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审计抽样练习题

合集下载

第8章 审计抽样练习

第8章 审计抽样练习

1、资料:宏达股份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的编号为0001至3500,审计人员拟选择其中50张函证。

要求:
(1)如利用随机数表(使用书上随机数表),从第2行第1个数字起,自左往右,以各数的后四位数为准,审计人员选择的最初5个样本的号码分别是哪些?
(2)如采用系统选择的方法选择,并确定随机起点为0005,审计人员选择的最初5个样本的号码分别是哪些?
2、张文和李萍注册会计师负责对东方公司2011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审计东方公司2011年度营业收入时,为了确定东方公司销售业务是否真实、完整,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张文和李萍注册会计师拟从东方公司2011年开具的销售发票的存根中选取若干张,核对销售合同和发运单,并检查会计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东方公司2011年共开具连续编号的销售发票4 000张,销售发票号码为第2001号至第6000号,张文和李萍注册会计师计划从中选取10张销售发票样本。

【要求】
(1)针对上述资料,假定张文和李萍注册会计师以随机数表所列数字的后4位数与销售发票号码一一对应,确定第(2)列第(4)行为起点,选号路线为自上而下、自左而右。

请代张文和李萍注册会计师确定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
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多少?
(2)假定张文和李萍注册会计师采取系统选样的方法选取样本,假定随机选取的起点为2050,请代张文和李萍注册会计师确定选取的10张销售发票样本的发票号码分别为多少?
(3)如果上述l0笔销售业务的账面价值为1 000 000元,审计后认定的价值为1 000 300元,假定东方公司2011年度营业收入账面价值为180 000 000元,并假定误差与账面价值不成比例关系,请运用差额估计抽样法推断东方公司2011年度营业收入的总体实际价值(要求列示计算过程)。

第08章 审计抽样

第08章 审计抽样

对审计抽样工作进行规划。
单项选择题
7、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
响的是(
A.误拒风险
)。
B.信赖不足风险
C.非抽样风险
D.误受风险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误拒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影响的是审计 效率,误受风险影响的是审计效果。只有非抽样风险对
于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有影响。
计抽样中使用);
随意选样(非随机规则,非统计抽样中使用)。
(1)确定样本规模(选多少?) (2)选取样本(怎么选?) (3)审查样本(怎么查?——定量角度)
(4)分析样本误差(怎么查?——定性角度)
(5)推断总体误差(样本 —— 总体) (6)形成审计结论
对样本实施程序(第15~20章) 如果选取的项目不适合实施审计程序,注册
(5)推断总体误差(样本 —— 总体) (6)形成审计结论
推断总体误差:
在控制测试中,无论使用统计抽样或非统计抽 样方法,样本偏差率都是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偏差率
的最佳估计,但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抽样风险。
当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样本
中发现的误差金额推断总体误差金额,并考虑推断
误差对特定审计目标及审计的其他方面的影响。
(1)确定样本规模(选多少?) (2)选取样本(怎么选?) (3)审查样本(怎么查?——定量角度)
(4)分析样本误差(怎么查?——定性角度)
(5)推断总体误差(样本 —— 总体) (6)形成审计结论
形成审计结论:
(1)控制测试中的样本结果评价 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将总体偏差率
与可容忍偏差率比较,但必须考虑抽样风险。
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 抽样获取审计证据;

第八章 (2)审计抽样

第八章 (2)审计抽样

审计程序的作用: 可以使审计人员看准目标,抓住重点,合理布置审计力量,使审计工作有条 不紊地进行 可以帮助CPA有的放矢去审查,取证,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 可以使审计成本保持在一种合理的水平上 可以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审计程序一般包括审计准备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审计结束 (审计完成,审计报告阶段)。
2-4审计程序
• 审计的准备阶段
–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 初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第 7 章) – 分析审计风险(第6章) – 编制审计计划(第6章)
审计的准备阶段——整个审计程序的起点和基础工作
•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 目的: 一方面可以确定是否接受委托的委托
内容 签约双方的名称 委托目的 审计范围 会计责任和审计 责任 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 审计收费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有效期间 违约责任 签约时间
抽样、非抽样风险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审计测试
控制测试
抽样风险种类
信赖过度风险
对审计工作的影响
效果
信赖不足风险
误受风险 误拒风险
效率
效果 效率
实质性测试
注:两种测试中的非抽样风险对审计效率、效果都有影响
• 注意: • 第一,只要抽样,抽样风险就存在。 第二,抽样风险与样本规模成反方向变动: 样本规模越小,抽样风险越大;样本规模 越大,抽样风险越小。无论是控制测试还 是细节测试,注册会计师都可以通过扩大 样本规模降低抽样风险。如果对总体中的 所有项目都实施检查,就不存在抽样风险, 此时审计风险完全由非抽样风险产生。
• 注意: • 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虽不能 量化,但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其审计程序来 降低、消除或防范。

审计学:《第八章 审计抽样》(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审计学:《第八章  审计抽样》(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因而得出错误结论的风险。
2、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 (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例如,确认应收账款的漏记(完整性认定存在错报)却把
应收账款明细账作为总体。
(2)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误差(包括控制偏差或
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 报。
例如,注册会计师在测试现金支付授权控制的有效性时,
分层;
(3)分层可以降低每一层中项目的变异性,从而在抽样风险
没有成比例增加的前提下减小样本规模。 (4)如果注册会计师将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分成不同的层, 需要对每层分别推断错报。在考虑错报对该类别的所有交易或 账户余额的可能影响时,注册会计师需要综合考虑每层的推断
错报。
例如,函证应收账款时,可以按应收账款账户金额大小
体的实物就可能是记录在销售明细账中的销售交易,也 可能是销售发票;
③如果认为代表总体的实物遗漏了应包含在最终评价中
的总体项目,注册会计师应选择新的实物,或对被排除 在实物之外的项目实施替代程序。
2、定义抽样单元 抽样单元:是指构成总体的个体项目。可以是实物项目也
可以是货币单元。
(1)在控制测试中,抽样单元通常是能够提供控制运行
第二节 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一、审计抽样的三大环节及目的 二、样本设计阶段 三、选取样本阶段
四、评价样本结果
一、审计抽样的三大环节及目的
各环节 1.样本设计 阶段 2.选取样本 阶段
目的 根据测试的目标和抽样总体,制定选取 样本的计划 按照适当的方法从相应的抽样总体中选 取所需的样本,并对其实施检查,以确 定是否存在误差 根据对误差的性质和原因分析,将样本 结果推断至总体,形成对总体的结论

注会审计·【042】第八章 审计抽样(10)(1)

注会审计·【042】第八章  审计抽样(10)(1)

二、传统变量抽样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的流程和步骤完全一样,只是在确定样本规模[使用公式,下面介绍]、选取样本[都是随机数表法和系统抽样法,无需再介绍]和推断总体[即评价样本,点估计方法包括均值估计、比率估计、差额估计三种,外加计算抽样风险允许限度,下面介绍]的具体方法上有所差别。

注册会计师在细节测试中使用的统计抽样方法主要包括传统变量抽样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PS抽样)。

两种统计抽样方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确定样本规模和推断总体两个方面。

抽样种类非统计变量抽样传统变量抽样概率比例规模抽样设计样本相同[总体、单元、误差]选取样本样本规模模型公式、分层统计公式[可能分层] 统计公式[不同,不分层] 选取样本随机、系统、随意随机、系统评价样本直接利用点估计评价转化为总体错报上限评价,但转化方法不同(一)设计样本(略)总体、抽样单元、错报[与非统计抽样相同,略](二)选取样本影响样本规模的若干因素[与非统计抽样相同,略]1.确定样本规模样本规模n=2**()A RSD Z Z NTM E⎡⎤+⎢⎥-⎣⎦。

其中,n——初始样本规模;SD*——预先估计的总体标准差;N——总体规模;TM——总体可容忍错报(重要性);E*——预计总体错报;Z A——可接受的误受风险的置信系数(见表8-12);Z R——可接受的误拒风险的置信系数(见表8-12)。

置信度(%) 可接受的误受风险Z A(%) 可接受的误拒风险Z R(%) 置信系数80 10 20 1.2875 12.5 25 1.15例题背景资料:在X公司资产总额为250万元,税前净收益为40万元。

2009年12月31日有[N=]4000笔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合计为60万元。

决定采用审计抽样。

审计目标是确定在考虑坏账准备之前的应收账款[账户余额]是否存在重要错报[计价认定]。

总体忍错报额为[TM=]21000元。

预计总体(高估)错报为[E*=]1500元。

采用10%的可接受误受风险和25%的可接受误拒风险[相应的风险系数分别为Z A=1.28和Z R=1.15]。

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单元测试题(八)

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单元测试题(八)

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单元测试题(八)第八章审计抽样 VIP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注册会计师在以下审计程序中,可以采用审计抽样技术的有( )。

A.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B.对留下运行轨迹的内部控制实施检查程序C.对未留下运行轨迹的内部控制实施询问、观察程序D.对于大量、含有可预期关系的数据实施分析程序2.在细节测试抽样过程中,注册会计师要特别注意的风险是( )。

A.误拒风险B.误受风险C.信赖不足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3.运用属性抽样的原理对货币金额得出结论的抽样方法是( )。

A.属性抽样B.传统变量抽样C.非统计抽样D.PPS抽样4.属性抽样是对( )得出结论的统计抽样方法。

A.某一控制的偏差率B.某一控制的偏差金额C.总体金额D.总体偏差5.注册会计师要获取被审计单位销售收入是否均已入账,在实施审计抽样时应当定义的总体是( )。

A.2011年12月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B.2011年12月的发运单C.2011年1-12月主营业务收入明细账D.2011年1-12月所有的发运单6.注册会计师针对被审计单位的应收账款实施积极式函证,对于收到的以下回函,应当定义为误差的是( )。

A.被询证者回函说明没有该笔应收账款,注册会计师实施替代程序也未能获取到相关证据B.被询证者回函说明该笔应收账款在收到询证函的同时已支付给被审计单位C.通过询证函回函,发现应收账款甲客户的金额,与应收乙客户的金额串户登记D.被询证者回函确认了应收账款7.在细节测试中,以下因素中对样本规模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

A.预计总体错报B.可接受的误受风险C.总体规模D.可容忍错报9.注册会计师欲从1000编号为0001~1000的张凭单中按系统选样方法选出25张作为样本,确定的选样起点765为,则所选到的最小编号是( )。

A.5B.45C.125D.010.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采用统计抽样的方法对样本实施审计,在评价样本时,与可容忍错报比较从而得出结论的指标是( )。

2021初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第八章习题及答案

2021初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第八章习题及答案

2021初级审计师理论与实务第八章习题及答案本文导航第1页:单项选择题第2页:多项选择题(第一部分)第八章审计抽样一、单项选择题1、变量抽样主要运用于:A、内部控制测试B、实质性审查C、非统计抽样D、判断抽样【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属性抽样主要运用于内部控制测试,变量抽样适用于实质性审查。

【该题针对“统计抽样方法在实质性审查中的具体应用-变量抽样法”知识点进行考核】2、属性抽样中,精确限度等于:A、可容忍的误差率B、可容忍的误差率与预计总体误差率二者的差额C、样本误差率D、样本误差率与预计总体误差率二者的差额【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属性抽样中,精确限度等于可容忍的误差率与预计总体误差率二者的差额。

【该题针对“统计抽样方法在内部控制测试中的具体应用-属性抽样法”知识点进行考核】3、下列关于审计抽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审计抽样可以用于内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审查B、审计抽样不适用于所有的程序C、审计事项中包含的项目数量较多,需要对其某一方面的总体特征做出结论时,可进行审计抽样D、选取部分特定项目进行审查的结果,可以用于推断整个审计事项【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取部分特定项目进行审查的结果,不能用于推断整个审计事项。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4、下列因素中,构成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方法区别的因素是:A、审计过程中运用职业判断B、要求审计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C、将抽样风险加以量化和控制D、存在抽样风险【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统计抽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1)随机选取样本;(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该题针对“审计抽样概述”知识点进行考核】5、下列情况中,适用审计抽样的情形是:A、审计事项包含项目数量较多,需要对审计事项某一个方面的总体特征作出结论B、以检查总体的完整性为目的C、可接受检查风险过低D、有特殊风险或需要特别关注的事项【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选项BCD均是不适用审计抽样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包括,抽样单位较少;总体中的每笔业务金额均超过重要性水平;要求审计检查保证程度过高;使用审计抽样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等情形。

审计理论与实务_第八章第四节统计抽样方法在实质性审查中的具体运用—变量抽样法_2012年版

审计理论与实务_第八章第四节统计抽样方法在实质性审查中的具体运用—变量抽样法_2012年版

1、用来推断总体中具有某一特征的项目所占比率的抽样方法是:A:非统计抽样法B:属性抽样法C:变量抽样法D:专业判断答案:B解析:解析P143:属性抽样法用来推断总体中具有某一特征的项目所占比率的抽样方法。

2、属性抽样中,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审计人员预计的总体误差率上升,则所需要样本量会:A:增加B:减少C: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解析P144:预计总体误差率与样本量成正比。

3、下列关于样本规模的描述中,正确的有:A:预计总体误差水平越高,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B:预计总体误差水平越低,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C:要求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越高,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D:要求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越低,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大E:总体数量与样本规模成反比答案:A,C解析:解析P144:总体误差率与要求的样本规模成正向关系,要求审计结论可靠程度越低,需要的样本规模越小,总体数量与样本规模成正比。

4、在进行审计抽样时,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主要有:A:简单随机选样法B:统选样法C:排序选样法D:分层选样法E:专业判断选样法答案:A,B,D解析:解析P140:在进行审计抽样时,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主要有简单随机选样法、系统选样法和分层选样法。

5、变量抽样中,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包括:A:总体容量B:总体项目差异C: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D:审计结论的可靠性程度E:随机性程度答案:A,B,C,D解析:解析P138:影响样本量大小的因素包括总体容量、总体项目差异、审计结论的精确限度和审计结论的可靠性程度。

6、误拒风险将直接导致:A:审计结论错误B:样本量增加C:审计效率下降D:审计成本增加E:测试范围扩大答案:B,C,D,E解析:解析P136。

审计学(第二版高教版)练习题答案:第八章 审计抽样

审计学(第二版高教版)练习题答案:第八章 审计抽样

第八章练习题答案一、名词:答: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误拒风险: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

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

信赖不足风险: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信赖过度风险:指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

二、简答1.答:按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将审计抽样划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按审计抽样所了解的总体特征的不同,将审计抽样划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

2.答:(1)抽样风险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

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

(2)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

非抽样风险包括审计风险中不是由抽样所导致的所有风险。

注册会计师即使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的所有项目实施某种审计程序,也可能仍未能发现重大错报或控制失效。

注册会计师采用不适当的审计程序,或者误解审计证据而没有发现误差等,均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

3.答:(1)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2)可容忍误差(3)预计总体误差(4)总体变异性(5)总体规模4.答:(1)抽样风险①册会计师在进行控制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

②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实质性程序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

(2)非抽样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关注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①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②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③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

④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⑤其他原因。

5.答:(1)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2)系统选样(3)随意选样三、单选题1.D2.D3.D4.D5.A四、多选题1.ABCD2.ABD3.ABCD4.AC5.ABCD五、判断题1.×2.√3.×4.√5.×六、案例分析1. 答案:计算过程如下:样本比率=样本的实际金额/样本的账面金额=50500/50000=1.01推断的总体实际金额=样本比率×总体的账面金额=1.01×300000=303000元推断的存货总体错报金额=推断的总体实际金额-总体账面金额=303000-300000=3000元2.答:选样间距=总体规模÷样本规模×起点个数(1)1000÷50=20(2)20×10=200(3)号码分别为:898 230 820 999 753 982 061 351 097 482 695 674 401 309 993 830 078 132 980 753。

[整理版]第8章 审计抽样练习题(结合第10章采购)

[整理版]第8章 审计抽样练习题(结合第10章采购)

第九章审计抽样练习题第九章抽样结合第十一章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的题目1.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

在了解甲公司内部控制后,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对拟信赖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部分做法摘录如下:(1)为测试20×8年度销售信用审核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将20×8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的所有销售单界定为测试总体。

(2)为测试20×8年度采购付款凭证审批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将采购凭证缺乏审批人员签字或虽有签字但未按制度审批的界定为控制偏差。

(3)在使用随机数表选取样本项目时,由于所选中的1张凭证已经丢失,无法测试,直接用随机数表另选1张凭证代替。

(4)在对存货验收控制进行测试时,确定样本规模为60,测试后发现3例偏差。

在此情况下,推断20×8年度该项控制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为5%。

(5)在上述第(4)项的基础上,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信赖过度风险为5%,可容忍偏差率为7%。

由于存货验收控制的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不超过可容忍偏差率,认定该项控制运行有效(注:信赖过度风险为5%时,样本中发现偏差数“3”对应的控制测试风险系数为7.8)。

要求:针对上述第(1)项至第(5)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2.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

甲公司本年度银行存款账户数一直为60个。

甲公司财务制度规定,每月月末由与银行存款核算不相关的财务人员H针对每个银行存款账户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A注册会计师决定运用统计抽样方法测试该项控制在全年的运行有效性。

相关事项如下:(1)A注册会计师计算了各银行存款账户在20×8年12月31日余额的标准差,作为确定样本规模的一个因素。

(2)在确定样本规模后,A注册会计师采用随机数表的方式选取样本。

选取的一个银行存款账户余额极小,A注册会计师另选了一个余额较大的银行存款账户予以代替。

8、第八章审计抽样练习

8、第八章审计抽样练习

第八章审计抽样练习一、单选题1、注册会计师在控制测试确定样本规模时没有必要考虑的因素是()。

A.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B.预计总体偏差率C.总体变异性D.可容忍偏差率2、注册会计师采用系统选样法从8000张凭证中选取200张作为样本,确定随机起点编号为17号的凭证,则抽取的第五张凭证的编号应为()A.97B.137C.177D.2173、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B信赖不足风险C误受风险D非抽样风险4.审计人员决定抽查3、8、13、18、23……号凭证进行审查,这种选样方法称为()。

A 分层选样B随机选样C系统选样D属性抽样5.注册会计师采用系统选样法从连续编号的发票中抽取5%进行审查,在抽取样本时,每个样本之间的间隔为()。

A10 B20 C50 D1006、应收账款总金额为400万元,重要性水平为6万元,根据抽样结果推断的差错为4.5万元,而账户的实际差错额为8万元,此时,注册会计师承受了()。

A误拒风险B信赖不足风险C误受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二、多选题1、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产生影响的是()。

A信赖过度风险B信赖不足风险C误受风险D误拒风险误受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报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2、下列各项中,与注册会计师设计样本时所确定的样本量存在反向变动关系的是()。

A可接受的抽样风险B总体变异性C可容忍误差D预期总体误差3、下列关于样本规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控制测试中,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总体项目的变异性越低,样本规模就越小B总体规模对样本规模影响很小C注册会计师愿意接受的抽样风险越低,样本规模就越大D预计总体误差越大,则样本规模越大三、判断1.由于抽样风险可以量化,注册会计师可以控制,但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不能量化,所以注册会计师无法控制非抽样风险()。

2.审计抽样不仅用于细节测试、分析程序等实质性测试还可用于控制测试()。

审计抽样练习题

审计抽样练习题

审计抽样练习题一、选择题1. 审计抽样是指在审计过程中,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查,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以下哪项不是审计抽样的目的?A. 评估总体特征B. 减少审计成本B. 确保审计全面性D. 提高审计效率2. 在确定审计抽样的样本量时,以下哪个因素通常不是考虑的重点?A. 审计风险B.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C. 审计成本D. 审计人员的个人偏好3. 以下哪种抽样方法属于非统计抽样?A. 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判断抽样D. 分层抽样4. 在审计抽样中,如果样本结果与预期不符,以下哪项措施是不合适的?A. 重新评估抽样风险B. 增加样本量C. 调整审计程序D. 忽略样本结果继续审计5. 以下哪种情况适合使用分层抽样?A. 总体项目差异性小B. 总体项目差异性大C. 总体项目数量较少D. 总体项目数量适中二、判断题6. 审计抽样可以完全替代详细检查。

(对/错)7. 审计抽样的样本量总是固定的,不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对/错)8. 在审计抽样中,样本的代表性越强,所需的样本量就越少。

(对/错)9. 审计抽样中,如果样本结果显示存在重大问题,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得出总体存在同样问题。

(对/错)10. 审计抽样可以减少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但不会降低审计质量。

(对/错)三、简答题11. 简述审计抽样中随机抽样的特点及其适用情况。

12. 解释什么是分层抽样,并举例说明其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13. 描述在审计抽样中,如何确定样本量的大小?14. 审计抽样中,如果发现样本存在异常,应如何处理?15. 简述审计抽样与详细检查的主要区别。

四、案例分析题16. 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审计师,你正在对公司的应收账款进行审计。

公司的应收账款总额为1000万元,账龄分布如下:- 1年以内:800万元- 1-2年:150万元- 2年以上:50万元请根据上述信息,设计一个审计抽样计划,并说明选择该抽样计划的理由。

17. 你正在审计一家制造公司的存货。

注会审计·【044】第八章 审计抽样(12)(1)

注会审计·【044】第八章  审计抽样(12)(1)

三、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 )(三)推断总体的步骤如果样本中没有发现错报,推断的总体错报[点估计]就是零,此时可得出结论:在既定的误受风险下,总体账面金额高估不超过可容忍错报。

如果样本中发现了错报,就需要计算推断的错报[点估计]和抽样风险允许限度。

具体推断过程可通过“三个序列”来实现。

1.风险系数(MF i )序列根据可接受的误受风险水平和发现的[高估]错报数k ,查风险系数表8-14,可以得到与错报数0,1,2,……,k 相对应的风险系数,称为记为风险系数序列,记为MF 0,MF 1,……,MF k .2.错报比例(t)序列错报比例t 是相对于发现了错报的逻辑单元而言的:用该实物单元中发现的错报金额除以该实物单元的账面金额。

错报比例=错报金额/账面金额,即t=e/v.由于PPS 抽样要求每个逻辑单元的错报金额不超过其账面金额,故错报比例满足0<t≤1.如果发现了k 个错报,就会计算出k 个错报比例。

另外,规定t 0 =1。

将这k+1个错报比例按降序排列,这样就得到了下列错报比例序列:t 0,t 1,t 2,……,t k3.错报影响序列利用上述两个序列,可以得到错报影响序列L 0,L 1,L 2,……,L k其中,称L 0= BV ·n MF 0·t 0为基本界限,BV 为总体账面金额;L i =BV ·nMF MF i i 1--·t i , i=1,2,……,k. 具体来说, L 0= BV ·nMF 0·t 0 L 1=BV ·n MF MF 01-·t 1, L 2=BV ·nMF MF 12-·t 2, ……L k =BV ·nMF MF k k 1--·t k . 使用错报比例t 计算的总体错报上限点估计值将是特定风险水平下最保守的估计值[这就是PPS 抽样的缺点之(5)]。

(财务内部审计)第八章审计抽样

(财务内部审计)第八章审计抽样

(财务内部审计)第八章审计抽样第八章审计抽样一单项选择题1.审计师在属性抽样确定样本规模时,没有必要考虑的因素有:()A.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B.预计总体偏差C.总体变异性D.可容忍偏差2.在未对总体进行分层的情况下,审计师不宜采用的抽样方法是:()A.均值估计抽样B.比率估计抽样C.差额估计抽样D.概率比例金额抽样3.审计师从总体规模为1000个,账面价值为300000元的存货中选取200个项目进行检查,确定其审定金额为50500元,如果采用比率估计抽样,审计推断的存货总体金额为:()A.500B.2500C.3000D.475004.下列有关概率比例金额抽样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抽样分布更接近正太分布B.与低估的账户相比,高估的账户被抽取的那可能性更小C.每个账户被选中的机会相同D.余额为零的账户没有被选中的机会5.在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A.信赖过度风险B.信赖不足风险C.误受风险D.非抽样风险6.审计师对总体进行分层抽样的主要目的在于:()A.减少样本的非抽样风险B.决定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正确发生率C.审计可能有较大错误的项目,并减少样本量D.无偏见的选取样本项目7.下列属于信赖不足风险的是:()A.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不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B.根据抽样结果对实际不存在重大错误的账户余额得出存在重大错误的结论C.根据抽样结果对内部审计的信赖高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D.根据抽样结果对内部审计的信赖低于其实际应信赖的程度8.审计师希望从2000帐编号为0001至2000的支票中抽取100张进行审计,随机确定的抽样起点为1955,采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到的第四个样本为A.2015B.0015C.2005D.19959.在控制测试中,信赖过度风险与样本数量之间是()变动关系A.同向B.反向C.比例D.不变10.下列关于审计师关于审计抽样方法运用的描述,不恰当的是:()A.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但是如果审计师在了解内部控制的同时对内部控运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可以运用审计抽样B.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可以将审计抽样用于控制测试C.控制测试过程中审计师采用审计抽样D.审计抽样适用于细节测试,不适用于实质性程序11.属性抽样中,总体偏差上限为4.1%,可以容忍的错报风险为7%,审计保证程度为95%,保证审计师做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总体偏差超过4.1%的可能性为10%B.总体的实际偏差超过可以容忍的偏差的可能性很小,总体可以接受C.审计师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是恰当的D.内部控制是有效的。

审计抽样练习题(打印版)

审计抽样练习题(打印版)

审计抽样练习题(打印版)# 审计抽样练习题## 一、选择题1. 审计抽样的目的是:- A. 减少审计成本- B. 提高审计效率- C. 确保审计质量- D. 所有以上选项2. 在审计抽样中,非统计抽样与统计抽样的区别在于: - A. 抽样方法- B. 抽样规模- C. 抽样风险- D. 抽样结果的应用## 二、判断题1. 审计抽样中的样本量越大,审计风险越低。

()2. 审计抽样只能用于财务报表审计。

()## 三、简答题1. 简述审计抽样在审计过程中的作用。

2. 描述审计抽样的基本步骤。

## 四、案例分析题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审计师,你正在对公司的存货进行审计抽样。

请根据以下信息,完成以下任务:- 存货总账面价值:1000万元- 存货数量:10000件- 审计抽样方法:系统抽样- 样本量:100件### 任务一:确定抽样间隔1. 计算抽样间隔。

2. 描述如何确定第一个样本项目。

### 任务二:样本检查1. 列出样本检查的主要内容。

2. 根据样本检查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

### 任务三:样本结果的推断1. 根据样本检查结果,推断总体可能存在的问题。

2. 提出相应的审计建议。

## 五、计算题某公司年度销售收入为5000万元,审计师决定采用审计抽样来评估销售收入的准确性。

审计师选择了以下参数:- 预期错误率:2%- 可接受错误率:1%- 审计风险:5%1. 计算样本量。

2. 如果样本检查结果显示2个错误,计算实际错误率,并判断是否接受总体。

请注意,以上练习题仅为模拟,实际审计抽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审计准则进行。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审计抽样的相关知识。

审计第八章练习题

审计第八章练习题

第八章审计抽样一、单项选择题1、在采用统计抽样进行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推断的总体误差与可容忍误差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是否接受所测试的内部控制总体。

以下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总体偏差率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可以接受总体B. 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等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样本结果不支持计划的重大风险错报水平C. 如果总体偏差率远低于可容忍偏差率,可以接受总体D. 如果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且很接近于可容忍偏差率,则样本结果支持了计划的重大风险错报水平2、可容忍误差在控制测试中表现为可容忍偏差率,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可容忍偏差率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 重大错报风险的初步评估水平B.对被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程度C.计划估计的控制有效性D.控制风险的高低3、注册会计师在控制测试中使用统计抽样,估计的总体偏差率上限低于但接近可容忍偏差率,则其应得出的结论和采取的措施为()。

A. 注册会计师应确认总体可接受,不用采取任何措施B. 注册会计师应确认总体不可接受,并修正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增加实质性程序的数量C. 注册会计师应确认总体不可接受,并对影响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的其他控制进行测试,以支持计划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水平D. 注册会计师应当结合其他审计程序的结果,考虑是否接受总体,并考虑是否需要扩大测试范围4、X注册会计师在对Y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进行测试的同时,一并对应收账款进行了测试。

假定Y公司2009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明细账显示其有 2 000户顾客,账面余额为10 000万元。

X注册会计师拟通过抽样函证应收账款账面余额,抽取130个样本。

样本账户账面余额为500万元,审定后认定的余额为450万元。

根据样本结果采用差额估计抽样法推断应收账款的总体余额为()万元。

A. —769.23B.9 230.76C.6 923.08D.8 2005、A注册会计师在利用差额估计抽样审查甲公司的应收账款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300笔业务构成的应收账款总体中抽取了50笔业务进行逐笔审查。

第八章审计抽样含练习

第八章审计抽样含练习
A 500 B 2500 C 3000 D 47 500
9、若注册会计师采用等距抽样方法,从3 000张标号为0001至 3000的销售发票中抽取150张进行审计,随机确定的抽样起 点为0024,则抽取到的第4个样本号为( )。
A 0424 B 0054 C 0064 D 0084 10、( )属于非随机基础选样方法,因而不能在概率抽样中
练习题
一、判断题 1、审计抽样与抽查是同义词。 2、在审计抽样中,抽样规模过小,审计质量难以保证;而抽
样规模过大,就会加大审计成本,失去抽样的意义。 3、现代审计已建立和运用完善的抽样技术,因此,详查法已
不再适用。 4、注册会计师对账户余额进行审计,只对余额中的部分项目
实施了审计程序,这也是在进行审计抽样。 5、概率抽样是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的现代抽样方
差率为7%,并预期至多发现一例偏差。根据预期偏差1。信 赖过度风险10%,从表中查得风险系数R为3.9。
因此所需要的样本量为:
n=3.9/0.07=56
三、评价样本结果
(一)计算总体偏差率 将样本中发现的偏差数除以样本规模,计算出样本偏差
率。此时样本偏差率也就是注册会计师对总体偏差率的最佳 估计。 (二)分析偏差的性质与原因
通常评价的控制有效性越高,注册会计师确定的可容忍偏 差率越低,所需的样本规模就越大。即样本规模与可容忍偏 差率呈反向变动。
3、确定预计总体偏差率 样本规模与预计总体偏差率呈正向变动。
4、确定样本容量 公式法
样本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样本量(n)=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系数(R)/可容忍偏差率 (TR)
案例3: 注册会计师确定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为10%,可容忍偏
第九章 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考试题目和答案

审计抽样考试题目和答案

审计抽样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审计抽样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审查,以推断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以下哪项不是审计抽样的目的?A. 提高审计效率B. 减少审计成本C. 确保审计结果的绝对准确性D. 降低审计风险答案:C2. 在确定审计抽样的样本量时,以下哪个因素不需要考虑?A. 总体的大小B. 可接受的抽样风险C. 总体的变异性D. 审计人员的个人偏好答案:D3. 以下哪种抽样方法属于非统计抽样?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判断抽样D. 分层抽样答案:C4. 在审计抽样中,如果总体中的项目存在明显的分层,审计人员应采用哪种抽样方法?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答案:C5. 以下哪种情况不适合使用系统抽样?A. 总体中的项目是有序排列的B. 总体中的项目分布均匀C. 总体中的项目数量较少D. 总体中的项目数量较多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6. 审计抽样中,审计人员可能面临的抽样风险包括哪些?A. 信赖过度风险B. 信赖不足风险C. 非抽样风险D. 抽样误差答案:A、B、C7. 在审计抽样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样本量的大小?A. 审计人员的判断B. 审计证据的质量C. 总体的变异性D. 可接受的抽样风险答案:A、B、C、D8. 以下哪些抽样方法属于统计抽样?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答案:A、B、C、D9. 在审计抽样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抽样结果的可靠性?A. 抽样方法的选择B. 样本的代表性C. 抽样过程中的偏差D. 总体的大小答案:A、B、C、D10. 审计抽样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抽样结果的精确度?A. 样本量的大小B. 总体的变异性C. 抽样误差D. 抽样风险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审计抽样可以完全替代详细审查。

(对/错)答案:错12. 审计抽样的目的之一是提高审计效率。

审计学第八章审计抽样题库.docx

审计学第八章审计抽样题库.docx

审计学第八章审计抽样题库1、有关审计抽样的以下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I单项选择题I*A、审计抽样适用于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中的所有的审计程序B、注册会计师可采用统计抽样或非统计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只要运用得当,均可获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正确答案)C、统计抽样方法和非统计抽样方法的选用,影响运用于样本的审计程序的选择D、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影响审计效率2、以下各项中()的高低与所需审计证据的数量成反向变动关系。

()|单项选择题]*A、总体变异性B、可接受的抽样风险正勒答案)C、预期总体误差D、非抽样风险3、下面列示的四种情形中,()属于审计抽样中的信赖过度风险。

()[单项选择题]*A、将实际上有效的内部控制推断为失效的B、将实际上有效的内部控制推断为有效的C、将实际上失效的内部控制推断为失效的D、将实际上失效的内部控制推断为有效的(正确答奚)4、在控制测试中,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效率的抽样风险是()。

()【单项选择题]*A、误受风险B、信赖过度风险C、信赖缺乏风险上确答案)D、误拒风险5、选取样本方法中的随意选样,其实质是依赖注册会计师的专业知识和判断,依据所了解的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来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

[判断题]*对错"确答案)6、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通常根据对相关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的了解,或根据从总体中抽取少量工程进行检查的结果,对拟测试总体的预计误差额进行评估。

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通常对总体的预计误差率进行评估。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7、在进行控制测试时.如果认为抽样结果无法到达对所测试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预期信赖程度,那么应考虑增加样本量,执行替代程序,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或修改实质性程序程序。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8、在进行实质性程序时,如果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可容忍误差,经重估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注册会计师应增加样本量或修改控制测试程序。

[判断题]*对错(正确答案)9、发现抽样与停一走抽样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次性设定预期总体误差为零,然后通过抽样审查寻找有无与“预期总体误差”相矛盾的证据,后者那么是从设定预期总体误差为零开始,通过逐步调整增加预期总体误差使之与样本误差逐渐吻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审计抽样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控制测试中,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效果的抽样风险是()。

A.误受风险 B.误拒风险
C.信赖不足风险 D.信赖过度风险
2.注册会计师由于专业判断的失误造成审计结论与客户的客观事实不符,这种可能性属于( )。

A.非抽样风险 B.抽样风险 C.误拒风险D.信赖过度风险
3.注册会计师获取审计证据时可能使用三种目的的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下列属于注册会计师拟实施的审计程序中通常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是()。

A.当控制的运行未留下轨迹时的控制测试
B.实质性分析程序
C.风险评估程序
D.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的控制测试
4.只要使用了审计抽样,抽样风险就会存在,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抽样中需要控制抽样风险的唯一途径是()。

A.减少样本规模 B.不选择统计抽样,而是选择非统计抽样
C.控制样本规模 D.提高审计风险
5.可接受的抽样风险在控制测试中主要指( ),它与样本规模成反比。

A.可接受的信赖过度风险 B.可接受的误受风险
C.可接受的信赖不足风险 D.重大错报风险
6.注册会计师张怡在审查华西公司的购货及付款业务时,怀疑华西公司的有关职员伪造请购单、验收报告及进货发票,以达到虚构进货交易而支付现金的目的。

为确定这种情况是否存在,张怡在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控制测试应当采用( )。

A.均值估计抽样 B.停一走抽样
C.发现抽样 D.固定样本量抽样
7.注册会计师从总体规模为l 000、账面金额为1 000 000元的存货项目中选择了300个项目作为样本。

在确定了正确的采购价格并重新计算了价格与数量的乘积之后,注册会计师将300个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加总后除以300,确定样本项目的平均审定金额为970元。

那么,推断的总体错报就是()元。

A.970 B.970 000C.30 000 D. 291 000
8.可容忍误差在控制测试中表现为可容忍偏差率,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可容忍偏差率时,应考虑()。

A.重大错报风险的初步评估水平
B.对被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程度
C.计划估计的控制有效性
D.控制风险的高低
9.在可容忍误差率为5%,预计误差率为3%,允许的抽样风险为2%的情况下,当注册会计师对200个文档进行检查时发现8个文档有错误,此时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不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因为样本的实际误差率加上允许的抽样风险大于预计的误差率
B.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的样本结果,因为样本的实际误差率加上允许的抽样风险大于可容忍误差率
C.不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因为样本的实际误差率加上允许的抽样风险大于可容忍误差率
D.接受降低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的样本结果,因为可容忍误差率减去允许的抽样风险等于预计的误差率
10.注册会计师采用比率估计方法对存货计价进行变量抽样。

假定样本的账面余额为1000万元,审计确认的实际金额为1100万元,存货总体的账面金额为40000万元,则推断的总体实际余额为( )万元。

A.40000 B.44000 C.11000 D.1000
二、多项选择题
1.实施细节测试中,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的有()。

A.按照货币金额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进行分层后,对中间特征层的项目
B.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C.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
D.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2.如果注册会计师决定对账户余额或交易事项进行审计抽样,应当考虑是否符合审计抽样的( )基本特征。

A.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B.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的某一特征
C.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D.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交易类型的某一特征
3.被审单位的下列控制中,可以使用审计抽样的有()。

A.信用部门经理在销售合同上签名批准赊销
B.操作人员在向某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输入数据前必须得到有关主管人员的签字授权C.对被审单位存货盘点过程实施控制测试
D.由独立人员对销售发票的编制作内部核查并签字确认
4.在进行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如认为抽样结果无法达到其对所测试的内部控制的预期信赖程度,应当考虑()。

A.发表保留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 B.增加样本量
C.执行替代审计程序 D.修改实质性程序
5.注册会计师在运用审计抽样方法设计样本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包括( )。

A.总体变异性B.预计总体误差 C.可容忍误差D.可接受的抽样风险
三、判断题
1.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变量抽样时,可以采用均值估计抽样、比率估计抽样、差额估计抽样的方法,这三种方法具有“殊途同归”的特性,即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所得到的对同一项目的估计值是相同的。

( )
2.注册会计师在对抽样总体进行分层后,对某一层中的样本项目实施审计程序的结果,可以用于推断构成该层的项目,也可以推断整个总体的结论。

()
3.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首先计算选样间隔,确定选样起点,然后再根据间隔、顺序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

系统选样方法使用方便,并可用于无限总体。

但使用系统选样方法要求总体必须是随机排列的,否则容易发生较大的偏差。

( )
4.在使用统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可以准确地计量和控制抽样风险。

在使用非统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同样可以利用经验量化抽样风险。

()
5.在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是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和计量抽样风险的,所以注册会计师不会运用职业判断,但是非统计抽样也称为判断抽样,注册会计师在运用时,需要职业判断。

四、简答题
1、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8年度财务报表。

在了解甲公司内部控制后,A注册会计师决定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对拟信赖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部分做法摘录如下:
(1)为测试20×8年度信用审核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将20×8年1月1日至11月30日期间的所有销售单界定为测试总体。

(2)为测试20×8年度采购付款凭证审批控制是否有效运行,将采购凭证缺乏审批人员签字或虽有签字但未按制度审批的界定为控制偏差。

(3)在使用随机数表选取样本项目时,由于所选中的1张凭证已经丢失,无法测试,直接用随机数表另选1张凭证代替。

(4)在对存货验收控制进行测试时,确定样本规模为60,测试后发现3例偏差。

在此情况下,推断20×8年度该项控制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为5%。

(5)在上述第(4)项的基础上,A注册会计师确定的信赖过度风险为5%,可容忍偏差率为7%。

由于存货验收控制的偏差率的最佳估计不超过可容忍偏差率,认定该项控制运行有效(注:信赖过度风险为5%时,样本中发现偏差数“3”对应的控制测试风险系数为7.8)。

要求:针对上述第(1)项至第(5)项,逐项指出A注册会计师的做法是否正确。

如不正确,简要说明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