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近代翻译活动 文艺复兴至19世纪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近代翻译活动
文艺复兴至19世纪
——德国、俄国
德国篇
德国的翻译背景: 18世纪中期以前,德国在各方面都稍逊于英 国和法国,翻译实绩和翻译理论如此。
德国代表人物及主要译论: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 施莱格尔 威廉•冯•洪堡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 德国诗人,美学家、剧作家、 小说家和评论家、翻译家。 以散文译诗 翻译作品:切里尼的《自传》、卡尔德隆的 戏剧、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
• 他坚持“翻译一切”,并主张“翻译既 要忠实原文,又要体现诗意”。他的这一 主张成为西方翻译理论最重要的思想资源 之一。
威廉•冯•洪堡(1767—1835)
德国学者、政治家和柏林 洪堡大学的创始者。 被看作是德国文化史上影响最深刻和最伟大 的人物之一。
威廉•冯•洪堡的翻译观:
• • • • 1、原作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辩证的; 2、针对不同的受众和翻译目的,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3、 充分发掘译入语的潜能; 4、典籍的首要标准是“简单忠实”,最高目标是让读者 领略到异国情调。 • 5、多译本并存是必要的。因为翻译是同样精神的不同影 像,每种译文只是传达和再现了部分精神。
莱蒙托夫(1814年--1841年)
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 斯基誉为"民族诗人"。
代表作 抒情诗:《致苏什科娃》《土耳其人的哀怨》《预言》 叙事诗:《心愿》《美人鱼》《彼得戈夫的节日》 特色长诗:《大贵族奥尔沙》《囚徒》《波罗金诺》 小说:《利托夫斯卡娅公爵夫人》
翻译方法:译法灵活,对原作进行大幅度的 改写。
茹科夫斯基(1783-1852)
• 俄国十九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杰出的翻译家。 • 代表作:《傍晚》,《俄罗斯军营的歌 手》,《海》以及《十二个睡美人》, 《斯薇特兰娜》等。 • 倾向于法国18世纪的翻译观,在翻译中 “改写”、“修饰”原文,“使之适应俄 罗斯习惯”。 • 翻译作品:格雷的《墓园哀歌》。
19世纪俄国的翻译理论总结:
1、重视翻译选材,强调翻译对象必须有 一定的艺术性并具有较高的思想性 2、强调忠实原文的思想和精神而非死扣 字句 3、注重译文措辞的大众文化 4、译者本人也必须是艺术家
贵族或资产阶级自由派:选择格调低沉 忧郁消极的作品。
19世纪俄国的翻译代表人物:
• • • • 卡拉姆辛 茹科夫斯基 普希金 莱蒙托夫
卡拉姆辛(1766—1826)
• 俄国作家、历史学家。 • 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早年加入莫斯科共济会,并编辑《儿 童智育读物》杂志。 • 卡拉姆辛是感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 1791~1792年发表过《一个俄国旅行家的书简》、《可 怜的丽莎》、《贵族女儿娜塔丽施》等作品。 • 1802--1803年卡拉姆辛主编政治性文学杂志《欧洲导报》, 上面发表过他的文艺作品和政论文章,阐述了他的美学纲 领:文学应当有助于培养国民的道德精神和爱国主义。 • 1804年起他全力撰写12卷本的《俄国通史》。别林斯基 曾给予卡拉姆辛很高的评价,说他“开辟了俄罗斯文学中 一个新的时代……把俄罗斯文学引入了新的思想境界。” • 翻译作品:莎士比亚悲剧《裘里斯 • 凯撒》。
(1768—1834) 德国十九世纪神学家、哲学家, 被称为现代神学、现代诠释之父, 主张神的临在性,也就是强调宗 教“感觉”。 他的译著是《论翻译的方法》 他反对贺拉斯模式中的“特权语言”的观点, 立足于“文化资本”概念。他是第一个提出口译与 笔译相区别的人。
ຫໍສະໝຸດ Baidu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提出:
• • • • 1、翻译分口译和笔译 2、翻译分真正的翻译和机械的翻译 3、翻译必须正确理解语言思维的辩证关系 4、翻译可有两种不同途径,一是尽可能的 不扰乱原作者,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 种是尽可能不打扰读者,让作者去接近读 者。
普希金(1799-1837)
• 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 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 •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誉 为"俄国小说之父"。 • 代表作:诗歌《自由颂》、《致大海》、 《致恰达耶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 奥涅金》,小说 《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等。 • 翻译观点:反对逐字死译,倾向灵活译法, 译者有充分的自由处理原著。
•
洪堡特的这些思想对汉语典籍英译的理论 建构和实践活动都有重要启示。
俄国篇
16—17世纪翻译: 16世纪:以宗教翻译为主。 (外文语 拉丁语 俄语或斯拉夫语) 17世纪:涉及天文学,星相学,算术、几何 学解剖学和医学等,双语词典的编纂也从这 时候开始。
18世纪俄国的翻译代表人物:
• 罗蒙索诺夫 • 特列季雅科夫斯基
罗蒙索诺夫 俄国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哲 学家和诗人,被誉为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 大帝。 翻译著作:贺拉斯的《颂歌集》、荷马的 《伊利亚特》、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特列季雅科夫斯基 翻译著作:布瓦洛的《论诗艺》、《讽刺 诗集》等,提倡“以散文译散文”、“以 诗译诗”。
19世纪中期俄国:
(外文 俄文) “翻译选材问题”热议 革命民主派:倾向翻译所谓进步作品
歌德的主要翻译观是:
• (1)尽管翻译不可能完美,但翻译的重要性无可 比拟,译者是“人民”的先知; • (2)语言间存在共性,文学作品总体上是可译的; • (3)朴素无华的翻译是最适当的翻译; • (4)翻译可分为三类,即传递知识的翻译、符合 译语需要的改编、逐行对照翻译。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
施莱格尔(1767—1845)
德国诗人、翻译家、批评家、 德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领导者 之一。 他所翻译的莎士比亚作品使 得该作家的作品成为了德语经 典著作。 他不仅在美学、建筑学、语 言学、文艺批评等方面造诣颇 深,而且在翻译领域也颇有建 树,堪称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 和翻译理论家。
施莱格尔的观点:
文艺复兴至19世纪
——德国、俄国
德国篇
德国的翻译背景: 18世纪中期以前,德国在各方面都稍逊于英 国和法国,翻译实绩和翻译理论如此。
德国代表人物及主要译论: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 施莱格尔 威廉•冯•洪堡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 德国诗人,美学家、剧作家、 小说家和评论家、翻译家。 以散文译诗 翻译作品:切里尼的《自传》、卡尔德隆的 戏剧、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
• 他坚持“翻译一切”,并主张“翻译既 要忠实原文,又要体现诗意”。他的这一 主张成为西方翻译理论最重要的思想资源 之一。
威廉•冯•洪堡(1767—1835)
德国学者、政治家和柏林 洪堡大学的创始者。 被看作是德国文化史上影响最深刻和最伟大 的人物之一。
威廉•冯•洪堡的翻译观:
• • • • 1、原作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辩证的; 2、针对不同的受众和翻译目的,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3、 充分发掘译入语的潜能; 4、典籍的首要标准是“简单忠实”,最高目标是让读者 领略到异国情调。 • 5、多译本并存是必要的。因为翻译是同样精神的不同影 像,每种译文只是传达和再现了部分精神。
莱蒙托夫(1814年--1841年)
继普希金之后俄国又一位伟大诗人。被别林 斯基誉为"民族诗人"。
代表作 抒情诗:《致苏什科娃》《土耳其人的哀怨》《预言》 叙事诗:《心愿》《美人鱼》《彼得戈夫的节日》 特色长诗:《大贵族奥尔沙》《囚徒》《波罗金诺》 小说:《利托夫斯卡娅公爵夫人》
翻译方法:译法灵活,对原作进行大幅度的 改写。
茹科夫斯基(1783-1852)
• 俄国十九世纪初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杰出的翻译家。 • 代表作:《傍晚》,《俄罗斯军营的歌 手》,《海》以及《十二个睡美人》, 《斯薇特兰娜》等。 • 倾向于法国18世纪的翻译观,在翻译中 “改写”、“修饰”原文,“使之适应俄 罗斯习惯”。 • 翻译作品:格雷的《墓园哀歌》。
19世纪俄国的翻译理论总结:
1、重视翻译选材,强调翻译对象必须有 一定的艺术性并具有较高的思想性 2、强调忠实原文的思想和精神而非死扣 字句 3、注重译文措辞的大众文化 4、译者本人也必须是艺术家
贵族或资产阶级自由派:选择格调低沉 忧郁消极的作品。
19世纪俄国的翻译代表人物:
• • • • 卡拉姆辛 茹科夫斯基 普希金 莱蒙托夫
卡拉姆辛(1766—1826)
• 俄国作家、历史学家。 • 他出身于贵族家庭,早年加入莫斯科共济会,并编辑《儿 童智育读物》杂志。 • 卡拉姆辛是感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 1791~1792年发表过《一个俄国旅行家的书简》、《可 怜的丽莎》、《贵族女儿娜塔丽施》等作品。 • 1802--1803年卡拉姆辛主编政治性文学杂志《欧洲导报》, 上面发表过他的文艺作品和政论文章,阐述了他的美学纲 领:文学应当有助于培养国民的道德精神和爱国主义。 • 1804年起他全力撰写12卷本的《俄国通史》。别林斯基 曾给予卡拉姆辛很高的评价,说他“开辟了俄罗斯文学中 一个新的时代……把俄罗斯文学引入了新的思想境界。” • 翻译作品:莎士比亚悲剧《裘里斯 • 凯撒》。
(1768—1834) 德国十九世纪神学家、哲学家, 被称为现代神学、现代诠释之父, 主张神的临在性,也就是强调宗 教“感觉”。 他的译著是《论翻译的方法》 他反对贺拉斯模式中的“特权语言”的观点, 立足于“文化资本”概念。他是第一个提出口译与 笔译相区别的人。
ຫໍສະໝຸດ Baidu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提出:
• • • • 1、翻译分口译和笔译 2、翻译分真正的翻译和机械的翻译 3、翻译必须正确理解语言思维的辩证关系 4、翻译可有两种不同途径,一是尽可能的 不扰乱原作者,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 种是尽可能不打扰读者,让作者去接近读 者。
普希金(1799-1837)
• 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被许多人认为是俄国 最伟大的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 • 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被誉 为"俄国小说之父"。 • 代表作:诗歌《自由颂》、《致大海》、 《致恰达耶夫》、《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 奥涅金》,小说 《上尉的女儿》《黑桃皇后》等。 • 翻译观点:反对逐字死译,倾向灵活译法, 译者有充分的自由处理原著。
•
洪堡特的这些思想对汉语典籍英译的理论 建构和实践活动都有重要启示。
俄国篇
16—17世纪翻译: 16世纪:以宗教翻译为主。 (外文语 拉丁语 俄语或斯拉夫语) 17世纪:涉及天文学,星相学,算术、几何 学解剖学和医学等,双语词典的编纂也从这 时候开始。
18世纪俄国的翻译代表人物:
• 罗蒙索诺夫 • 特列季雅科夫斯基
罗蒙索诺夫 俄国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语言学家、哲 学家和诗人,被誉为俄国科学史上的彼得 大帝。 翻译著作:贺拉斯的《颂歌集》、荷马的 《伊利亚特》、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特列季雅科夫斯基 翻译著作:布瓦洛的《论诗艺》、《讽刺 诗集》等,提倡“以散文译散文”、“以 诗译诗”。
19世纪中期俄国:
(外文 俄文) “翻译选材问题”热议 革命民主派:倾向翻译所谓进步作品
歌德的主要翻译观是:
• (1)尽管翻译不可能完美,但翻译的重要性无可 比拟,译者是“人民”的先知; • (2)语言间存在共性,文学作品总体上是可译的; • (3)朴素无华的翻译是最适当的翻译; • (4)翻译可分为三类,即传递知识的翻译、符合 译语需要的改编、逐行对照翻译。
弗里德里希•施莱尔马赫
施莱格尔(1767—1845)
德国诗人、翻译家、批评家、 德国浪漫主义最杰出的领导者 之一。 他所翻译的莎士比亚作品使 得该作家的作品成为了德语经 典著作。 他不仅在美学、建筑学、语 言学、文艺批评等方面造诣颇 深,而且在翻译领域也颇有建 树,堪称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 和翻译理论家。
施莱格尔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