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审计抽样.pptx
合集下载
审计抽样ppt正式完整版

8.3 抽样结果的评价
评价样本结果
在推断总体误差后,审计人员应当评价样本结果 ,以确定对总体相关特征的评估是否得到证实或需 要修正。 如果审计人员推断的总体误差接近可容忍误差, 则表明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差的可能性会增加。对此 ,审计人员应该重估抽样风险。 在抽样结果评价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可确定审计 证据是否足以证实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以形成审计 结论。
样本规模的确定
重复抽样下样本规模的确定或样本数量
样本数量=可信赖程度T2×预计误差率P×(1-预计误差率P)/精 确度Δ2
不重复抽样下样本规模的确定或样本数量
样本数量=可信赖程度T2×预计误差率P×(1-预计误差率P)× 审计对象总体数量N/[审计对象总体数量N×精确度Δ2+可 信赖程度T2×预计误差率P×(1-预计误差率P)]
在分析样本误差后,审计人员应根据抽样中发生的误差,采用适当的方法,推断审计对象总体误差,并将之与可容忍误差相比较。
样结果的评价,都应当运用专业判断。 4 统计抽样的具体运用
样本数量=可信赖程度T2×预计误差率P×(1-预计误差率P)×审计对象总体数量N/[审计对象总体数量N×精确度Δ2+可信赖程度T2×预
审计抽样
第八章 审计抽样
8.1 概述 8.2 样本的设计与选取 8.3 抽样结果的评价 8.4 统计抽样的具体运用
8.1 概述
审计抽样的产生和发展 19世纪后期,英国开始施行详细审计 20世纪初期,美国放弃了详细审计转而 实行资产负债表审计 20世纪20年代末期,资产负债表审计扩 展为包括资产负债表在内的财务报表审计
非统计抽样
非统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仅凭其专业经验, 判断并选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法。
8.1 概述
八章审计抽样课件

根据审计结论,形成客观、公正的审 计意见,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推断总体
根据样本数据,采用适当的方法推断 总体情况,得出审计结论。
03
属性抽样审计
属性抽样的概念
属性抽样
在审计中,属性抽样是指通过对 总体中的特定属性进行抽查,以 评估该属性的存在与否以及其特
征是否符合预期的抽样方法。
简单随机抽样
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对每个样本进行审查,以评估总 体特征的抽样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是评估企业 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而审计 抽样则可以帮助审计师全面了解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
审计抽样可以帮助审计师确定内 部控制的薄弱环节,从而提出改 进建议,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
通过审计抽样,审计师可以评估 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完 整性,从而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
建议和改进措施。
提高审计抽样效率的途径
优化抽样程序
简化抽样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自动化工具
利用自动化软件或工具进行样本选取 和数据分析,减少人工操作。
合理分配资源
根据审计项目的需求合理分配人力、 物力和财力资源,确保高效运作。
加强团队合作
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共 同提高审计抽样的效率。
08
未来审计抽样技术的发展 趋势
大数据时代对审计抽样的影响
数据量巨大
大数据时代带来了海量的数据,审计抽样需要处理的数据 量也相应增加,对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据类型多样
除了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大数据还包括了大量的非结构化 数据,如文本、图片、视频等,需要采用更为复杂的方法 和技术进行审计抽样。
数据处理速度快
审计抽样课件

第八章 审计抽样
PPT学习交流
1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审计抽样的涵义 以及一般抽样技术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审计抽样基本判断及结论的推断。
教学方式
1.多媒体教学为主; 2.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课堂练习、课堂讨论。P NhomakorabeaT学习交流
2
• 一. 审计抽样概述 • 二. 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三.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 四.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PPT学习交流
29
• (3)预计总体误差。预计总体误差是指注册会 计师根据以前对被审计单位的经验或实施风险 评估程序的结果而估计总体中可能存在的误差。 预计总体误差越大,可容忍误差也应当越大; 但预计总体误差不应超过可容忍误差。在既定 的可容忍误差下,当预计总体误差增加时,所 需的样本规模越大。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36
PPT学习交流
37
系统选样(等距选样)
30
• (4)总体变异性。总体变异性是指总体的某一 特征(如金额)在各项目之间的差异程度。
• 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样本规模时 一般不考虑总体变异性;在细节测试中,注册 会计师确定适当的样本规模时要考虑特征的变 异性。总体项目的变异性越低,通常样本规模 越小。
PPT学习交流
31
• (5)总体规模。
PPT学习交流
34
随机数表选样
• 第一:建立随机数表与总体中项目的一一对应 关系;
• 第二:确定连续选取随机数的方法 • (即选择一个起点和一个选号路线)
•
• 重注号意不:选;大于或小于总体的号码不选
PPT学习交流
35
【例题1】随机选样举例
PPT学习交流
1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审计抽样的涵义 以及一般抽样技术的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审计抽样基本判断及结论的推断。
教学方式
1.多媒体教学为主; 2.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课堂练习、课堂讨论。P NhomakorabeaT学习交流
2
• 一. 审计抽样概述 • 二. 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三.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运用 • 四.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PPT学习交流
29
• (3)预计总体误差。预计总体误差是指注册会 计师根据以前对被审计单位的经验或实施风险 评估程序的结果而估计总体中可能存在的误差。 预计总体误差越大,可容忍误差也应当越大; 但预计总体误差不应超过可容忍误差。在既定 的可容忍误差下,当预计总体误差增加时,所 需的样本规模越大。
PPT学习交流
PPT学习交流
36
PPT学习交流
37
系统选样(等距选样)
30
• (4)总体变异性。总体变异性是指总体的某一 特征(如金额)在各项目之间的差异程度。
• 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样本规模时 一般不考虑总体变异性;在细节测试中,注册 会计师确定适当的样本规模时要考虑特征的变 异性。总体项目的变异性越低,通常样本规模 越小。
PPT学习交流
31
• (5)总体规模。
PPT学习交流
34
随机数表选样
• 第一:建立随机数表与总体中项目的一一对应 关系;
• 第二:确定连续选取随机数的方法 • (即选择一个起点和一个选号路线)
•
• 重注号意不:选;大于或小于总体的号码不选
PPT学习交流
35
【例题1】随机选样举例
第08章审计抽样

第08章审计抽样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4
第08章审计抽样
n 第一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n 第二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n 第三节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n 第四节 审计抽样在细节 测试中的运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08章审计抽样
抽样基本概念
n 总体(Population) 所有研究对象的集 合或全体。
第08章审计抽样
【例题·单选题】
PPT文档演模板
下列有关审计抽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n A.当对总体全部项目均实施审计程序时,就不 存在抽样风险
n B.注册会计师在抽样中既可以使用统计抽样方 法,也可以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
n C.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不能量化 ,但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其审计程序来降低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的含义(教材P139) n 非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任何与抽样风
险无关的原因而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
PPT文档演模板
第08章审计抽样
(二)非抽样风险
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重点掌握)
n 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例如,确认应收账款的漏记(完整性认定存在错 报)却把应收账款明细账作为总体。
情节,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同一情节大家描
述的都差不多,但由于个人写作特点和习惯的 不同,所用的虚词是不会一样的。
PPT文档演模板
第08章审计抽样
n 利用多元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法进行聚类,果然 将120 回分成两类,即前80回为一类,后40 回 为一类,很形象地证实了不是出自同一人的手 笔。
n 这个论证在红学界轰动很大,李教授他们用统 计分析方法支持了红学界的观点,使红学界大 为赞叹。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4
第08章审计抽样
n 第一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n 第二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n 第三节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n 第四节 审计抽样在细节 测试中的运用
PPT文档演模板
第08章审计抽样
抽样基本概念
n 总体(Population) 所有研究对象的集 合或全体。
第08章审计抽样
【例题·单选题】
PPT文档演模板
下列有关审计抽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n A.当对总体全部项目均实施审计程序时,就不 存在抽样风险
n B.注册会计师在抽样中既可以使用统计抽样方 法,也可以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
n C.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不能量化 ,但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其审计程序来降低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的含义(教材P139) n 非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由于任何与抽样风
险无关的原因而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
PPT文档演模板
第08章审计抽样
(二)非抽样风险
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重点掌握)
n 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例如,确认应收账款的漏记(完整性认定存在错 报)却把应收账款明细账作为总体。
情节,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同一情节大家描
述的都差不多,但由于个人写作特点和习惯的 不同,所用的虚词是不会一样的。
PPT文档演模板
第08章审计抽样
n 利用多元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法进行聚类,果然 将120 回分成两类,即前80回为一类,后40 回 为一类,很形象地证实了不是出自同一人的手 笔。
n 这个论证在红学界轰动很大,李教授他们用统 计分析方法支持了红学界的观点,使红学界大 为赞叹。
8第八章审计抽样33页PPT

试题举例
要求: 针对检查样本发票是否有对应的安装验收报告 这项控制测试,根据资料三中列示的各项条件, 请定义“误差”,确定样本量,并根据以下两 种情况评价抽样结果:①抽样查出的误差数为 1,且没有发现舞弊或逃避内部控制的情况; ②抽样查出的误差数为3,且没有发现舞弊或 逃避内部控制的情况。
试题举例
非统计抽样是充分利用审计人员的实践经验,以 职业判断来确定样本量并审查和评价样本结果的 一种审计抽样方法。
审计抽样的分类:属性和变量抽样
属性抽样是根据符合性测试的目的和 特点所采用的,予以估计总体在即定 控制下发生偏差率或偏差次数的一种 审计抽样方法。具体运用有固定样本 量抽样、停—走抽样、发现抽样等。
• 10、一个人的梦想也许不值钱,但一个人的努力很值钱。7/4/2 024 9:22:09 AM09:22:092024/7/4
• 1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 跨出第一步。7/4/2024 9:22 AM7/4/2024 9:22 AM24.7.424.7.4
可容忍误差:可容忍误差与样本量成反 比关系,要求的可容忍误差越小,应选取 的样本量越大。
样本的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预计总体误差:如果存在预计总体误 差,应选取较大的样本量。
分层:分层是将某一审计对象总体划 分为若干具有相似特征的次级总体的过 程。注册会计师可以利用分层重点审计 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小样本量。
。2024年7月上午9时22分24.7.409: 22July 4, 2024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4年7 月4日星 期四9 时22分9 秒09:2 2:094 July 2024
我们必须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求希望
第8章审计抽样ppt课件

征的项目所占比率的统计抽样方法,这一 比率也被称为发生率。 属性抽样基本方法与步骤(P103-110)
四、变量抽样法:是一种能够对总体的数量余额做出估计的统计 抽样方法,常用于实质性测试中。
1.变量抽样的基本方法 (1).均值估计抽样
均值估计抽样是利用样本平均值估计总体平均值,然后对总体 的金额进行推断估计的一种变量抽样方法。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才是统计抽样:
(1)随机选取样本; (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为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的优点: (1)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
——这是与非统计抽样最重要的区别 (2)有助于审计人员高效地设计样本,计量所获取证据的充分性,以
第8章 审计抽样
本章概要
1.审计抽样概述 2.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与
方法 3.统计抽样方法 4.抽样风险及其控制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 审计抽样是指从某一特定的审计对象(审计总体)
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审查对 象(样本)进行审查,并用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 审计总体特征的审计方法。(教材P95) 二、审计抽样的产生 1.审计目的变迁 2.审计实践发展 3.审计抽样的可能性
率而采用的一种抽样方法。 (2)变量抽样: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
一种抽样方法。
教材P97
第二节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一、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 1.确定总体的范围 考虑:总体与具体审计目的的相关性、被审
查总体项目的同质性、被审查总体项目的 可变性、被审查总体项目的充分性。 2.确定样本规模 考虑:总体数量、总体偏差水平、审计结论 的精确限度(可容忍误差)、审计结论的 可靠程度。
四、变量抽样法:是一种能够对总体的数量余额做出估计的统计 抽样方法,常用于实质性测试中。
1.变量抽样的基本方法 (1).均值估计抽样
均值估计抽样是利用样本平均值估计总体平均值,然后对总体 的金额进行推断估计的一种变量抽样方法。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才是统计抽样:
(1)随机选取样本; (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为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的优点: (1)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
——这是与非统计抽样最重要的区别 (2)有助于审计人员高效地设计样本,计量所获取证据的充分性,以
第8章 审计抽样
本章概要
1.审计抽样概述 2.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与
方法 3.统计抽样方法 4.抽样风险及其控制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述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 审计抽样是指从某一特定的审计对象(审计总体)
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审查对 象(样本)进行审查,并用样本的审查结果推断 审计总体特征的审计方法。(教材P95) 二、审计抽样的产生 1.审计目的变迁 2.审计实践发展 3.审计抽样的可能性
率而采用的一种抽样方法。 (2)变量抽样: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
一种抽样方法。
教材P97
第二节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与方法
一、审计抽样的基本程序 1.确定总体的范围 考虑:总体与具体审计目的的相关性、被审
查总体项目的同质性、被审查总体项目的 可变性、被审查总体项目的充分性。 2.确定样本规模 考虑:总体数量、总体偏差水平、审计结论 的精确限度(可容忍误差)、审计结论的 可靠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非统计抽样也称判断抽样,是指审计人 员运用专业经验和主观判断,有目的地 从特定审计对象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进 行审查,并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 体特征的抽样审计方法。
• 采用这种方法能否取得成效,取决于审 计人员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能力。
• 两者的联系:所有的审计样本,无论是 统计抽样产生的,还是非统计抽样产生 的,都要求以足以代表总体的方式来选 取。
• 用于符合性测试的属性抽样通常有固定 样本量抽样、停一走抽样、发现抽样等 方法。
• 变量抽样是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 的一种方法。
• 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目标和特点所采用的 审计抽样,通常称为变量抽样。
• 通过检查会计报表各项目金额的真实性 和正确性,来取得支持和作出审计结论 所需的直接证据。
• 通常有平均值估计抽样、差异估计抽样、 比率估计抽样等方法。
• 进行符合性测试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
(1)信赖不足风险 • 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没有充分信赖实来自际上应予信赖的内部控制的可能性。
• 这种风险一般会导致审计人员执行额外 的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
(2)信赖过度风险
• 指抽样结果使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信 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予信赖的可能性。
• 这种风险会影响审计效果,很可能导致 审计人员形成不正确的审计结论。
三、审计抽样与专业判断
• 在审计抽样过程中,无论所采用的方法 是统计抽样还是非统计抽样,也不论决 策者是否具备设计和使用有效抽样方案 的能力,都离不开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
第二节 样本的设计、选 取及抽样结果的评价
一、样本的设计
• 在抽样之前,首先要进行样本设计。 • 样本设计,是指审计人员围绕样本的性
• 能够提高审计效率,并促使审计工作 规范化。
(二)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
• 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度 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 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 根据符合性测试的目标和特点所采用的 审计抽样,通常称为属性抽样。
• 在符合性测试中,只需通过对样本的审 核来推断差错或舞弊的发生频率是多少, 来证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 地执行,而不必作出错误数额大小的估 计。
• 统计抽样能使审计人员量化控制抽样风 险
• 广泛采用统计抽样的理论依据 • 有科学的数学依据 • 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 有合理的经济依据
• 广泛采用统计抽样的意义
• 能够科学地确定抽样规模
• 总体各项目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 可以防止主观判断和随意性
• 能够计算抽样误差在预定范围内的概 率,并根据抽样推断的要求,把这种 误差控制在预定范围之内
面的不确定性因素: • 直接与抽样相关的因素,由此造成的不
确定性称为抽样风险 • 与抽样无关的因素,由此造成的不确定
性称为非抽样风险
1.抽样风险
• 抽样风险是指审计人员依据抽样结果得 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 的可能性。
• 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样本量越大, 抽样风险越低。
• 无论进行符合性测试还是实质性测试, 审计人员都应关注抽样风险。
第八章 审计抽样
第一节 审计抽样概论
一、审计抽样的含义
• 审计抽样(audit sampling) • 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 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 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推断总 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 审计抽样不同于详细审计
• 审计抽样不能完全等同于抽查
• 审计抽样主要运用于符合性测试和实质 性测试,但它并不是对这些测试中的所 有审计程序都适用。
• 两者的主要区别:统计抽样可用概率论 的方法来评价抽样风险,而非统计抽样 只能用经验和判断去评价抽样风险。
• 审计人员执行审计测试,既可以运用统 计抽样技术,也可以运用非统计抽样技 术,还可以结合使用这两种抽样技术。
• 非统计抽样可能比统计抽样花费的成本 要小,但统计抽样的效果则可能比非统 计抽样要好得多。
• 在符合性测试中,误差是指审计人员认 为使控制程序失去效能的所有控制失效 事件
• 通常将其界定为会计记录的虚假账户、 经济业务的记录未进行复核、审批手续 不全等各类差错。
• 在实质性测试中,通常将误差界定为误 报货币金额的绝对值或相对比率。
(二)审计对象总体及抽样单位
• 审计对象总体是审计人员为形成审计结 论,拟采用抽样方法审计的经济业务及 有关会计或其他资料的全部项目。
• 进行实质性测试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
(1)误拒风险 • 也称“α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
户余额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并不存在 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 这种风险一般也会导致审计人员执行额 外的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
(2)误受风险
• 也称“β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 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存在重 大错误的可能性。
• 审计抽样一般在顺查、逆查、函证等审 计程序中广泛运用,但不宜用于询问、 观察、分析性程序。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一)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 统计抽样是指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 论基础,将数理统计的方法与审计工作 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审计抽样方法。
•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确定样本的数量与 构成分布,随机抽取有效样本进行审查, 并对所抽取的样本结果进行统计评价, 最后以样本的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
• 这种风险也影响审计效果,很可能导致 审计人员形成不正确的审计结论。
• 审计对象总体应保证相关性和完整性
• 相关性是指审计对象总体必须符合具 体的审计目标。
• 完整性是指审计对象总体必须包括被 审计的会计或其他资料的全部项目。
• 抽样单位是指构成审计对象总体的单位 项目。
• 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审计目标及被审计单 位实际情况确定抽样单位。
(三)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 审计抽样只与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相关。 • 审计人员在运用抽样技术时,会遇到两方
质、样本量、抽样组织方式及抽样工作 质量要求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工作。
• 审计人员在设计样本时,应当考虑以下 基本因素:
(一)审计目标
• 具体审计目标是决定样本设计的前提。
• 在设计样本时,应当根据具体审计目标, 考虑其所要获取审计证据的特征及构成 误差的条件,以正确地界定误差和审计 对象总体,并确定采用何种审计抽样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