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心理动力学要略

合集下载

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动力学

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动力学

心理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动力学在精神分析过程中,患者要经历回忆和再体验两个过程。

回忆是指意识渐渐向儿童早期延伸,神经症的核心就是在那一时期形成的,儿童本能生活发生扭曲和阻碍就是从这一阶段开始的。

因此,使潜意识意识化是通过使这些曾经经历的事件的再体验而实现的。

此种再体验通常是经由使用幻想、联想、推理和象征、类比等间接方式在治疗室中实现的。

对于经过成功分析的患者来说,这不仅仅意味着言语自传性的再建构。

患者早年形成的内部信念与价值都必将得以再评估与修正,这样就可以促进而不是妨碍患者的积极建构功能。

再体验是指在治疗关系的分析情境里再次实践体验那些过往以及事件。

(一)移情阶段:通过自由联想,患者固着于不成熟水平的心理机制的潜隐模式又再现出来,且相对较少伪装。

自由联想的内容是患者个人体验中的那些事件和幻想。

当患者在治疗联盟的分析设置里将这些内容讲出来时、患者也会渐渐把这些事件和幻想发生时所伴随的情感投注到治疗师身上。

患者把原初指向早期客体的情感转移到治疗师身上,于是,在患者心中,治疗师一会儿是朋友、一会儿是敌人;或者一个好人、或是一个不能满足其需要并要给予惩罚的恶人;或者是一个爱的对象,或是一个恨的对象;就像其早期客体所经历的一样,要么恨、要么爱。

此外、患者对治疗师的感情越来越像患者对正在谈及的那个特定的人的感情。

更确切地说,这个人就是患者潜意识正在谈及的那个(些)被整合的人。

这种现象就是移情阶段中典型的动力心理治疗性移情。

然而、随着患者未解决的童年期态度的出现,并经由幻想投射给治疗师而到起治疗作用。

于是,治疗师就成了患者在幻想中合成的人物。

这些人物代表了患者早期环境中各种不同的重要人物。

那些早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客体关系再次被激活,并带着它们最初的部分动力。

患者渐渐地就会按照自己真正是什么人来看待自己,他们会发现分析之前的自己弥漫着未实现、未表达、彼此矛盾的众多需求。

通过对移情潜意识来源的分析、把移情作为精神动力性的治疗力量,是经典精神分析(以及后来的移情焦点治疗)的独特方法。

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

最有影响力
▪ 自我理论(强调自我的力量) ▪ 客体关系理论(否认本能驱力) ▪ 自体心理学(关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三、心理动力的治疗
▪ 自由联想:要求患者说出一切进入脑中的、 没有经过意识检验的想法
▪ 梦的解析 ▪ 宣泄:把过去被压抑的情绪加以释放,才
能解决内在的冲突,从而克服它们 的问题 ▪ 重构:患者和治疗师多次探讨同样的问 题,是过程越来越清楚
固着 和 倒退
▪ 固着: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力比多不能 满足或过分满足而停滞在早期的发展阶段 上
▪ 倒退: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由于力比多受到 挫折而退至先前的发展阶段
二、其他心理动力学对于异常行为的解释
▪ 荣格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 集体无意识:指由遗传保留的无数同类型经验 在心里最深层积淀的人类普遍性精神。
新的心理动力学治疗
▪ 相同点:强调冲突和无意识过程
▪ 不同点:更注重外显的行为防御机制 ①比经典的精神分析疗法简捷 ②治疗目的不是强调人格的重建,
而是关注患者痛苦的减轻
四、心理动力理论的评价
▪ Thank you
▪ 一个人的行为无论正常与否,大部分都是 由一种潜在的心理力量所决定,他们把这 种潜在的心理力量称为动力
一、弗洛伊德如何解释异常行为
▪ (一)人格结构
➢ 本我:快乐原则 ➢ 自我:性心理发展阶段
▪ 口唇期(0~1) ▪ 肛门期(1~3) ▪ 性器期(3~5) ▪ 潜伏期(5~12) ▪ 生殖器(12~20)

心理动力学疗法临床使用手册

心理动力学疗法临床使用手册

心理动力学疗法临床使用手册
引言
心理动力学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由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家提出并发展而来。

该疗法主要通过探索患者的无意识冲突和潜意识过程,以及解开早期心理创伤的文化历史。

本手册将提供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技术,以帮助临床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疗法。

第一章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基本原则
1.1 无意识和潜意识
1.2 冲突理论
1.3 童年经历的重要性
1.4 潜移默化的文化因素
第二章评估和诊断
2.1 过去历史的收集
2.2 现在状况的评估
2.3 个人特征和心理结构的评估
2.4 制定治疗目标
第三章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技术
3.1 自由联想和梦的解析
3.2 抗阻技术
3.3 转移和反转移
3.4 解决情感冲突
3.5 解释和解释幕后意义
第四章心理动力学疗法在特定问题中的应用
4.1 兄弟姐妹关系问题
4.2 身份认同问题
4.3 情绪调节问题
4.4 人际关系问题
第五章心理动力学疗法的限制和适应范围
5.1 应对严重精神疾病
5.2 与其他心理疗法的结合使用
5.3 应对个体差异
结论
心理动力学疗法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无意识冲突,并解决早期心理创伤。

临床从业者可以运用该疗法的基本原则和技术,帮助患者实现自我认同和改善人际关系。

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意识到其适用范围和限制,以及与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使用。

心理动力学

心理动力学

心理动力学心理动力学是一门综合心理学、哲学和生理学原理的学科,旨在探讨人类内心深处的动力和驱动力,以及这些动力如何影响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在心理动力学的理论框架下,人们被认为是由潜意识的欲望、冲突和动机驱使着,而这些内在的力量可以影响到个体在社会中的表现和互动。

心理动力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动力学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受到内在欲望的驱使,而这些欲望通常是潜意识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成为心理动力学的基石,他强调了人类内心的深层冲突和欲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动力学逐渐演变和发展。

个别心理学家以及心理治疗师将心理动力学原则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旨在帮助个体解决潜在的心理问题和冲突。

心理动力学的概念也逐渐被用于解释个体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欲望。

心理动力学的核心概念1. 欲望心理动力学认为,人类的行为受到多种不同的欲望和动机的驱使。

这些欲望可能包括生理需求、情感需求以及潜意识下的欲望。

欲望在个体内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影响着他们的决策和行为。

2. 冲突在心理动力学理论中,冲突是指个体内心不同部分之间的矛盾和对抗。

这些冲突可能源于不同的欲望、价值观或理念之间的碰撞,导致个体感到困惑和不安。

心理治疗师通常通过揭示和解决这些冲突来帮助个体实现心理健康。

3. 动机心理动力学认为,人的行为往往受到多种不同的动机驱动。

这些动机可能是内在的,也可能是外部因素的影响。

个体的动机对其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心理动力学试图揭示这些不同动机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心理动力学的应用领域心理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教育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等领域。

心理动力学理论可以帮助个体认识和解决内心的冲突和问题,重塑其态度和行为。

在组织心理学中,心理动力学的概念也被用于分析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冲突,促进组织的发展和成长。

总结心理动力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探讨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动力和驱动力,并试图揭示这些动力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心理动力学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心理动力学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心理动力学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心理动力学方法是一种研究个体心理活动中潜在力量和动机的心理学方法。

它关注的是人的内心世界、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揭示个体心理活动中的动机和冲突,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

心理动力学方法起源于弗洛伊德,是20世纪初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流派之一。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受到潜意识中的冲突和动力的驱使,这些潜意识的冲突可以通过解释梦境、自由联想和病例分析等方法来揭示和理解。

心理动力学方法的核心理论之一就是潜意识的概念,它是指我们不易察觉但又对行为和情感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活动。

心理动力学方法的主要理论框架包括动力学理论、结构化理论和心理发展理论。

动力学理论强调个体心理活动中的冲突和驱力,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现象是冲突和驱力的结果。

结构化理论指出个体心理活动的结构是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组成的,它们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行为。

心理发展理论探讨个体心理的发展过程,强调童年经验和关系对个体心理的塑造作用。

心理动力学方法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意义。

在临床心理学中,心理动力学方法可以揭示患者内心深处的冲突和动机,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心理问题。

在教育心理学中,心理动力学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潜在需求和动机,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此外,心理动力学方法还可以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心理学等领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然而,心理动力学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由于其研究对象较为复杂和内在,心理动力学方法在实证研究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和主观性。

同时,心理动力学方法也较为倾向于以个体为中心,忽视了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对个体心理的影响。

因此,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是将心理动力学方法与其他心理学方法相结合,以获得更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如下结构进行叙述和分析心理动力学方法:(1)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会对心理动力学方法进行概述,介绍其起源和发展,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心理动力学

心理动力学

心理动力学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

1856年,出生于奥地利小镇弗莱堡1860年,随全家移居维也纳1873-1881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80年,与布洛伊尔合作研究癔症1885年,师从沙可学习催眠术(从这一时期从他从一个神经学家转变为一名精神病理学家,从对躯体的研究转向对心理的研究)1895年,出版《癔症研究》(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在医学史和心理学史上第一次使用了“精神分析学”这个概念)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1904年,出版《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1905年,出版《多拉的分析》、《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性学三论》1908年,第一届国际精神分析大会1909年,受邀至美国克拉克大学参加校庆,被授予名誉博士学位,并与威廉·詹姆斯、铁钦纳、卡特尔等人会晤1913年,出版《图腾与禁忌》1920年,建立死本能论1923年,罹患口腔癌1939年,逝世伦敦,终年83岁Sigmund Freud (1856-1939)二、历史与现状普遍认为,心理动力学治疗是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心理治疗方式的总称,也称动力性心理治疗,精神动力学疗法或精神分析疗法。

开端:1895年,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弗洛伊德在医学史和心理学史上第一次使用了“精神分析学”这个概念。

在这一时期主要使用的治疗方法是宣泄法;诞生:1900-1905年,弗洛伊德先后出版了《梦的解析》(1900年)、《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1901年)、《一个癔症病例》(1905年)、《戏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1905年)、《性学三论》(1905年),这些著作标志着精神分析体系的正式诞生。

心理动力理论自己整理课件

心理动力理论自己整理课件

心理动力理论自己整理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围绕心理动力理论进行讲解,具体包括教材第十章第一节“心理动力的概念与内涵”,详细内容涉及心理动力的定义、心理动力的作用、心理动力的来源以及心理动力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心理动力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掌握心理动力的作用和来源。

2. 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动力理论分析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状态,提高自我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心理动力理论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心理学知识打下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心理动力的作用和来源。

教学重点:心理动力的概念与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思考心理动力的作用。

情景:小明在参加篮球比赛时,因为队友的鼓励而超常发挥,赢得了比赛。

提问:小明的超常发挥与心理动力有什么关系?2. 讲解:详细讲解心理动力的概念、作用、来源及培养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小明篮球比赛中心理动力的作用,讲解如何培养心理动力。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析自己曾在某个时刻受到的心理动力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心理动力理论1.1 心理动力的概念1.2 心理动力的作用1.3 心理动力的来源1.4 心理动力的培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自己在学习、生活中受到的心理动力影响。

(1)心理动力的概念:心理动力是指个体在心理过程中产生的推动力,促使个体朝着目标前进。

(2)心理动力的作用:①激发个体潜能;②提高个体积极性;③增强个体自信心。

(3)心理动力的来源:①内在动机;②外在激励;③社会支持。

(4)心理动力的培养:①树立目标;②积极心态;③增强自信;④学会激励自己。

2. 课后拓展: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籍,深入了解心理动力理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对心理动力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心理动力学

心理动力学

心理动力学
简介
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又称精神动力学或精神分析学。

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

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剥夺状态、生理唤起以及冲突都为行为提供了力量,就像煤给蒸汽机车提供燃料一样。

在这个模型中,当机体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它的驱动力降低时,他就停止反应。

行为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紧张度。

起源
心理动力学的动机原则是由维也纳医生弗洛伊德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最完整地发展起来的。

弗洛伊德的思想是从精神病人临床工作中得出来的,但是他相信他观察到的这些原则能同时应用于正常行为和变态行为上。

心理动力学模型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把人看做是由内部和外部力量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网络所推动的。

弗洛伊德的模型第一次承认了人的天性并不总是理性的,行为可能是被不在意识范围内的动机所驱使。

发展
弗洛伊德之后的许多心理学家都在新的方向上采用了心理动力学模型。

弗洛伊德自己强调儿童早期是人格形成的阶段。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学家把弗洛伊德的理论扩展了,包括发生在个体的整个人生的社会影响和互动。

心理动力学治疗共56页文档

心理动力学治疗共56页文档
心理动力学治疗
11、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野心 是使人 勤奋的 原因, 节制使 人枯萎 。 12、不问收获,只问耕耘。如同种树 ,先有 根茎, 再有枝 叶,尔 后花实 ,好好 劳动, 不要想 太多, 那样只 会使人 胆孝懒 惰,因 为不实 践,甚 至不接不悔(虽然只有四个字,但 常看常 新。 14、我在心里默默地为每一个人祝福 。我爱 自己, 我用清 洁与节 制来珍 惜我的 身体, 我用智 慧和知 识充实 我的头 脑。 15、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 农夫不 会播下 一粒玉 米,如 果他不 曾希望 它长成 种籽; 单身汉 不会娶 妻,如 果他不 曾希望 有小孩 ;商人 或手艺 人不会 工作, 如果他 不曾希 望因此 而有收 益。-- 马钉路 德。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心理动力学PPT课件

心理动力学PPT课件
第13页/共23页
客体关系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客体,分离-个体化 • 客体,就是与人在其外部世界进行互动的婴儿﹑儿童和成人。
真实的客体:表现的是外部世界的他人的客观特征。 幻想的客体:表现的是婴儿关于他人的主观经验,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幻想。
第14页/共23页
•分离-个体化,Mahler 将分离与个体化过程分 成三个发展阶段:正常 的孤独性,正常的共生, 分离,个体化。
它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⒈利他
⒉禁欲
⒊否认
⒋移置
⒌智识化
⒍分离
⒎理智化 ⒏反应构成
⒐退行
⒑压抑
⒒躯体化
⒓区隔
⒔升华
⒕随遇而安
⒖投射
防卫机制通过限制世界对个人冲动的影响程度来帮助人们获得掌控能力,其作用就是限 制世界对个人的刺激。
第11页/共23页
• 自我掌控感 埃里克森认为最佳自我发展是对阶段性特殊发展任务和危机的掌控的结果。他提出了八个 危机,危机的处理结果就形成不同的自我掌控感。
第4页/共23页
潜意识论 ——心灵三
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
识三个部分。前意识和潜意识又可合称为无意识。
• 意识,就是和直接感知有关的心理部分,即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 察到的想法和感受。
• 前意识,经由思考而可以觉察到的部分,是无意识中 随时可以成为意识的部第分5页。/共23页
• 自身客体,即那些被经验为自体部分的人们或客体或为自体服务而促使自身发挥功能的人 或客体。表达的是客体关系的经验本质。
⒈强调的是正常自恋而非本能 ⒉力求透过内省和同理性观察而非经由有距离的客观观察来接近经验
第17页/共23页
• 自身客体移情,人有三种基本需求,即另我或双生移情关系, 理想化移情关系,镜像或夸大移情关系。这三者结合起来就 是所谓的自身客体移情。

心理动力学治疗培训课件

心理动力学治疗培训课件
Βιβλιοθήκη 101.经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生平简介 ➢ 1900年出版《梦的解析》,当时倍受冷遇。该书现在被许 多人推崇为弗洛伊德最伟大的著作。
➢ 1904年出版的《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病理学》可能是他流传 最广的一本著作。这本书探讨了种种有缺陷的心理作用, 比如遗忘、失言、笔误、错放东西等等许多看似偶然、毫 无意义的行为,实际上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的隐秘而矛盾的 愿望所驱使的。
➢ 1908年,在“心理学星期三聚会”的基础上,成立了维也 纳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精神分析学派的正式成立。
➢ 1910年发展为国际精神分析协会。
➢ 1933年希特勒上台迫害犹太人,1938年到了英国。
➢ 1939年83岁去世。
心理动力学治疗
11
1.经典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的重要著作
中文名
外文名
《歇斯底里症研究》, 与 Studies on Hysteria / Studien über Hysterie 约瑟夫·布鲁尔(Josef Breuer)合著
➢ 前意识(preconscious)界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层次中间,是指虽然 此时此刻意识不到,但可在集中注意努力思索后回忆起来的那部分 经验。
➢ 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conscious),前意识 (preconscious)和潜意识(unconscious)三个层次,好象深 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潜意识的内容一般情况下不会被个体所觉察,但当个体的控 制能力松懈时比如醉酒、催眠状态或梦境中,偶尔会暂时出 现在意识层次里、让个体觉察到。
《梦的解析》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 Die Traumdeutung
《日常生活之精神病学》 《性学三论》 《图腾与禁忌》

“心理动力学概述及临床应用课件”

“心理动力学概述及临床应用课件”
小组心理动力学治疗提供了集体探索人际关系的 途径,提高归属感和社会支持。
家庭治疗:家族系统观察
家庭动力学治疗提供了探索家庭系统中人际关系 的途径。
咨询:助人成长
心理动力学咨询可以帮助有需求的个人实现自我 成长和实现目标。
心理动力学的评估工具和方法
投射性测试
它通过毕卡索测试等测试来探索 个体内心的冲突和潜意识想法。
矛盾,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负面影响。
3
冲突
潜意识中的不一致和冲突是导致压力和 不适的常见原因。
转移 和决策。
心理动力学在临床应用中的作用
个体治疗:深度探索
个体心理动力学治疗可以帮助人们探索他们的成 长痛苦和内在冲突。
组 group 治疗:社会支持
而不是潜意识的冲突。
3
生物心理学
生物心理学研究人类行为与大脑生理机 制的关系。
心理动力学的局限性和挑战
1 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 2 可验证性与科学性的 3 现实问题的短视性

问题
由于更注重个体的潜意识
心理动力学的一些概念和
一些心理动力学的概念难
和冲突,因此心理动力学
理论可能受到文化和社会
以验证和量化,因此难以
哈特曼:精神能量与冲突处理
哈特曼重视精神能量的作用,认为潜意识的冲突 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情感,这需要通过治疗来解 决。
霍恩斯医生:小组心理动力学
在弗洛伊德和哈特曼的基础上,霍恩斯医生提出 了小组心理动力学理论,这更注重对人际关系和 家庭动力学的研究。
心理动力学的重要概念
1
防御机制
2
防御机制可以帮助掩盖潜意识的冲突和
可能忽略了更实际的现实
因素的影响,需要更好地
使得心理动力学成为精确

心理动力学理论课件

心理动力学理论课件

心理动力学理论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深入探讨心理动力学理论,内容涉及《心理学导论》第十章“心理动力学派”的第三节“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及第四节“荣格与分析心理学”,重点包括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心理防御机制、性心理发展理论,以及荣格的个人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核心观点。

2. 分析个体心理防御机制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探讨心理动力学理论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心理动力学理论中的抽象概念与理论体系,如无意识、心理防御机制等。

教学重点:弗洛伊德与荣格的主要理论观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涉及心理防御机制的日常生活短片,引发学生对心理动力学理论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结合PPT进行图文并茂的展示。

3. 例题讲解:以经典案例为例,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动力学理论进行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提供的案例,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六、板书设计1. 心理动力学理论框架图。

2. 弗洛伊德与荣格的主要理论观点。

3. 案例分析步骤及要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部电影或小说中的人物心理,运用心理动力学理论进行解读。

答案示例:电影:《霸王别姬》分析:主人公程蝶衣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体现在退行、理想化、否认等方面。

如程蝶衣在遭受现实打击时,常常通过回忆童年美好时光来逃避现实,这是退行的表现。

2. 作业题目:结合自身经历,谈谈心理动力学理论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答案示例:在人际交往中,了解对方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助于更好地沟通。

例如,当对方出现否认、逃避等心理防御现象时,可以适当调整沟通策略,引导对方面对现实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对心理动力学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心理学要略考试重点齐全

心理学要略考试重点齐全

心理学要略考试重点齐全
本文档旨在提供心理学要略考试的重点内容,帮助考生进行复备考。

以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1. 心理学基础知识:
- 心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主要流派和代表性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等
- 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统计学基础
2. 知觉与感知:
- 感知的定义和主要感觉器官
- 感知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 注意力的作用和注意力机制
3. 认知与记忆:
- 认知的基本概念和认知过程
- 认知发展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记忆的类型和记忆过程
- 遗忘和记忆提取的原因
4. 发展心理学:
- 儿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阶段
- 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如遗传、环境等
- 成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发展
5.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 人格的定义和个体差异
- 人格理论:如心理动力学理论、五因素模型等
- 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的基本概念
6. 心理障碍与治疗:
- 常见心理障碍的症状和诊断标准
- 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 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和干预措施
考生在复过程中应当注重掌握上述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和思考。

同时,建议通过刷题和模拟
考试来提升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的能力。

希望本文档能对考生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祝各位考试顺利!。

心理动力学疗法

心理动力学疗法

心理动力学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基础理论边缘人格障碍的心理治疗模式主要有三大取向,分别是心理动力学取向,认知-行为取向和支持性心理治疗取向。

心理动力学取向的代表人物有Kernberg,Akhtar,Gunderson,M Balint,Searles,Kohut,Fonagy等;认知-行为取向的代表人物有Linehan,LS Benjamin,A Ryle,Jeff Young,Klerman/Weissman,A Beck & A Freeman等;而支持性心理治疗的代表人物是Arnold Winston,Larry Rockland,R Wallerstein,Henry Pinsker 等。

目前循证医学证据比较充足的疗效研究证据集中于心理动力学取向和认知-行为取向的治疗方法。

虽然目前很多精神科医师遵循习惯使用药物治疗人格障碍,但是这种操作实际上是缺乏足够循证医学证据的,Soloff等提出,药物治疗可以控制患者的焦虑、冲动、精神病性等症状,但是目前尚无药物治疗可以改善人格整体功能的证据。

(Soloff,2005)另外,边缘人格障碍对于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差和脱落率高是精神科医师面临的重要问题,一个持续六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对人格障碍患者的不合理用药广泛存在,40%的患者使用三种以上的精神科主要用药,20%使用四种以上主要用药,而10%的患者甚至使用到五种以上的精神科药物,研究者认为,精神科医生为了防止患者脱落而不合理用药,并且由于害怕复发劝说患者长期服药是主要原因。

这个问题Bateman 认为在于医生陷入了反移情中,通过开药把拯救患者的反移情付诸行动。

这个问题也许也可以通过动力学治疗帮助患者解决不安全感,提高服药依从性,而且解决医生自身的反移情。

(Bateman,2004;Zanarini,2004)同时,已经有荟萃分析的结果支持心理治疗对人格障碍的疗效。

Perry等回顾了15项对人格障碍的疗效研究,发现根据自我报告测量的平均效应量(mean effect sizes)为1.11,观察测量的平均效应量为1.29. (Perry,1999)Leichsenring等对14项心理动力学和11项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这些研究设计质量较高,使用了标准的诊断工具,有可靠信效度疗效测量工具,他们发现动力学治疗的总体效应量(overall effect size)是1.46, 自我报告测量的平均效应量(mean effect sizes)为1.08,观察测量的平均效应量为1.79.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总体效应量(overall effect size)是 1.00, 自我报告测量的平均效应量(mean effect sizes)为1.20,观察测量的平均效应量为0.8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动力学疗法(要略)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 A clinical manual[美] Deborah L.Cabaniss,Sabrina CherryCarolyn J.Douglas,Anna R.Schwartz 著徐玥译第一部分什么是心理动力学治疗第一章动态心理的治疗主要观点心理动力学意为动态的心理。

心理动力学观点假设无意识中的动态元素影响有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以心理动力学观点为基础的心理治疗称为心理动力学治疗。

揭露和支持技术几乎用于每种心理动力学治疗中。

心理动力学治疗的基本目标是:1、了解病人有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无意识元素。

2、确定在当前情境下揭露法和支持法哪个帮助最大。

3、不论揭露无意识的内容还是支持其心理活动,都要以最有益于病人的方式进行。

第二章心理动力学治疗如何发生作用主要观点:治疗作用原理是试图解释心理治疗如何发生作用的理论。

心理动力学治疗中基本的治疗作用原理包括:1、使无意识有意识化2、支持薄弱的自我功能自我功能包括冲动控制、内在和外在的刺激管理、承受焦虑和强烈情感的能力以及启动防御机制等。

后有详述。

3、使发展再现生机心理动力学治疗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补救的过程,在与治疗师的来往中能够催生新的成长和发展。

包括:(1)发展出思考自身和调控自尊的新方式(2)发展出与他人交往的新方式(3)发展出更灵活、更具适应性的应对机制无意识与无意识的意识化无意识:1、存在于意识之外的思想和情感能够对人们产生影响,具有驱动作用,通常会使人们形成习惯化但却是非适应性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2、将这些思想和情感有意识化能够起到治疗效果之类的基本观点仍是心理动力学治疗的主要信条。

无意识有意识化的治疗作用1、挑破脓包。

禁闭的思想和情感是有害的,释放可以起到疏导作用,这是观点之一。

2、阻止黑暗中的繁衍。

如果不意识化就会在黑暗中繁衍成巨大的邪恶,如黑暗中的阴影,开灯看清即会安然无事。

3、更好地了解自己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做出决定。

意识化以后将能更好地控制和驾驭它们。

第二部分评估引言主要观点:心理动力学治疗有四个基本阶段:1、评估。

做出评价。

2、引入(开始)。

开始治疗:包括建立治疗、与病人结成同盟、设立目标,以及帮助病人学会利用治疗。

3、中间阶段。

治疗的主要工作时段,双方主要目标是为了治疗通力合作。

4、终止。

结束治疗:包括巩固目标,回顾治疗过程,真实评价发生的改变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改变;有必要的话,做出未来的治疗计划以及告别。

评估阶段的两个主要目标:1、收集病人的信息,以了解病例的概况并提出建议2、与病人建立关系,并奠定治疗的基调第三章创设安全的环境并开始评估主要观点:所有的心理动力学治疗都始于评估阶段。

根据治疗和设置的类型,一般需要1——4次面谈。

在这个阶段中,治疗师应该:1、为病人畅所欲言创设安全的环境。

方式:(1)站在共情、无指责的立场上(2)注意个体的身体舒适度(3)强调保密性(4)表示理解(5)设置框架和边界(6)专业且周到2、以开放式问题开始,力图查出病人的首要诉求。

3、彻底清查病人的既往精神病史,以及发展史。

目前的病史;既往的病史;发展史(遗传史)或个人史。

4、评价。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的多轴诊断——自我功能,包括特征性的防御机制——超我功能——优势与劣势评估的项目涉及:DSM诊断;病史;自我功能和超我功能;心理觉察;自我反思能力;问题的优先级;动机;资源与社会背景。

第四章评价自我功能主要观点:自我功能是指人们管理内在心理活动及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方式。

自我功能包括现实检验力、判断力、人际关系能力、刺激管理、感情或焦虑承受力、冲动控制、娱乐能力、自我意识、自尊管理、认知功能以及防御机制。

自我功能是不断变化的。

防御机制是无意识的,人们利用这些机制来抵抗令他们感到崩溃或无法忍受的不安的思想和感情。

超我功能主要管理内疚感,也是非常重要的评估对象。

评估自我功能对于确定以下事项非常重要:(1)什么类型的心理治疗最有帮助。

(2)揭露无意识内容是否能够帮助病人。

(3)支持其自我功能是否能够帮助病人。

想要揭露无意识内容对病人起到帮助作用,病人的自我力量必须足够强大,这样才能在治疗中鼓舞他们,抵制退缩,接受现实检验并推广到外部的生活中。

发现薄弱的自我功能都是选择自我支持技术的指标。

适应较低的防御机制:皆为基于分裂的防御机制。

分裂;投射;投射性认同(当一个人将一种情感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并且随后在与他的的交往中让他体验到这种被投射的情感时,此认同就出现了);病态理想化和贬低化;否认;解离(通过切断自我与当下现实之间的联系);行动宣泄;退化。

适应性较高的防御机制:都是基于压抑的防御机制。

可分为压抑情感和压抑思想。

情感隔离;理智化;合理化;替代;躯体化;撤销;反向形成;认同(如果你不能打败他们就加入他们);过度情绪化(情绪保留在意识之中,与情感隔离和理智化相反,强烈的感情可以取代被压抑的思想);外化(将内在的冲突感觉成外在的冲突);性欲化;压抑;转向自身。

适应性最高的防御机制:幽默;利他主义;升华;抑制。

第五章治疗规划:问题——个人——目标——资源模型主要观点:当我们对病人进行了评估之后,我们就可以利用问题——个人——目标——资源模型制定治疗规划。

1、问题:问题是什么?如何排列它们的优先顺序?2、个人:这个人的一般功能水平如何?他的自我功能水平如何?他常用的典型防御机制是什么?超我功能如何?他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3、目标:这个人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你认为他需要得到哪方面的帮助?4、资源:为了达成目标,有哪些可用的资源?第六章心理动力学治疗的适应症主要观点:评估阶段的最后一个部分是提出治疗建议。

我们利用问题——个人——目标——资源模型来制订初始规划,并以此来指导我们的治疗建议。

问题——心理动力学特别适用于:——看起来由无意识因素引起的问题下面几种诉求内容通常标志着无意识因素在起作用:——我很迷惘;——我的生活很好,除了~~;——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总是~~。

——心理功能薄弱或不稳定以支持为主的心理动力学治疗可以适用于:——新近确诊患有医学疾病;——社会关系剧变;——其他危机;——揭露式治疗期间的应激阶段;——还有自我长期薄弱的人,例如:缺乏心理觉察或求知欲;焦虑承受力差,挫折承受力差,情感管理困难,强烈的分离焦虑;缺乏信任或有问题的人际关系史;冲动控制能力差;慢性精神病、心境或焦虑障碍;慢性身体疾病。

个人——自我功能的基本水平帮助我们决定应该主要使用揭露技术还是支持技术。

目标——长期和短期目标都要在心理动力学治疗的适用范围之内。

在心理动力学治疗中确立适当的目标可以改善:自我知觉和自尊管理;人际关系;应对内外刺激的个性化方式;自我功能。

资源——必要的资源包括时间和金钱,还要具备有空闲的接受过相关训练的心理健康专家。

实证研究显示,心理动力学对于精神病理学的许多病症疗效都很好。

第三部分开始治疗引言主要观点:心理动力学治疗的开始也被称为接纳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目标有:——讨论治疗建议及其备选方案以获得知情同意——设定治疗目标——设置框架——设置边界——发展治疗同盟在这一阶段,以及整个治疗过程中,以共情的心倾听和关注病人对治疗师的情感以及治疗师对病人的情感,是理解病人的重要工具。

心理动力学治疗一开始可能也会涉及药物治疗。

了解两种治疗共同作用的方式,对于治疗的开始及全过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第七章知情同意与设定目标主要观点:在开始动力学治疗之前,治疗师和病人应该:——讨论治疗建议及其备选方案以获得知情同意;——讨论和设定治疗的现实目标。

第八章设置框架和边界主要观点:设置框架对任何类型的心理治疗都是至关重要的——它为病人的治疗工作划定了边界和安全的环境。

它还为治疗期间治疗师和病人之间的互动制订了治疗契约和规则。

设置框架必须在治疗开始时主动做好。

心理治疗的框架包括:——角色:为病人和治疗师设定角色、责任和适当的行为;——时间:如果开始治疗,那么每次面谈的时间有多长,整个治疗过程持续的时间有多长——环境:治疗在哪里进行——费用:治疗如何收费以及病人自付多少——联系方式:紧急情况下如何找到治疗师或者做后勤工作的人——发生紧急事件时如何应付——保密规定——督导和与实习医师有关的其他事项边界可以定义为适当行为的界限。

边界超出是框架的良性偏离,对治疗和病人有益无害。

边界侵犯是一种明显的对病人有害的框架偏离。

避免边界侵犯的最好方法是:主动与病人一起设置框架;进行治疗时使用一般方法,不要随着病人而改变;当你对边界有疑问时请教督导或同事。

第九章发展治疗同盟主要观点:治疗同盟是病人与治疗师之间的信任关系,并使他们在一起更有效地工作。

有时也称为工作同盟。

研究显示,治疗同盟的状态是心理治疗的最佳预测指标。

治疗师必须积极地培养治疗同盟,通过展现:——兴趣;——共情;——理解。

第十章治疗的中立主要观点:治疗的中立是治疗师不带强烈评判或偏见地倾听和回应病人的能力。

一般地,治疗的中立概念还涉及治疗师对病人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保持相同距离的能力。

治疗的中立对治疗师来说不总是适当的立场。

当病人有下列情况时,治疗师需要站在非中立的立场。

——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潜在可能时;——物质滥用时;——参与高危险的性行为时;——拒绝药物治疗时;——违反心理治疗的框架时。

治疗中的禁欲是指治疗师在治疗时控制自己的需要和欲望的能力。

作为一名治疗师,无论治疗中的中立还是治疗禁欲,都不意味着需要压抑我们自己的人格或者采取一种麻木的态度。

第十一章进行心理治疗面谈:决定时长和频率主要观点:每次面谈都可分为开始、中间和结束。

面谈的每个部分都有其特点和目标,指导着我们的行动和语言。

治疗师的工作是温和地为面谈塑造和发展话题。

面谈从初次见面开始,可能发生在候诊室,而在病人离开房间时结束——来去都是面谈过程的一部分,我们要根据对治疗的评估和设想来决定面谈的时长和频率。

治疗阶段被称为接纳阶段、中间阶段和终止阶段。

第十二章病人对我们的感觉及我们对病人的感觉主要观点:在心理动力学治疗中,我们有兴趣知道和理解:——病人对我们的感觉;——我们对病人的感觉。

这些感觉无所不在,并且对治疗非常重要。

当我们开始心理动力学治疗时,认清这两方面的情感非常重要,我们可以在对病人的工作中利用它们。

认清和管理我们对病人的感觉的过程称为自我反思。

第十三章共情式倾听主要观点:共情是认识和理解他人心理和情绪状态的能力。

有时,我们也称之为“换位思考”的能力。

共情式倾听是指为了理解他人如何感知其世界而倾听。

注意我们对病人的情绪反应是共情式倾听的关键。

在心理动力学治疗中,为了最好地理解病人,我们既要倾听病人的观点,又要倾听我们自己的观点。

第十四章寻找含意主要观点:开始以心理动力学角度思考,意味着开始思考病人言语和行为的无意识含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