驰的电影以其独特的喜剧风格和深刻的审美意义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他的表演风格夸张而富有讽刺意味,无厘头式喜剧元素让人在欢笑之余思考人生的意义。
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美学r——以《美人鱼》为例
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美学r——以《美人鱼》为例夏昕【摘要】"无厘头"这一元素在周星驰的带领下逐渐进入我们的视野,并渐渐被大家广为接受.而"无厘头"在大家的欢笑之余又有其深刻的意义,在其荒诞之中也有着美学的含义.本文着重从周星驰电影《美人鱼》出发,分析无厘头美学.【期刊名称】《西部广播电视》【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1页(P104)【关键词】无厘头;周星驰电影;美学【作者】夏昕【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正文语种】中文说到电影里的“无厘头”,我们对无厘头有如此理解,即故意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等进行莫名其妙组合串联或歪曲,以达到搞笑或讽刺目的的一种方式。
一谈起在电影中运用这样方式导演或演员,第一个映入脑海便是周星驰。
只要是有周星驰出演的或者导演的电影,在观众心里都会自动归类到“无厘头”这一类别。
在周星驰的电影的“无厘头”中常常会在不经意间触及社会和事务的本质,让我们的欢笑之余又有一丝悲凉。
在周星驰电影中,我们常见到的无厘头形势,便是将丑、俗、乱和颠覆这些塑造出一种美,形成一种无厘头之美。
丑,在我们的日常审美观中,在电影中对于丑的展现通常为面相丑、品味丑和行为丑这三种形式。
而在周星驰的电影中,丑更是非常常见的。
在电影《美人鱼》中也是非常普遍。
在电影的开场时候出现的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丑的代表。
它打破了常规博物馆的形象,简陋破旧,展品也是将经典的电影形象恶搞和丑化。
还有博物馆馆长扮的美人鱼也是充分地展现了丑。
电影开场的周星驰特色的无厘头风格,大大增加了影片的喜剧色彩。
在女主人公珊珊出场时,服装造型和夸张的妆容也是丑的。
丑陋的外表更让她受到了许多的嘲弄,但她和周星驰一贯所塑造的角色一样,都不放弃对自己目标和理想的追求。
从而使人物形成一种外表丑和内在美的对比,赞美了内在美的高贵,使喜剧的张力增强。
通过这样的演绎方式,即使是悲剧人物也充满了喜剧色彩,影片更产生了“笑中有泪”的效果。
浅析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喜剧风格以《大话西游》系列为例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析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喜剧风格——以《大话西游》系列为例学院:戏剧学院学生姓名:黄雨晴学号:2014120415专业:戏剧影视文学方向:戏剧影视文学年级:2014级完成日期:2018年3月20日指导教师:徐继鹏摘要:周星驰电影可以说是被大众所熟知,他的电影有着自己特有的风格--无厘头。
《大话西游》是其代表作之一。
其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话西游》无论是在香港首映还是在大陆上映两地的反馈都是相当不景气。
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媒介的推动使之在内地掀起了一股“大话”热。
本文主要以周星驰电影中“无厘头”风格,幽默的语言特征为出发点,首先对周星驰导演的《大话西游》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其次结合周氏电影对国产喜剧电影《煎饼侠》,分析对该电影产生的影响;然后简单了解一下周氏电影对近几年大陆喜剧片的标新。
关键词: 无厘头语言特征国产喜剧Abstract:Stephen chow's films are well known to the public, and his films have their own unique style - Wulitou. Chinese odyssey is one of his representative works. In fact, both the hong kong premiere and the mainland release of Chinese odyssey in the 1990s were rather dismal feedback. Later,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promotion of the media in the mainland set off a " big words" hot.Based on the " Wulitou" style and humorous language features in Stephen chow's films, this paper first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Stephen chow's Chinese odyssey. Secondly, combined with Zhou's film on the domestic comedy film " fried cake m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n the film; And then a brief look at chow's film for mainland come.Keywords: Wulitou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comedy目录绪论 (1)一、周星驰喜剧风格特征 (1)(一)“无厘头”风格的文化起源 (1)(二)周星驰电影幽默语言的魅力 (2)二、以《大话西游》系列分析周星驰“无厘头”风格 (3)(一)至尊宝不同时空错位的爱 (3)(二)紫霞大无畏的爱情理念 (4)(三)人物怪诞的转变 (4)(四)人物脱冕的降格 (5)三、周星驰无厘头对国产喜剧的影响和标新 (5)(一)周星驰喜剧风格在国产喜剧中的衍变 (5)(二)国产喜剧中出现的后现代主义 (6)小结 (6)参考文献 (8)致谢 (9)绪论香港喜剧电影是香港电影必不可少的主力担当之一。
评价周星驰的经典语录
评价周星驰的经典语录
周星驰是中国香港的著名演员、导演和编剧,他的电影作品在亚洲地区广受欢迎。
周星驰在其电影中经常会使用一些经典、幽默的语录,下面就来评价一下周星驰的经典语录。
1. “无厘头”:这是周星驰电影中最经典的一个词汇,也是其电影风格的代表之一。
这个词汇意指没有逻辑、不合常理的搞笑表现方式,这种无厘头的表现方式也成为了周星驰电影的一大特点。
2. “谁说我不能”:这是周星驰在电影《食神》中的一句经典台词。
这句话表达了一个人要有自信,勇敢地面对挑战的态度,也成为了很多人的励志口号。
3. “你笑什么,我也不知道我笑什么”:这句话出自周星驰电影《九品芝麻官》中,表现了一个人经常会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而笑,也代表了生活中的许多无聊与无奈。
4.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这句话出自周星驰电影《喜剧之王》中,表现了一个人要勇敢地做自己,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而去改变自己。
5.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是周星驰在电影《少林足球》中的一句经典台词,表达了生活和戏剧的相互关联,人生就像是一场精彩的戏剧。
总的来说,周星驰的经典语录充满了幽默、智慧和人生哲理,这些语录的背后,也反映出了周星驰在电影创作中独特的电影语言和风格。
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和艺术
论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与艺术摘要:周星驰电影作为华语影坛驰骋了二十多年而经久不衰的经典,已成为了中国当代大众中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周星驰通过其独特的表演塑造了独具一格的“无厘头"喜剧类型,引领了香港喜剧电影的一个时代,其透过“无厘头”风格展现出的娱乐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赢得了大众的喜爱和学者的关注,本文将以周星驰的电影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其自身成长经历,浅析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周星驰,电影,无厘头,喜剧,艺术;周星驰电影的喜剧风格大致以“无厘头”风格为典型代表,而“无厘头”也成为了周星驰的标志,这种风格的形成也与周星驰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
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很好的代表了当时香港草根一族的生存境遇。
这也使他最终成功的从草根成为了当今华语影坛的“喜剧之王”。
一、喜剧风格之——无厘头“无厘头"是故意将一些毫无联系的事物现象进行莫名其妙地组合串联或歪曲,以达到搞笑或讽刺的目的。
‘无厘头’是粤方言,指一个人的言行毫无意义,莫名其妙。
在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大话西游》系列中有很多对白,将一些毫无关联的词语进行组合,使人莫名其妙,以达到搞笑的目的。
由此,“无厘头”表演方式常被提起。
周星驰喜剧电影的无厘头,往往透过嬉戏、调侃、玩世不恭的表象,不经意间触及社会和事物的本质,将表现方式贫民化、娱乐化.令人欢笑之余,也能有所悟.“无厘头"与其说是搞笑与讽刺方式,不如说是香港社会心理的体现,民间意识形态的表述。
它旨在解构悲剧与崇高,嘲笑天真和理想。
“无厘头”影片在中国香港生长并形成电影界的独特景观,有它特定的文化土壤。
它可以说是香港人当下集体意识的反映,展示出香港人的精神状态。
“无厘头”电影成为香港市民文化的一种符号指称,一种身份象征,是迎合了新生代的文化需求.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电影是香港社会信息的传播,也是市民精神的折射。
二、“无厘头"电影之--艺术在周星驰所创作的众多“无厘头”电影当中,确实也不乏艺术,这首先表现在其对传统叙事模式的颠覆上:包括对传统道德、传统观念等的重新诠释,以达到解构经典、展现现代社会面貌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美学香港号称“东方好莱坞”,年产电影上百部,大小演员如恒河沙数,但是近二十年来票房榜单上的头把交椅,几乎始终都是“双周一成”(周润发、周星驰、成龙)轮流坐。
这三位票房号召力至高的巨星中,演技多次获得专业奖项承认的,要数周润发和周星驰;有能力独立制作电影,作品能够冠以本人大名的,只有成龙与周星驰;而演出的影片不仅富于个人特色又极具社会代表性,甚至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反复解读的,唯周星驰一人而已。
周星驰自1982年便开始了演员生涯,但是近乎三年的时间都是在跑龙套的岁月当中度过。
最使人熟悉的应该是《射雕英雄传》的「宋兵乙」(两次,都有台词)和梅超风的练功靶子。
直到1989年他才以主角身份演出剧集《盖世豪侠》。
在该剧中演出了他独特的表演风格,被电影人赏识,开始演出电影,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他主演《九品芝麻官》、《大话西游》、《食神》、《赌圣》等多部喜剧影片票房多次创造地区记录,可谓是香港电影票房的保证。
同时,他那非逻辑性和带有神经质的演技,开创了“无厘头”文化,成为香港文化的重要一环,但他并不满足,还在继续前进。
他自导自演《喜剧之王》《功夫》等影片。
有香港“喜剧之王”之称,亦是“无厘头”电影始祖,在华人世界具有极大影响力和知名度。
一、“无厘头”的含义探究“无厘头”亦称“无哩头”、“无喱头”。
“无厘头”本是粤语言词,笔者经过整理,从语义学角度对这一语汇进行考察,发现其主要有七种含义:1、从字面意义考查的五种理解一说“厘头”即“来头”,因为粤语中的“厘”和“来”同音,“无厘头”即无端、没有缘由、没有来头、没有来由、没头没脑、莫名其妙。
一说“厘头”即“意义”,就是说了等于没说,说了也是白说,废话。
周星驰的电影在被翻译成英文版时,英文字幕就常译为“nonsense”这个词,“意思就是没有意义,废话”。
一说“厘头”即逻辑,香港文化评论人粱款认为,“无厘头”也就是“无逻辑”,出其不意,上文不对下理的行为、思想和语言”。
一说“厘”即“一点”,“头”即头脑,也即是没有一点头脑、没脑子。
2、从地域来源考查的两种理解一说“无厘头”原是佛山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的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并非没有道理。
另一说“无厘头”乃是顺德的方言,是骂人的话中最狠的一句,意思是说一个人做事情什么都不行,很没用。
总结下来,笔者认为“无厘头”意思就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目的,粗俗随意,乱发牢骚,但又似乎并非没有道理。
把“无厘头”运用到喜剧影片这个想法或者行为本身就如同这个词语一样,具有反常规、反常态的意思。
周星驰的影片似乎是在有意识地主动脱离传统的喜剧因素,他以自己夸张的表演、新颖的台词以及出人意料的情节设置等方面制造“笑”。
二、“无厘头”在周星驰电影中的体现1、人物形象:“大角色”的重构“小人物'的塑造先讲“大角色”的重构,所谓“大角色”就是经典文本中的经典角色。
《大话西游》可能是内地观众第一次接触周星驰以及他的电影,然而这个在香港票房惨败的电影却在内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口碑。
其中对于名著《西游记》中各个角色的重构,具有颠覆性意味。
片中虽也有唐僧、猪八戒、沙僧、观音菩萨、菩提老祖、牛魔王、白骨精、铁扇公主等人物,然而讲述的不再是一个带点“禁欲”色彩的取经故事或者佛教经典,而是一个搞笑的爱情故事。
它参照了名著中原有的故事体系,将所有的人物都重构了一番。
500年前后时空交替进行。
唐僧由一个菩萨心肠、精通佛经、不畏艰辛、一心一意西天取经,虽分不清人与妖魔,却有着一代圣徒风范的高僧颠覆为一个罗里啰嗦、人见人烦的“八婆”。
白骨精由一个狠毒、狡猾,一心想吃唐僧肉求长生不老的女妖颠覆为一个纯情少女,对孙悟空一往情深。
这些角色,似乎都变成了一群拥有着同样的名字却找不到“自己”的人。
尤其是孙悟空,这个在于“人性”“物性”“神性”高度统一的猴子重构成了一个风流好色、狡猾无赖、难以驯服的强盗或是土匪,全无英雄特质且还是一个情圣。
《唐伯虎点秋香》也是另一部周星驰电影中重构经典人物的代表作。
如果说秋香算是唯一保全自己人物特质的名人,那唐伯虎确实是面目全非了。
贵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在影片中变成了妻妾打骂、乡亲不耻而奔走出逃的窝囊男,后又成了拜倒秋香裙下寄人篱下的落魄男,最后经过种种嬉笑怒骂终成为父报仇、众人赞誉、抱得美人归的唐伯虎君。
再说周星驰电影中“小人物”的塑造。
周星驰所塑造的“小人物”主要集中在中后期由他自己编导的作品中,笔者具体以《功夫》为例,试图探讨“无厘头”的影响。
所谓“小人物”,必定远离了“高大全”式英雄人物的光辉形象和人格魅力,而是具有缺点甚至是戴着“无厘头”面具出场的。
《功夫》里有一批可以称为英雄的人物,但是无一例外的他们都是没有光环的小人物,这些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在没有显露他作为英雄一面的时候,是很难让人生出赞赏和敬佩之情的,也很难让人把这样的小人物与社会道义联系在一起。
相反,他们恰恰是以俗陋的形象出现的:嘴里终日叼着个烟嘴、穿着睡衣拖鞋串上串下、日常工作就是欺压租客如泼妇一般的包租婆;胆小怕事、爱贪小便宜又好色,得了“妻管严”的是包租公;三大高手之一的“洪家铁线拳”虽然出手不凡,但平时却总被包租婆数落到嘤嘤作委屈状。
就是这些小人物,仿佛带点恶搞的意味,他们都是“高手”,而且特定时候变成了英雄。
包括周星驰自己塑造的角色,“老大”这个人物缺点不少,生活更是狼狈不堪,而且有着普通人一样的烦恼。
可是周星驰电影“小人物”的大飞跃不在于身份地位的大换血,而是展现他们身上危急关头能够不计后果利害挺身而出的本性。
2、人物关系:颠覆中的创造与回归首先,颠覆中的创造是人物关系中较为清晰的一部分。
《西游记》中孙悟空与铁扇公主只是清清白白的弟嫂关系,他与白晶晶也只有棍棒之交,更别提与紫霞仙子有何感情瓜葛了,而在《大话西游》中却转化为天地人神妖魔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多角关系。
还有唐僧与孙悟空间师徒情深、同心合力只为取经的关系颠覆成了唐僧舍生取义感化孙悟空走上正途的大爱情怀。
这些都是十分典型的把原有的人物关系进行颠覆,而后创造出新的联系进行人物塑造。
而同时这些新的创造又极具随意荒诞,颇有反常规之意。
颠覆中的回归是周星驰电影里涉及人物关系中比较隐匿的一环。
此处主要以《少林足球》为例展开探讨。
《少林足球》可以说是周星驰电影里比较“正儿八经”的一部影片,它没有强烈的反叛和颠覆的风格,而是通过“少林武功+足球”的奇特构思来演绎一种正义、励志、积极奋发的精神。
当中人物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对人类本性中善意的一面的展现,这似乎又与传统文化的社会教化作用殊途同归。
比如捡垃圾的阿星、卖馒头的阿美以及少林师兄弟,他们虽都是些大都市里“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底层人,但他们都朝着让少林武术发扬光大的伟大目标共同努力着。
3、台词:戏仿成就经典解构缔造流行先说戏仿。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莫过于此。
你的剑在我的咽喉上割下去吧!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
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大话西游》“1994年的5月1日有个女人和我讲‘生日快乐’,因为这句话,我会一直记住这个女人。
如果记忆也是一个罐头的话,我希望这罐罐头不会过期,如果一定要加个日子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年’。
”——《重庆森林》“当时这把剑离我的喉咙只有0.01公分,但是四分之一柱香之后,那把剑的女主人将会彻底的爱上我。
”——《大话西游》“我们最接近的时候,我跟她的距离只有0.01公分,57个小时之后,我爱上了这个女人。
六个钟头之后,她喜欢了另一个男人。
”——《重庆森林》到如今仍然被网友热捧的两段台词或者对白都出自《大话西游》,“一万年”和“零点零一公分”其实都是戏仿了王家卫电影《重庆森林》的台词,《重庆森林》里“一万年”的独白带有哲理般沉痛的记忆,经过戏仿后变成了孙悟空用来逃命的谎言,这段话原有的自然情意荡然无存。
而就是这样无厘头的戏仿或者调侃般的台词,在不同的场合被大众乐此不疲地使用着。
还有《大话西游》里唐僧“推广”的那首“铛铛铛铛”之歌,每每此音乐响起都会让观众忍俊不禁,以至于很多人后来听到原作《only you》(曾经流行与西方的一首经典英文歌曲)都还是转不过弯来。
这同样也是一种对经典的戏仿,它抛弃了原有的歌词以及情感,只运用了原有旋律,然后配上无厘头的歌词,变成了让孙悟空一听就烦的“苦情歌”。
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手法,本身就带有一种游戏的心态在里面。
可是正因如此,它具有一种别样的魅力。
也成就了周星驰电影的经典。
再谈解构。
在周星驰的一系列电影里,周星驰富有创造性的解构着语言的意义,往往产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戏剧效果。
如以下对白:“悟空:放手!唐僧:你想要啊?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虽然你很有诚意地看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
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说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这段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对白来自《大话西游》,其中唐僧的语言罗里啰嗦,让人心烦。
其实这是一种违背语言交流原则的典型说法,它提供了大量交谈所不需要的多余信息,句子重复累赘。
还有比较流行的“i 服了 you”“球不是这么踢地”等等,都是通过对语言的解构或者重新排列,造成了句子的歧义。
正是由于这种非连续性与非逻辑性的独特的呈现方式让观众们开怀大笑,笑过又让人陷入莫名的思考。
以下这段发生在至尊宝与菩提老祖之间的关于爱情的论战是周星驰电影无厘头语言的集中体现:“菩提:‘紫霞在你心中是个惊叹号,还是句号,你现在心里一定充满了问号……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至尊宝:‘不需要吗?’菩提:‘需要吗?’至尊宝:‘不需要吗’菩提:‘哎,我是跟你研究研究嘛,干嘛那么认真呢……需要吗?’这段对白中菩提与至尊宝两个人不停地以反问句句进行马拉松式的辩论,最后菩提老祖不得不妥协。
就在菩提老祖欲转身离开的那一瞬间,他饱含着悲天悯人的佛的烦恼,若有所思地再一次反问至尊宝:需要吗?这简简单单三个字让至尊宝连同我们观众一起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3、情节设置:拼贴是王道有评论认为,周星驰的影片之所以被称为“无厘头”影片是因为其影片不讲逻辑。
在这里逻辑主要指的是情节设置问题。
而笔者认为,周星驰电影的成功有一部分是归功于这种“不讲逻辑”的。
《大话西游》中把过去和未来、记忆和幻想、现实和神话按照影片表现的需要随意剪贴转换,形成了滚滚涌动的碎片情节。
这原本深奥的表现手法一经过“无厘头”的加工,就有了那段搞笑的“月光宝盒”情节:至尊宝屡次打开月光宝盒,企图回到白晶晶自杀的那一刻,却总是失败,笑料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