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潜力_张新民
国内煤炭领域专家名单
煤炭行业"653工程"第一批首席专家名单一、采矿工程领域(一)领域首席专家钱鸣高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振骐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钟亚平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二)各专业培训方向首席专家名单1. 高效高回收率采煤方法与技术黄福昌山东兖矿集团总工程师刘修源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原副院长张东升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副院长2. 矿区绿色开采技术张宏伟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郭忠平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工程系主任3. 煤巷机械化掘进和支护技术潘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科技产业中心总经理马念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导4. 井巷设计优化与施工新技术柏建彪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教授、博导周英河南理工大学副校长5. 露天煤矿高效高回收率安全开采新技术才庆祥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洪宇中煤能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6. "三下"采煤新技术张华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特采室主任郭惟嘉山东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7. 冲击地压煤层开采技术窦林名中国矿业大学矿山压力研究所所长齐庆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所采矿研究室主任8. 矿区循环经济理论与技术朱亚平徐州矿务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丁日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副院长9. 煤矿顶板事故防治新技术金智新大同煤矿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段绪华华北科技学院副院长二、煤矿安全领域(一)领域首席专家张铁岗平顶山煤业集团中国工程院院士卢鉴章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周心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导(二)各专业培训方向首席专家1. 煤矿安全管理(安全文化、管理体系、安全行为)景国勋河南理工大学校长助理张明安潞安矿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2. 矿井通风及瓦斯防治常心坦西安科技大学原校长胡千庭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副院长刘剑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3. 煤矿爆炸、火灾防治技术王德明中国矿业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朱红青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书记张延松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工业防爆研究所所长4. 矿井水害防治武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学院教授、博导5. 煤矿重大灾害应急救援技术周心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导常文杰开滦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6. 煤矿粉尘及职业病防治技术李德文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粉尘所所长马骏中国煤炭职业病研究所院长刘何清湖南科技大学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资源工程系主任三、煤矿机电领域(一)领域首席专家孙继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赵衡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研究员宋秋爽中煤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二)各专业培训方向首席专家1. 煤矿供电、综合保护及控制李长录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副院长王崇林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院长谭国俊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教授2. 煤矿通信与信息化于励民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夏士雄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郑丰隆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导3. 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控(含瓦斯监测监控)孙继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副校长鲁远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测控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李景平北京瑞赛长城航空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曹茂永山东科技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4. 大功率综合机械化采煤成套装备张文祥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宗本山西晋城无烟煤集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张世洪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副院长李国平张家口煤矿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国法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开采分院支架研究所所长5. 综合机械化掘进成套设备王虹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副院长李炳文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机械研究所所长6. 高可靠性带式输送机、提升与控制设备蒋卫良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总经理刘春生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院长荆双喜河南理工大学院长7. 新型矿井辅助运输设备王喜胜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常务副总经理姜汉军常州科研试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传绍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教授8. 复杂煤层和薄煤层开采成套装备(短壁开采成套装备)刘东财铁法煤业集团总工程师毛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步康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副院长9. 矿井通风、排水及压风设备王振平兖州煤业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铁占续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四、煤田地质与测绘领域(一)领域首席专家徐水师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局长彭苏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副院长(二)各专业培训方向首席专家1. 煤炭地质勘查与资源评价管理张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副院长曹代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副院长2. 矿井安全高效地质保障系统技术彭苏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副院长程爱国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地质处处长李恒堂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地质所所长3. 煤层气地质理论与开发技术张新民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首席专家贺天才晋城煤业集团总工程师赵阳升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院长4. 矿山测量新技术高井祥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教务处长五、煤炭洁净利用及矿区环保领域(一)领域首席专家赵跃民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刘炯天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院长杜铭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院长(二)各专业培训方向首席专家1. 高效选煤技术刘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院长周少雷中煤国际工程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沈丽娟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系主任2. 煤炭物理加工技术任瑞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系主任徐志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系副主任3. 煤的化学转化技术金嘉璐神华集团煤液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俞珠峰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副院长王永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4. 矿区环境污染机理及防治技术韩宝平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院长高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杭州环境保护研究所所长。
中国煤层气储量、产量、标准及开发分析
中国煤层气储量、产量、标准及开发分析一、煤层气储量我国对煤层气资源进行评价已有十多轮,在2006年的资源评价中,我国的煤层气总量接近37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的总量接近11万亿立方米。
到了2015年对煤层气资源进行的动态评价则表明煤层气总量接近30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的总量约为12.5万亿立方米。
2020年中国煤层气探明储量为3315.54亿立方米,同比上升15.71%。
对于我国的煤层气资源,其分布可以划分为五大赋气区,按照资源量从少到多分别是青藏、东北、南方、西北和华北。
青藏赋气区仅占全国总量的万分之一左右,东北赋气区占全国的9.67%,南方赋气区占全国的18.18%,西北赋气区则大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占比最大的华北赋气区,其资源最为丰富,约占全国的46.27%。
二、煤层气产量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2021年中国煤层气产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到2021年中国煤层气产量达到104.7亿立方米,同比上升2.35%。
煤层气产量的增长主要是地面煤层气。
尽管行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国家补贴的进行,以及各种问题的改善,煤层气的产能建设和实际产量都将迎来快速增长期,且抽采资源的利用率也将进一步提高。
分省市来看,中国煤层气主要产区在山西,2021年产量达到89.5亿立方米,占2021年煤层气总产量的85.48%。
三、煤层气标准现状截止我国煤层气行业发布国家标准与各类行业标准共87项,其中国家标准16项、行业标准71项。
各标准归口单位共17个,其中归口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共17项,归口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行业标准7项,归口能源行业煤层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行业标准43项。
对17个归口单位发布的87项标准进行了标准类别划分,其中基础类标准有14项,方法类标准有22项,管理类标准46项,产品类标准5项。
16项国家标准中,基础类标准5项、方法类标准7项、管理类标准2项、产品类标准2项。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3.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评价——以沁水盆地为例 - 吴 见
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潜力评价——以沁水盆地为例吴见1吴建光1叶建平1 唐书恒1熊德华1(1.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1;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摘要: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多层次、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可用于煤层气潜力评价和有利目标区优选。
本文综合考虑煤层气资源特点及影响因素,从资源条件、储层条件和开发条件三个方面,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煤层气资源勘查潜力评价体系,力求影响因素选取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影响因子选取的代表性和实际可行性,并以沁水盆地为例进行评价,认为沁水含气区带煤层气资源勘查潜力为优级区块主要集中在沁南地区,并将不同评价单元划分成四个级别。
关键词:煤层气;层次分析法;潜力评价;沁水盆地CBM Resource Exploration Potentiality Evaluation: TakingQinshui Basin as an exampleWu Jian1Wu Jianguang1Ye Jianping1Tang Shuheng2Xiong Dehua1(1. China United Coalbed Methane Corporation Ltd. Beijing 100011;2.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Beijing 100083)Abstract: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s a multi-level and 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at may use in the CBM potential evaluation and favorable area optimization. This article established a CBM resource exploration potentiality evaluation model with AHP by the consideration of resource characteristic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from resource condition, reservoir condition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 and ensured integrity and pertinence of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presentation and actual feasibility of influencing indices. This article took the Qinshui Basin as a example and came to a conclusion that Qinshui gas bearing area the best CBM resource exploration potentiality blocks mainly concentrates on southern Qinshui Basin, and divided assessment units into four ranks.Keywords: Coalbed Methane; AHP; Potentiality Evaluation; Qinshui Basin项目成果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大调查项目“晋陕蒙地区煤层气资源调查评价”(项目编号:1212010813076)资助。
浅谈煤层气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煤层气的开发与利用摘要煤层气是一种宝贵而清洁的能源,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加大对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形成煤层气产业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带来效益对缓解国民经济发展中能源的供求矛盾,改善我国的能源结构,减少煤矿瓦斯灾害,改善大气环境以及促进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高速发展、能源日渐短缺、环境压力和煤矿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下,煤层气有效、合理的开采工作显得更加急迫与重要。
本文在研究我国煤层气资源分布,排采技术,煤层气的综合利用技术,煤层气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在翻阅相关书籍资料,查阅网站上一些关于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最新动态后,形成自我对于煤层气开发利用的认识和理解并完成本文。
关键字煤层气产业煤层气开发利用序言中国明确提出加大煤层气的开采利用力度,把煤层气作为第二煤炭资源进行开发,发展煤层气产业。
煤层气作为宝贵而清洁的能源,其所带来的产业将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可谓是利国利民。
据国家开发和改革委员会制定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十二五’规划”,今后将逐步建立煤层气和煤矿开发利用的产业体系。
故加大对煤层气开发利用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和经济意义。
一、煤层气的开发1、煤层气的介绍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是CH4(甲烷),与煤炭伴生、以吸附状态储存于煤层内的非常规天然气,热值是通用煤的2-5倍,主要成分为甲烷。
1立方米纯煤层气的热值相当于1.13kg汽油、1.21kg标准煤,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可以与天然气混输混用,而且燃烧后很洁净,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是上好的工业、化工、发电和居民生活燃料。
煤层气空气浓度达到5%-16%时,遇明火就会爆炸,这是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
煤层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1倍,对生态环境破坏性极强。
在采煤之前如果先开采煤层气,煤矿瓦斯爆炸率将降低70%到85%。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一举多得的功效:提高瓦斯事故防范水平,具有安全效应;有效减排温室气体,产生良好的环保效应;作为一种高效、洁净能源,商业化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历程2.
主要内容
1.中国煤层气发展阶段的划分 2.矿井瓦斯抽放阶段 3.现代煤层气技术引进与实践阶段
4.煤层气规模开发阶段
二、矿井瓦斯抽放阶段(1952-1989)
1952年龙凤矿建立起瓦斯抽放站,开创了中国煤层气开发之先河 现已在全国开展。方法多样:本煤层、邻近层抽放,采前、采中、采 后抽放。对煤矿安全生产起了重要保障作用;我国瓦斯抽放技术处于国 际先进水平 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MT77-84)
中国煤层气产业历程
陈向军 博士、副教授 河南理工大学
2014年10月
主要内容
1.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2.矿井瓦斯抽放阶段 3.现代煤层气技术引进与实践阶段 4.煤层气规模开发阶段
一、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煤层气
煤层气工业
经改造的钻井和完井工艺技术 改进的增产强化措施 新的生产操作方法 特殊的气藏模型
开展煤层气资源的初步调查
煤科总院抚顺分院、重庆分院、中国矿大 在井下瓦斯抽放领域做了大量理论及技术工作 。
二、井下瓦斯抽放阶段(1952-1989) 西安院从国家“六五” (1981~1986)煤成 气科技攻关项目开始,即开展有关煤层气方面的研
究工作。在国家“七五” (1986~1990)天然
气科技攻关项目中设立专题,研究煤层气甲烷富集
规律,开展煤层甲烷(后来称煤层气)资源评价。
二、井下瓦斯抽放阶段(1952-1989)
首次对我国
系统系统煤样进
行等温吸附试验, 发现了煤的吸附 能力随煤级的变 化规律,为煤层 气含量预测和资 源评价提供了理 论依据。
“七五”煤层气科技攻关,首次摸清了我国煤层甲烷家底,资源量 为30-35×1012 m3,该数据被国家有关部门、国内外产业界、学 术界广泛采用。
华东地区深部煤层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
2023年第13卷第4期油气藏评价与开发PETROLEUM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华东地区深部煤层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桑树勋1,2,3,韩思杰1,2,周效志3,4,刘世奇1,2,王月江5(1.中国矿业大学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8;2.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08;3.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徐州221116;4.中国矿业大学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221008;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煤层气测试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99)摘要:华东地区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对保障区域能源需求、优化地区能源结构、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系统调研和前期研究积累,总结了华东地区煤层气及瓦斯抽采现状,分析了该地区深部煤层含气特征与资源潜力,探讨了已有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在华东地区的适用性,讨论并预测了华东地区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在有利区,最后提出了华东地区开展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优势和挑战。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华东地区针对煤矿区及构造煤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储备良好,形成了煤矿区煤层气开发“淮南模式”与构造煤煤层气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开发技术。
华东地区深部煤层具有含气量高(大于10cm 3/g )和含气饱和度高(大于80%)的特征,两淮矿区深部煤层气预测地质资源量占绝大多数,2000m 以浅高达8984.69×108m 3,表明两淮地区深部煤层气具备良好的资源优势。
深部煤层气的水平井等开发方式及造洞穴应力释放、水力割缝等增产工艺在华东地区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淮南煤田潘谢矿区可作为华东地区深部煤层气勘探开发先导试验区。
华东地区深部煤层气工作程度低,需要开展区域性的深部煤层气资源评价与典型地区成藏规律的深入解剖。
关键词:深部煤层气;资源潜力;勘探开发前景;淮南煤田;华东地区中图分类号:TE37文献标识码:ADeep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 and it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in East ChinaSANG Shuxun 1,2,3,4,HAN Sijie 1,2,ZHOU Xiaozhi 3,4,LIU Shiqi 1,2,WANG Yuejiang 5(1.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Coal-based Greenhouse Gas Control and Utiliz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Jiangsu 221008,China;2.Carbon Neutrality Institute,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Jiangsu221008,China;3.School of Resources and Geosciences,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Jiangsu 221116,China;4.Key Laboratory of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s and Reservoir Formation Process,Ministry of Education,China University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Jiangsu 221008,China;5.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oal and Coalbed MethaneTesting Institute,Urumqi,Xinjiang 830099,China )Abstract:Deep coalbed methane (CBM )development in East Chin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regional energy demand,optimize regional energy structure and realize the dual carbon goal.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and previous works,the current situations of CBM extraction in East China were summarized,and the gas-bearing attributes and resources potential of deep引用格式:桑树勋,韩思杰,周效志,等.华东地区深部煤层气资源与勘探开发前景[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23,13(4):403-415.SANG Shuxun,HAN Sijie,ZHOU Xiaozhi,et al.Deep coalbed methane resource and it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in East China[J].Petroleum Reservoir 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2023,13(4):403-415.DOI:10.13809/32-1825/te.2023.04.001收稿日期:2023-05-09。
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的关键性问题及前景
[收稿日期]2005100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209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2002CB211702)。
[作者简介]车遥(1970),女,1991年大学毕业,博士,副研究员,现主要从事能源地质与环境研究工作。
中国煤层气资源开发的关键性问题及前景 车 遥,黄文辉,刘大锰,名取尚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摘要]讨论了煤层气开发的关键地质控制因素和煤层气开发新技术,分析了煤层气地质研究面临的问题。
认为煤层气成藏的地质过程与动力学机制、煤层气储集系统与聚散机制、煤层气藏经济高效开发的场效应是当今煤层气资源地质研究的主要问题,今后要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煤层气;能源结构;煤层气产业;地质因素;中国[中图分类号]TE0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52(2006)01002903煤层气是赋存于煤层中的自生自储式非常规天然气,是一种新型的洁净能源和优质化工原料,是21世纪的重要接替能源之一。
开发利用煤层气,对缓解常规油气供应紧张状况、实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大气环境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
中国煤层气资源丰富,据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预测结果,在中国陆上煤田埋深2000m 以浅范围内拥有的煤层气资源量为31×1012m 3,居世界第二位,与中国陆上常规天然气资源量(30×1012m 3)相当。
在全国21个大气田中,16个为煤成气气田,煤成气大气田占到全国大气田总储量的86186%,同时是全国天然气总储量的51194%,而大部分煤成气田都是由煤层气运移形成的。
因此,在中国发展煤层气产业既是客观需要,也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1 煤层气开发的关键地质控制因素1)煤层气资源量 煤层气资源量是煤层气开发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煤层气开发最关键的地质控制因素[6]。
煤层气资源量的主要地质控制因素包括煤储层的三维几何特征和煤层含气性等。
我国煤层气开发面临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及对策
我国煤层气开发面临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及对策
张新民;解光新
【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
【年(卷),期】2002(030)002
【摘要】在综述我国利用地面垂直井、采动区井、井下瓦斯抽放和废矿井抽放等4种技术进行煤层气勘探开发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提出加强煤层气成藏理论、无烟煤渗透性控制因素、低煤级煤层气资源前景等基础理论研究和采用低伤害、注气增压、采气-采煤一体化、极小曲率半径钻井等先进技术,以加快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
【总页数】4页(P19-22)
【作者】张新民;解光新
【作者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陕西,西安,71005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陕西,西安,7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1
【相关文献】
1.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的科学技术问题 [J], 刘泽英;穆青
2.中国煤层气产业化面临的形势与挑战(Ⅱ)--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J], 秦勇
3.当前我国煤炭生产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J], 司坡森
4.我国西部大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J], 张燕
5.水电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讨 [J], 袁莉;赵鸣雁;于立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煤层气井生产事故分析
煤层气井生产事故分析(作者:孙永亮2010)摘要:本文统计分析了国内煤层气水平井和直井排采生产中的常见事故,以及造成的经济损失。
结合成功处理案例剖析了水平井水平段堵塞的科学处理方法。
并举例说明了合理调整排采制度防止井下事故的正确理念和重要作用。
主题词:水平井直井压裂煤层性质生产压差疏通降压速度1.煤层气生产井事故影响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能源,煤层气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诱人。
中国煤层气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三位。
同时中国煤层气的开发吸引了国内外多种投资和技术力量的投入。
同时,在煤层气的钻井、水力压裂及生产过程中,都会因为不同机理使煤层产生破坏,影响作业实施,增大作业成本,对气藏经济开采产生不良影响。
单井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少则数万元,多则上千万元。
排采生产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引起开发管理者的重视,如何在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避免井下事故的发生,如何用最少的投入最有效地挽救事故井逐步成为煤层气生产管理者的一个技术课题。
2.煤层气生产井事故所有生产井都有可能发生工程事故,尤其井下事会对生产造成直接损失,并附带各种附加费用。
国内煤层气开发生产常用井型井型呈多样化,有直井,丛式井,水平井(近端对接、远端对接、多分支水平井),地层特点复杂、生产工艺多样,所以生产事故井也各自不同。
a) 下表统计了山西陕西两省内2009-2010两年间CBM生产井的常见事故类型、危害以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b) 曲线1-1表明了DFS-01-H1井于2010年1月15日到30日产量由1600方降到不足1000方,并且持续减产,后经验证为水平段局部堵塞。
1-13. 事故避免及解决办法a) 生产防砂工艺。
国内常见生产防砂工艺有完井砾石填充法、衬管法、砂锚防砂等,可根据储层的不同性质和不同井型选择使用。
b) 制度优化。
此方法是煤层气井防止生产事故发生的一个重点及难点,需根据不同地下和地面特点制定每口井特有的最佳生产制度。
例,山西WL01-5井,11#煤层生产,煤层含粉率≥20%,属糜棱煤,煤层稳定性差、易坍塌,产水量仅有0.3m3/d,被专家判定为“极易坍塌井”。
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潜力
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潜力张新民;赵靖舟;张培河;郑玉柱;李建武;韩保山;王明镇;林大扬;董敏涛【期刊名称】《煤田地质与勘探》【年(卷),期】2007(035)004【摘要】煤层气原地资源量和技术可采资源量的计算结果,可为国家制定煤层气开发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煤层气开发的相关部门或单位提供参考依据,对推动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褐煤分布区的煤层气资源量的计算,弥补了我国长期缺少褐煤煤层气资源量的缺陷,使我国煤层气资源量数据更加完整,我国陆上煤层埋深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原地资源量为32.86×1012 m3,其中,褐煤主要分布区为1.40×1012 m3,非褐煤地区为31.46×1012 m3.利用已建立的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评价方法体系,并基于目前的开发技术,对我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进行计算,结果为13.90×1012 m3,占原地资源量的42%.【总页数】4页(P23-26)【作者】张新民;赵靖舟;张培河;郑玉柱;李建武;韩保山;王明镇;林大扬;董敏涛【作者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65;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71019;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北京,100039;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1【相关文献】1.中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及增产措施 [J], 李净红2.山西省煤层气资源量及可采潜力 [J], 刘正3.淮南矿区剩余煤层气资源可采潜力分析 [J], 孙文卿;张萼分;吴桁;张永生;张玉东4.中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分析研究 [J], 陈磊;蒋庆哲;赵瑞雪;唐飞;郑爱萍;宋昭峥5.中国长焰煤物性特征及其煤层气资源潜力 [J], 简阔;傅雪海;王可新;张玉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山煤矿煤层气开采技术及煤层气利用的展望
一
1 3—
展 望
Hale Waihona Puke 煤层气作为一种优质高效清洁能源 , 煤层气 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前景诱 ^ 大力开发煤层气资源 有利于防止瓦 斯事故的发生, 还能缓解能源紧张局 面, 优化能源结构,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 减轻大气污 染, 煤层气的开发利用具有—举多得 的 功效。作为 种高效、 洁净能源 , 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如果把 煤层气利用起来, 用于发电燃料 、 工业燃料和居民 生活燃料 ; 还可液化成汽车燃料 , 也可广泛用于生 产合成氨、 甲醛、 甲醇、 炭黑等方面, 成为一种热值 高的洁净能源和重要原料 , 开发利用 的 市场前景十 分广阔 。为此就城山煤矿来讲开采煤层气潜力巨 大, 经济效益方面也是十分可观的。今后在抽采技 术匕 应从井下抽采与地面钻采两种方式着手。 —是 利用现代石油天然气行业的钻井和压裂技术, 在采 煤之前有系统的大规模采用地面垂直钻孔抽采煤 层中的煤层气 , 地面钻采 + 将“ 井下抽采” —体化有 机结合起来, 增加煤层气抽采新途径。 二是在采掘 工程上要合理布局 ,应考虑井上下—体化抽采问 题, 解决好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 陛。在煤层气利用 方面城 山矿要用好 国家产业政策和巴黎银行签订 合作开发 C M项 目的减排量购买协i。 D 义 加大煤层 气资源利用量 , 增加发电机组装机容量 , 建立煤层 气储气罐。 根据城山煤矿为矿 、 区混居的牦 , 又加 上现棚户 区改造将有 30 户 ,8万平方米的住宅 00 1 楼的建成, 煤层气的民用指 日 可待。 意义: —是达 到 今后煤碳开采时的安全最终 目的; 二是达到资源开 发的利用价值。 作者简介: 刘畅峰(9 5 )男, 1 6 ~ , 工程师, 黑龙江 省鸡西矿业集 团 山煤矿 , 事通风 、 城 从 瓦斯治理工 作, 现任城山煤矿通风科科长。
煤层气及其开发现状与前景
煤层气及其开发现状与前景胡经国一、煤层气及其主要特征就成因而言,煤层气又叫做煤成气,是指在煤层或煤系地层形成过程中生成的一种天然气,俗称煤矿瓦斯。
它是腐殖质在煤化变质过程中热分解作用的产物。
煤化变质程度越高,生成的煤层气越多。
例如,每吨低度煤化变质的褐煤形成时,只能生成38~68立方米煤层气;而每吨高度煤化变质的无烟煤形成时,则能生成346~422立方米煤层气。
煤层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CH4)。
它的甲烷含量一般为90%~99%,通常在95%以上。
煤层气的发热量很高,一般约为8500大卡/立方米,比1公斤标准煤的发热量还要高。
煤系地层是中国四大类天然气气源岩之一。
煤层气是中国两大类型天然气之一。
它是一种能单独形成工业气藏、具有巨大资源潜力和广阔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二、世界煤层气资源及其开发概况全世界已发现的煤层气储量约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约为103万亿立方米)的30%以上。
世界上已发现的26个最大的天然气田(储量大于2830亿立方米)中,就有16个是煤层气田;其煤层气储量占天然气总储量的77.2%。
位居世界前五位的特大气田均为煤层气田。
例如,前苏联西北利亚特大型气田,其煤层气可采储量高达18万亿立方米。
它使前苏联80年代的天然气储量和产量,比50年代中后期猛增了数十倍。
又如,荷兰格洛宁根特大型气田,其煤层气储量达2.2万亿立方米。
它使荷兰的天然气产量增长了486倍,从能源进口国一跃而成为能源出口国。
美国煤层气资源量约为5.6~22.6万亿立方米,可采储量估计可达11.3万亿立方米。
中欧盆地南部,煤层气资源量约为3.5万亿立方米。
在世界上,煤层气开发利用研究起步于本世纪50年代。
1959 年荷兰发现了格洛宁根特大型气田。
从此,煤层气一跃而成为世界各国刮目相看的一个新能源领域。
到90年代,发达国家煤层气工业生产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其技术水平也很高。
例如,美国1986年煤层气生产井还不到200口,而到1992年却发展到了6000口。
我国煤层气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煤层气资源开发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王希耘董秀成皮光林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2年第10期●王希耘董秀成皮光林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和物质基础。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供需矛盾越发突出。
煤层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具有洁净、高效等多方面的特点,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我国煤层气资源储量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不仅可以保障能源安全、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和平衡能源市场供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护全球环境和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1 我国煤层气资源禀赋分析我国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
根据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埋深2000米以浅)约为36.81×1012m3,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从区域来看,我国西北、华北的煤层气资源量分布最多,占全国煤层气总资源量的比重分别为56.3%和28.1%,南方地区和东北地区比重较少,分别为14.3%和1.3%[1]。
我国煤层气资源量超过1×108m3的盆地有8个,由西向东分别为伊犁1.2×108m3、准噶尔3.8×108m3、吐哈2.1×108m3、鄂尔多斯9.8×108m3、沁水4×108m3、滇黔桂3.5×108m3、二连2×108m3和海拉尔1.6×108m3,总计资源量达28×1012m3,约占全国煤层气资源量的76%。
2 国外煤层气资源开发现状及启示目前全球已有近30个国家投入煤层气的研究、勘探和开发。
其中,美国开发煤层气资源的时间最早,属煤层气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
受其影响,其他如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德国、英国、波兰和印度等国,纷纷展开了对煤层气的开发实验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煤层气开发现状分析如下。
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方法
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方法
张新民;韩保山;李建武;董敏涛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2005(025)001
【摘要】文章提出了新的煤层气资源量分类系统,建立了利用气藏数值模拟技术预测煤层气井最终可采量和利用损失分析法估算可采量这样两种预测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以煤层气富气区(带)为评价单元,准确地确定关键煤储层参数(煤层埋深、厚度、气含量、储层压力、渗透率);运用气藏数值模拟技术和损失分析两种方法,分别计算处于不同勘探开发程度的煤层气富气区(带)的技术可采资源量;是现阶段在我国进行煤层气资源可采性定量评价的有效技术途径.
【总页数】5页(P8-12)
【作者】张新民;韩保山;李建武;董敏涛
【作者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
【相关文献】
1.国外典型煤层气盆地可采资源量计算 [J], 李勇;汤达祯;许浩;王勃;张彪
2.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方法研究 [J], 庚勐;陈浩;王权;李树新;李贵中
3.山西省煤层气资源量及可采潜力 [J], 刘正
4.焦作煤层气区块含气性特征与可采资源量评价 [J], 付江伟;田坤云;杨晓娜
5.关于煤层气资源量估算中可采边界的探讨 [J], 杨曙光;魏敏;黄涛;王刚;来鹏;张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1-1986(2007)04-0023-04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潜力张新民1,赵靖舟2,张培河1,郑玉柱1,李建武1,韩保山1,王明镇3,林大扬4,董敏涛1(1.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2.西安石油大学,陕西西安710065;3.山东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71019;4.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北京100039)摘要:煤层气原地资源量和技术可采资源量的计算结果,可为国家制定煤层气开发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煤层气开发的相关部门或单位提供参考依据,对推动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我国褐煤分布区的煤层气资源量的计算,弥补了我国长期缺少褐煤煤层气资源量的缺陷,使我国煤层气资源量数据更加完整,我国陆上煤层埋深2000m 以浅的煤层气原地资源量为32.86@1012m 3,其中,褐煤主要分布区为1.40@1012m 3,非褐煤地区为31.46@1012m 3。
利用已建立的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评价方法体系,并基于目前的开发技术,对我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进行计算,结果为13.90@1012m 3,占原地资源量的42%。
关 键 词:煤层气;资源预测;原地资源量;富气带分析;技术可采资源量中图分类号:P618.11 文献标识码:AC hina coalbed gas technically recoverable resource potentialZ HANG Xin -min 1,ZHAO Jing -zhou 2,Z HANG Pe-i he 1,Z HE NG Yu -zhu 1,LI Jian -wu 1,HAN Bao -shan 1,W ANG Ming -zhen 3,LIN Da -yang 4,DONG Min -ta o1(1.Xi c an Branch ,China Coal Research Institute ,Xi c an 710054,China ;2.Xi c an Petroloum University ,Xi c an 710065,China ; 3.Shandong University o 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71019,China ;4.China National Administration o f Coal Geolo gy ,Beijing 100039,China )Abstrac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coalbed gas resources in place and technically recoverable resources are important for govern -ment to desi gn coalbed ga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can service as consideration basis for gas development related departmen ts and insti tutions.Therefore the data of gas in place resources and technically recoverable resources are of great si gni ficance for China coalbed gas development.In this paper the lignite resources are calculated,supplementing this item of resources,which is lack for a lon g time in coalbed gas resources calculation.In China the total conti nental coalbed gas in place (G IP )at dep th shallower than 2000m is as much as 32.86@1012m 3,from that in the area where lignite widely distributed the resources are about 1.40@1012m 3,but i n the area where wi thout ligni te the resources are as much as 31.46@1012m 3.Based on established assessment system of coalbed gas technically recoverable resources and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technical measures for gas development the China recoverable coalbed gas resources are as much as 13.90@1012m 3,being 42%of total coalbed gas resources in place.Key words :coalbed gas;resource forecast;in place resources;gas -abundant zone analysis;technically recoverable resources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中国煤田地质界和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基于当时的理论水平以及对褐煤区煤层气勘探开发的认识,只对我国陆上2000m 以浅的烟煤和无烟煤分布区的煤层气资源量进行了计算[1-2],而未计算我国褐煤分布区的煤层气资源量,造成褐煤区煤层气资源量计算数据空白。
另外,过去我国只计算煤层气原地资源量(G I P ),并未对其可采性进行定量评价,这将直接影响煤层气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针对上述实际问题,国家973计划煤层气项目设立专门课题进行研究,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本文即为其部分研究成果。
1 全国煤层气原地资源量受美国褐煤区煤层气成功开发的启示,褐煤煤层气资源量倍受关注,国内外学者对褐煤煤层气的研究不断深入,对褐煤赋存特征、褐煤煤层气资源的认识逐渐加深[3]。
为此,笔者对我国褐煤煤层气资收稿日期:2007-06-05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02CB211706)作者简介:张新民(1944)),男,陕西汉中人,研究员,国家973计划项目煤层气首席科学家,从事煤与煤层气地质及开发研究1第35卷第4期2007年8月 煤田地质与勘探COAL GEOLOGY &EXPLORATIONVol.35No.4Aug.2007源量进行了计算。
1.1褐煤煤层气资源量从煤层气资源开发的角度,综合考虑煤炭资源的赋存量、地理位置和特色等因素,选出褐煤分布区煤层气资源量的计算范围,具体包括海拉尔盆地群、二连盆地群、依兰-伊通裂谷、敦化-梅河盆地、辽河坳陷、黄县盆地、昭通盆地以及百色盆地。
这几个煤盆地煤炭资源量占全国褐煤煤炭资源总量的92.4%,囊括了我国主要的褐煤分布区,反映了我国褐煤的分布状况。
煤层气资源量的计算,采用体积法进行。
计算结果显示,我国主要褐煤分布区埋深20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为13954.65@108m3(表1)。
表1我国主要褐煤分布区煤层气资源量计算结果表Table1Coalbed gas resources in the area where lignitemainly distributed in C hina褐煤盆地(地区)参与计算的煤炭资源量P108t煤层气资源量P108m3海拉尔盆地群1193.975343.78二连盆地群1599.407924.82依兰)伊通裂谷12.6564.77敦化)梅河盆地8.5743.88辽河坳陷44.95290.80黄县盆地16.182.43昭通盆地65.45169.52百色盆地7.7534.65总计2948.8413954.651.2全国煤层气原地资源量通过对全国褐煤分布区煤层气资源量的计算,弥补了我国煤层气资源量预测成果长期缺少褐煤的缺陷,使我国的煤层气原地资源量数据更加完整。
结合/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0的成果[2],可以完整地预测出,我国陆上煤田(包括褐煤、烟煤、无烟煤3号和无烟煤2号)埋深2000m以浅范围内,煤层气原地资源量为32.86@1012m3。
2全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是指运用当前生产技术从未发现资源量中预计可开采出来的那部分煤层气的估算量,其经济意义不确定[4]。
10多a的煤层气勘探实践显示,我国的煤层气井产能普遍较低,尽管我国有32.86@1012m3的煤层气原地资源量,但究竟有多大规模的煤层气可以开采出来?已成为人们迫切关注的问题。
由此,利用我们自己建立的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评价方法体系[4],根据我国的煤层气地质条件,结合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实践,并考虑煤层气开发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的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进行了计算。
2.1计算方法采用煤层气富气带分析法进行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计算,根据煤层气勘探开发程度,将富气带划分为已进行过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和未进行过煤层气勘探开发(或勘探开发程度较低)的富气带两种情况进行。
对前者采用煤层气藏数值模拟法进行计算,对后者采用损失分析法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在相关文献[4]中已详细地进行了介绍,在此不在赘述。
2.2煤层气采收率确定应用损失分析法计算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关键是合理确定采收率、煤层气厚度损失、面积损失这3个重要参数,其中煤层气采收率最为重要,难以确定。
煤层气采收率(Gas Recovery Factor),是利用现有技术能够经济开采的原地气量的百分数。
科学研究和煤层气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影响煤层气采收率的主要地质因素是煤储层的变质程度和埋藏深度。
因此,首先按照煤储层的变质程度,将煤层气藏划分为未变质(褐)煤、低变质煤、中变质煤和高变质煤等4种类型;其次,按照煤储层的埋藏深度将其划分为<1000m、1000~1500m、1500~2000m等3个档次;用类比法确定各类煤层气藏不同埋藏深度的采收率,具体如表2所示。
表2用类比法确定煤层气采收率Table2Recovery ration of coalbed gas resourcescalculated w ith analog method煤层气藏类型埋藏深度P m类比盆地(地区)采收率P%未变质(褐)煤<1000美国粉河盆地721000~1500推测551500~2000推测45<1000阜新刘家煤层气井组80低变质煤1000~1500阜新刘家煤层气井组651500~2000推测55<1000美国勇士盆地橡树林区90中变质煤1000~1500推测57.81500~2000推测47.4<1000沁水盆地南部62.4高变质煤1000~1500沁水盆地南部34.41500~2000推测302.3富气带划分及计算范围在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计算时,首先对全国含煤层气盆地进行分析,圈定出56个参与计算的煤层气盆地(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