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昭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短文两篇》知识盘点试卷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1-2021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练习3(新版)新人教版

2021-2021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练习3(新版)新人教版

22.短文两篇一、积累与运用1. 给下面的字注音。

铭.()馨.()牍.()儒.()淤.()涟.()蔓.()蕃.()逸.()噫.()2.下列句中加点的单音节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哪个双音节词,并填入括号内。

(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惟吾德馨.()(4)苔痕上阶.绿()(5)可以调.素琴()(6)出淤泥而不染.()(7)香远益.清()3.选择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项。

(1)A.无/案牍之劳形 B.无案牍/之劳形 C.无案牍之/劳形 D.无案牍/之/劳形(2)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义项。

(1)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A.应当 B.适宜 C.当然(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A.新鲜 B.少 C.鲜艳(3)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A.否则 B.却 C.那么,就(4)无丝竹之.乱耳() A.助词、的 B.代词,它 C.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5)可以..调素琴() A.能够,用现代汉语“可以” B.可以用来 C.能凭借(6)濯清涟而不妖.() A.美丽而不端庄 B.妖气 C.装束奇异(7)同.予者何人() A.赞成 B.同意 C.和……一样(8)亭亭净植.() A.植物 B.栽种 C.立5.指出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词性变化及在句中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之劳.形()(5)不蔓.不枝.()(6)香远.益清.()6.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1)无案牍之劳形.古义:今义:(2)惟吾德馨.古义:今义:(3)谈笑有鸿.儒古义:今义:(4)无丝竹.之乱耳古义:今义:7.将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1)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八年级语文上册 27《短文两篇》自我小测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八年级语文上册 27《短文两篇》自我小测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

27《短文两篇》1.如下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夕日欲颓.〔tú〕B.与.其奇者〔yù〕C.藻、荇.交横〔xìng〕D.何处无竹柏.〔bǎi〕2.解释如下加点词语。

〔1〕晓雾将歇.〔〕〔2〕沉鳞..竞跃〔〕〔3〕相与..步于中庭〔〕〔4〕庭下如积水空明..〔〕3.如下各组加点词意思不一样的一组是〔〕4.理解填空。

〔1〕《答谢中书书》文题中第二个“书〞的意思是。

文中竭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

〔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光下庭院美景的句子是:,,。

比拟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段,完成第5~8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顶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X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用“/〞为[乙]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X 怀民。

6.解释如下句中加点的词。

〔1〕夕日欲颓.〔〕〔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怀民亦未寝.〔〕〔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7.用现代汉语翻译如下句子。

〔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8.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和“〞。

[乙]文中蕴含了“美无处不在〞的哲理的句子是“〞。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如此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的语句中。

类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二篇》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二篇》试题(含答案)

试题一、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夕日欲颓.(tú)B .与.其奇者(yù) C .藻、荇.交横(xìng ) D .何处无竹柏.(bǎi )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晓雾将歇.( ) (2)沉鳞..竞跃( ) (3)相与..步于中庭( ) (4)庭下如积水空明..( ) 3.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自.康乐以来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B.⎩⎪⎨⎪⎧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C.⎩⎪⎨⎪⎧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D.⎩⎪⎨⎪⎧ 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4.理解填空。

(1)《答谢中书书》文题中第二个“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

文中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承天寺夜游》中写月光下庭院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根据《记承天寺夜游》创作了一副对联,但上联找不到了,请你结合课文的内容补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谪人共婵娟遣忧逐愁6.阅读下面的新闻,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

南海网12月19日消息 900多年前,苏东坡在“载酒堂”里会友授业,900多年后的今天,200多名来自国内外的苏学研究者、社会文化学者及儋州、惠州、黄冈三地官员在“载酒堂”前,探讨东坡文化这一独特文化品牌的魅力和传承。

12月19日上午,“苏东坡在儋州”2010首届东坡节国际论坛在儋州中和镇东坡书院举行,央视著名主持人、创造了万人空巷收看《话说长江》奇迹的陈铎担任主持。

二、阅读理解(一)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段,完成第7~10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短文两篇(测)(提升版,学生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2 短文两篇(测)(提升版,学生版)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第二十二课短文两篇(35分 30分钟)1. 找出下列作品、作者与出处搭配有误....的一项( ) (4分)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朝花夕拾》B.《桃花源记》——陶渊明———《陶渊明集》C.《爱莲说》——周敦颐一一《周元公集》D.《核舟记》——张潮——《虞初新志》2.下列说法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4分)A、新闻的结构有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最主要的三个部分。

B、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碣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

如:墓志铭、座右铭等。

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的整齐,常用排比、对偶句。

C、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叙事实,又也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

D、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在说明文中不会出现。

3.根据课文内容,引用原文回答问题。

(每空1分共13分)①写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②突出陋室主人交往。

③写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④《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⑤《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⑥《爱莲说》一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二) 课外文言文(14分)吕文穆公蒙正,不记人过。

初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此小子亦参政耶?”文穆佯为不闻而过。

其同列怒,令诘其官位姓名,文穆遂止之。

朝罢,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

文穆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弗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

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分)(1)令诘.其官位姓名诘:(2)悔不穷.问穷:5. 文中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4分)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6.从吕蒙正身上,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3分)。

四川省昭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二试卷 新人教版

四川省昭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二试卷 新人教版

2017届八(上)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二一、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4题(12分)蓝天保卫战:雾霾多发启动PM2.5监测之旅①2011年入秋以来,多地频发的雾霾天气将PM2.5推向了舆论的风头浪尖。

其实PM2.5由来已久,早在1997年美国便提出了PM2.5的标准。

到2010年底,美国和欧盟一些国家将PM2.5纳入国标并进行强制性限制。

②PM2.5究竟为何物呢?“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那PM2.5又是从何而来? PM2.5不是凭空产生的,从工厂、燃煤到汽车尾气的工业燃烧,从树叶、藤蔓到秸秆的作物燃烧,从烹饪做饭、抽烟、甚至使用发胶的燃烧活动,都会产生PM2.5。

③秋冬季一直是我国雾霾多发季节,雾霾天气多发导致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空气污染加重,甚至出现短时间的重度污染。

据气象部门统计,入秋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雾霾天气确实偏多,先后共发生12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过程,并具有雾霾日数多、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与常年同期相比,河北中东部、天津、安徽中东部、江苏大部、湖南西南部、广西大部和广东西部等地雾霾日数偏多5-20天,局部偏多20天以上。

④越小的颗粒对人体的危害越大,而且对降低能见度加重雾霾天气的作用也越大。

PM2.5容易被吸入人体,而且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

在降低能见度上,PM2.5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在灰霾天,PM2.5的浓度明显比平时高,PM2.5的浓度越高,能见度就越低。

⑤PM2.5超标对农业也有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灰霾天气太多,农作物减产可达2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员王亚强认为,“对农作物的影响应该是间接的,比如在污染严重的时候,会影响太阳辐射,不利农作物吸收太阳光等等。

【全国通用】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短文两篇》知识盘点试卷新人教版

【全国通用】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短文两篇》知识盘点试卷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知识盘点(50分)一、为加点字注音。

(2分,每个0.5分)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与.其奇者()藻荇.交横()二、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30分,每个1分)《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三、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5分,每个3分)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3.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四、下列对《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前文描绘了“山川之美”,后文描写了“月色之美”。

B.前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表现了作者对谢灵运之后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美景的无比遗憾之情。

C.后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D.前文写景,没有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描绘。

《短文两篇》知识盘点(50分)班级姓名学号二、为加点字注音。

(2分,每个0.5分)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 lín)与.其奇者(yù)藻荇.交横(xìng)二、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7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及答案.docx第 27 课《短文两篇》同步练习【课文导读】这两篇短文,《答谢中书书》是作者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文章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山水诗,语言精练而生动。

阅读本文要由景入情,去体验作者与自然相融洽的生命愉悦,领会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态趣。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

文章仅84 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美传神。

【学习重点】1.能正确流畅的美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从优美的语言中欣赏文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纯净美好,并想象课文景象。

3.背诵全文,并积累优美的写景词句。

【学法指导】这两篇山水游记应该运用诵读学习法。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景色优美,语言精美,描写生动;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月夜静谧,语言朴素,诗情画意。

在朗读时,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在诵读中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

这两篇短文作者不同、题材不同、语言风格也不同。

在学习中可对比欣赏两篇写景短文的画面,品味不同的语言风格,体会不同的思想感情。

同时要结合自己脑海中对这类美景的积累,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这些景物的感受,从中也学一点山水游记的写法。

【训练提升】一、基础巩固1. 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夕日欲颓(t ú)B..沉鳞竞跃(j ìng)C. 藻荇交横(xìng)D. 何处无松柏(bǎi)...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词语,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水之韵,既风姿绰约,妩媚动人,又刚烈pi āo h àn(),不惧一切;既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又落拓不羁,极具个性;既沉稳含蓄,静若处女,又气宇xu ān áng(),满腔豪情;既婉约如诗,豪放如词,严厉起来又如一篇气势恢宏的战斗檄文,,3.根据课文内容,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并在横线上解释该词。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和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1433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和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 - 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1433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阅读题和答案《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中学语文试卷测试题《短文两篇》同步练习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问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的题目是《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家________。

2.下面句中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D.莲,花之君子者也3.下面句中的“而”字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A.濯清涟而不妖B.思而不学则殆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择其善者而从之4.解释下面句中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蕃:________②晋陶渊明独爱菊独:________③出淤泥而不染染:________④濯清涟而不妖濯:________妖:________⑤亭亭净植植:________⑥花之隐逸者也隐逸:________⑦陶后鲜有闻鲜:________⑧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________5.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大意: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于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复习知识清单及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复习知识清单及精讲精练(含答案解析)

短文二篇[南北朝]陶弘景/[宋]苏轼文本回顾知识清单念无与为乐者跟踪训练一、阅读《答谢中中书》,完成题目。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时俱.备(俱:都)B.晓雾将歇.(歇:停止)C.沉鳞.竞跃(鳞:鱼)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参与)2.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话题。

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五种颜色互相交错。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文: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3.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作者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

有《陶隐居集》。

B.“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让人感到繁多杂乱。

C.“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瞰两种视角。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中的“康乐”指谢灵运。

作者为自己能够从景中发现无尽的美和乐趣而感到自豪。

4.下列关于本文的语言特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以四言为主,语言精练且生动,极富韵味。

B.“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C.“鳞”字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指鱼的鳞片,增加了语言表现力,文学色彩浓厚。

D.本文主要运用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二、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题目。

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解衣欲睡,月色入户。

译文:我正要脱衣睡觉,只见月光照入窗户内。

B.相与步于中庭。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7 短文两篇(测)(提升版) 新人教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7 短文两篇(测)(提升版) 新人教

(27分 30分钟)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分)1.烽火连三月,2. ,夜泊秦淮近酒家。

3. ,恨别鸟惊心。

4.僵卧孤村不自哀,。

5.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波涛在澎湃。

6.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把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诗句是:“,。

”7.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8.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答案】1.家书抵万金2.烟笼寒水月笼沙3.感时花溅泪4.尚思为国戍轮台5.炊断粮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波涛在澎湃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7.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解析】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7分)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②,因以命.之。

十岁,通诗书。

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③,不应。

苏頲(tǐng)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更客.任城④,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miǎn)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洒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

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注】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

八年级上学期《短文两篇》基础知识大默写加练习(有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短文两篇》基础知识大默写加练习(有答案)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助词,的)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

青林翠竹,四时..(四季)俱备。

晓雾将歇.(消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夕阳快要落山了。

颓.,形容词作动词,坠落。

),沉鳞.....(人间仙境),自康乐以来,..(指水中潜游的鱼)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未复有能与.(参与。

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其奇者。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竹林,四季都有。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和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打算)睡,月色入户,欣然..(高兴的样子)起行。

念.(考虑,想到)无与为乐者.(代词,……的人),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共同,一起)步.(名词作动词,散步)于中庭..(形..(院子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容水的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盖.(大概是)竹柏影也。

...(均为水生植物)交横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只是)少闲人..(清闲的人)如吾两人者.(助词,表示停顿)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

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夜晚,我解开衣服正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窗里,于是我高兴起来走到门外。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同步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同步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第27课《短文两篇》同步测试题积累·整合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鸿儒(yú)案牍(dú)B、西蜀(shǔ)亵玩(xiè)C、濯洗(chuó)清涟(lián)D、淤泥(wū)泯然(mǐn)2.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惟吾德馨(品德高尚)B、无案牍之劳形(使身体劳累)C、濯清涟而不妖(清水)3.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与“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句是()A、水陆草木之花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4.《爱莲说》中,先用衬笔,再转去写莲,其中写菊花是()A、正衬B、反衬5.《陋室铭》的主旨是颂扬()A、陋室不陋B、鸿儒C、德馨D、陋室6.下列译文错误的一句是()A、同予者何人?译: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B、有仙则名。

译:有了仙人就著名。

C、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D、濯清涟而不妖。

译:生长在清水里,但并不显得妖气。

拓展·应用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有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一壶。

”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不为六一乎?”7.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⑴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⑵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⑶常置酒一壶。

⑷将退休于颍水之上。

⑸六一何谓也。

8.醉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是为五一尔,奈何?”10.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语段的内容。

三、探索·创新11.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凿壁偷光汉匡衡(人名)好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及(烛光透不过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2.短文两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22.短文两篇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22.短文两篇一、基础知识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有仙则名.。

(2)惟吾德馨.。

(3)可以调.素琴。

(4)无案牍之劳形.。

(5)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6)濯.清涟而不妖.。

(7)亭亭净植.。

2、理解性默写(1)《陋室铭》中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2)《陋室铭》中从反面写陋室主人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致的句是,。

(3)《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表现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4)《爱莲说》中从体态香气方面写莲正直、芳香的句子是,,。

(5)《爱莲说》中写莲的清高风度的句子是,。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答:(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3)何陋之有? 有什么简陋的呢?答:(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答:二、语言运用4.班级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报,为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办好手抄报,小明前往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图书馆他遇到了管理员王老师,他该怎样说?(3分)答:5.李容是班上的语文科代表,因病住院。

她的同桌好友张林星期天到医院探望她。

李容请张林把自己写的作文转交给语文老师赵老师,并请张林代自己向赵老师表示迟交作文的歉意,希望赵老师能批改好,让张林后天来时带给她。

第二天,张林把李容的作文交给赵老师时,对赵老师说:根据语境,写出张林的转述语,要简明连贯得体,不超过45个字。

答:三、课内阅读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6.解释加点的字词。

(1)名:(2)灵:(3)德馨:(4)鸿儒:7.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8.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

(1),。

(2),。

(3),。

四、课外阅读《陋室铭》阅读训练【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四川省昭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湖心亭看雪盘点试卷

四川省昭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湖心亭看雪盘点试卷

《湖心亭看雪》知识盘点(50分)一、注音(5分,每个0.5分)更.定()拏.()毳.衣()雾凇.()沆.()砀.()长堤.()芥.()铺毡.()强.饮()二、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27分,每个1分)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 )日更定....( )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 )矣,余挐.( )一小舟,拥.( )毳衣( )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 )白。

湖上影子,惟.( )长堤.( )一痕.( )、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 )更.( )有..(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 )饮三大白.( )而.( )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 )此。

及.( )下船,舟子喃喃曰:“莫.( )说相公..( )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三、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5分)1.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分)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分)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分)4.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3分)6.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3分)四、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强饮三大白而别”中“强”字表明本不能饮,但对此景,当此时,逢此人,却不可不饮,展现了作者的欢欣和豪爽心情。

B.“拉余同饮”中“拉”字颇有幸逢知己之乐,给冷寂的湖山倍添暖意,前文的凄清色调为之全然改变,表达了人生的无限喜悦之情。

C.“痴”的含义: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情致;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

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烘托。

【人教版】2020-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点讲练:短文两篇 含答案

【人教版】2020-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点讲练:短文两篇 含答案

人教版2020-2021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基础知识点讲练:短文两篇☆课文导读《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和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事中显理,景中显情。

《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爱慕和赞颂,表现作者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高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时,通过对牡丹的厌恶和鄙弃,表现出对趋附权贵,苟随时俗及其风尚的不满,文章鲜明地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理想和美学情趣。

☆基础过关一、读音辨析德馨.(xīn)苔.痕(tái)鸿儒.(rú)案牍.(dú)西蜀.(shú)甚蕃.(fān)淤.泥(yū) 濯.(zhuó)清涟.(lián) 不蔓.不枝(màn)亵.玩(xiè) 噫.(yì) 颐.(yí)鲜.有闻(xiǎn) 隐逸.(yì)二、词语释义鸿儒:博学的人。

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素琴:调,弹奏;素,素朴。

丝竹:指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可爱者甚蕃:者,结构助词,与前面词“可爱”构成名词性结构,相当于“可爱的(花)”。

甚蕃,很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

世人盛爱牡丹:盛,很。

中通外直:(茎)中间通透,外形笔直。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清香。

益,更加。

予谓菊:谓,认为。

陶后鲜有闻:鲜,少。

三、语句解读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出名,著名)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3.惟吾德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了芳馨)4.无丝竹之乱.耳(动词用作使动,使……受到扰乱)5.无案牍之劳.形(动词用作使动,使……感到劳累)6.不蔓.不枝.(名词活用为动词,长枝蔓;生枝杈)7.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四、作家作品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

四川省昭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四川省昭觉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12月检测试题新人教版

级(上)12月语文试题一、选择题(共24分,每题3分)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笼.统(lǒng)纤.细(xiān)推崇.(cóng)销声匿.迹(nì)B.憎.恨(zēng)尽.量(jǐn)匀称.(chèng)衰.草连天(shuāi)C.湮.没(yān)强劲.(jìn)镂.空(lòu)风雪载.途(zǎi)D.鲫鱼(jì)煞.风景(shā)脊.椎(jǐ)惟妙惟肖.(xiào)2.下面句子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伧俗既使催毁晓风残月B.销魂矫健斟酌眼花缭乱C.造形嶙峋庸俗前赡后顾D.濒临物侯徒劳鸣钟击罄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别有用心....,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C.屏也有大小之分,从宫殿、厅堂、院子、天井,直到书斋、闺房,皆可置之,因为场合不同,自然因地制宜.....D.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直到19世纪下半叶,珊瑚才被人们发现是生活在海里的肉食动物。

C.中国男足屡战屡败,每况愈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D.元旦三天小长假将至,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四川。

5.下列句子诵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D.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6.郦道元的《三峡》里“绝.巘多生怪柏”的“绝”字和下面哪句话的“绝”字用法和意义相同()A.沿溯阻绝.(《三峡》)B.夜久语声绝.(《石壕吏》)C.哀转久绝.(《三峡》)D.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7.以下四句话中有个“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是()A.际天而.来B.随波而.逝C.而.旗尾略不沾湿D.溯迎而.上8.《观潮》中有这么一段话: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021-2021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练习1(新版)新人教版

2021-2021八年级语文上册22短文两篇练习1(新版)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1分)苔痕()鸿儒()案牍()甚蕃()德馨()淤()泥洗濯()清涟()隐逸()亵()玩鲜()有闻二、解释下列加点词(10分)斯()是陋室鸿()儒无案牍之劳形()可爱者甚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不妖()不蔓不枝()亭亭净植()亵玩()三、辨别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5分)1.水陆草木之花之: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5.渔人甚异之。

之:四、根据诗文内容填空(28分)1.《陋室铭》选自《》,作者是(朝代)著名诗人。

2、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例如《陋室铭》用的就是韵。

有等字在句末做韵脚,读来琅琅上口。

3.《陋室铭》处处紧扣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4.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陋室铭》中写景色之雅的句子是;写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写情趣之雅的句子是;6.《爱莲说》选自《》,作者,是时著名的家,“元公”是他的。

7.《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8.《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0分)译: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译:六、阅读训练(36分)㈠课内巩固(一)(13分)1.解释加点的字词。

(4分)(1)名:(2)灵:(3)德馨:(4)鸿儒:2.这篇短文的主旨句是:。

(2分)3.从上文找出3句对偶句。

(3分)(1)(2)(3)4.请你试着对对联。

(2分)(1)上联:吉羊辞旧岁(2)上联:银羊摇尾去下联:下联:(二)(14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文两篇》
知识盘点(50分)
一、为加点字注音。

(2分,每个0.5分)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与.其奇者()藻荇.交横()
二、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30分,每个1分)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
竹,四时
..()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
乱鸣;夕日欲颓.(),沉鳞
..()
..()竞跃
..()。

实.()是欲界
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
..()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
..()
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水中藻、荇交横
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三、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5分,每个3分)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
3.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
四、下列对《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前文描绘了“山川之美”,后文描写了“月色之美”。

B.前文“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表现了作者对谢灵运之后再也没有人能欣赏这种美景的无比遗憾之情。

C.后文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D.前文写景,没有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描绘。

《短文两篇》知识盘点(5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二、为加点字注音。

(2分,每个0.5分)
夕日欲颓.(tuí)沉鳞.竞跃( lín)与.其奇者(yù)藻荇.交横(xìng)
二、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30分,每个1分)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的)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
..(四季)俱.(都)备.(具备)。

晓.(早晨)雾将.(将要)歇.(消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坠落),
沉鳞
..(争相跳出水面)。

实.(实在)是欲界
..(人间)之.(的)仙都。

自康乐以来,..(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
未复.(再)有能与.(参与,这里指欣赏)其.(它的)奇.(奇丽的景色)者.(……的人)。

《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门),欣然
..(高兴的样子)起行。

念.
(想到)无与为乐者,遂.(于是)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也)未寝,相与
..(一起)步于中庭。

庭下
如积水空明
..(交错纵横),盖.(原来是)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空无澄澈),水中藻、荇交横
柏?但.(只是)少闲人
..(清闲的人)如吾两人者耳.(罢了)。

三、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5分,每个3分)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猴、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3.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月光照在庭院中),庭院里像积了水一般的空无澄澈,水中的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四、文意理解: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中书的一封书信。

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

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净,用笔洗练,寥寥八字,就写出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境界清新。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又改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青翠的竹木与五彩的山石相映衬,呈现出一派绚烂辉煌的气象,在清爽宜人的画卷上平添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由静景转入对动景的描写。

猿鸟的鸣叫声穿越了清晨即将消散的薄雾,传入耳际;夕阳的余晖中,鱼儿在水中竞相嬉戏。

这四句通过朝与夕两个特定时间段的生物的活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传达了生命气息。

这十句作者择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加以组合,使读者对山川景物产生完整、统一的印象。

最后,文章又以感慨收束,“实欲界之仙都”,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以来,没有人能够欣赏它的妙处,而作者却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

”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高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文字明朗,毫不雕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