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内疝影像诊断
【病例】腹壁疝1例CT影像表现
【病例】腹壁疝1例CT影像表现
[病程描述]
性别:女,年龄:41岁,腹痛一月余,下腹膨隆半月,无外伤及手术史。
请选择答案
A、切口疝
B、腹壁疝
正确答案是:B、腹壁疝; [影像描述]
盆腔前方腹壁局限性缺如,缺如区内可见肠管疝出腹壁进入皮下,疝出肠管未见明显扩张及绞窄现象,其前方见腹膜包绕,边界清楚,疝口边缘相对较圆钝,腔内见局限性低密度。
[诊断思路]
腹壁疝
腹壁疝是指腹腔内脏器离开原来位置,经先天或后天的孔道或薄弱区向体表突出形成的包块。
它的形成主要与腹壁张力下降及腹腔内压力升高等因素相关,腹壁疝作为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小儿、老人和一些术后患者,另外一些肥胖者也容易患此病,可能与腹内压力大,脂肪组织多,手术切口不易愈合和切口感染相关。
腹壁疝主要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及疝被盖四部分组成,疝内容物依疝囊大小或部位不同而种类不同,一般以系膜、网膜、肠管为主,有时可包括膀胱等其他结构,脐疝、白线疝、腹股沟疝及闭孔疝疝囊较小,疝
内容物多为网膜及小肠组织;切口疝及造瘘口疝疝囊较大,疝内容物为大网膜、小肠、大肠,个别患者还包括肠系膜及肠袢。
CT可以显示腹壁疝的种类、数目、疝囊大小及疝内容物的类型;行增扫描,可以及时了解肠壁有无缺血及坏死;CT增强后肠壁强化减弱,不强化或强化不均,肠系膜血管增粗、系膜水肿、呈云雾状密度增高,为肠壁缺血征象;临近腹壁缺损处的疝囊内见到“U”型或“C”型扩张的肠管、腹壁缺损出输入、输出袢肠管渐次变细呈“鸟嘴状”,提示绞窄疝。
腹内疝影像诊疗
手术方式
手术方式对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如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可降 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腹内疝的术后评估与随访
术后评估
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愈合情况以及有无并发症 等。
随访计划
定期随访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复发,提高 治疗效果。
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慢性疾病,降低复发风险。
受压的肠管扩张、积液和积气。
腹腔内包块
02
腹内疝的疝囊或疝块可在影像学检查中表现为腹腔内的包块,
可随时间变化位置和大小。
肠系膜血管压迫征象
03
当疝入物为肠系膜或大网膜时,可出现肠系膜血管受压的表现
,如受压的肠系膜血供减少,出现缺血征象。
腹内疝的影像学诊断标准与流程
确定诊断标准
影像学检查发现腹腔内的异常 包块,同时伴有肠梗阻、腹腔 内出血等表现,即可初步诊断
CT检查
优点是成像速度快、图像清晰、诊 断准确率高,缺点是存在辐射损伤 ,价格相对较高。
MRI检查
优点是对软组织成像更为清晰、无 辐射损伤,缺点是操作复杂、费用 较高。
影像学检查技术对腹内疝诊疗的贡献
1 2 3
确定诊断
影像学检查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腹腔器官的形 态和位置,为腹内疝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05
影像学在腹内疝治疗中的应用及进展
影像引导下微创治疗腹内疝
01
02
03
影像学引导技术
利用CT、超声、MRI等 影像学手段精准定位,引 导医生进行微创手术。
优势
提高手术准确性,减少并 发症,降低复发率。
实践案例
某医院采用影像引导下的 微创治疗方法,成功治愈 众多腹内疝患者。
常见疝CT影像诊断
最新课件
32
老人腹股沟斜疝
• 1.腹部肌肉的退行性病变
• 在正常情况下,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游离缘对内 环和腹股沟管都具有括约肌作用当其收缩时内环 和腹股沟区间隙缩小,可增强腹壁的抵抗力。老 年时因肌肉的退行性病变,即胶原纤维退化数量 多于合成而使这些肌肉的收缩力减弱,成为老年 性腹股沟斜疝的病理基础。
见。
最新课件
22
最新课件
23
• 当疝内容物经股环、股管的卵圆窝突出所形成的 腹外疝称为股疝
• 腹脏内脏自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
(Hesselbach三角) 直接脱出形成的疝, 称为腹股沟直疝
最新课件
24
腹股沟斜疝位于腹股沟韧带的上内方,股疝 则位于腹股沟韧带的下外方
最新课件
25
• 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 和腹股沟直疝两种。斜疝从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
• 多见组织有肠襻、大网膜及肠系膜组织,伴有嵌 顿、肠梗阻及血运循环障碍时,疝囊内可见渗出 液体。肠壁增厚,可见气液平面。
•。
最新课件
30
• 疝囊内可见含气肠管、脂肪、大网膜及小肠系膜 组织、膀胱
• 疝囊可向下延伸至阴囊或大阴唇; • 合并小肠嵌顿,疝内肠壁增厚,内可见气液平面。
最新课件
31
病因
• 2.并存腹内压升高的疾病,腹内压升高是疝的重 要诱发因素,而且前列腺肥大、慢性便秘和慢性 支气管炎等易造成长期腹内压增高进一步促进了 老年人腹股沟疝的发生
最新课件
33
• 老年人发生腹股沟斜疝后,因其韧带坚韧,血管 硬化其发生嵌顿疝和绞窄的几率增加,易发生肠 坏死和中毒性休克。
常见疝CT影像诊断讲义精选
将疝囊拉回腹腔,在高位进行结扎,以阻止疝囊再次突出。
修补术
对于较大的疝气或多次复发的疝气,可以通过修补腹壁缺损来根治 疝气。
腹腔镜手术
通过腹腔镜技术进行疝气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 点。
疝气的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控制体重
肥胖是疝气发生的高危因素之 一,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预
薄弱。
肠管进入疝囊
在疝气发作时,CT扫描可见肠管 进入疝囊,形成包块,密度与肠管 相近。
精索移位
男性患者CT扫描可见精索向疝囊一 侧偏移,提示疝囊内可能有肠管或 网膜组织。
脐疝的CT影像诊断
脐周腹壁薄弱
CT扫描可见脐周腹壁组织密度减 低,提示存在腹横筋膜缺损或薄
弱。
疝囊形成
在疝气发作时,CT扫描可见脐周 出现低密度囊状结构,内含肠管
疝气分类
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 等。
疝气的分类
腹股沟疝
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是腹腔内脏器通过位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腹 横筋膜卵圆孔突出,向内下,向前斜行经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浅环,甚至进入阴囊的 一类腹股沟疝。
脐疝
腹腔内脏通过脐部突出形成的疝,常见于小儿和老年人。
切口疝
手术切口处的薄弱区域在腹内压的作用下形成的疝。
切口区域腹壁薄弱
CT扫描可见手术切口区域腹壁组织密度减低,提示存在腹外斜肌 腱膜缺损或薄弱。
疝囊形成
在疝气发作时,CT扫描可见手术切口处出现低密度囊状结构,内 含肠管或网膜组织。
肠管移位
疝囊内肠管位置发生改变,向疝囊一侧偏移。
04
疝气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疝气与肿瘤的鉴别诊断
常见疝CT影像诊断
腹股沟斜疝CT检查的思考
• 腹股沟斜疝,疝出物还纳入腹腔后。 临床医生及放射科医生的重点
• 如嵌顿时间较短(3~5小时 内), • • 局部压痛不明显,没有腹 部压痛和 腹膜刺激症状,估计尚未 形成绞窄。
• 有的学者认为对嵌顿时间超过 6h, 估计有肠 穿孔, 或挤捏复位后或自行还纳后有腹膜炎 症状者, 最好作剖腹探查切口, 从腹腔内全面 检查,并处理坏死穿孔肠管。 • 严格控制手法整复, 对嵌顿时间短( 3~ 5h), 没有腹膜炎症状, 估计尚未形成绞窄者, 可试 行手法复位。 • 手法应轻柔, 回纳后应反复严密观察 24h, 注 意有无腹膜炎表现及大便带血现象, 也需注 意肠梗阻现象是否得到解除。
中医:寒疝,湿热疝,狐疝。
• • • • • •
颅内脑疝 眼部及副鼻窦 胸部,膈疝 腹部盆腔:腹内疝,腹外疝 脊柱:椎间盘突出 四肢
大脑镰下疝
颞叶海马钩回疝
腹股沟疝
闭口疝
眼结膜脂肪疝
小脑扁桃体疝
股骨颈滑膜疝
脐疝
腹股沟斜疝
凡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 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者称为腹股沟斜疝。 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90%,或占腹 股沟疝的95%。男性占绝大多数,右侧比左侧多见。
• 当疝内容物经股环、股管的卵圆窝突出所形 成的腹外疝称为股疝
• 腹脏内脏自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
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 直接脱出形成的疝,称为腹股沟 直疝
腹股沟斜疝位于腹股沟韧带的上内方,股疝则位于腹股沟韧 腹股沟疝分 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斜疝从位 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向 内下,向前斜行经腹股沟管,再穿出腹股沟 环,可进入阴囊中,占95%。直疝从腹壁下 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 ,不经内环,也从不进入阴囊,仅占5%。 腹股沟斜疝疝囊是从腹壁下动脉外侧内环开 始进入腹股沟管,再经外环突出进入阴囊。 直疝是从腹壁下动脉内侧腹股沟三角区直接 由后向前突,直疝多为管状囊袋,内容物多 为肠管、大网膜及肠系膜样结构,疝囊由腹 壁缺损或薄弱处呈管状向腹外突出,疝囊位 于精索或子宫韧带内侧
脐疝的影像学表现
脐疝的影像学表现脐疝是指由于腹壁薄弱或病理改变引起的腹腔内脏器通过脐部膨出的一种疾病。
在临床上,脐疝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
为了更好地了解脐疝的病情,医生通常会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定诊断。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脐疝的影像学表现。
1、X线检查X线检查是比较简单且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初步了解脐疝的情况。
在X线检查中,医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脐疝部位凸出的肠管或其他脏器影像,从而确定疝囊的大小和位置。
此外,X线检查还可以排除其他腹部疾病,对于诊断脐疝非常有帮助。
2、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对于脐疝的影像学表现有很好的显示效果。
通过超声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脐疝部位的疝囊和脏器,判断疝囊内是否有肠管等脏器脱出。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评估疝囊内脏器的血流情况,为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3、CT检查CT检查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脐疝的诊断和评估有着很高的准确性。
通过CT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显示脐疝部位的解剖结构,观察疝囊内是否有肠管等脏器脱出,并评估疝囊的大小和位置。
此外,CT检查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脐疝的类型,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4、MRI检查MRI检查是一种无辐射、高对比度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脐疝的显示效果很好。
通过MRI检查,医生可以清晰地显示脐疝部位的解剖结构,观察疝囊内是否有肠管等脏器脱出,评估疝囊的大小和位置。
此外,MRI检查还可以显示疝囊内脏器的组织特征,对于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有帮助。
综上所述,脐疝的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X线检查、超声检查、CT 检查和MRI检查。
不同的检查方法各有特点,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以明确诊断、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
希望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读者能对脐疝的影像学表现有更深入的了解。
腹内疝影像诊断课件
.
1
腹内疝定义
腹内疝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通过腹膜或肠系膜 正常或异常的孔道、裂隙离开原有位置而进入腹 腔内的某一解剖间隙 。
其发病率低(约0.2%~0.9%), 为小肠梗阻一少见病 因(约5.8%)。然而, 腹内疝易并发肠绞窄或缺 血, 致死率高(>75%), 因此早期诊断和手术治 疗至关重要, 但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且多 与性别和年龄无关, 其术前诊断困难
现
十二指肠旁疝 此型为最常 见类型, 约占全部内疝的53%。 与其他类型内疝不同, 十二指 肠旁疝的发生有性别倾向, 男 性发病率约为女性的3倍。包 括左侧及右侧两种亚型, 其中 前者常见(约占3/4), 二者 临床表现相似, 均为先天性疝, 有疝囊, 但胚胎学发育病理基 础却不同 。
.
9
左侧十二指肠旁疝
right-side paraduodenal hemia :distended small-bowel loop with air-
较大的隐窝则称陷凹。
(一)腹后襞的皱襞和隐窝
在胃后方、十二指肠、盲肠和乙状结肠系膜附近有较多的皱襞和
隐窝, 其大小和深浅可随年龄不同或腹膜外脂肪的多少而变化。十二
指肠上囊位于十二指肠升部 左侧, 相当第2腰椎平面, 呈半月形, 下缘
游离。皱襞深面为口向下方的十二指肠上隐窝(国人50%有此窝),
其左侧有肠系膜下静脉通行于壁腹膜深面。此隐窝下方有三角形的十
.
16
A: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of the upper abdomen shows a saclike mass of
dilated jejunal loops between the pancreatic head (P) and stomach.The
腹内疝影像诊疗
发病原因与机制
临床表现
腹内疝的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腹痛、呕吐、血便等。腹痛通常为腹部不适或绞痛,可放射至背部、腰部等部位;呕吐通常为胃内容物,可伴有血性液体;血便通常为黑色或暗红色,提示有消化道出血。
诊断标准
腹内疝的诊断标准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病史包括手术史、创伤史、感染史等;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叩诊等;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X线平片、CT等。
CT影像学表现
显示腹内疝环、疝囊和疝内容物的形态和位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直接征象
显示肠壁水肿、腹腔积液、肠系膜血管异常等,有助于诊断绞窄性腹内疝。
间接征象
MRI影像学表现
直接征象
显示疝环、疝囊和疝内容物,表现为腹腔实质性肿块突入疝环。
间接征象
显示肠梗阻引起的肠蠕动减慢、肠壁水肿、腹腔积液等。
腹内疝影像诊疗
xx年xx月xx日
CATALOGUE
目录
腹内疝概述腹内疝影像学表现腹内疝诊疗流程腹内疝诊疗技术腹内疝诊疗现状及展望腹内疝影像诊疗案例分享
01
腹内疝概述
腹内疝是指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因先天性或后天性原因,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腹腔壁、腹腔内脏器或肠系膜等途径进入另一部位而形成的病理状态。
典型病例2:切口疝
总结词
食管裂孔疝是指食管胃连接处的胃组织通过膈肌的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引起胸痛、反酸、嗳气等症状。
详细描述
食管裂孔疝的疝囊由食管胃连接处周围的胃组织构成,可出现胸痛、反酸、嗳气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膈肌食管裂孔扩大、胃组织进入胸腔。治疗方法以手术修补为主,也可采用药物治疗。
典型病例3:食管裂孔疝
盆底疝是指腹腔内的肠管、大网膜等组织通过盆底缺损处突出,多见于中老年男性。
腹内疝影像诊断
22
图6.CT显示肠袢插入胃和胰腺之间,胃壁后团块效应,肠壁增厚,肠系膜血管充 血。
23
24
25
为小肠肠袢经Waldeyer’s陷窝(十二指肠结肠系膜隐窝) 疝至十二指肠水平部下方,可达右侧结肠系膜深面。
该陷窝位于十二指肠水平部下方、肠系膜上动脉后方,为 空肠系膜起始部的缺损,认为与胚胎发育中中肠旋转异常 有关,见于小于1%的人群。
38
临床多为中年患者,典型表现为突发的严重、进展性腹痛 及肠梗阻体征,也可因疝内容物压迫胃而产生相应症状,
偶见因疝内容物压迫胆总管导致的黄疸或胆囊扩张。
症状发作前常有腹内压增高,如分娩、排便等。 平片典型表现为上腹胃后内方有聚集的局限性含气肠袢, 伴小肠梗阻。
39
门腔静脉间隙、胃与胰之间多发充气的肠袢,管腔内可见
33
简图(冠状观)显示了外科手术发现Waldeyer隐窝(淡灰色区域)直径约10cm。
Takeyama N et al. Radiographics 2005;25:997-1015
34
2.Winslow孔(网膜孔)疝
为小肠或其他脏器经Winslow孔疝入网膜囊内,为先天性, 约占全部内疝的8%。 Winslow孔(网膜孔)为一正常解剖结构,位于小网膜游
©2005 by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45
图2:45岁的男人中腹疼痛急性发作伴恶心。 a.CT增强扫描显示下腔静脉(黑箭头)和门静脉主干(白色箭头)之间的门 腔间隙膨胀,已由肠系膜脂肪和血管充填。 b.增强CT扫描显示通过Winslow孔的含气–液平(箭头)的异位肠袢突起。
腹内疝CT诊断策略及病例分析
病例三
• 图 3A、B 女,56 岁。晕厥伴腹痛 1 + 周。右侧十二指肠旁疝。A. CT 轴位平扫; B. CT 冠状位重组示十二指肠降段后下方成簇稍扩张的小肠肠袢,并压迫周围肠管移 位,疝入肠管在疝孔处受压变窄,相应肠系膜血管向疝环处移位聚集、充盈和拉长, 左中上腹小肠相对空虚 。
病例四
• 图 1a ~ 1d 十二指肠旁疝,周围、冠状位、矢状位显示聚集肠系膜的血管呈缆绳征 ( 箭头所示)
三、影像特征
1、十二指肠旁疝是指肠管疝入十二指肠旁隐 窝 , 分左、右两型,左侧多见,占75%。左侧十二 指肠旁疝的疝囊除了见于胃胰之间,还可见于胰尾 后方或横结肠与左肾上腺之间。疝囊的占位效应可 以使得近端空肠动脉突然向后转向肠系膜下动脉后 方 ,肠系膜下静脉发生左移。因此,这些血管可作 为 CT区分疝囊内外的肠管的界标 ,其中“肠系膜 下静脉左移征 ”是诊断左侧十二指肠旁疝的重要 指征。由于十二指肠旁疝的疝囊的发生部位相对特 殊加上血管标志 , CT诊断相对容易。有时因疝孔 和疝囊征象不典型 ,与肠系膜裂孔疝混淆 。
病例五
• 男,77 岁。腹痛 3 天。五年前行癌根治术食管-空肠Roux-en-y 吻合术,小肠系膜裂 孔疝。A. CT 轴位平扫;B. CT 冠状位重组示肠系膜区局部扩张的小肠肠管聚集成 团伴相应系膜结构紊乱,疝入肠管及系膜在疝孔处受压变窄,系膜血管向疝环处移位 聚集、 充盈和拉长。
病例六
• 图 5A、B 女,35 岁。腹痛、腹胀 1 天。大网膜裂孔疝。CT 轴位平扫示大网膜区局部 扩张的小肠肠管聚集成团伴相应系膜结构紊乱,疝入肠管及系膜在疝孔处的受压变窄、 系膜血管向疝环处移位聚集、充盈和拉长,疝入的肠袢紧邻腹壁,无网膜脂肪被覆( 网 膜脂肪移位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 c
a:enhanced axial CT scan of upper abdomens suggest presence or right-side paraduodenal hemia :distended small-bowel loop with airfluidlevel protrudes behind second portion duodenum. b:arrowhead,herniated loops. c:arrow,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located at anterior margin or neck of hernial sac.
C:axial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in 36-year-old man shows small-bowel loops(arrow) displaying inferior mesenteric vein(arrowhead) to left . D:coronal construction of contrast-enhanced CT deta set in 28-year-old man shows small-bowel loops between transverse colon(T) and left adrenal gland(arrow).
左侧十二指肠旁疝
临床表现:慢性食后腹痛、恶心,症状可追溯至儿时。十 二指肠旁疝易自行缓解,症状间断发作。 消化道造影检查:左上腹十二指肠升段左侧的小肠肠袢聚 集成团,可致远端横结肠、十二指肠空肠曲向下移位,压 迫胃后壁使其呈锯齿状。 CT:疝入肠袢的位置,可位于Treitz韧带左侧、胃与胰腺 之间,或胰腺后方,或横结肠及左侧肾上腺之间,肠系膜 血管的改变包括供应疝入肠段的肠系膜血管向疝口处拉伸、 纠集、扩张充血,肠系膜下静脉及左结肠动脉升支位于疝 囊颈前界并可向左侧移位。
右侧十二指肠旁疝示意图
Right paraduodenal hernia in a 23-year-old man without significant clinical symptoms. A, B, Contrast-enhanced CT :the clustered and collapsed ileal loops (arrowheads) in the right upper quadrant abdomen, located laterally and inferiorly against the third portion of the duodenum (open arrow). These herniated bowel loops protrude toward the right abdomen through the space between the portal vein and inferior vena cava and show right-sided displacement or distortion of mesenteric vessels within or near the hernial sac. Note the ileocolic branch (arrow) of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located at the anterior margin of the hernial sac. C, The right paraduodenal hernia due to the anomaly of intestinal rotation was found at surgery.
左侧十二指肠旁疝示意图
Left-sided paraduodenal hernia
42-year-old woman with leftsided periumbilical pain and a palpable mass. SBFT image: a saclike mass of mildly dilated jejunal loops (solid arrows) to the left of the ligament of Treitz. Mass effect is noted and causes displacement of the greater curvature and posterior wall of the stomach (open arrow).
右侧十二指肠旁疝
为小肠肠袢经Waldeyer’s陷窝(十二 指肠结肠系膜隐窝)疝至十二指肠降 段后下方,可达右侧结肠系膜深面。 该陷窝位于十二指肠降段下方、肠系 膜上动脉后方,回结肠系膜动脉分支 位于疝囊表面,疝囊一般较大,而且 位置比较固定,可以向外、向下扩张。 临床表现与左侧十二指肠旁疝相似, 可表现为慢性食后痛。 消化道造影显示位于十二指肠降段后 下方的由小肠肠管聚集而成的较大且 固定的卵圆形团块。 CT表现:右中腹部一簇小肠肠袢被膜 性结构包绕所形成的团块,可见肠梗 阻表现
不同类型腹内疝的临床和影像学表 现
十二指肠旁疝 此型为最常 见类型,约占全部内疝的 53%。与其他类型内疝不同, 十二指肠旁疝的发生有性别 倾向,男性发病率约为女性 的3倍。包括左侧及右侧两种 亚型,其中前者常见(约占 3/4),二者临床表现相似, 均为先天性疝,有疝囊,但 胚胎学发育病理基础却不同 。
腹内疝的分型
根据发生位置 Meyers提出的腹内疝传统分型已 被广泛接受,包括十二指肠旁疝(53%)、盲肠 周围疝(13%)、Winslow孔(网膜孔)疝(8%)、 经肠系膜疝(8%)、乙状结肠周围疝(6%)、 吻合口后方疝(5%)。此外尚有较少见的经网膜 疝及发生在盆腔的膀胱上疝、经子宫阔韧带疝、 Douglas疝、直肠旁隐窝疝等。
A:axial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in 11-year-old boy shows small-bowel loops(arrow) between stomach and pancreas. B: A:axial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in 28-year-old man shows small-bowel loops behind pancreas black arrow indicates stomach .
Left-sided paraduodenal hernia in a 55-year-old man with chronic abdominal pain. (a) Transverse CT scan through the upper abdomen shows a saclike mass of jejunal loops (arrows) in the left upper quadrant interposed between the pancreas (P) and stomach (S). (b) CT scan at a lower level shows that the encapsulated cluster of jejunal loops (arrows) causes indentation of the posterior wall of the stomach (S). The mesenteric vessels within the hernia appear somewhat crowded and engorged.
左侧十二指肠旁疝
为小肠肠袢经Landzert’s陷窝 (十二指肠旁隐窝)向后下疝 至十二指肠升段的左侧,可达 左侧结肠系膜深面。 Landzert’s陷窝位于十二指肠 升段的左后方,前界为覆盖走 行于陷窝左侧的肠系膜下静脉 及左结肠动脉升支的腹膜皱襞, 认为其形成与发育中降结肠系 膜的先天性缺损有关
A: contrast-enhanced CT scan of the upper abdomen shows a saclike mass of dilated jejunal loops between the pancreatic head (P) and stomach.The descending mesocolon(D) and stomach are displaced laterally.The dilated inferior mesenteric vein is located at the anterior border of the encapsulated loops. B:CTscan obtained 20mm a shows crowed and engorged mesenteric vessels(arrow) at the fossa of Landzert(L) 。J(jejunal loops),S(stomach),arrowhead(the inferior mesenteric vein )
腹内疝影像诊断
腹内疝定义
腹内疝是指腹腔内脏器或组织通过腹膜或肠系膜 正常或异常的孔道、裂隙离开原有位置而进入腹 腔内的某一解剖间隙 。 其发病率低(约0.2%~0.9%),为小肠梗阻一少见 病因(约5.8%)。然而,腹内疝易并发肠绞窄或 缺血,致死率高(>75%),因此早期诊断和手术 治疗至关重要,但由于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且多与性疝囊分为真疝和假疝 。 脏器疝至另一个腹膜囊隐窝,具有疝囊而 称真疝。 先天性腹内假疝指肠管经大网膜、肠系膜 裂孔疝入的内疝,而后天性腹内疝均为假 疝。
腹膜皱襞、隐窝和凹陷
腹膜皱襞是脏器之间或脏器与腹壁之间腹膜形成的隆起,其深部 常有血管走行。在腹膜皱襞之间或皱襞与腹、盆壁之间的凹陷称隐窝, 较大的隐窝则称陷凹。 (一)腹后襞的皱襞和隐窝 在胃后方、十二指肠、盲肠和乙状结肠系膜附近有较多的皱襞和 隐窝,其大小和深浅可随年龄不同或腹膜外脂肪的多少而变化。十二 指肠上囊位于十二指肠升部 左侧,相当第2腰椎平面,呈半月形,下 缘游离。皱襞深面为口向下方的十二指肠上隐窝(国人50%有此窝), 其左侧有肠系膜下静脉通行于壁腹膜深面。此隐窝下方有三角形的十 二指肠下襞,其上缘游离。此皱襞深面为口向上的十二指肠下隐窝 (国人75%存在)。盲肠后隐窝位于盲肠后方,盲肠后位的阑尾常位 于其内。乙状结肠间隐窝位于乙状结肠左后方,在乙状结肠系膜与腹 后壁之间,其后壁内有左输尿管经过。肝肾隐窝位于肝右叶下方与右 肾之间,仰卧时为腹膜腔最低处,是液体易于积聚的部位。在腹膜皱 襞和隐窝较发达处可为内疝好发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