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输系统624
气相色谱柱624填料 -回复
![气相色谱柱624填料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8305022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d.png)
气相色谱柱624填料-回复关于气相色谱柱624填料的主题,我将逐步回答以下问题:1. 什么是气相色谱柱?气相色谱柱是一种用于分析和分离化学物质的工具。
它通常由一个圆柱形的管道构成,内部涂有填料。
气相色谱柱主要用于气相色谱仪的分析,该仪器用于分离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学物质。
2. 什么是气相色谱柱填料?填料是气相色谱柱内部的涂层物。
它对于分离和分析化合物起到关键作用。
气相色谱柱的填料选择取决于分析目标和所需分离的化合物。
3. 什么是气相色谱柱624填料?气相色谱柱624填料是一种常用的填料类型。
它由聚酯材料制成,具有更高的温度稳定性和较低的活性。
这种填料能够提供较高的分离效果和较长的寿命。
4. 气相色谱柱624填料的特点是什么?气相色谱柱624填料具有以下特点:- 温度稳定性:624填料能够在较高的温度下保持稳定,适用于高温气相色谱分析。
- 良好的分离能力:624填料具有较高的分离能力,可以有效地分离复杂样品中的化合物。
- 高效率:它提供更高的分离效果,因此能够增加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长寿命:由于其较低的活性,624填料能够延长气相色谱柱的使用寿命,节省替换的成本和时间。
5. 什么样的应用适合气相色谱柱624填料?气相色谱柱624填料适用于需要高温稳定性和出色分离能力的应用,包括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化学分析等领域。
它可以处理复杂的样品,提供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6. 如何选择适合的气相色谱柱填料?选择适合的气相色谱柱填料应考虑以下因素:- 分析目标:根据需要分析的化合物类型和特性,选择填料的亲疏水性、极性和分离能力。
- 温度要求:根据分析的温度范围,选择具有足够温度稳定性的填料。
- 样品复杂程度:对于复杂样品,选择具有较高分离能力的填料。
- 分析目的:根据分析目的(定性或定量)选择合适的填料。
总结:气相色谱柱624填料是一种温度稳定性高、分离能力优越、寿命长的填料。
在高温气相色谱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适用于多个领域的化学分析。
光纤测温系统方案
![光纤测温系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91302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f.png)
光纤测温系统方案光纤测温系统是一种利用光纤传感技术进行温度测量与监控的先进技术手段。
该系统通过将光纤作为传感器,利用光纤的光学特性来实现温度的测量与监控,具有高精度、远距离传输和多点监测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一、系统原理光纤测温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光源单元、光纤传感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
其中,光源单元主要用于提供激光光源,光纤传感单元负责将光信号传播到被测温区域并反射回来,信号处理单元则用于对反射光信号进行处理和测量。
系统的原理基于光纤的光学特性,即光纤在温度变化下会发生微弱的相位偏移和光强变化。
通过测量这些变化,可以准确计算出被测区域的温度。
具体而言,光源单元通过调制光源的频率和波长,将光信号发送到待测温区域的光纤中。
被测温区域的温度变化会导致光纤长度和折射率的变化,进而改变光信号的相位和光强。
光纤传感单元将经过温度变化后的光信号反射回来,信号处理单元通过分析反射光信号的相位和光强的变化,最终得出被测温区域的温度。
二、应用领域光纤测温系统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介绍其中的几个典型应用。
1. 电力系统监测在电力系统中,高温可能导致电气设备的故障和整个系统的不稳定。
光纤测温系统可以通过监测关键部位的温度变化,实时评估设备的工作状态,预测潜在故障,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工业生产过程监控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光纤测温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关键区域的温度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避免由于温度波动导致的生产事故和产品质量问题。
3. 环境监测光纤测温系统可以用于环境温度监测,如地下水位监测、土壤温度监测、海洋温度监测等。
通过对这些环境因素的实时监测,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环境的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保护和管理。
4. 石油、化工等危险环境监测在石油、化工等危险环境中,温度的监测对保证生产安全至关重要。
光纤测温系统可以避免在危险环境中使用传统温度传感器可能导致的隐患,如腐蚀、易燃等。
炜盛电子RD-62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使用说明书
![炜盛电子RD-62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9366275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0.png)
热释电传感器(型号:RD-624)使用说明书版本号:1.3实施日期:2021.02.18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Zhengzhou Wins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声明本说明书版权属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本说明书任何部分不得复制、翻译、存储于数据库或检索系统内,也不可以电子、翻拍、录音等任何手段进行传播。
感谢您使用炜盛科技的系列产品。
为使您更好地使用本公司产品,减少因使用不当造成的产品故障,使用前请务必仔细阅读本说明书并按照所建议的使用方法进行使用。
如果您不依照本说明书使用或擅自去除、拆解、更换传感器内部组件,本公司不承担由此造成的任何损失。
您所购买产品的颜色、款式及尺寸以实物为准。
本公司秉承科技进步的理念,不断致力于产品改进和技术创新。
因此,本公司保留任何产品改进而不预先通知的权力。
使用本说明书时,请确认其属于有效版本。
同时,本公司鼓励使用者根据其使用情况,探讨本产品更优化的使用方法。
请妥善保管本说明书,以便在您日后需要时能及时查阅并获得帮助。
郑州炜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热释电传感器系列RD-62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产品描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利用温度变化的特征来探测红外线的辐射,采用双元补偿的方法抑制温度变化产生的干扰,提高了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
产品应用广泛,例如保险装置、防盗报警器、感应门、自动灯具、智能玩具等。
传感器特点高灵敏度和优越的信噪比采用双元补偿结构,有效抵抗外界环境干扰元件、放大器均封装在TO-5内,节省了用户设计电路和贴装的时间卓越的抗干扰性。
由于整个电路封装在金属包装内,电磁屏蔽效果较好干涉滤光片截止深度高,抗白光能力强主要应用安全、入侵报警、室内出入管理自动照明开关、安全门家庭、智能家居智能办公电器技术指标表11.Drain2.Source3.Ground图1:传感器结构图图2:内部等效电路型号RD-624封装TO-5红外接收电极2×1mm,2个灵敏元窗口尺寸3×4mm 接收波长5~14µm 透过率>75%输出信号峰值[V p-p ]≥3500mV 灵敏度≥3200V/W 探测率(D*) 1.4×108cmHz 1/2/W噪声峰值[V p-p ]<70mV 输出平衡度<10%源极电压0.3~1.1V 电流<25uA @Rs=47K电源电压(DC)3~15V 工作温度范围-30~70ºC 保存温度范围-40~80ºC入射视角图1.Drain2.Source3.Ground测试方法图3RD-624测试示意图测试条件环境温度25ºC 黑体温度420K调制频率1赫兹,0.3~3.5赫兹△f放大倍数72.5dB图4双元A、B 定义双元传感器的灵敏平衡度是通过测量每个单元的灵敏度(即单个输出峰值电压),并采用下列公式计算得出。
pex操作菜单
![pex操作菜单](https://img.taocdn.com/s3/m/e970c85c3b3567ec102d8a3f.png)
操作菜单
EMERSON. CONSIDER IT SOLVED
TM
.
目录
主界面 用户菜单 维护菜单 高级菜单
主界面
机组号 设定温湿度 实际温湿度 风机 压缩机 经济冷源 维护日期 机组工作状态 热水加热 电加热 除湿 加湿
主界面图形模式
主界面简易模式
用户菜单(1490)
用户菜单
设定点
U610 U611
定时方式 死区
S.OFF 4°C
用户菜单----维护信息\当前告警
维护信息 该选项提供了客服人员的联系方式,用户可以根据里面的信息找到客服人员,用户 不可设置维护信息.
当前报警 当前报警菜单显示了系统当前的报警信息.
维护菜单(5010)
维护菜单 设定点 备件设备 维护设置 诊断设置 报警设置 传感器校准 网络设置 选配设置 维护联系
用户菜单----传感器数据
传感器数据 U301 U302 U303 U304 U305 U306 U307 U308 U309 U310 U311 U312 U313 U314 U315 U316 实际温度设定 实际湿度设定 传A 温度 传A 湿度 传B 温度 传B 湿度 传C 温度 传C 湿度 自然冷源 数涡1 温 数涡2 温 经济冷源 当日高温 当日低温 当日高湿 当日低湿 默认值 74°C 52% °C % °C % °C % 113°C 212°C 211°C On 13h \13m \13s\74°C 14h \14m\ 14s \34°C 15h \15m\ 15s\ 52% 16h\16m \16s \22% 具体含义 实际温度设定 实际湿度设定 传感器A 温度 传感器A 湿度 传感器B 温度 传感器B 湿度 传感器C 温度 传感器C 湿度 自然冷源温度 数涡1 温度 数涡2 温度 经济冷源状态 当日高温发生(时\分秒)\当日高温值 当日低温发生(时\分\秒)\当日低温值 当日高湿发生(时\分\秒)\当日高湿值 当日低湿发生(时\分\秒)\当日低湿值
《接至低压电力配电系统的浪涌保护器》IEC61643-1-1
![《接至低压电力配电系统的浪涌保护器》IEC61643-1-1](https://img.taocdn.com/s3/m/543aba5c84868762cbaed51d.png)
IEC61643-1-1998:《接至低压电力配电系统的浪涌保护器》通信行业标准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技术要求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Surge Protective Devices Connected to Low-voltageDistribution Systems of Telemunication Stations/SitesYD/T 1235.1-20022002-11-08 发布2002-11-08 实施中华人民XX国信息产业部发布目次前言1 X围2 规X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使用环境条件4.1 供电条件4.2 气候条件5 分类5.1 按冲击测试电流等级分类5.2 按用途分类5.3 按端口分类5.4 按构成分类6 技术要求6.1 标称额定值6.1.1 优选值6.1.2 SPD分类的冲击测试电流等级规定6.2 整体要求6.2.1 外观质量6.2.2 保护模式6.2.3 分离装置6.2.4 告警功能6.2.5 接线端子连接导线的能力6.3 电涌防护性能6.3.1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6.3.2 等级限制电压6.3.3 电压保护水平6.3.4 动作负载试验6.4 安全性能6.4.1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6.4.2 外壳防护等级6.4.3 保护接地6.4.4 着火危险性(灼热丝试验)6.4.5 暂时过电压失效安全性6.4.6 暂时过电压耐受特性6.4.7 热稳定性6.5 二端口SPD及带独立输入/输出端子的一端口SPD 的附加要求6.5.1 电压降6.5.2 负载侧电涌耐受能力6.5.3 负载侧短路耐受能力6.6 环境适用性6.6.1 耐振动性能6.6.2 耐高温性能6.6.3 耐低温性能6.6.4 耐湿热性能7 检验规则7.1 交收检验7.2 型式检验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8.1 标志的内容8.2 包装8.3 运输和贮存8.3.1 运输8.3.2 贮存附录A (规X性附录)通信局(站)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SPD)的构形前言制订本标准的目的在于规X我国通信局(站)低压配电系统用电涌保护器的技术要求,并为电涌保护器的设计、生产、检验、选择和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c2bcf25cf121dd36a22d827e.png)
O.I. 4660旋风式水管理器除水技术 红外加热技术
EST八通阀除水技术 喷淋加热技术
8100-水\土自动进样器
Centurion水自动进样器
标准容器 平衡
水样注射器 采水样平台
样品盘
土壤采样平台 8100-水\土自动进样器内部构造
做样状态的吹扫捕集
捕集阱
吹扫管
操作介面 红外加热器
1质谱源温度230炉温程序3510分钟每个样品的总的周期时间350min5min升温到100保持0分钟20min升温到240保持5分钟中文名定量离子辅助定量离子中文名定量离子辅助定量离子11二氯乙烯966163三溴甲烷173171175二氯甲烷848649异丙苯1051207712二氯乙烯96616312二氯苯146148111氯丁二烯53885214二氯苯146148111三氯甲烷838547124三氯苯180182184四氯化碳117119121135三氯苯180182185787752六氯丁二烯22522722312二氯乙烷6298氯乙烯62642726三氯乙烯95130132丙烯醛5749甲苯919265丙烯腈5253四氯乙烯166164131间对二甲苯91106氯苯11277114邻二甲苯91106乙苯91106苯乙烯10410378环氧氯丙烷574927吡啶795251丙烯腈535251松节油939291四乙基铅273295297氯乙烯四乙基铅顶空分析法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三氯乙醛溶于水生成水合三氯乙醛水合三氯乙醛与碱作用生成三氯甲烷
向水样品中通入He、N2等惰性气体,再用 捕集阱捕集被被气体吹脱出来的挥发性物 质,向捕集后的捕集阱中通入GC载气并快 速加热,挥发性有机物则可以从捕集阱上 脱附下来,再导入至GC或GC/MS测定。
温度数据采集测试系统设计
![温度数据采集测试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bd6837a32d7375a417809b.png)
9,+ 接口电路
! 主要接口信号引脚
在 与 单 片 机 接 口 的 方 向 , .&## 提 供 的 信 号 有 /+’— 、 /9, (地 址 锁 存 信 号 ) 、 7+ (读 /+" (地址 数 据 复 合 线 )
9,+ 显示器是由发光二极管构成的。通 常 所 说 的 9,+
显示器是由七个发光二极管组成。 此外,显示器中还 有 一 个 圆 点 型 发 光 二 极 管 (在 图 中 ,用于显示小数点。 用 =0 表示)
传感器将被测信号的物理量即温度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多路采样过程并行输入的多路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的分时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在逻辑电路的控制下将对应各路的分时模拟信号由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代码通过接口电路将信号输入单片机进行处理接口设计接口电路是本测试系统数据是本文重点研究的方面在数据的传送中接口电路主要有速度协调三态缓冲和数据转换的功能本系统的硬件接口电路包括单片机与的接口电路单片机与键盘的接口电路单片机与显示器的接口电路和单片机与打印机的接口电路等电路连接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八路模拟信号通道选择二是分别接地址锁存器提供的低三位地址只要把三位地址写入就实现了模拟通道选择转换后得到的是数字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应传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数据传送方式有三种即定时传送方式查询方式和中断方式单片机打印机接口技术单片机打印机接口电路使用的单片机芯片为与打印机的连接如图的连接由于采用线选法编址且假定12作为4端连接以地址的两个最低位对应接的连接研究与开发单片机键盘接口本测试系统以引脚双列直插封装
% )单片机 9,+ 显示器接口
本测试系统单片机 与 显 示 器 接 口 方 法 的 电 路 如 图 ’ 所 示。
GE 颜巴赫J624 型内燃机余热利用措施探究
![GE 颜巴赫J624 型内燃机余热利用措施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1805841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3.png)
工作研究— 82 —GE颜巴赫J624型内燃机余热利用措施探究陈世玉(湖北华电创意天地新能源有限公司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00)摘 要:内燃机是燃气电厂的主要耗能设备,也是余热再回收的关键设备。
本文结合GE公司的颜巴赫内燃机对实际的运行能量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找到余热利用的关键是烟气和高品阶热水的利用,对余热利用的主要方式和途径进行分析说明,有效提升热量的综合利用效率。
关键词:内燃机;余热;GE颜巴赫1 引言我国的能源结构是多煤少油,因此煤炭在我国的利用率较高。
我国的电力资源基本都是依靠煤炭或天然气的燃烧提供,,电力是高输能行业,同样也是高耗能行业。
随着我国不断地升级产业结构,节能降耗的工作不断开展,电力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也正在进行。
内燃机是电厂主要的耗能设备,据相关数据显示,发电机组燃烧燃料的三分之二都被散失或排放到环境中,内燃机的实际热利用效率只有30%左右,造成极大的能量浪费,如果能把内燃机未充分利用的热量充分再利用,则可以有效提升电厂的节能效果,从而提升电厂经济性。
2 工作原理GE颜巴赫型内燃机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为先进的燃气发电机组,此类型燃气机组有效结合了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和发电机技术,有效实现了一种高效率、低排放的优势。
内燃机是通过能量转化空间实现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然后通过一定结构的设备类型,使得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推动发电机机组运转,实现发电。
内燃机在运行过程中,首先受空间内燃料燃烧的作用,活塞在气缸内进行往复运动,活塞运动的同时带动连杆运动,从而实现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GE颜巴赫内燃机运行具体以下优点:(1)模块化设计,扩展性和灵活调节性好。
(2)并网灵活,发电模块自配置并网装置。
(3)安全性、可靠性高,机械强度高寿命长。
内燃机运转过程中,需要借助外界冷却系统带走额外的热量、通过尾气带走热量。
因此,可以对余热进行设计利用,从而提升能量的利用效率。
3 内燃机余热特点内燃机运行中的余热主要包括尾气、冷却水(缸套冷却水、润滑系统冷却水、中冷器冷却水),结合某电厂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了能量计算,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航空发动机高温测试方法探析
![航空发动机高温测试方法探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2d34debb68a98270fefaa3.png)
航空发动机高温测试方法探析发表时间:2019-09-01T18:45:14.0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2期作者:童剑黄梦薇[导读] 航空发动机的热端部件的高温测试技术一直是发动机测试技术的重点和难点。
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中国株洲 412002摘要:航空发动机的温度测试技术研发与应用对我国航空领域具有极其关键的影响意义,为适应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必须跟进、了解并掌握当前先进的高温测试技术,并逐步应用到发动机试验测试工程实践中。
关键词:高温测试方法;航空发动机;航空发动机的热端部件的高温测试技术一直是发动机测试技术的重点和难点,随着航空发动机向高涵道比、高推(功)重比、高涡轮进口温度方向发展,对于工作温度越来越高发动机热端旋转部件,如何准确测量其表面温度,正确评价涡轮叶片的冷却效果和工作状态;如何保证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的温度范围,确保发动机的安全等等,这些都对于发动机试验的高温测试技术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光电器件及信号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型高温测试技术不断出现、发展和成熟,由于辐射测温、光学测温等非接触测温法具有不干扰流场、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将成为常规测试的有力补充,为航空发动机的高温测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高温测试技术现状(一)国外高温测试技术现状由于航空发动机的特殊性质:高温、高压、高转速和高负荷,常规测试方法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因此美、法、德等航空强国的航空发动机研究机构对于辐射测温、激光及光谱探测技术等新型非接触式测量技术方面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应该说无论是在测量量程范围、精细化程度还是在测试手段的多样性等方面都要领先于我国。
为了适应航空发动机发展的需要,美国NASA以及其国内各主机厂所及各高校、科研院所都在积极探索新的测温方式。
辐射测温具有响应快无测温上限的优点,非常适用于高温的测量,成为关注的焦点。
在辐射测温中,单波长光学(电) 高温计、比色温度计及全波长(或带宽)辐射温度计等,测得的不是物体的真实温度,分别为亮度温度、颜色温度及辐射温度等,必须知道物体的另一参数:材料发射率,才可求得物体真实温度。
API 624-2014 中文版
![API 624-2014 中文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f3bc95d4d8d15abf234e03.png)
连接阀门的密闭装置与手柄,把手或执行器的金属棒。 3.17 热循环
从室内温度到升高和/或降低的温度,再到室内温度的温度转变。 3.18 型式测试
用于评估特定阀门设计在规定温度和压力下的性能的测试。
4 阀门的选择和测试准备
4.1 必须提供测试阀门的填料API622证书或测试报告,将其附在API624低泄漏测试报告中。 4.2 需测试的阀门应全部装配好,以待测试。阀门应从生产厂家或分销商库存处(若存在此库存)随机选 择。若非库存阀门,厂家需保证被测试的阀门之前没有进行任何修改以满足型式测试的要求,且此阀门可 以作为厂家库存产品的典型代表。阀门的选择需要得到购买方的批准。 4.3 中道和压盖螺栓的扭矩需证实与厂家的发行的安装规范一致。 4.4 阀门所有的先期测试需记录于低泄漏测试报告(附件一)中。 4.5 作为安全预防措施,在测试之前,需用惰性气体来清空阀门腔内的空气。
4
3.10 启闭装置 如同闸板,阀瓣和塞体一样,是阀门的一部分,装置在流体中以允许或阻止流动 3.11 买方
来负责阀门验收的个人,团体,公司,机构,企业或指定代表。 3.12 明杆阀门
阀杆的运动是轴向运动且不旋转。 3.13 明杆旋转阀门
阀杆的运动是轴向运动且是旋转的。 3.14 旋转力矩
推动阀杆在填料圈里上下活动时所需的扭矩量。 3.15 静态泄漏测量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作出以下定义 3.1 室内温度
温度在15 °C至 40 °C(59 °F 至 104 °F). 3.2 辅助连接
排污,排气或密封剂注射口。 3.3 螺栓扭矩
收紧螺栓紧固件所需的缠绕或回转的力(表示为N-m, ft-lb, or in.-lb)。 3.4 动态泄漏测量
分布式温度传感(DTS)系统
![分布式温度传感(DTS)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7593b8fcaef8941ea76e059f.png)
LINEAR OPTICAL SENSORS LIOS Technology GmbH . Cologne . Germany
北京恒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Tel:8610 82563248 82893258 Fax: 8610 82893567
z 可调安全激光光源 z 光过滤及接收器 z 数字信号处理器 z 供电系统 z 可选通讯模块
控制器可通过标准电信插头与最多8条测量光纤连接。反向散射拉曼光被光谱过滤并通过光子 探测和放大器转化为电信号。信号混合及频率过滤可获得高信噪比,数字信号的傅立叶变换产 生了斯托克斯和反斯托克斯拉曼反向散射的分布图。通过专利的标定算法,以及两个信号通道 的比率,从而计算出分布在光纤上的温度。
1
高稳定性及工业可靠性
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已通过TELCORDIA GR-468标准的全面测试,能实现平均寿命大于25年的 电信标准。整套系统已通过不同独立国际机构的评估,如VDS,德国财产保险协会,EMC, 也通过了加速老化环境中的耐性测试。上千套的应用数据也证明了控制器独特的高稳定性。
系统设计
OTS控制采用模块化设计,如下:
后备电池事件记录,包括全部报警、事件、错误信息及测量统计,可通 过CHARON_02检索。
≤ 128 ≤ 640 最大/ 最小温度, 3个不同温度梯度,热/冷点及延迟,每个区域可分别 设置。
0°C to 40°C -30°C to 70°C < 95%
可更换 连接尾纤前清洁
IP30 EN 61000-6-2:2001 (Immunity for industrial environments) EN 61326:1997 +A1:1998 +A2:2001 EN 61000-3-2:2000 EN 60825-1:2007
分析方法验证方案模板
![分析方法验证方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be0dc0610a6f524ccbf852c.png)
残留溶剂顶空分析法验证方案方案编号:方案制定方案审核方案批准验证小组人员名单目录1.概述----------------------------------------------2.参考资料---------------------------------------------3.色谱系统及色谱条件-----------------------------------4.器材与试剂-------------------------------------------5.人员培训情况-----------------------------------------6.验证试验--------------------------------------------- 6.1系统适应性---------------------------------------6.2专属性-------------------------------------------6.3线性及范围---------------------------------------- 6.4检测限-------------------------------------------- 6.5定量限-------------------------------------------- 6.6准确度-------------------------------------------- 6.7重复性-------------------------------------------- 6.8中间精密度----------------------------------------6.9耐用性--------------------------------------------7.偏差及变更处理----------------------------------------8.验证结果分析与评价------------------------------------9.附件---------------------------------------------------1.概述1.1根据ICH对药品中残留溶剂含量的要求及×××生产工艺,必须控制×××生产工艺中使用到的溶剂××、××和××的残留量。
WTZ系列温度仪表使用说明书草稿
![WTZ系列温度仪表使用说明书草稿](https://img.taocdn.com/s3/m/0d530d49c77da26924c5b08e.png)
输出,其防爆等级为Exdl、ExdHA、ExdHB ExdUC,温度组别为T1-T5。
远传信号接线方式
WTZd-285(284)接线方式为接线柱引出。
WTZd-283防爆热电阻温度变送器仪表。热电阻温度变送器输出方式:二线制4-20mA
三线制0-10mA.供电电源24VAC
五、结构与固定安装方式
5.1轴向、径向
3.2.3时间常数:34秒。
3.2.4铂热电阻精度等级:性能指针符合国际IEC751-83及国家ZBY301-85标准,精确度
等级B级。
325测量温度范围:0-100C
326铂热电阻最大激励电流5mA
分类
型号
名称
普
通
型
WTZ-280(Z)
液体压力式单指示(防震)
WTZ-288
液体压力式电接点双上限温度计
接点形式
表盘直径
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
绝缘电阻
©60
©100
(W
(V)
(MQ)
针式接点
X、XI、X2
X、XI、X2
10
220
100(500V)
接点性能与接线方式
表二
接点名称
接点数量
状态
设定方式
单上限X、X1
1
常开
内设定
上下限X、X1、X2
2
常开
双上限X、X1、X2
2
常开
接线见图
这种仪表是将铂热电阻测温组件与WTZ液体压力式温度计的温包置于同一测温组件
2、型号说明
压力式
3输出0-10mA
2.1选型举例
2.1.1WTZD-285(Z)/©10X100X1500M1& 1.5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温度控制系统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温度控制系统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6aa53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6b.png)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温度控制系统研究一、引言如今,智能家居正在飞速发展,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也越来越成熟,其中智能温度控制系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阐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二、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智能家居是一种新型的家居生活方式,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控制,使人们生活更加便捷和安全。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的应用主要包括传感器和控制器。
1. 传感器传感器是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可以感知环境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智能控制系统中。
在智能家居中,传感器主要用于感知温度、湿度、烟雾等环境参数。
在智能温度控制系统中,传感器主要用于感知室内和室外的温度,以及室内的湿度等参数。
2. 控制器控制器是智能家居中用于控制家庭设备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接收传感器输入的数据,并控制家庭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智能温度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接收传感器输入的室内和室外的温度数据,并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自动调节室内的温度。
三、智能温度控制基本原理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传感器检测室内和室外的温度,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家庭设备,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智能温度控制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1. 温度监测智能温度控制系统需要安装传感器来监测室内和室外的温度。
2. 温度调节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温度范围,自动调节室内空调的工作状态,以达到设定的温度值。
3. 室温读数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控制器显示当前室内温度。
4. 温度设定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设定室内的温度范围,以达到舒适的室温。
四、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控制设备等方面。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如下:1. 硬件设计为了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温度控制系统,需要使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控制设备等硬件组件。
传热实训装置操作指导书
![传热实训装置操作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3253ec5964bcf84b8d57b43.png)
传热实训装置操作指导书1. 流程简介(附传热工艺流程示意图)分别从冷风机和热风机来的冷、热空气在列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内进行换热,调节合适冷、热风流量、温度,控制各换热器出口冷风温度稳定,冷空气吸热后放空,热空气放热后放空。
从冷风机来冷风和蒸汽发生器来蒸汽在套管式换热器内进行换热,调节合适冷风流量、温度和蒸汽流量、压力,控制套管换热器出口冷风温度稳定,冷空气吸热后放空,蒸汽放热后成冷凝水排放。
传热工艺流程示意图2. 基本原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大量情况下,冷、热流体系通过固体壁面(传热元件)进行热量交换,称为间壁式换热。
如图1所示,间壁式传热过程由热流体对固体壁面的对流传热,固体壁面的热传导和固体壁面对冷流体的对流传热所组成。
TT W t Wt图1间壁式传热过程示意图达到传热稳定时有,()()m p p t KA t t c m T T c m Q ∆=-=-=12222111 (1)式中:Q ——传热量,J/s ;1m ——热流体的质量流率,kg/s ;1p c ——热流体的比热,J/(kg∙℃);1T ——热流体的进口温度,℃; 2T ——热流体的出口温度,℃; 2m ——冷流体的质量流率,kg/s ;2p c ——冷流体的比热,J/(kg∙℃);1t ——冷流体的进口温度,℃; 2t ——冷流体的出口温度,℃;A ——对流传热面积,2m ;K ——以传热面积A 为基准的总给热系数,()℃m W ⋅2/;m t ∆——冷热流体的对数平均温差,℃;热、冷流体间的对数平均温差可由式(2)计算,()()12211221m t T t T ln t T t T t -----=∆ (2)由式(1)得,()mp t A t t c m K ∆-=1222 (3)实验测定2m 、2121T T t t 、、、、并查取()2121t t t +=平均下冷流体对应的2p c 、换热面积A ,即可由上式计算得总给热系数K 。
贺利氏产品介绍(中文)
![贺利氏产品介绍(中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e89cf7941ea76e58fa0425.png)
对 于 SMD 和 TO92 系列,我们推荐使用波峰焊和回流 焊工艺进行进一步自动处理。
7
Heraeus Sensor Technology GmbH Reinhard-Heraeus-Ring 23 63801 Kleinostheim GERMANY 电话:+ 49 (0)6181.35-8098 传真:+ 49 (0)6181.35-8065 info.hsnd@
电阻值 (Ω) Pt 100 Pt 500 Pt 1000
Pt 10000
颜色 浅蓝色 浅蓝色
蓝色 白色
透明 粉红色
蓝色 不透明
名称 超低温
低温 中等温度
高温
4
传感器解决方案 从开发阶段到大批量生产结构化薄膜铂电阻元件, Heraeus Sensor Technology 已积累超过 25 年的知识和 经验。
2
通过应用类似于半导体制造中所采用的技术,在过去几 年中,Heraeus Sensor Technology 已能够突破采用薄膜 技术的铂电阻传感器的决定性价格壁垒,在不降低质量 的前提下成功打入大众市场。 铂电阻传感器的一个主要优点是遵守国际标准特性。 铂测量元件的电阻严格按照物理和
数学规律随温度变化。这确保了互换性,因而并不需要 如 NTC 那样因不同批次存在较大偏差而要调整信号处理 系统。硅温度传感器 (KTY) 也存在同样问题,并且温度 范围始终受到限制。
#
但冲击测试和长期测试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ª$). $).ª! $).ª"
连接技术 采用焊接工艺(电阻焊、激光焊等)或焊料焊接(软焊 料、硬焊料)可获得最佳效果。当使用硬焊料时,须确 保铂金薄膜传感器不会被加热到超过最大标称温度。通 常,使用硬焊料的焊接时间应少于三 秒。也可以使用收 缩和超声热合。
DMS数据监控系统V2.0
![DMS数据监控系统V2.0](https://img.taocdn.com/s3/m/35d2bd0f227916888486d727.png)
目录第1章系统技术参数--------------------------------------------------------2第2章系统设置2.1 客户资料设置------------------------------------------------32.2 监控信息设置------------------------------------------------42.3 工艺参数设置------------------------------------------------62.4 通讯参数设置------------------------------------------------72.5 系统参数设置------------------------------------------------82.6 系统提示设置------------------------------------------------112.7 界面调整设置------------------------------------------------122.8 初始化完成---------------------------------------------------13 第3章DMS约定3.1 流程周期参数约定-----------------------------------------143.2 吊车参数约定-----------------------------------------------153.3 温度参数约定-----------------------------------------------163.4 电流参数约定-----------------------------------------------173.5 自动添加参数约定-----------------------------------------183.6 Pcode参数约定---------------------------------------------193.7 滴水时间参数约定-----------------------------------------203.8 浸泡时间参数约定-----------------------------------------213.9 系统预留参数约定-----------------------------------------22第4章附录实例数据监控系统 1 / 17页第1章系统技术参数(DMS)为客户进行系统设置和维护时,请认真阅读系统技术配置参数,以确保相关设备参数在DMS2.0系统支持的的范围内.1.流程最大数目:202.吊车最大数目:63.温控器最大数目:644:整流机最大数目:645:加药泵最大数目:646:槽位最大数目:不限7:Pcode最大数目:不限8:滴水时间的槽位最大数目:不限9:浸泡时间的槽位最大数目:不限10:系统预留监控最大数目:不限11:故障代码:可以维护12:帮助信息:可以维护13:通讯参数:可以维护14:系统参数:可以定义15:系统界面可以定制16:一台加药泵对应的整流机数目:9917:上下料可以在不同的槽18:同一挂次可以最多可以上4种不同的料号.19:料号可以带电流,所带电流可以对应到具体槽的相应整流机.20:系统目前仅支持OMRON PLC.21:最大上位机数目:122:DMS系统运行环境: Windwos2000/XP……以上是DMS 2.0的相关系统参数容量.数据监控系统 2 / 17页数据监控系统 3 / 17页第2章 系统设置DMS 系统安装后,在系统菜单的最右边会出现”系统初始化”菜单,该菜单项功能是用来对DMS 系统进行相关的系统设置.如左图.系统初始化是工程师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对DMS 系统进行相关的设置,以确保DMS 运行时的状态参数和实际的设备保持一致.2.1 客户资料设置-在DMS 系统中,每一个客户的信息都会被写到相应系统.它被用来表示本DMS 系统的授权,同时也是增强本公司工程人员对用户详细情况的了解.系统初始化的第一步是对客户信息在系统中登记.项目负责工程师根据客户的实际信息认真严格填写相关的栏目.以保证系统的授权对象是合法的用户.客户公司信息设置完成后,DMS 启动时的登陆界面会将相关的信息提示出来.如下图:数据监控系统 4 / 17页2.2 监控信息设置监控信息是用户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提出的监控项目要求.每一套设备的监控项目是不同的.项目工程师根据用户的需求结合实际PLC DM 区的使用情况作出相应的分析.该信息对话框如下:1.批料号监控(Pcode)批料号监控是指对设备当前线上产品的电镀情况进行监控.设备包含的槽位个数是指当前设备的实际槽位数目.如果该设备的的上下料在同一个槽,则槽位个数等于实际的槽位数加1(1-下料虚拟槽),否则槽位个数等于实际的设备的槽位数.DM 地址是PLC 存放实际Pcode 的开始DM 地址.2.药水温度监控.如果设备要求对相关槽的温度进行监控,则在”药水温度监控”前面的选项框打勾.温控器个数是设备实际温控器的数目. DM 地址是PLC 存放实际温控器相关参数的开始DM 地址.3.整流机电流监控如果设备要求对相关槽的电流进行监控,则在” 整流机电流监控” 前面的选项框打勾.整流机个数是设备实际整流机的数目. DM 地址是PLC 存放实际整流机相关参数的开始DM 地址.4.加药泵自动加药监控如果设备要求对相关槽的加药泵进行监控,则在”加药泵自动加药监控”前面的选项框打勾. 加药泵个数是设备实际加药泵的数目. DM地址是PLC存放实际加药泵相关参数的开始DM地址.5.滴水时间监控如果设备要求对相关槽的滴水时间进行监控,则在”滴水时间监控”前面的选项框打勾.槽位个数是设备实际要求监控滴水时间的槽位数目. DM地址是PLC存放实际槽位滴水时间的开始DM地址.6.吊车状态监控如果设备要求对吊车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则在”吊车状态监控”前面的选项框打勾.吊车个数是设备实际的吊车数目. DM地址是PLC存放实际吊车运行状态参数的开始DM地址.7.流程周期监控如果设备要求对相关的流程和周期进行监控,则”流程周期监控”前面的选项框打勾.流程个数是设备实际配置的流程数目. DM地址是PLC存放实际流程周期参数的开始DM地址.8.浸泡时间监控如果设备要求对相关槽的浸泡时间进行监控,则在”浸泡时间监控”前面的选项框打勾.槽位个数是设备实际要求监控浸泡时间的槽位数目. DM地址是PLC存放实际槽位浸泡时间的开始DM地址.9.系统预留监控如果设备要求监控的项目超出本系统的规划范围,并且该项目的监控参数有一定的规律,则可以使用”系统预留监控”.该功能可以拓宽系统监控能力.其排布规律可以参考滴水时间监控或浸泡时间监控等.10.自动加药计算如果设备要求对加药泵进行监控,根据设备的实际情况选取一种药水消耗的计算方法.系统目前提供3种药水消耗量的计算方法.具体选择何种计算方法请与硬件工程师和PLC工程技术人员商讨而定.数据监控系统 5 / 17页数据监控系统 6 / 17页工艺参数是设备硬件配置在DMS 系统中的逻辑表现.它是用来将描述设备的实际硬件和工艺情况.如下图:按照系统的操作指南来依次新增相关的槽号和工艺名称.如果该槽有相关的温控器,整流机,加药泵并且要求对该槽的滴水时间,浸泡时间进行监控,则在相关的选项框前打勾.相关的编号请按照下面的规则填写:温控器编号: 从1到实际设备的温控器的数目. 整流机编号: 从1到实际设备的整流机的数目. 加药泵编号: 从1到实际设备的加药泵的数目.滴水时间编号: 从1到实际需求监控滴水时间槽位的数目(该数目小于等于设备的实际槽位的数目).浸泡时间编号: 从1到实际需求监控浸泡时间槽位的数目(该数目小于等于设备的实际槽位的数目).硬件信息填写结束后,请将信息”导入”到系统中.* 注意: 相关的编号要按顺序填写,不可在中间跳跃填写,否则系统监控信息和实际监控参数不会对应一致.数据监控系统 7 / 17页通讯参数设置正确与否是PC 和PLC 能否进行数据交换和DMS 运行快慢的重要前提,良好的通讯参数设置能够让系统运行稳定和提高运行效率.确保系统不会出现意外的当机.如左图.通讯设置参数:端口: 一般台式PC 提供两个端口:Com1和Com2.正常情况下选取Com1.如Com1发生损坏导致系统不能和PLC 通讯,则选择Com2.波特率,数据位,奇偶位和停止位请与PLC 工程师商讨而定,正常情况下 系统缺省设置: 波特率-9600, 数据位-7, 奇偶位-E, 停止位-2.响应是关闭状态, 控制流是NO 状态.延迟时间: 波特率=9600,T=180ms. 波特率-19200,T=200ms* 注意: 该参数设置涉及到相关的通讯专业知识,请参照相关的通讯参考书,不手册不作详细的讲述.通讯参数设置完成后,为了确定设置是否正确,请到通讯测试模块中进行测试. 如下图:1.请选择PLC 类型和相关的PLC 型号.系统提供4中PLC 类型,OMRON,AB, SIEMENS 和MITSUBISHI).目前系统仅支持OMRON PLC.2: PC 和连接比PLC.根据OMRON 公司文档资料,一台PC 可以和32台PLC 连接,但目前系统仅支持PC 和PLC 是1:1的连接比.设置完成后请查看通讯环境配置信息,以确定配置参数是正确.然后单击“开始测试通讯”,在通讯环境配置信息框会提示系统通讯测试的结果.数据监控系统 8 / 17页为保证系统的通用性和广泛性.在DMS2.0版本中我们加强系统参数模块的开发.系统参数模块是针对某些设备的特殊要求而设计的,共包含4个子单元(系统参数,电流参数,自动添加和其它).单元1: 系统参数.如下图1.温度小数点保留.选择该选项,所有温度显示都带一位小数点.不选则所有温度显示都为整数.2.滴水时间,浸泡时间,弱电流时间的扫描时间.相应的时间值为毫秒(1秒等于1000毫秒).如设置滴水时间为4秒钟扫描一次,则DMS 每隔4秒钟及时刷新当前值.单元2: 系统参数.如下图1.料号带电流选择该选项,则料号在不同的电镀槽时会将该槽相关整流机的预设电流值改变.如该槽有1个以上的整流机,则请将设备中某槽最多对应整流机的个数填写到”电流改变规则”中.2.电流改变规则料号最右边的n 位字符代表整流机电流改变标志.n 等于上边设的数字. 如:某台设备的某个电镀槽最多对应5台整流机,则上料时,在料号的结尾加上5个“1”和“0”的组合。
AD624
![AD624](https://img.taocdn.com/s3/m/7b965227f111f18583d05a3a.png)
2)仪器放大器AD624AD624 是美国AD公司生产的一种用于弱信号传感器的高精密、低噪声的仪器放大器。
AD624具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其输出既可以是电压信号,也可以是电流信号,同时可以通过编程控制增益系数,特别适合于高分辨率数据采集系统。
仪器放大器也可以叫做“增益块”,它的作用是精确地放大差分输入电压信号。
仪器放大器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高精密模拟集成电路。
仪器放大器与通常所说的精密仪器用放大器是不同的。
通常的精密仪器用放大器(如LM725等)是单运放结构,形成精密差分放大电路时用户必须外接较多的精密电阻,因此电路的主要特性(例如共模抑制比、输入阻抗等)完全取决于外部电路器件。
而仪器放大器采用图6—10所示的三运放结构。
特别是差分放大部分的电阻是经激光精密调整的,因此其共模抑制比与外部器件无关,K CMR相当高(一般在100dB以上)。
同时,由于三个运放集成在一个硅片上,使得内部器件参数具有同向偏差,温度变化具有均一性,因此,其性能远高于一般的精密仪器用放大器。
仪器放大器的基本特征是高输入阻抗,高线性度,高共模抑制比(K CMR),低漂移,低噪声。
图6—11是AD624的管脚排列图,各管脚功能如下:IN+和IN :同相输入和反相输入端,用于信号输入。
Inull和Onull:分别是输入和输出调零端,可以使用,也可以不使用。
输入、输出调零电路的接法如图6—11所示。
图6—11 输入或输出调零电路Vs、+Vs:源输入端。
RG1,RG2和G1,G2,G5:放大器增益调整端。
AD624的增益调整是通过改变这些管脚的连接实现的。
具体增益调整的连接如下:增益与管脚3(RG2)其他管脚的连接连接的管脚1 --100 13 -125 13 11与16连接137 13 11与12连接186.5 13 11与12、16连接200 12 -250 12 11与13连接333 12 11与16连接375 12 13与16连接500 11 -624 11 13与16连接688 11 11与12连接,13与16连接831 11 16与12连接1000 11 16与12连接,13与11连接SEN: AD624内部差分输出放大器负反馈输出端,一般情况下与输出端直接连接。
rd624原理
![rd624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b7512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1.png)
rd624原理
RD-62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温度变化的特征来探测红外线的辐射。
这种传感器采用双灵敏元互补的方法或双元补偿的方法来抑制温度变化产生的干扰,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能够探测到物体发出的红外线辐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会辐射出不同强度的红外线。
这种传感器通过内部的热释电元件将接收到的红外线辐射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物体温度变化的测量。
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和其他干扰因素可能对传感器产生影响,因此RD-62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采用双灵敏元互补或双元补偿的方法来消除这些干扰。
这种方法通过在传感器内部设置两个灵敏元,一个用于测量目标物体的温度变化,另一个用于测量环境温度的变化,通过比较两个灵敏元的输出信号来消除环境温度变化和其他干扰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总之,RD-62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温度变化的特征来探测红外线的辐射,并通过双灵敏元互补或双元补偿的方法来消除干扰,提高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师范大学物电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课程名称:电子技术综合设计(二)题目:无线温度传输系统专业班级:14物41学生姓名:张雪学生学号:140220097日期:2017.6.22指导教师:赵绍刚物电学院教务部印制说明:1、报告中的第一、二、三项由学生在课程设计开始前填写,由指导教师指导并确认签字。
2、学生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情况给出各项分值及总评成绩,并填写成绩评定表。
3、所有学生必须参加课程设计的答辩环节,凡不参加答辩者,其成绩一律按不及格处理。
答辩小组成员应由2人及以上教师组成。
答辩后学生根据答辩情况填写答辩记录表。
4、报告正文字数一般应不少于3000字,也可由指导教师根据本门课程设计的情况另行规定。
5、平时表现成绩低于6分的学生,取消答辩资格,其该课程设计成绩按不及格处理。
6、课程设计完成后,由指导教师根据完成情况写出总结。
7、此表格式为徐州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提供的基本格式,指导教师可根据本门课程设计的特点及内容做适当的调整。
目录摘要 (II)Abstract ............................................................................................................. I II1绪论 (1)1.1设计背景 (1)1.2设计的目的 (1)1.3设计的意义 (1)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2.1设计要求 (2)2.2系统构成框图 (2)3 系统主要器件 (3)3.1芯片介绍 (3)3.2 LCD1602液晶及其操作时序 (3)3.3 DS18B20温度传感器 (4)3.4 NRF24L01 2.4GHz射频收发芯片 (5)4 系统硬件设计 (8)4.1最小系统的原理图 (8)4.2 声光报警电路的设计 (10)4.3 LCD1602原理图 (10)4.4 NRF24L01原理图 (11)5程序设计 (12)5.1程序设计总方案 (12)6 总结 (14)参考文献: (15)附录一:发射机原理图 (16)附录二:接收机原理图 (17)附录三:实物图 (18)摘要在现代社会中,远距离温度传输系统使人们对温度更容易“掌控”。
它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在必要时刻还大大降低了工人发生突发危险的概率。
本设计介绍了一种以STC89C52单片机为主控芯片的远程温度传输系统设计方案。
系统采用NRF24L01模块来传送机收集到的温度数据到主机,当主机接收到温度数据后,判断是否更改预设的温度警报范围,当温度警报设置完毕后,在主机的LCD1602上显示出来,并判断温度是否在警报范围以内,如果不在范围内则发出警报。
本设计可以在NRF24L01的范围内实现远程监控并报警。
在温度高于或低于设置的温度时,会报警提醒。
本设计方案合理,使用方便,性价比较高,在科研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关键字:NRF24L01;温度;单片机;DS18B20AbstractNowadays, the temperature over a long distance transmission system make people more convenient for the management of the temperature, and also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reduce the risk of under the emergency workers.This design introduces a design scheme for remote temperature transmission system based on STC89C52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System USES NRF24L01 module to transfer from the temperatur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machine to the host, when the temperature of the host receives the data, determine whether to change the default alarm temperature range, when the temperature alarm set to end, displaying the temperature on the host’s LCD1602, and to judge whether the temperature outside the alarm range, if is not in range then alarm.The design can be in the NRF24L01 within the scope of remote monitoring and alarm. When the temperature is higher or lower than the set temperature, the alarm will be alerted.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easy to use, cost-effectiv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has a wide range of usesKeywords:NRF24L01;temperature;micro-control;DS18B201绪论1.1设计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的需要,利用无线通信进行数据采集的方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农业生产上,不论是温室大棚的温度监测,还是粮仓的管理,传统上都是采取分区取样的人工方法,工作量大,可靠性差。
而且大棚和粮仓占地面积大,监测目标分散,测点较多,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农业发展的需要。
当前的科技水平下,无线通信的技术的发展使得温度采集测量精确,简便易行。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无线温度采集系统已经被成功应用于许多重要领域,而且类似于这种温度采集系统的无线通信网络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民用和军事领域。
凡是布线繁杂或不允许布线的场合都希望通过无线方案来解决。
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接口系统,控制这些射频芯片工作,完成可靠稳定的无线数据通信,这样研究变得更有意义。
1.2设计的目的本次设计希望能够对单片机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以及在电子方面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学习,选择设计一个采用NRF24L01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无线通信系统。
此设计是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设计的无线通信系统,并通过NRF24L01射频无线通信技术,实现从机采集的传感器数据发送给主机单片机。
对于不同型号的单片机只需要相应的改变一下地址即可。
该软、硬件系统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很高的实际使用价值。
1.3设计的意义单片机的应用是具有高度现实意义的。
单片机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微型性和智能性。
它已成为工业控制领域中普遍采用的智能化控制工具,已经深深地渗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通过此次基于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射频无线通信技术而展开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我们能更清楚详细地了解单片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编程步骤和技巧,并对单片机的结构和原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经过进一步学习基于单片机开发应用相关芯片的工作原理,从而可以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加以应用。
2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系统的组成主要是单片机最小系统、NRF24L01射频技术模块、18B20温度传感器和LCD1602液晶显示等。
2.1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温度传输系统,包括下位机和上位机,下位机采集温度,上位机显示采集的温度,上位机和下位机利用无线的方式传输采集的温度,系统工作温度范围为0~99度;采集的温度精确到0.1度;在上位机和下位机上使用1602液晶显示采集和传输的温度。
2.2系统构成框图本设计是基于STC89C52单片机,NRF24L01射频无线通信技术而展开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
STC89C52RC单片机为控制核心,NRF24L01射频无线通信系统主要由单片机控制,当其完成检测到有DS18B20的数据时,单片机通过SPI通信协议对NRF24L01发送数据,NRF24L01模块减无线通信、接收机接收到收据后发送给接收控制单片机。
接收机起到控制数据显示,超限设置及声光报警的作用。
系统框图如下图2-1所示。
从机控制器stc89c52LCD1602显示警报主机控制器stc89c5224L01通信模块18b2024L01通信模块图2-1 系统框图3 系统主要器件3.1芯片介绍STC89C52RC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具有 8K字节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
STC89C52使用经典的MCS-51内核,但做了很多的改进使得芯片具有传统51单片机不具备的功能。
其单芯片上拥有的灵巧的8 位CPU 和系统可编程Flash,使得STC89C52为众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灵活、超有效的解决方案。
片内含有Flash程序存储器、SRAM、UART、SPI、PWM等模块。
封装图如图3-1所示。
图3-1 STC89C52RC芯片引脚图3.2 LCD1602液晶及其操作时序液晶显示的原理是利用液晶的物理特性,通过电压对其显示区域进行控制,有电就有显示。
LCD1602是有32个5x7点阵组成的行字符型显示屏。
其操作方法如下:读写时序操作读状态RS=L,R/W=H,E=H输出D0—D7;写指令RS=L,R/W=L,D0—D7指令码,E=高脉冲;读数据RS=H,R/W=H,E=H输出D0—D7数据;写数据RS=H,R/W=L,D0—D7数据,E=高脉冲。
下图3-2为写操作时序图。
图3-2 LCD1602写操作时序图3.3 DS18B20温度传感器DS18B20引脚介绍,如图3-3为DS18B20引脚图。
图3-3 DS18B20引脚图各引脚功能为:I/O为数据输入/输出端(即单线总线),它属于漏极开路输出,外接上拉电阻后,常态下呈高电平。
UDD是可供选用的外部电源端,GND为地。
3.4 NRF24L01 2.4GHz射频收发芯片3.4.1 NRF24L01的概述NRF24L01是一款工作在2.4~2.5GHz世界通用ISM频段的单片无线收发器芯片,内置频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器等功能模块,并融合了增强型ShockBurst技术,其中输出功率和通信频道可通过程序进行配置。
NRF24L01功耗低,在以-6 dBm的功率发射时,工作电流也只有9 mA;接收时,工作电流只有12.3 mA,多种低功率工作模式(掉电模式和空闲模式)使节能设计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