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歧视

合集下载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面临困境
除了由于同种商品对不同消费者的售价不同带来的公平性问题外,价格歧视实际上是把消费者的部分或全部 收入再分配给了生产者,生产者利润的增加是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的。除了最终产品或服务市场存在价格 歧视外,中间产品市场往往也存在着价格歧视,这将直接导致下游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出于对消费者权利的 保护以及价格歧视所具有的明显的限制竞争性质,价格歧视为各国反垄断法或限制竞争法所禁止。中国的《价格 法》中明确规定:价格歧视为不正当价格行为,并规定了比较严厉的惩罚措施。尽管价格歧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相当普遍,但厂商真正由于价格歧视的原因而被诉诸法律的情况却很少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基本定义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又称价格差别,指厂商在同一时期对同一产品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价格歧视既可以是对不同购买者索取不同价格,也可以对同一个购买者的不同购买数量收取不同价格。
一般说来,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购买者都对同质产品支付相同的价格。如果所有消费者都具有充分的 知识,那么每一固定质量单位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就不存在了。因为任何试图比现有市场价格要价更高的产品 销售者都将发现,没有人会向他们购买产品。然而,在卖主为垄断者或寡头的市场中,价格歧视则是很常见的。
二级价格歧视:一个垄断的卖方还可以根据买方购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
规范
差别价格,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竞争法律均涉及价格歧视问题。美国反托拉斯法律制度一直将某些对市场竞争 造成损害的价格歧视作为典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加以研究和规范。根据《克莱顿法》和《鲁宾逊帕特曼法》的规 定,从事商业的人在其商业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同一等级和质量商品的买者实行价格歧视,如果价格歧视的 结果实质上减少竞争或旨在形成对商业的垄断,或对竞争造成其他损害,则是非法的。违法价格歧视的构成要件 是:实施价格歧视的主体包括商品的销售者和购买者;价格歧视的标的物只是商品,不包括服务及无形物,且这 种商品必须是相同等级、相同质量,商品的销售发生在美国境内的商业过程中;实施价格歧视的后果对市场竞争 造成损害。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5
三级价格歧视需具备的条件
• 2、条件:
• (1)厂商具有一定的垄断力量;
• (2)不同的市场是相互隔离的,转售的成 本极高而无利可图; • (3)厂商将消费者区分为不同组别,且不 同组别消费者具有不同的需求函数且需求价 格弹性各不相同。
•6
三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格歧视实施过程
• 3、实施过程(以两个市场为例):
定价行为—价格歧视
一、一级价格歧视 二、二级价格歧视 三、三级价格歧视
•1
一级价格歧视
• 一级价格歧视:又叫完全价格歧视。在一 级价格歧视中,厂商要知道每个消费者所 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也就是厂商完全了 解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厂商此时对每 位消费者收取一种不同的价格,该价格正 好等于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产品所支付的 最高价格(只要这个价格超过生产的边际 成本),这样厂商就攫取了全部的消费者 剩余。 • 如:、衣服零售、律师费等。
(2)各个市场产品的价格高低取决于 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市 场定价较低,而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市 场定价较高。
•8
• 证明:由于MR=P(1+1/ed ),又有MR1=MR2=MC, 因此P1 (1+1/ed1 ) =P2 ( 1+1/ed2 ), 1 于是 1
ed 2 P 1 P2 1 1 ed 1
• 11
故若 ed1 ed 2 , 则P P2 ; 若 ed1 ed 2 , 则P P2 1 1
例:设ed1= - 2, ed2= - 4,则
P (1 1 4) 3 / 4 1 1.5 P2 (1 1 2) 1/ 2
三级价格歧视案例研究
• TIC在台湾制造电脑存储芯片,运给日本和美国的电脑制造商。两 个市场对芯片的需求函数如下: • PJ=12-QJ • PA=8-QA • TIC生产这种芯片的总成本函数(万美元)为 • C =5+2(QJ+QA) • 情况I:存在价格歧视 • TIC在两个市场的总利润 Π=PJQJ+PAQA-C • =10QJ-QJ2+6QA-QA2-5 • 为使利润最大化,求相对于QJ和QA的偏导数,使他们等于零, 解得:QJ*=5, QA* =3, • PJ*= 7, PA*= 5 , Π=29

价 格 歧 视

价 格 歧 视

微观经济学
价格歧视的价格与产量确定(1)
v 首先,分别作出两个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企业 边际成本曲线,假定边际成本为一常数。
P
D2 MC Q
D1
O
Q
价格歧视的价格与产量确定(2)
v 依据需求曲线作出各市场的边际收益曲线1
O
Q
价格歧视的价格与产量确定(3)
v 市场1:MR1=MC,确定对市场1的供给量 (产量)Q1, Q1 与市场1的需求曲线决定 市场1的价格P1 。
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 Practice of dividing consumers into two or more groups with separate demand curves and charging different prices to each group.
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1)
❖ 第一、在垄断市场上,存在不同需求曲线的客户群或者市 场,各种市场存在不同EdP的需求曲线;
P
市场2
市场1
Q
O
Q
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2)
❖ 第二、供应商可以将不同Ed的客户区别开来;(在同一市 场,商品不易被再卖,从而回避套利行为。)
何谓套利行为?
实行价格歧视的原则
❖ 实行价格歧视的原则:就是垄断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 件,垄断企业边际成本等于各市场可区分市场的边际收益, MC=MR1=MR2=…=MRn。
P
P1
D2
P2
MR2
Q
Q2 O
D1 MC
MR1 Q1
Q
定价策略与需求价格弹性关系(2)
❖ 条件:MR1=MR2=MC, ❖ MR=dTR/dq= P(1+1/EdP ) ❖ MC= P1 (1+1/ EdP1)= P2 (1+1/ EdP2 ) ❖ 结论:

经济学价格歧视名词解释

经济学价格歧视名词解释

经济学价格歧视名词解释价格歧视:是指商品的生产者或销售者在同一时期内对同一商品的不同交易价格给予不同对待。

其中,商品的供应者(卖方)提高了价格,而要求购买者(买方)支付较高的价格,即使同种商品在同一市场上交易;或者商品的需求者(买方)拒绝购买某些商品,即使同种商品在同一市场上出售。

简单来说,这种现象就是一个企业给产品定价比另一个企业定价更高,这样消费者才会认为你家的商品质量好,愿意购买。

比如一些海鲜类的食物,我们喜欢吃的是价格高一点的,然后有钱的人多少有点炫耀心理,觉得他吃的东西是很贵的,大家都会相信你家的商品贵,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那些海鲜本身的价值就是高价的,所以它的价格就变成了高价,虽然实际价值可能并没有那么多。

这种差别定价方式还有网上购物,你想找一件衣服,或者想买一本书,看见有人卖比别人便宜十几块钱,这时候你就倾向于购买了,而且会去询问其他人的意见,以免造成买到假货的悲剧。

价格歧视有时也被称为价格差别、价格差额、差别定价、差别待遇、区域差别定价、分等收费、分级差别定价和地区差别定价等。

价格歧视一般以排除其他竞争者、给付不同价格为特征,这种差别定价策略又叫价格差别。

排除其他竞争者指的是该行为直接影响其他同类商品的市场份额。

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厂商通过制定高价格将其产品排除在竞争之外,这样的厂商就具有垄断力量。

所谓给付不同价格指的是对于具有相同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实行两种不同的定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消费者对该商品不作出价格反应,则厂商就无法利用消费者的这种不反应行为来改变市场价格。

其目的是通过这种不反应来维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也叫做差别价格歧视或者分等级价格歧视。

所谓区域差别定价指的是给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一般适用于日常消费品,如水果和牛奶。

其目的是利用不同地区消费者对于不同类型商品的不同价格敏感程度。

为了使消费者感到所购商品的价格较低,厂商经常对某些商品采取降低价格的办法。

但由于一般消费者往往偏爱某些高档品牌,这些品牌商品价格降低之后,其销售量并未随之减少,这样,高价品牌商品依然有利可图。

价格歧视名词解释

价格歧视名词解释

价格歧视名词解释价格歧视是指根据市场参与者的个别特征来差异性定价的一种市场行为。

在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但由于市场参与者的不同,价格歧视的现象就会出现。

价格歧视通常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的,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

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第一度价格歧视,也称为绝对歧视,是指根据每个市场参与者的需求曲线设置个别价格。

这种歧视的特点是市场参与者无法通过交易所外的手段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因为卖方会对每个买方的需求做出不同的反应。

例如,某个商家对于每个不同的消费者都设置独特的价格,让不同的人以不同的价格购买同一商品。

第二度价格歧视是指卖方通过量的歧视来对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定价。

也就是说,卖方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数量来制定不同的价格。

比如,订购更大数量的产品可以获得更低的价格,而小批量购买者则面临较高的价格。

第三度价格歧视是指根据市场参与者的个体特征来定价,例如购买者的收入、年龄、性别等。

这种歧视通常是为了充分利用市场参与者的不同支付能力或消费倾向,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价格歧视的优点是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确定市场需求,并且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不同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差异化定价还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满足个人需求,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同时,价格歧视还可以鼓励技术创新和产品不断改善,因为企业可以通过高价销售给高支付能力的消费者,从而获得更多利润,并用于研发和提高产品质量。

然而,价格歧视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价格歧视可能引发社会公平问题。

由于不同市场参与者面临不同的价格,容易导致差别待遇,不利于社会均衡发展。

其次,价格歧视可能导致市场无序竞争,对消费者和市场竞争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价格歧视还容易引发消费者不满,破坏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总之,价格歧视是市场经济中常见的一种定价策略,有助于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公平问题。

因此,需要在市场监管和公平竞争的基础上,对价格歧视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调节,以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价格歧视的法律后果(3篇)

价格歧视的法律后果(3篇)

第1篇一、引言价格歧视,是指同一商品或服务在不同消费者或市场条件下,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

在我国,价格歧视现象较为普遍,涉及商品、服务、地域等多个领域。

然而,价格歧视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还扰乱了市场秩序。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价格歧视的法律后果,以期为我国反价格歧视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二、价格歧视的法律概念及分类1. 法律概念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地区、时间等因素,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使得同一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存在差异。

价格歧视分为横向价格歧视和纵向价格歧视。

(1)横向价格歧视:指同一商品或服务在同一时间、同一市场条件下,针对不同消费者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

(2)纵向价格歧视:指同一商品或服务在不同时间、不同市场条件下,针对不同消费者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

2. 分类(1)合理价格歧视:指企业在保证公平竞争的前提下,根据消费者需求、市场供求关系等因素,合理调整价格。

(2)不合理价格歧视:指企业在违背公平竞争原则、损害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下,采取的价格歧视行为。

三、价格歧视的法律后果1. 消费者权益受损(1)消费者选择权受限:价格歧视使得消费者无法享受到公平的市场竞争,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

(2)消费者权益受损:价格歧视导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可能付出更高的价格,从而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2. 市场秩序混乱(1)破坏公平竞争:价格歧视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公平地位,扰乱了市场秩序。

(2)市场资源配置不合理:价格歧视导致市场资源配置扭曲,影响了资源的有效利用。

3. 反垄断法律后果(1)反垄断调查:价格歧视可能涉嫌垄断行为,相关部门将对涉嫌企业进行调查。

(2)反垄断处罚:若企业被认定为垄断行为,将面临罚款、责令改正等处罚。

4. 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后果(1)不正当竞争调查:价格歧视可能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相关部门将对涉嫌企业进行调查。

(2)不正当竞争处罚:若企业被认定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将面临罚款、责令改正等处罚。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麦当劳超值午餐
16.5+7.5+6.5=30.5
30.5-18.5=12

麦当劳想借此进行价格歧视——把顾客分开。要获 取麦当劳的优惠券,总是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的, 而不是随手可得——上麦当劳的网站浏览寻找优惠 券,打印优惠券,或者阅读麦当劳的宣传报纸,或 者倒路边索取,都是需要花费少许成本,主要是时 间成本。通常是什么人才愿意花费这些成本呢?是 时间成本比较便宜的人。能上麦当劳的人中,什 么人时间比较便宜呢?显然是一些收入偏低的人— —工薪阶层。
麦当劳经常以某种形式发放优惠券,例如,
在麦当劳的网站上发放,顾客只要打印这 张优惠券,就可以凭券到麦当劳以7-8折不 等的优惠价格享受某种套餐。或者把优惠 券夹在麦当劳的宣传报纸里,顾客只要看 这张报纸就会得到优惠券,或者在路边免 费发放。等等,事实上,不仅仅是麦当劳, 许多餐厅也有类似发,推出可以验证的含义:按照 上述理论解释,穷人应该消费额低一些,而富人消费额高一 些,所以,拿优惠券的人消费总额必定低一些,而那些不拿 优惠券的人,必定买的东西更多更贵一些。这显然是可观察 的一个含义。
歧视就是差别待遇。以价格歧视为例,即同样的产品卖给不 同的人,收取不同的价格,就形成了价格歧视。然而,推而 广之,在同一个生活范围内,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待遇的 歧视现象,还有多种形式。
麦当劳的价格歧视
1价格歧视,是指同一个出售者的同样的物
品,对不同的顾客或在不同的市场不同的 时间以不同的价格出售。 2价格歧视是商家为了榨取消费者剩余,它 可以使得社会总剩余增加。 3捆绑销售是指这样的现象:不同的物品或 不同的部分,明显地可以散买,而事实上 起码有某部分在市场是有散买的,但卖家 坚持捆绑在一起,否则不卖。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捆绑销售 一种以固定比例出售产品的搭卖。 例子:
15.2.3
剧院 皇家剧院 AMC 表15-3 皇家剧院和AMC的最大租金额 每部影片的最大价格 绑定价格 《纳尼亚传奇》 《真爱星球》 800 250 1050 700 300 1000


如果迪斯尼实行完全价格歧视,收入为:
TR 800 250 700 300 2050
Y 400美元 Z
MC=AC 产量
10 20 30 40 50
70 80 90 100 110
15.1.3 二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 二级价格歧视的福利效应是不确定的。 典型例子—航空公司的二级价格歧视 航空公司通常为不同类型的票定不同的价格,对在目的 地停留一周以上的游客和在目的地只停留一天的商务游 客之间进行歧视定价。(假设条件见课本349页) a 对返程机票而言,假设航空公司计算它的边际成本为 100美元,航空公司对消费者实行二级价格歧视 航空公司生产者剩余=800+400-200=1000 消费者剩余=0 两者之和=1000 b 航空公司实行统一的定价,此时由利润最大化可知统 一定价800 航空公司生产者剩余=800-100=700
特大号汉堡价格 3.50
图15-8 b) 只提供套餐对消费者X、Y、Z的影响
油炸食品价格(美元) 3.50 C
只买油炸 食品
2.00 1.75 1.50 0.50
X
两者都买 B

Y
A
只买特大号汉堡 ZZ D D
两者都不买
特大号汉堡的价格
1.50 2.00 1.75
2.50 3.00 3.50
图15-8 c) 混合捆绑对消费者X、Y、Z的影响
A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2.00
3.00 3.50
图15-9 单独定价、套餐捆绑和混合捆绑的比较
❖ 15.2.5 必要搭卖销售
❖ 一个规定多种商品以不同的比例交易的搭卖 协议。
❖ 一个典型的例子,在商品x上的市场力作用 下,厂商要求它的购买者购买所有他附加商 品y,来获得商品x。
❖ a条件下,汉堡王的利润为: 1 TR TC (2 2 1 3) (2111) 4美元
X
1.75
A
1.50
0.50
两者都不买
两者都买 B
Y
只买特大号汉堡
Z Z DD
1.50 2.00 2.50 3.00 3.50 1.75
图15-8 c) 混合捆绑对消费者X、Y、Z的影响
特大号汉堡的价格
油炸食品价格(美元)
3.50
3.00
A
B
1.50
1.00
0.50
C
特大号汉堡的价格
0.50 1.00
价格 100
产量 100
产量
50
100
a)
b)
A类型和B类型消费者各自的复印机需求曲线
价格 A 100
S 1 (75)(75) 2812.5
ABC
2
价格 E 100
S 1 (37.5)(75) 1406.5
ABC
2
C P=25
0
B
G
F
P=25
D
75
100 产量 0
q=37.5 50
—因为大部分的价格歧视都是由市场控制力的大公 司实行的,如果总体的收入是从消费者到股东和 管理者,会增加社会的不公平度。 ❖ 一个反例——医生的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文档

价格歧视文档

价格歧视导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企业对于产品价格的定价策略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一个重要的定价策略就是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的不同特征或者需求设置不同的价格,以此实现更大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

价格歧视的类型1. 一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又被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指企业能够准确了解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并向每个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可以最大化企业的利润,因为每个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不同,如果能够准确判断,企业可以对每个消费者收取他们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2. 二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是指企业将消费者分割成不同的市场群体,并针对不同市场群体设置不同的价格。

企业可以利用消费者的不同特征,例如年龄、性别、收入等,将消费者分类并对每个群体设置不同的价格。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相对于一级价格歧视来说,要简单一些,因为企业只需要分析和判断不同市场群体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即可。

3. 三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也被称为个性化定价,是指企业通过个性化的方式对每个消费者设置不同的价格。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通常涉及到大量数据的分析和判断,企业需要收集消费者的购买记录、浏览记录等大数据,运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对每个消费者进行个性化定价。

价格歧视的优势和风险优势1.最大化利润:通过根据消费者的不同特征或者需求设置不同的价格,企业可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利润最大化。

2.客户关系管理:通过价格歧视,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习惯,从而更好地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

3.消费者福利:在某些情况下,价格歧视可以使一些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产品或服务,从而提高消费者福利。

风险1.不公平:价格歧视可能会让消费者感到不公平,特别是在一些基本生活必需品上进行价格歧视,可能会让一些弱势群体难以承受高额价格。

2.信息不对称:价格歧视需要企业对消费者的特征和需求有准确的了解,但是消费者的隐私信息可能会被滥用或泄露,造成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又称价格差别,指厂商在同一时期对同一产品索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价格歧视既可以是对不同购买者索取不同价格,也可以对同一个购买者的不同购买数量收取不同价格。

价格歧视的存在需要一些条件1.厂商必须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即产品的需求与其价格歧视价格成反比。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购买团体必须能在某一成本下区分开,该成本不超过区分他们所能带来的收入。

即厂商能够以合理的成本进行市场细分。

3.必须阻止不同购买集团之间贱买贵卖的转卖行为。

4.不同的购买集团对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必须不同,并且为厂商所知。

即厂商了解购买集团对产品的不同的需求程度。

价格歧视通常有下述形式一、直接差异定价直接差异定价指厂商可以确定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偏好,并因此确定价格。

假定消费者市场由四个同等规模的子市场 A、B、C、D组成,各子市场中的消费者的意愿价格分别为40、30、20和10,单位生产成本为5,且假定每一个消费者最多购买一个单位产品。

如果采取单一价格,那么最优价格肯定是4O、3O、20、10中的一个。

价格是40时,销售量是 l,利润等于35(40—5);价格是30时,销售量是2,利润等于50(30×2—5×2);价格是2O时,销售量是3,利润等于45(20×3—5×3);价格是10时,销售量是4,利润等于20(10×4—5×4);所以最优价格是30,最大利润是50。

如果采取差异定价,使各子市场的价格分别等于消费者的意愿价格,那么利润将有明显提高,此时利润等于80(40—5十30—5 f20—5十10—5)。

尽管直接差异定价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但在实际中往往存在若干问题:(l)消费者的意愿价格难以测定;(2)市场难以细分;(3)难以为特定的子市场确定价格;(4)无法保证消费者之间的转卖行为;(5)消费者可能认为差异定价是不公平的;(6)市场细分和定价费用可能过高。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更常见的是下面介绍的间接差异定价。

价格歧视的名词解释

价格歧视的名词解释

价格歧视的名词解释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在销售产品或服务时,根据不同的消费者需求、收入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而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

其目的是为了最大化利润或市场份额。

价格歧视提供了不同的价格选择给不同的消费者,而这些价格选择之间的差异并不仅仅由产品质量等因素决定。

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第一度价格歧视是指厂商将产品或服务的定价与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相匹配。

如某些航空公司会根据不同乘客的购票时间、需求等因素而设定不同的价格,以实现差异化收费。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可以提高厂商的利润。

第二度价格歧视是指厂商设定多个不同的价格水平,从而鼓励消费者选择价格较高的产品或服务。

例如,电信公司通常会提供多种套餐,每个套餐对应不同的价格和服务,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不同的套餐。

“先付款再享受折扣”也属于第二度价格歧视的一种形式。

第三度价格歧视是指厂商根据不同消费者群体的特征而设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价格歧视通常基于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地区等因素。

例如,学生票、老年人票和一般成年人票的价格差异就属于第三度价格歧视。

此外,通常情况下,折扣和促销活动也可以视为第三度价格歧视的一种形式。

价格歧视的存在与市场力量和消费者行为密切相关。

厂商通过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购买力来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以获取最大利益。

这种分析消费者需求的能力称为“价格区分”。

不同的市场环境和竞争程度也会影响价格歧视的程度和方式。

价格歧视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支持者认为价格歧视可以增加市场效率,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推动创新。

然而,反对者认为价格歧视可能导致不公平的结果,使弱势群体、贫困人口无法享受到同等的产品或服务。

总之,价格歧视是一种灵活的价格策略,厂商通过差异化的价格选择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和市场份额最优化。

然而,价格歧视的合理性和公平性仍然需要进行深入讨论和研究。

价格歧视:经济学现象

价格歧视:经济学现象

价格歧视:经济学现象价格歧视是一种经济学现象,指的是在市场上,同一种商品或服务被不同的消费者以不同的价格购买。

这种差异性定价可以基于消费者的个人特征、需求弹性、地理位置等因素进行调整。

价格歧视在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它既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也可能引发公平和道德问题。

一、价格歧视的类型1. 第一度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指的是卖家能够准确了解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和支付能力,并根据其个人情况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在现实中较为少见,因为卖家很难获取到每个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2. 第二度价格歧视:也称为分段定价,指的是卖家将消费者分成几个不同的市场细分,然后为每个市场细分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常见于电信、航空等行业,例如不同地区的电话费、不同时间段的机票价格等。

3. 第三度价格歧视:也称为群体定价,指的是卖家将消费者分成几个不同的群体,然后为每个群体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常见于学生票、老年人票等特殊群体的优惠价格。

二、价格歧视的原因1. 市场需求弹性差异:不同消费者对同一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弹性可能存在差异。

需求弹性大的消费者对价格变动更为敏感,而需求弹性小的消费者对价格变动不敏感。

卖家可以通过差异化定价来最大化利润。

2. 成本差异:卖家在不同市场细分或群体中可能面临不同的成本,例如运输成本、销售成本等。

为了保持利润最大化,卖家会根据成本差异制定不同的价格。

3. 市场垄断:在垄断市场中,卖家可以通过价格歧视来进一步增加其市场份额和利润。

垄断市场中的卖家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和支付能力制定不同的价格,以最大化利润。

三、价格歧视的影响1. 经济效益:价格歧视可以带来经济效益,使卖家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差异化定价,卖家可以提高销售额和利润,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2. 公平和道德问题:价格歧视可能引发公平和道德问题。

一些消费者可能会感到不公平,认为他们被歧视了。

此外,价格歧视也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加剧,加大贫富差距。

价格歧视:经济学现象

价格歧视:经济学现象

价格歧视:经济学现象价格歧视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现象,指的是在市场上针对不同消费者或消费群体制定不同价格的策略。

这种现象在各个行业都有体现,包括航空、酒店、保险、医疗等领域。

价格歧视背后的逻辑是根据消费者的支付意愿、需求弹性或其他特征来制定不同的价格,从而最大化利润。

本文将从价格歧视的定义、类型、优缺点以及实例等方面展开讨论。

首先,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第一度价格歧视是指根据每位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来制定不同的价格,即每个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不同。

这种价格歧视通常出现在个性化定价的情境下,比如二手车市场或者房地产市场。

第二度价格歧视是指根据消费者的购买数量或频率来制定不同的价格,即消费者购买的数量越多,单位价格越低。

这种价格歧视常见于批发市场或者会员制度中。

第三度价格歧视是指根据消费者所属的群体或市场特征来制定不同的价格,即不同市场或群体支付的价格不同。

这种价格歧视常见于国际市场或者不同地区的价格差异。

其次,价格歧视的优点在于可以最大化利润,提高市场效率。

通过差异化定价,企业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价格和价值的匹配,从而提高销售额和利润。

此外,价格歧视还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激励创新和竞争,推动市场的发展。

然而,价格歧视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可能引发公平和道德争议,损害消费者利益,导致市场不公平和垄断。

因此,政府和监管部门需要对价格歧视进行监管和规范,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最后,举个实例来说明价格歧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航空公司常常采用不同的价格策略来吸引不同类型的乘客。

比如,头等舱和商务舱的机票价格通常较高,适合商务旅客或者追求舒适度的乘客;而经济舱的机票价格相对较低,适合一般旅客或者预算有限的乘客。

此外,航空公司还会根据不同的时间段、旅行季节和提前预订情况来制定不同的价格,以实现收益最大化。

这种差异化定价策略既能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又能提高航空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价格歧视在实践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名词解释

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名词解释

价格歧视的经济学名词解释价格歧视是一种经济学概念,指的是一个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根据不同的顾客特征,例如需求弹性、收入水平、地理位置等进行差异定价的行为。

这种差异定价可能会导致顾客之间支付不同的价格,从而达到对不同市场的细分和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供求关系的体现,而价格歧视则是供给方在市场上行使市场权力的一种表现。

价格歧视通常发生在两个条件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供给方有足够的市场权力来对市场进行细分,以及顾客之间存在差异,无法进行完全的价格透明。

价格歧视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程度价格歧视、第二程度价格歧视和第三程度价格歧视,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市场条件和策略。

第一程度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个性化定价,是指供给方可以针对每个顾客的需求程度进行不同的价格定价。

这种价格歧视通常需要供给方拥有足够的信息来了解每个顾客的需求和支付能力,以便为不同的顾客提供定制化的价格。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医疗服务的定价,不同病人根据治疗的复杂程度和保险情况可能会支付不同的价格。

第二程度价格歧视,也被称为部分个性化定价,是指供给方通过设定不同规模的价格区间来逐渐剥夺顾客的支付能力。

这种价格歧视通常要求供给方对顾客的支付能力有一定的了解,以便根据不同收入水平或消费能力来设定价格区间。

例如,航空公司会根据出行日期、提前购票时间和退改签条件等因素设定不同的价格区间,以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

第三程度价格歧视,也被称为完全固定价格歧视,是指供给方按照每个顾客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进行定价。

这种价格歧视通常需要供给方对每个顾客的需求和支付能力有准确的了解,并将价格设定在每位顾客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上。

例如,拍卖会上的竞价过程就是一种典型的完全固定价格歧视,最终以支付最高价格的顾客获得竞拍物品。

价格歧视的经济效应是深远而复杂的。

从供给方的角度来看,价格歧视可以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提高利润,通过针对不同市场的细分,将不同顾客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转化为差异化的价格,从而实现收益最大化。

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

(二)价格歧视的定价策略1、格歧视的定义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以不同的价格销售不同的商品。

实施价格歧视的条件要视价格歧视的具体形式而定。

教材中的说法不准确。

2、一级价格歧视(first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每一个产品均按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来出售。

而消费者的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由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来表现的。

因此,一级价格歧视下,消费者购买每一个单位的商品都是按照它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来支付的,所以,消费者剩余等于零,全部被生产者剥夺了。

既然生产者有能力全部剥夺消费者剩余,且这部分消费者剩余到了生产者那里就不再是心理上的感觉,而是真正的收入,这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当然要把消费者剩余最大化,所以生产者会尽可能的降低产品的价格直到不能再降为止,结果最后的价格是P=MC,此是价格已经是最低了。

一级价格歧视的实施条件是:消费者的数量比较少,或者消费者每一次的购买量是单个的;生产者对消费者的需求曲线非常了解,可以将消费者购买的每一个单位商品的价格定到消费者几乎要拒绝但又没有拒绝的水平。

比较适合实施一级价格歧视的产品主要是服务业:会计师事务所的服务、律师事务所的服务等。

3、二级价格歧视(second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与一级价格其实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要求没有一级价格歧视那么严格,它是按消费者购买的不同数量,在不同的数量段收取不同的价格。

二级价格歧视下,消费者剩余大于零,但也被剥夺了一部分。

二级价格歧视具有鼓励消费者多消费、生产者多生产的作用,因为消费者多消费,消费者剩余才能增加;生产者多生产,生产者剩余才能增加。

(看教材第226页的图7-8)二级价格歧视实施的条件:消费者的消费量比较容易登记和计量,从而可以在消费后按照不同的消费量分段计价。

比较适合实施二级价格歧视的产品有:出租车、电信产品、电、水、煤气等。

西方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理论

西方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理论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对同一商品或服务收取不同的价格。

在西方经济学中,价格歧视理论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以解释市场中存在的价格差异和不公平现象。

本文将从价格歧视的定义、类型、原因及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价格歧视的定义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市场参与者的需求弹性、个体属性或市场不完全竞争等因素,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价格的行为。

这种差异定价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利润和市场效率。

二、价格歧视的类型1.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一度价格歧视又称为个体定价,指企业针对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弹性不同,制定不同的价格。

个体定价要求企业了解每个消费者的需求弹性情况,即一旦某个消费者的需求增长,其价格就会上涨,反之则价格下降。

2.第二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又称为群体定价,指企业将不同消费者划分为几个不同的群体,然后为每个群体制定相同的价格。

群体定价适用于消费者具有共同需求特征的情况,企业通过不同的定价策略捕捉到了消费者之间的差异。

三、价格歧视的原因1.需求弹性差异需求弹性是指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而不同的市场参与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

企业通过差异定价,可以针对不同的需求弹性制定差异化的价格,从而实现市场的最大收益。

2.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在完全竞争市场下,企业无法进行价格歧视。

但在市场结构不完全竞争的情况下,企业具有一定的市场支配地位,可以通过价格歧视来提高自身的利润。

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等都是价格歧视常见的市场形式。

四、价格歧视的效果1.企业利润最大化差异定价能够根据不同市场参与者的需求弹性制定价格,使得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收益。

低需求弹性的消费者可以被高价吸引,而高需求弹性的消费者则可以通过低价得到服务,从而促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2.消费者福利分配不均价格歧视可能导致不同消费者支付不同的价格,进而产生福利分配不均的情况。

对于需求弹性低的消费者来说,他们需要支付相对较高的价格,而高需求弹性的消费者则可以享受较低的价格。

名词解释价格歧视

名词解释价格歧视

名词解释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消费者、市场、时间等条件,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来销售同一种产品或服务的行为。

价格歧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销售额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根据不同的标准,价格歧视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第一度价格歧视、第二度价格歧视和第三度价格歧视。

第一度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来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形式的价格歧视一般适用于少数高消费能力的消费者,通过向这部分消费者提供较高的价格,可以提升销售收入和利润。

例如,在影院中,提供学生票和普通票的不同价格就是第一度价格歧视的一种表现。

第二度价格歧视是指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制定不同的价格。

具体来说,当消费者购买的数量达到一定标准时,可以享受到更低的价格。

这种形式的价格歧视一般适用于批发商和经销商之间的交易。

例如,在零售业中,批发商通常会根据零售商的购买数量来制定相应的批发价格。

第三度价格歧视是指根据市场需求的不同来制定不同的价格。

具体来说,这种形式的价格歧视是根据市场上不同消费者群体对产品或服务需求的弹性来制定不同的价格。

对于需求弹性较低的消费者,可以设定较高的价格,而对于需求弹性较高的消费者,可以设定较低的价格。

例如,航空公司通常会在旅行旺季提高机票价格,而在非繁忙的时候降低机票价格。

价格歧视在经济学上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市场策略,可以帮助企业最大化利润和销售额。

然而,价格歧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首先,价格歧视可能导致不公平,不同的消费者支付不同的价格,可能引起消费者的不满和抵制。

其次,价格歧视也可能导致市场的扭曲,影响市场的竞争机制。

因此,政府对价格歧视的监管和限制也是必要的。

价格歧视分析

价格歧视分析

价格歧视分析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市场条件和消费者特征,将同一产品或服务以不同价格出售的行为。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歧视是一种常见的市场策略。

本文旨在分析价格歧视的原因、类型以及其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

一、价格歧视的原因1. 市场需求差异:消费者对同一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程度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企业会根据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价格,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 成本差异: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可能具有不同的成本承受能力,企业根据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地理位置等因素制定不同的价格,以最大程度地实现利润最大化。

3. 市场竞争:企业可能通过价格歧视来应对市场竞争。

不同定价的产品或服务可以在不同的市场细分中提供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从而增加竞争力。

二、价格歧视的类型1. 第一度价格歧视:也称为完全价格歧视,指企业能够准确了解每个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因此可以为不同的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较为理想,但在实践中很难实现。

2. 第二度价格歧视:也称为不完全价格歧视,指企业将消费者根据其购买数量、地理位置等特征进行分组,并为不同的分组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在市场中较为常见。

3. 第三度价格歧视:也称为群体价格歧视,指企业根据消费者的特征,如性别、年龄、收入水平等制定不同的价格。

这种类型的价格歧视常用于航空、酒店等行业。

三、价格歧视的影响1. 刺激经济效益:价格歧视可以增加企业的利润,从而促进更多的投资和创新。

同时,价格歧视还可以提供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 降低消费者福利:对于同样的产品或服务,价格歧视可能导致不同的消费者支付不同的价格,从而降低了一部分消费者的福利。

例如,高收入消费者可能会支付更高的价格,而低收入消费者则可能支付相对较低的价格。

3. 扭曲市场竞争:价格歧视可能导致市场上的不公平竞争现象。

一些消费者相对于其他消费者支付更高的价格,这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甚至扭曲了市场定价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一级歧视。
一级价格歧视又称完全歧视指的是企业根据每个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付出
的最高价格而为每单位商品制定不同销售价格。在一级价格歧视下每个买者能
够买到他们愿意购买的产品并通过他们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显示产品的价值
而企业成功地获取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产量达到社会最优水平如图2①。一
级价格歧视实际上是很难实现的。但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卖家与买家的讨价还价
在买家不知道产品成本的情况下卖家通过讨价还价的形式不断试探买家的支付
意愿。
2二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也称为非线性价格定价因为每单位产品的价格不是固定的
而是取决于买者购买数量的多少。企业把产品分成几组按组制定差别价格。在
KTV等推出了优惠券、会员卡等销售手段凡是持有优惠券或者办理会员卡的
顾客可以享受着与其他普通股顾客享受不到的优惠服务。在运输行业当中也有类
似的情况国家铁路部门对放假回家的学生、军人等提供半价车票的优惠而对
其他消费群体则没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样的待遇航空公司的机票价格变化多端且不说头等舱、
商务舱和经济舱座位标价悬殊就是相临的两个座位也可以相差一倍有时候经
价格歧视是垄断定价的一种引申。
第二企业必须有容易区别的、对产品有不同需求弹性的不同顾客群。从市
场的角度看就是市场存在不完善性信息不通畅或者由于种种原因被分割。
只有具备这一条件企业才有可能在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上制定较低的价格而
在需求弹性较低的市场上制定较高的价格通过价格歧视侵占更多的消费者剩
新客户。还发现老客户的需求价格弹性要比潜在的客户小新客户却必须支付转
移成本。于是公司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想到如下措施对老客户提高价格到30
元对新客户实行折扣为15元。一旦计划成功公司利润将从1200元上升到
1350元图1[2]。 2 价格歧视的分类
受经济学家庇古的影响根据歧视程度的高低价格歧视通常分为三类。[3]
embodiment of price discrimination in the transport industry, after it first tells the
meaning, classification and condition of price discrimination. In addition, it contains a
注①在完全垄断市场下分析垄断企业供给和定价时通常假设三个典型的特征曲线1.需求曲线向右下
方倾斜2.边际效益介于P轴D轴之间3.边际成本曲线MC为一水平线这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因为
它向上倾斜并不影响结论。图3、图4情况一样。 MR1
MR2
D1
D2
统一定价
剩余②转移到自己手里。价格歧视本身是需求刺激的主要表现在消费者的心理
价位不同的心理引发的差异需求是价格歧视诞生的前提。企业只是合理利用了
这一差异[3]。在经济学家眼里这样做恰恰是有效率的也就是说价格歧视是
满足帕累托标准③的通过价格歧视企业获取最大收益等于社会福利④最大化的值。如果垄断企业实行统一定价虽然也能达到一个最大的收益但却小于社
二级价格歧视下消费者随着购买量的不同其所支付的价格也不同一般购买
量越大支付的价格越低如图3。二级价格歧视在生活中典型的应用就是电
力公司分时电价。当用户用电量在一定幅度内按照一个价格用电量增加就降低
价格直到平均市场价格为止。另外一种典型应用是电信业推出不同套餐组合业
务采用“二两部定价”电信费用=固定费用月租+边际价格×通话量。
济舱的座位就比头等到舱的还贵。种种这些现象让人们觉得这是一种“价格歧
视”行为因此人们很容易认为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
价格歧视真的是商家对顾客的“歧视”吗实际上并非如此从经济学原理
出发企业实行价格歧视政策是受到许多因素影响的谈不上是对消费者的“歧
视”它体现的是如果把所有人或组织或团体都公平对待反而是一种不公平这
针对于收入低的顾客价格就便宜。这样一来低收入阶层就会有机会买到原本在
统一定价下放弃购买的消费品。所以说对于拥有垄断力的企业多重价格策略
使消费在各个阶层的分配比单—价格策略更加公平。
5 运输行业的价格歧视分析
虽然在经济学理论上价格歧视有着合理的解释但并不等于现实生活
说到航空业的价格歧视就不得不说到收益管理Revenue Management。
收益管理又称效益管理或实时定价其核心是价格歧视就是根据客户不同的需
求特征和价格弹性向客户执行不同价格标准。[4]航空公司的多级票价体系与超售
等构成收益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要素是价格和座位而实质就是对座位
消费者都具有充分的知识那么每一固定质量单位的产品之间的价格差别就不存
在了。因为任何试图比现有市场价格要价更高的产品销售者都将发现没有顾客
会向他们购买产品。所以企业实行价格歧视一般要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企业必须具有一定的市场势力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市场价格换
句话说就是企业具有垄断性不存在过多竞争。从广义而不是狭义的垄断来看
则只有一个。这是根据各个分市场的边际收人等于总市场的边际收人的原则把
总销售量分配到各个分市场然后根据各个分市场的价格需求弹性分别制定差
别价格如图4。这里不同的市场以不同的顾客为主体他们对产品的需求弹
性是不同的生活中常见的会员客户与普通客户之分对于企业来说就属于不同的
市场。
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否则就不是帕累托最优而是帕累托改进。 ④ 社会福利=企业利润+消费者剩余 中所有的有关价格歧视的现象都是合理的。如果企业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
品或者服务对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使
得条件相同的若干买主处于不公平的地位妨碍了它们之间的正当竞争具有限
制竞争的危害。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国的反垄断法规基本上都对它作出了限制。
但是在运输行业价格歧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鼓励的。理由如下
第一运输行业面面临的亏损风险大。运输业的初始投资大固定资产投资
大平均固定成本远远大于平均变动成本。加之投资建设具有前瞻性在开始营
运相当一段时间内边际成本是递减趋势。企业定会按照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P P
Q Q 30 30 60 60
30
20
30
15
(a)老客户 (b)新客户
图1 企业可以通过价格歧视提高利润 3三级价格歧视。
三级价格歧视是最普遍的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把自己面临的市场分成若干个
不同的分市场同一产品在不同分市场上的价格不一样但在同一分市场的价格
MC
QMR
PMR
QMC
a
b
c
PMC
MC
Q
D
消费者剩余
P1
P2
P3
Q3 Q2 Q1
a
b
c
企业利润 3 价格歧视的条件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所有的购买者都对同种产品支付相同的价格。如果所有
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
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任何企业组织的首要目的就是盈利价
格歧视就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增加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
例如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开始实行统一定价20元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其
顾客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直采用该公司软件的老客户和之前采用其他软件的
个样一种理念。下面对价格歧视理论经行简单的介绍与分析。
1 价格歧视的含义
庇古对价格歧视理论做了经典阐述并给出纯价格歧视定义垄断厂商对不
同的市场或不同类别的客户购买不同数量的商品索取不同的价格以获取利润最
大化。[1]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
P
企业利润
全部消费者剩余
P
图3 二级价格歧视 图2 一级价格歧视
MC MC
MR1 MR2
P
Q Q
D1
D2
Q2 Q1
P1
P2
第一个市场 第二个市场
图4 三级价格歧视
MR
D
Q
时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价位。可以说实行价格歧视有效的满足了两方面的要求。
第三运输行业具有自然垄断性。运输企业通常都具有在一定范围内一定
程度上的垄断地位而且具有不同的市场和不同需求的顾客群。根据之前的论述
运输企业还是能够满足企业实行价格歧视的三个条件的。
6 价格歧视在航空业中的体现
case study about air fares.
Key words: price discrimination, elasticity of demand, airplane tickets, revenue
management
现代生活中许多消费消费场所诸如快餐店、理发店、超市、健身俱乐部、
视。
4 价格歧视的影响
价格歧视是产品定价的一个重要方面价格歧视理论在企业决策和经济政策
的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歧视也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现
象。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从经济上讲实行价格歧视是有效率的。诚然价格歧视使企业获得
了超额利润但是所谓的超额利润是企业通过价格歧视把原本属于顾客的消费者
的原则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否则企业将面临持续亏损的境地。
第二运输行业是具有服务性的行业。运输行业企业多是具有公益性的企业。
在自己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时候更多的受到国家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往往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