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电厂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

电厂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

电厂汽轮机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要求本次课程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于电厂汽轮机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实践中掌握汽轮机组件的基本参数计算和性能分析方法。

设计要求如下:1.根据所给出的汽轮机参数和性能数据,进行基本的参数计算和分析,如:功率、效率、压力、温度等;2.进行汽轮机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分析,包括负荷率、滑动压比、热耗率和环保指标等;3.针对汽轮机工作实际情况,进行性能调整和优化,提高汽轮机的效率和稳定性;4.给出汽轮机工作实际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1. 汽轮机基本参数计算和分析在汽轮机运行中,其基本参数是十分重要的,而这些参数往往来自于汽轮机的设计理论或实测数据。

本次课程设计,在基本参数计算和分析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1.1. 热力性质和物理性质在汽轮机的工作过程中,其能量转化和传递实质上是一个热力学过程。

因此,掌握汽轮机气体的热力性质和物理性质是十分必要的,主要包括:比热、比容、比重、压缩系数等。

1.2. 各部件基本参数计算汽轮机由多种不同的部件组成,每个部件对汽轮机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汽轮机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部件来计算出相应的参数,如:叶轮的出口角度和出口速度、叶轮的平均直径、叶片数等。

每个部件的参数计算要通过公式和实测数据来进行。

2. 汽轮机工况下性能分析在汽轮机工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种不同的工况,这些工况对于汽轮机的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性能分析方面,需要考虑多种工况下汽轮机的性能表现。

2.1. 负荷率和滑动压比汽轮机的负荷率是指汽轮机输出功率与额定功率之比,而滑动比则是指汽轮机进、出口的压力比。

这两个参数对于汽轮机成本、热效率和环保指标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的影响,需要在性能分析中进行考虑。

2.2. 热耗率和环保指标汽轮机的热耗率是指汽轮机吸收的热量与输出功率之比,而环保指标则是指汽轮机对环境的影响。

在汽轮机设计和性能分析中,需要同时考虑这两个参数,以提高汽轮机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性能。

汽轮机课程设计用表

汽轮机课程设计用表

汽轮机课程设计用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培养学生对汽轮机的运行维护和故障诊断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汽轮机的分类、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和性能参数;掌握汽轮机的运行调节、故障分析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汽轮机进行运行调试和故障排除;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对汽轮机进行改进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汽轮机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工作过程、运行维护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汽轮机的基本原理:介绍汽轮机的工作原理、能量转换过程和热力学基础。

2.汽轮机的结构特点:讲解汽轮机的主要部件,如静叶环、动叶环、涡轮盘、喷嘴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3.汽轮机的工作过程:分析汽轮机的工作过程,包括喷嘴膨胀、涡轮旋转、排气等阶段。

4.汽轮机的运行维护:介绍汽轮机的启动、停机、运行调节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5.汽轮机的故障诊断:讲解汽轮机故障的类型、原因和诊断方法,以及故障排除和预防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故障案例,使学生掌握汽轮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这些资源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课程设计汽轮机

课程设计汽轮机

课程设计汽轮机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了解汽轮机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了解汽轮机的分类和特点。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汽轮机的工作性能,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汽轮机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汽轮机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工作流程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1.汽轮机的基本原理:学生将学习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蒸汽的生成、膨胀和做功过程。

2.汽轮机的结构:学生将了解汽轮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转子、静子、调速系统等,并学习其功能和相互关系。

3.汽轮机的工作流程:学生将掌握汽轮机的工作流程,包括蒸汽的进入、膨胀、排气等阶段。

4.汽轮机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学生将学习汽轮机在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教师将通过讲解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将提供汽轮机实际运行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学生将有机会进行汽轮机模型实验,观察和验证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将使用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多种教学资源。

1.教材:将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和实际运行场景。

4.实验设备:提供汽轮机模型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汽轮机改造机组课程设计

汽轮机改造机组课程设计

汽轮机改造机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汽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掌握改造机组的相关理论知识。

2. 使学生掌握汽轮机改造机组的设计原则和流程,了解不同改造方案的优缺点。

3. 帮助学生了解汽轮机改造过程中的节能、减排技术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汽轮机改造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设计合理的改造方案。

2. 提高学生运用计算软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汽轮机改造机组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能够就改造方案进行讨论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培养学生具备节能环保意识,关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3.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精神,激发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兴趣。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旨在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汽轮机改造机组的相关知识,具备独立设计和优化改造方案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能力,为我国汽轮机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1. 汽轮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结构:回顾课本中汽轮机的工作原理、主要组成部分及其功能,分析各部件在机组运行中的作用。

2. 汽轮机改造机组设计原则:讲解汽轮机改造的设计原则,如提高热效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结合课本案例进行分析。

3. 改造方案及优缺点对比:介绍常见的汽轮机改造方案,如叶片改型、通流部分优化、回热系统改进等,对比各种方案的优缺点。

4. 节能减排技术在改造中的应用:讲解汽轮机改造中应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如变频调速、余热利用、低氮氧化物燃烧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5. 汽轮机改造机组设计流程:详细讲解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计算分析、设备选型、施工图设计等,指导学生按照流程完成课程设计。

6. 教学大纲及进度安排:- 第一周:回顾汽轮机基本工作原理及结构,介绍课程设计要求及进度安排;- 第二周:讲解汽轮机改造机组设计原则,分析课本案例;- 第三周:介绍改造方案及优缺点对比,进行小组讨论;- 第四周:讲解节能减排技术在改造中的应用,分析实际案例;- 第五周:讲解设计流程,指导学生完成课程设计;- 第六周:课程设计汇报、交流与评价。

武汉汽轮机厂课程设计

武汉汽轮机厂课程设计

武汉汽轮机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汽轮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描述武汉汽轮机厂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我国机械制造业中的地位;3. 学生能够了解并解释汽轮机的能量转换过程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汽轮机的运行参数,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2. 学生通过参观武汉汽轮机厂,培养观察能力,提高对实际生产过程的认知;3. 学生能够运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对汽轮机相关问题的研究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 通过了解武汉汽轮机厂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3.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认识到清洁能源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地参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

学生特点:九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需引导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1. 汽轮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五章“热机”中的第二节“汽轮机”;- 内容:介绍汽轮机的组成部分,如喷嘴、叶片、转子等,以及其工作原理和能量转换过程。

2. 武汉汽轮机厂发展历程与企业文化建设:- 教材章节:附录“机械制造业发展概况”;- 内容:讲述武汉汽轮机厂的历史、主要成就及企业文化。

3. 汽轮机运行参数分析及故障排查:- 教材章节:第六章“热机性能”中的第三节“汽轮机性能分析”;- 内容:学习汽轮机的运行参数,如转速、温度、压力等,并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

4. 实地参观与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观武汉汽轮机厂,了解汽轮机的生产过程,开展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

教学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介绍汽轮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第二课时:学习武汉汽轮机厂的发展历程和企业文化建设;第三课时:分析汽轮机的运行参数及进行简单故障排查;第四课时:组织实地参观和实践活动,总结所学内容。

汽轮机课程设计Ap

汽轮机课程设计Ap

汽轮机课程设计Ap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汽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掌握其主要部件的功能。

2. 学生能够描述汽轮机的工作循环,包括热力学过程和能量转换。

3. 学生能够运用物理和数学知识分析汽轮机的性能参数,如效率、功率和热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如CAD)完成汽轮机零部件的初步设计。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设计简单的汽轮机系统。

3. 学生能够运用数据分析和处理软件对汽轮机的性能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能源转换和利用的兴趣,增强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的意识。

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培养合作精神和责任感,认识到工程伦理的重要性。

3. 学生在探究汽轮机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意识,增强对国家科技进步的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思维。

学生特点:高二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工程技术和能源转换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课本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的顺利进行。

二、教学内容1. 汽轮机原理概述:介绍汽轮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其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二章“汽轮机的基本原理”- 内容列举:热力学第一定律、理想汽轮机循环、实际汽轮机循环。

2. 汽轮机结构及主要部件:分析汽轮机的结构组成,重点讲解主要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三章“汽轮机的结构”- 内容列举:喷嘴、动叶、静叶、转子、轴承等部件的结构和作用。

3. 汽轮机性能分析:运用物理和数学知识对汽轮机的性能参数进行分析。

- 教材章节:第四章“汽轮机的性能分析”- 内容列举:汽轮机的效率、功率、热耗、汽耗等性能指标的计算方法。

4. 汽轮机设计基础: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汽轮机零部件的初步设计。

汽轮机课程设计

汽轮机课程设计

汽轮机课程设计1. 设计背景汽轮机是一种利用蒸汽能转换为机械能的热动力设备,广泛应用于发电厂、石油化工企业等各类工业领域。

由于汽轮机的运行原理比较复杂,对于机电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汽轮机的学习和应用都是一个重要的课程。

本文旨在给出一种基于汽轮机学习的课程设计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设计内容2.1 设计目标•了解汽轮机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掌握汽轮机调节运行的方法;•能够进行汽轮机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够对汽轮机进行维修和保养。

2.2 设计步骤1.理论学习学生需要先学习汽轮机的工作原理、组成结构、调节运行方法等相关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可以通过课堂讲授、教材阅读、网络资源等途径获取。

2.实践练习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数据采集和处理:学生需要使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系统对汽轮机进行数据采集,并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检测和维修:学生需要使用专业工具和设备对汽轮机进行检测和维修,包括清洁、换油、更换零部件等。

–模拟实验:学生需要通过模拟实验来模拟汽轮机的运行状态,观察和研究汽轮机的性能指标和工况变化。

3.报告撰写学生需要根据实践操作和理论研究的结果,编写一份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以下内容:–设计背景和目标;–理论学习的;–实践操作的过程和方法;–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分析;–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对课程设计的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3. 设计意义和价值本课程设计方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开拓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本方案设计的实践操作环节可以使学生了解汽轮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变化和运行状况,掌握对汽轮机的维修和保养方法,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通过本方案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的需求,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4.汽轮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动力设备,在各行各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汽轮机课程设计hwsg

汽轮机课程设计hwsg

汽轮机课程设计hwsg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和运行机制,培养学生进行汽轮机设计和运行优化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在能源工程及热能利用领域的综合素质。

知识目标:了解汽轮机的发展历程、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熟悉汽轮机的各级结构、材料和热力特性;掌握汽轮机的运行调节、效率评价和故障分析。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汽轮机的热力计算和结构设计;具备汽轮机运行参数的监测、调整和优化能力;掌握汽轮机常见故障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轮机及相关领域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强化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积极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与特性,汽轮机的运行与管理,以及汽轮机的热力计算与设计。

1.汽轮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介绍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各级结构及其功能,包括静叶环、动叶环、叶轮、喷嘴等。

2.汽轮机的特性:阐述汽轮机的热力特性、机械特性和运行特性,分析影响汽轮机效率的因素。

3.汽轮机的运行与管理:讲解汽轮机的启动、停机、运行调节和故障处理,强调运行安全与经济性。

4.汽轮机的热力计算与设计:学习汽轮机的热力计算方法,包括热力参数的选取、热力损失的计算等;介绍汽轮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特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运行中的汽轮机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实验法:开展汽轮机实验,使学生了解汽轮机的实际运行情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

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推荐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转速:n = 3000 r/min; 给水温度:t������������ = 240℃; 新蒸汽进汽压力:P0 = 12.70MPa; 新蒸汽进汽温度:t 0 = 538℃; 再热蒸汽压力:t 0 = 2.16MPa; 蒸汽再热温度:t ������ = 535℃; 背压:P������ = 0.0049MPa; 机械效率:η
第 4 页 共 34 页
国产 200MW 凝汽式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热力设计
∆p′������ ∆p0 p0 12.70������������������ 0 p′0 1 ∆p������ 2.16������������������ 7′ ∆h������������������ ������ 2 7 12.192������������������
KPa
Δ P������
MPa
Δ P������ = 0.01P������ = 0.01 × 2.16
0.216
Δ
P������′
MPa
Δ P������′ = 0.02P������ = 0.02 × 2.16
0.0432
Δ P������ = 87%
KPa
Δ P������ = 0.02P������ = 0.02 × 4.9
第 3 页 共 34 页
国产 200MW 凝汽式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热力设计
确定高压缸排气点 2; 5、P3 = 2.16MPa,t 3 = 535℃,查 h-s 图h3 = 3543.99KJ/Kg,s3 = 7.4945KJ/(Kg · K),得点 3;
′ 6 、 P4 = P3 − ∆������ ������ = 2.16 − 0.0432 = 2.1168MPa . 而且 h4 = h3 = 3543.99kJ/kg ,
0.098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估计为:η
������
1、 由主汽压力P0 = 12.7MPa.温度t 0 = 538℃.查 h-s 图h0 = 3443.02KJ/kg,S0 = 6.5839KJ/(Kg ·K),得到点 0;
‘ 2、 调节级前压力P0 = P0 − Δ P0 = 12.7 − 0.508 = 12.192MPa,h’0 = h0 .得到点 1;
������
= 0.994;
������
发电机效率:η
= 0.99。
第 2 页 共 34 页
国产 200MW 凝汽式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热力设计
3 汽轮机蒸汽流量的估算
3.1 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线的拟定
表 2.1 汽轮机阀门及管道中节流损失与压损
序 号 1
名称 主汽门和调节阀中节流损 失 排气管中压力损失
得到点 4; 7、由点 3 等熵线交排汽压力P������ = 0.0049MPa等压线与点5′ ,h′������ = 2283KJ/kg; 8、Δh������������������ = ������3 − ������5 = 3543.99 − 2283 = 1260.99kJ/kg ������ 2 Δ h������������������ = η ������ Δ h������������������ = 0.87 × 1260.99 = 1097.06 kJ/kg; ������ 2 ������ 2 则 h5 = h4 − Δ h������������������ = 3543.99 − 1097.06 = 2446.93kJ/kg , 交 P������ = 0.0049MPa , ������ 2 等压线与点 6; 9、整级的理想比焓降: Δhtmac=Δht1mac+Δht2mac=641.62+1260.99=1902.61kJ/kg 整级有效比焓降: Δ h������������������ = Δ h������������������ + Δ h������������������ = 558.21 + 1097.06 = 1655.27kJ/kg; ������ ������ 1 ������ 2 考虑末级余速损失 Δ h������ 2 = ξ Δ h������������������ = 0.02 × 1655.27 = 33.1054kJ/kg , 得 ������ 到点 S; 10、连接点 4,5,中间点7′ 处沿等压线下降 7kJ/kg(7~13)得到 7 点。光滑连接 4,7,5 三点。
3、由点 0 等熵到高压缸排气压力P = P������ + Δ P������ = 2.16 + 0.216 = 2.376MPa,查 h-s 图 得 h′2 = 2801.40KJ/Kg . Δ h������������������ = h′0 − h′2 = 3443.02 − 2801.40 = ������
������������������
3.6������ ������ ∙ ������ = 585������ /������ ∙ ������������������ ∙ ������������ ∙ ������������ (1 − 0.03)
国产 200MW 凝汽式汽轮机通流部分的热力设计
目录
1 绪论 ............................................................. 1 1.1 汽轮机课程设计目的 .......................................... 1 1.2 汽轮机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 1 1.3 汽轮机课程设计的一般原则 .................................... 1 2 汽轮机热力计算的基本参数 ......................................... 2 3 汽轮机蒸汽流量的估算 ............................................. 3 3.1 汽轮机近似热力过程线的拟定 .................................. 3 3.2 汽轮机蒸汽流量估算 .......................................... 5 4 回热系统的计算 ................................................... 6 4.1 排气参数的确定 .............................................. 6 4.2 回热级数的确定 .............................................. 6 4.3 个级回热参数的计算: ........................................ 6 4.4 各级回热抽汽量的计算 ........................................ 8 4.5 功率核算 ................................................... 11 5 调节级的选型及热力计算 .......................................... 12 5.1 调节级选型 ................................................. 12 5.2 调节级热力参数的选择 ....................................... 12 5.3 调节级几何参数的选择 ....................................... 12 5.4 调节级详细热力计算 ......................................... 13 6 高压缸焓降分配及级数确定 ........................................ 19 6.1 各级平均直径的确定 ......................................... 19 6.2 级数的确定及比焓降的分配 ................................... 19 7 压力级的详细计算 ................................................ 23 8 功率和功率校核 .................................................. 33 8.1 相对内效率校核 ............................................. 33 8.2 汽轮机内效率核算 ........................................... 33 9 总结 ............................................................ 34 参考文献 .......................................................... 35
2.1168������������������
3
4
∆h������������������ ������ 1
∆h������������������ ������ 1
2 2′ 2.4������������������ ������
∆h������������������ ������ 2
0.0049������������������
1、加深对多级多缸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汽轮机热力系统及设备的理解和 认识。 2、学习和掌握汽轮机内部结构特点和热力过程,并掌握绘图知识。
1.2 汽轮机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1、 汽轮机总进汽量的初步估算。
2、回热系统热平衡估算。 3、调节级的详细计算。 4、非调节级焓降分配和级数确定。 5、高压缸各压力级的详细计算。 6、整机功率及效率校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