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火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祛火:

中医将内火分为心火、肺火、胃火、肝火和肾火几种。

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心有火主要表现在舌、舌边尖发红,心烦意乱、多梦或睡不着觉、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想大量饮水等。

肺火: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

肺有火主要表现为鼻及鼻腔干燥、生疮;干咳、痰粘黄、咽喉疼痛、肺部不爽、感觉憋闷等。

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胃有火主要表现在牙及牙龈痛、牙龈红肿、牙根发炎、口臭、大便干燥。

脾有火主要表现在口舌、舌苔黄腻,口苦口干、口唇生疮、想大量饮水。

肝火:表现为头痛、面红目赤、口干咽疼、胁肋疼痛、尿黄便秘、甚至吐血。

肝开窍于目,肝有火主要表现在眼干、眼痒、结膜炎、眼屎分泌多;脾气暴躁易冲动,感觉压不住火,总想发脾气,有时甚至有胸肋刺痛感。

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发脱齿摇、睡眠不安、五心烦热、形体消瘦、腰腿酸痛等。

以下摘自《求医不如求己》3

祛心火:

极泉穴(腋窝)心脏往全身供血的起点,平常心里紧张、心火较旺、咽干、烦渴等,要常用大拇指拨动它。拨动极泉穴还可以预防抑郁症、调整心率。

青灵穴,肘上三寸,是对于痛症非常有效果的一个穴位,特别是着急上火、气郁引起的头痛、两胁痛等。

少海穴,位于肘横纹边小指内侧这条线上。火气太旺、舌头上生疮的人揉它可降火,同时又滋阴补肾,特别是牙龈肿痛或牙痛,配合合谷穴一起使用,效果会更加明显。

少府穴,握拳小指所点处,清心除烦,掐揉它相当于吃“牛黄清心丸”。

少冲穴,小指甲内侧,主要是去心火的。如果总会特别烦躁、急躁、老想喝点凉的,就常用大拇指从这个地方往下推一推、捋一捋,就可以把心火去除。但这种方法对心气虚寒、畏寒怕冷的人不适合。

中冲穴,中指尖,是开窍醒神的,如果觉得心烦有火,不妨从中指的指根往指尖上推它,就可以去心火了。

关冲穴,无名指指甲旁,最好用指甲掐或用指节硌它。它像一个气筒,平常心中堵闷,尤其心烦意乱,说不出哪儿难受,就是不舒服,这种情况不妨多揉揉这儿,把里边的气散散。

清冷渊穴,位于肘尖上两寸处。是一个去火的要穴,着急上火、有气出不去,

咽喉肿痛、眼睛红赤,尤其是心里烦躁、头胀头痛,赶紧揉清冷渊和天井,火气马上就会降下来。

然谷穴,脚内踝往前斜下方约两厘米处一块高骨头的下缘。心火旺、总爱起急,揉揉然谷即可用肾水把心火降下来。其功效相当于一味专治阴虚火旺的中药大补阴丸,去火补阴。此外,它还能治疗咽喉肿痛、男科热性的遗尿遗精等病症。

舌头红肯定有火,舌头上长疮就是心火太旺了,吃点儿苦瓜,或者喝点儿苦丁茶、莲子芯茶。

壁虎爬行法,最主要的功效在于调节任脉,对更年期综合症尤为适用。任脉为阴脉之海,更年期人体阴液不足,忽热忽冷、心里比较烦躁,晚上老有火似的睡不着觉。这时候赶紧做做壁虎爬行,就好像吃了牛黄清心丸,会有很清凉的感觉。

祛肺火:

年轻人长痘痘就是上边有火下边有寒,可以用跪膝法,一跪膝血液就奔膝盖去了。上边的火下去了,底下的膝盖也有血了,脚也不凉了,上边的痘痘也下去了。经常起溃疡、嗓子疼,都是气血不往下走,热气奔上边来了。气有余就是火,浊气往上走的太多,就会成火了。把浊气排出去,把气血引到膝盖上,就是这么简单。

天府穴,上臂内侧,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经常流鼻血等等,都可以通过天府穴来得到缓解。皮肤经常容易过敏的,也可以揉这个穴。

陷谷穴,脚二、三趾间的一个缝,多揉它能通鼻窍,是治疗鼻炎的要穴,不管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慢性鼻炎,它都有效果。另外对胃下垂、太阳穴的头痛,效果都十分显著的。

祛胃、脾火:

商阳穴,食指指甲旁,它的作用像开塞露,专管大便已到肛门口却便不出来,不妨一边蹲着,一边按摩商阳穴,就会有较理想的通便效果。

内庭穴是去胃火的,在脚二、三趾之间的一条缝上,它的作用相当于牛黄解毒丸。胃火牙痛、咽喉痛、热性的鼻出血,都可以揉内庭,所以它是一个去热的穴位。

嘴唇上的疮,多揉小腿脾经上的穴位就能解决。

祛肝火:

肝火旺、肝郁要按摩曲泉、阴包(腿内侧膝盖上下处)气血淤塞到这两处,两穴会特别疼,把它们揉开,气血才能到太冲穴。

太冲穴,大脚趾缝往脚背上4厘米处,是排毒的一个大穴,也是人身体的消气穴。揉太冲穴最好用手指肚找到最痛的点,往下一直揉到行间,千万别揉反了。

行间穴,大脚趾与二趾间,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人体憋在里边的火由肝经管,已经发出来的火归心经管。经常两肋胀痛、嘴苦这样属于肝火,而牙痛、腮肿、口腔溃疡、鼻出血就已经变成心火了,可以按揉太冲到行间。

有的人经常吐酸水就是有些肝火过旺,肝火越旺的人越爱发怒,肝气淤阻的人也爱发怒,所以少生气,就可以养肝。悲胜怒,发火的人让他一哭怒气就散了。肝和筋是通着的,我们不能调肝,就来调筋,膝盖是调筋的,跪跪膝把气血引到膝盖上去,膝盖的血一足了,筋就得到了养护,筋一得到养护,肝脏就养护了。

俗话说,人老先老脚、先老腿,人一老,膝盖就不行了,连下楼梯都觉得费劲。这时候,跪膝法就是我们随身的一个法宝,可以随时养护我们。但是,跪膝最好在推腹后进行,因为用推腹法把体内浊气排出去以后,气血才更容易引到膝盖上去。另外,跪着走还是最好的补肾的方法,锻炼的是后腰。跪膝法还是减肥的秘法。

鱼际穴,大拇指下方,是善于退热的要穴,心里有火尤其爱在夜里两、三点钟咳嗽睡不着觉,通常是肝火引起的,按摩鱼际穴就会缓解。

浮白穴,耳朵斜上方,由于经常熬夜不睡觉,或者经常失眠,导致血不养肝,肝热、肾阴不足,浮火上窜,头发就白了。浮白是针对这种病因的要穴。

丘墟穴,位于外踝骨前缘,治疗各种上火症:如嗓子发炎、咽喉肿痛、牙痛、眼睛红胀红赤等。丘墟相当于足底反射区上身淋巴反射点,所以上身的炎症,如头痛、乳房痛这方面的炎症,也可以通过丘墟进行防治。

敲打胆经,最好能经常打打嗝放放屁,尤其放响屁最重要,这是肝胆的气,响屁放出来,心里很痛快,非常舒服,也就是把这个气郁解掉了。

补肾祛火:

随时都可补肾气:在慢慢走步的时候脚心用力,把注意力集中在脚心涌泉穴,同时边走边叩齿,主要叩后面的槽牙;小便的时候,咬着牙也补肾了。此外,要经常保持唾液的充足,就是用舌头顶着上膛,约一分钟,唾液逐渐多,达到一定量以后把这唾液给咽下去,如此咽三口下去就可达到补肾的效果。

“腹式呼吸法”,是最好的补养气血的方法,因为腹式呼吸吸一次相当于胸式呼吸摄取氧气的三倍。方法:先得保持一种放松的心情才能学会腹式呼吸,紧张的状态下不可能腹式呼吸。然后好象在闻一朵情人送你的玫瑰花,闭着眼睛慢慢的往里吸,吸不进去时赶紧停止,(如果再吸就变成憋气了,憋气反而是一种缺氧的表现,一会儿头该晕了)然后吐气,吐气时用嘴全给它吐出去,放松的吐出去了,然后再吸。说的再具体一点儿,在吸气的时候鼓肚子,吐气的时候瘪肚子。呼吸顺畅,肺的功能随之加强。这样反复就能真正达到补肾的效果。

如果一按涌泉穴很痛,就适合每天按摩。如果一按一个坑,没感觉,是典型的肾气虚弱、气血不足,按也白按,要先多做跪膝法、金鸡独立,把气血引下来再刺激这个地方。有人不足寒,而是脚心老发热,这就是肝火过旺、肾阴不足,这样的人最需要按揉涌泉穴。

夜尿勤的问题,先按揉肘横纹对着食指这块的尺泽穴,再用大拇指和食指掐脚后跟正后边的一个硬筋,这个脚筋是两个大穴,即内踝骨后边的太溪穴,和外踝骨后边的昆仑穴,这么一掐,膀胱经通了,肾经补充足了,尿频的问题就得到缓解了。

多揉太溪穴,即补肾阴又补肾阳,还强壮我们的先天之本。

搓揉尾骨处的长强穴和它上方两侧的八髎穴,大补腰肾还治疗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

排毒:

曲池穴,肘横纹尽头处,是个排毒要穴。它能祛除脸上的疙瘩。还是一个治疗各种皮肤病的要穴,比如老爱起疹子,老屁股瘙痒,不妨多揉揉曲池穴。

蠡沟穴,小腿内侧,专门治疗阴道瘙痒、阴囊湿疹等湿热病。如妇科有问题的人蠡沟处都很痛,平常可以多揉揉三阴交、蠡沟穴。

血海穴,膝盖内上侧,别名“百虫窝”,艾灸,治痒效果是最好的。血海穴还可以调配人体的血液,调节全身的血液循环。

筑宾穴,脚内踝上五寸,它是一个祛毒的要穴,它排的都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最担心的毒——烟毒、被污染的有害的空气、药毒(常吃西药的人一定要多揉)还解尿酸过高等等。它还可以预防神志、情志方面的错乱,解除抑郁症。损伤肝时用太冲解毒,损伤肾时用筑宾解毒。

不应该让过多的毒素通过皮肤来排,从大、小便排出去才是正常的途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