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来源于生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来源于生活——陈幼林访谈
2006年12月2日上午10时,天津大学的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内热闹非常。

应冯骥才先生之邀,天津著名平面设计师陈幼林和陈栋玲的“陈和陈视觉设计展”在这里开幕。

开幕式上冯骥才先生盛赞两位设计师,并指出希望通过展览唤起更多人对设计的关注,让更多的人了解设计,认同设计的价值。

开幕式后《设计·中国》专门采访了陈幼林先生。

设计•中国:陈老师您好,能不能给我们谈一下为什么举办这次展览?并且介绍一下展览中的作品?
陈幼林:举办这个展览主要是接到冯骥才老师的邀请,对我们自己来说,是一个使自己总结和提升的机会;对社会来说,是希望公众建立起“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处处需要设计”的观念,提高设计能改变生活的意识,认识到设计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舒适、更优雅、更有品位,从而带来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展览的作品大部分是我们两个平时用于商业性活动的设计作品,然后还有百分之二十是我们为这次展览做的主题海报。

设计•中国:展览中“油条”那幅海报是专门为这次展览做的吗?
陈幼林:对啊,那是专为这次展览设计的。

油条在天津被成为“果子”,是天津人生活中最普通、又是最爱吃的东西,在这里我拿它代表最平凡的生活。

两批儿果子的中间有行小字“设计与生活同在”,意在表达我的第一个概念:即只要有生活,就一定会有设计;同时我在这个果子上添加一个设计的符号,意在表达我的一个期望:就是如果将来有一天连像果子这样的东西都被予以设计了,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美好;此外,我在这两批儿果子上各自印上一个不同的‘陈’字,意味着我和栋玲之间的友谊是经过“油锅”的煎熬和考验的,我们的友谊牢不可破,我们的作品像果子一样深受民众的喜爱。

设计•中国:展厅一楼的玻璃厅被您改造成名为《坐在厅里观鱼的四把椅子》,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件作品?
陈幼林:冯先生整个文学院的建筑是由我们这里的建筑师周凯设计的,里面的布置基本上是中国传统的装饰,当他问我,有没有兴趣布置一楼的这个玻璃厅的时候,我就想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在这个建筑里增加一些现代的符号。

从这样一个初衷出发,我就把原来木头的柱子用不锈钢的材料作了一下包厢,为了和整个建筑有一个结合点,在不锈钢柱子上做上了一些非常小的文字,文字雕刻的内容用是唐诗和荷马史诗,同时也有英文版的两种字体。

为了和楼里面的电梯门统一,电梯门也用唐诗和荷马史诗来装饰,也是用非常小的字,唐诗大约能放300首左右,这是展厅外部的设计。

里面放了一把造型比较前卫的椅子,这样既有现代的味道,又与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的主旨相统一。

设计•中国:冯骥才先生说您是最具时代精神的设计师,还说您的作品很洋气,您认可这种说法吗?
陈幼林:说我们最具时代精神可能就是说我们现在还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我是比较喜欢国际化的东西,但是我还觉得一个设计师第一要把握的是,作品要跟承担的项目一致。

如果客户给你一个比较传统的项目,你就不能按照西洋的风格去做。

所以说,尽管我们的作品有这种倾向,但是实际作品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看。

设计•中国:陈老师,您觉得在展览过程中什么样的作品更加吸引您呢?
陈幼林:当然是构思巧妙,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作品更加吸引我。

设计•中国:那您觉得怎样才能有好的创意和构思?
陈幼林:作为一个设计师,第一重要的是能够把一个委托项目理解得很正确透彻。

如果你不能正确的理解客户的需求和委托,那剩下的什么都谈不上。

第二就是应该运用你积累的丰富的视觉语言创造性地去表达你所理解的概念,而不是普通的去转达。

那样是没有创意和升华的,还有就是不能抛掉了项目本身的意味,去任意任由所谓艺术的发挥,这样也是有
问题的。

因此这两个极端都不能走,这样才是比较好的创意。

设计•中国:您刚才说这个展览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与公众建立起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感念,那您怎样看待设计和生活的关系?
陈幼林:很多年前,人们忙于解决生存的问题,谈不上什么设计。

许多人考虑的仅仅是一个容身之地,根本没有大规模设计居室的余地,而当生存得到满足之后,人们便开始追求生存的更高境界,那就是生活。

在生活中人们懂得了怎样使周围环境变得更加赏心悦目时,质量较高的生活就开始了。

生活是很丰富的,并且每天都在变,设计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中蕴含着很多营养和灵感。

一个人如果离开生活离开这个社会,那么设计肯定是无源之水,没有什么灵感可言。

所以只有非常热爱生活,并且用自己全部的触角去感受生活,这样才能更好的得到创意灵感。

设计•中国:您平常除了教学外,更主要的是从事一些设计实践活动,那您怎样看待教学和实践问题?
陈幼林:我觉得就学校而言,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百分之六七十还应该是按照学校的课程设置来安排专业学习,教授有助于学生长期发展的基础课程。

百分之二三十相对密切的和社会实践相联系,接触一些在社会上正在实行的业务,这样对学生会很有帮助,而不是本末倒置,过于强调实践。

基础教学还是应该占很大比重。

设计•中国:那您怎样看待学生不能适应市场的问题?
陈幼林:学生毕业后有一个适应期是很正常的,我们不可能要求学生一毕业就很好的适应社会,那样才是不正常的。

但是这个适应期不能很长,并且不能是无休止的,因为确实存在很多人一直到毕业很多年后依然不能适应市场。

设计•中国:在学校怎样进行一些这种与实践结合的教育?
陈幼林:这就是按照我刚才谈到的百分之三十的比例,这就足够了,这百分之三十的比例就包括让他们有时间到广告公司去实习,去接近客户,听取客户的反应,去市场调查;看正在展示、销售、陈列的商品;接触实际的设计业务。

设计•中国:从教师的角度,对现在学设计的学生有什么希望和要求?
陈幼林:希望你们能够热爱自己的专业,热爱生活。

要对任何东西充满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设计师。

陈幼林简介: 陈幼林,1956年7月生,198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现任世纪坐标广告有限公司创意总监、陈幼林视觉设计工作室设计总监、中国包装技术协会设计委员会全国常务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平面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设计年鉴编委,应邀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南开大学、深圳大学、天津美术学院、天津工业大学讲学。

自1987至2000年,先后设计有《国际住房年》、《中国艺术节》和《群策群力,攻克癌症》等七套十一枚邮票由中国邮电部发行。

其中多枚邮票设计大奖,如《国际住房年》邮票设计获首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全场大奖、苹果电脑大奖。

2003年《家世界》标志设计获中国优秀品牌形象大奖最佳设计奖。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设计作品荣获大奖,如2004年《西安金泉》设计作品获中国优秀品牌形象大奖最佳设计奖;2005年《世界大学生滑水锦标赛》设计作品获中国优秀品牌形象大奖最佳设计奖;2006年《塘沽艺术剧院》获中国优秀品牌形象大奖最佳设计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