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切除程度
神经外科常用评分
神经外科常用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运动6 - 按吩咐动作5 - 对疼痛刺激定位反应4 - 对疼痛刺激屈曲反应3 - 异常屈曲(去皮层状态)2 - 异常伸展(去脑状态)1 - 无反应语言5 - 正常交谈4 - 言语错乱3 - 只能说出(不适当)单词2 - 只能发音1 - 无发音睁眼4 - 自发睁眼3 - 语言吩咐睁眼2 - 疼痛刺激睁眼1 - 无睁眼*将三类得分相加,即得到GCS评分。
(最低3分,最高15分)。
选评判时的最好反应计分。
注意运动评分左侧右侧可能不同,用较高的分数进行评分。
改良的GCS 评分应记录最好反应/最差反应和左侧/右侧运动评分。
儿童(<4岁)GCS评分:运动同上。
语言5 - 微笑,声音定位,注视物体,互动4 - 哭闹,但可以安慰;不正确的互动3 - 对安慰异常反应,呻吟2 - 无法安慰1 - 无语言反应睁眼同上。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分等级描述5 恢复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4 轻度残疾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3 重度残疾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2 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 (如随着睡眠/清醒周期,眼睛能睁开)1 死亡死亡肌力分级:评分描述5 力量正常4+ 在强负荷下力量轻度下降4 能够对抗中等负荷4- 能够对抗轻度负荷3 能对抗重力完成运动2 不能对抗重力1 仅有肌肉收缩,可能只能被触及0无任何运动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分级描述A 运动、感觉功能完全丧失B 不完全 - 仅保留感觉C 不完全 - 仅保留运动 (无功能)D 不完全 - 保留运动 (有功能)E 所有运动、感觉功能完全恢复,但可能有异常反射返回页首蛛网膜下腔出血的HUNT-HESS分类:评分描述0 动脉瘤未破裂1 无症状,或轻度头痛,轻度颈项强直1a 无急性脑膜/脑反应,但有固定的神经功能缺失2 中等至重度头痛,颈项强直,或颅神经瘫痪 (如Ⅲ,Ⅳ)3 嗜睡或混乱,轻度定向障碍4 昏迷,中等至重度偏瘫5 深昏迷,去脑强直,垂死表现* 对于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例如 HTN,糖尿病,严重动脉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或血管造影发现严重血管痉挛者,评分加1分。
李秀荣教授治疗脑胶质瘤的经验
脑胶质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0%~50%,恶性脑胶质瘤5年存活率仅5%[1]。
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成人多见,发病率为(2~3)/10万[2]。
脑胶质瘤主要临床表现为癫痫、颅压增高所致的头痛、呕吐、视盘水肿症状,以及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
西医目前多采用手术治疗,最大限度切除肿瘤,术后辅以放化疗及降低颅压、营养支持等综合疗法。
中医药治疗能减轻放化疗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生存期。
李秀荣教授从医近30年,在脑胶质瘤中医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将其诊治脑胶质瘤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报道如下。
1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古代并无“胶质瘤”这一病名,与其有关的描述散见于“真头痛”、“头痛”、“头风”、“癫痫”、“偏枯”等疾病,历代医籍均有记载。
关于本病的临床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描述其“头项囱顶脑户中痛,目如脱”;《灵枢·厥病篇》言“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中藏经》载:“头目久痛,卒视不明者,死”,这些论述均表明了本病症状严重且预后不理想。
关于本病的病因病机,《灵枢·百病始生篇》认为“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也”;张景岳强调“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医宗必读》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距之”。
DOI :10.3969/j.issn.1672-0512.2020.03.01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303028);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2014GSF119038);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2017-40,2019-0107,2019-0094)。
[通信作者]张立娟,E -mail :zhlj -。
李秀荣教授治疗脑胶质瘤的经验王康锋1,张立娟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①脑病科,②临床教育管理处,山东济南250014)[摘要]脑胶质瘤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颅内肿瘤的40%~50%,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西医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以放化疗治疗,不良反应大,患者常不耐受。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一、概述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
本规范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来源的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治。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
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
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三大类。
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或活检获取标本,进行组织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分级和分子亚型。
目前主要的分子病理标记物包括: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状态(co-deletion)、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基因(ATRX)突变、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人组蛋白H3.3(H3F3A)K27M突变、BRAF基因突变、PTPRZ1-MET基因融合、miR-181d、室管膜瘤RELA 基因融合等1,2。
这些分子标志物对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及临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肿瘤标本用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
胶质瘤手术有哪些并发症?
胶质瘤手术有哪些并发症?胶质瘤手术及术后并发症。
胶质瘤一定要做手术吗?术后并发症有哪些?胶质瘤术后并发症多,还需要手术吗?胶质瘤手术有哪些并发症?由于影像技术、神经麻醉的进步,以及术中神经导航、神经监测、MRI等方法的应用,胶质瘤切除技术不断完善,但胶质瘤手术仍存在术后并发症的问题。
脑胶质瘤患者的管理重点是选择延长生存期的治疗方式,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并保持适当的生活质量。
根据作者的经验,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最好进行全切除,以降低高级别病变复发的风险。
在高度胶质瘤患者中,年龄、卡诺夫斯基(Karuafsky)表现状态、组织学和放疗的使用是生存的主要预测因素。
手术切除的程度不如这些因素重要,但最近的一系列研究支持了接受更广泛手术的患者的生存优势。
手术切除的主要并发症是神经损伤。
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和术中定位的辅助下,仔细的术前计划有助于实现最大限度的安全切除。
胶质瘤手术有哪些并发症?胶质瘤手术有哪些并发症?由于高级别胶质瘤具有高侵袭性、难切除性和高复发性,胶质瘤的治疗和预后一直是胶质瘤患者及其家属非常关注的话题。
即使采用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预后仍然很差,2年生存率仅为26.5%。
低级别胶质瘤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58-72%。
然而,在高级别胶质瘤中,越来越多的证据强调肿瘤体积对患者生存的重要性以及大范围切除在降低恶性肿瘤转化率中的作用。
胶质瘤手术有哪些并发症?1.血肿在现有的外科病例中,1-4%的患者因术后血肿而出现神经功能缺损。
这些患者通常存在意识水平、神经缺陷和术后癫痫发作的问题。
一旦患者出现颅内高压和出血,应立即治疗,以防止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
在手术过程中或由于肿瘤部分切除后瘤内出血和瘤周水肿而无意中留下肿瘤残留。
2.局部并发症局部并发症是指与手术部位(感染、假性脑膜膨出)或大脑(癫痫、脑积水、气脑)相关的并发症,不会导致神经功能缺损。
接受胶质瘤切除术的患者的发病率为3%至5%,并且与患者的年龄有关。
2023胶质瘤诊疗指南解读考核试题
2023胶质瘤诊疗指南解读考核试题1、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恶性肿瘤是A、髓母细胞瘤B、胶质瘤(正确答案)C、脑膜瘤D、淋巴瘤2、一般来说,下列那种胶质瘤患者的预后最差A、WHO 1级B、WHO 2级C、WHO 3级D、WHO 4级(正确答案)3、胶质瘤起源于神经胶质瘤细胞,包括A、神经元细胞B、少突胶质瘤细胞(正确答案)C、星形胶质瘤细胞(正确答案)D、室管膜细胞(正确答案)4、中枢神经系统包括A、脊神经B、脑(正确答案)C、脊髓(正确答案)D、颅神经5、高级别胶质瘤是指A、WHO 1级B、WHO 2级C、WHO 3级(正确答案)D、WHO 4级(正确答案)6、2021版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分类中“成人弥漫性胶质瘤”分类哪三类:A、星形细胞瘤,IDH 突变型(正确答案)B、少突胶质细胞瘤,IDH 突变伴1p/19q 联合缺失型(正确答案)C、胶质母细胞,IDH 野生型(正确答案)D、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 变异型7、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包括:A、婴儿型半球胶质瘤(正确答案)B、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H3 G34 突变型(正确答案)C、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H3 野生和IDH 野生型(正确答案)D、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 变异型(正确答案)8、儿童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包括:A、弥漫性星形细胞瘤,MYB 或MYBL1 变异型(正确答案)B、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MAPK 信号通路变异型(正确答案)C、青少年多形性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正确答案)D、血管中心型胶质瘤(正确答案)9、下列哪三种胶质瘤结合甲基化普特征定义的:A、婴儿型半球胶质瘤B、后颅窝室管膜瘤,PFA 组(正确答案)C、后颅窝室管膜瘤,PFB 组(正确答案)D、有毛细胞样特征的高级别星形细胞瘤(正确答案)10、胶质瘤患者由于样本原因,基因检测失败,则其样本的分子信息如何描述A、NECB 、NOC 、NOS(正确答案)D、NCS11、胶质瘤患者做完基因检测后,鉴于临床、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或遗传特征不相匹配,无法做出WHO整合诊断,则如何描述:A、NEC(正确答案)B 、NOC 、NOSD、NCS12、16版胶质瘤分类中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IDH野生型”,在21版胶质瘤分类中可能归为哪几类:A、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正确答案)B、儿童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正确答案)C、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弥漫性儿童型高级别胶质瘤,H3 野生和IDH 野生型”(正确答案)D、局限性星形细胞胶质瘤13、16版胶质瘤分类中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IDH突变型”,在21版胶质瘤分类中可能归为哪类:A、星形细胞瘤,IDH 突变型(正确答案)B、儿童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C、儿童型弥漫性高级别胶质瘤D、局限性星形细胞胶质瘤14、16版胶质瘤分类中的“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在21版胶质瘤分类中可能归为哪几类:A、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正确答案)B、儿童型弥漫性低级别胶质瘤C、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H3 G34 突变型(正确答案)D、局限性星形细胞胶质瘤15、一例组织学上是弥漫性星型细胞瘤或者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成年患者,基因检测只发现H3.3 G34R/V突变,则患者最可能的分型是:A、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1p/19q联合缺失,WHO 2或者3级B、星型细胞瘤,IDH突变,WHO2或者3级C、星型细胞瘤,IDH突变,4级D、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WHO 4级E、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H3.G34,WHO4级(正确答案)F、弥漫中线胶质瘤,H3K27变异型,WHO4级G、弥漫星型细胞瘤或少突胶质细胞,NOS16、一例组织学上是弥漫性星型细胞瘤或者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成年患者,基因检测只发现IDH突变与1p/19q联合缺失,则患者最可能的分型是:A、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1p/19q联合缺失,WHO 2或者3级(正确答案)B、星型细胞瘤,IDH突变,WHO2或者3级C、星型细胞瘤,IDH突变,4级D、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WHO 4级E、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H3.G34,WHO4级F、弥漫中线胶质瘤,H3K27变异型,WHO4级G、弥漫星型细胞瘤或少突胶质细胞,NOS17、一例组织学上是弥漫性星型细胞瘤或者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成年患者,基因检测只发现EGFR扩增,则患者最可能的分型是:A、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1p/19q联合缺失,WHO 2或者3级B、星型细胞瘤,IDH突变,WHO2或者3级C、星型细胞瘤,IDH突变,4级D、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WHO 4级(正确答案)E、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H3.G34,WHO4级F、弥漫中线胶质瘤,H3K27变异型,WHO4级G、弥漫星型细胞瘤或少突胶质细胞,NOS18、一例组织学上是弥漫性星型细胞瘤或者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成年患者,基因检测只发现IDH突变与CDKN2A/B纯合缺失,则患者最可能的分型是:A、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1p/19q联合缺失,WHO 2或者3级B、星型细胞瘤,IDH突变,WHO2或者3级C、星型细胞瘤,IDH突变,4级(正确答案)D、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WHO 4级E、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H3.G34,WHO4级F、弥漫中线胶质瘤,H3K27变异型,WHO4级G、弥漫星型细胞瘤或少突胶质细胞,NOS19、一例组织学上是弥漫性星型细胞瘤或者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成年患者,基因检测无突变,但组织学发现“坏死或者微血管增生”,则患者最可能的分型是:A、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1p/19q联合缺失,WHO 2或者3级B、星型细胞瘤,IDH突变,WHO2或者3级C、星型细胞瘤,IDH突变,4级D、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WHO 4级(正确答案)E、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H3.G34,WHO4级F、弥漫中线胶质瘤,H3K27变异型,WHO4级G、弥漫星型细胞瘤或少突胶质细胞,NOS20、一例组织学上是中线部位弥漫性星型细胞瘤或者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成年患者,基因检测只发现H3 K27M突变,则患者最可能的分型是:A、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1p/19q联合缺失,WHO 2或者3级B、星型细胞瘤,IDH突变,WHO2或者3级C、星型细胞瘤,IDH突变,4级D、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WHO 4级E、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H3.G34,WHO4级F、弥漫中线胶质瘤,H3K27变异型,WHO4级(正确答案)G、弥漫星型细胞瘤或少突胶质细胞,NOS21、一例组织学上是弥漫性星型细胞瘤或者少突胶质细胞瘤的成年患者,基因检测只发现IDH突变,则患者最可能的分型是:A、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1p/19q联合缺失,WHO 2或者3级B、星型细胞瘤,IDH突变,WHO2或者3级(正确答案)C、星型细胞瘤,IDH突变,4级D、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WHO 4级E、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H3.G34,WHO4级F、弥漫中线胶质瘤,H3K27变异型,WHO4级G、弥漫星型细胞瘤或少突胶质细胞,NOS22、一例组织学上是弥漫性星型细胞瘤或者少突胶质细胞瘤,伴坏死或者微血管增生的成年患者,基因检测只发现IDH突变,则患者最可能的分型是:A、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1p/19q联合缺失,WHO 2或者3级B、星型细胞瘤,IDH突变,WHO2或者3级C、星型细胞瘤,IDH突变,4级(正确答案)D、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WHO 4级E、弥漫性大脑半球胶质瘤,H3.G34,WHO4级F、弥漫中线胶质瘤,H3K27变异型,WHO4级G、弥漫星型细胞瘤或少突胶质细胞,NOS23、手术是胶质瘤的首选治疗方式,按照切除肿瘤体积切除程度分为4 个等级:A、R0切除B、R1切除C、R2切除D、活检(正确答案)E、部分切除(正确答案)F、次全切除(正确答案)G、全切除(正确答案)24、下列关于高级别胶质瘤放疗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存时间与放疗开始时间密切相关,术后尽早放疗(术后2-6周)(正确答案)B、对于胶质瘤母细胞瘤需同步放化疗,6周期替莫唑胺辅助治疗,即Stupp方案(正确答案)C、IDH 野生型的3级胶质瘤患者,临床预后差,应提高放化疗强度(正确答案)D、若无高危因素则术后观察即可25、低级别胶质瘤的危险因素包括:A、年龄≥40岁(正确答案)B、肿瘤未全切除(正确答案)C、肿瘤体积>6cm(正确答案)D、IDH野生型(正确答案)E、术前神经功能缺损(正确答案)26、放疗对脑组织损伤依据发生的时间和临床表现分为三种不同类型:A、急性(放疗中或放疗后 6 周内)(正确答案)B、亚急性(放疗后 6 周至 6 个月)(正确答案)C、晚期(放疗后数月至数年)(正确答案)D、假性进展27、PCV方案包括哪三种药物:A、贝伐珠单抗B、甲基苄肼(正确答案)C、洛莫司汀(正确答案)D、长春新碱(正确答案)28、电场治疗TTF获批的适应症是:A、新发胶质母细胞瘤(正确答案)B、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正确答案)C、所有高级别胶质瘤D、所有低级别胶质瘤29、MGMT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的胶质瘤患者预后较好,同时,提示对下列哪种药物敏感:A、替莫唑胺(正确答案)B、甲基苄肼C、洛莫司汀D、长春新碱30、Stupp 方案(RT+TMZ→TMZ):放疗期间同步口服替莫唑胺75mg/(m2·d),连服42 天;同步放化疗结束4周,进入辅助化疗阶段,口服替莫唑胺150~200mg/(m2·d),连用5 天,每28 天重复,共___个周期。
神经外科评分表
神经外科评分表神经外科评分表有多种,以下列举其中一些:1.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用于评估患者昏迷程度,包括睁眼、语言和运动三个方面,总分越高,意识状态越好。
2. 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用于评估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数越高,缺损越严重。
3.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分数越高,预后越好。
4. 肌力分级:用于评估患者的肌力,包括0级到5级。
5. 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用于评估脊髓损伤程度,分为A级到E级。
6.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HUNT-HESS分类:用于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程度。
7. 世界神经外科医师联盟(WFNS)委员会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分级:用于评估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8. SPETZLER动静脉畸形(AVM)分级:用于评估动静脉畸形的严重程度。
9. PAPILLE室管膜下出血分级:用于评估室管膜下出血的严重程度。
10. 语言障碍程度分级评估:用于评估语言障碍的程度。
11. 运动功能障碍程度评估:用于评估运动功能障碍的程度。
12. 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用于评估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
13. 脑膜瘤切除程度(参照Simpson切除标准):用于评估脑膜瘤切除的程度。
14. 脑胶质瘤切除程度:用于评估脑胶质瘤切除的程度。
15. 脑肿瘤切除病人生活质量估计:用于评估脑肿瘤切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6. 脑肿瘤切除临床疗效评价:用于评估脑肿瘤切除的临床疗效。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神经外科评分表,每种评分表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评估标准,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评分表进行评估。
肿瘤MR报告三篇:分期与治疗
肿瘤MR报告三篇:分期与治疗病例一:患者,男,52岁。
因“间断性头痛3个月,加重1周”就诊。
经检查,发现右侧顶叶占位。
行MR检查后,如下诊断:1. 右侧顶叶胶质瘤,WHO III级。
2. 未见明显脑转移及水肿。
根据MR表现,肿瘤直径约4cm,边界清晰,增强后均匀强化。
考虑到患者年龄、肿瘤位置及分级,我们建议行外科手术治疗。
在术前,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神经功能评估、心肺功能评估等。
在术中,我们成功切除肿瘤,并进行了病理检查。
病理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分化良好,未见明显恶性特征。
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继续进行放疗和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病例二:患者,女,45岁。
因“左侧乳房肿块2个月,疼痛1周”就诊。
经检查,发现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行MR检查后,如下诊断:1. 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2N1M0,Ⅲ期。
2. 左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
根据MR表现,乳腺肿瘤直径约3cm,边界不清,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我们建议患者行乳腺癌根治术,同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
在术前,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乳腺超声、钼靶X线摄影等。
在术中,我们成功切除肿瘤及腋窝淋巴结,并进行了病理检查。
病理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分化一般,伴有淋巴结转移。
术后,患者接受了化疗和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病例三:患者,男,60岁。
因“右侧肺占位2个月”就诊。
经检查,发现右侧肺腺癌。
行MR检查后,如下诊断:1. 右侧肺腺癌,T3N2M0,Ⅲ期。
2. 右侧胸膜增厚,考虑转移。
根据MR表现,肺部肿瘤直径约5cm,边界不清,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我们建议患者行右肺上叶切除术,同时行淋巴结清扫。
在术前,我们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肺功能测试、心电图等。
在术中,我们成功切除肿瘤及淋巴结,并进行了病理检查。
病理结果显示,肿瘤细胞分化较差,伴有胸膜转移。
术后,患者接受了化疗和放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在这三个病例中,我们通过MR检查对肿瘤进行了准确的分期,为患者制定了合适的治疗方案。
神经外科手术分级
神经外科手术分级一级手术1、头皮肿物切除2、颅骨骨折整复术、颅骨肿瘤切除及颅骨缺损修补3、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脓肿清4、颞肌下减压术二级手术1、脑清创术2、脑内血肿、脑脓肿清除术3、大脑半球浅表肿瘤切除术4、椎管内肿瘤切除术5、脑脊液鼻瘘和耳瘘修补术6、脑膜膨出、脊柱裂、脊膜膨出手术7、脑室-腹腔分流术8、全脑血管造影术9、颅后凹减压术10、重度颅脑损伤手术三级手术1、垂体瘤切除术2、面肌痉挛微血管减压术3、幕上肿瘤切除:脑膜瘤,胶质瘤4、小脑肿瘤切除术5、鞍区占位性病变切除术6、颅外、颅内动脉血管吻合手术7、神经内镜手术8、侧脑室、第四脑室肿瘤切除术四级手术1、颅内动脉瘤夹闭及栓塞术2、脑动静脉畸形(AVM)切除及栓塞术3、海绵窦动静脉瘘手术4、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5、岩斜坡肿瘤手术6、脑干肿瘤切除术7、高颈段脊髓内肿瘤切除术8、鞍结节脑膜瘤、蝶骨嵴内1/3脑膜瘤及海绵窦肿瘤切除术9、第三脑室肿瘤、颅咽管瘤及松果体区肿瘤镜下全切术10、颈内动脉及椎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1、颅内动脉内支架置入术12、新开展手术㈠一级手术1、颞肌下减压术2、颅骨肿瘤手术3、颅骨缺损修补4、颈部动脉结扎术㈡二级手术1、凹陷性颅骨骨折复位术2、颅脑外伤钻孔探查术3、硬脑膜外血肿清除术4、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术5、硬脑膜下积液清除术6、颅骨成形术(颅骨修补术)7、大脑半球神经胶质瘤切除术8、高血压性皮层下血肿清除术9、颅骨骨髓炎手术10、硬脑膜外脓肿清除术11、硬脑膜下脓肿引流术12、脑脓肿穿刺吸引术13、颅骨凸面纤维结构不良症手术14、颅骨上皮样囊肿切除术15、硬脊膜外肿瘤切除术16、脊髓硬膜下髓外肿瘤切除术17、椎板减压术(后入路)18、硬脊膜外脓肿切开引流术19、硬脊膜外血肿清除术20、侧脑室—延髓池分流术21、梗阻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22、枕骨大孔区畸形颅后窝减压术23、脑膜膨出修补术24、脊膜膨出修补术25、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切除术㈢三级手术1、脑内血肿清除术2、颅后窝血肿清除术3、脑挫伤液化组织清除术4、脑脊液漏修补术5、经翼点入路垂体瘤切除术6、经单鼻孔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7、大脑凸面脑膜瘤切除术8、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9、夭状窦旁脑膜瘤切除术10、嗅沟脑膜瘤切除术11、蝶骨脊中、外1/3脑膜瘤切除术12、侧脑室内肿瘤切除术13、小脑半球肿瘤切除术14、小脑蚓部肿瘤切除术15、经迷路听神经瘤切除术16、高血压性基底节血肿清除术17、高血压性小脑内血肿清除术18、大脑半球凸面AVM切除术19、大网膜脑内移植术20、脑脓肿切除术21、颅底纤维结构不良症手术22、头皮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23、颅骨骨膜窦切除术24、颅骨巨骨细胞瘤切除术25、颅骨肉瘤切除术26、经颅视神经管狭窄减压术27、经颅视神经肿瘤切除术28、面肌痉挛神经血管减压术29、三叉神经痛神经血管减压术30、三叉神经切断术31、舌咽神经痛神经血管减压术32、脊髓髓内肿瘤切除术33、脊髓空洞症蛛网膜下腔分流术34、狭颅症颅缝再造术35、脑膜脑膨出修补术36、梗阻性脑积水脑室—心房分流术37、梗阻性脑积水脑室—矢状窦分流术38、脑蛛网膜囊肿切除术39、脑白质切除术40、前颞叶切除术41、大脑半球切除术42、胼胝体切开术43、帕金森氏病立体定向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44、扭转痉挛定向手术45、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清除术46、立体定向脑内病变活检术47、立体定向颅内金属异物摘除术48、中颅凹蛛网膜囊肿切除术㈣四级手术1、静脉窦损伤修补术2、经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3、经眶额入路垂体瘤切除术4、经蝶窦入路颅咽管瘤切除术5、桥小脑角区脑膜瘤切除术6、三脑室和四脑室内肿瘤切除术7、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8、斜坡肿瘤切除术9、颈静脉孔区肿瘤切除术10、各种颅面、颅眶、颅窦肿瘤切除术(多科合作)11、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放射栓塞术12、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可脱性球囊栓塞术13、颅内动脉瘤可脱性球囊栓塞术14、脊髓血管畸形介入放射栓塞术15、脑胶质瘤超选择动脉内化疗16、脑血栓动脉超选择溶栓术17、耳性眩晕前庭神经切断术18、舌咽神经痛神经根切断术19、椎板减压术(前入路)20、经口枢椎齿突切除术21、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术22、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23、慢性小脑电刺激术24、舞蹈病定向手术25、痉挛性斜颈定向手术26、精神病杏仁核毁损术27、精神病扣带束毁损术28、精神病多靶点毁损术29、癫痫杏仁核毁损术30、癫痫Forel-H区毁损术31、疼痛丘脑板内核群毁损术32、立体定向脑瘤间质放射治疗术33、脑干肿瘤切除术34、高血压性脑干血肿清除术35、眼动脉瘤夹闭术36、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夹闭术37、小脑上、后下动脉瘤夹闭术38、颅内巨大动脉瘤手术39、颅内动脉海绵窦瘘直视下栓塞术40、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孤立术41、颈总动脉-静脉-床突上颈内动脉吻合术。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来源:医政医管局⼀、概述 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世界卫⽣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级别脑胶质瘤。
本规范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来源的⾼、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治。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
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
此外,亚硝酸盐⾷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三⼤类。
⽬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或活检获取标本,进⾏组织和分⼦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分级和分⼦亚型。
⽬前主要的分⼦病理标记物包括: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染⾊体1p/19q联合缺失状态(co-deletion)、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区甲基化、α地中海贫⾎伴智⼒低下综合征X连锁基因(ATRX)突变、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突变、⼈组蛋⽩H3.3(H3F3A)K27M突变、BRAF基因突变、PTPRZ1-MET基因融合、miR-181d、室管膜瘤RELA基因融合等1,2。
这些分⼦标志物对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及临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治疗以⼿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法。
⼿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存期,并获得⾜够肿瘤标本⽤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分⼦遗传学检测。
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进展
迄 今为止还远达不到全切 除或者 次全切除 的要求 。
3术 后辅 助治 疗 脑 胶质瘤 的瘤 体与正 常脑组织之 间的界 限往往不清 ,尤其是 恶性
者 。单纯手术治疗 只能清 除大 部分的瘤 体 ,但是残 存的瘤体 会造成肿
瘤复 发 ,预后 较差 。 目前 ,一 般采取 手术切 除配合 放疗 、化疗 等常规
治疗 。 3 . 1化疗
脑 胶质瘤 又称为神 经外胚层肿 瘤或者神 经上皮肿瘤 ,是 由神 经外 胚层 分化来 的胶质细胞肿 瘤 ,多数位于 或者临近脑 部重要 的功 能区 , 主要病理类型 包括 星形胶 质细胞 、少 突胶质细胞 ,以及室管膜 。 由于
大 部分肿瘤 起源于不 同类型的神 经胶 质 ,因此称 为神经胶 质瘤 。肿瘤 病 灶与正常 脑组织边 界不清晰 ,多数不局 限于 一个脑 叶 ,具有较高 的 复发率 ,这 也是手术 失败 的主要 原因 。对于 胶质瘤 的临床症状大致可 包括 两个方 面 】 ,即颅 内压增高 引起的相 关症状 ,如头痛 、呕吐 、视 力减退 、精神症状 等等 ,还有 就是肿瘤压 迫 、浸润 、破 坏脑组 织引发
的放疗与放化疗联合治疗的患者生存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这与张晓哗
等” 的研究结 果相悖 。罗江兵等 在 手术后辅助 局部热化疗 ,明显 促
进了化疗药 物的疗效 ,分 析认为热疗 可 以增 加药物在肿 瘤细胞 中的浓
度 l可 以抑制胶质瘤 细胞的P C N A 及I G F — I 蛋 白的表达 ,抑制肿瘤 细胞 的过度增殖 ;高 温状 态下本身就可 以破坏 肿瘤细胞膜的结 构和功能 。
3 . 2放疗
的局部 症状 ,如瘫痪 、局 限性癫 痫、视力视野改变 等等。
2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方式
做完胶质瘤手术后非常后悔
做完胶质瘤手术后非常后悔在患者与INC医学顾问的沟通中总是不乏“胶质瘤手术后悔了”、“术后瘫痪后续如何治疗”之类的问题,周阿姨就是其中一位患者的母亲,她的孩子刚刚做完手术十几天,病理结果显示为胶质瘤三级,术后的情况比术前还差,做完胶质瘤手术就后悔了,但现在不知道后续该如何治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躺在ICU,因此求助于INC医学顾问,但往往此时已经贻误了治疗良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恶性脑肿瘤是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在美国,成人的发病率估计为每年每100,000人中5.26例。
虽然较新的治疗模式如化疗和免疫疗法已成为这些肿瘤的管理潜力佐剂,但手术仍然是一线治疗,手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当然,激进的切除术也会增加潜在的灾难性手术并发症(包括不可逆的神经功能缺损)的风险,很多患者都和周阿姨的孩子一样,希望通过手术切除争取到更好的预后效果,却适得其反,胶质瘤患者究竟要不要做手术?手术到底有哪些风险?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致力于中外神经外科技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和提高,同时针对高端人群及疑难手术病例,提供更好的诊疗和手术方案。
做完胶质瘤手术后非常后悔本文分析了16530名因恶性脑肿瘤而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显示发生至少一种手术并发症的风险为3.4%。
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是医源性中风,估计每1000例中有16.3例有此并发症。
值得注意的是,该事件是在所检查的10年期间内唯一显着增加的事件。
此外,医源性中风死亡的风险增加了9倍。
在Gempt等人通过分析神经胶质瘤切除术后的梗塞发生率,发现31%的患者患有新的术后缺血性病变(通过弥散加权成像评估)并伴有神经功能下降。
第二大常见的手术并发症是出血或血肿,使手术复杂化,每1000例中有10.3例发生。
与医源性中风相似,发生出血/血肿会大大增加院内死亡率的风险(OR 3.3;95%CI 1.6-6.6)。
田中等人的一项研究也证实了术后出血是神经胶质瘤手术后的并发症。
发现手术后有致命性出血的病例为5.6%。
不同级别颅内胶质瘤能活多久?
不同级别颅内胶质瘤能活多久?颅内胶质瘤是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之一,在广泛意义上,属于癌症。
颅内胶质瘤发端于颅内神经上皮组织,常生长在大脑额叶和颞叶,还可见于脑干、小脑、大脑其他部位,以及脊髓。
据美国癌症学会统计,颅内胶质瘤有三种类型,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室管膜瘤;胶质瘤按级别还有低级别和高级别的区分,根据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和病理表现,世界卫生组织将胶质瘤分为四个等级。
1到2级为低级别胶质瘤,3级和4级则属于高级别胶质瘤,其中1级胶质瘤生长最慢,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成人中很少发生。
4级胶质瘤生长和蔓延的速度最快,多见于60至80岁年龄组的成年人。
胶质瘤的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男性发生胶质瘤的可能性稍高。
患者症状与其他脑肿瘤患者所产生的症状相似,取决于受影响的脑区。
最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及恶心呕吐,其他症状可包括记忆力减退、体力虚弱、肌肉控制丧失,平衡障碍、视力问题、言语困难、认知能力下降和性格改变、癫痫发作等。
随着肿瘤的继续生长和对脑细胞的持续破坏,会引起脑部肿胀和颅骨受压,症状可能会恶化或改变。
颅内胶质瘤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一般认为,胶质瘤多是由于先天的遗传高危因素和环境的致癌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
一些已知的遗传疾病,例如神经纤维瘤病(I型)以及结核性硬化疾病等,为脑胶质瘤的遗传易感因素。
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其脑胶质瘤的发生机会要比普通人群高很多。
此外,一些环境的致癌因素也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相关。
有研究表明,电磁辐射,例如手机的使用,可能与胶质瘤的产生相关。
大部分胶质瘤属于恶性肿瘤,在当前的医学条件下很难达到完全根治,只有少数胶质瘤可以达到真正的临床治愈。
胶质瘤尤其是高级别胶质瘤大多会复发,而且复发时大多级别会升高。
并且肿瘤生长的部位越来越深,部位越来越广泛,最后会侵犯最重要的脑内结构,会导致病人发生脑疝,从而死亡。
很多患者是在病情不断升级恶化中因各种并发症死亡。
当被诊断出患有颅内胶质瘤,患者或其家人最关注一个问题就是患者的生存期,换句话说,还能活多久。
脑胶质瘤放射治疗指引
脑胶质瘤脑胶质瘤来源于神经上皮组织,为最常见的颅内原发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30%~60%。
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但由于肿瘤常难以彻底切除,术后辅助放疗占有重要地位。
本指引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对脑胶质瘤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参考2007年NCCN的临床治疗指引,并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对几种颅内常见胶质瘤(包括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放射治疗适应症、放疗技术、靶体积设定、处方剂量及放疗联合化疗等进行临床治疗指导,旨在推行脑胶质瘤的规范化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疗效。
一、常规检查所有的患者均需于放疗前行头颅MRI T1、T2加权成像及造影增强扫描,了解肿瘤的切除范围及残留情况。
二、定性定量检查必要时可行头颅核磁波谱成像(MR Spectroscopy)、核磁灌注成像(MR Perfusion)或11C-蛋氨酸-PET/CT(11C-MET-PET/CT)检查,了解肿瘤代谢及局部血流情况,可有助于肿瘤的准确定位以及鉴别肿瘤复发或放射性脑坏死。
三、综合治疗原则脑胶质瘤的治疗首选手术,手术治疗的原则为“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并最大程度地保全神经功能”。
由于脑胶质瘤的浸润性以及生长部位的特殊性,手术常难以完全切除。
术后辅助放疗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对于低级别的胶质瘤(LGG,WHOⅠ~Ⅱ)患者,如果手术完全切除,无预后不良因素者可观察;存在预后不良因素者可观察或放疗或选择化疗。
如手术不能完全切除,症状未控或进展者,可放疗或化疗;对于症状稳定者,可观察或放疗或选择化疗。
而对于高分级的胶质瘤(HGG,WHOⅢ~Ⅳ)患者,无论手术情况均需行术后辅助放疗。
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可同期放化疗+辅助化疗,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或间变性少突胶质瘤(WHOⅢ)必要时也可考虑化疗。
附:脑胶质瘤的诊疗流程(参考NCCN 临床治疗指引v.1.2007)3.1 成人低级别弥漫性幕上星形细胞瘤和少突胶质瘤FEB-RT:分次外放疗。
2.9.1胶质瘤的治疗
常规神经影像导航、功能神经影像导航、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和术中MRI实时影像神经 导航、术中超声实时影像定位和荧光引导的显微手术。多模态神经导航联合术中皮质及皮质 下定位可提高手术安全性、保护神经功能、利于最大范围安全切除。
术后放疗可延长恶性胶质瘤患者生存期
术后放疗
➢ 放疗:
术后放疗可使高级别胶质瘤患者获得显著的生存获益。
术后辅助放疗
➢ 放疗靶区:包括临床病灶、亚临床病灶以及肿瘤可能侵犯的区域, 并尽可能保护重要的功能区域。
➢ 结合手术记录、术前及术后的MRI图像,T2 flair序列可更好的 显示肿瘤边界,可作为靶区勾画时的首要参考序列。
➢ 放疗剂量:45-54Gy/1.8-2.0Gy,残留病灶放疗剂量>50Gy。
放疗联合PCV方案化疗 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 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同步和辅助化疗
高级别恶性胶质瘤的治疗
手术目的:
• 缓解由高颅压和压迫引起的症状; • 降低类固醇药物的使用,维持较好的生存状态; • 降低肿瘤细胞负荷,为辅助放化疗创造条件; • 延长生存期;获得精确病理诊断。
强烈推荐:
最大范围安全切除,切除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是独立预后因素之一,肿瘤全切可延长术后 肿瘤复发时间和患者生存期。
➢ 推荐:放疗联合TMZ(同GBM)或应用亚硝脲类化疗药物; ➢ PCV 方案(洛莫司汀+甲基苄肼+长春新碱) ; ➢ 亚硝脲类化疗方案,如ACNU 方案。
推荐有条件的单位尽快开展MGMT启动子的甲基 化PCR检查
• 对于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和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伴 染色体1p 19q 联合缺失的病人不但对化疗敏感,而且生存 期也明显延长。
低级别胶质瘤的治疗
胶质瘤手术治疗策略解读
胶质瘤手术治疗策略解读胶质瘤是大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胶质瘤等级的升高,其死亡率也越来越高。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胶质瘤分为4个等级,其中I级和II级为低度胶质瘤,III级和IV级为高度胶质瘤。
胶质瘤手术是每个神经外科医生最常见和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随着技术的进步,胶质瘤手术的历史发生了变化。
最大的技术进步之一始于20世纪50年代核磁共振的发现,现在称为磁共振成像。
经过MRI的介绍,最大的MRI可见肿瘤切除的概念开始成为胶质瘤手术的标准方法。
然而,这一概念有很高的发病率,它搁浅了几十年。
在过去的25年里,手术切除胶质瘤的概念已经从高等级胶质瘤的最大侵袭性转变为微创但最大效率的切除。
低度胶质瘤的概念也由“观察等待”转变为积极的手术治疗。
随着时间的推移,次全切除(subtotal,STR)和总全切除(gross total,GTR)逐渐发展为全上切除(supratotal,GTR),成为雄辩区低度胶质瘤和年轻患者的手术选择。
神经外科医生正试图利用微创手术尽可能地保留生活质量,但切除大部分肿瘤组织使用脑监测技术,术中成像,清醒手术选择等。
这种方法延长了患者的总体生存期。
作为一种新的外科手术理念,经多年证实,胶质瘤手术的总体发展水平处于最高水平。
在这方面,在胶质瘤治疗中,手术切除可能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我们仍在等待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
当肿瘤浸润到雄辩的大脑区域时,在最大安全切除和可能的神经功能缺损或功能状态恶化的平衡下切除多少是一个挑战。
不同的手术方案胶质瘤占所有脑瘤的30%,占所有恶性脑瘤[1]的80%。
胶质瘤的起源是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细胞的转化。
胶质瘤可按细胞类型、定位和分级进行分类。
该等级分类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16年实施,并得到广泛应用。
神经胶质瘤有四个等级:一级——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二级——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三级——恶性胶质瘤:间变性星形细胞瘤、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四级——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IDH野生型和突变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
脑胶质瘤诊疗指南
不变或恶化
大片长 T1 和 T2 信号,内有不规则的 强化,占位效应明显
通常低灌注
放射性坏死 治疗后数月至数年
不变或恶化 MRI增强扫描可见强化,晚期
表现为高信号 通常低灌注
Cho/NAA, Cho/Cr 较高
Cho/NAA, Cho/Cr 较低
Cho/NAA, Cho/Cr 较低
无
稳定或减少
稳定或改善
以上全部
疾病进展 (PD)
增加≥25%
增加 有 不适用* 恶化 任意一项
脑胶质瘤术后24-72小时内需复查MRI(平扫+增强) ,评估肿瘤切除程度,并以此作为脑胶质瘤术后 基线影像学资料,用于后续比对。 *在出现持续的临床症状恶化时,即为疾病进展,但不能单纯的将激素用量增加作为疾病进展的依据。
弥散受限
比肿瘤信号低
比肿瘤信号低通常高Fra bibliotek谢高代谢或低代谢
低代谢
高代谢
低代谢
低代谢
可在放射治疗野范围外 几乎全部
RT+TMZ
RT
多在放射治疗野范围内
总20%-30%,在同步放化疗中常见,特别 是MGMT 启动子区甲基化者发生率更高
多在放射治疗野范围内 与剂量有关,大约在2%-18%
影像学诊断 神经病理学与分子病理学诊断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电场治疗 康复治疗
P53
Olig-2
GAFP
NSE
影像学诊断 神经病理学与分子病理学诊断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电场治疗 康复治疗
主要推荐
强烈推荐
MRI平扫+增强检查
临床意义:可鉴别胶质瘤与部分非肿瘤病变;明确胶质瘤侵犯范围, 帮助立体定向手术活检靶点选择,利于指导肿瘤切除及预后评估。
都是脑胶质瘤,为何胶质瘤恶性程度不一样
都是脑胶质瘤,为何胶质瘤恶性程度不一样,脑胶质瘤系发生于脑最常见的一类肿瘤。
依其细胞构成不同又可分为星形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室管膜母细胞瘤、室管膜细胞瘤等。
此类肿瘤生长部位、恶性程度不同。
恶性脑胶质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颅脑肿瘤,其发病率在颅脑肿瘤中高达60%。
胶质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瘤”,它是来源神经上皮细胞的系列肿瘤的总称,有的甚至是良性的,如毛细胞星形细胞瘤,有些却是“癌”,如胶质母细胞瘤。
所以,北京同心医院脑肿瘤专家李桂秋主任,中医脑肿瘤专家王世英主任提醒脑瘤患者,既不要谈到脑胶质瘤就认为被判了死刑,也不要失去信心,在有经验的医师规范治疗下,病人是可以从中得到好的治疗的。
有些类型的脑胶质瘤通过手术切除中医药等大部分可以终身治愈,如毛细胞星形细胞瘤。
哪怕是2级的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等通过规范的综合治疗,活几十年的也有,治疗过的这类患者也不少。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即使是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的疗效也在不断改善,要有信心。
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患者不要放弃治疗,还是可以通过手术、放化疗中医药等方法治疗的,在这里我们着重的对3-4级胶质瘤(星形细胞瘤3-4级)患者的生存期作一个分析。
3-4级胶质瘤可以说是高恶性,也有原发继为高恶性,也有因复发而演变为高恶度的,通常胶质瘤的每一次复发患者病理级别也会提高。
因为胶质瘤类型很多,对于生存时间问题涉及到多方面问题,肿瘤的位置、肿瘤级别、患者年龄、治疗方案等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处在死亡的边缘,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亡会降临。
部分3-4级胶质瘤属于偏恶性肿瘤,很多人更习惯称之为“脑癌”,生活中,很多患者在确诊脑胶质瘤后便感觉自己仿佛是处在了死亡的边缘。
1~2级脑胶质瘤,通过综合治疗大部分可以治好。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胶质瘤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胶质瘤虽然是恶性的,但是也分为四个等级。
胶质瘤治疗选手术、放化疗、靶向药还是临床实验
胶质瘤治疗选手术、放化疗、靶向药还是临床实验当今世界,谈瘤色变,脑瘤更是如此。
据全球最大规模脑瘤统计发现,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发病及死亡人数双双第一。
世界卫生组织曾公布按死亡率顺序排位,脑瘤中非常常见的恶性胶质瘤是34岁以下肿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54岁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
时间就是生命,“死亡恶魔”脑瘤当前,到底优选手术还是放化疗?国际上的新药物、新疗法、新的临床试验是否应该去尝试?这些成为摆在脑瘤患者面前的“终极拷问”。
如何在这场战争中赢得胜利,如何获得最佳临床生存周期?一般需要根据具体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高低、手术切除程度、危险因素高低来个性化制定。
而不同的选择往往代表着不同的效果偏差,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也大相径庭。
实例:优选在美国放化疗,病情却加重临床上不乏很多脑胶质瘤病人或因肿瘤位置复杂难以切除,或因担心手术不成功引发其他并发症而首先寻求放化疗控制肿瘤,但结果并不理想。
以28岁的胶质母细胞瘤叶女士为例,两年前她因突发右侧肢体乏力检查发现右顶枕、右侧丘脑、右侧中脑占位,活检最终确定为极高级别胶质瘤。
后病程进展迅速,以致无法行走、站立困难、癫痫反复发作。
随后家人带其前往美国MD安德森医院先进行脑室外引流,然后接受放化疗,因为引流、放化疗无法解除颅内肿瘤引起的严重占位效应,患者症状仍是进一步加重,差点危及生命。
其家人随后意识到瘤体切除的重要,但是因为瘤体在深部,手术难度较大,各个渠道寻找领先的手术团队,后通过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前往德国INI 国际神经学研究中心,并由世界颅底肿瘤手术大师巴特朗菲教授亲自主刀,最终得到完整切除,术后第一天患者清醒,可用英语正常对答(患者早年留学美国)。
术后ICU观察二天,术后一周可家属两人掺扶下床进行康复锻炼。
术后一个月,自行步行出院,左侧肢体肌力5-级,已可持筷夹取食物。
未再有癫痫发作。
手术后,巴特朗菲教授告诉她,后续放化疗以肿瘤全切为基础将达到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