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审计抽样分析
第八章审计抽样

二、选取样本阶段
使用统计抽样方法时,注会必须对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进 行量化,并利用根据统计公式开发的专门的计算机程序或 专门的样本量来确定样本规模。
在非统计抽样中,注会可以只对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进行 定性的估计,并运用职业判断确定样本规模。
二、选取样本阶段
(一)样本规模
◆样本规模是指从总体中选取样本项目的数量。
例如,如果应收账款没有单个重大项目,注会直接对应收账 款账面余额进行抽样,则总体包括构成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所 有项目;如果将应收账款中的单个重大项目挑选出来单独测试, 只对生育的应收账款余额进行抽样,则总体只包括构成应收账 款期末余额的部分项目。
一、样本设计阶段
1.总体 审计人员应当确保总体的适当性和完整性 (1)适当性:总体适合于特定的审计目标,包括适合于测试的方
一、样本设计阶段
3.分层
对某一层中的样本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
只能用于推断构成该层的项目。如果对整个总体
得出结论,注会应当考虑与构成整个总体的其他
层有关的重大错报风险。
例如,在对某一账户余额进行测试时,占总
体数量20%的项目,其金额可能占该账户余额的
90%。注会只能根据该样本的结果推断至上述90%
总体,是指注册会计师从中选取样本并期望据此得出 结论的整个数据集合。
一、审计抽样的定义
审计抽样的三个基本特征
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 实施审计程序
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
类型的某一特征
一、审计抽样的定义
在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中,有些审
(四)确定审计程序
例如,注会的审计目标是通过测试某一阶段的适当授 权证实交易的有效性,审计程序就是检查特定人员已 在某文件上签字以示授权的书面证据。注会预计样本 中每一张该文件都有适当的签名。
第八章审计抽样

3审计抽样并非适用于所有的审计程序
审计抽样的种类
• 按抽样决策划分: --统计抽样 --非统计抽样 • 按审计抽样所了解的总体特征划分: --属性抽样 --变量抽样
总体是指审计人员从中选取样本并据此得出结论的整套数 据,可分为多个层或子总体,也都可予以分别检查。抽样 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
注意一下三点:
1 审计抽样不同于详细审计
但是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部分项目或有特殊重要性的全部项目进 行审计,并对所选项目本身发表审计意见则不是审计抽样。
2审计抽样不能完全等同于抽查
货币单位抽样
• 无论进行健全性或控制性测试还是实质性 测试,均可采用货币单位抽样。 • 货币单位抽样,是以审计对象总体的金额 作为样本单位,以每一金额单位有相同的 被审计机会的一种选样方法。---随机选样 • 特点:能使金额较大的项目比金额较小的 项目有更多的被选取的机会。要把负数先 剔除。
• 它将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模型中的常用属 性混合起来,以属性抽样理论为基础,但 是得出的结论是以货币金额(数量)而不 是以错误率来表示的。因此,它有时又被 称为属性和变量联合抽样(CAV)、累进 货币金额抽样(CMA)、按概率比例大小 抽样(PPS)、与大小成比例抽样(SP
定义总体、抽样单元及分层
总体——实施抽样的范围
可以包括构成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 也可以只包括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的部分项目
如果应收账款中没有个别重大项目,则总体包括构成应收账款期末 余额的所有项目;如果已将应收账款中的个别重大项目挑选出来单 独测试,对剩余的应收账款余额进行抽样,则总体只包括构成应收 账款期末余额的部分项目。
第八章审计抽样

8.1概述 8.2样本的设计与选取 8.3抽样结果的评价 8.4统计抽样的具体运用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一、审计测试项目的选取方法 在设计审计程序时,审计人员应当确定选取
测试项目的适当方法。审计人员可以使用选取 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等三种方 法。
(一)选取全部项目
2.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 审计人员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即使注册会计师对全部 样本实施某种审计程序,仍未能发现重大错报或控制失效 的可能性,可见非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无关。
显然,这种风险并非抽样所致,而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 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审计人员未能辨别样本中的 错误、运用不当或无效的审计程序、错误解释样本结果等。
2.审计抽样的含义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 额中以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 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这使得注册会计 师能够获取或评价与被选取项目的某些项目有关 的审计证据,以形成和帮助形成队从中抽取样本 总体的结论。其中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 项目;总体是指审计人员从中选取样本并据此得 出结论的整套数据。总体可以分成多个层次或子 总体,每一层次或子总体可分别予以检查。
例如,审计人员在决定使用审计抽样时,必须依 靠专业判断去决定是运用统计抽样还是运用非统计 抽样。而在运用统计抽样的全过程中,如确定审计 对象总体及其特征、设计与选择样本、对抽样结果 进行质量和数量的评价等,审计人员也均需要运用 专业判断。
第二节 样本的设计与选取
一、样本的设计
审计人员运用审计抽样方法需要在科学、具体 的规划指导下进行。在抽样之前,首要的工作是进 行样本设计。
(二)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
审计抽样概述与案例分析

(二)属性抽样的具体方法
? 1.固定样本量抽样 ? 常用于估计审计对象总体中支付某种误差发生的
比例。 ? 步骤有八: ? 确定审计目标 ? 定义“误差” ? 定义审计对象总体 ? 确定样本选取方法 ? 确定样本量的大小 ? 选取样本,并进行审计 ? 评价抽样结果 ? 书面说明抽样程序
运用判断评价 样本结果
2.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 属性抽样 :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 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 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即根据控制测试的目 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
? 变量抽样 :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 种方法,即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目的和特点 所采用的审计抽样.
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 总体:指注册会计师从中选取样本并据此得 出结论的整套数据。
? B.理解
? 风险评估程序 通常不涉及使用审计抽样和其 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但如果注册会计师在 了解控制的设计和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时,一 并计划和实施控制测试,则会涉及审计抽样和 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
? 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 虑使用审计抽祥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实 施控制测试。
? 假设审计人员对签发销售发票是否符合内部控 制制度进行测试 ,已知全年签发销售发票 80500 张,以往三年签发销售发票违反内部控制制度 的错误率分别为 0.5%,0.9%,0.7%
? 第一步:确定审计目标
? 测试签发销售发票的控制程序执行的有效性 ;
? 第二步:定义“误差”
? 对于每一张销售发票 ,如发现存在下列情况之 一者,视为“误差” :
4%
5%
6%
7%
149(0) 99(0) 74(0) 59(0) 49(0) 42(0)
h审计原理与实务第八章审计抽样-PPT课件

1、误受风险: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 风险(把老虎当成了猫)。
情况一:注册会计师选取的重要性水平为350万元,实际 恰当的重要性水平为150万元,样本测试后发现一笔240 万元的错报的处理。·
350万元(已选取的重要性水平)
240万元
150万元(恰当的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通常会停止对该账面金额继续进行测试,并根 据样本结果得出账面金额无重大错报的结论。显然,容 易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影响审计效 果。
2、误拒风险: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 在的风险(把猫当成了老虎)。
情况二:注册会计师选取的重要性水平为150万元, 实际恰当的重要性水平为350万元,样本测试后发 现一笔280万元的错报的处理。·
350万(恰当的重要性水平)
280万
150万(已选取的重要性水平)
注册会计师会扩大细节测试的范围并考虑获取其他 审计证据,最终注册会计师会得出恰当的结论。 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效率可能降低。
目标不同
特性不同 抽样结果 适用范围不同 不同
属性 控制测试 抽 样
变量 细节测试 抽 样
估计总体既定 定性[质量 ①对与错 控制测试中运用
控制的偏差 特征]
②是与 的抽样技术
率(次数)
否
估计总体总金 额或者总体 中的错误金 额
定量[数量 总体金额
特征]
或错误
金额多
少
细节测试中运用 的抽样技术, 可用于确定 ①账户金额 是多少②是 否存在重大 误差等③通 常用于往来、 存货、工资 和交易授权。
(1)针对所给资料,假定注册会计师以随机数表所列数字的后4 位数于销售发票号码一一对应,确定第2列第4行为起点,选号 路线为自上而下、自左而右,选取的前8张张发票号码分别为 多少?
第八章审计抽样

本章重点: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以 及各种抽样方法的运用
第一节审计抽样的涵义及种类
一、审计抽样的涵义:审计抽样指审计人员在实施测试时,从被审计总体中选取 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审计,通过样本的审计结果来推断被审计总体特征的一 种审计技术方法。 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审计抽样与详细审计的区别,二是审计抽样与抽查的关系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1)按技术分类 ①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是根据概率论的原理确定抽查的样本量,随机选取样本, 并由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的审计抽样技术。(客观性强) ②非统计抽样:指根据审计人员的执业经验和判断能力来确定需要抽查的样本量, 选取样本和推断总体的审计抽样方法。(主观经验性强) (2)按内容分类(抽样所涉及的具体范围不同分) ①属性抽样:属性抽样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 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用于内部控制的符合性测试,目的是 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程度。 ②变量抽样:变了抽样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用于账户余额 或报表项目的实质性测试。)
第五节抽样结果的评价
一、评价抽样结果的步骤 分析样本误差 推断总体误差 重估抽样风险 形成审计结论 二、分析样本误差 1、分析样本误差的要点(四方面) 2、样本误差的定性分析(三点) 三、推断总体误差(由于存在多种抽样方法,审计人员根据样本误差推 断总体误差的方法应与所选用的抽样方法一致) 四、重估抽样风险(进行符合性测试时,审计人员如果认为抽样结果无 法达到对所测试的内部控制的预期信赖程度,应考虑增加样本量或修 改实质性测试程序。) 五、形成审计结论
二、样本选取
1、样本选取的意义和要点 (1)样本选取的意义 ①是审计抽样技术的重要环节 ②解决样本单位“如何抽”的问题 (2)样本选取要点 审计对象总体内所有项目都有被选取的机会。样本能够代 表总体。 2、样本选取的方法 ①利用随机数表选样②系统选样③分层选样④整群选样⑤金 额单位选样
第八章 审计抽样

控制失效。
第二节 样本的设计与选取
一、样本设计
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包括下列情况: ①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②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 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③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例如, 注册会计师依赖应收账款函证来揭露未入账的应收账款。 ④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例如,注册 会计师错误解读审计证据导致没有发现误差;对所发现误差 的重要性的判断有误,从而忽略了性质十分重要的误差,也 可能导致得出不恰当的结论。 ⑤其他原因。
第二节 样本的设计与选取
一、样本的设计
这种方法可以与系统选样方法结合使用,且在使用计算
机辅助审计技术选取项目时效率最高。这种选样方法被 称为金额加权选样(或货币单位选样、PPS选样等)。
(五) 样本规模
样本规模是指从总体中选取样本项目的数量。在 确定样本规模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能否将抽 样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审计抽样的种类很多,其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抽样
决策的依据不同,将审计抽样划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
计抽样;按审计抽样所了解的总体特征的不同,将审
计抽样划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一)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统计抽样指审计人员在计算正式抽样结果时采用统计推断 技术的一种抽样方法。
(二)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 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 测定总体特征的发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变量抽样是指 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第二节 样本的设计与选取
第8章审计抽样ppt课件

四、变量抽样法:是一种能够对总体的数量余额做出估计的统计 抽样方法,常用于实质性测试中。
1.变量抽样的基本方法 (1).均值估计抽样
均值估计抽样是利用样本平均值估计总体平均值,然后对总体 的金额进行推断估计的一种变量抽样方法。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才是统计抽样:
(1)随机选取样本; (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为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的优点: (1)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
——这是与非统计抽样最重要的区别 (2)有助于审计人员高效地设计样本,计量所获取证据的充分性,以
第8章 审计抽样
本章概要
1.审计抽样概述 2.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与
方法 3.统计抽样方法 4.抽样风险及其控制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 审计抽样是指从某一特定的审计对象(审计总体)
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审查对 象(样本)进行审查,并用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 审计总体特征的审计方法。(教材P95) 二、审计抽样的产生 1.审计目的变迁 2.审计实践发展 3.审计抽样的可能性
率而采用的一种抽样方法。 (2)变量抽样: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
一种抽样方法。
教材P97
第二节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一、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 1.确定总体的范围 考虑:总体与具体审计目的的相关性、被审
查总体项目的同质性、被审查总体项目的 可变性、被审查总体项目的充分性。 2.确定样本规模 考虑:总体数量、总体偏差水平、审计结论 的精确限度(可容忍误差)、审计结论的 可靠程度。
8第八章 审计抽样

试题举例
要求: 针对检查样本发票是否有对应的安装验 收报告这项控制测试,根据资料三中列 示的各项条件,请定义“误差”,确定 样本量,并根据以下两种情况评价抽样 结果:①抽样查出的误差数为1,且没有 发现舞弊或逃避内部控制的情况;②抽 样查出的误差数为3,且没有发现舞弊或 逃避内部控制的情况。
习题举例
单项选择题 1、 注册会计师运用分层抽样的方法的主要目 的是为了( ) A、 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 B、 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发生率 C、 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 量 D、 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 【答案】C
习题举例
【解析】首先,分层A属于审计抽样的技术, 它不可能减少非抽样风险,分层适用于总体内 部特征值差异较大的情况,它可以用于符合性 测试(即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 B),也可以用于存货等项目、交易、余额的 实质性测试,选B不恰当。C是教材中对于分层 的明文论述,应选择。至于无偏见地选取样本 项目D,它正是分层的弱项,因为分层是依据 审计人员的主观、经验进行的。
五、抽样结果的评价
3、重估抽样风险 (1)实质性测试中,如果误差超过或接近可 容忍误差,应⑴增加样本量⑵或执行替代审计 程序。 符合性测试中,如认为抽样结果无法达到对所 测试的内部控制的预期信赖程度,则应当考虑 增加样本量或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 4、 形成审计结论
习题举例
、 在进行符合性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如果认 为抽样结果无法达到其对所测试的内部控制的 预期信赖程度,应该考虑( ) A、 增加样本量 B、 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C、 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 D、 发表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 【答案】AC 【解析】“B”替代程序应该是指替代的符合 性测试程序,既然内部控制可信赖程度不高, 进行再多的符合性测试也是于事无补的。
第八章 审计抽样(完整版)

第三编 审计基本原理第八章 审计抽样本章内容的学习需要重点理解并掌握以下七个问题:本章考情分析1.样本规模的影响因素(教材P143表8-1);2.总体、抽样单元与误差;3.选样方法(教材P144表8-2);4.审计抽样流程(教材P148图8-1);5.计算样本量的方法(教材P153表8-4);6.非统计抽样中如何计算总体错报金额点估计值(教P163);7.PPS抽样运用中如何计算总体错报金额点估计值(教材P173表8-16和教材P178表8-19)。
2012年教材主要变化本章教材内容在2011年基础上基本未变。
本章重难点精讲第八章审计抽样第一节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P137)P138/D2)P139)P139)P140)一、审计抽样的定义(理解基本观点)1.审计抽样产生的背景(教材P137)为了在合理的时间内以合理的成本完成审计工作,审计抽样应运而生。
2.采用审计抽样的目的审计抽样旨在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测试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3.审计抽样的作用审计抽样能够使注册会计师获取和评价有关所选取项目(认定层次)某一特征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有助于形成有关总体的结论。
(所测试的某一认定控制运行是否有效;或者所测试的某一认定是否存在重大错报)。
4.审计抽样的定义审计抽样(即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具有审计相关性的总体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为注册会计师针对整个总体得出结论提供合理基础。
5.审计抽样基本特征(1)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3)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6.审计抽样的适用范围(1)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2)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审计抽样(非百分之百的测试)
含义: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 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且所有项目都 有机会被选取。审计抽样使注册会计师通过获取与 被选取项目某一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帮于,并未所有 的抽样单元都有被选中的机会,不符合注册会计师 选择标准的项目将没有机会被选取。所以,选取特 定项目测试不能根据所测试项目中发现的误差推断 审计对象总体的误差。
险。 影响:误受风险影响审计效果 如果账面金额实际上存在错报而注册会计师认为其不存在错报,
注册会计师通常会停止对该账面金额继续进行测试,并根据样 本结果得出账面金额无重大错报的结论。因而,影响到审计的 效果。 与信赖过度风险相似,误受风险容易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 当的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更应予以关注。
1.控制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控制测试旨在评价内部控制在防止或者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
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 (1)信赖过度风险 含义:注册会计师通过对样本测试后的结果推断总体的控制有
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影响:信赖过度影响审计的效果 如果注册会计师评估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从而导
测试种类 影响审计效率的风险 影响审计效果的风险
控制测试
信赖不足风险
信赖过度风险
细节测试
误拒风险
误受风险
3.对抽样风险的应对措施
只要使用了审计抽样,抽样风险总会存在。
但是,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向变动,即样本规 模越大,抽样风险越小。因此,无论控制测试还是 细节测试,都可以通过扩大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 一种极端的情况是,如果对总体中的所有项目实施 检查,就不再存在抽样风险。
一、选取全部项目(百分之百的测试)
含义:指对总体中的全部项目进行检查。
适用:
1.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2.存在特别风险(特别重大错报风险,包括非常规的
交易、以前发生过错误的项目等)且其他方法无法 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3.对于具有重复性的项目,对全部项目采用计算机辅 助审计技术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致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偏低,注册会计师可能不适当的减 少从实质性程序中获得的证据,因此导致审计的有效性下降。 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信赖过度风险更容易导致注册会计师发 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因而更应予以关注。
(2)信赖不足风险
含义:注册会计师通过对样本测试后的结果推断总 体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二、选取特定项目(非百分之百的测试) 含义:对总体中的特定项目进行针对性测试。 方法: 1.按照覆盖率 注册会计师选取少量金额较大的项目进行测试,从而使测试项
目的金额占审计对象总体金额的百分比较大。 例如,如果8个大额项目占审计对象总体金额的85%,那么测试
这8个项目就可对审计对象总体的存在性和准确性获取较高程 度的保证。 2.按照风险因素 注册会计师选取具有某种较高风险特征的项目进行测试。如 可疑的项目、异常的项目等。
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通过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 评估和检查风险的确定而影响审计风险。
(一)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和 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 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也就是抽出的样本不能代 表总体的风险。
由于审计抽样应用于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因此分 控制测试和细节测试两个方面来分析抽样风险的含 义和特点。
(2)误拒风险
含义: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 不存在的风险。
影响:误拒风险影响审计效率
如果账面金额不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认为 其存在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会扩大细节测试的范 围并考虑获取其他审计证据,最终注册会计师会得 出恰当的结论,但审计效率可能降低。
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第八章审计抽样
第一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和经营复杂程度的逐 渐上升,对每一笔交易 逐一进行审计日益变 得既不可能,又十分没 有必要
三种方法
注册会计师仍然要获 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 据,以便对财务报表发 表审计意见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注册会计师采取适当的方法选 取应当测试的项目,可以使用的方法包括选取全部 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
影响:信赖过度影响审计的效率
当注册会计师评估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 时,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水平高于实际水平,注册 会计师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实质性程序。在这种情 况下,审计效率可能降低。
2.细节测试中的抽样风险 细节测试旨在发现交易、账户余额和披露存在的重大错报。 (1)误受风险 含义: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
(二)非抽样风险 1.含义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 能性。即使注册会计师对全部样本实施某种审计程序,但是未能发现重大错报或控制失效 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可见,非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无关。 2.来源 设计阶段:定义审计目标、总体、抽样单元、误差、审计程序 选取阶段:确定所需要的样本量,按照特定的方法从总体中选取 评价阶段:对误差进行分析和评价,将样本结果推断至总体
3.在细节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 证据,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者多项认定, 或者对某些金额做出独立估计。
4.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 样。
四、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通过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 以确保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在使用审 计抽样时,审计风险极可能受到抽样风险的影响, 又可能受到非抽样风险的影响。
风险评估(×)
适用:
风险应对
实质性程序
细节测试(√)
分析程序(×) 控制测试(√/×)
1.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
2.在控制测试中,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 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对于未留下运行 轨迹的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 序,不宜使用审计抽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