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综合复习题说课讲解
课件:组织行为学复习教案资料
双因素理论的基本思想:
研究者:赫茨伯格
◈激励因素。与工作直接关联的因素,工作本身的
因素 。如工作的责任感、工作的荣誉感、工作 的胜任感、工作的价值感、工作的成就感、工作 给自己带来的前途、工作本身的前途等。
◈保健因素。工作以外因素。如工作环境、工作条
件、领导类型、领导方式、人际关系、工资、福 利、奖金等。
❖ 知觉的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个体经常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 经验,对所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
形式将其表述出来。
❖ 整体性的表现:
接近律—— 个体在观察客观事物时,倾向于将时间或空 间上接近的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
相似律—— 在其他特点相同的情况下,个体在认知活
动中,于事物的观察,倾向将具有相似特征 的事物知觉为一个整体。
组织行为学复习
2011年6月
题型
❖ 名词解释 ❖ 简答题 ❖ 论述题 ❖ 分析判断题
组织行为学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在组织机 构中,相互作用的管理者和员工其个体 或群体心理和行为的特点与规律,以实 现组织目标的一门管理科学。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特点:
组织行为学与其他管理学科所不同的是: ◆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视角是心理学 ◆ 组织行为学的关注焦点是组织中人 ◆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宗旨在于揭示组织 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特点与规律
◈ 比较因素:A:付出、所得;B:付出、所得。
◈ 比较通常发生在具有某种相同相似的人之间,一者
为另一者的参照系。
◈ 不公平感是一种心理动力,推动个体去改变不公平
状态,追求公平。
公平理论的管理意义:
◈ 坚持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分配原则,破除
大锅饭,在分配问题不搞“一碗水端平”。
组织行为学专业知识讲座(12)
员工旳能力类型与水平 工作要求
类型不匹配或能力过低旳后果:
活动无法顺利进行——生产率下降 挫折和压力、酬劳降低——满意度下降
能力水平过高旳后果:
工作麻疲大意、高劳动力成本——生产率下降 待遇低、没有施展才干及成长机会——满意度下降
14
2.1.3 应用
1、尽量确保员工能力与工作之间旳匹配 匹配旳最佳方式是员工旳能力稍低于工作要求
53
价值观旳起源
文化差别 成长旳微观环境 个体自己
霍夫斯泰德构架
1. 权力距离 2. 个人主义vs.集体主义 3. 男性倾向vs.女性倾向 4. 不拟定性规避。 5. 长久导向vs.短期导向
54
4.3 人格、价值观与工作旳匹配:
约翰·霍兰德:人业互择理论
职业人格:
现实型 研究型 社会型 老式型 创业型 艺术型
专业技能组
年龄
非专业技能组
年龄
18
2.2.2 性别
1、性别与生产率旳关系:
不明显
2、缺勤:
女性更高
3、流动:
流动率无明显差别,流动原因有性别差别
4、工作满意度:
不明显
19
2.1.3 任职时间
1、生产率:正有关 2、缺勤:负有关 3、与流动:负有关 4、任职时间与工作满意度:正有关
20
2.3 学习
作坏事情?
25
Chapter 3 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3.1 态度 3.2 工作满意度
26
3.1 态度
个体对客观对象所持有旳带有评价意义旳认知、
情感和行为意向。
认知成份 情感成份 行为成份
27
3.1.1 态度旳一致性
态度三个成份旳一致 态度与行为旳一致 海德旳平衡理论(P—O—X模型)
组织行为学复习讲义
谁的方式更有效高明是一位空调销售公司的总经理。
他刚接到有关公司销售状况的最新报告: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 25 %、利润下降了 10 %,而且顾客的投诉上升。
更为糟糕的是,公司内部员工纷纷跳槽,甚至还有几名销售分店的经理提出辞呈。
他立即召集各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开会讨论解决该问题。
会上,高总说:“我认为,公司的销售额之所以下滑都是因为你们领导不得力。
公司现在简直成了俱乐部。
每次我从卖场走过时,我看到员工们都在各处站着,聊天的、煲电话煲的,无处不有,而对顾客却视而不见。
他们关心的是多拿钱少干活。
要知道,我们经营公司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赚不到钱,想多拿钱,门儿都没有。
你们必须记住,现在我们迫切需要的是对员工的严密监督和控制。
我认为现在有必要安装监听装置,监听他们在电话里谈些什么,并将对话记录下来,交给我处理。
当员工没有履行职责时,你们要警告他们一次,如果不听的话,马上请他们走人……”部门主管们对高总的指示都表示赞同。
惟有销售部经理李燕提出反对意见。
她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控制不够,而在于公司没有提供良好的机会让员工真正发挥潜力。
她认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希望展示自己的才干,为公司努力工作并做出贡献的愿望。
所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应该从和员工沟通入手,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使工作安排富有挑战性,促使员工们以从事这一工作而引以自豪。
同时在业务上给予指导,花大力气对员工进行专门培训。
然而,高总并没有采纳李燕的意见,而是责令所有的部门主管在下星期的例会上汇报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教学功能】本案例既涉及对人的激励,又涉及领导行为模式、领导环境等内容,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领导的行为理论、领导权变理论,可在讲授领导职能时选用。
案例分析关键词:领导行为理论、菲德勒的领导权变模型、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问题】1. 高总是一位()领导。
A. 专制型B. 民主型C. 放任型D. 中间型2. 高总对员工的看法是基于()。
A. 泰勒制B. 人际关系学说C.Y 理论D. 超 Y 理论3. 李燕对员工的看法属于()假设。
组织行为学》讲义(1)
4、渴望尊严假设
• 人总是希望自己的工作受到他人的认可, 人需要得到关心、尊重和尊严,尤其是需 要从管理者那里得到这种待遇。
组织行为学》讲义(1)
5、共同利益假设
• 组织需要人、人也需要组织。 • 组织是在其成员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的。
人们把组织看作是实现自己目标的手段, 组织也需要由人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 缺少这一共同性,组织就很难存在。
组织行为学》讲义(1)
第二讲 个体行为管理
组织行为学》讲义(1)
一、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
组织行为学》讲义(1)
(一)对个体行为的解释
• 个体行为是个体变量和环境变量的函 数,其公式为:
B = f(P,E)
B:个体行为 P:个体变量 E:环境变量 f: 函数关系
组织行为学》讲义(1)
个体行为与绩效模式
后选择一种最佳方案。 • 寻找选择方案主要是根据经验进行,并选择那些
成功可能性最大的方案。 • 由于各种限制因素,决策者选择的方案只能是一
种符合要求的、有效的、但未必是最理想的方案。
组织行为学》讲义(1)
两种决策模型的区别
• 前者依次考虑有限的各种选择方案,而 后者则考虑所有可能的方案
• 前者按最先找到的可行方案决策,而后 者则按最理想的方案决策。
(8)近因效应
• 被观察者最近一次的表现容易给观察者 留下较深的印象和影响,从而使观察者 忘记他在过去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组织行为学》讲义(1)
(三)决策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讲义(1)
1、什么是决策?
• 决策定义:简单的说就是做出决定。现 代管理大师德鲁克指出:“决策就是判 断,就是进行方案选择”。依此,可以 把决策理解为:为了解决问题而从两个 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 过程。
组织行为学专项知识讲座
组织行为旳研究成为行为科学研究旳一种主要分支,主要研究企业性组织中 人和群体旳行为及规律,主要研究工作任务、组织构造和隶属关系等。近来 二三十年,行为科学主要围绕者组织行为理论研究旳综合,整合并发展旳。 最终形成一种新旳学科“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旳影响
对企业管理当代化和科学化产生重大影响影 响,变化了老式管理对“人”旳错误认识:
❖ 服务性研究(service research)
征询人员旳研究。例如聘任教授当征询人员或顾问
❖ 行动性研究(action research)
对某种详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存在问题,采 用一定对策,降低其负面影响。
研究分类——按研究目的分类
❖ 描述性研究
阐明客观事物旳情况特点和出现频率。例如,对职员基本情况、 职员态度和心理挫折等方面旳调查。
三个层次
个体
从单个组织组员角度来研究组织行为
以心理学为基础关注人性、需要和鼓励、个性、感知、态度、
价值观等方面,阐明单个组织组员旳行为和绩效
群体
分析工作群体旳功能
研究组织内小组、部门和委员会旳怎样工作,影响团结要素,
领导行为怎样、怎样有效工作、冲突处理等
组织
把整个组织作为研究对象
组织构造、组织设计、组织文化怎样影响组织效率与 气氛、组织变革和发展规律、从而提升组织旳有效性
❖ 《组织行为学(第七版)》,斯蒂芬 P. 罗宾斯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组织行为学》,陈春花、杨忠、曹洲涛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其他组织行为学教程
第一章
导论
❖ 组织与组织行为 ❖ 组织行为学旳发展阶段 ❖ 组织行为学旳研究措施
第一节 组织与组织行为
组织行为学复习课件
认为人们可通过观察和直接经验两种途 径来学习;而且承认知觉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社会学习的基本模型:
认知
学习是认知 行为和环境三要素相 互作用而获得新行为的过程;任一
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其它两个因 行为
素;都会影响学习的结果
环境
18
塑造行为:一项管理工具
塑造行为的四种方法: 正强化 负强化 惩罚 忽视
2 什么是归因理论 它在解释组织行为 方面有什么意义
3 大多数情况下;组织中的个人决策是 一个非理性的过程
28
第四讲 价值观 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一 价值观 二 态度 三 工作满意度
29
一 价值观
价值观指个人群体或组织对周围客观事物 重要性和有用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价值观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
原因: 当那种绝对地 黑白分明地掌握价值观的方
10
天才; 2 从能力结构分:一般能力 特殊能力; 3 从能力涉及的心理与行为领域分:认知能力 操 作能力 社交能力 管理能力; 4 从能力的创造程度分:模仿能力 再造能力 创造能力
能力的差异
1 类型差异:艺术型 思维型 中间型 2 水平差异:智商呈常态分布 3 表现早晚的差异 4 性别差异
48
三种需求理论
麦克利兰提出了工作场所的三种相关动机或需求: 1成就需要 追求卓越 实现目标;争取成功的内 驱力 2权力需要 使别人去做在某种程度上是他们不 该做的行为的需要 3亲和需要 建立友好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欲望
49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从动机产生到采取行为的心理过程: 佛隆的期望理论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13
性格与管理
大五模型
美国;巴里和芒特;1991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环境一组织行为学需要解决的问题(1)帮助管理者提高人际交往能力(2)帮助管理者解释、预测和控制组织中人的行为(3)为管理者改变员工的行为和态度提供帮助(4)帮助管理者实现组织的变革(5)适应全球化二组织行为学面临的挑战(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出现1 密切关注顾客2 持续提高3 企业应做到所有质量均要提高4 准确计量5 雇员权力的授予(二)实施企业再造工程(三)劳动力来源的多元化第二节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一行为(一)行为的产生和本质1 刺激—反应说华生S+R2 行为的本质①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实验S-R联结②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③勒温行为公式B=f [P.E](二)行为与心理1 刺激—机体—反应说S-O-R2 心理的实质(1)产生方式,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机体感官产生的大脑反射(2)人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是主观和客观现实的统一(4)人的实践活动是心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3 心理、行为与管理二组织行为(一)组织的概念1 组织的定义特点:(1)组织是人的集合体(2)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3)组织需要分工协作2 组织的功能(1)实现组织的目标(2)满足员工的需求3 组织的系统观4 组织的新发展组织的新特点:网络化、扁平化、灵活性、多元化、全球化(二)组织行为的概念1 定义:人在组织中的工作行为2 组织行为的两个基本问题:①组织对个人的思想、感情、行为的影响方式②个人对组织的行为和绩效的影响3 组织行为的分类(1)分析水平不同宏观组织行为:整个组织微观组织行为:某个个体或小团体(2)与组织目标的关系不同①正向组织行为②反向组织行为第三节组织行为学产生与发展一组织行为学的产生(一)管理科学的发展:1 古典管理理论:①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②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③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2 现代管理理论:⑴管理科学学派⑵行为科学学派⑶系统与权变管理学派(二)组织行为学的形成:1 工业心理学的诞生:芒斯特伯格《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12)2 人群关系理论:梅奥《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1933)霍桑实验(1924-1932)①照明实验(工作物理实验)②福利实验③群体实验④谈话实验(态度调查)霍桑实验结论:①人是“社会人”,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要求②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而后者的提高又主要取决于员工的态度及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③在正式群体中还存在非正式群体④新型的领导、民主管理对生产极具重要性3 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产生芒斯特伯格《心理学与工业效率》(1912 ) 工业心理学丽莲·吉尔布雷斯《管理心理学》(1914)莱维特(1958)组织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二组织行为学的体系(一)研究内容1 定义研究组织中人的心理、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实现组织的既定目标的学科2 层次分析(1)个体行为模式个体差异:传记特点;人格,能力,学习;工作价值观、态度,状态、意志和情感;个体心理过程:知觉,归因(2)群体行为模式团队管理;个人和群体决策行为;组织中的沟通行为;领导行为;冲突处理和谈判行为;(3)组织结构与行为组织变革、发展、学习,组织技术、工作和结构、组织文化;人力资源政策,压力;未来发展趋势。
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
《组织行为学》复习题一、主要知识点1、了解主要概念:组织行为感知社会认知归因印象管理个性从众社会懒惰现象群体规范群体凝聚力团队2、能对三个函数进行简要解释:1)行为函数B=f(P·E),其中:B表示行为,P表示个性,E表示环境。
行为是个性和环境的函数,即一个人的行为是由他的个性及其所处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绩效函数P=f(M×Ab×E),式中的因变量P为个人工作绩效,三个自变量M、Ab与E分别代表工作积极性(激励水平)、工作能力与工作条件(环境)。
这个公式抓住了决定个人绩效的几个关键:1)没有干劲,自然难有作为;2)仅有热情而无能力,也是枉然;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必要的工作条件是取得绩效的基础3)激励函数M=f(Ef×Ap×Ps)。
式中的因变量M为激励水平,式中三个自变量Ef、Ap、Ps分别代表对行为方向、幅度与持续期的抉择。
激励代表了行为的方向、幅度与持续期这三种因素的关系。
因此,在设计或分析一项激励机制时,需要从目标方向、投入强度和持续时间等三方面考察其激励水平。
3、掌握影响个体行为的主要因素的管理意义*社会认知是对人及其关系的认识。
社会认知偏差主要有:第一印象作用;光环效应;优先效应与近因效应;定型作用(成见);行为者——观察者效应;自我粉饰性偏见等,管理者要认识社会认知偏差、善于处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对其有效地加以运用。
*能力:合理招聘人才,量才录用;人的能力要与职务相匹配;人的能力要互补;加强员工能力培训;用人艺术的关键是发挥人的能力;注意建立有效的人才竞争选拔制度。
*态度包含:认知、情感、行为意三种成分,当个体的三种成分矛盾时,个体会运用各种办法重新调整三种成分的关系,使之趋向于协调。
凡是能够缓解态度三种成分矛盾的认知易于被个体所接受。
*价值观:对于理解人的行为是非常有用的;对管理者很重要的东西,对普通群众未必是需要的;了解一个人最关心什么,才能有效地激励一个人;选择企业目标时要兼顾各方利益,不能只顾一头;在组织管理中要致力于组织文化,树立明确的价值观;甑选时重视价值观的考察。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4版)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章 态度与工作满意度
第三章态度与工作满意度一、复习题1.态度包括哪些主要成分?这些成分之间有关联吗?答∶(1)态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认知、情感、行为。
①认知成分是对事物方式的一种描述或信念;②情感成分是态度中的情绪或感受部分;③行为成分是指个体以某种方式对某人或某事做出行动的意向。
(2)态度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密切相关。
特别是认知和情感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可分离的。
2.态度始终决定行为吗?为什么?讨论哪些因素会影响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答∶(1)态度不是始终决定行为。
原因分析如下∶有关态度的早期研究做出这样的假定∶态度作为原因影响到行为,人们所持有的态度决定了他们所做的事。
20世纪60年代末,利昂·费斯廷格提出行为决定态度,并阐明了认知失调的效用,即个体可以察觉到的两个或更多态度之间,或者行为和态度之间的任何不一致。
费斯廷格认为任何形式的不协调都会令人不安。
个体会因此试图减少这种不—致。
他们将会寻求—种能抑失调降到最低程度的稳定状态。
人们确实在他们的太度之间或态度与行为之间寻求一致性。
他们或者改变态度或行为,或者使自相矛盾更合理化。
(2)调节变量可以加强态度与行为之间的联系。
态度方面最有力的调节变量包括∶态度的重要性、态度的具体性、态度的可提取性、是否存在社会压力以及个体对于这种态度是否具有直接经验。
①重要的态度是基本价值观、自我利益的反映,或是反映了一个人对于自已看重的个体或群体的认同;②容易回忆起来的态度比那些不容易从记忆中提取出来的态度更可能预测行为;③当社会压力在某种程度上非常强大时,态度与行为之间更可能出现差异;④如果个体对于态度所针对的事件有着直接经验,则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很可能更显著。
3.工作态度的主要类型是什么?在哪些方面这些态度是相似的?每个类型的独特性是什么?答∶(1)工作态度的主要类型包括三种态度,即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组织承诺。
每个类型的独特性表现在∶①工作满意度描述了人们对工作特点进行评估而产生的对工作的积极的态度。
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解析
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复习重点解析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人员如何在组织中的行为和互动中更好地管理和领导团队,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管理学中的组织行为学进行全面的复习重点解析。
一、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重要性组织行为学研究人的行为、思维和情感如何影响组织的绩效。
它包括对个体、团队和整个组织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机,从而优化组织运营。
重点一:个体行为个体行为的研究主要关注员工的个性特征、动机和态度以及他们对工作环境的感知。
管理者需要了解员工的个人差异,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合作性,进而提高组织的效益。
重点二:团队行为团队行为的研究主要探讨员工在组织中如何进行合作和协调。
团队合作是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管理者需要关注团队的协作机制,激励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合作,提高团队的绩效。
重点三:组织行为组织行为的研究关注的是整个组织的运营和管理。
管理者需要了解组织的结构和文化对员工的影响,探索有效的组织管理方式,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二、组织行为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组织行为学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下面我们将重点解析其中几个关键概念。
重点一:动机理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采取行动的内在推动力。
著名的动机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埃尔德弗的期望理论。
掌握这些动机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动机,从而制定激励策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重点二:领导理论领导是组织行为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具有良好领导能力的管理者能够有效地影响员工的行为和态度,带领团队实现组织的目标。
著名的领导理论包括显性领导理论、隐性领导理论和变革型领导理论。
了解这些领导理论可以帮助管理者培养有效的领导风格,提高领导绩效。
重点三:决策理论决策是组织中的常见任务,也是管理者的核心职责之一。
决策理论主要探讨人们在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效应,以及有效的决策方法。
00152组织行为学 复习课
| 教师:黄佳宁 | 邮箱:29665355@
考前辅导
1.重要知识点回顾 2.真题讲解 3.模拟题讲解 4.考情预测分析 5.背诵+提问
考前辅导
知识总览 题型
单选题 多选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总计
题量
每题分值
总分值
25
1
25
5
2
10
5
3
15
56302102042
--
100
总分100分,共150分钟
所占比重
25% 10% 15% 30% 20%
--
知识总览
1.单选题 快准狠
2.多选题 多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
3.名词解释、简答题 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
4.论述题 (1)把你想到的与该概念有关的知识点全部写上 (2)联系生活拓展 (3)宁滥勿缺
知识总览
各题型章节分布
18
学习指引
听课
1.课上做笔记——不提倡抄写
复习
2.课后要整理——思维导图法
做题
3.做真题,做新题, 做错题,记高频题
END.THANK
愿努力的人都不被辜负 愿所有的梦想都能起飞
16
14
12
10
8
6
4
2
0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单选题 多选题 名词解释 简答题 论述题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绪论
知识总览
1.单选题均匀分布 2.多选题除第六章、第九章均有涉及,第二章、第七章、绪论是高频 3.名词解释除绪论均有涉及 4.简答题除第九章均有涉及 5.论述题的重点在第二章和第十一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行为学综合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脑对客观事物综合整体的反映是( )A.感觉B.知觉C.社会知觉D.自我知觉2.领导者沟通协调的目的是为了()A.提高被领导者的行为效率,实现组织目标B.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协调各种内部关系C.合理配置各种资源,以人尽其才物尽其用D.结合组织内外部环境条件,制定组织目标3.“任何领导类型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是一无是处,而是与环境情况相适应的”,这一主张的提出者是()A.菲德勒B.李克特C.耶顿 D.霍曼斯4.马斯洛认为,若一个人的所有需要都相对未满足时,支配人们行为的优势需要是()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D.尊重需要5.从探讨组织成员的态度出发,提出组织变革要经历解冻、改变、冻结三个过程的学者是()A.卡斯特B.勒温C.克利D.罗西6.组织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组织管理的最高层次是()A.组织心理的和谐化 B.组织文化C.组织成员的认同感 D.组织战略7.领导者要有效地实施领导,必须( )A.尽量多地运用威信的影响力B.善于把权力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C.加强主观努力,增强自己的威信D.善于把权力与威信的影响力相结合8.在组织运行方面,形成所有领导活动基础的是( )A.领导行为方式B.领导类型C.决策D.领导素质9.根据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以下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A.E高×V高=M高B.E低×V高=M高C.E高×V低=M低D.E低×V低=M低10.以下关于传统组织理论的观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B.重视人的物质需求,忽视人的社会心理需求C.重视工作和制度,忽视人D.把组织看作是一种权责分配和制度管理的体系11.组织行为学实际上是组织中以人为中心的( )A.行为科学B.管理心理学C.人事管理学D.现代管理学12.以下关于群体规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群体规模能够影响群体的整体行为B.研究表明,成员为偶数的群体似乎比成员为奇数的群体更受欢迎C.相对而言,5至7人的群体在执行任务时较有效D.如果群体的目标是调查事情的真相,那么应该是大群体比小群体更有效13.进入群体的任何一个人,首先应建立和适应群体的( )A.规范B.角色期望C.角色意识D.行为模式14.人际关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其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 )A.政治法律关系B.血缘心理关系C.经济生产关系D.道德宗教关系15.在双因素理论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A.工资待遇B.公司的政策和制度C.与同事的人际关系D.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赏16.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职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从而使职工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这种强化方式是 ( )A.正强化B.负强化C.自然消退D.惩罚17.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是( )A.态度B.气质C.性格D.能力18.倡导“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的理论是( )A.X理论B.Y理论C.超Y理论D.Z理论19.下面哪一项不是领导资源控制权?( )A.决策权B.财务审批权C.专长权D.物资分配权20.“没有一种能适应任何情况的领导模式,只能提出在特定情况下相对来说最有效的领导模式。
”这种观点是下述哪种理论的主要观点?()A.领导有效性理论B.权变领导理论C.途径——目标论D.领导生命周期论21.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人而研究其心理过程的学科是()A.心理学 B.社会学 C.社会心理学 D.社会行为学22.确定信息通道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沟通要素是()A.信息源B.接受者C.编码 D.载体23.在领导活动的三要素中,关键要素是()A.客观环境 B.领导者 C.被领导者 D.组织文化24.属于领导权变理论的是()A.领导作风论 B.途径—目标理论C.领导行为方格论D.领导行为二元四分论25.正式领导的主要功能是( )A.带领下属完成组织任务,实现组织目标B.满足组织中局部的、特殊的需要,实现组织目标C.建立组织机构,实现组织目标D.制定工作程序,实现组织目标26.中国古代最早在著作中根据领导者的不同层次对领导者素养问题进行论述的人是( )A.孙武B.孙膑C.荀子D.韩非子27.提出X理论与Y理论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A.麦克里格B.梅奥C.罗斯D.安德鲁斯28.沟通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A.编码B.接受者C.信息D.反馈29.领导的权力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资源控制权、专长权和( )A.指挥权B.奖惩权C.决策权D.人事权30.在双因素理论中,属于激励因素的是( )A.工资待遇B.公司的政策和制度C.与同事的人际关系D.工作中得到认可和赞赏31.预先告知某种不合要求的行为或不良绩效可能引起的后果,使职工避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以免发生令人不愉快的事件,从而使职工按所要求的方式行事,这种强化方式是 ( )A.正强化B.负强化C.自然消退D.惩罚32.最早发现工作群体的重要性的是( )A.霍桑试验B.莱维特的研究C.维卡的研究D.马斯洛的研究33.管理者角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泰勒B.韦伯C.勒温D.明兹伯格34.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是( )A.态度B.气质C.性格D.能力35.组织认同感与员工辞职率的关系是( )A.正比关系B.反比关系C.方差关系D.无相关关系36.倡导“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管理方式的理论是( )A.X理论B.Y理论C.超Y理论D.Z理论37.凝聚力与群体生产率的关系取决于群体的( )A.绩效B.合作关系C.规范D.绩效规范38.鼓励和支持群体成员行为一致性的群体,比较容易引发( )A.群体促进效应B.协同效应C.从众效应D.社会惰化效应39.群体互动表现为建设性的时候,群体之间的状况是( )A.冲突B.迁就C.合作D.依从40.冲突较多,不太容易随机应变的群体是()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同质群体D.异质群体二、多项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人的心理活动B.一切人的行为规律性C.行为反应规律性D.群体心理规律性E.组织心理规律性2.组织文化的内容包括()A.共同的价值观B.组织目标或宗旨C.行为规范与规章制度D.组织变革策略E.作风及传统习惯3.群体结构变量主要包括( )A.正式领导B.群体规模C.群体任务D.群体构成E.群体能力4.任何一种领导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有( )A.领导者B.被领导者C.客观环境D.组织资源E.主观环境5.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对职工能产生直接激励作用的因素有( )A.工作上的成就感B.工作职务上的责任感C.和谐的人际关系D.良好的工作条件E.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和兴趣6.社会知觉包括( )A.对他人的知觉B.对人际关系的知觉C.对角色的知觉D.对因果关系的知觉E.对自我的知觉7.有效领导行为通常包括以下哪些步骤?( )A.计划B.委派C.贯彻D.奖惩E.评价8.依据归因论,人们一般可作出的归因内容包括( )A.努力程度B.能力大小C.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D.任务难度E.运气与机会9.一般来说,个人加入一个群体最常见的原因有( )A.地位需要B.自尊需要C.情感需要D.权力需要E.实现目标的需要10.人际反应特质包括( )A.包容的需求B.控制的需要C.感情的需求D.态度的需要E.气质的需要1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人的心理活动B.一切人的行为规律性C.行为反应规律性D.群体心理规律性E.组织心理规律性12.影响群体间协作程度的主要因素有()A.群体间的互相依赖性B.群体所从事任务的不确定性C.群体工作的时间D.群体的目标取向E.群体间的一致性13.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内动力主要包括( )A.心理活动B.心理能量C.内驱力D.心理特征E.心理环境14.任何一种领导活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有( )A.领导者B.被领导者C.客观环境D.组织资源E.主观环境15.最先被广泛应用到组织行为学中的有( )A.个体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人事心理学D.工程心理学E.教育心理学16.社会知觉包括( )A.对他人的知觉B.对人际关系的知觉C.对角色的知觉D.对因果关系的知觉E.对自我的知觉17.凝聚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群体行为的()A.效用B.效率C.效果D.效能E.效价18. 人的行为特点具有()A.适应性B.系统性C.多样性D.动态性E.可控性19.组织行为学所具有的学科性质有()A.边缘性B.系统性C.两重性D.针对性E.应用性20.人际反应特质包括( )A.包容的需求B.控制的需要C.感情的需求D.态度的需要E.气质的需要三、判断题1.个人权力与员工授权是最相容的。
()2. 按照勒温的观点,行为是个人人格和领导风格偏好的函数。
()3.期望理论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最协调一致的。
()4.人际关系理论认为非正式组织对生产力有影响。
()5.组织应避免和减少冲突。
()6.企业的单层管理组织结构的特点是:较宽的控制范围。
()7.领导者的权力来至于其职位。
()8.群体凝聚力发展缓慢,但是拥有它的小组却能够产生很高的小组业绩(但也可能产生很差的小组业绩)。
()9.目标设置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它能够改进业绩评价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0.态度是在信息与经验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11.工作满意度似乎不受文化的影响。
()12.团队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人员,他们松散地联系在一起,而每个成员都进行独立的工作。
()13.魅力型领导是与个人权利动力相结合时就变成非常有效的领导方式。
()14.一个企业任务反应在它的使命或目标当中。
()15.期望理论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最协调一致的。
()16.领导行为理论认为:领导效能取决于领导者不变的行为特征。
()17.组织在实施变革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阻力,但这些阻力都是可以克服的。
()18.态度是在可评价反应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19.在一个崇尚集体主义的文化氛围中,最适当的冲突管理办法是竞争。
()20.领导和管理包括非常类似的一些行动步骤。
()四、简答题1.在菲德勒理论中,三种主要的情景因素是什么?请分别给予解释。
2.态度的三个成分是什么?请分别予以叙述。
3.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简述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5.试述非正式群体对组织的影响6.简述非正式群体对组织的影响。
7.试述如何提高领导的有效性?8.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9.简述通经——目标理论的主要观点。
10.联系实际谈谈影响群体凝聚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群体凝聚力?五.案例分析题1.亚当斯是一家汽车车体工厂最终装配线的部门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