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分析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分析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频繁,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标准化体系可以提高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研究和分析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实施路径,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1. 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可以规范生产流程和服务流程,促进企业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监控与管理。
通过标准化的生产和服务流程,企业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客户满意度。
2. 降低生产成本标准化体系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降低生产成本。
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和管理流程可以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 加强企业管理标准化体系建设可以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流程,明确管理责任和权限,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
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流程,企业可以提升管理效率,降低管理风险,加强企业内部协作和沟通,提高管理水平。
4. 提升企业竞争力标准化体系建设可以帮助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标准化体系建设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5. 适应国际贸易要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标准和规范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
通过建立标准化体系,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贸易的要求,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1. 明确标准化的战略地位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需得到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必须将标准化体系建设纳入企业战略规划,明确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 建立标准化组织企业应组建专门的标准化管理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负责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的标准化组织架构,明确标准化工作的责任和权限。
3. 制定标准化规划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标准化体系建设的现状,制定长期和短期的标准化规划,明确标准化的目标和具体措施,确保标准化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分析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分析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是指企业以标准化为基础,通过建立、实施、运行和改进一套完整的标准化体系,以达到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和竞争力等目标的过程。
标准化体系是指企业根据国家、行业、地区以及组织内部的相关标准要求,建立的一套由各种文件、程序和规范等组成的管理体系。
企业标准化体系主要包括质量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食品安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等。
企业通过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可以规范企业的管理和运营过程,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建立一套适合企业实际情况,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的标准化体系,同时要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企业要明确标准化体系的建设目标和范围,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
要制定标准化体系的政策和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要建立标准化体系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并明确人员的培训和评核要求。
然后,要制定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文件,并制定相应的程序和工作指导书。
要建立标准化体系的审核和评审机制,并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以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意义重大。
可以使企业实施科学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可以帮助企业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树立企业的品牌价值。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也能够帮助企业适应市场变化和国际贸易的要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在实施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要充分了解和理解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并对标准的内容进行合理解读和运用。
要与各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调,确保标准化体系的顺利实施。
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资源状况,合理规划和布局标准化体系的建设。
要建立相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标准化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分析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分析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许多企业开始注重建立标准化体系,逐渐形成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品牌口碑。
在这些企业中,标准化体系通常分为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两类,并不断逐步完善。
本文就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一.企业标准化体系定义企业标准化体系是指在企业运作和管理中,根据国家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企业情况和实际需要的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等方面的规定,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的一套全面、科学、合理的体系。
1.提高企业竞争力。
标准化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形成品牌影响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从而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规范企业管理行为。
标准化体系可以明确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各部门的运营和工作流程,使企业运作更加规范化、机制化、标准化。
3.提升产品质量。
标准化体系对产品的生产、制造、运输、销售等环节进行规范和监管,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和企业要求,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和品牌影响力。
4.降低生产成本。
标准化体系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浪费和人力成本,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增加经济效益。
5.提高员工绩效。
标准化体系在职场健康、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指导,有利于提升员工的绩效,增强企业的整体能力。
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并进行质量改进而建立的一套质量管理方法和规范,包括质量文化建设、质量策划、质量先行、质量检测、质量改进等多个环节。
2.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环境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建立的一套环境管理方法和规范,包括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环境监控等多个环节。
3.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企业为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而建立的一套健康与安全管理方法和规范,包括工作场所环境、工作流程和操作、防护设备选用和配备、职业病控制和治理等多个环节。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研究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研究一、引言企业管理标准体系是企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建设越来越受到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探讨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基本原则和关键步骤,并分析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建设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二、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构建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绩效。
具体来说,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管理水平。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流程和规则,帮助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清晰地了解企业的目标和任务、权责边界和职责分工,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和效果。
2. 约束企业行为。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可以规范企业的行为,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降低企业的法律和经济风险。
3. 优化企业流程。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可以通过对企业运营流程的规范和优化,减少无效环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整体效益。
4. 促进持续改进。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的建设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内外部评估和反馈的机制,帮助企业发现问题,改进流程和方法,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三、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顶层设计。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应该由企业领导者制定,确立企业的管理目标、价值观和发展战略,形成一套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的管理体系。
2. 参与全员。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应该广泛参与企业全体员工,形成一个集体智慧和共识的过程,使所有员工都能理解和认同管理标准体系,并积极参与到标准体系的执行和改进中。
3. 客观公正。
企业管理标准体系应具有客观、公正、公开的特点,遵循科学的管理原理和规范,不偏袒任何个人或群体利益,实现公平竞争和正当权益的保障。
4. 持续改进。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分析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分析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指的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体系、规范和流程,从而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的目的。
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管理手段。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核心是标准,标准化体系应该包括标准制定、标准执行、标准评审等方面。
制定标准是整个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和行业性质,制定符合标准规范的标准;执行标准是企业落实标准,引导员工按照标准化的流程开展工作的过程;标准评审则是对标准执行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便修改和完善标准。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应该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特点和目标,因企业个性化而异。
基于标准化体系的目标是规范化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在实践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质量标准。
企业建立自己的质量标准,包括物品制造、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并加强对质量标准的落实和监测。
这样可以建立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二、安全标准。
企业必须遵循国内外相关的安全标准,例如ISO 9001、ISO 14001、OHSAS 18001、ISO 27001等。
同时,企业需要建立自己的安全标准和规章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安全文化和企业的防范意识。
三、服务标准。
建立服务标准是提高和维持客户满意度的关键。
企业应该建立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和标准的服务指南,以便员工了解和应用。
同时,企业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体系和服务监督体系,加强对服务质量的监测和反馈。
四、环境标准。
企业应该符合环保要求和行业标准,并建立自己的环境标准。
在实践中,企业应该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方法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能够带来以下几方面的好处:一、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通过规范化管理和品质标准,企业能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成本。
标准化体系可以明确员工工作职责和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企业成本。
企业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的探讨
企业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的探讨标准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标准化在提高企业竞争力、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得标准者得天下”已成为许多企业的共识。
侯爱武陈宪民企业建立标准体系的目的是保证产品标准的实施和产品质量的稳定,从而使企业能稳定地占领市场,不致因质量波动失去顾客的信誉而丢掉市场。
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作为企业管理的突破点。
企业如何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化急需解决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企业标准体系策划准备阶段、企业标准体系文件化阶段、标准体系实施与监督阶段、标准体系的评价、确认和改进阶段,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各有不同:一、企业标准体系策划准备阶段(一)领导统一认识,作出决策由于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将涉及到组织内部的方方面面,所以它是一项全面性的工作。
因此,首先要让企业的领导学习GB/T15496《企业标准体系要求》,使他们了解企业标准化工作有哪些、为什么要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企业领导在建立标准体系中的作用等。
(二)成立领导小组或工作小组企业规模较大时,应成立以最高管理者(或管理者代表)为首,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
一般企业只要有分管领导亲自抓的工作小组,工作小组的成员由有关部门的分管负责人或管理人员组成。
工作小组是建立、健全企业标准化体系的具体工作机构,一般由企业管理部门牵头,也可以由标准化部门牵头。
它的任务是编制工作计划和开展具体的工作,具体工作由如下几部分内容:其一是协调工作,其二是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其三编写具体的标准,包括各种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由于企业的规模不一样和原来的基础不同,所以企业的工作小组的具体工作内容也不一样。
例如很多企业由各职能部门编写各类标准,工作小组仅作一些协调工作和标准的最后把关。
(三)编制工作计划当企业成立工作小组后应根据GB/T15496、GB/T15497、GB/T15498三项国家标准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工作计划。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分析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分析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具有标准化思想引领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可靠性、提升企业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等多重效益。
一、标准化体系的定义和作用标准化体系是指企业内部建立起严密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企业内部运作的有序性和一致性。
标准化体系可以确保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具有高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企业的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要求。
1.顺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对产品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
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企业必须保证其产品和服务符合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才能获得市场认可和消费者信赖。
2.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成本企业标准化体系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标准化的管理程序和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企业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和流程,实现工作流程的优化和资源的最大利用。
3.降低生产风险,提高安全性4.提升企业竞争力1.确定标准化目标和计划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制定标准化目标和计划。
企业应该将标准化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与企业的发展目标相一致。
2.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标准化目标,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
标准化管理体系应该包括标准化文件和管理程序等内容,以确保企业运营的一致性和互动性。
3.制定标准化标准和规定企业应该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企业内部的标准化标准和规定。
标准化标准和规定应该覆盖企业内部的各个环节,包括产品设计、生产过程、质量检测等方面,以确保企业的运营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4.实施标准化管理企业应该对标准化管理进行实施,通过标准化管理程序和流程等措施,对企业各个环节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企业内部的运作有序和一致,提高企业的效率和运营质量。
浅析企业标准体系的构建
s u r v i v e a n d d e v e l o p , a mo d e r n e n t e r p r i s e mu s t d o a g o o d j o b o f e n t e r p r i s e s t a n d a r d i z a t i o n wo r k .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化 的结果 。一个企业 制定 什么样 的标准 ,意味着企 业具 有什 么样 的技 术 ,企业标 准体 系是企业 标准按 其 内在联 系形成 的科学有 机整体 ,是企业 标准 的框
良好 的标准 体系有 助 于企 业优 化生产 流程 、节
约成本 和费用 ,提高产 品质量 ; 有助 于实现企 业 的 可持 续发展 ; 有助 于增强企 业竞争 力 。正是 因为企
麻
准
系
体 峪
构 浙 的
建
构建
意义
策 略
The Co n s t r uc t i o n o f En t e r pr i s e S t a nda r d S y s t e m
Z h a n g Na n( T i a n j i n I n f o r m ̄i o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Q u a l i t y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S u p e r v i s i o n)
之后世界 贸易 的冲击 ,我 国企业 在赢得 发展空 间的 同时也 面 临着 巨大 的挑 战。新 时期 ,如何采用 先进
的企业 管理方 法为企业 发展赢 得助 推力 ,成 为摆在 企业 面前 的首 要 问题 。在借鉴 国外先进 管理理 念 的 基础上 ,企业标 准体 系逐渐被 引人 我 国企业 ,其 已 经成 为参 与市 场竞争 、推动经济 和技 术结合 的重要 手段之 一 ,并且 也将成 为 国际大集 团公 司、跨 国企 业竞争的焦点。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分析
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与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企业持续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标准化体系建设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管理水平,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增强创新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而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正是能够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国内外,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建立完善的标准化体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并开始积极探索标准化体系建设的路径和方式。
深入研究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于推动企业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
1.2 研究目的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一直是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而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以适应市场的挑战和变化。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企业标准化体系的概念和特点,并深入研究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基本步骤。
通过对不同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模式的比较分析,我们旨在为企业提供建设标准化体系的可行性方案和参考意见。
也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揭示影响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因素,为企业制定科学有效的标准化体系建设策略提供依据。
通过对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有助于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准化体系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规范化程度,减少决策者的主观干扰,使企业运作更加稳定和可靠。
标准化体系能够帮助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标准化体系能够规范企业内部流程和制度,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使企业更具有可持续性和竞争力。
浅析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浅谈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浅谈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国家标准委主任李忠海在今年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提出:2004年的标准化工作,要以建设、完善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为主线。
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
它的建设和实施,不仅为规范企业管理,建立高效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便利,而且将为企业加强标准化、计量和质量工作,构筑社会诚信机制,培育良好市场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满足企业标准化工作发展的需要,国家标准委结合当前企业技术质量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组织制(修)订了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和G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四项国家标准,并于200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1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目的企业标准体系是促进企业内的标准组成达到科学合理、完整有序的基础。
有了企业标准体系,就有了一个眉目清晰的整体性标准化工作蓝图,它使我们对本企业的标准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目了然,这不仅为编制制修订标准计划提供依据,而且也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必须遵循的层次清楚的企业标准目录,使企业标准化系统发挥更大的功能,更有效地满足生产、经营和管理对标准化的需要,从而提高企业运行的整体效益。
我所在产品研制过程中,贯彻了大量的国家标准、国军标、行业标准,同时通过多年科研生产的实践积累,制定了相当数量的、适合我所特点的企业标准,包括设计、工艺、检验、试验等,指导产品研制,但这些标准尚未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系统,缺乏标准发展的规划和目标。
因此应针对我所发展方向和产品特点,对有关标准内涵作系统地研究和分析,找出最科学合理的安排,形成一个实用的企业标准体系,为科研生产人员提供能反映全局而又一目了然的标准体系表,以便于标准的贯彻执行,提出标准发展的总体设计方案。
浅析企业标准体系的构建和编制
浅析企业标准体系的构建和编制摘要:本文从企业标准化的工作任务入手,明确了企业标准体系建立的基本内涵和总体要求,分析了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的具体要求,提出了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的一般方法和主要内容。
关键词: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表一、企业标准化工作概述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检查。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项标准化活动,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企业开展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重要保证。
企业标准化工作以满足企业发展战略、相关方需求、市场竞争和生产、经营、管理、技术进步等为导向组织开展。
企业标准化工作以市场和企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满足生产、经营、管理、技术进步、适用市场竞争、规范市场秩序为目的,标准化对象明确。
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应先从市场引导、企业需求、行业发展三个方面提出要求,明确问题、需求和目标导向,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要求,考虑系统性原则,体现标准化工作效能性,关注持续改进,给出最高管理者和全体员工要求,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企业标准体系是一个企业内部围绕其宗旨、方针目标实现所需要的所有标准根据彼此之间内在联系形成的系统。
最初的企业标准化仅限于和企业技术活动相关的内容,作为企业技术机构的一项任务,标准化活动被认为为技术工作的一部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标准化的内涵不断深化,外延不断扩展,标准化方法在管理活动中被广泛应用,标准化工作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
为了应对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市场变化、人员流动等问题,除了原有的产品实现方面标准以外,企业普遍制定了基础保障方面的标准,或通过增加量化要求和可操作性,对原有管理制度进行修订,面对大量的标准,必须实行系统管理。
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需要。
标准体系研究
标准体系研究标准体系是指由一系列标准文件组成的体系,这些标准文件旨在规范和指导某一领域的技术、管理或产品。
标准体系研究是对特定领域标准体系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全面了解该领域标准的构成、内涵和应用。
本文将从标准体系的定义、特点、研究方法和意义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首先,标准体系的定义是指一系列标准文件的有机组合,这些标准文件相互关联、相互支持,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
标准体系可以涵盖技术、管理、产品等多个方面,其主要作用是规范和指导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标准体系通常由基本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多个层次的标准文件组成,形成了一个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的标准体系结构。
其次,标准体系具有一系列特点,包括系统性、权威性、科学性和时效性等。
首先,标准体系是一个系统,各个标准文件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结构。
其次,标准体系具有权威性,标准文件通常由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或专家组织编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再次,标准体系具有科学性,标准文件的制定通常基于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最后,标准体系具有时效性,随着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变化,标准文件也会不断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需求和发展。
针对标准体系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等。
首先,文献研究是对相关领域标准文件的系统梳理和分析,可以全面了解标准体系的构成和内容。
其次,实地调研是指对相关领域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研究,可以了解标准体系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问题。
最后,专家访谈是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可以获取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为标准体系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最后,标准体系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首先,标准体系研究可以促进相关领域标准的完善和发展,提高标准体系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其次,标准体系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指导,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浅谈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标准体系
浅谈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标准体系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标准体系是企业实现有效管控和资源优化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预算的概念、建立标准体系的必要性、体系构建的要点以及实施中的难点等方面进行浅谈。
预算是企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根据各项工作要求和经营目标,预先确定的经营数额和经营计划。
企业依托预算可以制定合理的发展方向、明确经营目标、合理规划资源使用、科学决策和评价业绩等,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绩效的管理。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标准体系,可以提供一个完整、规范、科学、可操作的预算管理框架,确保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一方面,标准体系能够帮助企业制定全面的预算计划,包括财务预算、销售预算、成本预算等,确保各个方面的考虑和调配;标准体系能够确立明确的预算指标和流程,规范预算编制、审核、执行和评价的过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资源的有效性。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标准体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制定预算管理的基本原则,如准确性、可行性、公平性、权责清晰等,为预算管理提供指导和保证;二是明确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责任主体,建立预算编制、审核、执行和评价的机制,明确各个层级的责任和权限;三是确立合理的预算指标,包括财务指标、业务指标和绩效指标,使预算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四是建立完整的预算流程和制度,包括预算编制、审核、执行和评价的具体步骤和内容,确保预算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五是注重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预算管理系统和数据平台,提升预算管理的精确度和效率。
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标准体系时,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和难点。
企业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文化可能对标准体系的建立和执行造成阻力;预算编制和执行往往面临信息不对称、意见不统一等问题,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预算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需要依靠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精细的细节设定,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的标准体系是企业实现有效管控和资源优化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标准体系研究
标准体系研究标准体系是指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标准的集合体,它是一个国家或行业在某一特定领域内所建立的一套统一的、完整的标准规范体系。
标准体系研究,是对标准体系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的过程,旨在探讨标准体系的构建、应用和发展,以及对标准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
首先,标准体系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标准体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它直接影响着国家和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一个健全完善的标准体系,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
因此,对标准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标准体系研究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研究过程中,既要充分理解标准体系的理论基础和内在逻辑,又要结合实际情况,深入调研和分析各种标准的制定、实施和应用情况。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找准研究重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推动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再次,标准体系研究需要多方参与和合作。
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标准化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和合作。
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解决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推动标准体系的创新和发展。
最后,标准体系研究应注重国际化视野。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标准体系的国际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
在进行标准体系研究时,需要关注国际标准的动态变化,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我国标准体系与国际标准接轨,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标准体系研究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
只有不断深化研究,完善机制,提高水平,才能推动标准体系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希望各界人士能够重视标准体系研究,为我国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浅谈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浅谈企业标准体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立
浅谈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国家标准委主任李忠海在今年的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提出:2004年的标准化工作,要以建设、完善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为主线。企业标准体系是指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它的建设和实施,不仅为规范企业管理,建立高效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便利,而且将为企业加强标准化、计量和质量工作,构筑社会诚信机制,培育良好市场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满足企业标准化工作发展的需要,国家标准委结合当前企业技术质量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组织制(修)订了GB/T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和GB/T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四项国家标准,并于2003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2 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
企业标准体系应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包括为实现技术标准的要求而建立的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以及为有效进行研制生产而规定的各项标准化管理要素。
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必须紧密围绕实现企业的总方针总目标的要求,特别是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地方的有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强制性标准的规定。因此,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所有标准都要在本企业方针、目标和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形成,包括企业贯彻、采用的上级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形式见图1。
我国村镇建设标准体系的构建研究
屋建 设与 规划涉 及到 的具体 内容有 村镇钢 结构 住在 、砖混 结
构住 宅 、框架 结构住 宅 、竹 木结构 住宅等 ;村 镇公 共设施 的主 要 内容有村 民继续 教育与继续 学习设施 、乡村 医疗 卫生实施 、 村 镇休 闲娱 乐设 施 、农 村 贸易 市场 设施 、村 镇行 政办 公设 施 等 ;村镇 规划的具体 内容涉及到 村镇交通道路 规划 、种植土地
3 村 镇 建设 标 准化体 系构 建
村镇建设 标准化体 系的构建对促进村 镇建设具有 重要意 义 ,村镇建设标 准化体系 的构建形 成村镇规划 、村镇住 宅建设
标准 、村镇基 础设 施建设等 内容 ,这对 村镇建设起到 了指导性 作 用 。
3.1 村镇 建设 标 准化 体 系构 建的 基本 原 则 首先 ,应 以改 变村镇建设 现状为根本 出发点 ,主要 目标是
第 三 ,相 关的制度 或体 制不健全 ,村镇建设 仅涉及到土 地 审批 、外 资吸引等诸 多方面 ,原有 的政策或 者法制基础很难保 证现有 条件 的要求 ,缺乏 必要 的 、跟得上 的保 障性制度 ,这 样 大大 的降低 了村镇建 设 的积极性 ,导 致村镇 建设很 难从根 本
抓 起 。
2 村镇建设存在若干问题
首先 ,村镇建设 管理有待进一 步的完善 ,在村镇 建设 过程 中相关管 理体制建 设不 到位 ,相关 政策 、法律 执行不 到位 ,部 分村镇 建设呈现随 意发 展现象 ,造成村镇建设效 果不强 ,出现 建设 与管 理不 同步 。政 府应加 强村镇建 设标 准化体 系构建 , 避免这类 问题 的发生 。
国家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国家标准体系构建研究国家标准体系构建研究于欣丽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加入wT0后进一步融入国际经济社会的新形势对标准化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具体剖析说明了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和作用;针对现行国家技术标准体系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探析并揭示了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提出了为加快国家技术标准新体系的建设以实现其跨越式发展所必须的保障措施建议.关键词:国家标准;体系;研究中图分类号:F830.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001—49OX(2004)06—013一O4作者: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基础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北京,】00029.一国家技术标准体系的战略地位和作用1.国家技术标准体系是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技术支撑随着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际标准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的加强,技术标准以其具有的"透明度,开放性,公平性,协商一致和适应性"特征而成为推动产业技术和专利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应用的重要工具,致使技术标准的竞争成为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焦点.据统计,在德国工业领域,通过专利技术和技术标准的协调和整合,使技术标准所产生的增加值,约占整个GDP增长率的26,仅次于通过资本投人所产生的增加值,而专利所产生的增加值仅为3.因此,产品尚未商业化前,有关技术标准之战就已如火如荼.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确立的标准化战略中,都竭力将与本国产业相关的技术要求转化为"国际标准"作为其基本内容.在国际标准化组织中,争夺关键技术标准制定的主导权成为发达国家关注的焦点.技术标准正在成为技术垄断,并进而为本国带来高额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现在已逐渐演变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众多事例表明,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日益演变为技术标准竞争.2.国家技术标准体系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技术标准体系是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催化剂.通过将科技成果置于标准之中来指导生产,促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新产品进而形成产业,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信息化,工业化的良性发展.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可以形成专利,企业可以将其纳人企业标准, 使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生产标准化,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企业效益.作为一个国家,也可以将本国的核心技术通过标准与专利结合的方式,通过国家,国际标准的制定,达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或技术本身迅速占领市场,从而实现技术垄断和产业垄断,实现国家利益.第二,技术标准体系的发展推动着科技进步.随着市场准人标准的不断提高,可以引导相关方集中力量突破技术难关,加快生产技术的更新速度,缩短新产品试制周期和生产准备周期, 加速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推动科技进步.第三,技术标准体系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自然生态环境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与资源和环境有关的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为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鉴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生产,经营者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采并对环境造成污染,国家必须通过采取行政的强制性手段来保护资源,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立法并且发布相应的技术标准是政府普遍采取的有效措施.另外,通过制定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为国家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环境污染的政策和法规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撑.3.国家技术标准体系是实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先进的技术标准体系将对社会产生良性的技术导向作用,引导资金流向和市场取向,有助于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如通过提高标准的技术指标来提高市场准人门槛,可以使落后产品无法进人市场,促使落后的技术和装备被淘汰因此,建立和健全国家技术标准体系,运用标准的手段,将有利于淘汰落后的产品,设备,技术和工艺,压缩过剩生产能力,推广先进技术,使国家产业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从而实现国家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豳4.国家技术标准体系是促进国际贸易-9交流的有效措施技术标准在现代国际贸易和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中的主要作用包括:推动作用,协调作用,保护作用和仲裁作用.技术标准体系通过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最终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标准是随人类社会交流和贸易活动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交流的领域和范围的扩大而发展.正是因为有了标准,社会化生产,跨国经营,经济全球化才能形成.我国加入WTO后,一方面,在出1:3贸易中面对由发达国家制定和设置的以技术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为基本内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这就必须在WTO框架内,充分借用技术标准手段,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积极参与和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强化我国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地位,促进我国出1:3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适应于进1:3贸易的需要,应充分利用WTO有关协定的例外条款,结合国情,成体系地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技术标准,以及建立快速检验检疫的手段,为我国的消费者的利益和比较优势的产业提供保障.5.国家技术标准体系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技术依据技术标准规定了产品质量及其性能,试验方法等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指标,技术标准是产品合格与否的判据,是产品能否获得市场准入的关键.依据技术标准可以鉴别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产品,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因此,系统完善,科学合理的国家标准体系是国家质量监督与管理部门评定产品质量,规范市场行为的重要依据,为建立和完善市场规则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市场管理体系奠定基础,提供技术依据和支撑.二国家技术标准体系构建的问题与对策建设我国国家技术标准体系,是新世纪国家实施"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提高技术标准水平,强化技术标准作用,发挥技术标准效能,增强技术标准适应性,应对国际技术标准竞争,使技术标准真正成为服务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技术基础.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国家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亦自不待言.但是,放眼世界,回顾历史并正视现实,我们清楚地看到我国现行体制和现有水平同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对外不断扩大开放和对内不断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针下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建设先进和完善的我国技术标准体系,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而如何采取积极而有力的措施来实现跨越式发展,以较快的速度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则是当前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一)建设国家技术标准体系任务的艰巨性我国现行的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标准;在管理体制上,其组织机构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务院各部委,各省市标准化管理部门和企业标准化部门;在运行机制上,强制性标准由政府主管部门强制实施,推荐性标准由企业采用,并与产品的认证制度相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标准化管理体制不断地沿革和发展,在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但面对当前新形势的要求,即既要符合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基本规则,又能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保护我国企业利益,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挑战,对现行标准体系所存在的一系列问曩题必须加以深入地探析和揭示,然后研究和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国家标准是国家技术标准体系的核心要素,国家标准存在的问题是现行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存在问题的缩影.l,国家标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技术标准的市场适用性差首先标准立项的动因不完全来自市场和企业,不能及时而充分地反映市场的需求,由此造成了技术标准的市场适用性差, 具体表现在:①标准的制修订严重滞后于科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20906项现行国家标准中,平均标龄为lO.12年,最长的达到41年,6O年代发布的标准还有3O项.标龄5年以上的国家标准达15205项,占总数的62.73.国家标准老化现象十分严重,致使我国技术标准在技术水平上滞后于科技,经济发展的进程.表1现行国家标准标龄情况调查表发布年代数量比例标龄l963一l993960845.96超过lO年,特长l994一l998559726.775—10年,超长l999~2003570l27.275年以内,正常标准制定周期太长,也影响到标准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步伐的适应性.在对1993年至2000年8389项国家标准制修订周期的统计分析中看出,平均制修订周期为4.7年.这与国际标准和发达国家标准的制定速度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表2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制修订周期调查表序号周期标准数量所占比例l3年以内369O43.9924年以内l39ll6.5835年以内l146l3.6646年以内5786.895lO年以上7l68.35②技术标准总体水平偏低某些领域的标准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比较,差距较大.例如,我国现行水质标准的项目指标,总体上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要求(见表3).表3我国水质标准与国际水质标准对比国别或组织物理化学指标不希望过量的物质指标IEC多于中国6项多于中国l3项WH0多于中国2项多于中国6项美国多于中国1项多于中国11项又如,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我国仅对92种农药在3O种食品中规定了232项农药残留最高限量标准.而法,美,日等国则对百余种农药,在品种繁多的食品中,规定了上千项农药残留限量标准.FSO/WHO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对176种农药,375种食品规定了2439项最高残留限量标准.再从采标的角度来看,在20906项国家标准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共9250项,其中采用ISO标准4539项,采用IEC标准1882项,采用ISO/IEC标准287项,采用ITU标准48项,采用其他先进国家标准2494项.采标率为44.25.ISO,IEC标准共有16910项,我国采用6384项,其中78.65采用的是1994年及以前的ISO,IEC标准.在采用ISO标准的4090项国家标准中,2984项采用的是现行的ISO标准, 1106项采用的是已经更新的ISO标准,736项采用的是已经作废的ISO标准.从这里也反映出我国技术标准在技术水平上落后于国际同类标准的状况.此外,我国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结合程度较低,未能充分利用技术标准中专利许可的规定,推广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从而达到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以及合法构筑贸易性"技术壁垒",保护国家利益的目的.③存在标准之间不协调,甚至互相矛盾的现象例如:我国食品安全标准GB2721—1996《食盐卫生标准》规定氟不得超过25mg/kg,而GB5461—2000{食用盐》则规定氟不得超过5.0mg/kg;GB10767—19976婴幼儿配方粉及婴幼儿补充谷粉通用技术条件》规定碘的强化量为30vg/100g~150~g/100g,而GB148806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则规定碘的强化量为25gg/lOOg~48~g/lOOg;GB10767—1997规定了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限量,而GB10769—19976婴幼儿断奶期辅助食品》和GB10770—1997~婴幼儿断奶期补充食品》则不限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等.(2)标准制修订及服务的信息化程度低,不能适应社会各方需求——标准的立项,起草,征求意见,审查等各个工作环节,基本上尚停留于纸介文件形式;——标准的批准,发布,修改,出版,发行等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信息传递速度慢,网络不够畅通,数据更新周期长;——标准贯彻执行情况和标准需要修订的信息不能及时全面反馈;——标准的电子版本还未能全面推行,没有全国统一的标准文本数据库,远不能满足查询,检索的需要.(3)标准化人才短缺和制修订标准经费严重不足当今社会转型期间,我国标准化工作领域所需的专门人才在教育和培训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原有标准化工作人员知识老化,年龄偏大且外语水平普遍偏低;"青黄不接"的现象相当普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并能够参加和担纲国际标准化活动的人才紧缺.我国标准化活动经费数额与其他国家或国际标准化组织相比相差甚远.例如来自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的数据显示,制定一项欧洲标准的经费预算是1O万欧元,约折合9O万元人民币,如果要考虑参与工作的专家费用,则总成本大约为100万欧元.2002年我国制修订国家标准的补助经费是1亿元人民币,如果具体落实到单项标准项目,平均每一项标准的补助经费不足8000元人民币,这个数额连召开一次审查会的费用都不够.标准化学术研究,科普宣传和教育等方面也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标准经费的严重不足,使标准化工作举步维艰.2,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我国现行技术标准体系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方面的;既有认识方面的,也有体制方面的;既有管理方面的,也有技术方面的.这些原因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共同制约着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发展.究其根源,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观念亟待更新计划经济时期,标准主要是用于组织生产.我国逐步探索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标准的管理部门对标准和标准化工作在市场监管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发挥作用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加强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调整产业结构,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科技创新,保障安全生产,实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以及保护国家经济安全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是由于过去长期实行的政府主导型技术标准管理运行模式,造成了人们的思维惯性和行为定式.因此,更新观念是推动标准化工作的改革创新,使之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当务之急.(2)法律法规滞后《标准化法》发布于1988年,立法宗旨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促进技术进步,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使标准化工作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需要…",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该法也就不可能反映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更不可能满足加入WTO后建立技术性贸易措施的要求.从与标准化相关的管理性法规的情况来看,1992年以前制定的有11项,占总数的55;其中最具核心地位的《标准化法》及其《实施条例》就在其中.这些表明,我国的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已经滞后于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需要,滞后于世界贸易组织所确立的有关国际贸易的原则要求,特别是WTO/TBT等法律性文件对标准的要求.(3)管理模式僵化我国的标准化管理体制仍然保留着计划经济时期按行政区域和部门进行条块划分的做法,实行统一管理与分工管理相结合.其特征是:以政府各级有关主管部门为管理机构,以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检验机构和企业为依托机构,以各种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为组织形式,实行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性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标准化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由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若干行业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发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都是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这种多头管理的局面往往造成权力重叠,职责不清.二是管理职责交叉,各方坚持本位利益.行业与行业,行业与地方,地方与地方的管理范围往往重叠,交叉,这种局面造成针对同一项标准化对象,行业标准与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与地方标准的具体内容经常产生矛盾和重复,使技术标准成为部门和地方利益保护的一种形式.(4)运行机制落后我国目前标准制修订主要环节,包括立项,征求意见,审查,发布,维护等都不能保证标准制修订工作的公平,公正,透明和协商一致.(5)缺乏经费投入机制从经费投入机制来看,美国,日本和欧盟都有固定的模式.政府投入,会员会费,资助费和标准发行及服务收入等,每年都有经费的预算和决算.我国政府投入较少,会费一般都由各标委会收取作为活动经费,资助费很少,而标准发行费用也基本上没有用于标准的再生产.因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本上还没有形成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和预决算制度,主要靠有限的标曩准补助费支撑.3,产生的重大影响我国标准化工作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对我国的产品出口,产业安全,结构调整和规范市场秩序,新型工业化目标的实现等都产生明显的影响.(1)国内市场面临极大的冲击和威胁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关税将逐年降低,进口配额和许可证制度等非关税措施也将逐步减弱和取消,因此技术标准将成为有效化解外国产品对我国市场冲击的重要手段.但由于我国的标准化工作滞后,标准中技术水平偏低,强制性技术规范的研究和制定迟缓,使得我国在人世三年后仍然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由于我国的技术标准水平偏低,外国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门槛也很低,使得国内的部分产业在没有任何保护和屏障的情况下,面对国外产品的冲击,一些国外的垃圾产品,淘汰产品长驱直人我国市场,相关产业面临严重威胁.(2)严重制约我国的产品出口由于我国的技术标准水平偏低,使得国外可以轻而易举地通过提高其标准水平,达到构筑技术贸易壁垒,阻挡我国产品出口的目的.据商务部每两年进行一次的调查表明,2002年我国71的出口企业,39的出口产品受到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造成损失17O亿美元,而2000年的损失额为11O亿美元,两年之内损失增加了6O亿美元.在受到国外技术壁垒限制的出口企业中,遭遇国外"提高标准"的有95.6;遭遇国外"增加检验检疫项目"的有75.0;遭遇国外"法规变化"的有38.3.同时,由于我国的技术标准水平偏低,严重影响了国外消费者对中国产品的信任.(3)影响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秩序完善我国技术标准水平偏低,使大量满足标准要求但缺乏竞争力的产品充斥市场,造成产品积压和资源浪费,在客观上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难度.此外,由于技术标准水平偏低或者缺乏某些技术指标,使得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技术依据不足, 难以对产品的合格与否和假冒伪劣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也就无从谈起.(4)影响了新型工业化目标的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目标是为了解决我国工业行业普遍存在的科技水平低,经济效益差,资源短缺且利用率低,环境污染严重,低素质人口占人力资源的比重过大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为企业创造一个依靠科技进步和体制创新来提高竞争能力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但是,如果标准化工作持续滞后,标准的技术水平持续偏低,产品质量差,能源消耗高,技术水平低的"夕阳产业"就不能得到有效制约和淘汰,从而影响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二)建设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当前,标准化管理体制和国家技术标准体系一方面面临着如何满足市场经济体制运行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求的挑战, 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标准体制与WTO/TBT协议的要求差距较大,这样,解决有关遵守规则,信守承诺,推进出口和贸易保护等问题就成为当前改革的焦点.面临如此严峻的挑战而在时间上又如此紧迫,我国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必须在不失时机地全面总结历史经验,广泛调研国际和经济发达国家的现实状况,成功经验及其发展动向以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和决策的基础上, 采取各项必要的措施,以争取实现其跨跃式的发展.下面提出为实现跨跃式发展所必须提供的几项保障措施建议:1.法律法规保障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国家技术标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标准化工作存在的大量问题都集中体现在现行的标准化法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修改《标准化法》等法律法规,在法律法规的保障下建立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势在必行.2.资金保障(1)理顺投资渠道,实行全周期预算在国家财政预算中设立技术标准专项资金,形成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渠道,用于国家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和运行.对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实行全周期预算,体系建设和体系运行等经费统筹考虑.对政府需要支持的标准,以标准研制经费代替标准补助费,确保政府投入的力度和有效性(2)鼓励多方投资,形成多元化投人格局在充分发挥中央政府财政投入主导作用的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和完善投融资激励机制,出台鼓励多方投资的相关政策,运用市场力量吸引社会团体,企业,个人以及国外投资者的资金投入.(3)加强投入的科学决策,健全监督机制按照严格的程序,在充分做好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项目遴选和立项,建设等决策,强化专家委员会在投入决策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技术标准建设与运行经费使用监督评估制度,强调评估程序的制度化,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后续资金的投入.3.人才保障(1)建立技术标准人才使用与激励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标准化事业发展的人才评价方法,吸引和稳定一支技术标准的研发队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2)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队伍素质将技术标准人才的培养计划,尤其是国际标准化人才的培。
食品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与构建
食品技术标准体系的研究与构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食品技术标准的研究与构建变得尤为重要。
食品技术标准体系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发展和加强国际贸易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食品技术标准体系的意义、构建过程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食品技术标准体系的意义食品技术标准体系是指一套以科学可行性为基础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准集合,用于指导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环节。
这一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提高产品的可追溯性和国际竞争力。
首先,食品技术标准体系对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标准,可以规范食品生产过程,确保食品达到一定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例如,制定严格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可以有效控制食品中有害添加剂的使用量,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其次,食品技术标准体系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可追溯性。
标准体系中包含对食品生产全过程的要求,能够确保食品生产环节的可追溯性。
这意味着一旦食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可以通过溯源系统准确追溯到问题的源头,及时采取整改措施,从而降低了食品安全风险。
最后,食品技术标准体系对提升食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贸易中,食品贸易壁垒日益增加,各国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构建科学可靠的标准体系,有利于增加国际间的食品贸易,提高我国食品产业的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二、食品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过程食品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等因素。
首先,需要明确标准体系的范围和目标。
根据我国食品行业的特点和需求,确定食品技术标准体系的构建范围,明确构建标准体系的目标和要求。
例如,可以分为食品质量标准、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等不同领域。
其次,要进行科学、全面的调研和研究。
通过调研和研究,了解国内外相关行业的标准体系建设经验和现状,掌握食品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为构建我国的标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 质量 和 作 战 效 能及 战备 的 完好 性 。
基 本 目标 是 : 针 对型 号 研 制 的急 需 ,通 过 现有
浅 谈 标 准 体 系 构 建 研 究
张 军 涛
的 标 准 资 源 的 整 合 与 分 析 , 从 顶 层 设 计入 手 ,整体 规 划 , 充分 利用 国防科 技 工业标准体系表 中的行业标准体系 、
的重要 工 具 , 能保 证标 准 的使 用 可 以 便于 动态管理 。
( )标 准 体 系 由 体 系 结 构 框 图 和 2
的有 机 整 体 …,标 准 体 系 是为 实 现 该 持 。标 准 体 系 中的 标准 项 目明细 表 是 项 目 明 细 表 组 成 。 项 目 明 细 表 的 要 素
标准 与 实 践
ST ANDA RDS & PRACTf CE
创 造 条 件 , 并 奠 定 技 术 基 础 , 实 现 降 低 型 号 的 研 制 风 险 , 缩 短 型 号 的 研 制 、 生 产 以 及 试 验 周 期 ,节 约 资 源 , 降 低 研 制 、 生 产 费 用 ,提 高 型 号 的 研
范 围 内特 定 的标 准化 目标服 务 ,标 准 标准 制 修 订规 划和 编 制 标准 年 度 制修 由 适 用 的 、 需 要 制 修 订 的 标 准 组 成 ,
体系 通 常 以结 构 框 图和 体 系表 的形 式 订 计 划 的 主 要 技 术 依 据 。 表 现 出来 。标 准 体系 的 组成 单 元 是标
2标准 体 系 的构建
2 1 准体 系建立 的 目标 .标 标 准 体 系 应 为 型 号 的 研 制 、 生
有标准体系 的协调统一 ,从 而使整个标 准体系系统发挥整体最优效能。 ( )标 准 体系 应 积极 采用 国外 先 5
成 部 分 , 是 协 调 相 关 标 准 界 面 和 关 系 产 、 试 验 等 工 作 的 科 学 化 、 有 序 化 进 标 准 。对 收集 到 的 国外 的标 准和 资
基 于标 准 体 系 自身特 点 ,结 合标
架 ,基于标准需求分析结果 , 分类展 开,确 定标 准体系项 目,建立体系表 ,并 给 出分 析意 见 。
关键 词 :标 准 体 系 ;体 系框 图 ;体 系 表
准 需求 分 析 , 围绕 标准 体 系 的预 期 功
能 , 为 确 保 标 准 体 系 合 理 、 实 用 、 可 操 作 , 标 准 体 系 建 立 应 遵 循 如 下 基 本
统协调 、实用开放 的标准体 系。
使 用等 的标 准 保障 急 需 ,提 出标 准体 系 建立 的 目标 、原 则和 流程 ,构建 标
准 体 系 框 架 , 形 成 框 架 及 层 次 结 构 图 , 并 展 开 结 构 分 析 。 根 据 标 准 体 系 框
22标 准体 系构建 的原 则 .
联 系 。 标 准 体 系 中 的 标 准 内 容 是 科 研 有 关 标准 体 系 的联 系 。在 整 个标 准 体 应 以 型 号 的 长 远 发 展 需 求 为 牵 引 , 突
Hale Waihona Puke 生产 需求 、技 术 水 平 、研 制特 点 、资 系 的标 准 得 到 实施 贯彻 后 ,才 能发 挥 出 目前 的技 术 急 需 ,力 求达 到 有序 协
原则 :
( ) 标 准 体 系 应 具 有 系 统 性 、 协 1
1引言
般 的 说 ,标 准 体 系 是 一 定 范 围 内 的 标 准 按 其 内在 联 系 形 成 的科 学 追溯 ,将 为满 足 工程 需 要 提供 技 术支
调 性 、 完整 性 、 开放 性和 可 操 作性 ,
7 0 船舶标 准化工 程 师 2 1 / 0 5 0
研 究 步骤
标准 体系 建立 阶段
的全 生 命周 期 管 理 等 。该 标准 体 系 框
图如 图 2 示 。 所 26标 准 体 系分 析 说 明 . 根 据 标 准 体 系 框 图 , 分 析 说 明框 图 各 个 层 次 的 构 成 以及 他 们 之 间 的关 系 , 对 子 体 系 情 况 及 其 标 准 项 数 进 行 阐述 ,
( )标准 体 系 的建 立应 具 有继 承 4
性 。 基 于 系 统 论 观 点 ,建 立 新 标 准 体 系
应注重 合理继承 已有成 果,以保持与现
保 持 相对 的稳 定 。标 准 体系 具 有 目的 性 、整 体性、结构 性的特征 。 标准 体 系 是标 准 化 工作 的 重要 组
国 防科 技 工业 信 息技 术 应 用标 准 体系
等 资 源 , 反 映 型 号 研 制 的 总 体 技 术 和 特 征 系 统 的 要 求 , 形 成 科 学 合 理 、 系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 七研 究院 ,北京 1 0 9 0 7) 0 提 要 :标准体 系研 究 ,以标准 需求 为牵 引 ,突 出科研 、生产 、试验 、
源 条件 、管 理和 政 策等 因素 的 综合 反 出标准 化 的 系统 功 能 ,才 能 使整 体 系 调和 统 筹 兼 顾 。
] 映 。 因此 ,标 准 体 系将 随着 这 些 因素 统达到最 佳秩序和社会 效益 。 的变 化 而 变化 ,特 别是 随着 技术 的发
展 而 不 断 完 善 , 但 在 一 定 的 时 段 应 该
包 括 国家 标 准 、 国家 军用 标 准和 行业
研 究 标 准体 系 ,不应 在 标 准体 系 标 准 , 不 包 括 行 政 法 规 和 军 事 条 令 、
( )标 准 体 系 中标 准 项 目的确 定 , 3
准 , 这 些 标 准 之 间 具 有 配 套 协 调 、 相 中 孤 立 地 考 察 一 个 标 准 , 而 是 应 着 眼 条 例 。 互 依 存 、 相 互 制 约 、 相 互 补 充 的 有 机 于 整 个标 准 体系 , 以及 该标准 体系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