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粒的研究
纳米粒(nanoparticles)为固态胶体,粒径在10~100nm的范围,药物可以溶解、包裹于高分子材料形成载体纳米粒。包括骨架实体型的纳米球(nanospheres,NS)和膜壳药库型的纳米囊(nanocapsules,NC)两类。作为新型的药物载体,纳米粒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就其特点、性质及其影响因素、制备方法、应用等方面的介绍如下。
纳米粒应具备的特点有: 较高的载药量; 较高的包封率; 有适宜的制备及提纯方法; 有适当的粒径与形状; 可控制药物的释放; 有较长的体内循环时间,减少药物被网状内皮吞噬系统( RES) 吞噬,增加对病变部位的暴露时间,从而增加疗效; 载体材料可生物降解,毒性较低或没有毒性。由此诞生的纳米药物就更具一些独特的性质,比如药物溶解速率加快,药物穿透能力增加,药效稳定,药物体内释放可控,药物作用靶向性增强,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改善,可用作生物大分子的特殊载体等。
为对纳米粒进行充分研究,对影响纳米粒的因素也需来了解。主要有表面电荷和粒径两种因素。纳米粒的表面电荷会影响其与体内物质的静电作用力。纳米粒的粒径是决定药物载体输送系统亚微粒体内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构建体内长循环纳米粒时,较好的粒径范围为50 ~200 nm。粒径大小与靶向有关,大于5 μm 的粒子可被肺的毛细血管床捕获,小粒子被RES 吞噬,小于150 nm 的纳米粒靶向骨髓,小于250 nm 的纳米粒靶向体循环,大于250 nm 的纳米粒靶向脾。
纳米粒的制备方法主要分3大类:机械粉碎法、物理分散法、化学合成法。机械粉碎法利用机械将物质粉碎成纳米级的粒子。目前, 常用的物理分散法有: 双乳化剂蒸发法、乳化- 溶剂挥发法、溶剂扩散法、高压乳匀法、逆向蒸发法、熔融分散法和溶剂蒸发法等。化学合成法有乳化聚合法、微乳液法。
纳米粒的独特特性在药剂学领域有众多的应用。纳米粒对肝、脾或骨髓等部位具有的被动把向性,或包衣结合成四氧化三铁,有特殊场合下的物理主动靶向作用。因此纳米粒可作为抗癌药的载体,可以提高抗生素和抗真菌、抗病毒药治疗细胞内细菌感染的功效,作为口服制剂提高药物口服的稳定性和提高生物利用度。
纳米粒是一类极具开发潜力的新型药物载体,以纳米粒作为载体的药物克服
了传统药物的许多缺陷和无法解决的问题。纳米粒作为新型载体,在转运基因、运载多肽和蛋白类药物、输送免疫调节剂、抗肿瘤药、抗病毒药和输送抗原或疫苗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今后的努力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合成和发现新的无毒、生物相容性好、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药物载体; 对纳米粒进行表面修饰,以提高药物靶向性、稳定性、载药量、可控释性; 探讨药物作用机理、载体材料体内外监测和生物学效应; 优化纳米药物合成技术、加工工艺,改进制备技术,向工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