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气总结
低温天气气象总结
低温天气气象总结一、概述低温天气是指气温显著低于正常水平的情况,常常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本篇气象总结将对近期低温天气现象进行概述,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二、低温天气现象1. 气温变化: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明显偏低。
北方地区的气温普遍低于零度,南方地区的气温也低于正常水平。
2. 冰冻天气:伴随气温下降,部分地区出现了冰冻天气。
路面、屋顶、树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结冰现象。
3. 极端天气:部分地区出现了大雪、冻雨等极端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和生活带来不便。
三、产生原因1.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冬季气温波动较大。
2. 冷空气活动:近期冷空气频繁南下,导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偏低。
3. 地理位置和地形:我国地理位置和地形因素也影响了气温的变化。
北方地区靠近冷空气源地,南方地区受到地形影响,容易形成逆温现象,导致气温偏低。
四、影响1. 农业影响:低温天气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影响。
特别是对于越冬作物,容易造成冻害和减产。
2. 交通影响:路面结冰对交通运输造成一定的困扰,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3. 电力影响:低温天气导致居民用电量增加,对电力部门带来一定的压力。
同时,冰冻天气也给输电线路带来安全隐患。
4. 健康影响:低温天气容易引发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儿童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更容易受到影响。
五、应对措施1. 农业措施:加强越冬作物的保温措施,如覆盖薄膜等,以减少冻害的发生。
同时,加强田间管理,适时施肥和浇水,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
2. 交通措施:加强道路巡查和维护,及时清理路面积雪和结冰,确保交通安全。
同时,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减速慢行,保持车距。
3. 电力措施:加强电力设施的巡查和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同时,加强电力调度和管理,确保居民用电的稳定供应。
4. 健康措施:加强健康宣传和教育,提醒公众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中国季风总结归纳
中国季风总结归纳中国季风是中国独特的气候现象,对中国的农业、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季风通过带来湿润或干燥的气流,在不同季节给中国各地带来不同的天气条件。
本文将对中国季风进行总结归纳。
一、季风的基本概念季风是一种以特定季节性变化为特征的风系。
在中国,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
夏季风主要是指印度洋季风,它带来了湿润的气流,影响了中国南部和东部地区。
冬季风主要是指西伯利亚冬季风,带来干燥的气流,影响了中国北部和西部地区。
二、季风的形成原因季风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地球的自转、大陆和海洋的差异加热、地形和气候的相互作用等。
具体来说,夏季季风是由于印度洋南部暖海流的形成,冬季季风则受到西伯利亚高压系统的影响。
三、夏季季风的特点与影响夏季季风主要表现为6月到9月期间,南海海洋和印度洋海域产生的气流在中国南部和东部地区的作用下,带来大量的湿润空气和降水。
夏季季风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给中国南部地区带来了充足的降水,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二是造成了梅雨季节的频繁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一定的困扰。
四、冬季季风的特点与影响冬季季风主要表现为11月到次年2月期间,西伯利亚高压系统的形成使得干燥的冷空气从中国北方和西部地区向南方移动。
冬季季风对中国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给中国北方和西部地区带来了寒冷和干燥的天气条件,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影响;二是冬季季风的北去和春季季风的南来交替,成为气温变化的重要标志。
五、季风与中国的气候区划季风现象对中国的气候区划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根据季风特征的不同,划分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包括南亚季风气候、西北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季风气候等。
这些气候区在不同季节的降水和气温分布上有显著的差异,也为中国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总结:中国季风是中国独特的气候现象,其形成原因与地球自转、地貌、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中国的季风主要有夏季季风和冬季季风,它们在不同季节给中国各地带来不同的天气条件和影响。
全国2024年1月气候总结
全国2024年1月气候总结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4年1月,全国的气候表现异常多变,各地出现了大范围的气温波动和降水情况。
这让人们回想起了去年同期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也引起了人们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担忧。
在1月的第一周,我国北方地区经历了一次大范围的寒潮袭击,导致气温骤降,一些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冻灾。
这给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也提醒了大家要时刻关注气象预警信息,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与此南方地区却出现了异常高温的天气,一些城市的气温甚至突破了历史纪录。
这种极端的气候现象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人们开始反思如何应对气候变暖的影响,降低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
在降水方面,1月份的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较为充沛的降水情况。
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多次降雨引发了洪涝灾害,给当地民众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这也提醒我们要加强城市防洪排水工程建设,提高城市抗灾能力。
2024年1月的气候表现复杂多变,北方地区寒冷,南方地区炎热,降水较多。
这种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我们每个人都要意识到气候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减少对地球的伤害,共同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
希望未来的气候会更加温和,我们的环境也会更加美好。
【2000字】第二篇示例:2024年1月,全国气候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特点,总体来说可以划分为北方地区的寒冷干燥和南方地区的温暖湿润。
在这个月里,各地的气温、降雨量和风向都呈现出相应的特点。
首先看北方地区,一月份的气温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尤其是东北地区,寒冷的天气一直持续着。
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份的气温常年较低,一月份更是零下十几度的时候比比皆是。
这些地区的降雪量也相当可观,给交通、农业等方面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东北地区的风向多以偏北风为主,加之气温较低,更加增加了寒冷感。
而相比之下,南方地区的气候则是温暖湿润。
一月份的广东、福建、浙江等省份气温在较为温暖的范围内,白天温暖舒适,夜晚稍微有些凉爽。
宁德天气总结
宁德天气总结概述宁德地处中国福建省东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
由于受到太平洋季风的影响,宁德的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夏季炎热而潮湿,冬季相对较冷。
本文将对宁德的天气特点进行总结,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宁德的气候条件。
夏季天气夏季是宁德气候的高温期,从6月到9月。
这个时候,宁德的气温通常在28摄氏度到35摄氏度之间,最高温度可以达到40摄氏度以上。
夏季是宁德降雨量最多的季节,经常会有强降雨和雷雨,降雨频率较高。
此外,夏季还经常出现台风的影响,给宁德带来强风和暴雨。
秋季天气秋季是宁德气候的转折季节,从9月到11月。
这个时候,宁德的气温逐渐下降,但仍然比较温暖,通常在20摄氏度到28摄氏度之间。
秋季是宁德的旅游旺季,天空湛蓝,气候适宜,是游览宁德景点的最佳时机。
冬季天气冬季是宁德气候的寒冷季节,从12月到2月。
这个时候,宁德的气温通常在5摄氏度到15摄氏度之间,但可能会有寒冷的北风吹来,使得体感温度降低。
冬季是宁德降雨较少的季节,降水量相对偏少,但仍然会有阵雨出现。
春季天气春季是宁德气候的过渡季节,从3月到5月。
这个时候,宁德的气温逐渐回升,但仍可能有寒冷的天气出现。
春季是宁德气候变幻莫测的季节,早晚温差较大,天气多变,常常会有阵雨和大风。
总结综上所述,宁德的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潮湿,降雨量多,常受台风影响;秋季温暖宜人,是旅游的好时候;冬季寒冷干燥,降雨较少;春季天气多变,气温回升。
了解宁德的气候特点,可以帮助人们在旅游或生活中做出合适的安排和准备。
历年杭州天气总结表
历年杭州天气总结表杭州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座城市,具有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历年的杭州天气总结表可以反映出这座城市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趋势。
首先,杭州的夏季炎热潮湿,气温较高。
从历年的数据来看,夏季的平均气温一般在28℃左右,最高温度可达到35℃以上。
同时,夏季也是降雨较多的季节,降雨量通常在每月150毫米左右,所以夏季是杭州较常遭遇台风的季节。
夏季的天气状况常常是炎热潮湿,时而下雨,时而晴朗。
人们在夏季需要注意防暑降温和防雨。
其次,杭州的秋季宜人凉爽,气温适中。
秋季的平均气温一般在20-25℃之间,适宜户外活动。
同时,降雨量也相对较少,每月平均在100毫米左右。
秋季的天气晴朗、干燥,气候适宜,是出行旅游的好季节。
接下来是杭州的冬季寒冷湿冷,气温较低。
历年数据显示,冬季的平均气温在5-10℃之间,最低气温可达0℃以下。
冬季降雨量相对较少,每月平均在70毫米左右。
冬季的天气一般阴冷湿冷,时常出现雨水和雨夹雪,人们需要加强保暖措施。
最后是杭州的春季温暖潮湿,气温回升。
春季的平均气温一般在10-15℃之间,温暖而湿润,气候多变。
春季降雨量较多,每月平均在120-140毫米左右。
春季的天气常常是多云、阴雨绵绵,气温逐渐回暖,植物开始萌芽,春意盎然。
总的来说,从杭州的历年天气总结表中可以看出,这座城市具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夏季炎热潮湿,秋季宜人凉爽,冬季寒冷湿冷,春季温暖潮湿。
根据这些气候特点,人们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在夏季注意防暑降温和防雨,适时选择户外活动;在秋季外出旅行宜人;在冬季加强保暖措施;在春季享受阳光温暖,注意防雨。
这些历年杭州天气总结表的数据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适应杭州的气候,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同时,也可以为杭州市民和游客提供气象预报参考,让人们做好心理和物质准备,以应对各种天气状况。
全国2024年1月气候总结
全国2024年1月气候总结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024年1月,我国的气候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不仅在气温、降水量等方面有所变化,还在风向、湿度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情况。
在全国范围内,气候总体呈现出了一种比较稳定的态势,但也不乏一些局部的极端天气事件。
就气温而言,2024年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呈现出了明显的偏高趋势。
南方地区的气温普遍偏高,尤其是在华南和华东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摄氏度,甚至更高。
而在北方地区,气温相对较低,但也比常年同期高出一些。
这种明显偏高的气温情况,一方面可以说明这个月整体比较暖冬,另一方面也可能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降水量方面,2024年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明显偏多,在广西、广东、福建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了较为丰富的降水,引发了一些洪涝灾害。
而北方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少,一些地区出现了干旱情况,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风向和湿度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
在南方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风向多为偏东南或偏南风,湿度也相对较大,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而在北方地区,风向多为偏西北或偏北风,湿度相对较低,给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了一些干燥的感觉。
2024年1月全国的气候总体呈现出了一种比较稳定的态势,但也不乏一些局部的极端天气事件。
我们需要不断关注气候变化的情况,加强气象预警和应对措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希望未来我国的气候能够更加稳定和宜人,让人们能够更好地享受美好的生活。
【字数超过2000字】第二篇示例:2024年1月,我国多地气温持续偏高,降雨偏少,以北方地区为主,全国普遍干旱,出现大面积水源不足的情况。
此次极端天气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给人们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
据气象部门统计,2024年1月全国气温整体较往年同期偏高,尤其是北方地区,如北京、河北、吉林等地的气温高出正常值2-4摄氏度。
第4节 中国的气候
最高温
成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5)地形:背风坡,易形成焚风效应而增温 32℃
总结: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太阳辐射(太阳高度、昼长、天气) (2)海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大气环流:冬季风、夏季风、副高等 (4)地形:海拔;迎(背)风坡;阳(阴)坡 (5)下垫面性质:裸地、绿地、植被、水面 (6)洋流:暖流、寒流 (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绿地公园;植树造林
例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变化(阴影部 分表示雨带)
1、根据锋面雨带推移过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为( A. ③①④② B. ②③①④ C. ④②③①
B) A
D. ③①②④
2、当江淮地区“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时, 雨带位置示意为图(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年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季节分配、年际变化)
特 点: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漠河
最低温
纬度高,太阳高度小,白昼短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白昼长
南海诸岛
最高温
(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特 点: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除青藏高原外)
24℃
吐鲁番 地形:海拔高,气温低
(1)太阳辐射: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8℃ (1)虽然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但白昼 ( 2)地形: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因 16℃ 时间比南方长、日照时间长 (3)下垫面性质:多沙漠,地面吸热增温快 (4)海陆性质:深居内陆,夏季增温快 最低温
B
(三)我国的温度带划分
(2 1)温度带的划分 )活动积温:≥10 (依据热量) ℃持续期内,日均温之和
寒温带
(≥10℃的持续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
1600℃
高考地理天气专题最全知识点总结
⾼考地理天⽓专题最全知识点总结天⽓专题思维导图天⽓与⽓候的区别天⽓是⼀段时间(⼏天)内的⼤⽓运动及其现象的特征。
这⼀时间内的⼤⽓运动只要是指与⼈类活动有关的局地风向、风速等,现象也是与⼈类的⽣产、⽣活有关的各种天⽓现象。
天⽓⼀般包含了七个要素:⽓温、⽓压、湿度、云、降⽔、能见度和风。
温度体现了⼤⽓的热⼒状况⽓压是⼤⽓质量的体现湿度是⼤⽓中⽔汽含量的描述风表⽰⼤⽓运动的状态云和降⽔则是⼤⽓中发⽣相变的结果能见度则变现了⼤⽓的透明度所以说,天⽓是各种要素综合表现的⼤⽓状态。
天⽓是与中尺度天⽓系统(200-2000KM)的⽣消和移动相连的,因此,天⽓系统的移动速度和⽣命期决定了局地天⽓变化的时间尺度。
⽓候是⼀段时间内(如:1⽉、1季、1年或多年)天⽓的总和特征。
⽓候可分为:短期⽓候⼗年际—年代际⽓候历史时期⽓候地质时期⽓候⼀、天⽓系统(1)锋⾯系统锋⾯就是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不同的冷、暖⽓团的交界⾯。
锋⾯与地⾯的交线,称为锋线,也简称为锋。
锋⾯的长度与⽓团的⽔平距离⼤致相当,由⼏百公⾥到⼏千公⾥,宽度⽐⽓团⼩得多,只有⼏⼗公⾥,最宽的也不过⼏百公⾥。
垂直⾼度与⽓团相当,⼏公⾥到⼗⼏公⾥。
1.1 冷锋冷锋是指冷⽓团主动向暖⽓团移动形成的锋,是中国最常见的⼀种锋,可以活动于全国各地。
冷锋天⽓状况:过境前——⽓温较⾼、⽓压较低、天⽓晴朗;过境时——刮风、降温、阴天、降⽔(雪);过境后——⽓温降低、⽓压升⾼、天⽓转晴。
冷锋在我国活动范围甚⼴,⼏乎遍及全国,尤其在冬半年,北⽅地区更为常见,它是影响我国天⽓的最重要的天⽓系统之⼀,常常带来寒潮灾害,夏季时多⼀型冷锋,影响范围较⼩,⼀般只达黄河流域,我国北⽅夏季雷阵⾬天⽓和冷锋活动有很⼤的关系。
另外,春季的冷锋在华北⼀带可能还会形成沙尘暴。
1.2 暖锋暖锋是指锋⾯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推动锋⾯向冷⽓团⼀侧移动的锋。
暖锋多在中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活动,⼤多与冷锋联结在⼀起。
留坝的天气总结
留坝的天气总结一、引言留坝是一个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城市,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该地的天气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对留坝的天气进行总结,包括其气候特征、季节变化、主要天气现象等内容。
二、气候特征在留坝,由于地处内陆,受到非常明显的大陆性气候影响。
其气候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年均气温较低:留坝年均气温约为10摄氏度,使其成为一个相对寒冷的地区。
2.显著的四季变化:留坝拥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
3.降水分布不均匀:年降水量较少,约为400毫米,且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夏季。
4.风力较大:留坝的地势平坦,多数时间受到较强的风力影响,尤其是春季和冬季。
三、季节变化1. 春季留坝的春季一般从3月份开始,此时气温逐渐回升,但仍显寒冷。
春季的天气变化多端,早晚温差较大。
偶尔会出现风沙天气,需要注意防风和防尘。
2. 夏季夏季是留坝最炎热的季节,气温通常在30摄氏度以上。
夏季降水较多,但多以短暂的阵雨形式出现。
需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中暑。
3. 秋季秋季一般从9月份开始,气温逐渐下降,并伴随着较多的晴朗天气。
秋季是一个适宜旅行的季节,可以欣赏到美丽的秋景。
4. 冬季冬季是留坝最寒冷的季节,气温常常在零摄氏度以下。
冬季多数时间受到较强的风力影响,寒冷刺骨。
需要注意防寒保暖。
四、主要天气现象留坝的天气现象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晴天:晴朗的天气较为频繁,尤其是秋季和冬季。
2.阴天:阴天出现的频率较高,主要分布在春季和夏季。
3.雨天:夏季是降雨最多的季节,多以短时阵雨的形式出现。
4.雪天:冬季降雪较为常见,但降雪量一般较小。
5.霜冻:冬季寒冷时期常出现霜冻现象,对农作物造成一定影响。
五、结论综上所述,留坝的天气特征主要包括年均气温较低、四季明显、降水分布不均匀和风力较大等。
季节变化方面,留坝的春季温差大,夏季炎热,秋季宜人,冬季寒冷。
主要天气现象包括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和霜冻等。
我国气候知识点总结
我国气候知识点总结气候是地球表面上一定时期内的大气状态,由气温、降水、风向、风速、湿度等因素组成。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气候特点。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我国气候知识点。
一、我国气候带及特点1. 热带气候我国南海诸岛及台湾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高温多雨,夏天多热带季风影响,气温高,降雨充沛。
而冬季则多受到冬季季风影响,气温适中,降水较少。
2. 亚热带气候我国南部、东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较低,适宜的降水,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3. 温带气候我国东北部和华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春季风沙天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而中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
4. 寒带气候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寒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夏季短而凉爽,冬季长而严寒,降雪丰富,冰雪天气较为明显。
5. 藏区高原气候我国西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气候,特点是气温低,气压低,阳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平均气温较低,夏季短而凉爽,冬季冰雪覆盖。
二、我国气候的季风特点季风是指一定季节内,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化引起的风向变化。
1. 东亚季风中国东部地区受东亚季风影响,夏季为东南季风,冬季为大陆季风。
夏天冷暖空气交汇,带来了大量的降水,为中国东部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雨水,利于农作物生长。
冬季则受到大陆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下降,没有降水。
2. 南亚季风南亚季风主要影响印度次大陆和中国西南地区,夏季为南亚季风,冬季为逆季风。
夏季受孟加拉湾季风的影响,带来了大量的降水,而冬季则由于印度次大陆的高压势力带来了干燥的天气。
3. 西风季风中国西北地区受西风季风的影响,夏季为西南季风,冬季为西北季风。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气温高,降水充沛。
而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气温低,降水较少。
三、我国气候变化及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造成了重大影响,加剧了自然灾害,而我国的气候变化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总结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气候总结学问,先要能博大而后能精深;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这世界的美满,就在于有缺陷。
——朱光潜一、气候类型复杂多样:1.气温分布特点:冬季我国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我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2.温度带与农业:温度带作物熟制农作物4.干湿地区:干湿地区干湿状况主要分布地区天然植被湿润区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800毫米东北山地、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东南部等森林半湿润区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等森林草原半干旱区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200~400毫米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草原干旱区降水量<蒸发量;年降水量<200毫米内蒙古高原西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荒漠5.气候类型:二、季风气候显著:1.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三、多特殊天气: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
你怎么样,中国便是什么样;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
气候特征总结
气候特征总结
1 按季节特征划分
中国的气候特征一般按季节划分,四季分明: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1.1 春季
春季的气候特征是温和的,南方早春天气往往有强烈的湿性,西
北地区反映出湿润与酷热相间的性质,华北地区则为大风和强降温等
天气。
1.2 夏季
夏季气候炎热,湿度大,降水强度大。
内蒙古、新疆东部等地夏
季气温极高,华中地区夏季酷暑连绵,西南地区多雨多雷,华南地区
多雨多雾。
1.3 秋季
秋季气候介于温凉之间,干燥蓝冷,降水量逐渐减少。
天气变暖
是秋季气候可观察到的一种重要特征。
1.4 冬季
冬季气温低,湿度大,强降温。
中国东部一带多雨多雾,青藏高
原南部也有雨雪交织,东北地区也有一定的降雪量。
2 按地理位置特征划分
2.1 东部沿海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的气候特征一般为潮湿热带,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温度均较高,地面湿度也较大,降水量也比较充沛。
2.2 东部内陆地区
东部内陆地区的气候型式多变,季节性湿润南部与温带干燥北部
反映出湿干质性的变化,同时有明显的冬季阳光充足的特点。
2.3 中部河谷地区
中部河谷地区气候温和,较年平均气温稍高,也较易受到湿润气
流和强冷空气影响,因此夏天也较冷,凉爽,在雨水相对丰沛,降温
稳定。
2.4 西部山地地区
西部山地地区气候干燥,降水量较少,气温较低,春秋中气温变
化较大,一年四季均具有明显的轮变特征。
以上是中国气候特征的一般概况,地理位置的不同会对气候具有
不同的影响,具体的气候特征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来细化描述。
北京6月份天气总结
北京6月份天气总结北京市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国的首都。
由于地处内陆,北京的气候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6月份是北京夏季的开始,天气逐渐变热,降水量也较多。
下面将对北京6月份的天气进行总结。
一、气温6月份的北京,气温逐渐升高。
月初的平均气温约为20摄氏度左右,而月末则达到了约28摄氏度。
白天的最高气温可达到30摄氏度以上,夜间的最低气温一般在18摄氏度左右。
由于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市区内的气温往往比郊区高出2-3摄氏度。
二、降水6月份是北京的雨季,降水量相对较多。
整个月的平均降水量在100毫米左右,大部分降水集中在下半月。
由于季风的影响,北京的降水主要以阵雨和雷雨为主,持续时间较短。
在降水的日子里,天空多云,气温稍有降低,空气湿度较大。
三、风向6月份的北京主要受到南风和西南风的影响。
南风带来了湿润的暖湿气流,使得气温升高;而西南风则带来了较强的热量,使得气温进一步上升。
这两股风相互交替,使得北京的气温波动较大。
四、日照时间6月份的北京日照时间逐渐增加。
整个月的平均日照时数约为8小时左右,但由于天气多变,有时会出现连续多日的阴雨天气,导致日照时间减少。
此外,由于北京的大气污染较重,有时会出现灰霾天气,进一步降低了日照时间。
五、气候特点总体来说,北京6月份的天气以炎热多雨为主要特点。
气温高,降水多,湿度大,日照时间相对较短。
这样的天气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人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适时避开暴雨天气,合理安排室内外活动。
六、生活建议针对北京6月份的天气特点,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建议。
首先,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
可以选择在清晨或傍晚时段出行,避免中午时段的高温。
其次,要做好防雨准备,随身携带雨具,特别是在下半月。
此外,要注意空调使用,避免过度制冷导致感冒。
同时,要多补充水分,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北京6月份的天气以炎热多雨为主要特点。
了解并适应这样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中国气候的总结
中国气候的总结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气候多样的国家,涵盖了不同的气候区域,从北方的寒冷干旱到南方的湿润炎热都有涉及。
下面将对中国气候作一个总结,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了解:中国的气候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类型:冷温带、温带、暖温带和热带。
冷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夏季短而炎热,冬季则是寒冷而干燥。
温带气候多呈现出四季分明的特点,北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以及南方的长江流域都处于温带气候区。
暖温带气候则分布在中国的南方,比如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温暖。
热带气候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海岛屿和南部沿海地区,气温高、湿度大。
中国的气候也因地形、地势的不同而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比如中国东部是一个沿海平原,气温较为温和,降水也相对较多,而中国西北地区则是一个高原盆地区域,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则寒冷干燥。
中国的地势还使得西南地区常年多雨,湿度较大,而西北地区则干燥少雨。
中国的气候也受到季风的影响。
中国有明显的季风气候,主要有东亚季风、南海季风和西南季风。
东亚季风表现为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少雨。
南海季风则主要影响中国南海沿岸地区,带来大量的降水和高湿度。
西南季风主要影响中国西南地区,也是中国的雨林气候区域,降水充沛,湿度高。
在中国的气候中,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温度呈现出明显的从东部到西部递减的趋势。
东部地区年降水量较多,气温较为适宜,西北地区则干燥少雨,气温较低。
同时,中国的气候也因全球气候变化而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如近年来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涝、干旱和台风等。
总体来说,中国的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具备各种特点和独特之处。
这种气候多样性为中国的农业、生态和旅游等领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气候变化的挑战。
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在全球合作的框架下,才能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中国气候的知识点总结
中国气候的知识点总结中国地域广阔,纬度横跨辽阔的亚热带、亚寒带和寒带,狭长的国土纵深地跨出辽阔的热带、北温带和寒带三个气候区带,因此中国的气候多样变化、复杂多变。
一、中国气候分区中国气候地域分布很明显,包括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多个气候带。
1.亚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区包括长江流域、南部和东南部地区。
夏季比较长,冬短温和,降水充沛。
这里年平均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上。
2.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区包括黄淮海平原,以及东北部和西南部。
这些地区冬寒夏热,降水充沛丰富。
3.寒带气候:中国的寒带气候包括新疆北部和东北部,以及青藏高原地区。
这些地区气温低且降水少。
二、气候要素中国气候变化的要素包括温度、降水、湿度、气压和风等,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组成中国的气候特点。
1.温度:中国的气温在不同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东部和南部地区气温较高,西部和北部地区气温较低。
年平均气温在-2摄氏度到18摄氏度之间。
2.降水: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充沛,但东北地区降水较少。
中国南方水汽充足,多雨的时间较短,北方则雨量较少。
3.湿度:中国南方湿度较大,北方湿度较小。
4.气压:中国气压的变化主要受季风、地形和气候带的影响,东部地区气压较大,西部地区气压较小。
5.风:中国东部地区风力较大,主要受季风的影响,南方地区多为暖湿季风,北方地区为干冷季风。
三、气候特点1.季风气候: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主要受东亚季风和西风带的影响。
东亚季风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和南部地区,西风带主要影响中国西部地区。
2.干旱气候:中国西北部和内蒙古地区属于干旱气候,降水少,干旱频发。
青藏高原处于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带。
3.高原气候:中国青藏高原气候属于高寒气候,气温低,气压低,降水少。
四、气候变化中国气候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变化等。
1.全球气候变暖:中国的气候变化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包括气温上升、降水模式变化等。
2.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城市化等因素也影响着中国的气候变化。
天气变化调查报告总结
天气变化调查报告总结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越来越明显,各种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引发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担忧。
本文针对我国近年来天气变化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撰写了报告,旨在总结天气变化的趋势及其影响,为社会提供参考和倡导更加环保的生活方式。
一、调查背景及方法本次调查的背景是中国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现象,如严重暴雨、暴风雪、干旱、高温等,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让人们逐渐认识到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内容包括受访者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对影响最大的气候变化的看法、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程度等。
二、调查结果分析1. 受访者对气候变化的认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超过50%的人认为气候变化已经给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另外还有约30%的人认为气候变化是存在的,但对人类影响不大。
这一结果表明,人们对气候变化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认知度。
2. 影响最大的气候变化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暴雨和高温对社会和人类生存发展产生的影响最大,这也与我国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暴雨和高温天气现象相符。
其次,受访者也认为气候变化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这一结果表明,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初步认知,但对不同气候变化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加深理解。
3. 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对的挑战,需要政府和个人共同参与应对。
近7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如节约用电、减少车行等。
另外,超过60%的人认为需要通过科技、政策等手段来应对气候变化。
这一结果表明,人们对应对气候变化的方式和手段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提高对具体实践的认知度。
三、对策建议通过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人们已经开始关注气候变化,但仍有许多人对气候变化了解不足,对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方式和手段不清晰,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教育。
恶劣天气情况总结汇报
恶劣天气情况总结汇报恶劣天气情况总结汇报一、引言恶劣天气是指极端天气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暴雨、暴雪、台风、龙卷风等。
恶劣天气不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不便,还可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本次汇报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恶劣天气的影响和其带来的应对措施。
二、影响1. 生活影响:恶劣天气可能导致交通堵塞、停工停产、断电断水等,给生活带来不便。
2. 经济影响:暴雨、暴雪等极端天气可能破坏农作物、城市基础设施,给经济带来损失。
3. 安全影响:台风、龙卷风等天气可能引发建筑物倒塌、水灾、火灾等安全事故。
三、应对措施1. 预警机制:完善气象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提醒民众做好准备。
2. 设施建设: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强防洪设施建设,减轻水灾风险。
3. 资金投入:增加投入,加强农田排水设施建设,提高农作物抗灾能力。
4. 救援措施:建立应急救援机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5. 教育宣传:加强灾害防治知识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的应对能力和自救自护意识。
四、案例分析1. 2020年杭州暴雨:今年7月,杭州市遭遇持续性暴雨,导致多个交通要道被淹,交通瘫痪,房屋被淹,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针对此情况,杭州市政府出台了临时停产停工等应对措施,并向受灾群众提供紧急救援和生活物资。
2. 2019年台风“利奇马”:2019年8月,中国东部多个省市受到台风“利奇马”的侵袭,城市遭受严重水灾,多所学校被淹。
政府组织救援队伍进行抢险救援,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受灾群众得到及时疏散和安置。
五、结论恶劣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应对恶劣天气的发生。
加强预警机制建设,提高公众的应对能力和自救自护意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等都是减轻恶劣天气带来影响的重要手段。
只有当各方共同努力,将恶劣天气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才能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台州天气30天总结
台州天气30天总结背景本文档总结了台州市过去30天的天气情况。
通过收集和分析天气数据,我们将为读者提供台州市过去一个月的天气趋势和变化。
本文档的编写旨在为读者了解台州市的气候特点以及未来的天气预测提供参考。
数据来源本文档使用的天气数据来自于台州市气象局的官方记录。
这些数据包括每天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降水量、湿度等信息。
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并将结果呈现在本文档中。
气候特点台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宜人。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而冬季相对较干燥。
台州市气候四季分明,气温较为适宜,是旅游和居住的理想地区之一。
天气变化趋势根据过去30天的天气数据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台州市天气的变化趋势如下:1.气温波动较大:在过去30天中,台州市的气温变化较为明显。
最高温度在30摄氏度以上,最低温度在20摄氏度左右。
由于受到季风的影响,温度波动较大,需注意天气变化,选择适当的着装。
2.降水量较多:夏季是台州市的雨季,过去一个月中有多次降雨天气。
根据数据统计,大部分的降雨情况发生在下午或晚上。
在出行时,需随时关注天气预报,随身携带雨具。
3.湿度较高:由于台州市处于沿海地区,空气湿度较高。
过去30天中,湿度相对较高,平均在70%以上。
这对于一些容易受潮的物品和环境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需注意防潮。
综上所述,台州市过去30天的天气表现出较大的温差,降雨较多,湿度较高。
这些气候特点给居民的生活和农作物的种植等方面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未来天气预测以下是台州市未来7天的天气预报:日期天气状况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风力级别第1天多云31 24 2级第2天雷阵雨29 23 3级第3天中雨26 21 4级第4天阴24 19 3级第5天小雨20 17 3级第6天小雨22 18 3级第7天多云25 21 2级注:以上天气预测仅供参考,实际天气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化。
结论通过对台州市过去30天天气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温度波动较大,降雨较多,湿度较高是台州市的气候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天气Char1 西风带大型扰动1、西风带波动长波:也称罗斯贝波、行星波。
波长3000~10000公里,全纬圈约为3~7个波,振幅10~20个纬距,平均移速10个经距/日以下,有时很慢,呈准静止,甚至向西倒退2、波速公式假定大气运动是正压和水平无辐散的,流型具有正弦波形式且宽度很大,南北无变异。
物理意义:相对涡度平流-V·▽ζ的作用,使槽东进;地转涡度平流-βv的作用,使槽西退;波东进还是西退取决于-V·▽ζ和-βv相对重要性。
波速公式讨论:(1)西风强时移动快,波长短时移动快(2)重叠在西风气流上的一切长波,传播速度都小于纬向风速3、上下游效应上游效应:上游某地区长波系统发生某种显著变化之后,接着就以相当快的速度影响下游系统也发生变化,叫上游效应。
下游效应:当下游某地区长波发生显著变化后也会影响上游环流系统发生变化,称为下游效应。
4、波群速:综合波振幅最大值的移动速度5、阻塞高压在西风带长波槽脊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在脊不断北伸时,其南部与南方暖空气的联系会被冷空气所切断,在脊的北边出现闭合环流,形成暖高压中心,叫做阻塞高压。
阻塞高压是深厚的暖性高压系统,在它的东西两侧盛行南北气流,其南侧有明显的偏东风。
特点:(1)中高纬度(一般50°N以北)高空有闭合暖高压中心存在,表明南来的强盛暖空气被孤立于北方高空(2)暖高至少要维持三天以上,但它维持时期内,一般呈准静止状态(3)在阻塞高压区域内,西风急流主流显著减弱,同时自高压西侧分为南北两支6、切断低压在槽不断向南加深时,高空冷槽与北方冷空气的联系会被暖空气切断,在槽的南边形成一个孤立的闭合冷性低压中心,叫切断低压。
结构:(1)它出现在对流层中上层,在300百帕上表现最清楚(2)地面图上有一冷性高压与它对应。
我国最常见的切断低压是东北冷涡,它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而以春末、夏初活动最频繁,它的天气特点是造成低温和不稳定性的雷阵雨天气。
Char2 寒潮天气过程1、寒潮定义: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
其天气的主要特点是剧烈降温和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雨凇或霜冻。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标准:中央气象台的寒潮标准规定,以过程降温与温度负距平相结合来划定冷空气活动强度。
凡一次冷空气入侵后,该地区24小时降温达10°C以上,并且最低气温低于5°C的就称之为寒潮。
出现时间:9月至次年5月,春季的3月和秋季9-11寒潮和强冷空气最为频繁。
2、寒潮关键区:据中央气象台统计资料,95%的冷空气都要经过西伯利亚中部(70°-90°E,43°-65°N)地区并在那里积累加强,这个地区就称为寒潮关键区3、形成寒潮的主要天气系统极涡、极地高压、寒潮地面低压、寒潮冷锋4、极涡北半球冬季极区对流层中上层500hPa上的绕极区气旋式涡旋,称为极涡。
它是大规模极寒冷空气的象征。
移动路径:(1)经向性运动(中心经极地在东西两半球移动)(2)纬向性运动(多在欧亚大陆高纬,西半球移向格陵兰高纬)(3)转游性运动(向西又向东,极区亚洲部分)分类:绕极型、偏心型、偶极型、多极型5、极地高压的定义①500hPa图上有完整的反气旋环流,能分析出不少于一根闭合等高线;②有相当范围的单独的暖中心与位势高度场配合;③暖性高压主体在70°N以北;④高压维持三天以上。
极地高压是深厚的暖性高压。
6、寒潮地面高压(注意与阻塞高压区别)寒潮全过程中的冷锋后地面高压,多数属于热力不对称系统,高压前部有强冷平流;后部则为暖平流,中心区温度平流趋于零,少数高压始终为冷性。
可表示冷空气强弱,中心移动路径可作为冷空气的移动路径。
阻塞高压:(1)它出现在对流层中上层,是深厚的暖性高压系统,在它的东西两侧盛行南北气流,其南侧有明显的偏东风。
(2)地面为变性冷高压,高压的东西两侧都有气旋活动,常以西侧更为活跃。
(3)高压轴线自下向上向暖的西北倾斜,高层轴线近于垂直,对应着冷的对流层顶。
(4)阻塞高压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时间地点,一般在50°N以北7、寒潮冷锋在寒潮地面高压的前缘都有一条强度较强的冷锋作为寒潮的前锋,其高度向冷空气一侧倾斜,在高空等压面上对应有很强的锋区,锋区结构上宽下窄在300hPa及以下各等压面上均有明显的冷槽和锋区。
冷锋的移动方向与寒潮地面高压路径有密切关系,与引导气流和引导槽有关。
8、寒潮中期天气过程①倒“Ω”流型(极涡分裂型)70%-80% ②极涡偏心型③大型槽脊东移型倒Ω流型演变特征:初始阶段:两个大洋北部脊向极地发展,极涡一分为二,分别移到东、西两半球,(或极涡偏于东半球),则东半球为两个大洋脊挟持一个大极涡,形成大倒Ω流型酝酿阶段:大倒Ω流型向亚洲地区收缩,形成东亚地区倒Ω流型,亚洲极涡加强并南压,极涡底部锋区加强,锋区上常有长波发展或横槽缓慢南压,形成强冷空气酝酿形势。
爆发阶段:中纬度长波急速发展,或横槽转竖、或横槽南压,引导冷空气侵袭我国。
最后东亚大槽加深重建,过程结束。
9、寒潮中期预报的关键系统(两个大洋上的暖性高压脊)东亚倒Ω流型的建立主要是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两个地区有高压脊向极区发展,并在北冰洋形成反气旋打通而形成。
即大西洋暖脊和太平洋东部阿拉斯加暖脊。
有补充型、叠加型和结合型。
10、寒潮的短中期天气过程(1)小槽发展型(2)低槽东移型(3)横槽转竖型Char3 大型降水天气过程1、降水形成的条件①水汽条件②垂直运动条件③云滴增长条件2、暴雨形成的条件①充分的水汽供应②强烈的上升运动③较长的持续时间3、水汽方程——表示水汽输送和变化的基本方程物理意义:一个运动的单位质量湿空气块,其比湿的变化等于凝结率和湍流扩散率之和。
如果没有凝结蒸发,湍流扩散也很小,得dq/dt=0,即空气块比湿不变。
蒸发:c<0,dq/dt>0,比湿增加凝结:c>0,dq/dt<0,比湿减小4、降水率:设I是单位时间内降落在地面单位面积上的总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或降水率。
可降水量:将一地区上空整层大气的水汽全部凝结并降至地面的降水量称为该地区的可降水量。
5、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密度水汽通量:单位时间通过与水平风速V 相垂直的单位面积的水汽量ρqV水汽通量散度: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水汽的水平净流入或净流出量6、垂直运动的诊断分析(1)用连续方程诊断垂直运动:高层辐散低层辐合,P 层有上升运动;高层辐合低层辐散,P 层有下沉运动。
1. 用850、700百帕上的风向风速来诊断辐合上升运动的强度及降水2. 用低层变压场来判断垂直运动:在正变压中心有辐散下沉运动,负变压中心有辐合上升运动,中心数值愈大,愈显著3. 高层散度的诊断:槽前脊后,有正相对涡度平流,高层辐散,有上升运动;槽后脊前,有负相对涡度平流,高层辐合,中层有下沉运动。
(2)用ω方程诊断1. 当热成风相对涡度平流(-VT·▽ζg >0),有上升运动(ω<0);反之有下沉运动。
槽前为正,表明为上升运动;槽后为负,表明为下沉运动。
2. 非绝热加热的作用:加热,有上升运动;冷却,有下沉运动。
7、我国主要雨带的季节性变动规律5月中旬—8月下旬雨带从南往北移5月中旬—6月上旬华南前汛期15ºN6月中旬—7月上旬江淮梅雨20-25ºN7月中旬—8月下旬华北东北雨季30ºN 华南进入后汛期8月下旬—10月上旬雨带从北往南移9月中旬—10月上旬淮河秋雨期,雨量小20ºN 两次北跳三次停滞雨季一般出现在夏半年,降水分布不均匀,东南部雨季出现早,结束晚,雨季中有相对干期。
8、华南前汛期降水4-6月为华南前汛期,降水主要发生在副高北侧的西风带中,西风带环流系统与热带季风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降水。
5月中旬以前,大雨带位于华南北部,主要是锋面降水。
5月中旬以后,受季风影响,大雨带移至华南沿海,降水量增大,主要为暖区降水。
特点:(1)降水有两个大值带:武夷山到南岭南麓,沿海(2)多暴雨,以6月最多(3)暖区降水,降水量比锋面降水大3-5倍,局地性强,降水范围小(4)夜雨现象明显锋前暖区暴雨是华南前汛期暴雨的一个重要特色。
9、江淮梅雨含义:每年初夏(6-7月),在湖北宜昌以东28°-34°N之间的江淮流域到日本南部这以狭长区域常会出现连阴雨天气,雨量很大。
由于这一时期正是江南梅子的黄熟季节,故称为“梅雨”。
环流特征:副高西伸北跳,控制华南地区,整个东亚环流完成了从春到夏的调整,雨带同时北跳,华南汛期结束,江淮梅雨开始,印度季风爆发,副热带西风急流从印度北部跳到高原北部,100hPa反气旋轴线北跳到34°N。
(1)高层(200hPa):江淮上空维持一个强大的暖性反气旋(南亚高压)(2)中层(500hPa):①副热带地区:西太平洋副高呈带状分布, 其脊线从日本南部一直伸向我国华南,略呈东北-西南走向,120°E处的脊线位置稳定在22°N左右。
②中纬度地区:巴尔喀什湖及东亚东岸(河套到朝鲜之间)建立了两个稳定浅槽。
③高纬度地区:为阻高活动区。
阻高可分为三类:(50°-70°N)单阻型、双阻型、三阻型(3)低层:在850或700百帕上为江淮切变线,切变线之南有与之近乎平行的低空西南风急流,有时切变线上有西南涡东移。
(4)地面:①地面图上江淮流域有静止锋停滞,若500百帕平直西风带上有较弱的低槽东移,则在低空常有西南涡与之配合沿切变线东移,在地面上引起静止锋波动产生江淮气旋。
②中纬西风带上有较强的低槽东移时,静止锋波动能发展为完好的锋面气旋。
10、华北和东北雨季降水四个特点(1)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短(2)降水的局地性强,年际变化大(3)降水时段集中(4)暴雨与地形关系密切11、天气尺度系统和行星尺度系统对暴雨的作用天气尺度系统:(1)制约形成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的活动(2)造成暴雨区的水汽集中(3)在天气尺度系统中上下不同性质的平流造成位势不稳定层结(4)天气尺度系统中风速垂直切变有利于中小尺度系统的发生和维持(5)天气尺度系统的不同性质决定了暴雨的不同特点行星尺度系统:影响和制约天气尺度系统决定暴雨区的水汽来源或水汽通道,将南海、孟加拉湾和太平洋的水汽不断向暴雨区输送大致决定了雨带发生的地点、强度和持续时间:大范围雨区一般出现在长波槽前12、低空切变线含义:一般把出现在低空(850和700百帕面上)风场上具有气旋式切变的不连续线称为切变线。
江淮切变线的形成:700百帕槽线在移动过程中,南端受副高阻挡,槽线停滞或移动缓慢,而北端则继续东移,使槽线顺转而成为东西走向的切变线。
江淮切变线的转换:旧的切变线消失,新的切变线建立过程,即切变线的新陈代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