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水系演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水市水系演化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流经境内的河流,古今变化很大。黄河、漳河曾长时间流经衡水,并与滏阳河、清凉江合流。衡水市即以漳河命名,取“衡,横也,言漳水横流也。”之意,漳水又名衡水。滹沱河在历史上多次决口泛滥和改道迁徙,南与滏阳河合流,北与潴龙河合流,直至新中国治理后,河道才固定下来。

一、古代河流

古黄河古称大河、河水、禹河,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西汉时期、北宋时期行经衡水地区,南宋光宗绍熙五年,亦即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在河南阳武南决,“灌封丘而东”,自此至今,黄河不再流经衡水地区。

漳河古称洚水,又称胡卢河,战国时期即有文字记载,西汉以后下游长期为黄河所夺,西汉元封三年,黄河北决分出的屯氏河、张甲河即行漳河故道。汉代至宋代,漳河流经信都(今衡水冀州市)、下博(今武邑)、阜城会滹池(沱)河。北宋时期(1048年)黄河北决与漳河再次合流,入衡水

地区的枣强、衡水、武邑、武强后进入沧州地区。1194年黄河南徙后,漳河仍行黄河故道。元明清三代,漳河先后同卫河、滏阳河、滹沱河合流。1706年漳河水全部汇入卫河,不再北流,不再过境衡水地区。

衡水地区的古代运渠有平虏渠、白马渠和永济渠。

二、漳卫南运河水系

卫运河—南运河,属漳卫南运河水系,是大运河的一部分,系隋朝大业西年隋炀帝下令开挖,名为永济渠,唐代称白沟河,宋称御河。目前流经衡水的故城、景县、阜城3县20多个乡镇,全长164.03公里。

三、子牙河系

滏阳河、滏阳新河和滹沱河属子牙河系。历史上子牙河上游只有滏阳河和滹沱河两大支流。新中国成立后新辟人工行洪河道滏阳新河。

滏阳河古名滏水,汉时与漳河河流,漳河在衡水段又称衡水,衡水因此得名。明朝永乐十六年,滹沱河南徙,形成漳、滏、滹三水合流,至清康熙四十五年,馆陶决漳入卫后,与漳河分流,至清同治七年滹沱河北徙,与滹沱河分流。流经之地尽为粘土组成的扇缘洼地,河床基本不变动。

滏阳新河1965年至1968年人工开挖的行洪河道,是根治海河工程的一部分全长133.7公里,控制面积14420平方公里。

滹沱河在《山海经》中有记载,战国时期就存在。性善徙,在潴龙河和滏阳河之间百数公里的范围内纵横冲荡。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开始兴建岗南和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下游加固了堤防,河道固定下来。

四、黑龙港运东水系

滏东排河1967年至1980年最为抚养新河右堤取土区挖成此河,是根治海河工程的一部分。

索泸河—老盐河,索泸河古称索泸水,又名广川长河。因河床多沙,古时又称沙河。原为漳河和卫河的分支,漳、卫南徙后留有此河。为间断性河流。以是的铁路为界,以上称索泸河,以下称老盐河。

清凉江在古代又名“清洋江”、“黄泸河”、“黄路河”,为古黄河、古漳河故道。经过1954、1965、1975年三年整治,兼有蓄水灌溉之利。

江江河初名“沙河”。为明朝景泰年间出现的一条季节性合理,又名“南河”,“秋之滥涨,则有鱼虾,春至则涸”。现状位于清凉江和南运河之间,起源于衡水故城县境内。

四、大清河水系

潴龙河历史久远,《山海经》有记载。据《深州风土记》记载,潴龙河之名,始见于明代天启年间。现状为大清河两大支流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