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两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两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范文两篇一、实现独立开课,加强对实验课重要性的认识以往有机化学实验与有机化学理论课合并开课,在期末总成绩中只占30%的比例,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不足,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自2012级开始,药学类专业学生的有机化学实验实行独立授课,同时增加学时,目前学时数为64学时。

有机理论课分两个学期开课,为了方便学生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对理论知识的更好掌握及运用,避免以往由于实验室场地、时间安排冲突和教学人员不足等实际问题而导致的实验课内容超前于理论课,而使学生上课目的性不够明确。

我们将有机实验安排在有机理论授课的第二学期,为了让学生能充分运用实验室教学资源,实行小班授课。

二、合理设置,实现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根据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我们在实验教学内容上进行了精心的选择和安排,教学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

基本实验操作训练部分占总学时数约40%,合成综合性实验占40%,研究性实验占10%,设计性实验内容占10%。

充分考虑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出现的顺序及频率,重要的实验操作至少要训练两次以上,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实验基本功打好基础。

为此前期我们安排熔点和沸点测定、常压蒸馏、水蒸气蒸馏、提取、色谱分离、折光率测定、旋光度测定、重结晶等实验,尽可能对各种基础操作进行训练。

运用前期所学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术,对物质进行合成,或对天然物质有效成分进行提取,然后对产品进行鉴定及含量分析,对学生实验技能的综合训练做到由浅到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因为有机实验授课安排在理论授课的后半段,在前期实验基础操作训练结束进行合成实验及设计实验时,理论授课大概已经进行至杂环化合物的章节教学,对于学生将理论教学知识运用于实验教学没有太大障碍,还有助于有机化学理论知识的复习及巩固,提高教学质量。

在学时安排上,实行弹性分布设置,不再是原来机械地一周固定几学时,而是根据实验内容选择相应的学时数,最短为3学时,最长为6学时。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探究摘要:化学实验是学生最自主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为学生创造了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情境。

新化学课程赋予了化学实验新的理念、新的目标与新的评价标准,这要求教师更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更好的实现化学新课程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课程理念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具备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实验技能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和科学思想等多种教学功能。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动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兴趣,实验越有趣味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即化学实验具有激发动机的功能。

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内心体验到他们亲自动手实践而带来的喜悦、惊讶和满足感,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化学变化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上来,有目的地激发和培养学生持久的认知兴趣,使之不仅成为做好化学实验的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教材安排了很多的“趣味实验”。

如“火系列实验”,包括:“火山爆发”、“魔棒点火”、“神蜡自燃”、“纸炮”、“烧不坏的手帕”、“水面鞭炮”等;“水系列实验”,包括:“神壶”、“宝瓶”、“化学酒店”、“一杯几色”、“密写墨水”、“水中火花”,还有化学振荡实验,碘的时钟反应,蓝瓶子实验等。

在实验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怀着强烈的责任感,注意探索实验教学的规律,启迪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便能为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增长,把素质教育落在实处。

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思维能力:现代化学实验教学倡导培养化学实验思维能力包括对实验课题和实验方案的理解,对实验活动的设计、决策、评价和概括,以及对实验事实、现象与结果的认知、判断、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化学实验思维是指个体凭借已有的化学知识经验,对有关的化学实验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复杂的加工处理,以理解实验课题、形成实验方案、获得化学概念、认识物质性质、揭示化学规律等的内在认知过程。

高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论文(十六篇)

高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论文(十六篇)

高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论文(十六篇)一、利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导入新的教学课程高中化学实验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辅助,更是他们学习化学的一种精神动力。

化学实验多表现为有趣、神奇的特点,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知识。

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这个特点,将一些小的化学实验作为一个课前导入来引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再通过知识的讲解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原理。

特别要注意的是,化学实验课堂引入一定要具有客观性和可观察性,让学生由现象出发,去探究本质。

这也就要求化学实验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教师一方面提问问题,利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

另一方面要将问题设置得有开放性,不能够随意抹杀每个学生的看法。

甚至可以给出学生多个假设,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向着更多方向去思考。

如果学生在理解实验主旨时出现偏差,教师要及时做出纠正。

因为课堂导入本来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如果出发点就是错误的话,那么就事与愿违了,甚至会导致不好的后果。

二、利用化学实验,要注重实验的生活实际性在很多人看来高中化学实验有一层神秘的面纱,不敢让人靠近,别人也休想轻易地了解他。

这种表面现象让很多人对化学实验“又爱又惧”。

特别是对于正在学习化学知识的高中生,也许他们内心很想去尝试做化学实验,可是繁琐的步骤、复杂的实验原理、种类多样的实验药品都成为阻碍他们的因素。

因此,教师在设计化学实验时,特别是一些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和记忆化学知识的一些实验,一定要简单化、生活化,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就去做这些小实验,那是最好不过的。

例如,在教学金属和非金属这一章节的时候,如果想要让学生对这两类物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就可以拿生活中最常见的铁和石灰石等来和酸做实验,然后通过反应现象的不同,或者是辅助产物验证的方法来将产物和现象做比较,从对比中对这两个知识都能够加强记忆。

而且在做铁与酸反应的实验时,可能会因为铁锈的原因而出现不同的现象。

而这又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机会,让学生了解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各种性质。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法论文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法论文

浅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法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科学。

任何一种化学理论的建立都离不开化学实验。

同时化学实验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

为改变传统化学实验教学的弊端。

近年来,本人试着设计并运用”设计思路、动手操作、创新探究、交流心得、反思得失”五步化学实验教学法,并取得可喜的成绩,具体做法如下:一、设计思路设计思路,就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要求学生上实验课前认真预习课本上的实验内容,上实验课时将预习所得以及自己对实验的想法或改进思路表述出来。

要求表述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要求、实验器材及药品。

实验装置(包括改进或自制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的重点、难点,实验用到哪些理论,自己有什么创意以及实验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等。

要求学生在演说以上内容时要特别突出一个”新”字。

如在说实验器材及药品时,要特别指出本节课新用到的仪器名称和药品名称是什么,它有哪些特性和用途,在说实验操作步骤时,要特别指出哪些实验操作是第一次遇到的,它应注意哪些等。

设计思路的形式一般有三种:一是”个人设计”,由教师指定一位学生说设计完本节实验的全部内容(优点是节省时间,缺点是对问题的把握往往会有偏颇);二是”接力设计”,由几个同学一个接着一个接着前面的同学设计继续完善,每人只完成实验内容的一部分;三是”分组设计思路”。

课前各实验小组对实验内容预习,讨论的基础上推选出自己的代表表述他们的设计思路(每个小组可以说设计一部分,也可以说设计全部)。

教师在学生表述设计时要把握一个原则:即简单易做的实验,采取”个人设计”或”接力设计”;烦琐、技巧性强,易出错的实验则采取”分组设计”。

二、动手操作动手操作,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教师应在学生设计的基础上,根据实验教学内容以境激情,预先设计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为什么”去做实验,借以引起学生兴趣,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作为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不断创新学习过程中成长为创新型人才,是教育教学改革为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

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素质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所以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如何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鼓励学生自己实验代替教师演示实验演示实验通常是由教师按部就班地进行示范给学生,毫无疑问,在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学生都会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感兴趣。

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学生对化学的兴趣不再满足于观察演示实验,他们迫切地希望自己动手做一做,自己去探索化学知识。

因此,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做些力所能及的演示实验。

比如,氧气实验室制法和性质实验中,在以前基本上由老师”包办”完成,学生被动地听讲,作笔记改为师生共同来做,让学生积极参与,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来操作,教师加以指点,将氧气性质的时候我教师演示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而让学生做木炭、硫等在氧气中的燃烧。

让学生积极参与演示实验,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动眼、动手、动脑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强烈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在实验中,获取喜悦,从而激发其创新的兴趣和激情。

二、鼓励学生大胆设想,让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究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通常是采用”告诉——验证j应用”的教学模式,采取”照方抓药”式的操作,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接收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与人的实际思维过程相悖,它不能使人的创造得到发展,而只会使人的头脑成为仓库。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甚至是”异想天开”,把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究性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8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8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8篇)第一篇:初中化学实验随想一、化学实验的“兴趣作用”要贯穿教学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

在绪言课中,我做了一个“烧不焦手帕”的实验。

将纯棉质的手帕完全浸泡到配置好的酒精溶液中。

用镊子夹住手帕的一角提起来,划着火柴点燃。

手帕上烈火熊熊,不一会儿火焰变小。

轻轻晃动几下,火焰熄灭,而手帕却完好无损!学生的兴趣来了,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地依赖于学习兴趣,其形象识记能力超过抽象识记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设计多做一些小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归纳。

同时成立了化学科技兴趣小组,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活动。

我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课时准备了一根形状奇特的洁净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学生看到了形状奇特的红色的铝丝,然后再给学生讲解其原理。

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感性认识,对其变化的认识更加清晰。

二、化学实验的危险性不要总挂在嘴边,实验时不要畏首畏尾,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化学实验中的危险平时对学生严格要求,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不懂要问,不可蛮干,熟悉实验室事故的急救方法和处理措施。

步骤多的实验,操作顺序要记熟,不可看一步做一步。

例如浓硫酸的溶解性实验,大家都了解浓硫酸有强腐蚀性,一开始做实验时可能有恐惧心理。

那么就先要求熟记浓硫酸溶解要领,然后演示时要稳健流畅,学生实际操作时搭配好人员并做好一切保护措施,实验的成功率就会很高。

又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过程中,应先通氢气,把试管内空气排净后再用酒精灯加热,当黑色氧化铜完全变为红色铜时,再撤酒精灯,等试管完全冷却后再撤掉氢气流。

这个实验经演示讲解后,我们用氢—灯—灯—氢四个字来表示,使学生很快掌握,并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其四个字顺序的含义及为什么。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也使教学工作如虎添翼有些实验通过多媒体去制作演示效果也不错,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和验满、浓盐酸的挥发性等等。

关于中学化学性实验教学论文

关于中学化学性实验教学论文

关于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讨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探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化学实验是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

化学实验为学生创设了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等教育功能。

化学实验的功能和探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本文就几个化学实验实例进行探究性教学。

一、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出发,以自然科学方法论为指导,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附图过程。

二、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设计实例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

如初中学习实验室制氧气时,将教材中实验1—6,1—7,1—8的实验顺序重新组合,先做实验1—6,1—8,学生看不到不加mno2的氯酸钾受热至熔化时缓慢放出氧气,而加入mno2后分解明显加快,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假说:①mno2本身分解放出氧气。

②mno2受热不放出氧气,但能改变氯酸钾的分解速度。

③氯酸钾与mno2反应生成氧气,这时再做实验1—7 (mno2受热不放出氧气),然后教师再借助录像媒体的实验录像,证明mno2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最后让学生归纳出结论。

这样优化组合后,实验的启发性的探究性就大大增加了。

2、次氯酸化学性质实验。

作为教师,可以挖掘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探究其中可转化为运用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内容,将其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如次氯酸化学性质的教学过程可设计为:实验:在氯水中滴加几滴石蕊试液(先变红,但很快退色)问题:石蕊试液为何先红后退色?假设:是氯水中的氯气,还是氯气中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氧化石蕊试液使其色呢?验证:向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分别放入干燥和湿润的石蕊试纸。

结论:学生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摘要:化学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方式,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验证性实验中变教师的灌输为引导,在学生实验中变对照步骤为设计探究实验,在家庭小实验中创造探究性的成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学生实验、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

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选好实验,用好实验,做好实验,为学生创设进行探究实验的必要条件,努力挖掘蕴含于教材中的可供探究的素材,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帮助学生打好进行科学探究必备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下面就中学化学实验的几种类型分别讨论如何进行探究能力的培养。

不妥之处,敬请指正!一、在验证性实验中变教师的灌输为引导中学化学实验很多为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

以前验证性实验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的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

然后再把实验现象、结果和已讲授的新知识作对应的比较。

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概括总结。

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看,长期、单一的选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妥当的。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与人的实际思维过程相悖的,他不能使人的创造得到发展,而只能使人的头脑成为仓库。

因此,教师在验证性实验教学中应对有些实验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进,把实验过程当作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注重引导学生有意的设计探究性试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如验证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性质时,教师可在“温度计结合带余烬木条”、“带余烬木条结合手感受试管温度变化”等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设计实验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既放热又放出氧气的性质体现出来,这时学生兴趣高涨,一改前面看客式的心态,积极讨论,多种方案浮出水面:如魔棒点灯、滴水生焰等。

新课程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新课程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新课程下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学化学教学是以物质为载体,以实验为基础,以规律、原理为中心展开教学,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为目标。

可见,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正确认识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认真研究新课程下的实验教学,进一步探索优化实验教学的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是每一位中学化学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它不仅是学生获取直观、生动感性的信息,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还是帮助学生认识化学规律、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其它任何内容所无法替代的。

这更要求我们化学教师重视新课程下的实验教学。

一、当前实验教学的不足当前的实验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明显不足的现象:受教师观念的影响,课时安排的冲击,还有应试的影响,教材中的一些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实验的活动时间得不到保证,主要表现为:只注重讲授实验原理,轻视实验操作技能;只注重实验的操作或演示而不重视实验过程中现象的分析;只重视按步骤操作的验证性实验而忽视了探索性实验,抹杀了学生探究创造的机会,使化学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认真研究新课程实验教学,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1、转变教学方式,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实验学习模式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注入式”为主,教师从主观出发,把学生看成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注知识,无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在这种教学方法下,教师仅仅起了一个现成信息的负载者和传递者的作用,而学生则仅仅起着记忆器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化学实验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探究的过程,化学科学的任何一项重大突破,无不是经过化学实验而获取的。

中学化学实验,虽然绝大多数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再认识,但从本质上看,这一过程正是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再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5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5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5篇)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篇一一、准确性———目的启示观察是通过视觉神经来对外部信息的一个接收与选择的活动,在这个环节中,观察者是否抓取到正确的信息将直接决定信息的有效性。

因此,教师在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时,首先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准确性,而这可以通过目的启示来实现。

目的启示的核心概念就是观察者在观察中要有强烈的目的性,要带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去观察化学实验,从而确保观察时能够正确聚焦与定位。

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为例,其中有一个实验是几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中燃烧的比较,用于实验的物质是红磷、木炭、硫、铁丝,实际上在实验中所代表的是烟、雾、光、火焰这四种不同形态物质的实质与区别。

除此以外,这个实验还说明了可燃物分别在氧气中燃烧与在空气中燃烧的不同区别,这些都是学生在观察时所要带着的目的。

不难发现,如果学生带着非常强烈的目的性去观察实验,就不容易被实验中其它无关紧要的现象或因素分散了注意力,能更好地聚焦于实验原理和实验结果本身,从而极大地提高观察实验的准确性。

二、全面性———多维思考由于实验一般是由两种及以上的物质共同作用的一项活动。

所以,从不同的物质角度出发,所观察得到的现象与结论也会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在观察实验时应当尽可能地全面和细致,而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多维思考。

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制取氧气”为例,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这一套装置中,虽然涉及到的实验器材不多,操作的环节也并不繁琐,但实验中却多有细节,一旦其中有一个细节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到实验结论。

比如,如果药品在试管的底部堆积,那么不但加热无法均匀,而且受热的面积也因此而增大了;如果铁夹在试管的中间部位夹着,那么加热就不能均匀地进行;如果试管口的位置在设置上向上倾斜,那么水就非常容易倒流,从而导致发生试管炸裂的危险;如果导管在试管内过于长,那么对于气体的导出就非常不利,等等。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论文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论文

浅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内容摘要:观察能力是人认识客观事物的某些属性和特征的能力。

观察是思维的源泉,对现象的感知越充分、越全面,就越有助于思维而获得真知。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是培养其他能力的基础。

对于刚刚接受化学启蒙教育的初中生来说,观察能力的形成不是自发的,主要靠老师的引导和启迪。

关键词:实验教学观察能力观察目的一、观察目的明确观察计划周详由于初中生对化学实验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课本中的实验明显伴随现象较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使学生了解应该观察什么,从哪些角度去观察。

比如:在第一节课上做的镁条的燃烧实验时,我首先让学生明确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化学变化的本质——生成新物质,并告诉学生在反应前、中、后要分别观察的主要现象的角度,这个实验使学生激发起了极大的兴趣,并且很容易就总结出了正确的结论;又如磷和氧气的反应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在全书中共出现了四次,从表面上看这四次的现象都是一致的,但,应该使学生明白这四次实验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使学生能透过表面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和目的所在,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和正确的观察方法。

同时在学习化学的初期,教师要对每一个实验加强指导,制定出指导学生观察的计划,讲清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提出具体的观察要求,指导观察的顺序和内容。

这样做,有利于一步一个脚印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逐步提高要求,直到教会他们能独立的根据实验内容和教学目标,确定观察的目的、观察的内容,自己制定出观察的计划。

二、指导全面观察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和方法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时,应养成学生“全面观察”的好习惯。

全面观察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从观察的对象来说,它包括反应物及其变化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实现物质变化的反应条件和所使用的仪器装置,教师的操作等;另一方面从观察者来说,它包括动用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即“全面观察”应包含着眼看(色、状)、鼻闻(气味)、手摸(软硬)、耳听(声音)等。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之我见摘要:化学上的许多理论和定律都是从实验中发现归纳出来的。

同时,化学理论的应用、评价也有赖于实验的探索和检验。

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作为突破口,科学探究不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中学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形式。

本文主要是从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反思和以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展望两个方面来阐述的。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反思教法研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从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化学实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化学的优势乃至生命之源。

如何发展实验教学的优势、挖掘实验资源,在实验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态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我们每一个化学教师应该深入探讨的问题。

为了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并贯彻于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现就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谈一点认识。

一、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反思现阶段评价化学教师的标准主要是考试分数,采取讲实验背诵实验的方法来完成实验教学,成绩也不一定很差,即使是做实验,也以演示实验为主,这种实验的常用模式为:教师讲清有关的知识点、方案、步骤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明确的告诉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把实验现象、结果与讲授的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概括总结。

实验报告也是为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整理、归纳,以使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记忆。

不管观察实验还是做实验都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是为了进一步掌握已学知识,或者是为了引入新知识。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学生一般只是被动地接受,巩固和检测知识,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力也未必得到锻炼和发展。

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角度来看,这种过分夸大了化学实验所起的验证知识、原理和培养实验技能的作用,而忽视了实验在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的探究功能的做法是极不合理的,是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

目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目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浅论目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著名化学家波义耳说:知识应该从实验中来,实验是最好的老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实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

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也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本文旨在调查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探求优化实验教学的策略,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1.化学实验是最生动、最直观的教学手段,能提供丰富、典型的感性材料,通过比较、分类、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等科学方法,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的化学概念;2.化学实验能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深刻理解和掌握化学基础理论;3.化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实践活动,有助于操作技能的熟练和综合能力的培养;4.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形式,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目前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往往是理论知识的“副产品”,基本上处于“照方抓药”、“验证前人已经得到的结果”的状况,操作也基本停留在“不敢越雷池半步”的规范上。

化学实验教学仍是薄弱环节,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存在一下问题1、办学条件还差,农村中学化学教师队伍不稳定现在许多农村中学办学经费严重不足。

且不说上网下载教学资料,一些学校连起码的打印纸张都难以向教师提供,不少化学教师根本就没有到外地参加学习或培训的机会。

且相当部分学校化学实验仪器破损、缺少严重,也几乎没有专门的实验员。

也有些学校则是“僧多粥少”,闲置了部分具有大专甚至本科学历的化学教师,他们中的这些人不是进了实验室就是去了教导处、图书室或是兼任其他的学科。

人力资源的不合理分配困扰和阻碍了部分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实验教研气氛不浓调查发现,在不少农村中学领导的心目中,化学是一门小学科、副科。

教导处在安排课程表时,不是把化学排在上午的最后一节,就是排在下午的第一节或最后一节;化学教师用在准备实验上的时间不给算工作量,而实验室里即使有人从事实验员的工作,多数也是管理房门而已,对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帮助不大;在对教师量化考评时,同样是一节课,化学科是语数外等学科工作量权重的80甚至更低……此外,由于多数学校的化学教师仅有1~2人,这也给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推门听课研讨及教案评比等活动中也缺少学科内的指导与交流。

高中化学实验性教学论文

高中化学实验性教学论文

浅析高中化学实验的探究性教学摘要:化学本身是一门培养学生动手的实验学科,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实验探究实施意义《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要“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探究学习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结合教学实践,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实验探究:一、为什么要倡导实验探究教学1.实验在化学学习中重要地位的需要。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化学实验既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最常见的有效教学方式,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和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之所以显得很重要,是因为实验过程中的许多因素都能刺激学生发现新知识,领悟许多道理;从实验与其他内容的横向联系上看,实验是学生形成概念、认识并理解化学原理的依据,是掌握化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方式。

2.素质教育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会体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使素质教育真正得到落实,教师必须主动地进行研究,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选择能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符合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

实验探究教学就是基于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3.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习方式转变的需要。

化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从强调知识内容向获取知识的科学过程转变,从强调知识内容向探求知识转变。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实验开展探究学习实验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主要渠道。

二、实验探究教学的功能和价值1.在学科中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化学实验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现象给学生提供生动、直观、多样的感性材料,虽然仅是认识的初步感知;但这些化学实验用生动、新奇的现象激发了学生进行积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动机。

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比较、概括、归纳、联想、发散、迁移、综合等思维加工,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论文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摘要】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探究。

本文对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实验的内容变化和呈现方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面对新教材新教学理念,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变化有效策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方法。

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学生获取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

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验探究,强调运用实验教学让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知识并形成能力,在许多抽象的化学基本理论教学中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形象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以此形成独立思考,阐明知识规律,养成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以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内容分析(一)新课程高中化学课程设置情况在新课程的高中化学课程中,化学课程包括《化学1》和《化学2》及《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等模块课程,化学实验贯穿于各个模块中;化学实验还单独作为一个课程模块——《实验化学》,以此来强化化学学科特征,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内容新变化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新课程教材中的很多实验增加或改变了一部分的实验内容。

在《化学1》的第一章就增加了“萃取、蒸馏”等基本操作实验,让学生在刚接触高中化学的时候学习并掌握最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必需的实验基本技能,从而使其树立利用实验学习化学的观念,为其进一步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在实验原理不变的前提下使实验操作简便、易于观察,并可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实验;在实验中将制法、性质、用途设计为一个实验,省时、省药,突出实验的整体性、综合性;从药品的选用、用量、实验的装置、尾气的处理的方面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三)新课程高中化学实验呈现方式新变化运用了一些新的实验呈现方式,如“实验活动陈述式”、“实验情景创设式”、“激疑质疑式”、“引导探究式”、“总结提炼式”等,无论哪种呈现方式,都试图体现实验呈现方式对“信息传递、内容表述、情景创设、诱发思维、行为驱动、情感调节、协同作用、教学引导”等实验教学功能的实现。

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重要性[论文]

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重要性[论文]

浅谈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摘要】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更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学习兴趣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而在教学中,我们必须运用各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化学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意识训练和科学方法训练的传统的极其有效的途径,新教材的编写中突出了化学实验创新和探究,增设了探究性实验、边讲边实验及家庭小实验等。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新教材在编写中也注意到了这点,它以图文清晰精美、文字优美生动、导语引人入胜而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

不仅如此,它还增补了一些家庭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

如:na2co3和nahco3的发酵实验、白纸显字、分子模型的制作、测定雨水的ph值,家庭自制原电池等。

这些实验取材方便、操作简易、现象明显、学生易于完成。

并且在每完成一个小实验的同时,能领略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诱发了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强烈欲望,从而激发了学生创新精神。

例如在学习蛋白质的性质时,向豆浆、牛奶中加入浓食盐水会发生什么现象?蛋清在开水中会有什么现象?毛发的燃烧会有什么气味等问题。

随着向学生提出一系列日常生活实例的设问,让学生感觉化学实际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觉得现有的知识不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好化学课的决心。

二、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化学实验中,教师要求学生观察到了什么就如实地反映什么,不以个人的解释或推断来代替物质及及其变化的真实情况;要求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尽可能地调动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从多方面进行观察。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论文]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原理、概念,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有关实验的教学中,除了加强对学生实验基本操作、仪器装置的教学外,更应注重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设计一些创新性实验,以托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为此,我们将有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的分组实验,把一些实验重新设计,改变原有的实验方法和实验装置,形成探索性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实验的有关原理及现象,强化实验教学,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改进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验装置是完成实验不可缺少的基本设备,教学中,对有些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创新后,可以达到装置简单、操作方便、可视度好、成功率高的目的。

例如:金属钠和水反应的实验,若改为带双孔橡胶塞的u型管,一个孔插入盛水的分液漏斗,另一孔插入带止水夹的导气管,金属钠盛放在u型管中。

这样改进后的装置,不仅操作简单,而且便于检验生成的氢气。

又如:实验室制甲烷,可改用碳化铝与水反应来制备,装置为带单孔橡胶塞的支管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此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

再如,实验室制乙炔,可改用乙醇和硫酸铜饱和溶液代替水与电石反应。

这样既减慢了反应速率又不会产生泡沫,还能除去硫化氢、磷化氢等杂质,防止空气污染。

另外,实验室制氧气时,可以有以下四种方法:(一)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受热分解;(二)加热高猛酸钾的化合物;(三)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四)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直接分解,通过分析、归纳、比较,上述方法中第四种从反应装置、反应条件、反应速率、产品纯度、经济成本、污染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其它几种。

故用第四种方法最佳,教学中,通过对实验装置及方法的如此改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还能让学生举一反三,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论文

探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新课程实施中就不能不重视发挥化学实验在提高学生能力素养中应有的作用。

教师应重视初中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通过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注意能力注意是人人都熟悉的一种心理现象“学生注意听课,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讲述: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他们的心理活动就指向和集中于教师的示范操作上,学生能专心致致地获取知识,引起注意,学习兴趣盎然,产生探求知识的强大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是使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以往有学生反映,学习化学难,对教材内容不理解,记不住他们在完成作业时屡见错误,常常是由于不注意或没有留心引起的,而创设趣味实验进行教学,效果就很理想”如在讲授酒精性质时,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展开手帕,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奇妙”的实验表演,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学生进人了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变演示实验为并进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进实验,是教师讲授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做实验、观察现象,让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参与教学。

如在讲解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时,学生对可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而不是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制取不理解,记不牢。

针对这一难点让学生做一组对照实验:在盛有大理石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和稀硫酸,发现在加入稀盐酸的试管中大理石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直到块状固体反应完,而在加入稀硫酸的试管中大理石表面开始时有少量气泡产生,但很快就没有气泡再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验性。

在化学教学中,许多概念、原理、规律的引入都是从实验展开并最终由实验加以论证的。

可以说,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教师和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技能的重要方法。

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有着举局轻重的作用。

从平常的教学实践中观察分析目前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如何加强化学实验教学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问题
一、前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

因此一直以来,人们对化学实验的教学都非常重视。

化学实验教学不仅仅可以是传授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同时也可以可以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对中学化学实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存在,中学化学的实验教学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受到足够的重视,作用得以充分的体现,而且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提高。

二、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笔者多年的实践教学中,经过观察和总结,笔者注意到在目前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化学实验教学
的提高,使其作用不能充分体现。

1、演示实验较多,分组实验较少
演示实验,是教师通过实际的实验演示,引起学生观察、思维,从而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演示实验能很清楚的给同学们表达化学知识,试验操作步骤,训练同学们观察能力等。

但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一方面时间紧内容多,另一方面许多化学实验存在着实验过程的危险性、实验现象的不明显性、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从而在教学中教师会把许多本该由学生完成的分组实验改为由教师完成的演示实验。

由教师精心准备的演示实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教师精心准备的演示实验确实比较安全、环保,有利于学生观察到准确的现象,得到正确的结论。

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剥夺了学生自己动手的权利,阻碍了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挥。

2、重视试验结果不重视试验设计过程
在中学化学课本上,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试验,都是已经设计好的。

学生基本上只要根据书上的设计步骤,机械操作就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完成试验报告。

更有甚者,在一些不太重视化学试验教学的学校,学生甚至是在没有得到结果的情况硬是套上去以完成实验报告,以应付老师的检查。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更关注结果的获得,而不去思考实验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长期的这种做法会使多数学生感到实验只是看看有趣,做做好玩,起不到化学实验对化学教学应有的作用。

化学实验教学中应该更多
的重视实验过程的设计,而不是单纯以追求实验结果为目标。

3、学生实验意识淡薄
实验意识是对实验的一种本质上全新的反映形式,是能够在头
脑中进行活动,并且能够将实验过程在头脑中产生的概念、思想、计划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使其行动更具有目的方向性和预见性的实验心理,实验意识包括实验准备意识、规范操作意识、实验知识的迁移应用意识等。

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化学实验在考试中所占分值低,注重于结果的考察,导致学生实验意识淡薄。

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经常看到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做实验、损坏仪器、浪费药品、不规范操作而导致许多实验做不成功等现象。

三、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1、重视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意识
学校应该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仅仅局限于应试考试,而应该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质。

首先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意识,从最基本的试验准备意识到规范操作意识,让学生能自觉地在每个实验前,预习实验过程,理解实验原理、明白实验操作过程,规范操作步骤,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实验习惯,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做实验的目的并不只是让学生学会某些实验操作,而是在熟悉这些操作和理解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突破教材地框框,大胆设想,寻找完成实验的最佳途径。

在学生意识形成后,教师可设计出一些知识迁移应用创新的问
题让学生进行探讨并提出一定的探索方案通过这类活动逐步培养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化学科学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对化学知识及规律的拥有欲,才能用心的主动的思考化学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所特有的集色、态、味、光、声于一体的强烈视觉刺激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如喷泉实验、爆炸实验、铝热反应、银镜实验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与此同时,在老师做完演示实验后,一方面可沿着试验步骤就实验中的问题对学生层层提问,激发他们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

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看完后重新做一遍,既能加深学生印象,提高操作能力,还能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不是还有
更好的方法?等等。

3、重视实验设计,开展探索性实验
我们应该把实验的关注重点从结果转移到实验设计过程上,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过程的设计、思考而不是那一份简单的实验报告。

探索性实验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爱好,启迪学生思维和创造。

我们可利用其独特的激趣、探究和创新功能,组织学习兴趣小组,设计探索性实验题,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积极探索试验设计过程。

如学习乙炔的实验室制法时,可以要求学生根据乙炔的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特点,自己设计一套制取乙炔的实验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参考教材的设计,但不能与教材完全相同。

学生完成
后,再组织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比较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优缺点等。

无论方案的好坏,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表扬和奖励,鼓励学生积极设计,主动思考,不再过分重视实验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