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全文)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完整版)一、概述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
本规范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来源的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治。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
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
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三大类。
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断层扫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或活检获取标本,进行组织和分子病理学检查,确定病理分级和分子亚型。
目前主要的分子病理标记物包括: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染色体1p/19q联合缺失状态(co-deletion)、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α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基因(ATRX)突变、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启动子突变、人组蛋白H3.3(H3F3A)K27M突变、BRAF基因突变、PTPRZ1-MET基因融合、miR-181d、室管膜瘤RELA 基因融合等1,2。
这些分子标志物对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及临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肿瘤标本用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
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
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2年版)一、概述脑胶质瘤是指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2021年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分为1~4级,1、2级为低级别脑胶质瘤,3、4级为高级别脑胶质瘤1。
本指南主要涉及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来源的成人高、低级别脑胶质瘤的诊治2,3。
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5~8/1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
脑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
此外,亚硝酸盐食品、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致癌因素也可能参与脑胶质瘤的发生。
脑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发作三大类。
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靠CT及MRI等影像学诊断,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对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确诊需要通过肿瘤切除手术或活检手术获取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和分子病理整合诊断,确定病理分级和分子亚型。
分子标志物对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及临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脑胶质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并获得足够肿瘤标本用以明确病理学诊断和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
手术治疗原则是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而常规神经导航、功能神经导航、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和术中MRI实时影像等新技术有助于实现最大范围安全切除肿瘤。
2024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RT202401
2024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RT202401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是中国医学领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的权威指导文献之一,它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胶质瘤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
指南的更新意味着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对以往版本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多种多样,病情复杂多变,治疗难度较大。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指南对于提高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而言,这份指南包含了胶质瘤的诊断、分期、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方面内容。
其中,诊断部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胶质瘤。
分期部分则是为了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指导治疗选择,包括TNM分期、WHO分级等。
手术治疗是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式,本指南对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和手术后的康复护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
放疗和化疗是手术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也是胶质瘤患者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措施,指南对其适应症、疗效评估和不良反应处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论述。
此外,该指南还着重强调了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胶质瘤病情复杂多变,不同患者可能需要个别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合并症、生活质量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总之,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更新,标志着胶质瘤领域的研究和治疗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科学、更规范的指导。
通过遵循指南中的建议,医生可以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胶质瘤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达到预期的治疗目标。
同时,患者也能够更加理解胶质瘤的基本知识,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康复效果。
5-2015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放疗-0530
第五章放射治疗第一节高级别胶质瘤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对生存有益。
Kristiansen等[14]和Walker等[15]的两个多中心III 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术后放疗组比支持治疗组有生存时间的延长(I级证据)。
采用3D-CRT或IMRT技术可较好地保护正常脑组织,推高放疗剂量未显示生存优势。
随着新一代烷化剂TMZ在治疗恶性胶质瘤中的作用,TMZ同步放化疗加辅助化疗联合治疗已经成为恶性胶质瘤的标准治疗。
常规分割X线外照射术后早期放疗能有效提高恶性胶质瘤的疗效。
恶性胶质瘤的生存时间与放疗开始时间密切相关(II级证据)。
目前常用的放疗总剂量为54~60 Gy,1.8~2Gy/次,分割30~33次。
Walker等对按脑瘤协作组(Brain Tumor Cooperative Group,BTCG)和[16](I级证据)。
Bleehen等通过大数据的分析结果都显示总剂量60 Gy对生存期有明显的优势(12月:9月,P=0.007)[17](I级证据)。
近年来也有临床中心对于Ⅲ级星形细胞瘤患者或者病灶范围较广泛的患者采取稍降低总剂量和分次剂量的治疗策略,以降低放射治疗的后期反应,具体如下:55.8~59.4Gy,1.8Gy/次,共31~33次,或者57Gy,1.9Gy/次,共30次。
数据显示大分割放疗对高龄GBM患者是有效可行的,常用的大分割方式:34Gy/10次,或者40.05Gy/15次,或者50Gy/20次。
研究显示应用放射外科或腔内后装加量与常规的外照射相比较并无任何生存优势。
来自CBTRU2005~2009年(2012年)的数据显示,GBM的高发年龄段是在65~84岁,随之而来的是多项针对高龄GBM患者治疗的研究。
(EORTC?,RTOG?)NCCN 指南中对以70岁老年患者为界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患者能够耐受同步放化疗+辅助化疗,也可以承受大分割放疗,具体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年龄、和KPS评分。
脑胶质瘤诊疗指南
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12版)前言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最常见的肿瘤,其中以恶性者(200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III,IV级)多见。
虽然CNS恶性胶质瘤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和诊治措施,但是,一般III级者生存2-3年,IV级(如胶质母细胞瘤)1年左右。
近来,欧美等国先后制订了有关胶质瘤处理的指南或推荐,对规范和提高CNS胶质瘤的诊治很有助益。
国内有关专家,按偱证医学五级分类,随机对照研究“CONSORT”,以及指南“AGREE”程序,多人针对某一问题进行磋商,评估文献的证据质量,达成推荐级别。
经反复讨论和修改,首次制订了“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供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和应用,希望有助规范和推动我国CNS恶性胶质瘤的诊治,更好地为广大病人及其家属服务。
1.概述胶质瘤为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
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胶质瘤分为Ⅰ-Ⅳ级,Ⅲ、Ⅳ级为恶性胶质瘤,占所有胶质瘤的77.5%。
近30年,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年增长率约为1.2%,老年人群尤为明显。
一般认为恶性胶质瘤的发生是机体内部遗传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了。
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及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及体征。
目前,恶性胶质瘤主要依靠MRI和CT影像学诊断,通过肿瘤切除术或活检术明确病理学诊断,分子、基因水平的病理学诊断研究正逐步深入。
对恶性胶质瘤的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疗法的综合治疗。
手术主张安全、最大范围地切除肿瘤,而功能MRI、术中MRI、神经导航等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该目的的实现。
放疗可杀灭或抑制残余肿瘤细胞,延长生存。
替莫唑胺(TMZ)同步放疗联合辅助化疗已成为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GBM)的标准方案。
2. 恶性胶质瘤的诊断恶性胶质瘤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以神经系统功能缺失伴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
中国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更新
第
五
章
放射治疗
第五章 放射治疗
2012版
一、高级别胶质瘤 二、大脑胶质瘤病 三、低级别胶质瘤 四、室管膜瘤 五、髓母细胞瘤
2015版
一、高级别胶质瘤 二、低级别胶质瘤 三、大脑胶质瘤病 四、室管膜瘤
2015版指南--原则
高级别胶质瘤
• 强烈推荐术后尽早开始放化疗,建议采用3D-CRT或IMRT技术进行肿瘤局部放 疗,以总剂量54~60Gy,常规剂量分割的方式进行。
室管膜瘤
• 手术是室管膜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 放疗是WHOII-III级室管膜瘤术后主要的辅助治疗方式,对于间变性室管膜瘤, 推荐: 脊髓MRI和CSF检查均阴性的性肿瘤局部照射,上述检查阳性的,须行 CSI。
靶区勾画指南推荐
治疗前:完善影像资料、病理明确 靶区勾画 治疗技术要点和剂量分割
2015版指南--推荐 “胶质瘤影像学检查流程”
✓ 增加内容:大脑胶质瘤(GC)放疗的靶区勾画,应以MRI为基本图像,提出I型、II型GC 靶区范围设定,同时应勾画出需限定的重要保护器官。照射技术上推荐用IMRT或3DCRT
✓ 修改大脑胶质瘤(GC)放疗的剂量,推荐PTV1=45~54Gy,PTV2=60Gy,分次剂量 1.8~2.0Gy/次
➢ Ⅰ型GC靶区范围设定如下: GTV1 = MRI T2/FLAIR上异常区域, CTV1 = GTV1 + 0.7cm (0.5~1.5cm) PTV1 = CTV1 + 0.3cm (0.3~0.5cm) ➢ Ⅱ型GC靶区范围设定如下: GTV2.=强化病灶(增强MRI上的强化灶) CTV2. = GTV2. +0.5cm (0.2~0.5cm) PTV2 = CTV2 + 0.3cm * 放疗剂量必须要考虑临床获益与放射毒性的平衡。
中国神经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概要(全文)
中国神经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概要(全文)一、意义和背景制订本指南的目的是建立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脑胶质瘤分子检测分析体系,描述最普遍的胶质瘤相关的分子改变、潜在的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从而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并做出治疗选择。
对于哪一个(类)患者或者样本需要进行检测,何时检测和如何检测,本指南中也给出了推荐。
临床实践指南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CPG),不同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特定的临床条件下经过系统的分析后形成的诊疗指南,能够有效地帮助临床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指南应满足:清晰性、有效性、可靠性、可重复性、应用灵活性、多学科融合、有依据性和可作为指导性。
临床实践指南的目标是服务于临床工作,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并为医疗教育提供指导,为疗效评估、专业审核提供依据,为合理治疗和建立临床路径提供帮助。
二、前言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其中一半以上为恶性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
GBM 患者即使采用了最为积极的治疗手段,中位生存期仍然少于 15 个月。
近年来,神经肿瘤分子病理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发现一系列有助于脑胶质瘤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
目前的 WHO 病理分级仍然依赖形态学进行肿瘤分级,然而,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组织特征相同或相似的胶质瘤可以具有不同的分子遗传学背景,导致 WHO 分级相同的个体间预后有着较大差异。
基于肿瘤遗传学水平的分子病理分型能够更准确地判断临床预后;并且对组织学上较难鉴别的混合性胶质瘤(少突星形细胞瘤和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还能帮助明确诊断和分级。
另外,这些新近发现的分子变异有可能成为未来治疗的新靶点。
近 10 年来,尽管脑胶质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有了较大突破,但是弥漫性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改善仍然十分缓慢。
进一步了解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通过临床试验明确更多潜在的分子标志物,有望揭开脑胶质瘤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的神秘面纱。
2014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附录
10.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问内完成样本的采集(应该保证 30 min内完成,不适当的处理时间将直接影响和干扰研究的 结果),应尽快降低所采集组织样本的温度。对于其他类型 的生物样本应根据具体的实验研究目的和要求执行。
11.建立详细的电子文档资料样本目录,以便取出样本 时查询。尽量保障样本存储器工作状态和温度的稳定。
(二)根据研究课题的具体目标,所采集的生物样本主要 用于三类实验研究:
1.测试样本:主要用于基因、蛋白表达谱建立,基因组测 序分析,样本质量优先。主要考虑的因素为肿瘤分型和分 类,每一类型要达到统计学小样本数目。
2.验证样本:主要用于标志基因变异的确认,进行实时 定量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突变检测、 ELISA的实验分析。主要考虑的因素为肿瘤分型、分类和分 期,包括不同阶段癌前病变组织样本,病理学诊断要明确,每 一类型要保障统计学大样本数目。
万方数据
生堡拉经窆b型苤盍垫!堡生!旦箜!!鲞筮!期g!也』盟!!翌!!!E,塑型!!!!:∑!!:!!:盟!:i
第14天或出院前取血,将血浆或血清与有形成分分离。(5) 化疗前后血浆或血清采集按照临床试验操作规程和技术指 南制定。(6)非癌患者/正常对照血浆或血清样本,选择年 龄、性别与实验组相匹配的非癌患者为对象。
18.严格按照SOP定期抽样检查生物样本,以保证储存 样本的质量。
二、采集的生物样本种类 (一)根据课题的总体研究目标,在保障医疗工作的前提 下采集肿瘤样本,并要保证样本的质量和数量能够用于 DNA、RNA和蛋白质提取及满足相关的实验分析。 1.新鲜组织选取:(1)临床诊断明确,在病理医生指导 下取得新鲜手术切除标本,立即进行液氮冷冻、切片。(2)由 病理医师进行初步诊断并指导选取标本,避开坏死组织,保 证肿瘤细胞比例高于80%。 2.石蜡包埋组织选取:(1)中性甲醛固定手术切除标本 按病理学操作规范进行取材。(2)由病理医师做出明确诊断 和分级。(3)由病理医师在切片上选取部位,避开坏死组织、 血管和间质,保证肿瘤细胞比例高于80%。 3.血液(包括血浆和血清):(1)及时采集入组病例的外 周血标本,初诊患者3—5 ml,EDTA抗凝,3 000 rpm离心,血 浆和有形成分(白细胞成分)分别用统一质量指南的容器保 存(尽量在2 h内完成血浆的分离作)。(2)特殊病例要保存 治疗前后的外周血标本各5 11ll(血浆或血清)。(3)采集的 血浆或血清样本在无菌条件下分装,0.5—1.0 ml/每管,用螺 纹口管,一80℃保存。(4)明确临床诊断后在术前取血,术后
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2014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2014)新鲜出炉全网发布:2014-07-13 10:25:09 发表者:赛克 (访问人次:4686)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也是目前神经肿瘤领域内的难点。
传统上,胶质瘤主要通过形态学进行分类与分级。
但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基于形态学的病理分类并不能很好的反映某些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
例如,有些病理上诊断为低级别的胶质瘤(良性),短期内复发与进展,而有些高级别胶质瘤(恶性)却可以长期保持稳定。
又如,部分胶质瘤对放化疗特别敏感,而同样是相同恶性度的胶质瘤却对治疗无效。
如何准确的预测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及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是目前基础与临床的工作重点。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已能够在分子水平对胶质瘤进行“解剖”,并且发现了一些能够预测胶质瘤患者预后及治疗反应的分子标记,如1p19q杂合性缺失(详见本网站相应博文)及MGMT。
为了能够科学规范的检测及使用分子标记物,中国胶质瘤协作组经过1年多的酝酿,组织国内胶质瘤领域内的专家撰写了《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并发表于《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第5期。
作为指南的编写组成员,我体会到,国内在胶质瘤诊疗方面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基本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以下是本指南的主要内容,供患者及医务人员参考。
指南编写组成员名单:马文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于士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肿瘤研究室)、王任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王伟民(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王洪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王永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引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毛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尤永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史之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白红民(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李文斌(北京市世纪坛医院神经肿瘤内科)、李学军(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35病区)、李桂林(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病理科)、吴安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陈凌(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陈忠平(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邱晓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疗科)、杨学军(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周良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周定标(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林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赵继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康春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肿瘤实验室)、姚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病理科)、蒋传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秦智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赛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樊小龙(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和脑发育实验室)、颜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胶质瘤是一种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高度异质性和侵袭性。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脑胶质瘤的分子诊疗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
为了规范中国脑胶质瘤的分子诊疗工作,制定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势在必行。
一、前言脑胶质瘤的分子诊疗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
准确的分子诊疗可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二、分子诊疗的重要性脑胶质瘤的分子诊疗有助于明确肿瘤的分子亚型、突变情况和表达谱,从而为患者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方案。
此外,分子诊疗还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预后和监测疗效,为临床转化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三、分子诊疗指南的内容1.脑胶质瘤的分类和亚型根据分子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将脑胶质瘤分为多种亚型,如IDH突变型、TP53突变型、EGFR增强型等。
指南需要详细介绍每种亚型的分子标志物和临床特征。
2.常见突变基因的检测方法和结果解读包括IDH1、IDH2、TP53、EGFR等突变基因的检测方法和结果解读,指南需要详细介绍这些突变基因的检测原理、常见突变位点和检测敏感性。
3.分子标志物在临床中的应用指南需要详细介绍分子标志物在脑胶质瘤的诊断、预后评估、治疗选择和疗效监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此外,还需要介绍分子标志物与其他临床指标(如临床病理特征、影像学表现等)的联合应用。
4.脑胶质瘤的分子靶向治疗根据脑胶质瘤的分子亚型,指南需要介绍相应的分子靶向治疗方案和药物选择。
此外,还需要介绍分子靶向治疗的疗效评估和不良事件监测等内容。
5.分子诊疗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指南需要介绍分子诊疗在脑胶质瘤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分子标志物的筛选、治疗效果评估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等。
结语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的制定将为脑胶质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指导,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这一指南的建立需要多学科的专家共同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经验,确保指南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我国脑胶质瘤的分子诊疗工作贡献力量。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的指南
放疗后2~6周内MRI复查;术后5年内,每3~6个月MRI复查及临床随访;随 后至少每年MRI复查及临床随访
复发或进展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AO)/间变性少突 星形细胞瘤(AOA)(WHO Ⅲ 级)/或胶质母细胞瘤(GMB,(WHO Ⅳ级)
可切除
不可切除
手术
状态不佳患者接受姑息/支持/对症疗
或挽救性化疗方案
或纳入生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其他新 型治疗药物与技术(例如TTF)的临床试验
研究
MDT病例讨 论
复发或进展
之前接受过放疗
可切除
不可切除
手术
考虑再放疗 挽救性化疗 姑息支持对症
MDT病例讨 论
假性 进展
之前没有接受过放疗
可切除 手术
状态不佳患者接受姑息/支持/对症疗 或挽救性化疗方案
或纳入生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其他新 型治疗药物与技术(例如TTF)的临床试验
研究
复发或进展
MDT病例讨论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复发或进展
脉络膜乳头状瘤(WHOⅠ级
观察
之前接受过放疗
复发或进展
MDT病例讨 论
之前没有接受过放疗
可切除 手术
不可切除
可切除 手术
不可切除
化疗
放疗 或 放疗+辅助化疗
或 单独化疗
假性 进展
复发或进展
MDT病例讨 论
假性 进展
MDT病例讨 论
复发或进展
局部复发或进展性胶质瘤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指南(最全版)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与治疗指南(最全版)第一章概述胶质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胶质瘤分为WHOⅠ~Ⅳ级,Ⅰ、Ⅱ级为低级别胶质瘤,Ⅲ、Ⅳ级为高级别胶质瘤[1]。
本指南主要涉及低级别胶质瘤、高级别胶质瘤、大脑胶质瘤病和室管膜瘤的诊治。
近30年来,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发生率逐年递增,年增长率为1%~2%,在老年人群尤为明显[2]。
根据美国脑肿瘤注册中心(Central Brain Tumor Registry of the United States, CBTRUS)统计,胶质瘤约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7%,约占恶性肿瘤的80%;在原发性恶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GBM, WHOⅣ级)的发病率最高,占了46.1%,约为3.20/10万,且男性多于女性;其次是弥漫性星形细胞瘤,发病率为0.53/10万。
GBM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最高发的年龄为75~84岁,新诊断的中位年龄是64岁[3]。
胶质瘤发病机制尚不明了,目前确定的两个危险因素是: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和与罕见综合征相关的高外显率基因遗传突变。
近年来,高级别胶质瘤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包括:等位基因的杂合性缺失及基因的遗传性变异研究,DNA错配修复,细胞信号通路紊乱(如EGFR及PDGF通路),PI3K/Akt/PTEN、Ras和P53/RB1通路基因突变和肿瘤干细胞研究等。
胶质瘤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颅内压增高及神经功能缺失。
目前,诊断主要依靠CT及MRI检查等影像学诊断,一些新的MRI序列,如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DWI和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磁共振波谱成像(MRS)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开始应用于临床,对提高诊断水平及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对于鉴别肿瘤复发与放射性坏死有一定帮助。
脑胶质瘤诊疗指南
不变或恶化
大片长 T1 和 T2 信号,内有不规则的 强化,占位效应明显
通常低灌注
放射性坏死 治疗后数月至数年
不变或恶化 MRI增强扫描可见强化,晚期
表现为高信号 通常低灌注
Cho/NAA, Cho/Cr 较高
Cho/NAA, Cho/Cr 较低
Cho/NAA, Cho/Cr 较低
无
稳定或减少
稳定或改善
以上全部
疾病进展 (PD)
增加≥25%
增加 有 不适用* 恶化 任意一项
脑胶质瘤术后24-72小时内需复查MRI(平扫+增强) ,评估肿瘤切除程度,并以此作为脑胶质瘤术后 基线影像学资料,用于后续比对。 *在出现持续的临床症状恶化时,即为疾病进展,但不能单纯的将激素用量增加作为疾病进展的依据。
弥散受限
比肿瘤信号低
比肿瘤信号低通常高Fra bibliotek谢高代谢或低代谢
低代谢
高代谢
低代谢
低代谢
可在放射治疗野范围外 几乎全部
RT+TMZ
RT
多在放射治疗野范围内
总20%-30%,在同步放化疗中常见,特别 是MGMT 启动子区甲基化者发生率更高
多在放射治疗野范围内 与剂量有关,大约在2%-18%
影像学诊断 神经病理学与分子病理学诊断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电场治疗 康复治疗
P53
Olig-2
GAFP
NSE
影像学诊断 神经病理学与分子病理学诊断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电场治疗 康复治疗
主要推荐
强烈推荐
MRI平扫+增强检查
临床意义:可鉴别胶质瘤与部分非肿瘤病变;明确胶质瘤侵犯范围, 帮助立体定向手术活检靶点选择,利于指导肿瘤切除及预后评估。
2023版胶质瘤诊疗指南
2023版胶质瘤诊疗指南
以下是2023版胶质瘤诊疗指南的主要内容:
1. 诊断标准:采用2017年WHO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分类标准,即根据组织学类型将胶质瘤分为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
2. 组织学类型:最常见的是星形细胞瘤,其次是少突胶质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等。
3. 治疗原则:综合治疗是胶质瘤治疗的关键,治疗原则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
4. 手术治疗:手术是胶质瘤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目的是切除尽可能多的肿瘤组织,同时保留正常功能。
5.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胶质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提高生存期。
6. 化疗:化疗是胶质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可通过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目的。
7.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胶质瘤治疗的热点领域,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来治疗胶质瘤。
8. 预后评估:预后评估是胶质瘤治疗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总之,2023版胶质瘤诊疗指南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提出了新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为胶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依据。
中国胶质瘤指南
中国胶质瘤指南
胶质瘤的定义和分类
胶质瘤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由胶质细胞形成。
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胶质瘤被分为四个等级,其中一级和两级为良性肿瘤,三级和四级为恶性肿瘤。
胶质瘤的症状和诊断
胶质瘤的症状包括头痛、晕厥、恶心和呕吐、精神失常等。
诊断胶质瘤需要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头部CT或MRI可用于确定嗜铬细胞瘤的病变位置和大小。
胶质瘤的治疗
目前针对胶质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等多种方法。
手术切除是目前胶质瘤治疗的首要选择,但由于胶质瘤的位置和大小不同,手术切除并不能完全去除瘤体。
放疗和化疗是在手术切除后进行的辅助治疗。
胶质瘤治疗中的综合护理
在胶质瘤治疗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
综合护理包括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等,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在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针对胶质瘤的靶向药物,这些药物对提高治疗效果有明显的作用。
胶质瘤的预后和复发
胶质瘤的预后和复发与治疗的效果有很大关系。
良性肿瘤的预后较好,恶性肿瘤的预后则较差。
胶质瘤的复发率相对较高,需要密切的随访和治疗。
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肿瘤,胶质瘤的治疗和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综合护理和治疗仍然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加强科研和临床实践有助于提高胶质瘤治疗的效果和预后,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福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全文)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也是目前神经肿瘤领域内的难点。
传统上,胶质瘤主要通过形态学进行分类与分级。
但越来越多研究显示,基于形态学的病理分类并不能很好的反映某些胶质瘤的生物学特性。
例如,有些病理上诊断为低级别的胶质瘤(良性),短期内复发与进展,而有些高级别胶质瘤(恶性)却可以长期保持稳定。
又如,部分胶质瘤对放化疗特别敏感,而同样是相同恶性度的胶质瘤却对治疗无效。
如何准确的预测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及选择合适治疗方案,是目前基础与临床的工作重点。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我们已能够在分子水平对胶质瘤进行“解剖”,并且发现了一些能够预测胶质瘤患者预后及治疗反应的分子标记,如1p19q杂合性缺失(详见本网站相应博文)及MGMT。
为了能够科学规范的检测及使用分子标记物,中国胶质瘤协作组经过1年多的酝酿,组织国内胶质瘤领域内的专家撰写了《中国脑胶质瘤分子诊疗指南》,并发表于《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4年第5期。
作为指南的编写组成员,我体会到,国内在胶质瘤诊疗方面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基本达到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以下是本指南的主要内容,供患者及医务人员参考。
指南编写组成员名单:马文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于士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肿瘤研究室)、王任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王伟民(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王洪军(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王永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王引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毛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毛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尤永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史之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白红民(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外科)、李文斌(北京市世纪坛医院神经肿瘤内科)、李学军(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35病区)、李桂林(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神经病理科)、吴安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陈凌(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全军神经外科研究所)、陈忠平(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邱晓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放疗科)、杨学军(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周良辅(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周定标(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林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赵继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康春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天津市神经病学研究所神经肿瘤实验室)、姚坤(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病理科)、蒋传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秦智勇(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赛克(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神经外科)、樊小龙(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神经科学和脑发育实验室)、颜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一、意义和背景制订本指南的目的是建立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脑胶质瘤分子检测分析体系,描述最普遍的胶质瘤相关的分子改变、潜在的治疗靶点和生物标志物,从而用于指导临床实践并做出治疗选择。
对于哪一个(类)患者或者样本需要进行检测,何时检测和如何检测,本指南中也给出了推荐。
临床实践指南(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CPG),不同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是在特定的临床条件下经过系统的分析后形成的诊疗指南,能够有效地帮助临床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指南应满足:清晰性、有效性、可靠性、可重复性、应用灵活性、多学科融合、有依据性和可作为指导性。
临床实践指南的目标是服务于临床工作,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并为医疗教育提供指导,为疗效评估、专业审核提供依据,为合理治疗和建立临床路径提供帮助。
二、前言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其中一半以上为恶性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
GBM患者即使采用了最为积极的治疗手段,中位生存期仍然少于15个月。
近年来,神经肿瘤分子病理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已发现一系列有助于脑胶质瘤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
目前的WHO病理分级仍然依赖形态学进行肿瘤分级,然而,有充分的证据表明,组织特征相同或相似的胶质瘤可以具有不同的分子遗传学背景,导致WHO分级相同的个体间预后有着较大差异。
基于肿瘤遗传学水平的分子病理分型能够更准确地判断临床预后;并且对组织学上较难鉴别的混合性胶质瘤(少突星形细胞瘤和间变性少突星形细胞瘤)还能帮助明确诊断和分级。
另外,这些新近发现的分子变异有可能成为未来治疗的新靶点。
近10年来,尽管脑胶质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有了较大突破,但是弥漫性胶质瘤患者预后的改善仍然十分缓慢。
进一步了解胶质瘤的分子生物学特征,通过临床试验明确更多潜在的分子标志物,有望揭开脑胶质瘤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的神秘面纱。
除了种族、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临床常见因素,重要的分子标志物的筛选,对临床应用均有深远的意义。
指南由资深专家参与拟订,可靠性、实用性强,指南中的分子标志物是治疗的靶点、预测因子或判断预后的指标,也能作为制订行业规范的依据。
三、流行病学胶质瘤占所有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32%,占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的81%。
恶性胶质瘤的发病率为(5 -8)/100万,5年病死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位列第3位。
世界卫生组织1998年公布按肿瘤致死率排序,恶性胶质瘤是34岁以下肿瘤患者的第2位死亡原因,是35 -54岁患者的第3位死亡原因。
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报告指出中国脑及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死亡率为3. 87/10万,位列十大高病死率肿瘤之第9位。
以恶性胶质瘤为代表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及家庭负担,一直是当今肿瘤研究的热点。
四、现有的胶质瘤分类系统胶质瘤是指来源于胶质细胞的肿瘤,本指南中特指来源于星形胶质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的肿瘤。
根据肿瘤生长方式,胶质瘤可以分为两类:局限性胶质瘤(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与弥漫性胶质瘤。
根据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2007年,第四版),弥漫性胶质瘤可以分为Ⅱ、Ⅲ和Ⅳ级。
病理特征:弥漫性星形细胞瘤(WHOⅡ级)具有大量增生的胶质纤维,伴有轻中度核异型和明显活跃的核分裂象。
少突胶质细胞瘤(WHOⅡ级)表现为细胞边界清楚、胞浆透明,有位于细胞中央的圆形细胞核,呈蜂巢样排列。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WHO Ⅲ级)表现为明显的细胞核异型性和血管增生。
CBM(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WHOⅣ级),作为最有侵袭性的胶质瘤,表现为有瘤组织内细胞丰富,瘤细胞大,明显核异型,核分裂多见,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可见大量的不成熟血管,可合并大片出血和坏死。
原发的GBM多发生于55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而继发的GBM多发生于年龄小于55岁患者中,是由低级别胶质瘤发展而来,占CBM的5.0% -10%。
WHOⅡ级和WHOⅢ级胶质瘤发展成GBM的时间平均为5年和2年。
在分子病理水平上,原发GBM(5.0%)的IDH突变明显低于继发GBM(84.6%)。
五、当前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指南建议对胶质瘤采用手术和(或)放疗和(或)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
手术推荐最大程度安全切除肿瘤;放疗推荐分次外照射;化疗推荐替莫唑胺(TMZ)化疗。
替莫唑胺是相对耐受良好的口服烷化药剂,易通过血脑屏障,在细胞内转化为强效的烷化剂,使鸟嘌呤烷基化,损伤DNA,导致瘤细胞死亡。
现有的标准治疗还未达到个体化治疗的水平。
六、胶质瘤分子标志物(表1)(一)IDH突变1.背景: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是三羧酸循环中的一种关键性限速酶,催化异柠檬酸( isocitrate)氧化脱羧生成a-酮戊二酸(a-KC)及C02,为细胞新陈代谢提供能量和生物合成的前体物质。
IDH基因家族有三种异构酶(IDHI,IDH2和IDH3)。
IDHI催化反应生成的产物包括a-KG和还原型辅酶Ⅱ(NADPH),NADPH作为体内还原性氢的供体一方面参与了细胞抵御氧化应激反应;另一方面还参与了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过程。
a一酮戊二酸可能与胶质瘤的发生有关。
IDHI和IDH2的突变在原发性GBM中发生率很低(5. 0%),但是在继发性CBM( 84. 6%)和WHOⅡ级、Ⅲ级胶质瘤(星形细胞瘤(83.3%)、少突胶质细胞瘤(80.4%)、少突星形细胞瘤(100%)、间变性星形细胞瘤(69.2%)、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86. 1%))中发生率很高。
IDHI/IDH2突变发生在胶质瘤形成的早期,随后根据星形细胞或少突胶质细胞的谱系分化不同可以分别伴随TP53基因突变或lp/19q杂合性缺失。
在继发性GBM和低级别弥漫性胶质瘤中,IDHI/IDH2基因突变与TP53突变、染色体lp19q杂合性缺失以及06_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呈正相关;在原发性CBM中,IDHI 基因的突变与10号染色体缺失和ECFR扩增呈负相关。
IDHI/IDH2突变独立于常规预后指标包括染色体lp/19q状态及MC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较长的无进展生存期有关。
IDHl/IDH2基因的突变通常发生在年轻成年人和青少年弥漫性胶质瘤患者中。
超过90%的IDH基因突变为IDHI突变(以R132类型最为常见),其余的为IDH2突变,IDH2突变发生在同源的密码子(密码子172),至今未有IDH3突变的报道。
含有IDH基因突变的高级别胶质瘤有显著较好的预后。
IDH突变状态对胶质瘤预后的影响被认为优于组织学分级。
IDHl/IDH2突变对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GBM的预后有很强的预测价值:IDHl/IDH2突变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GBM的生存期分别为65与20个月,而IDHl/IDH2野生型的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GBM的生存期仅为31与15个月。
虽然IDH突变对高级别胶质瘤的预后有很强的预测价值,但是对于低级别弥漫性胶质瘤预后作用还不明确。
IDHl( R132H)突变占IDH总突变的90%以上,它是由IDH1基因第395位的鸟嘌呤突变为腺嘌呤(CGT—CAT),进而导致编码蛋白中第132位精氨酸(R)被组氨酸(H)取代所造成。
IDHl的这种突变多发生于青年患者和继发性GBM患者,并且发生突变与患者的总生存率成正相关,野生型IDHI患者平均存活时间仅I.I年,而突变型IDHI患者平均存活时间则长达3.8年。
IDHI突变在胶质瘤中具有普遍性,针对IDH突变蛋白的抗体已经成为检测IDH突变情况的常规手段。
考虑到突变体特异性抗体的可靠性,可以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估IDH( R132H)蛋白表达,若结果显示阳性,可以看作存在突变;若结果显示阴性,可以进一步检测132和172氨基酸的IDHI和IDH2序列来排除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