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物理复习第五章 专题强化六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强化六 动力学和能量观点的综合应用

专题解读 1.本专题是力学两大观点在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多物体多过程的综合应用,高考常以计算题压轴题的形式命题.

2.学好本专题,可以极大的培养同学们的审题能力、推理能力和规范表达能力,针对性的专题强化,可以提升同学们解决压轴题的信心.

3.用到的知识有:动力学方法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基本规律),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命题点一 多运动组合问题

1.多运动组合问题主要是指直线运动、平抛运动和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的组合问题. 2.解题策略

(1)动力学方法观点: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基本规律. (2)能量观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3.解题关键

(1)抓住物理情景中出现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将物理过程分解成几个简单的子过程. (2)两个相邻过程连接点的速度是联系两过程的纽带,也是解题的关键.很多情况下平抛运动的末速度的方向是解题的重要突破口.

例1 (2016·全国Ⅰ卷·25)如图1,一轻弹簧原长为2R ,其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7°的固定直轨道AC 的底端A 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6R 的

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 点,AC =7R ,A 、B 、C 、D 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质量为m 的小物块P 自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 点(未画出),随后P 沿轨道被弹回,最高到达F 点,AF =4R .已知P 与直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14,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取sin 37°=35,cos 37°

=4

5

)

图1

(1)求P 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 (2)求P 运动到E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3)改变物块P 的质量,将P 推至E 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P 自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 处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 点.G 点在C 点左下方,与C 点水平相距7

2R 、竖直相距R ,求P

运动到D 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改变后P 的质量.

①直轨道与一半径为5

6

R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②水平飞出后,恰好通过G 点.

答案 (1)2gR (2)125mgR (3)355gR 1

3m

解析 (1)由题意可知:l BC =7R -2R =5R ① 设P 到达B 点时的速度为v B ,由动能定理得 mgl BC sin θ-μmgl BC cos θ=12m v 2

B

式中θ=37°,联立①②式并由题给条件得 v B =2gR ③

(2)设BE =x ,P 到达E 点时速度为零,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 p ,由B →E 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mgx sin θ-μmgx cos θ-E p =0-12m v 2B ④ E 、F 之间的距离l 1为l 1=4R -2R +x ⑤

P 到达E 点后反弹,从E 点运动到F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E p -mgl 1sin θ-μmgl 1cos θ=0⑥ 联立③④⑤⑥式得

x =R ⑦ E p =12

5

mgR ⑧

(3)设改变后P 的质量为m 1,D 点与G 点的水平距离为x 1、竖直距离为y 1,由几何关系(如图所示)得θ=37°.

由几何关系得: x 1=72R -5

6R sin θ=3R ⑨

y 1=R +56R +56R cos θ=52

R ⑩

设P 在D 点的速度为v D ,由D 点运动到G 点的时间为t . 由平抛运动公式得:y 1=1

2gt 2⑪

x 1=v D t ⑫ 联立⑨⑩⑪⑫得 v D =3

5

5gR ⑬

设P 在C 点速度的大小为v C ,在P 由C 运动到D 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12m 1v 2C =12m 1v 2D +m 1g (56R +56R cos θ)⑭ P 由E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E p -m 1g (x +5R )sin θ-μm 1g (x +5R )cos θ=12m 1v 2C ⑮ 联立⑦⑧⑬⑭⑮得m 1=13

m

多过程问题的解题技巧

1.“合”——初步了解全过程,构建大致的运动图景. 2.“分”——将全过程进行分解,分析每个过程的规律. 3.“合”——找到子过程的联系,寻找解题方法.

1.同学们参照伽利略时期演示平抛运动的方法制作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水平放置的底板上竖直地固定有M 板和N 板.M 板上部有一半径为R 的1

4圆弧形的粗糙轨道,P 为最

高点,Q 为最低点,Q 点处的切线水平,距底板高为H .N 板上固定有三个圆环.将质量为m 的小球从P 处静止释放,小球运动至Q 飞出后无阻碍地通过各圆环中心,落到底板上距Q 水平距离为L 处.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

图2

(1)距Q 水平距离为L

2

的圆环中心到底板的高度;

(2)小球运动到Q 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对轨道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3)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 答案 (1)3

4

H (2)L

g 2H mg (1+L 22HR ),方向竖直向下 (3)mg (L 24H

-R ) 解析 (1)由H =12gt 2和L =v Q t 可得距Q 水平距离为L 2的圆环中心到底板的高度为3

4H .

(2)由(1)可得速度的大小v Q =L

g

2H

, 在Q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N -mg =m v 2Q

R

对轨道压力的大小N ′=N =mg (1+L 2

2HR

),方向竖直向下.

(3)由动能定理有mgR +W f =12m v 2

Q -0,故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W f =mg (L 24H

-R ).

2.如图3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A 点,自然状态时其右端位于B 点.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轨道MNP ,其形状为半径R =1.0 m 的圆环剪去了左上角120°的圆弧,MN 为其竖直直径,P 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是h =2.4 m .用质量为m =0.2 kg 的物块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