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知识点汇总
高中历史复习总结之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_
高中历史复习总结之罗斯福新政及当代资本主义_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2.资本主义国家在当时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导致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加剧了这一矛盾。
3.一战后,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和金融股票投机的虚假繁荣掩盖了这一矛盾。
(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造成经济危机: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大量产品被销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幅衰退。
2.造成社会危机:大量工人失业,无数人陷入贫困饥饿中,社会矛盾激化,资本主义社会处于动荡之中。
3.造成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这场经济危机走上了不同的政治发展轨道。
德日意成为法西斯国家;美国则开始了罗斯福新政。
(三)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程度特别大二、罗斯福新政(一)、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特点1、背景:①1929 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危机中;②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自由放任政策)③1932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2、内容:①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
通过《紧急银行法》,禁止兑换黄金和出口黄金,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加强国家对银行的管理和控制。
使银行与金融秩序恢复了正常,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
②恢复工农业生产。
1933年通过《农业调整法》,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提高农产品价格。
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农民利益,对农业复苏起到积极作用。
1933年6月,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全国工业复兴署执行该法。
该法以恢复工业生产为目标,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以减少盲目生产;并由国家干预、调节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为企业复兴创造良好的条件③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1933年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规定政府拨款进行大规模救济,并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负责。
同时,政府大力举办公共工程,对缓解失业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战胜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
2014年历史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考试说明考试要求:(1)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主要内容和特点;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3)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美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新变化和经济发展的表现;“福利国家”的出现;美国的“新经济”。
基础知识梳理: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经济危机的概念(1)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
(负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也是经济周期中的决定性阶段。
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爆发普遍的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体制的必然结果。
由于资本主义的特性,其爆发也是存在一定的规律。
(2)经济危机一般表现:①购买力下降,供给大于需求;②企业纷纷倒闭,业增加;③公众恐慌,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
1. 经济危机爆发原因⑴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⑵具体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更加突出(供求矛盾尖锐) ①贫富差距悬殊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
②分期付款、银行贷款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供求矛盾更加紧张③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也是经济危机的重大隐患。
⑶直接原因:股票投机,股价暴跌⑷各国长期推行自由放任政策,造成市场虚假繁荣,无法阻止危机大规模爆发。
2.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二、大萧条的表现及特点1、表现:股价暴跌;工厂倒闭;生产下降;失业剧增,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2、特点:(1)波及范围广(2)持续时间(3)破坏性强三、大萧条的影响①经济: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惨重,经济萧条;推动资本主义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知识汇编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知识结构】知识点一、1929 至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
(3)具体原因:自由放任政策、股票投机活动、盲目生产、无序竞争等。
2.概况(1)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票价格暴跌。
(2)表现:银行倒闭,工业生产下降,世界贸易额剧减,农民大量破产,失业人数剧增。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影响深远。
3.胡佛政府的应对(1)对策①前期:继续奉行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大幅度提高关税。
②后期: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提供贷款,签署紧急救济和工程建设法,扩大投资。
(2) 结果: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人民生活困苦,竞选总统连任失败。
4.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经济大危机的对策(1)提高关税:可以阻止、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市场,以尽可能地保护本国工业。
(2)实行货币贬值:可以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以增加商品出口5.影响(1)社会危机加深:这场经济大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2)国际关系恶化: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摆脱危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3)加强殖民掠夺:各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从而激起当地人民更强烈的反抗。
(4)“自由放任”失败:胡佛固守“自由放任”政策使危机不断恶化,社会矛盾尖锐。
知识点二、罗斯福新政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1)胡佛的失败:胡佛的反危机措施的失败,使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恶化。
(2)人民的呼声:全国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能够迅速摆脱经济危机。
(3)罗斯福的当选:1933年,罗斯福誓言实行新政,赢得选民的信任,成功当选。
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1)整顿银行业:颁布《紧急银行法》,恢复金融秩序,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一轮复习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 (2011·上海单科·18)罗斯福就任美国 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 ( ) • 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 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 D.美元逐渐升值
• (2010•江苏单科•17)1933年,美国成立农 业调查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这 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第六专题
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新 变化
第一讲:罗斯福新政 第二讲: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一讲:罗斯福新政
考点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
考点2、罗斯福新政
•考点1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
根本: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具体:供需矛盾,生产相对过剩(生产、分配、民众、资本家、政策) ; 直接:股票投机过度,纽约股市崩溃。
• (2011•福建文综•22)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 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
图6 A.生产严重过剩
图7
图8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2013年天津高考7题)下图中,美国汽车 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 是 •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大危机的政治影响
各国社会 矛盾激化 各国之间 矛盾激化 各国与殖 民地矛盾激化
社会危机
法西斯上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国际局势紧张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福利国家
含义: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
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 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 准的社会服务。
福利资金组成:
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和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
特点:
1.从单纯的救济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 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 2.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五)各国应对危机的对策 1.美国 1)胡佛总统的“自我治疗”——失败 2)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国家干预)——成 功 2.德国和日本 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战争策源地
三、胡佛总统应对危机(“自我治疗”)
(一)政策和措施 1.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不能克服生产无政府状态和产销矛盾) 2.大幅度提高关税; (导致各国关税战,加剧世界性危机) 3.1932年采取两大救济措施; (对缓解危机只是杯水车薪)
①国内——极大地破坏了国内的生产力,加深资本主义各国 严重的社会危机(阶级矛盾尖锐,政府信誉扫地,法西斯兴 风作浪) ②国际——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 a.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因市场争夺更激烈) b.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进一步加 紧掠夺所致)
二、世界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
恢复银行信用 稳定农产品价格 防止盲目竞争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稳定社会
恢复工业 农业生产
举办救济公共 工程 保护劳工权利 建立社会保障 体系
缓和劳资矛盾
稳定社会,早日 摆脱危机
二、罗斯福新政的施行
(三)新政的实质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四)新政的特点 1.新的政策:新的理论和政策,放弃自由放任传统政策 2.新的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实行 一些有利于平民的措施。 3.新的起点: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继续发展新起点
高考历史经济发展史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22页
返回导航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
序 ”,它奠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 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 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 促进社会的利益。 „„他们要求让 “ 看不见的手 ” 所造成的 “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 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 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 就让“ 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近代史编》
返回导航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5)总特征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进入了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②伴随新科技革命的发展,20 世纪 五六十 年代,西方国 家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③70 年代以来,随着“ 滞胀 ”问题的出现,新的经济发 展和调控模式也逐渐产生。
第9页
返回导航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3)影响 ①各国 工业 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 世界贸易额剧减,农业 也遭受了灭顶之灾。 ② 1933 年各国经济进入“ 持续萧条 ”阶段。 ③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与 殖民地 、 半殖民地 国家之间的 矛盾。
第10页
返回导航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2.杯水车薪 (1) 面对经济危机,胡佛继续奉行 自由放任 政策,让经济 进行“自我治疗”。 (2)1932 年是总统大选年,为了赢得连任,胡佛不得不采取 了两大措施: 一是成立
第5页
返回导航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3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导航人民必修2创新
三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知识梳理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背景:二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并投资兴建了大批企业,其调节和管理职能深入到主要经济部门,保证了战时经济的迅速增长,也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
2.表现(1)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2)政府慷慨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3)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3.特点:美国垄断资本实力雄厚,建立现代企业所需的巨额投资与私人资本积累有限的矛盾不像西欧国家那么尖锐;政府干预经济不是实行工业国有化,而是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与社会固定资本投资,推动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大发展。
4.实质:美国的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5.作用:二战期间,保障战时经济的迅速增长;战后迅速完成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1955~1968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1.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都把充分就业作为政府的主要目标。
杜鲁门和艾森豪威尔政府注重以解决就业问题来促进生产和消费,并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分别提出“新边疆”和“伟大社会”施政纲领,虽然有效,却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
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交替使用紧缩财政政策和赤字财政政策,都只能一时见效。
3.20世纪80年代,里根上台后,采用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1982年底,美国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
但存在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
4.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其宗旨是既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干预。
【高中历史】6罗斯福新政
证 将罗 为斯 美福 国︓ 人如 民果 实竞 行选 新成 政功 ︐ 我 保 !
在什么条件下实 行新政?
一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3、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 府 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能挽大厦之 将倾吗?
炉边谈话
罗斯福借助广播这 个当时最先进且最普及 的传媒工具,以围坐在 壁炉边与家人、朋友聊 天的形式发表谈话。他 将“炉边谈话”看成是 潜移默化地实施舆论导 向的极佳载体。罗斯福 总统的炉边讲话都像给 人们注射了一支镇静剂, 帮助当时的人们渡过了 一道道难关。
二、实施新政
1、阶段(2个阶段)
⑴第一阶段:1933-1935年,着重调整和复兴经济
④蕴含着新的契机
一 、实干家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在什么条件实 行新政?
1、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面对经济危机,当时的总统胡佛采取什么方 法摆脱危机?结果如何?
采取自由放任政策
加 深 危 机
胡佛政府
面临这种状况,美国人需要一个救星带领他们 走出危机,他们选择了谁?
口才出众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
他是一位杰出的美 国总统;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 四届的美国总统 (1933-1945) ;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 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 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 国总统;他被人们喻为” 狮子”和”狐狸”
2、新政的准备 1)组建智囊团
罗斯福初任总统时,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有 的学者认为:“罗斯福之所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就,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拥有一个美国历史上独一 无二的的‘智囊团’并能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 早在担任纽约州州长时,罗斯福就开始罗织各方面 专家,组建顾问班子。到入主白宫时,这个班子已 初具规模,后经挑选、扩充,日臻完善,形成了他 的“智囊团”,其中有大学教授、社会工作者、工 人活动家、律师、金融家等,正是这批智囊人物, 成为罗斯福作出决策时的主要思想来源。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笔记
专题十四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经济大危机(1929-1933年)1.背景: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的相对稳定时期,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2.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2)主要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激化。
(3)直接原因:美国股市的暴跌。
(4)政策原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3.爆发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
4.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生产下降、失业剧增金融危机(货币信用危机)工业危机农业危机社会危机5.特点:范围特别广、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6.影响:①经济上,破坏社会生产力,浪费社会资源。
②政治上,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的考验。
A、国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的矛盾;(工人罢工运动、农民运动)B、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英、法等国向殖民地转嫁危机)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关税战、倾销战、市场战、货币战。
)③改变国家格局:促使德日法西斯国家兴起和疯狂扩张,世界走向战争④促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由自由放任转向国家干预,经济体制由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经济大危机的沉重打击,将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推到崩溃的边缘。
(2)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失效,甚至加剧了危机。
(3)苏联的计划经济取得巨大的成绩。
(4)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断然放弃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2.目的①直接目的:结束经济混乱,摆脱危机②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3.主要内容:整顿财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调整工业生产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中心措施)以及其他一些法规,力图消除生产过剩,复兴工业(蓝鹰计划)调节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减耕减产),稳定农产品价格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解决失业问题,扩大消费需求;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进行社会救济,稳定社会秩序4、特点: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高中历史必修二复习提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一节、“自由放任”的美国课标要求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及特点,2、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资本主义世界的影响。
一、1929-1933世界经济大危机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②直接原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激化③具体原因:盲目生产、无序竞争、自由放任主义盛行、财富分配严重不均,以及胡佛政府的不干预等因素2、爆发:1929年,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场大崩溃为先导,出现疯狂的股票抛售风3、席卷:股市崩溃迅速席卷美国整个经济部门,并在资本主义世界引起连锁反应4、表现:股市崩溃、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剧增、生产下降5、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6、影响①破坏社会生产力②浪费社会资源③激化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A、国内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间的矛盾;(工人罢工)B、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由于英、法等国向殖民地转嫁危机)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关税战、倾销战、市场战、货币战。
)二、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1、一贯措施: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2、1932年措施:1932年是美国四年一次的总统大选举,为了赢得选举,胡佛采取了两大举措:①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大银行、大企业、大农场贷款;(主要目的是维护大资产阶级利益)②签署紧急救济与工程建设法,扩大公共工程项目。
但他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削减政府开支,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结果并未缓解危机。
3、特点: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三、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1、金融和信用危机2、工农业生产遭到巨大损失和倒退3、对外贸易额急剧下降4、国民收入锐减,失业剧增,贪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5、美国社会出现全面危机。
第2节、罗斯福新政课标要求列举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整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六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知识总结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罗斯福新政(一)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其影响1、原因: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化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②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③具体原因: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放任”政策,导致盲目生产和无序竞争;过度的股票投机,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市场的虚假繁荣;贫富差距过大。
2、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纽约股市崩溃,接着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大增,经济危机爆发。
然后迅速蔓延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特点:①范围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个生产领域)②时间长(1929~1933年)③危害大(生产下降,失业率高)4、影响:⑴消极方面:①内: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社会生产力遭到破坏,经济大幅衰退;大量工人失业,陷入贫困饥饿;社会矛盾激化,社会动荡)。
②外:加剧了世界形势的紧张(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各国间矛盾和摩擦日趋尖锐;各国加紧对外侵略,激化了与殖民地的矛盾;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战争策源地)。
⑵积极方面:促使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内部调整,国家干预经济职能扩大。
(二)理解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1、背景:(1)1929~1933年经济危机使美国面临空前严重的困难。
(2)胡佛总统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无法使美国度过危机。
(3)1932年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当选美国总统。
2、时间:1933开始3、目的:缓和经济危机(直接),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根本)。
4、主要内容:(首先从整顿银行入手)(1)整顿银行业:①颁布《紧急银行法》,恢复银行信用;②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恢复人们对银行的信心。
(2)调整农业:颁布《农业调整法》,减耕减产,国家补贴。
→减少农产品过剩,保证了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复苏。
(3)复兴工业:(中心措施)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经营规章,规定产量、价格、销售等方面规则,对企业进行政府监督。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席 卷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罗 斯 福 新 政
自愿合作
一直被视为美国历史 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是20世纪美国最孚众 望和受爱戴的总统, 也是美国历史上惟一 连任4届总统的人, 从1933年3月起,直 到1945年4月去世时 为止,任职长达12年。
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945
3、特点
(1)范围特别广
A、地域范围:
由美国爆发---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转嫁危机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
B、从经济范围看:
金融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 时迸发、相互交织
(2)持续时间特别长。
从1929~1933年,持续四年之久。
(3)破坏性特别大
---大萧条
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l/3以上,国际贸易 额减少2/3,失业人数更是高达3000万以上。甚至在危机过 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一蹶不振。
股市投机造成经济虚假繁荣
劳动人民
贫
富
悬
殊
生产与销售的 矛盾
资产阶 级
掩 盖
股票等 投机活动
金融市场 不稳定
美国的经济危机
1、爆发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
自由放任政策 具体原因: 贫富差距过大 股票投资过度 直接原因: 生产与销售矛盾激化
经 济 危 机 爆 发
经济危机?
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 危机。
使世 界局
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 势紧 各国为摆脱危机掀起经济战 张 (关税战、市场战、倾销战、 货币战)
思考: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为什么 会迅速波及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1、原因: (1)美国方面:
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2罗斯福新政知识导航
二罗斯福新政知识梳理一、实干家罗斯福1932 年,罗斯福起誓任职,成为美国第32 届总统。
他坚决放弃自由听任主义政策,实行新政。
二、实行新政1.阶段(1)第一阶段从 1933 年 3 月到 1935 年初,主要采纳应急举措,结束杂乱状态、稳固人心。
(2)第二阶段从 1935 年到 1939 年,主假如稳固和发展已获得的成就。
2.主要内容(1)整改银行业,战胜金融危机:银行休业整改;国会经过《紧迫银行法》。
(2)恢复工农业生产:①1933 年 5 月,国会经过《农业调整法》。
②6 月国会经过《全国工业中兴法》。
(3)举办救援和公共工程:①国会经过《联邦紧抢救援法》。
②政府鼎力举办公共工程。
(4)保护劳工权益:① 1935 年出台《全国劳工关系法》。
②1938 年出台《公正劳动标准法》。
(5)成立社会保障:国会经过《社会保险法》。
3.特色:在保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纳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涉的办法。
三、渡过难关——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使美国家过经济危机。
2.二战后快速发展,进入新的繁华发展阶段。
知识导学1932 年罗斯福入选为总统,为新政做了一系列准备。
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记忆时抓住重点词来记忆,如整改、恢复、举办、保护和成立等。
其特色是国家干涉经济,联系胡佛政府反危机举措的特色来对照记忆。
罗斯福新政经过国家干涉经济的方法,使美国家过了经济危机,进而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二战后的美国进入新的发展期间。
疑难打破1.罗斯福新政中“新”的理解解析:①新的理论:出现了新的经济政策——国家干涉经济的理论。
② 新的特色:尽量防止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争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公司制度,同时也采纳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举措,以和缓国内阶级矛盾。
③ 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其实是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把美国的个人垄断资本快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这类资本主义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广泛采用,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取新的生命力,成为持续向前发展的新的起点。
高考历史考点解析---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考历史考点解析---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点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
(2)具体原因:①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日益突出。
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人民相对贫困,供需矛盾尖锐。
②分期付款、银行贷款、股票过度投机,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③各国长期推行自由放任政策,造成市场虚假繁荣,无法阻止危机大规模爆发。
2.爆发(1)开始标志:美国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2)表现:股价暴跌,银行纷纷倒闭,企业大量破产,市场萧条,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剧增。
3.特点:波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4.影响:①经济:资本主义世界损失惨重,经济萧条;推动资本主义各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②政治:引发政治危机,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③国际关系: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争夺国际市场,不仅加深了危机,而且使国际关系日趋恶化,大战迫在眉睫。
考点2:罗斯福新政1.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
(2)胡佛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危机不断恶化。
(3)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首要任务是尽快摆脱危机。
2.措施(1)整顿财政金融: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和税制等,重建银行信誉。
(2)调整工业生产(中心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经济的管制;发起蓝鹰运动,公平竞争,以资鼓励;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规定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承认劳动者有组织起来与雇主集体谈判的权利,缓解劳资矛盾。
(3)调节农业生产: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
(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通过《社会保障法》,进行社会救济和保障;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刺激生产和消费,稳定社会秩序。
高中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2罗斯福新政知识导航21703100254
二罗斯福新政知识梳理一、实干家罗斯福1932年,罗斯福宣誓就职,成为美国第32届总统。
他果断放弃自由放任主义政策,推行新政。
二、施行新政1.阶段(1)第一阶段从1933年3月到1935年初,主要采取应急措施,结束混乱状态、稳定人心。
(2)第二阶段从1935年到1939年,主要是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2.主要内容(1)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银行停业整顿;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
(2)恢复工农业生产:①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
②6月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3)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①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
②政府大力举办公共工程。
(4)保护劳工权利:①1935年出台《全国劳工关系法》。
②1938年出台《公平劳动标准法》。
(5)建立社会保障: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
3.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取政府对国家经济全面干预的办法。
三、渡过难关——罗斯福新政的影响1.使美国度过经济危机。
2.二战后迅速发展,进入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知识导学1932年罗斯福当选为总统,为新政做了一系列准备。
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记忆时抓住关键词来记忆,如整顿、恢复、举办、保护和建立等。
其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联系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特点来对比记忆。
罗斯福新政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从而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二战后的美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疑难突破1.罗斯福新政中“新”的理解剖析:①新的理论:出现了新的经济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②新的特点: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③新的起点: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迅速推向美国式的、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这种资本主义模式在二战后被西方国家普遍采纳,资本主义制度由此获得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向前发展的新的起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
20世纪20年代
一、经济危机1
、时间:1929
年10月
2
、地点:美国-----资本主义世界((
1
)原因:①美国是当时的经济强国,对资本主义其它各国的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2)为什么没有影响社会主义国家:①当时世界上只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资本主义国家对进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外交孤立的政策;②当时苏联经济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
3、原因:①社会财富分配不均;②银行贷款和分期付款刺激了经济的虚假繁荣;③股
票投机行为导致经济泡沫;④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④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生产的相对过剩
具体表现:银行倒闭、工农业破产、失业人数上升、对外贸易额下降
5、影响:1>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浪费社会资源
2>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其他矛盾(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
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矛盾);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
6、措施
①胡佛政府
②罗斯福
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1)经济危机;(2)胡佛政府;(3)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
2、内容:
3、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影响
1、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不能消除)(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这场危机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2、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原因:罗斯福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压力)
3、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4、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开端
四、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发展历程:
A.开创:罗斯福新政时期;
B.巩固和发展:二战期间;
C.进一步发展:二战后
2、美国
3、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变化
4、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
5、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1)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西方福利国家得到发展,社会福利政策普遍实行;
(福利国家积极影响:①平等;②缓和矛盾;③稳定
消极影响:①财政负担;②挫伤积极性)
(3)第三产业蓬勃发展,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