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运输第三章 汽车运输评价指标
汽车技术性能参数
1 汽车使用性能参数及适应性
爬坡能力 爬坡能力指汽车在良好的路面上,以 一挡 行驶所能爬行的 最大坡度 。
平均技术速度 • 平均技术速度即 汽车行驶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 • 计算时,不包括装卸物资、上下乘客、排除技术故障的停歇时 间,但包括遵守交通法规必须要停车的时间。
• 其评价指标有:
① 平均首次故障里程(MTTFF)
② 平均故障间隔里程(MTBF)
③ 当量故障率 λD
④ 千公里维修时间 MTm
⑤ 千公里维修费用 Mc
⑥ 有效度 A
根据国家标准:一、二、三和四类故障的折合系数 ε 分别为:
ε1 = 20,ε2 = 5,ε3 = 1,ε4
= 0.4
1 汽车使用性能参数及适应性
1 汽车使用性能参数及适应性
最高车速
• 汽车在水平良好路面上满载行驶所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称为 最高车速。 • 最高车速是汽车动力性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用途的汽车,其最高车速也不 同。 加速能力
汽车的加速能力是用 汽车的加速时间 表示的。
• 原地起步加速时间 是指汽车由一挡或者二挡起步,并以最大的加速 度逐步换至高速档后到达某一预订距离或车速的时间。 • 超车加速时间 是指用最高挡或者次高挡的某一速度全力加速至某一 较高速所需的时间。 • 因为汽车超车时与被超车辆并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所以 超车加 速能力强,并行的时间就短,行程也短,行驶就安全 。
1 汽车使用性能参数及适应性
紧凑性 紧凑性是表征 汽车外形尺寸合理与否 的指标,主要有:
1 汽车使用性能参数及适应性
最大续驶里程
运输组织学
单项指标计算举例
• 一辆额定载重量q0=5吨的载货汽车,某日出车6 小时,共完成5次运输任务,见下表,全天空车行 程为20km,试计算β、VD、γ、ε 运次 1 5 16 2 4 15 3 5 15 4 3 16 5 5 14
qi (t)
Lli (km)
解:β=∑Ll /∑L ×100%= (16+15+15+16+14)/(16+15+15+16+14 +20)×100% =76 / 96 ×100% = 79.17 % Vd=L/Td = 96/6= 16 km/h
3.2 道路运输生产率的 计算与分析
• 3.2.1基本概念 • 3.2.2车辆运用单项指标 • 3.2.3车辆生产率的计算与分析
3.2.1基本概念
• 车日:企业的营运车辆在企业内的保有日数,凡 在册营运车辆,均计在册车a
在 册 车 日 营运车日U 停驶车日 Uw
非完好车日 Un
AD d L D q 0 P 1
式中:P——车辆周转量(t.km或p· km), A—— 统计期营运车辆数(辆); D——统计期日历天数(天)。
• 单车期产量和车吨期产量的计算公式: • 单车期产量:
• 实载率ε:车辆实际完成的周转量与全行程周 转量之比。
P (q L 100% 100% P (q L )
i li ) i e 0i
对单个车辆或一组吨位相同的车辆:
(q L ) (q L ) 100 % 100 % L q (L ) q
1)运输产量指标
• 客、货运量(Q):
– 统计期内运送的客货数量(p或t);
• 客、货周转量(P):
公路运输组织学
(4)运距
2)运送速度
运送速度:车辆在运送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 示客货运输的快慢)。
Vc L /T c km / h
*影响因素: (1)技术速度
(2)企业营运组织水平
(3)行车人员的业务水平
(4)旅客的秩序及货物的装卸
3)营运速度
营运速度:用来表示车辆在工作时间内 有效运转快慢。
Vd L / Td km / h
为了提高技术速度,一方面应保证车辆有良好的技术性能, 另一方面应加强对驾驶员的培训,客观的道路交通条件也应 具备。
第三节 汽车运输成本与运价
一、汽车运输成本
1、概念与特点
*统计期内公路运输企业所支出的全部费用与所 完成的运输产品产量之比。
S=∑C/ ∑P(元/t*km或元/p*km) ①构成:燃料、轮胎等 ②内容:财务成本不包括仓储费用、装卸费用、营销费用
Pt / Pm Pt 100%
影响因素: (1)主车与挂车的性能
(2)驾驶员的驾驶技术
(3)道路条件 (4)运输组织工作水平
练习
某货车(额定载重量为8吨)一天8小时内完成了 5次运输任务,q0=8t。其中: q1=8t、L1=5km; q2=6t、L2=4km;q3=9t、L3=6km;q4=5t、L4=8km; q5=8t、L5=10km;Lkv=15km。求:β、γ、ε、Vd。
第三章 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指标
第一节 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指标类型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 第三节 运输成本与运价 第四节 公路运输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第一节 评价指标的类型
一、运输产量指标
二、运输质量指标:公路运输质量是指公路运输服务在满足
运输车辆标准
运输车辆标准
在现代社会,运输车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是货物和人员流动的重要工具,也是城市和乡村发展的基础设施。
然而,由于运输车辆的种类繁多,标准的不一致性,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交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加剧、能源消耗增大等。
因此,制定和执行统一的运输车辆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运输车辆的标准应当包括对车辆的外观和结构的要求。
外观方面,车辆应当具有良好的车身涂装,保持清洁整洁,不得有破损和生锈。
结构方面,车辆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合格的车身强度和稳定性,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发生事故。
其次,对于车辆的动力系统,标准应当明确要求。
车辆的发动机应当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对于燃料的选择也应当有明确规定,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
此外,运输车辆的安全配置也是标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车辆应当配备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安全装置,以保障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此外,对于大型货车和客车,还应当配备防护装置,减少事
故发生时的伤害。
最后,运输车辆的维护和管理也应当纳入标准的范畴。
车辆的所有权人应当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车辆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同时,政府部门也应当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监管,对违反标准的车辆进行处罚和整改,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综上所述,运输车辆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交通安全、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个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协作,完善标准体系,提高对标准的执行力度,共同推动运输车辆行业的健康发展。
只有如此,才能建设更加安全、环保、高效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汽车物流标准目录2021
9 JT/T 1194-2018
商品车多式联运滚装操作规程
10 JT/T 1287—2020 11 JT/T 1312—2020 12 MH/T 1017-2005 13 QC/T 238-1997
乘用车集装箱运输技术要求 商品车多式联运交接单 车辆的航空运输 汽车零部件的储存和保管
14 QC/T 265-2004 15 QC/T 775-2007 16 WB/T 1021-2004 17 WB/T 1034-2018 18 WB/T 1057-2015 19 WB/T 1058-2015
2014-12-01
标准规定了汽车物流服务的评价指标,包括整车物流服务评价指标、零部件物流服务 评价指标和售后服务备件物流服务评价指标。 适用于对从事经营性汽车物流服务企业的仓储、运输、装卸作业、流通加工等物流服 务能力进行评价。
2014-12-01
标准规定了汽车零部件物流用塑料周转箱的尺寸系列和技术参数要求。 适用于以注射成型法生产的塑料周转箱。
标准名称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
标准范围
汽车车身术语 商品车辆滚装专用码头滚装作业安全操 作规程
汽车物流服务评价指标
汽车零部件物流塑料周转箱尺寸系列及 技术要求 汽车整车物流质损风险监控要求
汽车物流术语
汽车整车出口物流标识规范
汽车整车物流多式联运设施设备配置要 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00-6-10 2012-6-29
2014-9-3
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
乘用车类别及代码 乘用车运输服务规范 乘用车仓储服务规范 商用车背车装载技术要求 汽车零部件物流器具分类及编码
2018-5-22
2020-02-28 2020-07-31 2005-1-20 1997-11-12
汽车货物运输质量标准
汽车货物运输质量标准汽车货物运输是现代物流运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保障货物运输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和执行汽车货物运输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汽车货物运输质量标准应包括对汽车本身的质量要求。
运输车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包括车辆的外观、动力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确保了车辆本身的质量,才能有效地保障货物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操作流程也需要严格规范。
司机在驾驶汽车货物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保证行车安全。
同时,在装卸货物的过程中,也需要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此外,货物本身的包装和保护也是影响运输质量的重要因素。
货物的包装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易受损。
对于易碎、易腐、易漏的货物,更需要加强包装和保护措施,以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完好性。
另外,货物的装载和固定也是保障运输质量的重要环节。
在装载货物时,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合理分配货物的重量和体积,确保车辆的稳定性。
同时,对于不同类型的货物,也需要采取相应的固定措施,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货物移位或者倾覆的情况。
最后,对于货物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也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制。
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货物,如化学品、食品等,更需要严格控制环境因素,确保货物的质量和安全。
综上所述,汽车货物运输质量标准涉及到车辆质量、操作流程、货物包装、装载固定以及环境控制等多个方面。
只有严格执行这些标准,才能有效地保障货物运输的质量和安全,为现代物流运输体系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希望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重视制定和执行这些标准,共同为汽车货物运输质量的提升而努力。
智慧树知道网课《汽车运用工程(长安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按托运批量,货物运输可分为()。
A.
零担货物运输和整车货物运输
B.
小批量运输和大批量运输
C.
普通货物和特种货物
D.
堆积货物、计件货物和罐装货物
2
【单选题】(2分)
评价汽车工作效率的指标是汽车的()。
A.
运输能耗
B.
运输生产率
C.
运输生产率和成本
D.
运输速度
3
【单选题】(2分)
汽车整备质量是指()。
A.
汽车总质量
B.
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
C汽车运输最大总质量
C.
汽车完全装载货物或旅客后的质量
4
【多选题】(2分)
汽车运输对道路条件的基本要求有()。
A.
车辆通过方便,乘客有舒适感
B.
车辆运行材料消耗最低、零件的损坏最小
C.
保证车辆的安全行驶
D.
充分发挥汽车的速度性能
E.
满足最大通行能力要求
5
【多选题】(2分)
汽车运行工况研究常采用的方法有()。
A.
电测法
B.
工况测试
C.
计算机数字仿真
D.
交通调查
E.
统计方法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汽车技术状况包含()两大方面。
A.
汽车行驶里程和汽车速度
B.
汽车寿命和汽车续驶里程
C.
汽车外观和汽车里程。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国标)
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2004)JT/T 198—2004 代替JT/T 198—1995,JT/T 199—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前言本标准是对JT/T198—19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和JT/T199—19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中营运车辆相应内容的修订。
本标准与JT/T198—1995 和JT/T199—1995 相对应的主要区别是:——修订后的标准将JT/T198—19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标准》和JT/T198—1995《汽车技术等级评定的检测方法》两项标准的内容合并。
合并后的标准名称为《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代替JT/T198—1995 和JT/T199—1995。
——删去了JT/T198—1995 中第三章术语。
——“评定规则”中,取消了汽车使用年限的规定。
取消了关键项、一般项、及项次合格率的规定。
——检测方法引用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评定技术要求参照了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等相关标准最新版本的有关规定编制的。
——删去了原标准中“标准的实施监督”一章。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维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7)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吉林大学交通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大佑谢素华任有许洪国李显生。
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T/T198—1995;——JT/T199—1995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 198-200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营运车辆技术状况等级的评定内容、评定规则、等级划分、评定项目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营运车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汽车运输评价指标
汽车运输评价指标首先是车辆的安全性。
汽车运输的首要目标是保证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评价车辆的安全性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指标。
首先是车辆的安全性能,包括车辆的制动性能、悬挂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气囊等主动和被动安全设备的性能。
其次是车辆的结构安全性,包括车身的抗冲撞能力和车门的防护性能等。
还有车辆的安全驾驶功能,例如刹车辅助系统、稳定控制系统等。
所有这些指标都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和道路测试来评价。
其次是运输效率。
运输效率指的是在给定时间内运输的货物数量或乘客数量,该指标可以影响运输成本和服务质量。
运输效率的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车辆的载重能力,即车辆能够承载的货物或乘客的数量。
其次是车辆的燃油效率,低燃油消耗可以减少成本和环境污染。
还有路线选择的效率,包括避免拥堵路段和选择最短路程等。
最后是车辆的运输速度,高速运输可以提高效率,但需要注意交通安全。
第三个方面是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主要关注乘客或货物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其中的评价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车辆的座椅舒适度,这可以从座椅的设计、材料和调节功能等方面考量。
其次是车辆的空调和音响系统的性能,这会影响乘客的舒适感受。
还有车辆的噪音和震动控制,以减少不必要的干扰和乘坐不适。
最后是车辆的空间布局和设施,包括行李箱容量、座位布局和电源插座等,以方便乘客使用。
最后是环境影响。
汽车运输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尾气排放、噪音和能源消耗等方面。
评价环境影响的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车辆的排放标准,符合国家和地区的环保要求。
其次是车辆的噪音控制,以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还有车辆的能源消耗效率,包括电动汽车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传统汽车的燃油消耗效率等。
最后是车辆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情况,例如使用电力或生物质燃料等。
综上所述,汽车运输的评价指标包括车辆安全性、运输效率、服务质量和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汽车运输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
第三章公路运输组织效果评价指标
2. 公路运输单位成本的确定
公路运输单位成本 (S), 一般是指完成每单位运 输产品产量所支出的费用, 以统计期内公路运输 企业所支出的全部费用与所完成的运输产品产量 之比来表示。
公路货运企业的全部费用,还可按照同车辆行驶及 产量的关系分为三部分: 变动费用 (Cc)、固定费 用 (Cf) 及装卸费用 (Gu) 。其中装卸费用,各运 输企业在确定成本时单独计算,所以公路货运企业 的运输成本费用只包括前两项费用。
2.公路运价的形成依据
(1) 制定运输价格要以运输价值为基础。 (2) 制定运价要考虑合理利润。
主要有四种方法,即:工资型、成本型、资金型和 复合型。 工资型的运价, 是按平均工资盈利率来确定盈利, 即: 运价 = 运输成本十运输业职工的工资×平均工 资利润率
成本型运价, 按成本盈利率制定价格,即:
运价 = 运输成本十运输成本×社会平均 成本盈利率
资金型的运价, 按资金利润率确定价格, 即:
运价 = 运输成本 + 单位运输产品占用资 金量×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复合型的运价, 主张按平均盈利率和平均 工资利用率来确定价格。
(3) 运输产品的供求关系对价格影响。
在运输市场中,当运输需求量超过供 给量时,造成运输市场供不应求, 运输价 格就必然上升, 当运输供给量超过需求 量时, 导致运输市场供大于求, 从而可 引起运价下降。运输产品可以根据市场 供求的变化而变动价格,从而发挥市场的 调节作用。
先进的运输设备对降低运输成本的影响是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运用效率以及 节约燃料、材料消耗来实现的,这和前述采 取组织措施和先进工作方法来降低运输成 本是相辅相成的。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必 须有相应的组织措施和工作方法与之配合, 才能充分发挥设备的效能。
运输组织学ppt
26
精选版课件ppt
运输经济效益方面的指标
车吨(客)利润 人均利润 资金利用率 资产增值率
27
精选版课件ppt
第二节 公路运输生产率的计算与分析
生产率:
是指所产出的运输产品数量与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资源的 量之比
公路运输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
是劳动成果与消耗的劳动时间的比。通常采用两个指标:
地理自然条件
➢ 是指气候的变化及地表自然环境等构成的影响因素。
道路条件
➢ 是指由道路和交通情况所决定的影响因素。
22
精选版课件ppt
组织与技术条件
➢ 是指运输经营单位本身的组织水平与技术水平所决 定的影响因素,他们对汽车运输工作效益将产生较 大的影响。主要包括车辆的运行制度和行车工作人 员的工作组织制度。
37
精选版课件ppt
公路运输成本降低的途径
提高道路等级 提高车辆的技术性能 改善经营管理的方式方法
38
精选版课件ppt
服务质量评价指标
事故频率、事故损失率 运送速度、乘客出行时间、旅客购票时间 准点率、正运率、差错率 客运费率、货运费率 简便受托率、换乘率 主要线路最高满载率、车辆服务合格率
工资型、成本型、资金型、复合型
运输产品的供求关系对运价的影响 合理的运输产品比价 适应国家政策
36
精选版课件ppt
第四节 公路运输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
公路运输服务质量的涵义和特性
定义
公路运输服务质量,是指公路运输服务在满足 客货用户的运输需要方面所达到的程度。
特性
安全性、及时性、准确性、经济性、方便性、 舒适性
按运输对象分
➢ 旅客运输。它以人为运输对象,简称客运。 ➢ 货物运输。它以物为运输对象,简称货运。
汽车主要性能评价指标
汽车主要性能评价指标汽车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其性能和评价指标是决定其质量和实用性的重要因素。
下面将介绍汽车主要的性能和评价指标。
首先是汽车的动力性能。
汽车的动力性能主要包括加速性能、最高车速和爬坡能力。
加速性能是指汽车在不同速度下的加速反应能力,通常用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来评价。
最高车速则是指汽车能够达到的最高速度。
爬坡能力是指汽车在爬坡时不丢力,保持稳定的动力输出能力。
这些性能指标直接决定了汽车的驾驶舒适感和操控性。
接下来是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主要包括综合工况油耗和百公里油耗。
综合工况油耗是指在实际道路行驶中,通过测量计算得到的综合油耗情况。
百公里油耗则是指每行驶100公里所需要的平均油耗量。
燃油经济性是评价一款汽车的重要指标,对于车主来说,较低的油耗意味着较低的运营成本。
第三个是汽车的悬挂系统和操控性。
汽车悬挂系统主要包括悬挂系统减震能力和悬挂系统调节性能。
减震能力是指汽车在不同路况下,减少车身震动和提供舒适悬挂效果的能力。
而悬挂系统调节性能则是指根据路况和驾驶条件,能够自动或手动调整悬挂系统刚度和高度的能力。
悬挂系统和操控性是评价一款汽车驾驶稳定性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
然后是汽车的安全性能。
汽车的安全性能主要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
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具备预防事故的能力,如自动刹车、车道保持辅助等。
被动安全性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时,提供保护车内人员安全的能力,如安全气囊、车身结构等。
安全性能是消费者选购汽车时重要的考虑因素,关系到人身安全。
最后是汽车的智能科技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
智能科技应用主要包括车载导航、远程控制、语音识别等功能。
这些智能科技的应用,提升了汽车的驾驶便利性和舒适性,也增加了汽车的附加值。
综上所述,汽车的性能和评价指标包括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悬挂系统和操控性、安全性能以及智能科技应用等方面。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对这些指标进行选择和权衡,以确保购买到满意的汽车。
汽车运输评价指标
汽车运输评价指标汽车运输是现代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便利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评价汽车运输的质量和效益,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一、安全性评价指标1.交通事故率:衡量汽车运输中发生交通事故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2.司机素质评估:包括驾驶技术熟练程度、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驾驶员素质等方面的评估。
3.安全设施配备程度:评估汽车是否具备防护装置、安全带、防滑设备等安全设施,以及这些设施的完善程度。
4.汽车维修保养情况:评估汽车是否经常进行维修保养,以确保车辆的安全。
二、效率评价指标1.运输速度:评估汽车的平均运输速度以及是否能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到达。
2.运输成本:评估汽车运输过程中所需的成本,包括燃料费用、人工费用等。
3.运输能力利用率:评估汽车的装载率、运输车辆的使用率等,以确定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
4.运输效果:衡量汽车运输所达到的效果,如准时性、可靠性等。
三、环境友好性评价指标1.尾气排放:评估汽车尾气排放量,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2.噪音污染:评估汽车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是否超过环境标准。
3.能源消耗:评估汽车运输所消耗的能源数量,如燃油、电能等。
4.环境保护设施:评估汽车是否配备污染物处理设施,如废气处理装置、噪音降噪措施等。
四、舒适性评价指标1.悬挂系统舒适性:评估汽车的悬挂系统是否能够提供良好的减震效果,降低乘客的颠簸感。
2.座椅舒适性:评估汽车座椅的舒适度,如座椅软硬适中、靠背角度可调等。
3.空调系统:评估汽车的空调系统是否能够提供舒适的温度和湿度。
4.噪音控制:评估汽车的隔音效果,以确保车内乘客的安静和舒适。
综上所述,汽车运输评价指标涵盖了安全性、效率、环境友好性和舒适性等多个方面。
在制定评价指标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的需求和利益,以期能够对汽车运输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
汽车运用效率指标
反映运输车辆的使用情况的一系列指标
01 时间指标
03 行程指标 05 拖挂指标
目录
02 速度指标 04 装载指标 06 综合指标
汽车运用指标(Vehicle Operation Index),是指从时间、里程、速度、吨(客)位及车辆动力等方面的 利用程度来反映运输车辆的使用情况的一系列指标。这些指标是评价汽车运输组织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分析汽车 运用效率和运输成本的主要依据。各国汽车运输业设置的汽车运用效率指标,繁简不一,名称各异,计算方法也 不尽相同。
单车产量=计算日历日数×车辆工作率×平均日行程×行程利用率
×平均吨(座)位×吨(坐)位利用率×
×1/(1-托运率)
式中重车吨位公里为汽车载重行驶里程与额定吨位的乘积。
2、座位利用率,是载客汽车实载旅客人数与汽车额定座位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也有静态与动态两种计算 方法。静态的座位利用率是汽车实载人数与其额定座位的比值;动态的座位利用率是旅客周转量与重车座位公里 (载重行驶里程与额定座位的乘积)的比值。
行程指标
汽车行程运用指标,即统计期内车辆的载重行程与总行程之比,也称为里程利用率,以百分数表示。与行程 利用率相对应的指标是空驶率,它是车辆空驶里程与总行驶里程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装载指标
பைடு நூலகம்
1、吨位利用率,是载货汽车实装货物吨数与汽车额定吨位的比值。有静态与动态两种计算方法。以汽车实装 货物吨数与其额定吨位相比求得的百分数是静态的吨位利用率。动态吨位利用率按下式计算:
谢谢观看
时间指标
1、完好率。统计期内企业营运车辆的完好车日与总车日之比,以百分数表示。总车日是统计期内企业所有营 运车辆在企业保有车日的总和,完好车日是由车辆状态完好的工作车日和待运车日组成。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第三章
• 通常对速度的分布可以采用正态分布的假设。 分布的中心以均值表示,而个别车辆速度的离 散性用标准差表示
m
� 平均速度
∑
va =
(vini )
m
i=1
∑
ni
i=1
� 标准差
σ =
m ⎡ m ⎤ 2 2 ( v n ) − v n a ∑ i⎥ ⎢∑ i i i =1 ⎣ i =1 ⎦ ⎛ m ⎞ n − 1 ⎜∑ i ⎟ ⎝ i =1 ⎠
式中:υi——第i级车辆速度; ni——第i级速度中的车辆数; m——速度级的数目。
7
例 设有3辆汽车,分别以20、 40、60km/h的速度,通过路程 长度为10km的路段,试求时间 平均车速和区间平均车速。
8
二、交通量
• 交通量q ——单位时段内通过线路或通道上 某断面的车辆数,可用下式表示:
15
-交通量(Va – q)关系图 ③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 除了最大交通量qm以外,相应于每一个交通量,可 以有两种速度。 速度1——高于最大交通量qm 处的平均速度Vm, 处于这种状态的交通流称作自由流。
速度2——低于Vm,此种交通流称为强 迫流 对于不定时行驶的交通运输方式(车速由车辆自控), Va - q关系曲线只有上半部有实际意义。 对于定时行驶的交通运输方式(车辆的速度由调度人员 控制 ),则可能出现上下两部分曲线上任意一点的 情况。
20
不同行驶速度时的平均车头时距和通行能力 平均行驶速度(km/h) 平均车头时距(s) 车道通行能力(辆/h) 30 2.33 1550 40 2.20 1640 50 2.13 1690 60 2.00 1800
表3-1 80 1.89 1900 100 1.80 2000
(完整版)交通运输学 教学大纲
(完整版)交通运输学教学大纲《交通运输学》(Principles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交通运输专业50学时)一、简要说明《交通运输学》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之一,总学时为50学时,理论授课40学时,实验课10学时,3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和展望,掌握交通运输学的基本理论、交通运输系统的要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熟悉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现代管理特点与方法,掌握公路网规划的方法,了解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l.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和展望;2.了解国内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熟悉汽车运材与道路和机械间的相互关系;4.掌握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5.掌握公路网规划的方法;6.了解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7.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从事交通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公路交通运输工程系统》邱荣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1:《汽车运输学》陈塘民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
参考书2:《汽车运输工程》李维斌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
参考书3:《汽车运用工程》高延龄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五、学分和学时分配总学时为50学时,实验课10学时,3学分。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内容(40学时)第一章概论(6)1.目的要求:了解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2.要点第一节交通运输系统1.系统与系统工程2.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地位、作用与基本特征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历史第三节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与展望1.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过程2.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3.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公路交通运输系统预测(8)1.目的要求:了解公路交通运输系统预测意义,掌握公路交通运输系统预测常用的方法及其应用2.要点(完整版)交通运输学教学大纲第一节概述1.交通运输系统预测的概念与意义2.预测分类3.预测的步骤第二节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常用预测方法1.定性预测方法2.定量预测方法第三节社会经济预测1.社会经济预测的主要内容2.区域人口预测3.经济预测第四节区域交通运输需求量预测1.综合交通运输需求量预测2.交通运输方式分担预测3.交通量预测第三章汽车使用性能评价(8)1.目的要求: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指标构成、概念及其评价方法.2.要点第一节汽车使用性能指标1.概述2.容载量3.汽车的质量利用4.使用方便性第二节汽车使用性能评价1.汽车的动力性2.汽车燃料经济性3.汽车制动性第三节汽车发展趋势1.车型发展趋势2.汽车性能发展趋势第四章汽车选型与更新(4)1.目的要求:掌握汽车选型优化方法,车辆更新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应用方法。
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第13号【发布部门】交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0.03.07【实施日期】1990.10.01【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部门规章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1990年3月7日交通部令第13号发布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汽车运输业运输车辆(汽车和挂车)的技术管理,保持运输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证安全生产,充分发挥运输车辆的效能和降低运行消耗,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汽车运输的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车辆技术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和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对运输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
第四条车辆技术管理应依靠科技进步,采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建立车辆质量监控体系,推广检测诊断和计算机应用等先进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车辆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第五条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应把管好、用好、维修好车辆,提高装备素质,确保运输车辆在使用中的良性循环,作为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责。
运输单位各自的主管部门应把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列为运输单位经理(厂长)任期责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第六条交通部归口管理全国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或其授权的所属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归口管理本地区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工作;各汽车运输单位负责本单位车辆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七条交通部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车辆技术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二)依法制定全国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方针、政策、规章和制度;(三)负责全国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四)组织交流和推广车辆技术管理的先进经验和现代化管理方法。
第八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厅(局)车辆技术管理的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有关车辆技术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规章和制度,并组织实施;(二)依法制定本地区有关运输车辆技术管理的规章、制度、定额和措施;(三)对本地区运输车辆技术管理工作进行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协调服务;(四)组织安全、法制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车辆技术管理人员、技工、驾驶员的素质;(五)推广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先进经验,开展爱车、节油、节胎等竞赛活动和各种咨询服务。
第3章物流要素
物流的流动要素 物流资源要素 物流网络要素 物流功能要素
3.1 物流的流动七要素
流体(object of flow) 载体(carrier) 流量(amount and volume of flow ) 流向( direction of flow ) 流程(distance of flow ) 流速(speed of flow ) 流效(effectiveness of flow )
逆向物流是不可避免的。
流量 (amount and volume of flow )
流量是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的数量表现。
流量分为两类:
1.按流体统计; 2.按载体统计;
(1)实际流量。实际发生的物流流量。
3.按流向统计; 4.按发运人统计
(2)理论流量。从物流合理化角度看应发5.按生承的运人物统计
即物流的效率与效益。 物流的效率(efficiency):指单位人力、资本、时间等
要素的投入所完成的物流量的大小。可用物流反应速度、 订货处理周期、劳动生产率、物流集成度、物流组织化程 度、第三方物流比重来衡量。 物流效益(effectiveness):指单位人力、资本、时间 等要素的投入所完成的物流收益的大小。可用成本、收益、 服务水平等定性和定量指标来衡量。 物流效益与效率的关系:二者从根本上是一致的;也经常 发生冲突。
城门失守之忧。近年来,在降低市场费用、裁员、压低采 购价格等方面,美的频繁变招,其路数始终围绕着成本与 效率.在供应链这条维系着空调企业的生死线上,美的更 是动作不断。据业内统计数据,全国厂商估计有700万台 空调库存。长期以来,美的空调一直自认成绩不错,但是 依然有最少5-7天的零部件库存和几十万台的成品库存。 相对其它产业的优秀标杆们,这一存货水准甚至有些让其 “汗颜”。例如,戴尔(DELL)等跨国公司的供应链管 理就让美的大为心仪。在厦门设厂的戴尔,自身并没有零 部件仓库和成品仓库。零部件实行供应商管理库存 (VMI);成品则完全是订单式的,用户下单,戴尔就组 织送货。“戴尔的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世界一流”,美 的空调的流程总监匡光政不由地叹服。
【doc】浅谈车辆新度系数
浅谈车辆新度系数乡,,聿浅淡车辆新度系数吉林省四平市运管处:竺整,£《f提要车辆新度系数是增加的"汽车运输业应建立的主要技术,经济定额和指标"的一项内容.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车辆新度系数:l,车辆新度系数的定义及与经济,一技术的关系2,车辆新度系数的特点及变化条件3,提出了车辆新度系数考核中应注意的问题交通部1990年3月7日发布的第l3号部令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中,在第三章第二节第十九条的"汽车运输业应建立的主要技术,经济定额和指标里,新增加了一项"车辆新度系数.它是综合评价运输单位车辆的新旧程度,保持运输生产能力和后劲的一项重要指标,对促进企业加速车辆更新,发展运力和提高竞争能力有深远意义.而且,在第二十条里还明确规定:"运输单位必须将车辆完好率,平均技术等级,新度系数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纳入经理(厂长)责任考核内容".这三个指标综合在一起,基本体现了企业技术管理水平,技术装备素质和企业发展后劲,考核这三个指标对企业保持生产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克服车辆使用短期行为有着重大作用.一,车辆新度系数是一个经济与技术相结合的指标所谓车辆新度系数,是指运输单位年末全部运输车辆固定资产净值占年末全部运输车辆固定资产原值的比例.其计算方法为:车辆新度系数=年末单位全部运输车辆固定资产净值/年末单位全部运输车辆固定资产原值从计算公式的字面上看,车辆新度系数是"地地道道"的经济指标,反映的是单位全部运输车辆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化规律.把"车辆新度系数"这样一个"纯经济指标,作为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的考核指标,其意义主要有两点:第一,反映了"汽车"这样一种生产设备的特点.汽车是一种结构复杂的行走机械,磨损是它损坏和丧失工作能力的主要形式.实段证明,其技术状况的变化以及使用寿命的长短有较严格的规律,和运用中发生的车辆固定资产原值的不断减少(车辆折旧费的不断提取)的量虽然不是严格的线性关系,但两者也十分密切.可以说,在正常情况下,从车辆固定资产原值的递减情况可以间接反映出,车辆技术状况的变化和使用寿命还有多长,也即车辆的新旧程度;.第二,适应了运输单位落实承包经济责任制的需要.这是新颁布的"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区别于过去颁布的同类文件的重要区别和主要特点之一,即贯彻了技术与经济38相结合的原则,将过去仅强调技术管理转变为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综合性管理,技术管理部门必须与财务等部门密切合作,从保持车辆技术状况的总前提出发,加强管理,以使汽车运输业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车辆新度系数是一个具有自然下降趋势的相对量从车辆新度系数的定义不难看出,其值是在1一O之间变化的.全部车辆都是尚未投产(没提折旧)的新车,新度系数为1,全部车辆的折旧费均提完(残值忽略不计),新度系数为0.就一台车而言,车辆新度系数是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多(折旧费的提取)而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下降幅度取决于车辆折旧率.就一个具有多台车的运输单位而言,车辆新度系数变化情况就要复杂得多.如果在一年里,单位既没有购买新车,也没有报废旧车,则其车辆新度系数的变化规律也近似于前面单车的情况,是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其下降幅度取决于单位的车辆综合的折旧率,如果在一年里,单位虽然购置了新车,但没有报废旧车,而且购买新车的总价值小于或等于单位一年里的车辆总折旧费,则由于能源交通建设基金和予算外调节税等因素的影响,其车辆新度系数也仍然呈下降的趋势,只不过下降幅度较前者小些罢了.由于车辆新度系数是年度统计的指标,而车辆折旧期是几年或十几年,所以,在车辆数一定的情况下(车辆数越少越明显,以单车最为典型),在一定时间内(从车辆购置投产到折旧费提完车辆报废这段时间里),车辆新度系数下降是正常现象,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因此,不指定条件不明确时间笼统地要求车辆新度系数不许下降是不科学的.三,保证单位车辆新度系数保值或增值的必要条件前已述及,车辆新度系数是一个具有自然下降趋势的相对量,那么,对于一个拥有多台车的运输单位而言,怎样才能实现车辆新度系数保值或增值呢?其必要条件是通过适度购买新车和适时报废旧车,从而实现单位车辆固定资产净值的增长率等于或高于单位车辆固定资产原值的增长率..从数学角度看,使车辆新度系数这个分数值增加的办法有四:一是使车辆固定资产的净值(即分子)增加,二是使车辆固定资产原值(即分母)减少,三是两者(分子和分母)都增加,但是使分子的增加快于分母的增加,四是两者都减少,但必须使分母的减少快于分子的减少.从实际情况说,购买新车使单位车辆固定资产净值(分子)和单位固定资产原值(分母)都增加一个同等数值,可使整个分数值部分增值,而报废老旧车辆,在分子基本不变的条件下,使分母值骤减,可使正个分数值明显提高.因此,报废旧车比购买新车,对促使车辆新度系数保值或增值,效果则更为明显.当然,考虑运输生产发展,购买新车和报废旧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都是不可少的.适度购置新车,即购车款必须高于单位提取的车辆折旧费的总额.一是用以弥补其他各项费用造成的车辆价值的耗损,二也是运输企业发展(不是维持简单的再生产)的根本所在.适时报废旧车,即达报废标准的车辆坚决报废.这是提高车辆的整体性能,降低淌耗,改善运输企业经济状况的关键措施.四,关于车辆新度系数考核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39D一移,挖,,,nJB_~9o型基层粒料拌合机吉林省公路工程局第三工程处夏光普f/f.提要该文是叙述如何浔二灰碎石拌合机改装成基层粗料拌合设备以解决场拌设备不足的困难,并介绍了拌和的工艺流程和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随着高等级公路里程的增加,交通量的迅增,主要起承重作用的上基层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工艺,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二灰碎石在我省应用已有十年的历史,路拌工艺已基本被场拌工艺所代替,然而由于各地区筑路材料资源的不同,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取材的原则,以石灰,水泥稳定砂砾及以粉煤灰,水泥稳定山砂碎石做为上基层结构日益增多,施工工艺都采用路拌,也出现了二灰碎石路拌时拌合不均匀,质量不稳定的现象.由于场拌设备一次性投资很大,结构层改变就马上改变场拌设备是不可能的.为此,我们在原二灰碎石拌合机的基1,考核车辆新度系数必须确定初始值车辆新度系数指标反映企业车辆的新旧制度,体现了单位的经济实力,与基础状况关系密切,比较适用于单位内部的纵向比较,即今天和昨天比,明天和今天比.因此,在考核这个指标的时候,必须首先确定初始值,即考核期开始时实际测算得到的车辆新度系数,然后以这个初始值为基准,结合考核期的长短,企业规模大小,车辆新旧程度,经营现状,有关技术经济定额和政策等因素,确定考核期终止时的车辆新度系数指标,并实施考核.而不是简单地规定不升不降等.2.考核车辆新度系数指标应坚持"动静结合刀的原则车辆新度系数指标,是一种以经济价值形态来表示车辆新旧程度的一种指标,有相对"静,,的一面,而实际存在的车辆新旧程度则又是另外一回事,有相对"动"的一面.在考核车辆新变系数指标就要坚持"动静结合".即以"静''促"动力,从车辆实际新旧程度存在的问题着手找出症结,借以加强技术管理,改进工作,提高车辆状况;以"动力查静",从车辆新度系数与实际情况存在的偏差着手分析原因,借以看车辆折旧率是否合理,以及有关技术政策和规定是否切实可行等.3.车辆新度系数指标应与其他有关指标一起配套使用车辆新度系数指标的含义相埘来说比较单纯,在某种意义上说,它并不直接反映一个运输企业的实际技术管理水平.两个车辆新度系数指标相同的运输企业,其车辆完好率或车辆平均技术等级就不一定也相同,技术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其车辆完好率或车辆平均技术等级就高.所以,车辆新度系数必须和其它结合起来使用,才会客观地反映一个运输企业的实际技术管理状况. 汽车新?度?系数' 4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03(54-89)P36 J_Embed_28.jpg
图3-3 车辆利用的单项指标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一、汽车运输生产率的计算 (一)载货汽车的运输生产率 1.工作生产率
03(54-89)P36 J_Embed_29.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1.jpg
图3-1 营运车日构成示意图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03(54-89)P36 J_Embed_2.jpg
图3-2 营运总车时构成示意图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1.完好率(( a)
03(54-89)P36 J_Embed_4.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69.jpg
5.平均运次载重行程的影响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70.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71.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43.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44.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2.总生产率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三)出租汽车运输生产率
03(54-89)P36 J_Embed_49.jpg
03(54-89)P36 J_Embed_30.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31.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33.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34.jpg
汽车运输组织管理
主编
第三章 汽车运输评价指标
【学习目的】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第三节 汽车运输调查与运输量预测 【案例】 【复习思考题】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1)能清楚地概括车辆的运输过程及其有关的各种现象。 (2)能明确地表明车辆各方面的利用程度及其有关的各项数值。 (3)能客观地反映车辆利用程度与车辆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4)能客观地反映车辆利用程度与车辆成本之间的关系。 (5)能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有利于信息的储存和使用。 一、车辆和车辆时间利用指标
03(54-89)P36 J_Embed_60.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61.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2.车辆技术速度的影响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64.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35.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37.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二)公共汽车运输生产率 1.工作生产率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42.jpg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03(54-89)P36 J_Embed_19.jpg
2.动态的吨(座)位利用率(或动载质量利用率) (二)实载率
03(54-89)P36 J_Embed_20.jpg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03(54-89)P36 J_Embed_23.jpg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76.jpg
03(54-89)P36 J_Embed_53.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素对汽车运输生产率的影响 1.装卸作业停歇时间的影响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59.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72.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73.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74.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75.jpg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2.工作率((d)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3.总车时利用率(()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4.工作车时利用率(()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二、车辆速度利用指标 1.技术速度(VT)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2.营运速度(VD)
3.里程利用率的影响
03(54-89)P36 J_Embed_65.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4.实际载质量的影响
03(54-89)P36 J_Embed_66.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67.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68.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50.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03(54-89)P36 J_Embed_51.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1.出租汽车的工作生产率
03(54-89)P36 J_Embed_52.jpg
第二节 汽车运输生产率的确定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3.运送速度(VC)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4.平均车日行程()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三、车辆行程利用指标
第一节 评价车辆利用程度的单项指标
四、车辆载质(客)量利用指标 (一)吨(座)位利用率 1.静态的吨(座)位利用率(或静载质量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