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巷防突措施
防突安全防护措施

防突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石门揭穿煤层时的震动爆破、采掘工作面的远距离爆破、反向风门、自救器、避难所和压风自救系统等内容。
1、震动爆破震动爆破的实质是一种诱导突出的安全措施,用于掘进工作面。
它是通过多打眼、多装药、一次爆破,使地应力的含高压瓦斯的煤体在强大的震动力作用下突然暴露,给突出创造有利条件。
由于爆破前人员已撤到安全地点,所以即使诱导突出也不会伤人。
在突出危险煤层厚度小于0.3m或瓦斯压力小于0.74MPa的煤层中,可直接采用震动爆破揭穿煤层;在严重突出危险煤层中,还必须采取其他防突措施。
震动爆破必须有独立的回风系统,其进风侧应设置两道坚固的反向风门,回风系统严禁人员通行或作业并停电。
如果震动爆破未能一次揭穿煤层,在掘进剩余部分时,仍必须采取预防突出的措施。
所有石门揭穿煤层必须执行震动爆破措施,不得揭露煤层,震动爆破的距离:距煤层法线距离大于10m。
2、远距离爆破在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采用爆破作业时,必须采用远距离爆破。
远距离爆破的操纵地点应设在进风侧反向风门之外或避难所内,距工作面的距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不得小于300m。
远距离爆破时,爆破工操纵爆破的地点,配备压风自救系统或自救器。
回风系统的采掘工作面以及有人作业的地点,都必须停电撤人,爆破30min后,方进入工作面检查。
3、反向风门突出危险区设置反向风门,应遵守下列规定:①反向风门必须设在石门掘进工作面的进风侧,以控制突出时的瓦斯沿着进风道进入进风系统。
②反向风门必须牢固,并须设两道。
风门墙垛可用砖或混凝土砌筑,嵌入巷道周边岩石的深度可根据岩石性质确定,但不得少于0.2m,墙垛厚度不得少于0.8m。
门框和门扇可采用坚实的木质结构,门框厚度不得小于100mm,门扇厚度不得小于50mm。
两道风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4m。
③爆破时风门必须关闭,对通过门垛的风筒,必须设有隔断装置。
爆破后,矿山救护队有关人员进入检查时,必须把风门打开顶牢。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

实用文档11908采煤工作面专项防突设计及措施一、概况11908采面位于矿井西翼1350m~1367m标高之间。
11908采面上巷走向长度为280m,下巷走向长度420m,切眼长度100m,根据鉴定C19煤层为突出煤层,为防止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特制订防突设计及措施。
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概述1、本矿划定为突出危险区域,开采前应制定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应包括:1)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2)区域防突措施;3)区域措施效果检验;4)区域论证;(2)局部综合防突措施1)、工作面突出危险预测;2)、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3)、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4)、安全防护措施。
2、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现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
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3、煤矿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防突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矿井应当设置防突机构,建立健全防突管理制度和各级岗位责任制。
4、本矿视为突出矿井,在编制年度、季度、月度生产建设计划时,必须一同编制年度、季度、月度防突措施计划,保证抽采平衡。
防突措施计划及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安排由技术负责人编制,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矿长审批,分管负责人、分管副矿长组织实施。
5、突出矿井发生突出的必须立即停产,并立即分析、查找突出的原因;在强化实施综合防突措施,消除突出隐患后,方可恢复生产。
6、管理人员和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防突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作业。
人员培训必须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
三)11901工作面布置情况11901采煤工作面走向长760米,倾斜长度138米,煤层倾角2°,煤层平均厚度为 1.82m ,回风顺槽最低标高+1460.011m,运输顺槽最低标高+1455.642m。
风巷距地表埋深110m;机巷距地表埋深130m。
该采面位于矿主井南翼,为南翼一采区第首采工作面。
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综合措施

在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需实行以防止突出措施为主时有避开人身事故的综合措施。
综合措施的内容包括:(1)突出危(wei)险性猜测(2)防治突出措施(3)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4)安全防护措施1、突出危(wei)险性猜测依据突出猜测的范围和精度,煤层突出危(wei)险性猜测分为区域突出危(wei)险性猜测和工作面突出危(wei)险性猜测。
区域猜测应猜测煤层和煤层区域的突出危(wei)险性,并应在地质勘探、新井建立、新水平和新实行开辟或者豫备时发展。
在发展区域猜测后,把煤层划分为突出煤层和非突出煤层。
突出煤层经区域猜测后可划分为突出危(wei)险区、突出威逼区和无突出危(wei)险区。
突出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假如已准确把握煤层突出危(wei)险区域的分布规律,并且有牢靠的猜测资料,在确认的无突出危(wei)险区内可不实行防治突出措施。
猜测方法有单向指标法、瓦斯地质法和综合指标法等。
在突出危(wei)险区内,工作面发展采掘前应发展工作面猜测。
采掘工作面经猜测后,可划分为有突出危(wei)险工作面和无突出危(wei)险工作面。
在突出威逼区内,依据煤层突出危(wei)险程度,采掘工作面每推动30~100m,应用工作面猜测方法连续发展不少于两次猜测验证。
惟独连续两次验证都为无突出危(wei)险时,该区域才干连续定为突出威逼区域。
工作面猜测是猜测工作面四周煤体的突出危(wei)险性,应在工作面推动过程中发展。
其他方法有综合指标法、钻屑指标法、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发和 R 值指标法等。
(二) 防止突出措施开采突出煤层时,必需实行综合防突措施,在采用防治突出措施时,应优先选择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假如不具备实行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的条件,必需实行局部防治突出措施。
1、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1)开采爱护煤层。
在突出矿井中,在煤层群中首先开采没有突出危(wei)险或者突出危(wei)险小的,并能使相邻的突出煤层消退危(wei)险的煤层叫爱护层,而后开采具有突出危(wei)险的煤层叫被爱护层。
掘进工作面防突措施

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措施1、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措施我国多数突出矿井执行的是“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包括突出危险性预测、防突措施、措施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
1.1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1)煤巷掘进工作面预测钻孔布置在工作面布置3个预测钻孔,钻孔要求尽量布置在软分层中,一个钻孔位于巷道工作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它钻孔开孔于距巷帮0.5m处,终孔点位于巷道轮廓线外2~4m,孔深8~10m,孔径Φ42mm(见图1-1)。
图1-1 煤巷掘进工作面预测孔平面布置示意图2)预测方法及突出危险性预报掘进工作面突出预测可采用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q)或钻屑指标法(△h2、S)进行预测。
各方法的预测步骤和判断突出危险性的准则分述如下。
(1)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q)采用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进行突出预测时,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在掘进工作面的软分层中,靠近巷道两帮,各打一个平行于巷道掘进方向,直径42mm,深为3.5m的预测钻孔(如图1-2所示);②用JN-2型胶囊封孔器封孔(如图1-3所示),封孔后测量室长度为0.5m;③用ZLD-2型钻孔多级流量计(如图1-4a所示)测定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测定过程必须在2min内完成,并作好预测记录。
图1-2 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预测钻孔布置图1—煤层巷道2—钻孔3—瓦斯排出管4—封孔器5—测量室预测过程中,一旦出现下列任一情况,工作面应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①q m超过临界指标值即q m≥5.0 l/min时;②工作面前方有断层、褶曲等构造破坏带;③工作面前方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④在进行突出预测过程中,预测钻孔出现喷孔、夹钻、顶钻等动力现象;⑤工作面出现响煤炮、煤壁掉碴、片帮、瓦斯忽大忽小等突出预兆。
每执行一次防治突出措施作业循环(包括措施、措施效果检验、采掘作业)后,必须再进行工作面预测,如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还必须再执行防治突出的措施,只有连续两次预测都为无突出危险时,该工作面可视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行掘进作业,每循环留有2m预测超前距。
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局部措施

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局部措施一、对局部防突措施的再认识防止突出措施一般分为两类:区域性防突措施和局部防突措施。
区域性防突措施的目的是消除煤层某一较大区域(如一个采空区)的突出危险性,其优点是在突出煤层开采前,预先采取防突措施。
该措施施工与突出危险区的采掘作业互不干扰,且防突效果优于局部措施,应优先选用。
局部防突措施的作用在于使工作面前方小范围煤体失去突出危险性,仅在预测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应用,属于这类措施的局部预抽瓦斯、超前卸压排放瓦斯钻孔等。
实际上,局部防突措施对于每个突出矿井而言都是不可少的。
如对于主要运输巷布置在底板岩石中的矿井,为了开采上保护层,石门揭穿突出危险煤层就要用局部防突措施;又如采用顺层长钻孔大面积预抽煤层瓦斯措施,也必须采取局部防突措施掘进运输巷及回风巷。
同时,在采煤工作面遇见区域性措施效果不好的区域,也可作为补救措施。
二、普遍采用的局部措施(一)局部预抽瓦斯1.石门揭开在透气性较小的突出危险煤层、短时间内要求揭开(穿)的煤层以及有抽放系统的突出矿井,应优先采用预先抽放瓦斯防止突出措施。
此措施与排放钻孔措施的区别在于:后者是采用自然排放瓦斯,而前者是借助于机械真空泵(或矿井的抽放系统)所造成的负压抽取煤层中的瓦斯,这样一来就加快了煤层排放瓦斯的速度,并增加了钻孔有效影响半径。
石门揭开(穿)突出危险煤层采用预先抽放瓦斯防治突出措施应遵守下列要求:(1)煤层透气性较差,矿井有抽放设备或系统,并有足够的抽放时间(一般不应小于3个月)。
(2)抽放钻孔底应布置到石门轮廓线外3~5m的煤层内。
(3)抽放钻孔优先用孔径75~100mm。
(4)抽放有效影响半径一般采用1~1.5m。
(5)石门揭开(穿)突出煤层前必须用工作面预测方法,对措施效果进行检验,或用预抽率判断煤层预抽效果。
只有措施效果检验有效后,方能揭开突出煤层。
中梁山北矿采用该法安全解开84次突出危险层,未发生突出。
此外在天府局三汇二矿、三汇三矿、淮北芦陵矿、淮南谢一矿、窑街海石湾矿采用该措施均取得较好的结果。
煤矿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XX煤矿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百灵煤矿区域综合防突措施一、区域突出危急性猜测区域性猜测方法主要有单项指标法、综合指标法和地质统计法也可以采纳其他经试验证明有效的方法。
1)石门揭煤猜测法:(1)当石门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10m之前,按规定至少打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底)板不小于0.5m的前探取芯钻孔,并具体记录岩芯资料。
在地质构造简单、岩石破裂的区域,揭煤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最小法向距离20m之前必需布置肯定数量的前探钻孔,以保证能准确把握煤层厚度、倾角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状况。
(2)当石门掘进工作面距煤层底(顶)板的最小法向距离5m时,在工作面迎头布置3~4个猜测钻孔,其中沿巷道中心顶部、中部各布置一个钻孔、腰线两侧各部置一个钻孔,钻孔终孔距离距巷道轮廓线外3~5m,进展压力测定。
(3)当石门掘进工作面距煤层底(顶)板的最小法向距离3m时,为安全起见,在工作面迎头补打2个猜测钻孔,进展压力测定。
(4)封孔测压1)法向距离5m时,在迎头施工猜测钻孔。
2)在钻孔插入带有压力表接头、挡板和导气管(1寸无缝镀锌钢管和聚氨酯封孔剂),导气管在孔口外端安设球阀。
导气管节长2m,中间用管箍连接,在连接前将丝扣用生料带缠好,以确保其气密性,测压室为1m,管四周打上导气孔,测压室管端头用1mm的细铜纱网包裹,以防煤屑及杂物进入堵塞管路;封孔深度视钻孔岩石段详细状况确定,应进入煤层顶(底)板并超过岩石裂隙带,依据防突规定封孔长度为5~8m。
3)封孔前必需用压风将孔内水排净,同时严禁岩粉渣掉入孔内,采纳1.5寸导气管和聚氨酯封孔剂进展封孔,用麻袋片缠裹在导气管上,将聚氨酯封孔剂A、B两剂风别涂抹在麻袋片上,要涂抹匀称,立即放入孔内。
4)钻孔封好后在48小时后安装压力表,并定期观测压力值,待压力稳定至少一周以上,该值即为煤层瓦斯压力。
5)附图1~28-排放钻孔;1#、2#为效果检验孔布孔方式根据从0~70角度每隔10打钻,方位角根据沿巷道方向确定,可依据实际状况分几个循环来打,排放钻孔排放时间依据实际状况而定,一般不少于15天。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及执行规定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及执行规定一、石门揭煤工作面防突措施(一)在井巷设计布置中,应尽量减少石门揭煤的次数。
应采取煤巷先掘到位,然后石门与煤巷贯通的措施。
(二)在地质构造复杂地段,地测部门和施工连队应采取先探后掘的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岩石井巷误揭构造和煤层。
(三)石门揭煤必须编制防突设计,采取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措施,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批准。
其设计内容包括:1、突出预测方法及预测钻孔布置、控制突出煤层层位和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钻孔布置;2、建立安全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并采取加强控制通风风流设施的措施;3、揭穿突出煤层的防治突出措施;4、准确确定安全岩柱厚度的措施;5、安全防护措施。
(四)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必须打钻控制煤层层位、测定煤层瓦斯压力或预测石门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2、在石门工作面掘进至距煤层垂距10m之前,至少打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板不少于0.5m的前探钻孔,并详细记录岩芯资料,地质构造复杂带距煤层垂距20m前布孔探煤;3、在石门距煤层垂距5m以外,至少打2个穿透煤层全厚的测压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坚固性系数和钻屑瓦斯解析指标等。
测压孔应布置在岩层比较完整的地方,测压孔与前探孔可共用,如不能共用时,两者见煤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
当煤层瓦斯压力大于0.74MPa时,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措施。
4、为了防止误穿煤层,在石门工作面距煤层垂距5m时,应在石门工作面顶部两侧补打3个直径42mm的超前钻孔,其超前距不得小于2m。
当石门距煤层垂距不足5m且大于2m时,为了防止误穿突出煤层,必须及时采取探测措施,确定煤层层位,保证岩柱厚度不小于垂距2m。
5、石门与煤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厚度的岩柱。
采用抽放瓦斯和排放钻孔的岩柱不得小于3m;采用震动放炮揭煤时,岩柱厚度不得小于1.5m,若岩石松软、破碎,还应适当增加垂距(岩柱厚度)。
(五)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当预测为突出危险工作面时,必须采取抽放瓦斯或排放钻孔等防治突出措施,经效果检验有效后可采用运距离震动放炮揭穿突出煤层;若效检无效,应采取补充措施,经再次效检有效后,采用远距离震动放炮揭穿煤层。
丰城矿务局煤巷条带区域综合防突措施

LiAo e p ng
( ntlto p .o n c n n n r a Ve ia in De t fFe g he g Mi i g Bu e u,Fe g he g,Ja gx 1 1 nc n in i 3 4 ) 3 1
1 概 述
丰城矿务局现 有坪 湖矿 、 新矿 、 建 尚庄 矿 、 庄 矿 、 云 流
中图分类号 : D 1。 3 T 7 3 .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6 2 7 ( 0 2 0 —0 0 — 0 10— 5221)2 01 2
Co p e e s v t u s e e to e s r s o rp Re i n o a wa m r h n i e Ou b r tPr v n i n M a u e fSt i g o f Ro d y i n c e g M i i g Bu e u n Fe g h n n n r a
作 凸显 重 要 。
1 处 布 置 一 条 岩 巷 , 岩 巷 能 够 保 护 整 条 煤 巷 。然后 在 0m 使
岩 巷 内每 隔 4 m 设 置 1个 钻 场 , 个 钻 场 施 工 9个 6 每 5
mm~ 中 0m 穿 层 钻 孔 , 孔 控 制 到煤 巷 两 帮 各 1 的 9 m 钻 5m
2 区 域 防 突 措 施
区域 防 突 措 施 主 要 采 取 钻 孔 预 抽 煤 层 瓦 斯 。其 排 顺 原 则 : 先 实 施 岩 巷 穿 层 钻 孔 预 抽 区域 防 突 措 施 , 次 实 优 其
施顺层钻孔预 抽区域防突措施 。
2 )坪 湖矿 的 中 央 和 东 翼 采 区 、 新 矿 的 7 建 采 区 F 一 断 层 以西 、 尚庄 矿 的西 翼 采 区 和 云 庄 矿 的 一 1 0m 以下 煤 7 层 的邻 近 无 采 空 区煤 巷 掘 进 工 作 面 , 为 突 出危 险 区 域 , 视 因此 实 施 顺 层 孔 预 抽 区域 防 突 措 施 。即 在 待 掘 煤 巷 ( 1 J 槽 0
防突措施

因我矿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井田内共3层煤,即:M1、M2及M3,其中M3煤层2005年掘进过程中发生过突出,M1及M2于2010年我矿委托中国矿大通风实验组作突出鉴定,结果M2在1710标高往上,M1在1650标高往上不突出,根据09版《新防突规定》第十八条“突出矿井的非突出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必须密切注视突出预兆,并采取局部综合防突措施”,故M1煤层的掘进按局部综合防突进行管理,为了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措施。
第一、总体方案一.防突预测划分:有突出危险区域→无突出危险区域。
二.根据掘进部署安排,2015机巷,所有煤巷掘进工作面掘进过程中,严格执行“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
三、当预测无突出危险时,采取远距离爆破作业,当预测有突出危险时,采取局部防突措施,执行10m一循环预测。
第二、“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流程图附后)一、预测预报1. 共施工预测预报孔3个(直径为Φ42mm,孔深8~10m)。
该钻孔使用煤电钻施工,尽量布置在软分层中(无软分层布置在煤中间),一个钻孔位于巷道中部平行于掘进方向,另两个钻孔的终孔点位于巷道轮廓线外2~4m (见预测预报孔布置示意图)。
2. 预测预报孔每打进1m测定一次钻屑量,每进2m测定一次钻屑解析指标值。
测出最大钻屑量S max﹤6Kg/m及钻屑解析指标K1﹤0.5ml/g.min1/2临界值时,且未出现工作面响煤炮、瓦斯涌出量忽大忽小、压力增大、煤层结构和构造发生变化、瓦斯气温变化、顶钻、卡钻、喷孔等现象则该掘进工作面无突出危险,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正常掘进。
反之,则有突出危险预兆。
3. 对各项指标的突出危险临界值规定如下:二、防突措施1.当出现突出预兆后,采取在迎头施工钻孔进行排放(参数附后)。
2.在进行钻孔施工前,矿机电运输队必须将水电接至打钻地点,并做好排水系统的相关准备工作。
3.从运钻到打钻的整个过程中,矿防突队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安全负责人在打钻时佩带便携式瓦检器,将其吊挂在施工地点上方,随时对打钻地点及附近的瓦斯情况进行监控。
“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纳雍县勺窝乡向阳煤矿“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纳雍县勺窝乡向阳煤矿二O一二年元月技术指导:编制:技术协作:纳雍县勺窝乡向阳煤矿二O一二年元月纳雍县勺窝乡向阳煤矿“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纳雍县勺窝乡向阳煤矿属生产矿井,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凡是开采高瓦斯矿井均安装瓦斯抽采系统。
因此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本矿煤层所有采掘过程中均必须采取“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按照《防治煤与突出细则》,结合本矿实际,特编制本防突措施。
一、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及方法:由于本矿煤层开采前采取了煤层预抽瓦斯,地面抽采泵房安装了两台2BEA-252型真空泵,抽放主管为ф200PVC管,支管为ф125PVC管,掘进工作面采用顺层抽放,回采工作面采用抽放采空区抽放,当采掘作业面煤层瓦斯含量降到8m3/t,煤层瓦斯压力降到0.74Mpa以下后仍然按照要对各工作面进行突出危险性预测。
若工作面预测为有突出危险工作面,则继续抽放。
直至经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有效后方可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作业;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则不采取防治突出措施而直接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行作业。
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本矿采掘工作面实施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采用WTC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
1、石门揭煤工作面煤层突出危险性预测:在石门掘进工作面距煤层至少3m (垂距)时,在碛头岩层中打2个φ50-75㎜的预测孔,见煤后改打φ42㎜的煤层预测孔,打穿煤层全厚,同时取煤钻屑,用煤与瓦斯突出预测预报仪测定钻屑瓦斯解吸值K1(预测孔布置见图一)。
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测定石门揭煤工作面煤层突出危险的临界值:干煤样0.5ml/g.min1/2 湿煤样0.4ml/g.min1/2当实测的钻屑瓦斯解吸值K1≥0.5ml/g.min1/2 (干煤样)或K1≥0.4ml/g.min1/2 (湿煤样)时,该石门揭煤工作面为有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对工作面煤层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直至经防治突出措施效果检验有效后方可采取安全护护措施进行作业。
煤和瓦斯突出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煤和瓦斯突出的预防措施有哪些?1.预防特别的区域性措施开采保护层开采具有煤和瓦斯特别危险的煤层群时,预先开采无特别危险或危险性较小的煤层,使有特别危险的煤层卸压,大量泄出瓦斯,从而使其减弱或失去煤和瓦斯特别危险。
这种预先开采的煤层称为保护层,被解除煤和瓦斯特别危险的煤层称为被保护层,如图所示。
开采保护层l保护层;2被保护层;3巷道2.预防煤和瓦斯特别的局部性措施1)超前钻孔。
在煤巷掘进工作面的前方,打直径为75300mm 的钻孔,排放瓦斯,并在钻孔四周形成卸压带,以防止发生特别。
一般钻孔深1520m。
超前钻孔常用于煤层较厚,赋存稳定,煤质较软,透气性较好的状况下。
但在打钻时,易出现夹钻、垮孔、甚至孔内特别等现象。
2)水力冲孔。
在进行采掘工作之前,使用高压水射流,在有特别危险的煤层(或石门揭煤)中,冲出假设干直径较大的孔洞。
冲孔过程中可排出大量瓦斯和一定数量的煤炭,因而在煤体中形成局部卸压区域,在这个区域内,则可防止发生特别。
水力冲孔常用于石门揭煤、煤层巷道掘进和回采工作面。
在石门揭煤时,采纳水力冲孔在工作面前方应保留3~5m的安全岩性。
3)震动性放炮。
为了诱导特别所采纳的一种特别放炮方法。
当井巷要揭开特别危险煤层时,在工作面布置较多的炮眼,装较多的炸药,以强力全断面一次爆破,瞬间揭开特别煤层。
借助放炮时产生的激烈震动力使煤层中潜能和瓦斯得到迅速释放,从而达到人为的诱导特别的目的。
震动性放炮时,除采用其他一定措施外,还应将井下人员撤到地面,在地面起爆。
为了减少影响生产,一般都在交接班时进行。
防治煤与瓦斯特别工作已不是单一的技术措施,而是一套完整的综合防治特别的系统工程,所以在开采特别煤层时,必须采用包括特别危险性猜测、防突措施、措施的效果检验、安全保护措施的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
煤与瓦斯特别危险性猜测分为区域特别危险性猜测和工作面特别危险性猜测。
区域特别危险性猜测的任务是确定井田内煤层和煤层区域的煤与瓦斯特别危险性。
防突措施

工作面防突措施一、防突工艺流程1、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87条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之规定,工作面掘进前,由防突科对该工作面进行连续不少于2次的突出危险性预测验证,经预测后各项指标均不超限及无突出预兆时,必须在正头煤壁上施工3个15m 深的地质探孔,施工探孔时必须在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经预测若其中任何1次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时,该工作面必须按突出危险工作面进行管理。
2、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88条和《防止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之规定,工作面经预测指标超限具有突出危险性时,必须严格执行“四位一体”防突措施,措施孔按防突措施设计(附图)要求进行布臵,措施孔施工结束后经效果检验措施有效后,在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可以进行掘进作业。
工作面每7.2米为一个大循环,若预测(效检)指标接近临界值应执行4.8米的小循环,每个循环必须进行工作面预测,每循环措施孔超前距不少于5米,预测(效果检验)孔超前距不少于2.5米,如遇地质构造带变化带、应力集中区或有明显的突出预兆时必须保证每循环留有不少于7米的措施孔超前距和5米的检验孔超前距。
防突工艺流程图 I掘进7.2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措施防突措施无突出危险有突出危险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二、突出危险性预测防突科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一零一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规定》之规定,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法、钻孔钻屑量及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法,对工作面进行预测。
1、预测方法:①预测时,在工作面断面中布臵3个直径Φ42mm的钻孔,孔深10m的预测钻孔,钻孔布臵在工作面中央与两帮,预测钻孔采用风煤钻和配套麻花钻杆施工。
钻孔应尽可能布臵在软分层中,一个钻孔位于掘进巷道断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他2个钻孔布臵在巷帮,开孔距巷帮0.5m处,终孔控制巷道轮廓线外3~4m,与巷道夹角26°,钻孔布臵如下图所示。
预测(效检)孔②钻孔每钻进1m用弹簧秤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间隔2米,即2米、4米、6米、8米、10米处用MD-2型钻屑瓦斯解吸仪测定钻屑瓦斯解吸指标△h2;4米、8米时测定一次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测量室的长度为1.0m。
掘进面防止煤与瓦斯突出技术安全措施

广安市李家沟煤矿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安全措施一、组织措施1、矿长对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定期检查,平衡防突所需的人、财、物,保证防突工作的实施。
2、技术负责人负责防突技术业务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审批防突措施,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建立矿井的防突资料档案,摸索矿井突出规律。
3、防突人员对所在岗位的防突工作负责。
负责施工过程中钻孔参数(孔深、方位、倾角、开孔位置)、煤体结构、钻屑量、钻孔流量及其他异常情况(喷孔、卡钻、响煤炮)等资料的详细记录。
4、防突办公室负责矿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安全措施的编制和实施。
①、负责对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技术措施、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设施的施工,并督促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
②、负责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效果检验报告单填写,并送矿井技术负责人审批,生产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审批结果组织生产。
③、负责掘进工作面牌板填写,并控制允许进度,严禁突破安全屏障。
④、负责对防突仪器、仪表的使用,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完好。
⑤、负责对发生突出后的掘进工作面现场资料收集与整理,填写突出卡片,搞好突出分析。
⑥、负责对掘进工作面工作人员进行防突知识培训,使其熟悉突出的预兆和防治突出的基本知识。
⑦、负责对掘进工作面的通风设施、压缩氧自救器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状况进行检查。
定期检查矿井通风系统,保证通风畅通符合要求。
6、掘进工作面班、组长和瓦检员负责突出预兆(喷孔、卡钻、响煤炮、瓦斯忽大忽小、煤层变化、地质构造等)资料收集;安全防护设施、局扇、风门等通风设施的完好情况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向技术负责人、矿长或业主汇报。
并负责向防突机构汇报生产进度,以防止超掘突破安全屏障。
二、掘进工作面区域性防治突出技术措施由于我矿K 1 1与K 2 1煤层相距较近,无法开采保护层,故采取超前预抽煤层瓦斯作为区域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
㈠、抽放措施的选择在岩石运输巷中实行对K 1 1与K 2 1煤层穿层网格预抽和在K 2 1煤层运输巷中实行对K 2 1煤层顺层抽放相结合的办法。
采煤面防突措施

一、区域综合防突措施1、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底抽巷施工穿层钻孔检测煤巷掘进区域各循环的煤层原始瓦斯含量数据,原始瓦斯含量大于8.0m3/t即预测为有突出危险区域。
2、区域防治突出措施采取在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及回风巷施工顺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措施,并经消突评价为无突出危险区域时方能组织生产。
瓦斯抽放参数:(1)距切眼200m范围钻孔间距为2.0m(抽放半径1.0m),距切眼200~400m范围钻孔间距为3.0m(抽放半径1.5m),距切眼400m 外范围钻孔间距为5.0m(抽放半径2.5m);钻孔直径75mm及94mm;(2)抽放钻孔封孔深度不低于18米;(3)单孔抽放负压不小于13KPa;3、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方法采用残余瓦斯含量参数作为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
沿采煤工作面推进方向每间隔30~50m布置1个检验测试点4、区域验证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标法进行区域验证(类似工作面预测),无突出危险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进行采煤作业并保留足够的突出预测超前距。
只要有一次区域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或超前钻孔等发现了突出预兆,则该区域以后的采掘作业均应当执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1、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42mm钻孔)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标法进行,沿采煤工作面每隔10~15m布置一个预测钻孔,深度8~10m,钻孔应当尽量布置在软分层中,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范围内)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或△h2值。
钻屑指标法预测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参考临界值2、工作面防突措施在采面运输顺槽往上15m至采面回风巷顺槽往下15m的范围内沿推进方向施孔径75mm钻孔实施抽放,钻孔沿煤层走向布置,其孔间距1~3m,孔深10~15米。
钻孔每施工结束一个,及时进行封堵接抽,经抽放8小时后,实施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
3、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采用钻屑瓦斯解吸标法检验工作面措施效果,方法同工作面预测。
煤矿防突安全防护措施管理制度

煤矿防突安全防护措施管理制度第一节避难硐室第一条有突出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采区避难硐室。
避难硐室的位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煤巷掘进工作面避难硐室间距不得大于300m。
第二条避难硐室设置在无应力异常、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的地点,前后20m范围内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符合安全出口的相关要求。
第三条避难硐室应有清晰、醒目的标示。
矿井避灾路线图中应明确标注避难硐室位置和种类,井巷中应有避难硐室的明显标示,以方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能够迅速到达避难硐室。
第四条避难硐室应有简明、易懂的使用说明和操作步骤,指导遇险矿工正确使用避难设施,安全避险。
第五条避难硐室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隔离门设置标准按照反向风门标准安设。
第六条避难硐室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米,深度满足扩散通风的要求,长度和宽度根据可能同时避难的人数确定,但至少能满足15人避难,且每人使用面积不得少于0.5m2。
第七条设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电话。
第八条避难硐室内放置足量的饮用水,安装压风自救装置,每人风量不得少于0.3m3/min。
如果用压缩空气供风时,需设有减压装置和带有阀门控制的呼吸嘴。
第九条避难硐室应根据设计的最多避难人数配备足够数量的隔离式自救器。
第二节反向风门第十条反向风门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和公司《技术管理规范》等规定,选用建筑物材料、施工方法及检查验收标准。
第十一条通防科负责反向风门的设计、位置的选定;通风区负责砌筑过程监督、验收和日常巡查、维护。
第十二条在突出煤层的井巷揭煤、煤巷和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进风侧,必须设置至少两道牢固可靠的反向风门。
风门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m。
第十三条反向风门距工作面的距离和反向风门的组数,应根据掘进工作面的通风系统和预计的突出强度确定,但反向风门距工作面回风巷不得小于10米,与工作面距离不得小于70米,如小于70米时应设置至少3道反向风门。
第十四条反向风门墙垛可用砖、料石或混凝土砌筑,嵌入巷道周边岩石深度可根据岩石性质确定,但不得小于0.2米;墙垛厚度不得小于0.8米。
浅谈伍家煤矿煤巷掘进工作面的综合防突措施

5 钻孑 , 设 计 1 个 L共 2个 抽 放 孑 。抽 放 钻 孔 深 度 : 头 孔 深 L 墙
为 6 两 帮 钻 孔 孑 深 分 别 为 4 0 m, L 2m~3 4 m。钻 孑 施 工 距 L
底 板 高 为 1 0m~ 1 3m, 孔 间距 4 5m 左 右 。抽 放 时 间 . . 终 .
必须 保 证 钻 孔 控 制 范 围 的 煤 层 达 到 《 矿 瓦 斯 抽 采 指 标 》 煤
3 4 / n, 对 涌 出 量 为 3 . 1 m。 t 煤 层 透 气 性 系 . 8m。 mi 相 5 0 / 。
数 1 3 ×1 _ 瓦 斯 流 量 衰 减 系数 0 0 2 新采 煤 层 透 气 性 . 3 0 , .6 .
Ch n]a r n , i a h a g e i o g L u Yu n u n n ( u i B a c ,Y n g n l g C l e y W j rn h a i g a g i o l r ,Ga a Ja g i 3 8 8 n i d n, in x 3 0 0 )
一
一 一
9 、 }
\ \
69 9 工作 面
通过 采 取 以上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 巷 的 瓦斯 逐 步 降 低 到 风 06 . %~O 8 % , 煤 墙 瓦 斯 降 低 到 0 9 ~ 1 0 , 山 角 .5 靠 . . 落
7
— / 1 、 、 ( 4 l /一 O
1 \ l J
推进方向
—
—
、
瓦 斯 降 低 到 1 5 以 下 。工 作 面 实 现 了安 全 生 产 , 工 作 .% 现
面 已安 全 收 尾 封 闭 , 回 收 煤 炭 1 共 2万 t 为 企 业 创 利
掘进工作面预防突出安全技术措施

掘进工作面预防突出安全技术措施根据XXX集团煤业管理有限公司文件,要求“高瓦斯矿井高标准管理,低瓦斯矿井高瓦斯管理”,XXX矿井为高瓦斯矿井,按突出矿井来管理。
一、巷道掘进前准备工作巷道掘进前,必须对掘进面进行瓦斯含量测定工作,巷道开始掘进后,每掘进100米对巷道进行一次瓦斯含量测定工作。
煤层瓦斯含量在7.5m³/t以下,或煤层瓦斯压力在0.74MPa以下时,工作面方可正常掘进。
二、掘进工作面预防突出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煤与瓦斯防治突出细则》:在突出威胁区内,根据煤层突出危险程度,采掘工作面每推进30-100m,应对工作面连续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区域预测验证。
其中任何一次验证为有突出危险时,该区域应该为突出危险区。
只有连续两次都为无突出危险时,该区域认定为突出威胁区。
巷道掘进时,煤层瓦斯含量在7.5m³/t以上,或煤层瓦斯压力在0.74MPa以上,并有瓦斯动力现象时,必须按突出巷道管理。
(一)突出危险性预测巷道掘进过程中由通风区人员每掘进100m连续进行两次突出危险性预测,队组负责配合。
突出危险性预测采用钻孔钻屑指标法,每预测循环留有2m的预测超前距离。
具体要求为:1、在煤巷掘进工作面迎头煤壁软分层中(无软煤层时,距煤层底板0.5~0.6m)布置3个预测钻孔,孔径为¢42mm,孔深10m。
其中一个钻孔位于巷道工作面中部,并平行于掘进方向,其它两个钻孔距帮约0.5m左右,与巷道中线的夹角为17~25°,终孔点位于图 1 预测钻孔施工布置示意图巷道轮廓线外2~4m处(如图1所示)。
2、预测钻孔每打1m测定一次钻屑量(S),每打2m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指标(K1)。
根据三个预测孔的最大钻屑量Smax 和最大钻屑解吸指标K1判定工作面突出危险性。
根据巷道施工情况,Smax 和K1的临界值,参照表1执行。
表1 钻屑指标法判定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3、预测为有突出危险时,执行防突措施;第一次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向前掘进8m 后再进行第二次预测,只有连续两次实测都为无突出危险时,该区域仍认定为突出威胁区;但必须保证每掘进50-100m连续进行两次突出危险性预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层掘进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第1条煤巷掘进工作面前方煤层的突出危险性预测采用钻屑解吸指标法(附一)、动态监测工作面的瓦斯涌出方法(附二)和现场观察方法(附三)。
第2条煤巷掘进工作面经突出危险预测,判断有突出危险,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煤巷掘进工作面执行防治突出措施后,的效果检验附一规定的预测方法进行措施效果检验。
检验孔孔深应小于或等于措施孔,并应布置在两个措施孔之间(图1)。
如果测得的指标都在该煤层突出危险临界值以下,则认为措施有效;反之,认为措施无效。
当措施无效时,无论措施孔还留有多少超前距,都必须采取防治突出的补充措施,并再经措施效果检验有效后,方可采取安全措施施工。
图1 掘进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孔布置图1一措施孔;2一措施效果检验孔;3一掘进工作面当检验孔孔深等于措施孔孔深(检验与措施孔孔深均采用钻孔向巷道掘进方向的投影孔深,简称投影孔深)时,经检验措施有效后,必须留有5m投影孔深的超前距。
当检验孔孔深小于措施孔孔深,且两孔投影孔深的差值不小于3m时,经检验措施有效后,可采用2m投影孔深的超前距。
第3条加强对地质构造的预测预报并要做好以下工作:1、施工过程中如工作面煤岩发生变化或各类钻孔出现异常,前方情况可疑、不清时,必须停止掘进,采取探测措施探明前方地质构造情况,并进行认真分析,形成书面分析资料,制定相应措施后方可恢复掘进。
2、掘进过程中,应随时观测地质构造及其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向总工程师汇报,并向矿调度室、施工区、队和通风部门通报。
3、在防突区域内作业的施工队技术人员应及时收集工作面煤层厚度、煤层结构破坏类型、地质构造等资料,若发现煤层或构造变化应及时向技术、通风部门通报。
第4条煤巷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采用超前钻孔排放措施。
1、深孔超前排放措施(即顺层掘进条带深孔超前排放技术)要求如下:(1)适用条件:①瓦斯地质图上标明的严重突出危险地段(带);②煤层松软、增厚或出现明显的突出预兆地段(如响煤炮、打钻时喷孔等);③在未受卸压保护的煤层内掘进巷道时出现预测指标超限的地带。
(2)直接在工作面安装钻机(含岩石电钻等)施工排放钻孔,孔深一般为20~30m,孔径为76mm。
钻孔布置见图2。
图2 超前长孔排放布孔图(3)可配合采用水力润湿、水力疏松等煤体注水防突技术措施。
(4)由通风部门设计超前排放钻孔,报矿总工程师审批后,由施工队负责施工。
其具体要求是:①施工前,由通风技术人员现场标定钻孔参数,施工人员严格按要求施工;②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将孔深、施工中出现的喷孔、卡钻等异常情况认真详细作好记录;③施工完毕,通风技术人员与施工队人员一道及时测定钻孔的实际参数,并填绘于防突措施工作图上;④针对实际布孔情况,对“空档”部位采取补充措施,保证工作面前方煤体不留“孤岛”,做到均匀卸压。
⑤煤巷掘进工作面实施顺煤层超前长钻孔(长度20m及以上)排放措施,每次必须留足沿轴线方向投影8m的措施超前距离,2、顺煤层掘进条带浅孔排放措施要求如下:(1)适用条件:①煤层松软、有自喷能力地带;②采用松动爆破措施装药难于到位的地点;③煤层透气较好的区域。
(2)要求:①首先探明煤层厚度,掌握煤层变化情况。
②排放孔应布置于软煤分层中,钻孔数量视煤层及其软分层厚度而定,原则是做到终孔位置的孔距小于排放直径,煤厚在1.5m以下布置一排孔、1.5m以上布置二排孔,保证控制范围以内的煤体充分、均匀卸压。
③排放钻孔直径:76mm。
④钻孔深度以8~20m为宜。
⑤排放钻孔有效排放半径76mm钻孔的排放半径为0.75m执行。
(3)排放孔的控制范围:应包括巷道断面和巷道断面轮廓线外四周(指煤层内)不小于3~5m;煤层上帮适当增大至6~8m。
必要时,可采用水力润湿或水力疏松煤体防突技术措施。
钻孔布置见图3、图4。
(4)实施浅孔排放措施,掘进工作面必须留足沿轴线方向投影5m的措施孔超前距离。
第5条采用钻孔排放措施,在地质构造破坏带或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处,不能按照措施要求实施时,必须打探眼查明煤层赋存条件,然后应采用76mm的排放钻孔作为补充措施。
第6条煤巷掘进工作面第一次实施局部防突措施或无措施超前距时,执行措施前必须采取小直径浅孔排放措施处理工作面前方5m及巷道轮廓线外3m(指煤层内)范围内的突出危险性,只有在工作面前方形成5m安全屏障后方可进入正常防突措施循环。
第7条在突出煤层的煤巷中,更换、维修或回收支架时,必须采取预防煤体冒落引起突出的措施。
第8条采取远距离放炮作业时,应适当控制爆破装药量和循环进度,并延长循环放炮间隔时间。
第9条实施钻孔排放防治突出措施后,必须进行措施效果检验,检验方法必须与预测方法相同。
1、检验时,指标未超限并未出现其他突出预兆,则留不小于5m检验孔超前距并严格执行安全防护措施组织生产。
2、检验时,若仍具有突出危险,则必须补打排放孔或延长排放时间,或采取其他强化措施,然后再进行措施效果检验,只有经检验证实措施有效,且未发现其他突出预兆,方可填写措施效果检验报告单送矿总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按总工程师批示执行安全防护措施组织生产。
3、若措施效果检验采用钻孔法,则钻孔不少于3个,孔径42mm。
孔深不应超过措施孔深,检验孔应布置在措施孔之间且预测有突出危险的部位,控制巷道轮廓线外不少于2m。
第10条采取的主要安全防护措施为远距离放炮、避难所、压风自救系统和隔离式自救器等。
第11条防突头面都必须执行防突报告单制度和放炮许可制度。
第12条若预测具有突出危险,必须实施防突措施,且经检验指标不超限,又无其他突出预兆后,方可采取远距离放炮。
若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可不采取防治突出的措施,但必须在进风流中放。
第13条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有闭锁、自动解锁功能以及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
第14条矿井必须按规定配置足够数量的便携式瓦斯报警仪,班组长以上的管理人员和零星作业人员下井必须佩带便携式瓦斯自动检测报警仪。
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必须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跟班检查瓦斯。
第15条凡下井人员必须佩带隔离式自救器。
第16条有突出危险的煤巷掘进工作面设置压风自救系统。
掘进工作面向外不超过40m 设一组,放炮地点设一组,每组6~8个;供压风自救系统所用的供风主管路必须设置牢固,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主管路上设置油水分离器,地点应在“作业规程”或措施中明确规定;支管可沿巷道底板敷设,其接头必须牢固可靠。
第17条突出危险掘进工作面在(正反向风门)300m以外的进风风流的巷道中设置避难(放炮)硐室,硐室临巷道面的墙壁厚度不小于800mm,并设置供人员进出的向硐室外开启的隔离门和观测门,门必须坚固牢实;硐室内应设置一组与人员相等的压风自救袋和直通矿井调度室的通讯电话以及局扇运转指示灯。
第18条矿井反向风门应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单层木板制做,且必须保证材质。
风门的横销不少于三根,其规格宽×厚不小于100×100mm,长度要与风门宽度一致,每根横销处用角铁牢固联接。
角铁长度不小于风门宽度50mm,并保证其两端都能搭接在门框上,上下端角铁均要用绞链与门框牢固联接。
反向风门必须上铁板,铁板要掩盖门板,距门边不大于10mm。
铁板厚度不小于2mm,每块铁板用不小于四颗螺栓与门板联接,再用铁钉钉牢。
第19条每道反向门都必须有牢固的底坎。
不过车的风门,其底坎要求在反向风门关闭后能将其抵牢;过车门的底坎高度以不影响通车为限。
每次放炮之前,施工队的班长负责关闭反向风门并用料石或木料等物将反向门支撑好,使反向风门受突出压力时底边有较强的承压能力,反向风门靠掘进工作面应加挡风帘。
第20条风筒穿过墙垛的孔洞必须设置逆止门(在掘进工作面侧),逆止门要能全面掩盖风筒孔洞,并超过风筒孔洞不小于20mm,逆止门用厚度不小于20mm的木板加工,厚度不小于2mm的铁板用铁钉牢固联接,然后用绞链与墙体联接牢固。
第21条矿井的通风系统必须独立、畅通、可靠,掘进工作面的回风流必须直接引入采区回风上(下)山,回风巷有效断面不得小于设计断面的百分之八十。
第22条矿井回风系统内不得设置通风控制设施,如受条件限制,因防火或瓦斯管理等特殊需要,必须在回风系统设控制设施时,应制定专门的技术措施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第23条通风系统要保证稳定可靠,如因掘进工作面发生变化或进行风量调节、系统调整时,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经矿井总工程师批准后,贯彻执行;并将变化了的情况及时填绘到通风系统图中。
第24条局部通风机扇前的正向风门每道都必须在进风侧加横杠,每次放炮前由施工班长将风门关闭并用横杠抵牢。
横杠在风门的中部,用直径不小于200mm的木料或工字钢等作横杠,其两端支点必须坚固。
第25条双巷套掘的掘进工作面,作为回风的横川断面不得小于4m2,且横川要与回风流方向的夹解小于90度。
有条件的地点回风横川距离掘进工作面不小于100m。
进、回风之间的隔风墙必须牢固可靠,厚度不得低于500mm。
正反向风门前的第一个横川的隔风墙要留孔,规格为1m×1m,此隔风墙在其回风侧用分板鱼鳞式搭接并钉稳后再用黄泥勾缝,既要保证其不漏风,放炮不会震坏,又要保证若掘进工作面发生一定量的煤与瓦斯突出可将其冲坏而起到卸压保护风门的作用。
第26条掘进工作面起爆点应设在距掘进工作面大于300m的进风侧正反向风门以外的安全地点,若受条件限制达不到时,由矿总工程师组织人员编制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第27条起爆点和岗哨位置必须在现场有明显标记,控制回风系统的岗哨距回风流的距离应不低于20m。
站岗人员必须携带隔离式自救器;起爆点人员在携带好自救器后,将自救袋压风开起,然后进入压风自救袋内方可进行启爆工作。
第28条启爆点人数不得超过三人,多余人员必须撤到“作业规程”或“措施”所指定的其他安全地点。
第29条防突头面放炮前,必须停掉掘进工作面头内(除局扇、监测)所有的动力电源,值班队干必须向矿调度室汇报,请求停掉回风系统的所有动力电源;并按作业规程或措施的规定撤人、设岗。
站岗人员必须得到设岗人员的通知后方可撤岗,切不可擅离职守。
第30条防突掘进面放炮前,必须由班长、瓦斯检查员向矿调度室汇报防突措施、工作面通风瓦斯、爆破参数、布岗、停电等情况,经调度室同意后方准放炮;放炮后亦必须向调度室汇报,请示同意并经30分钟后方准进入工作面检查安全,当确认工作面无异常并再次请示调度室同意后,方可恢复正常工作。
第31条正反向风门处有水沟而无水时应用砼将水沟堵严;水沟有水时,应在每道风门墙流水孔洞的上游侧设挡风帘,挡风帘必须作到既能档风,又能过水。
第32条突出危险工作面放炮前,必须将回风系统中所有的矿车、杂物或材料等清理干净,确保回风系统畅通无阻,巷道支护完好、断面积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