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霜冻条件下甘蔗耐寒性评价分析

合集下载

低温冰冻对甘蔗生长危害及补救措施

低温冰冻对甘蔗生长危害及补救措施

低温冰冻对甘蔗生长危害及补救措施文章摘要:低温冰冻天气对甘蔗生长的危害1、危害症状及分级甘蔗的冻害一般出现在夜间0℃左右的温度,但蔗株各部分的冰点温度不完全相同,生长点在-0.5~1℃,全茎冰点在0.7~1.6℃,叶部为0.6~0.8℃,萌动芽为0℃,休眠�...低温冰冻天气对甘蔗生长的危害1、危害症状及分级甘蔗的冻害一般出现在夜间0℃左右的温度,但蔗株各部分的冰点温度不完全相同,生长点在-0.5~1℃,全茎冰点在0.7~1.6℃,叶部为0.6~0.8℃,萌动芽为0℃,休眠芽为-2℃左右。

一般温度越低、持续的时间越长,受害越严重。

甘蔗冻害可分为四级:2.冻害的预防措施:(1)成熟甘蔗防冻。

当遇霜冻不是很严重的天气时,可在前一天晚上给蔗田灌跑马水,增加土壤湿度调节田间小气候,甘蔗受低温冰冻危害程度及症状“增温”和“不怕湿冻怕燥冻”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在蔗叶上同时撒上一些草木灰,则防冻效果会更好。

当强冷空气缓和降温过程。

群众的经验“以水连续侵袭,遇长时间出现零度以下冰冻天气时,要当机立断,将甘蔗集中堆于田间,堆上盖些稻草或蔗叶,压上泥土进行贮存防冻,遇晴暖干燥天气时,可以隔日在蔗根上淋水保鲜。

直到销售时再重新削根砍梢,这样可保甘蔗质量。

(2)蔗种防冻。

对于已砍留在地边未来得急种下的蔗种采用塑料薄膜、稻草覆盖等措施防寒。

(3)新植的冬植蔗防冻。

冬植蔗要求砍种茎后下种前必须进行消毒,下种后要及时盖上地膜,保湿增温,促进甘蔗早出苗,早齐苗。

(4)保护宿根蔗。

霜冻结束前不开畦松蔸,遇重霜冻时用蔗叶或杂物覆盖。

3.冻害补救措施对已遭受冻害的甘蔗要及时抢榨;冻害轻或未受冻害的蔗区多留种苗;宿根甘蔗,重霜过后一周,宜挖开蔗蔸检查受冻情况,及时处理。

受害程度受害温度受害症状一级<2℃叶片仍呈青绿,无明显受害,但生长点已经坏死、变黑。

二级<0℃大多数叶片1/2-1/3的面积及叶尖已枯死,生长点及以下几个蔗芽坏死变黑,鞘部蔗芽受伤,留种受到影响。

甘蔗杂交组合耐寒评价分析

甘蔗杂交组合耐寒评价分析


要 : 了解甘蔗不同耐寒 亲本杂交组合耐寒差异与遗传特 点, 为 选用 8个耐寒性不同的甘蔗亲本配制 9个 杂交组合 , F 代无 用 .
性系在广西霜冻常发 区资源县进行耐寒试验 。试验结果表 明, 甘蔗不同杂交组合耐寒表现存在明显差异 , 耐寒表现 受到母本和父
本 的共 同影响 , 且母本的作用 强于父本。按亲本耐寒性 , ×中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的机 率为 7 强 0%  ̄ 0% ; × 9 强 弱组合后代 耐寒 性较好 的机率为 6 o% 一 0% ; 7 中×中或中 x弱组合后代耐寒性较好机 率的为 3 O% 一 0% ; ×强或弱 ×中组合 后代耐寒性较 4 弱
si t t e,Gu giAc d myo r utrlS in e ,Gu g iNa nn 3 0 7,Chn ;3 G n x iest u t n a x a e Agi l a e cs f c u c n a x n ig5 0 0 ia . uag iUnvri y,Gu n x n ig5 0 0 a g iNa nn 3 0 4。
C ia hn )
Absr d :n od rt d rtn h iee c si od tlrn ea dgn tcc aa trs c fs acn 9 cos s r d rm u a- ta I re oun e a dtedf rn e cl oea c n e ei h rce t so s n ii ugra e, rse e ma efo 8 sg r we c ep rns n nepei n sc n u tdu igFI ln sa iu nc u t,wh r rs f nh p e e nwitro a g i rvn e n a ae t,a d a x rme twa o d ce sn o e t y a o ny c Z e fotot a p n d i ne fGu x o ic . e e n p

甘蔗品种抗寒性试验

甘蔗品种抗寒性试验
年 1 月 8日,2 0 1 3年 1月 3日为 小 雨转 雨 夹 雪 ,其
9 9 . 5 9 6 、 云蔗 9 9 . 9 1 、 云蔗 0 3 . 1 9 4 、 云蔗 O 5 . 5 1 、 云
蔗 0 5 — 4 9 、云 蔗 0 6 — 4 0 7 、云蔗 0 5 2 1 1 等 9个 甘 蔗 品 种( 系) ,以R OC 2 2为 对 照 。 1 . 2 试验 方 法 试 验 地 为 沙 壤 土 ,前 作 甘 蔗 。每 个 品 种 ( 系1 种 植 1 个 小 区 ,每 区 3行 ,行 长 6 m,行距 1 r n ,小 区 面积 1 8 m ,随 机 区 组排 列 ,每 个 品种 ( 系) 1次重 复 。 2 0 I 2年 3月 1 9日播 种 育 苗 , 2 0 1 2年 4月 2 3日移 栽 , 每 米 移 栽 8苗 。 田 间管 理 按 常 规 进 行 。 除 调查 出苗 率 、分 蘖 率 、枯 心 率 和 后 期 测 产 数 据 外 ,主 要 开 展 低 温 冻 害 后 的 叶片 、蔗 芽 、蔗 尖 受
t e s t e d u n d e r t h e n a t u r a l f r o s t c o n d i t i o n s , a n d t h e c o n t r o l s u g a r c a n e v a r i e t y wa s ROC2 2 .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s u g a r c a n e v a r i e t i e s YZ0 3 — 1 9 4 , YZ 0 5 — 5 1 a n d YZ0 5 — 4 9 h a d h i g h c o l d r e s i s t a n c e .

甘蔗的种植适应性与区域适宜性评价

甘蔗的种植适应性与区域适宜性评价

甘蔗的种植适应性与区域适宜性评价甘蔗(学名:Saccharum officinarum)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甘蔗具有广泛的种植适应性和区域适宜性,其生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水分等。

本文将对甘蔗的种植适应性与区域适宜性进行评价。

首先,甘蔗对温度要求较高,它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适宜的种植温度为20℃-35℃,最适温度为25℃-30℃。

在低于15℃的条件下,甘蔗的生长活力会受到抑制,甚至停止生长。

而高温则会导致甘蔗产量下降,品质变差。

因此,选择适宜的温度区域对于甘蔗的种植非常重要。

其次,甘蔗对水分的需求量大。

它对水分的要求在不同生育阶段有所不同。

在幼苗阶段,甘蔗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土壤湿润度要保持在良好的范围。

在生长期,尤其是拔节期和充实期,甘蔗对水分的需求更为迫切。

适宜的降水量能够帮助甘蔗生长壮大,提高产量。

但是,过度的水分对甘蔗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容易导致秧苗倒伏和根系缺氧。

此外,甘蔗对光照要求也比较高。

充足的光照能够促进光合作用,提高甘蔗光能利用效率和产量。

在种植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遮阴,保证甘蔗叶片能够充分吸收阳光。

对于土壤的要求,甘蔗对土壤要求较为宽松。

它能够适应酸性、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但对于重度酸性和碱性土壤的适应性较差。

甘蔗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以便根系的生长和吸收养分。

甘蔗的种植适宜性主要受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影响。

在中国,甘蔗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包括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这些地区温暖湿润,降水适中,相对满足了甘蔗的生长需求。

此外,这些地区的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适宜种植甘蔗。

总的来说,甘蔗具有广泛的种植适应性和区域适宜性。

它能适应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对水分、光照和土壤有一定的要求。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土壤条件下,甘蔗能够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提高产量和质量。

因此,在选择甘蔗种植区域时,需要考虑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土壤状况等因素,以确保甘蔗能够得到良好的生长和产量。

霜降期间的农作物耐寒性与抗逆性评价

霜降期间的农作物耐寒性与抗逆性评价

霜降期间的农作物耐寒性与抗逆性评价霜降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过渡到冬季的一个重要时间点。

在霜降期间,气温骤降,日照时间变短,大气湿度增大,为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评价农作物在霜降期间的耐寒性和抗逆性对于农作物种植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耐寒性评价耐寒性是指农作物在低温条件下生长发育能力的强弱程度,主要表现为对低温的忍耐力和抗寒、耐寒的生理和生化特征。

在霜降期间,尤其是寒潮来临时,低温对于农作物的影响明显增大,只有具备较强的耐寒性,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中维持正常的生长。

1. 耐寒性的评价指标(1)低温致死温度:耐寒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农作物能够承受低温而不死亡的温度。

不同的农作物对于低温的敏感程度不同,有些农作物在0℃以下就会发生冻害,而有些农作物可以在-20℃甚至更低的温度下存活。

(2)冻害指数:冻害指数是评价农作物抗冻性能的重要指标,它是根据不同作物的耐寒性而得出的一个数值,数值越低表示抗冻性能越强。

(3)生理指标:农作物在低温条件下,生理代谢活动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通过测定农作物的呼吸强度、保护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可以评价其耐寒性的强弱。

2. 提高耐寒性的措施(1)选择适宜品种:不同农作物的耐寒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霜降期间,选择适宜的品种对于提高农作物的耐寒性非常重要。

(2)合理施肥:适量增加氮肥和磷肥的施用量,可以增强农作物的养分供应,提高其抗低温的能力。

(3)农田排水:合理的农田排水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过多,在低温条件下引起冻害的可能性,保护作物的生长。

二、抗逆性评价抗逆性是指农作物在环境压力下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

霜降期间,农作物会面临低温、干旱、积雪等多种压力,只有具备较强的抗逆性,才能在这些不良环境中良好地生长。

1. 抗逆性的评价指标(1)干旱抗性:农作物的干旱抗性是反映农作物对于干旱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测定农作物的抗旱酶活性、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来评价。

2008—2017年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在广西蔗区的消长分析

2008—2017年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在广西蔗区的消长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2021, 42(4): 982 990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2008—2017年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在广西蔗区的消长分析梁强,刘晓燕*,李毅杰,林丽,王泽平,李翔,宋修鹏,周会,林善海,李杨瑞**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7摘要:本研究通过调查2008—2017年广西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中‘新台糖22号’(‘ROC22’)的农艺性状,结合分析同期该品种在广西蔗区的生产性状表现,以及种植面积、经济效益变化等情况,结果表明,‘ROC22’的分蘖能力和宿根发株能力随年份增加而逐渐减弱,株高和茎径则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2012年之后,平均甘蔗单产持续下降,蔗糖分也出现一定程度下降,以11月蔗糖分下降较为显著;黑穗病发病率迅速上升,从2.94%上升至9.02%,已成为广西甘蔗生产的最主要病害;螟虫危害程度逐年加重,枯心苗率从2.29%上升至4.27%。

该品种种植面积于2011年达到顶峰,之后迅速下降,从756.4×103 hm2下降至255.9×103 hm2,占比从69.5%下降至31.6%。

广西蔗农种植该品种所获取的原料蔗经济收入从2011/2012榨季的340.4亿元下降至2017/2018榨季的115.2亿元。

可见,‘ROC22’在广西作为主栽品种多年,为广西蔗糖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其种性已明显退化,病虫对该品种为害加重,甘蔗产量和蔗糖分显著下降,被其他优良新品种替代已不可避免。

关键词:甘蔗;品种;ROC22;生产性状;分布变化中图分类号:S566.1 文献标识码:AGrowth and Decline of Sugarcane Cultivar ‘ROC22’ in Guangxi Sugarcane Area from 2008 to 2017LIANG Qiang, LIU Xiaoyan*, LI Yijie, LIN Li, WANG Zeping, LI Xiang, SONG Xiupeng, ZHOU Hui, LIN Shanhai, LI Yangrui**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Sugarcane Research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 Key Laboratory of Sugarcane Biotechnology and Genetic Improvement (Guangxi),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 / 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Sugarcane Genetic Improvement, Nanning, Guangxi 530007, ChinaAbstract: ‘ROC22’ was the most important sugarcane cultivar in Guangxi sugarcane production from 2008 to 2017. In this study,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gronomic traits of ‘ROC22’ in the regional trials of the new sugarcane cultivars in Guangxi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investigated,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es of its production performance, the changes in its planting area and economic benefi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sugarcane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he tillering and ratoon-shooting ability of ‘ROC22’ declined with year increase while the plant height and stalk diameter fluctuated in a certain degree. Since 2012, the average productivity of ‘ROC22’ had been decreasing continuously, and its sucrose con-tent also has been declining in a certain degree, especially declined more dramatically in November. The smut incidence rate had risen rapidly from 2.94% to 9.02%, and this disease had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 in Guangxi sugar-收稿日期 2020-03-28;修回日期 2020-06-14基金项目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No. 2015JZ94);广西农业重点科技计划项目(No. 201419);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甘蔗创新团队项目(No. gjnytxgxcxtd-03-01)。

甘蔗旱情情况汇报材料

甘蔗旱情情况汇报材料

甘蔗旱情情况汇报材料近期,甘蔗旱情情况备受关注。

据初步统计,受干旱影响,甘蔗产量大幅下降,给农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以下是对甘蔗旱情情况的汇报材料。

首先,根据各地调研数据显示,甘蔗种植面积大幅减少,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甘蔗种植面积锐减的情况。

这主要是由于缺水导致土地干旱,无法满足甘蔗生长所需的水分。

甘蔗生长周期长,对水分需求较大,因此干旱对甘蔗生长影响较为严重。

其次,受干旱影响,甘蔗生长状况不佳。

甘蔗叶片干枯,植株生长缓慢,部分甘蔗甚至出现了枯死现象。

这给甘蔗的产量和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据农民反映,今年的甘蔗收成预计将比往年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此外,干旱还导致了甘蔗病虫害的大面积爆发。

由于甘蔗生长不良,抵抗力下降,各种病虫害在甘蔗田中大量滋生,给甘蔗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更大的威胁。

农民表示,他们不得不加大对甘蔗的病虫害防治力度,增加了农药的使用量,但效果并不明显。

针对甘蔗旱情情况,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了对甘蔗田的水资源管理,提倡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雨水和地下水资源,确保甘蔗生长所需的水分。

其次,加强了对甘蔗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提倡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保障甘蔗的健康生长。

为了进一步解决甘蔗旱情问题,我们还计划加大对甘蔗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培育力度,培育出更加耐旱抗病的优质甘蔗品种,以应对极端天气的挑战。

同时,我们也将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提供更加科学的种植管理技术,帮助农民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的影响,实现稳定增产。

综上所述,甘蔗旱情情况严峻,但我们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甘蔗产业渡过难关,实现更好的发展。

同时,也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和支持甘蔗产业,共同应对干旱带来的挑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甘蔗基地抗旱方案

甘蔗基地抗旱方案

甘蔗基地抗旱方案一、问题背景甘蔗是一种广泛种植的方便攀缘植物,其菌丝体有着快速生长、高效利用土壤养分的特性,因而常常被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来进行种植。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甘蔗基地面临着干旱的威胁。

而此时,如何制订一些有效的抗旱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客观分析干旱常常伴随着一些气象变化,如趋向干旱的气候模式、高温、低降水等因素。

这些因素首先会对甘蔗的生长环境产生影响,进而对甘蔗的基因表达、发育生长、物质代谢等方面产生影响。

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抗旱措施,那么这些影响就很快会反映在甘蔗的产量和品质上。

三、方案设计与实施1.循环灌溉减少水分的浪费,循环利用水资源。

将水浇到田地中,让其自然渗透到甘蔗根部,在田地中设置排水口,将地下的积水收集起来,再将收集到的水重新利用。

2.保持土壤湿度在干旱的环境中,土壤湿度是非常关键的,所以需要保持土壤湿润,增加土壤保水能力。

种植中如果要考虑采取草坪混栽、草药混栽、密植、宽行等技术,遮盖土壤,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增加了土壤的湿度。

3.病虫害控制在干旱环境下,甘蔗的抗病能力会大幅减弱。

为此,需要对病虫害进行及时细致的监测和防治,增强甘蔗的抗旱能力。

4.选择抗旱品种种植深挖甘蔗种质资源,不断选育具有抗旱性、优质、高产的甘蔗新品种,从根本上提高甘蔗抗旱能力,达到降低干旱危害的目的。

5.科学用水通过计算甘蔗的灌溉需求,进行科学用水,使得甘蔗的水分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在灌溉时要保证用水时间和用水量的合理,不要浪费水资源。

四、总结针对甘蔗干旱环境下的问题,应该对其实行综合性的抗旱方案。

根据甘蔗生长的自然规律,在具体实施时参照科学的方法,采用合适的技术措施,着力于提升甘蔗的抗旱能力。

通过严格检测、监测和防治病虫害,把最合适的抗旱品种种植到干旱环境的甘蔗基地中,实现甘蔗的最佳生长和收成。

低温胁迫下不同甘蔗品种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评价

低温胁迫下不同甘蔗品种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评价

热带作物学报2024, 45(4): 742 751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低温胁迫下不同甘蔗品种的生理响应及耐寒性评价饶席兵1,2,钱禛锋1,2*,曾丹1,2,张蓉琼1,2,吕绍芝2,3,沈庆庆2,3,吴华英2,3,何丽莲1,2,3,李富生1,2,3**1.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2. 云南省作物生产与智慧农业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 650201;3. 云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所,云南昆明 650201摘要:低温是影响甘蔗生长发育、产量以及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

探究甘蔗在低温逆境下的生理反应特性,筛选强耐寒性甘蔗亲本材料,对指导甘蔗育种及推动甘蔗产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以8份不同甘蔗品种及1份甘蔗近缘野生种(蔗茅99-1无性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低温胁迫处理后的生理指标响应,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模糊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9份材料的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经低温胁迫处理(3 ℃,3 d)后,绝大部分材料的丙二醛(MDA)、叶绿素(Chl)、可溶性糖(SS)以及可溶性蛋白(SP)含量较CK升高;所有材料的脯氨酸(Pro)含量均较CK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较CK降低;此外,绝大部分材料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也较CK升高。

并且发现强耐寒性的材料(蔗茅99-1、崖城89-9、ROC10)经低温胁迫处理后能够维持较低的MDA含量,和较高的SS、SP、Pro含量以及POD、CAT活性。

结合综合评价值(D),通过聚类分析将9份材料的耐寒能力分别划分为强耐寒类型(蔗茅99-1、崖城89-9、ROC10)、中度耐寒类型(ROC20、粤糖93-159、黄加利、ROC16)和弱耐寒类型(滇蔗01-58、ROC22)3个类群。

这些结果表明,不同甘蔗品种对低温的适应能力不同,强耐寒性甘蔗品种在逆境下能够迅速通过自身调节,合理提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进一步清除体内的活性氧(ROS)等有害物质,平衡细胞代谢过程,从而更好地适应低温环境。

甘蔗品种间抗寒性比较试验初报

甘蔗品种间抗寒性比较试验初报
应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 [7] 对参试品种抗寒性评判, 若指标与抗寒性呈正相关,U (Xi)=(Xi-Xmin)/ (Xmax-Xmin);若为负相关,U(Xi)=1-(Xi-Xmin)/(Xmax-Xmin)。 式中:U(Xi)为隶属函数值,Xi 为指标测定 值,Xmax、Xmin 为所有处理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各指标的隶属函数值累加平均值越大,抗寒性则越强。
关键词:甘蔗;生理生化;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细胞膜透性;抗寒性
中 图 分 类 号 :S566.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7-2624(2016)06-0015-02
甘蔗是重要的糖料作物。 随着品种的改良,甘蔗的种植区域已从热带地区扩大到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但 在亚热带、温带地区种植的甘蔗经常受到低温的影响。 低温不仅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质量,还影响蔗农的收 益、糖业的稳定发展,并且冷害造成的危害的后效长。因此,研究甘蔗的寒害机理,提高甘蔗的抗寒力,在理论 研究和生产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试验以新台糖 22 号(ROC22)为对照,在大田低温条件下,对台 04/ 32、柳城 03/182、柳城 06/241、海大 28、柳城 03/1137、柳城 05/137、柳城 03/362、柳城 05/126 共 9 个品种抗寒 性进行了研究。 测定了与作物抗寒性相关的 3 个生理生化指标,探讨了甘蔗发生寒害的相关机理,同时分析 了甘蔗品种间的抗寒性差异,为今后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试验研究
中国糖料,2016,38(6):15-16
15
doi:10.13570/ki.scc.2016.06.006
甘蔗品种间抗寒性比较试验初报
韦巧云 1,2,潘介春 2*
(1.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 532415;2.广西大学,南宁 530004)

柳江县甘蔗低温冻害情况调查及分析

柳江县甘蔗低温冻害情况调查及分析

道 ,深 入 各 个 蔗 区 ,对 本 县 低温 冻 害 的 甘 蔗进
行 全 面 跟踪 调 查 。
2调 查 与分析
这 次 低 温 冻害 与 往 年 的霜 害 有 明显 的不 同 。 甘 蔗 受 霜 害 的具 体 表 现 是 : 首先 是 叶 片 干枯 ,生
长 点 死 亡 ,茎 内组织 变 质 由上 而 下 逐 渐 扩展 ,而
状 ,且 有 轻 微 的 酒 味 出 现 , 到 各个 乡镇 及 重 点 蔗 区进 行 全 面调 查 ,这 次 调 查 ,发 现 未 砍 下 的甘 蔗 普 遍 遭 到 冻 害 ,其 中 ,受 害 特 别 严 重 的是 R C 2 O 2 ,尽 管 上 半 部 蔗 叶 仍 一 片 青 绿 , 生 长 点和 侧 芽 大 多 数 未 被 冻 死 ,但 甘 蔗 基部 4~6个 节 间 的 组 织 已变 成 为 水 煮 熟 状 ,随 着 时 间 的推 移 ,受 冻 害组 织 逐 步 向
霜 、雪 的 为 害 ,有 1 O 0 0多 h 甘 蔗无 法 留种 , m的
生 长 点 和 侧 芽 几 乎 全 部 死 亡 ,蔗 茎 组 织 严 重 变 质 ,有 明 显 的酒 精 味 。而 受 冻 害 的 甘蔗 品种 中 , 以 当家 种 R C 2受 害 最 为严 重 ,未 砍 收 的甘 蔗 , O2 蔗茎 组织 大部 分 变 质 ,蔗 芽 被冻 死 和严 重 冻 伤 ,
维普资讯
甘蔗糖 业
2 0 年第 4期 S gra e n a eu a 2 0 08 u acn dC n sg a r 0 8年 8 月
柳 江 县 甘 蔗 低 温 冻 害 情 况 调 查 及 分 析
曾昭座 韦 坚 韦 日辉 朱 学群
( 广西柳江 县甘蔗 技术推 广站 ,广西柳 州 5 5 0 4 1 0) 摘 要 甘蔗受冻害 程度不仅与外界条 件有关 ,而且 与甘蔗 品种 种性等 内在 因素也有密切 的联系

阴雨霜冻条件下的甘蔗耐寒评价分析

阴雨霜冻条件下的甘蔗耐寒评价分析
21 0 1年 2 4卷 3期
V0 4 L2 No 3 .
西





S u h s iaJ u a fAslutrlS in e o twetChn o r lo rc l a ce c s n u
文章编号 :0 1 4 2 (0 10 10 — 8 9 2 1 ) 3—16 0 0 5— 7
a o d h e u t h we h t e d ma e u d rt e r i r s a i e e tfo t e d o g tfo t bra .T e rs l s o d t a a g n e an f tw rd f r n r m h r u h r s .Un e h o d t n a o to e t i f h t h o d rt e c n i o b u n h r o i d
4罗亚伟2莫磊兴 , ,
5 00 3 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 验测试中心 3 07;.

要 : 了解 阴 雨霜 冻 条 件 下 甘蔗 性 状 变 化 特 点 及 评 价 品 种 的 酎 寒 性 , 用 国 内 外 3 为 选 5个 甘 蔗 品种 ( ) 广 西 霜 冻 常 发 区资 源 系 在
县开展 了评价试验。结果表 明, 阴雨霜冻甘蔗 的受害表现不同于干旱霜冻, 在低 于0U的积温仅为干旱霜冻 13左右 的条 件下, ' / 叶
中 图分 类 号 :56 I S6 . 文献标识码: A
Ev l to o l lr n e o u a c n nd r Ran o tCo ii n aua in f r Cod Toe a c fS g r a e u e i Fr s nd to
UO a we ,MO e —i g Y. i L ixn 3 Y ANG o gz og ,U n .u R n -h n Yag ri,W AN We—B 2 G izn j,YA NG ito L AN T a HOU Hu L— 。 a I G in ,Z i一,HUAN X n 4 L G i g

甘蔗霜冻研究进展

甘蔗霜冻研究进展

doi :10.13570/ki.scc.2018.04.021甘蔗霜冻研究进展全怡吉,张跃彬*,邓军,李如丹,樊仙,杨绍林(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开远661699)摘要:从霜冻对甘蔗的生长、生理生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概述,并对今后甘蔗抗霜冻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甘蔗;霜冻;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566.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624(2018)04-0074-04甘蔗为禾本科甘蔗属C 4作物,是重要的糖料和能源作物。

现主要集中种植于南北纬25°,巴西、印度和中国是世界上种植甘蔗面积最大的国家。

甘蔗性喜高温多湿,最适宜栽种于年积温5500~8500℃,无霜期330d 以上,年均空气湿度60%,年降水量800~1200mm ,日照时数1195h 以上,土壤pH6.5~7.5的地区。

已有研究表明,最适宜的甘蔗生长气温是30~32℃,超过40℃则不能正常生长,低于0℃则会受害[1]。

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反常,我国大部分蔗区霜冻灾害加重,导致甘蔗生产和制糖工业发展受阻,经济受损。

1999年,我国广西、云南两省受霜冻危害的甘蔗面积分别达有收面积的69.29%和50%;2008年,广西蔗区80%以上甘蔗遭受霜冻危害,减产178万吨,经济损失达45亿元;2011年,由于北方强冷空气持续南下,造成广西蔗区甘蔗砍收受阻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宿根蔗的萌芽[1-3]。

因此,加强甘蔗抗低温霜冻的研究,已成为甘蔗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

现将近年有关甘蔗霜冻的研究结果进行概述,以期为进一步探明甘蔗对低温霜冻的响应机理及抗寒新品种的选育、推广提供参考。

1霜冻对甘蔗生长的影响霜冻一般发生在甘蔗工艺成熟期,根据霜冻发生时的气候条件和甘蔗受害表现,常将甘蔗霜冻分为干旱霜冻、阴雨霜冻和阴雨冷害等类型[4]。

当霜冻来临时,甘蔗蔗茎生长点最先受害,其次是心叶,随着受害程度的加重,蔗叶和蔗茎均从上向下逐渐显现受害症状。

甘蔗怕霜冻吗 如何防治甘蔗低温冻害.doc

甘蔗怕霜冻吗 如何防治甘蔗低温冻害.doc

甘蔗怕霜冻吗如何防治甘蔗低温冻害冬季是吃甘蔗的好季节,冬季也是甘蔗生产进入收获和冬季播种的关键时期,此时气温低下,一定程度上影响甘蔗的正常生长和质量,那么,甘蔗怕霜冻吗?如何防治甘蔗低温冻害呢?一起来看看吧!甘蔗怕霜冻吗?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5500℃-8500℃,无霜期330d以上,年均空气湿度60%,年降水量要求800-1200mm,日照时数在1195小时以上。

霜冻能使作物受害,主要是由于0℃以下的低温使作物细胞间隙的水形成了冰晶,并且冰晶不断地吸收细胞的自由水使冰晶逐渐增大,这就使细胞内水分减少而导致细胞质脱水,使细胞质胶体物质发生凝固和细胞枯萎。

甘蔗冻害主要是对甘蔗的生长点、心叶、叶片、芽、茎等有影响。

甘蔗低温冻害的预防措施有哪些?1、注意宿根蔗的田间管理工作凡要留宿根的蔗地,在霜冻季节结束前,可在甘蔗砍收及时做好宿根盖膜或撩蔗叶覆盖蔗兜等工作,降低霜冻危害程度,不可开垄松蔸,以免冻坏宿根蔗芽。

2、在有条件的蔗区适度引水灌溉蔗田既有助于甘蔗光合作用,又可以增加土壤湿度,使热容量和导热率增加、夜间降温缓慢,起到防冻的作用。

3、可施酿热性的有机肥和磷肥以提高甘蔗田间温度和甘蔗抗霜冻的能力。

4、深沟深种近期种植的冬植甘蔗,要深沟深种,覆土要厚,并且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措施,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温度,有效避免低温霜冻的危害。

5、霜冻来临前用暖性肥料种植秋植蔗的霜冻来临前用暖性肥料(如滤泥、草木灰等)撒施于蔗地行沟,延缓蔗田降温,降低霜冻危害。

6、尾茎处理留尾茎做种的,将尾茎捆绑立起,用蔗叶或薄膜盖好,防止霜冻。

如有条件,可搅拌泥浆,平摊铺于地面,3至5厘米厚,将捆好的尾茎砍口向下立放于泥浆上,再用蔗叶或薄膜盖好,可达到很好的霜害预防效果。

7、早砍早榨在甘蔗收砍调度上,对往年容易遭受霜冻的蔗区,特别是地势较低凹,冷空气下沉,空气不易流动的低凹地,可早安排收砍进厂入榨,甘蔗收砍后,要采用宿根蔗地膜覆盖或蔗叶还田覆盖。

引进甘蔗品种抗寒性评价

引进甘蔗品种抗寒性评价

引进甘蔗品种抗寒性评价陈超君;韦汉文;吴建明;黄敏;李杨瑞;何红【摘要】[目的]探明广西新引进的13个甘蔗品种(系)的抗寒能力及其生理生化特性,并研究蔗区筛选抗寒品种的有效方法.[方法]以当前广西蔗区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作为对照,对自然低温条件下引进甘蔗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调查,采用隶属函数值法对各品种的抗寒性进行综合分类,并分析比较人工低温条件下各类抗寒品种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相比新台糖22号,湖光1号、台糖88-99、CP84-1198和云蔗99-601属于强抗寒性品种;赣蔗18号、C1-2003、园林9号、台糖98-0432、福农15号、台糖98-1626和粤糖96-86属于中抗寒性品种;园林6号和园林8号属于弱抗寒性品种.强抗寒品种的脯氨酸含量比中弱抗寒品种约高25%,可溶性糖含量与中弱抗寒品种相当,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比弱抗寒品种高19%,丙二醛含量和质膜渗透率与中抗寒品种差异不大,但分别比弱抗寒品种低15%和30%.[结论]湖光1号、台糖88-99、CP84-1198和云蔗99-601属于强抗寒性品种;低温胁迫条件下,叶片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及质膜渗透率可以较好地反映出甘蔗品种抗寒力高低,可用作评价甘蔗抗寒性的指标.%[Objective]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old resistance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13 newly introduced sugarcane cultivars and to identify the effective method for screening cold resistant sugarcane varieties.[ Method ] Compared to the dominant sugarcane cultivar ROC22, in Guangxi, agronomic traits were investigated in different cultivars at natural low temperatures, and cold resistance was evaluated and classified using subordinate function metho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cold-resistant varieties were analyzed underartificial low temperature conditions. [Result] It was found that cold resistance of YL 6 and YL 8 was lower than that of ROC22. The varieties HG 1 ,TT 88-99,CP84-1198 and YZ 99-601 had high cold resistance,while GZ 18,Cl -2003,YL 9,TT 98-0432,FN 15,TT 98-1626 and YT 96-86 showed moderate cold resistance. Proline content in strongly cold resistant varieties was 25% higher than that in moderately to weakly cold resistant ones. Soluble sugar content was virtually the same in all cultivars.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in strongly cold resistant varieties was similar to that in moderately cold resistant ones, whereas 19% higher than weakly cold resistant ones. Malonaldehyde content and membrane permeability in strongly cold resistant varieties were not different from that in moderately cold resistant ones, but 15 and 30% lower than that in weakly cold resistant ones, respectively. [Conclusion]HG 1 ,TT 88-99,CP84-1198 and YZ 99-601 were strongly cold resistant sugarcane cultivars. It concluded that content of proline, soluble protein and malonaldehyde as well as plasma membrane permeability under artificial low-temperature conditions may be used as indices to evaluate the cold resistance in different sugarcane cultivars.【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2(043)006【总页数】5页(P744-748)【关键词】甘蔗品种;抗寒性;农艺性状;生理生化特性;评价【作者】陈超君;韦汉文;吴建明;黄敏;李杨瑞;何红【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贺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贺州542813;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530005;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农业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南宁53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6.101【研究意义】我国甘蔗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地区,低温寒害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质量(杨荣仲,1999;朱秋珍和王维赞,2000),尤其是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极端低温频繁出现,甘蔗受寒冷灾害影响加重,给蔗农和制糖企业造成了较大经济损失(邓展云等,2009;李杨瑞等,2010)。

甘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甘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

甘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气候变化是当前全球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对于许多植物而言,适应和响应气候变化是必不可少的。

甘蔗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甘蔗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的响应和适应策略,并分析其可能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影响。

首先,甘蔗在温度变化方面的响应与适应表现十分显著。

气候变暖使得地球的气温逐渐上升,这对甘蔗生长和产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研究发现,温度的升高对甘蔗的生长发育过程具有重要影响,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的提高,从而促进甘蔗的生长速度和产量的增加。

然而,温度的持续升高也可能导致甘蔗的生理代谢异常,如过度蒸腾、光合作用抑制等,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

因此,适应气候变化的甘蔗栽培策略需要根据具体地区和气候条件进行调整,以确保其良好的生长和高产。

其次,在降水变化方面,甘蔗对干旱和湿润的适应能力相对较强。

干旱是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重大问题之一。

然而,研究发现,甘蔗根系的深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使其相对较为耐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干旱环境。

此外,甘蔗的生长周期较长,能够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积累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然而,在极端的干旱条件下,甘蔗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仍然会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

相反,在湿润环境下,虽然甘蔗的生长速度较快,但极端的降雨量也可能导致根系受损、病虫害发生率增加等问题。

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土壤保水措施,提高甘蔗的水分利用效率,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

此外,甘蔗对于二氧化碳浓度的响应也备受研究关注。

随着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也是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甘蔗的净光合速率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从而有助于提高甘蔗的生长和产量。

同时,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也使得甘蔗的水分利用效率得到提高,从而降低了对水资源的需求。

然而,二氧化碳浓度的过高也可能导致甘蔗的生理代谢异常,如呼吸作用的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等,从而降低其产量和品质。

在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方面,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措施。

广西甘蔗品种抗旱性研究

广西甘蔗品种抗旱性研究

广西甘蔗品种抗旱性研究杨海霞;李恒锐;何文;刘连军;黎萍;郭素云;梁振华【摘要】干旱已成为制约我国甘蔗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研究甘蔗的抗旱机理,选育具备较强抗旱性的甘蔗品种,是降低甘蔗生产成本、提高甘蔗产量的有效途径.为探讨不同甘蔗品种的抗旱性,以桂南亚08-186、桂糖05-3846等7个甘蔗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控水桶栽法研究其抗旱性.测定甘蔗+1叶脯氨酸含量、叶片膜透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4个生理指标的变化,根据抗旱隶属函数加权值大小对其进行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所有甘蔗品种抗旱能力的强弱与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呈正相关;与叶片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呈负相关;根据隶属函数分析结果,参试甘蔗品种抗旱性由强到弱依次为:桂糖05-3864>桂南亚08-186>柳城06/241>柳城03/1137>桂糖06-400>ROC22 (CK)>桂热2号(凉蔗02-6).【期刊名称】《中国糖料》【年(卷),期】2019(041)001【总页数】5页(P28-32)【关键词】甘蔗;抗旱性;生理指标【作者】杨海霞;李恒锐;何文;刘连军;黎萍;郭素云;梁振华【作者单位】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532415;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532415;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532415;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532415;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532415;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532415;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龙州5324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6.1030 引言甘蔗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糖料和能源作物。

目前,我国甘蔗主产区分布在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其中约70%的蔗区为干旱坡地,而广西无灌溉条件的丘陵旱地甘蔗种植地面积高达90%,由于自然降雨不均衡、土壤保水能力有限、水利工程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作物旱害不断加剧,其中夏秋旱对甘蔗产量的危害最严重。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

甘蔗常用亲本的田间自然耐寒性测定及评价杨荣仲;吕达;周会;肖祎;刘昔辉;陈道德;雷敬超;黄赞斌;唐仕云;黄海荣;陶宇【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年(卷),期】2022(35)5【摘要】【目的】了解甘蔗常用亲本耐寒性与耐寒性评价性状的变化特点,为选育耐寒甘蔗品种及降低霜冻对甘蔗生产的危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择102个常用甘蔗亲本在霜冻易发地区四川省资中县进行2年新植蔗(2017P和2019P)和3年宿根蔗(2018F、2019S和2020F)田间自然耐寒性测试,并进行性状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广义遗传力计算和聚类分析。

【结果】低温环境下不同甘蔗亲本受害性状的类型和受害程度存在差异,宿根蔗较新植蔗更易受害;冷害或轻霜冻时受害性状与部分农艺性状呈显著相关(P<0.05)。

甘蔗的低温受害性状受亲本、年度及其互作影响;株受害率属高遗传力性状,在冷害和轻霜冻时可用于耐寒性评价;茎长受害率和节间受害率属中等遗传力性状,受低温影响程度较小,均可用于耐寒性评价,但以节间受害率为评价性状效果优于茎长受害率;绿叶百分率在年度间变化较明显,在发生适度霜冻时可用于耐寒性评价;合并分析时亲本方差占比明显下降,遗传力有所下降。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17P和2019P不宜用于亲本耐寒性评价;在测试亲本中,58.89%亲本的耐寒性属较好及以上,23.53%属较差及以下。

【结论】甘蔗亲本的低温受害性状种类和受害程度存在差异,耐寒性属中等至偏高遗传力性状,可用于耐寒评价的性状受到低温程度影响。

进行甘蔗室内耐寒性测试时宜设差异相对较明显的轻和重2种低温环境。

【总页数】9页(P991-999)【作者】杨荣仲;吕达;周会;肖祎;刘昔辉;陈道德;雷敬超;黄赞斌;唐仕云;黄海荣;陶宇【作者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广西甘蔗生物技术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蔗糖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6.1【相关文献】1.甘蔗常用亲本及其衍生品种的抗旱性评价2.甘蔗主要亲本自然条件下抗甘蔗花叶病测定3.30个常用甘蔗亲本资源初步评价分析4.甘蔗常用亲本产量和品质性状评价与聚类分析5.甘蔗重要亲本田间自然抗黑穗病测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 , 对湿度较 低 , 蔗极 易受 害 , 据低 温发 生 的 相 甘 根
冻危 害几 乎 年 年发 生 , 大 面积 的 霜冻灾 害 每 隔 5 且

8年 发 生一 次 , 广 西 的蔗糖 和 甘 蔗生产 带 来 较 给
收 稿 日期 :00—0 21 6—1 1
程度不 同依次 出现心 叶 、 叶片 、 蔗茎 和蔗芽受 害 。为
0 8 0 45) 7 20 -
极易发 生霜 冻 的广 西 资源 县 开 展 了甘 蔗 品种 的
耐寒筛 选试验 , 析 甘蔗 干旱 霜 冻后 的性状 变化 特 分 点, 为甘蔗耐寒 评价 和选育 耐寒 品种 提供依 据 。
作 者 简 介 : 荣 仲 ( 9 3一) 男 , 杨 16 , 四川 内 江 人 , 士 , 究 员 , 博 研 主 要 从 事 甘 蔗 育种 研 究 工 作 。
( .SgraeR s rhC ne o hns cdm f clr c ne; .G ag S gra e eerhIs te 3 u t lse— 1 uacn ee c e t f ieeA a e yo a r C A ut a Si cs 2 un uacn sac ntu : .Q di pc ul e R it yn
1 期
杨荣仲等 : 干旱霜冻条件下甘蔗耐寒性评价分析
5 3
1 材 料 与 方 法
11 试 验材 料 .Fra bibliotek2℃ , 湿度 为 9 .4% 。 44
冠 层 日温 差 统 计 表 明 , 霜 冻 发 生 期 的 3 在 8d 中, 于 1 低 O℃ 的有 1 , 于 1 3d 低 5℃ 的有 1 ; 高 5d 而
do g ta dfotc n io s h x e me twa ar d o ti iu n Co ny,Gu n x rvn ewh r h rs c urd otnwi o ru h n s o dt n ,tee p r n sc ri u nZy a u t r i i e a g iPo ic eetef t c re fe t 21d — o o h
t n a dT s C n r fS gra e( a n g ,Miir f c l r ,G a g i a nn 3 0 7, hn ) i n et e t u ac n N n i ) o eo n ns yo t A ut e u nx n ig 0 0 C i u N 5 a
西
5 2





21年2 01 4卷 I期
V0 _ 4 l2 No 1 .
S u h s i a J u a fA c l rlS in e o t we tCh n o r lo u t a c e c s n u
文章编号 : 0 — 8921)1 05 0 1 1 4 2 (0 1O — 02— 6 0
sg i cn ewe nted ma ert fs m n t n ne o e ec naeo re e vsatrh a yfot nrlt nt u ac n rxa d i f a tb t e h a g aeo e l gha ditm d ,p re tg f e nla e fe ev s eai os gra ebi n n i t e g r i o bi h n e f rl h rs.F r e n lsss o dta h vlainfrcl oe n eo u ac ew udb r i l n l l rxc a gsat i tfot u t ra ayi h we h t e eauto o odtlr c fs gra o l emo smpea dr i e e g h t a n e e a b
除 6月 因降雨 较 多 甘蔗 拔 节 伸 长 受到 影 响 外 , 他 其 均符 合甘 蔗试 验 的基本 要求 。 霜 冻来 临前在 蔗地 安装 温湿度 记 录仪测定 蔗 地 冠层 和 1 5m 高处 的 温 、 度 。霜冻 来 临前 调查 甘 . 湿
2 2 霜 冻前甘 蔗农 艺性状 表现 .
试验地 为水 田 , 作 水 稻 。每个 品种 ( ) 前 系 种植 1 小 区 , 区 1行 , 长 1 行距 1m, 个 每 行 2m, 随机 区组 排列 , 品 种 ( ) 每 系 3次 重 复 。2 0 0 8年 4月 1 日种 7 植 , 米 下 种量 l 每 6芽 。 田间 管理 按 正 规进 行 , 间 期
了解干 旱霜冻条 件下 甘 蔗 品种 的 耐寒 潜 力 , 在冬 季
基金项目: 国家 科 技 支撑 计 划 项 目(0 8 A B B 1 20 20 B D 8 O , 07 B D O32 2 o B D 0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A 3 1 , O 7 A 3 肋5 ; 0 资 金项 目 ( yyx04 10 ) 广 西 科 技 攻 关 项 目 ( 72 0 -, n ct-2 - -3 ; 0 0 80 42
3 O% . n i e a 0% wt po o —lrnei sbrpc n oia rg n. adhg r hn6 t h i orcl t e c u t ia adtpcl i s h do a n o l r o e
Ke r s S g r a e;D o g ta d f s ; o d t lr n e v u t n y wo d : u a c n r u h r t C l o ea c ;E a ai n o l o
干 旱 霜 冻 条 件 下 甘 蔗 耐 寒 性 评 价 分 析
杨 荣仲 , 李杨 瑞 王 维赞 , , 朱秋 珍 , 会 , 仕 云 罗亚伟 周 唐 ,
(. 1 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 中心 ;. 2 广西甘蔗研究所;. 3 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 中心 ( 宁) 广西 南宁 南 , 5 00 ) 30 7
Ab t a t I r e n c a n h h n ec aa trsiso u a c n r i n v l a et e c l oe a c f u a c n ai t su d rt e sr c :n o d rt u d mt d te c a g h r ce t f g r e t t a d e au t o d tl r n eo g r a e v rei n e h o i c s a as h s e
中 图 分类 号 :56 1 s6 . 文献 标 识 码 : A
Ev l to n Co d Toe a c fS a c n aua in o l lr n e o ug r a e un e o g d Fr s n ii n d r Dr u hta o tCo d to s n
re u rc l ・ l r n e ie tf a in i r e i gp o r m ,t ep r e tg fs g r a e v re iswi o d c l — lr n e wi o rt a id o t o o d t e a c n i c to n b d n r g a f o d i e h e n eo u a c a t t g o o d t e c l b lwe n c a n i e h o a le h

要 : 了解 干 旱 霜 冻 条 件 下 甘蔗 性 状 变 化 特 点 与评 价 品种 耐寒 性 , 用 国 内外 2 为 选 1个 甘 蔗 品种 ( ) 广 西 霜 冻 常 发 区资 源 县 系 在
开展 了耐寒 性 评价 试 验 。 结果 表 明 , 霜 冻前 后 的 甘蔗 锤 度 、 轻 绿叶 数 和 光合 速 率发 生 明显 变 化 , 耐寒 性 差 的 品种 下 降 较 多 , 仅 且 但
met n bodsgraevr ts( le) h eut soe hthr e i icn cagsi h r . l nl fnmbrad scadara acn ai i eis .T ersl hw dta te W r s nfa t hne ntebi gu e u e n i u ee t s e e gi x ' '  ̄ a
试 验材 料为 广西 甘蔗 主栽 品种及 国内外甘 蔗育
种 机构 选育 的 2 个 新 品种 ( ) 图 2 。 1 系 ( )
12 试验 方 法 .
于1 5℃ 的 2 3d主要 集 中在 第 1次重 霜 冻 之前 。 E t 平 均湿度 统计 表 明 , 第 1次重 霜 冻 出现 之前 的平 在 均湿度 为 5 . 6% , 有 4 d的 湿度 在 7 84 仅 0% 7 9 % 。结 合冠层 日温差 与 日平 均湿 度 , 明在 重 霜 冻 表 来 临之 前 , 气 以晴天 为主 , 蔗受 到 的是典 型 的干 天 甘 旱 霜冻 。
p oo y t ei ae o u a c n e o n f rl h rs n e r a e r n c l e iie v rei s h ts n h t r t f s g r a e b fr a d at i t o ta d d c s d mo i o d s ns v a t .Ho v r h o r l t n wa n y c e e g f e e t i e we e ,t e c r ai s o l e o
YANC R n . h n , L n - i o g z o g。 IYa gr ,W ANG We.al・ u i l’ g


Z U Ouze , H U H i・, AN h—u , U aw i H i. n , Z O u T GS i n L OY —e h y
wiht iso eda g t fse ln ha dp re tg f p e l ev s h vlainfr ait sidctdta ftwa o a- t r t ft ma er eo tm e g n ec na eo p rg ̄nlae .T ee auto rei n iae h ti sn t r a h a t u " o v e i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