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李鸿章(1823─1901)是晚清第一重臣,任封疆大吏40余年,位高权重。清政府在其死后特旨予谥号“文忠”,追赠太傅,晋封一等侯爵,入祀贤良祠,后又于京师建立专祠,由地方大吏春秋致祭。这是有清一代汉族官僚的最高殊荣。当时,他在国外的知名度也是“中国第一人”,外国人“知有李鸿章,不知有清国”。欧洲雕塑家把李鸿章与德国的俾斯麦、英国的格兰斯顿并列为“世界三大伟人”,并雕像纪念。日本的“世界之五大伟人明信片”中也有李鸿章。

李鸿章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可以说,要了解近代中国,不能不了解李鸿章。中国近代思想家粱启超在所著《李鸿章传》中说,对人物评价,“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今之所毁,适足与前之所誉相消,他之所誉,亦足与此之所毁相偿;若此者何如人乎?曰是可谓非常人矣。”

本文不全面评价李鸿章的功过是非,只介绍他与洋务运动的关系。

洋务运动的先觉者

“洋务”泛指清政府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关系的一切事

务。“洋务运动”则是历史学家对1861年至1895年间人们所从事的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的所谓“洋务”事业的历史概括。对洋务运动历来有着不同的评价。今天我们认为,洋务运动是一场向西方学习的运动,也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林则徐、魏源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但是蹉跎20年,清朝统治者并没有付诸实施,直到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才开始发起以图谋富强为宗旨的、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发起人在朝中有奕、文祥等人,地方大吏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而经营时间最长、兴办洋务事业最多、贡献最大的则是李鸿章。洋务运动初期,李鸿章是洋务派中最先从行动上向西方学习的人。1862年,他率淮军赴上海镇压太平天国,并很快升任江苏巡抚。叹于洋人武器之威力,惊呼“真神技也”,视为“攻城利器”。他认识到,中国兵器不如人,必须引进西洋兵器。他认为,“我能自强则彼族不敢妄生觊觎,否则后患不可思议也。”在军费紧张的条件下,大量购买洋枪洋炮,派官兵向洋人学习技术,聘请外国教习训练部队。1863年,又创设“炸弹三局”,即英人马格里主持的先在松江后迁苏州的洋炮局及两个上海洋炮局。李鸿章的洋炮局“广觅巧匠,讲求制器及制器之器,击锐摧坚,业已著有成效。”李鸿章

所办的苏州洋炮局买下了阿思本舰队的机器设备,开始用蒸汽动力和西洋机器进行生产。这比1861年曾国藩设立的安庆军械所全用手工劳动更为先进,而由手工劳动到蒸汽动力带动的机器生产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根本转变。这一转变在中国是由李鸿章率先引领的。

同时,他在上海设立了广方言馆,这是继在北京设立同文馆一年之后,地方上建立的第一所外语学校。他认为,学习西方长技必须从学习西方语言文字入手,只有通晓西方语言文字,才能将西人所擅长而又没有翻译过来的“测算之学、格物之理、制器尚象之法”学到手。他自信“我中华智巧聪明岂岀西人之下,果有精熟西文,转相传习,一切轮船火器等技巧,当可由渐通晓,于中国自强之道,似有俾助。”广方言馆还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和机器制造的技术。他在奏请中提出,语言学校的学生,仍可谋取科甲正途。这打破了视西文、西学为奇技淫巧的陈旧观念。

一般认为,在1872年曾国藩去世之前,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是曾国藩。其实,李鸿章对洋务事业的态度比曾国藩更积极。

洋务运动的旗手

1870年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坐上了封疆大吏的第一把交椅,拱卫京师达25年之久,成为“疆臣领袖”,

“真正宰相”。这期间,李鸿章大刀阔斧地兴办洋务,引领全国的洋务事业,成为洋务运动的旗手,洋务派的首领,作出了惊人的业绩。

1.创办军事工业。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企业20余个,而最大最有示范性的四大兵工厂,即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和天津机器局,其中除福州船政局为左宗棠所办外,其余皆为李鸿章创办或接办。2.创办民用工业。在筹备军事工业之初,李鸿章就认识到“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原不专为军火而设。妙在借水火之力以省人物之劳费。”并预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商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这种认识,显示了李鸿章的远见卓识。3.创办民用企业。1878年正式成立的开平矿务局是李鸿章奏请设立的。它是中国最大的近代化煤矿,被李鸿章视为“富强之基,此为嚆矢”。中国第一个近代化棉纺织工厂──上海织布局是李鸿章于1880年创办的。1880年他主持修筑了中国第一条商业铁路──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此后又延长到天津,全长130公里。1886年李鸿章奉旨创办了“杜患防边”、“筹边兴利”的漠河金矿。

4.创建近代海军。李鸿章重视海防。1872年朝廷内的顽固派提出裁撤轮船制造的意见,李鸿章坚决反对,他指出“国

家诸费皆可省,惟养兵设防、练习枪炮、制造轮船之费万不可省。求省费则必屏除一切,国无与立,终不得强矣。”在1874年的海防大讨论中,李鸿章强调加强海防,应“中外一心,坚持必办,力排浮议”,“历久不懈,百折不回”。清廷决定建设三洋海军,李鸿章接受督办北洋海军的任务。1885年李鸿章为加强统一领导,克服各自为政的弊病,建议设立统一指挥的海军部。1888年,拥有各种船舰25艘,总排水量4.1万吨的北洋海军正式成军。这是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部队。

5.兴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在举办洋务活动中,李鸿章深感人才的重要性。他看到科举培养出来的人,“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不符合洋务事业的要求,必须变革科举制度,培养新人。1864年,他提出在科举之外,“专设一科取士”,培养懂得科学知识的“制器之人”,对这些人给予功名,视为正途。1870年曾国藩、李鸿章联合上奏,请派幼童出国留学,得到清廷批淮,自1872年开始,先后派遣四批幼童赴美,主要学习军政、船政、数学、制造等学科。这是中国首次派遣学生出国留学。此后,李鸿章还多次派员赴欧学习制船、造炮、驾驶、工程等技术。

李鸿章在当时财政困难、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等种种困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