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囊剂的工艺流程

胶囊剂的工艺流程
胶囊剂的工艺流程

为300000级区

硬胶囊剂的制备工艺集锦

实验十三硬胶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硬胶囊制备的一般工艺过程,用胶囊板手工填充胶囊的方法;2.掌握硬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内容及方法。 二.实验提示 硬胶囊剂系指将药物盛装于硬质空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药物的填充形式包括粉末、颗粒、微丸等,填充方法有手工填充与机械灌装两种。硬胶囊剂制备的关键在于药物的填充,以保障药物剂量均匀,装量差异合乎要求。 药物的流动性是影响填充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对于流动性差的药物,需加入适宜辅料或制成颗粒以增加流动性,减少分层。本次实验采用湿法制粒:加入粘合剂将药物粉末制得颗粒后,采用胶囊板手工填充,将药物颗粒装入胶囊中即得。 制得硬胶囊按中国药典2000 年版胶囊剂通则中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查。 三.实验内容 1.药物颗粒的制备 【处方】双氯灭痛(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 )3.75g 淀粉浆10% (Starch paste )适量 淀粉(Starch )30.0g 【制法】将主药双氯灭痛研磨成粉末状,过80 目筛,与淀粉混匀,以10% 淀粉浆制软材,将软材过20 目筛制湿颗粒,将湿颗粒于

60~70 ℃烘干,干颗粒用20 目筛整粒,即得。 2.硬胶囊的填充 采用有机玻璃制成的胶囊板填充。板分上下两层,上层有数百孔洞。先将囊帽、囊身分开,囊身插入胶囊板孔洞中,调节上下层距离,使胶囊口与板面相平。将颗粒铺于板面,轻轻振动胶囊板,使颗粒填充均匀。填满每个胶囊后,将板面多余颗粒扫除,顶起囊身,套合囊帽,取出胶囊,即得。 3.质量检查 【外观】表面光滑、整洁、不得粘连、变形和破裂,无异臭。 【装量差异检查】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 平均装量装量差异限度 小于0.3g ± 10% 大于或等于0.3g ± 7.5% 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 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后,倾出内容物(不能损失囊壳),硬胶囊壳用小刷或其它适宜的用具(如棉签等)拭净,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得每粒内容物装量与平均装量。每粒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胶囊不得多于2 粒。并不得有1 粒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1 倍。 【崩解时限】崩解系指固体制剂在检查时限内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应通过筛网。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根据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为30 分钟。

胶囊剂的制备及使用

一、胶囊剂的制备及使用 (一)胶囊的分类 1、硬胶囊:按比例的原料药加后入药粉或辅料制成的粉末或颗粒囊。 2、软胶囊:按比例的药材提取物加辅料密闭于球形、椭球形囊。 3、肠溶胶囊:hi硬胶囊或软胶囊经药用高分子处理或其他方式。 (二)硬胶囊的制备 1、明胶物理性质的差异:骨明胶质地坚硬、性脆、透明度差。 皮明胶具有可塑性、透明,二者可混合。 2、明胶可分为:A类:经酸法处理制得,等电点pH:8.0-9.0 B类:经碱法处理制得,等电点pH:4.7-5.0 3、甘油符合药用规定,作用为增加胶囊韧性及弹性,保持水分,能防脆裂。 4、琼脂:增加胶液的凝结力,在无菌条件下,短时间用完。 5、食用色素:使产品易于识别和美观。 6、防腐剂:为尼泊金类,防胶液制备中的细菌繁殖。 7、香料:为0.1%乙基香草醛和不超过2%香柏油。 (三)制备空胶囊工艺:溶胶→制胚→干燥→截割→整理 其中规格标记再附。 (四)感冒软胶囊的囊壳制备处方:明胶、甘油、蒸馏水(100:35:80) (五)软胶囊剂的压制及生产设备 1、软胶囊经球磨机或胶体磨将内容物与辅料制成适于压制软胶囊内容物球磨机耗时且乳化效果差,多用胶体磨,其方法如下: (1)先将助悬剂加入油中,熔融。与药粉、其他辅料研匀,即得软胶囊剂的内容物。(2)软胶囊可以填充各类油类药物,也可以填充固体药物。西药软胶囊内容物成分:单一、多为肠溶性成分。 2、软胶囊的制备:胶料→增塑剂→水→附加剂 胶料:明胶、阿拉伯胶 增塑剂:甘油、山梨酯,单独或混合使用。 附加剂(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6%、对羟基苯甲酸丙酯0.04%的混合物。 色素:高肠溶性染料。 香料类,避光剂。

化药原料药CTD S

附件2 化学仿制原料药CTD格式申报资料撰写要求 一、目录 原料药 基本信息 药品名称 结构 理化性质 生产信息 生产商 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 物料控制 关键步骤和中间体的控制 工艺验证和评价 生产工艺的开发

特性鉴定 结构和理化性质 杂质 原料药的质量控制 质量标准 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的验证 批检验报告 质量标准制定依据 对照品 包装材料和容器 稳定性 稳定性总结 上市后稳定性承诺和稳定性方案 稳定性数据 二、申报资料正文及撰写要求

基本信息 药品名称 提供原料药的中英文通用名、化学名,化学文摘(CAS)号以及其他名称(包括国外药典收载的名称),应与中国药典或上市产品收载一致。 结构 提供原料药的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如有立体结构和多晶型现象应特别说明,应与中国药典或上市产品收载一致。 理化性质 提供文献(一般来源于药典和默克索引等)收载的原料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体包括如下信息:性状(如外观、颜色、物理状态);熔点或沸点;比旋度,溶解性,溶液pH, 分配系数,解离常数,将用于制剂生产的物理形态(如多晶型、溶剂化物、或水合物),粒度等。 列表提供与已上市产品或药典收载标准进行理化性质比较研究的资料。 生产信息 生产商 生产商的名称(一定要写全称)、地址、电话、传真以及生产场所的地址、电话、传真等。 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 (1)工艺流程图:按合成步骤提供工艺流程图,标明工艺参数和所

用溶剂。如为化学合成的原料药,还应提供其化学反应式,其中应包括起始原料、中间体、所用反应试剂的分子式、分子量、化学结构式,并明确反应副产物和副反应产物的产生及控制方法。 (2)工艺描述:以目前生产的最大批量为例,按工艺流程来详细描述各步工艺操作。列明各反应的设备、物料的投料量(重量、摩尔比)、反应条件(温度、时间等)、反应进程控制方法与指标、后处理方式、分离纯化的详细过程、各中间体的重量与收率,明确关键生产步骤、关键工艺参数以及中间体的质控指标。 (3)生产设备:列表提供本品实际生产线的主要生产设备的相关信息,如型号、材质、操作原理、正常的批量范围、生产厂、用于的反应步骤等,并说明与现有最大的生产批量的匹配性。如现有最大的生产批量所用主要生产设备与实际生产线的不一致,应提供相应的放大研究与验证的试验依据,以证明在实际生产线上能采用工艺验证报告或空白的批生产记录上的工艺稳定地生产出合格的原料药。 (4)说明大生产的拟定批量范围,如拟定的大生产的批量范围超出了目前生产的最大批量,应提供充分的放大研究与验证的依据。 物料控制 按照工艺流程图中的工序,以表格的形式列明生产中用到的所有物料(如起始物料、反应试剂、溶剂、催化剂等),并说明所使用的步骤。示例如下:

完整版年产2亿粒胶囊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药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药物制剂生产设备及车间工艺设计 胶囊剂车间设计题目:学生姓名:号:学级:班 :指导教师 12 年月2011 2 车间设计概述……………………………………………一. 2 .设计任务…………………………………………………二 2 生产制度…………………………………………………三. 3 四生产工序…………………………………………………. 5 物料衡算…………………………………………………五. 8 生产设备选型…………………………………………….六 七.车间设计说明 (13)

题目:年产2亿粒胶囊剂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一、车间设计概述 1.胶囊制剂车间 胶囊制剂车间主要从事的是胶囊剂的生产。该车间要求有一定的洁净度,在规定的洁净环境下进行混合制粒、干燥和整粒总混,胶囊填充、抛光选囊和内包装等工段的操作。按照生产流程进行合理布局,充分合理利用空间,同时减少各个工段之间的相互干扰。 2.设计目的 首先满足药品的工业化生产要求,按照生产工艺流程提供最佳布置。其次要始终贯彻GMP原则。 3.设计依据 - 1 - GMP、《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和国家关于建筑、环保、能源等方面的规范。

4.设计原则 在满足各项规范条件下,尽可能做到人、物流分开,不返流;选用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空调系统可以有效控制温湿度; 设计任务二、1.生产规模:2亿粒,片重0.3g 2.包装形式:胶囊剂,铝塑包装 生产制度三、年工作日:按单班考虑,8h/天;年工作日250天。 产年班生产月份备注品产产量名量12 10 11 9 1 2 3 4 5 6 7 8 / 称 kg 可41对2停停停按亿7.乙30303027产产272727产2725实酰粒32 d d d d 检d d 检检d d d 际氨修修修调基- 2 -

胶囊剂的制备

胶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硬胶囊剂的制备过程及手工填充硬胶囊的方法。 2.能进行硬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 二.实验原理 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固体制剂。主要供口服用,也可用于直肠、阴道等。空胶囊的主要材料为明胶,也可用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盐类、聚乙烯醇、变性明胶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以改变胶囊的溶解性或达到肠溶的目的。根据胶囊剂的硬度与溶解和释放特性,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与软胶囊、肠溶胶囊和缓释胶囊。硬胶囊剂的一般制备工艺流程为: 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充填空胶囊→质量检查→包装 1.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 空胶囊分上下两节,分别称为囊帽与囊体。空胶囊根据有无颜色,分为无色透明、有色透明与不透明三种类型;根据锁扣类型,分为普通型与锁口型两类;根据大小,分为000、00、0、1、2、3、4、5号八种规格,其中000号最大,5号最小。 内容物可根据药物性质和临床需要制备成不同形式的内容物,主要有粉末、颗粒和微丸三种形式。 2.充填空胶囊 大量生产可用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充填药物,填充好的药物使用胶囊抛光机清除吸附在胶囊外壁上的细粉,使胶囊光洁。 小量试制可用胶囊充填板或手工充填药物,充填好的胶囊用洁净的纱布包起,轻轻搓滚,使胶囊光亮。 3.质量检查 充填的胶囊进行含量测定、崩解时限、装量差异、水分、微生物限度等项目的检查。 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后,倾出内容物,硬胶囊用小刷或其他适宜的用具拭净;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内容物的装量(M1)与平均装量(M2),装量差异=M1-M2/M2。按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 胶囊剂装量差异限度

原料药工艺流程图和质量控制要点(1)

原料药工艺流程图和质量控制要点(1) ******片工艺规程 分发单位

目录 主题内容 (3) 适用范畴 (3) 引用标准 (3) 职责 (3) 产品概述 (3) 工艺流程图 (5) 处方和依据 (6) 原药材的整理炮制 (6)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8)

工艺卫生 (12) 质量监控 (13) 原辅料、中间体、成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4) 物料平稳 (26) 技术经济指标的运算及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26) 技术安全及劳动爱护 (27) 设备 (28) 17. 综合利用和环境爱护 (29) 18. 有关文件 (30) 附录 A 常用理化常数、换算表 (1)

1 主题内容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片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环境爱护等内容。本工艺规程具有技术法规作用。 2 适用范畴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片生产全过程。 3 引用标准 《中国药典》2000年版 国家药品监督治理局标准(试行)WS-541(Z-078)-2000 《药品生产质量治理规范》1998年(修订) 4 职责 编写:生产部、质量部技术治理人员 汇审:生产部、质量部及其他有关部门负责人 执行:各级生产质量治理人员及操作人员 监督治理:QA、生产质量治理人员 5 产品概述 5.1 产品名称 ******片Xiaokeping Pian 5.2 产品特点 5.2.1 性状 本品为绿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气香,味苦。 5.2.2 规格 每片重0.55g。 5.2.3 功能与主治 益气养阴,清热泻火,益肾缩尿。用于糖尿病。 5.2.4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8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5.2.5 贮藏 密闭,防潮。 5.2.6 有效期

胶囊剂习题答案

[A型题] 1.关于胶囊剂叙述错误的是() A胶囊剂分硬胶囊剂与软胶囊剂两种 B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 C药物装入胶囊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D可以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 E较丸剂、片剂生物利用度要好 2.下列药物中,可以制成胶囊剂的是() A.颠茄流浸膏 B土荆介油 C陈皮酊 D水合氯醛 E.吲哚美辛 3. 下列方法中,可用来制备软胶囊剂的是() A泛制法 B滴制法 C塑制法 D凝聚法 E界面缩聚法 4.下列宜制成软胶囊剂的是 A 挥发油的乙醇溶液 B O/W型乳剂C维生素E D橙皮酊E药物的水溶液 5.防止蘸胶时胶液流动性大可加入() A山梨醇 B十二烷基磺酸钠C二氧化钛 D琼脂E无法改变胶液流动性 6.硬胶囊在制备时药物的处理有一定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 A定量药粉在填充时需要多准备几粒的分量 B填充的药物如果是麻醉、毒性药物,应先用适当的稀释剂稀释一定的倍数再填充 C疏松性药物小量填充时,可加适量乙醇或液体石蜡混匀后填充。 D挥发油类药物可直接填充 E结晶性药物应粉碎后与其余药粉混匀后填充 7. 制备肠溶胶囊剂时,用甲醛处理的目的是 A增加弹性B增加稳定性C增加渗透性D改变其溶解性能E杀灭微生物 8.《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每粒装量与标示量比较,装量差异限度应在()以内 A ±5% B ±10% C ±15% D ±20 E ±25% [B型题] (1~4题) 空胶囊组成中各物质起什么作用 A增塑剂B增稠剂C遮光剂D防腐剂E矫味剂 1.二氧化钛 2.山梨醇 3.琼脂 4.乙基香草醛 (5~7题) A压制法B滴制法C压制法与滴制法D热熔法E模压法 5.滴丸可以采用()方法制备 6.胶丸可以采用()方法制备 7.块状冲剂可以采用()方法制备 [X型题] 1.下列关于胶囊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的水溶液与稀醇溶液不宜制成胶囊剂 B易溶且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制成胶囊剂。 C有特殊气味的药物可制成胶囊剂掩盖其气味。 D易风化与潮解的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E吸湿性药物制成胶囊剂可防止遇湿潮解 2.空胶囊的叙述正确的是()

原料药工艺流程图和质量控制要点

******片工艺规程 分发单位

目录 1.主题内容 (3) 2.适用范围 (3) 3.引用标准 (3) 4.职责 (3) 5.产品概述 (3) 6.工艺流程图 (5) 7.处方和依据 (6) 8.原药材的整理炮制 (6) 9.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8) 10.工艺卫生 (12) 11.质量监控 (13) 12.原辅料、中间体、成品、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14) 13.物料平衡 (26) 14.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及原料、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26) 15.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27) 16.设备 (28) 17. 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29) 18. 相关文件 (30) 附录 A 常用理化常数、换算表 (1)

1 主题内容 本工艺规程规定了******片生产全过程的工艺技术、质量、物耗、安全、工艺卫生、环境保护等内容。本工艺规程具有技术法规作用。 2 适用范围 本工艺规程适用于******片生产全过程。 3 引用标准 《中国药典》2000年版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标准(试行)WS-541(Z-078)-2000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 4 职责 编写:生产部、质量部技术管理人员 汇审:生产部、质量部及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 审核:生产部经理、质量部经理 批准:分管总助 执行:各级生产质量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 监督管理:QA、生产质量管理人员 5 产品概述 产品名称 ******片Xiaokeping Pian 产品特点 性状 本品为绿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棕黄色;气香,味苦。 规格 每片重。 功能与主治 益气养阴,清热泻火,益肾缩尿。用于糖尿病。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8片,一日3次,或遵医嘱。 贮藏 密闭,防潮。

保健品(胶囊剂)工艺规程

1产品概述 2处方和批准文号 3工艺流程图 4原药材的整理炮制 5制剂操作过程及过程控制要求 6原辅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7中间产品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8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9包装材料和包装规格、质量标准10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 11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12物料平衡、收率的指标及计算公式

产品概述 产品特点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容物为黄棕色粉末,气微香,味苦 功能与主治:具有改善睡眠功能。 用法与用量:每日1次,每次3粒,口服。 规格:每粒胶囊装0.35克。 有效期:二年 处方来源: 处方和批准文号 1 1.1 1.1.1 1.1.2 1.1.3 1.1.4 1.1.5 1.2 2 2.1 2.2 11254 7.0 g 192kg 11211 3.5g 96kg 11097 3.5g 96kg 11172 2.1g 58kg 11044 2.1g 58kg 合计 18.2g 500kg 制成胶囊 5 粒 处方 13.7 批准文号: 万粒

3 工艺流程图 1 浓缩 F 醇沉 成品检验 io万级洁净区

4.原药材整理炮制 4.1 炮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4.2 整理炮制方法 4.2.1 酸枣仁:除去杂质,粉碎成最粗粉。 4.2.2 桑椹:除去杂质。 4.2.3 合欢花:除去杂质。 4.2.4 五味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4.2.5 柏子仁:除去杂质。 5 制剂操作过程及过程控制要求 5.1 称量配料工序:按照每批处方量称量各种药材备用。 5.2 提取、浓缩 5.2.1提取:将已备好的五味药材称量复核,复核后的药材投入提取罐,加6倍量的饮用 水,浸泡2-3小时后,升温第一次煎煮,煎煮2小时后,放液,药液用300目滤布过 滤;第二次加4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放液,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放入贮罐静置2-6小时,备用。 5.2.2 一次浓缩:将静置后的上清液减压浓缩,真空度为-0.060?-0.085Mpa,温度为60C 芳C,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0?1.15时(60 C±5C测),收取浓缩液⑴,备用。 5.3 醇沉、二次浓缩 5.3.1醇沉:将浓缩液⑴ 打入醇沉罐中,加入95%勺乙醇,使药液的乙醇浓度达到75% 要求一边加入乙醇一边不断搅拌,静置16-24小时,备用。 5.3.2二次浓缩:将静置后的上清液,进行减压浓缩,回收乙醇,真空度为-0.060? -0.085MPa,温度60 C±5C,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时(60 C±5C测),收取浓缩液(2),备用。 5.4干燥 取浓缩液⑵ 真空干燥(真空度不低于-0.08Mpa,温度第一阶段为60C?80C,第二阶段为50C?70C)至水分V 4%收料,所得干膏,备用。 5.5粉碎、混合、过筛 将干膏用粉碎机粉碎(80目筛),粉碎时要求加入与硬脂酸镁、微粉硅胶一起粉碎,得细粉,在槽形混合机混合15-20分钟,混合均匀后,过60目筛密封备用,同时送 检,检验合格后分装,即得成品。要求室RHC 35%,T:18-26 C。 5.6胶囊填充及抛光 5.6.1将混合工序的混合粉在全自动胶囊填充机上用1号胶囊进行填充,每粒胶囊填充

保健品(胶囊剂)工艺规程完整

目录 1 产品概述 2 处方和批准文号 3 工艺流程图 4 原药材的整理炮制 5制剂操作过程及过程控制要求 6 原辅料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7 中间产品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8 成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 9 包装材料和包装规格、质量标准 10说明书、产品包装文字说明和标志 11设备一览表及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12 物料平衡、收率的指标及计算公式

1 产品概述 1.1 产品特点 1.1.1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容物为黄棕色粉末,气微香,味苦。 1.1.2 功能与主治:具有改善睡眠功能。 1.1.3 用法与用量:每日1次,每次3粒,口服。 1.1.4 规格:每粒胶囊装0.35克。 1.1.5 有效期:二年 1.2 处方来源: 2 处方和批准文号 2.1 处方 11254 7.0 g 192kg 11211 3.5g 96kg 11097 3.5g 96kg 11172 2.1g 58kg 11044 2.1g 58kg 合计 18.2g 500kg 制成胶囊5粒13.7万粒 2.2 批准文号:

3 工艺流程图 4.原药材整理炮制 4.1 炮制依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4.2 整理炮制方法 4.2.1 酸枣仁:除去杂质,粉碎成最粗粉。 4.2.2 桑椹:除去杂质。 4.2.3 合欢花:除去杂质。 4.2.4 五味子: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4.2.5 柏子仁:除去杂质。 5 制剂操作过程及过程控制要求 5.1 称量配料工序:按照每批处方量称量各种药材备用。 5.2 提取、浓缩 5.2.1 提取:将已备好的五味药材称量复核,复核后的药材投入提取罐,加6倍量的饮用水, 浸泡2-3小时后,升温第一次煎煮,煎煮2小时后,放液,药液用300目滤布过滤; 第二次加4倍量的水,煎煮1.5小时,放液,过滤,合并滤液,将滤液放入贮罐静置2-6小时,备用。 5.2.2一次浓缩:将静置后的上清液减压浓缩,真空度为-0.060~-0.085Mpa,温度为60℃ ±5℃,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15时(60℃±5℃测),收取浓缩液(1),备用。5.3 醇沉、二次浓缩 5.3.1醇沉:将浓缩液(1)打入醇沉罐中,加入95%的乙醇,使药液的乙醇浓度达到75%,要 求一边加入乙醇一边不断搅拌,静置16-24小时,备用。 5.3.2二次浓缩:将静置后的上清液,进行减压浓缩,回收乙醇, 真空度为-0.060~ -0.085MPa,温度60℃±5℃,浓缩至相对密度1.15~1.20时(60℃±5℃测), 收取浓缩液(2),备用。 5.4 干燥 取浓缩液(2)真空干燥(真空度不低于-0.08Mpa,温度第一阶段为60℃~80℃,第二阶段为50℃~70℃)至水分<4%,收料,所得干膏,备用。 5.5粉碎、混合、过筛 将干膏用粉碎机粉碎(80目筛),粉碎时要求加入与硬脂酸镁、微粉硅胶一起粉碎,得细粉,在槽形混合机混合15-20分钟,混合均匀后,过60目筛密封备用,同时送检,检验合格后分装,即得成品。要求室RH≤35%,T:18-26℃。 5.6 胶囊填充及抛光 5.6.1 将混合工序的混合粉在全自动胶囊填充机上用1号胶囊进行填充,每粒胶囊填充 0.35克药粉。(室RH≤35%,T:18-26℃) 5.6.2 填充后的胶囊用抛光机抛光。 5.6.3 抛光后的胶囊用双层防潮袋密封保存,备用。 5.7 包装 5.7.1 分装

FDA对原料药检查的流程

FDA对原料药的检查流程 、概述 "FDA是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的英文缩写,它是国际医 疗审核权威机构,由美国国会即联邦政府授权,专门从事食品与药品管理的最高执法机关。 FDA 是一个由医生、律师、微生物学家、药理学家、化学家和统计学家等专业人事组成的致力于保护、促进和提高国民健康的政府卫生管制的监控机构。就原料药而言,FDA检查目的是为了保证从国外进口的原料药的质量充分符合USP的要求,美国政府规定外国的药物生产 商向美国出口药物产品,除了要对该产品的样品进行质量检查之外,还要对药物制造企业的 相关设施进行检查才能做出批准与否的决定,FDA现场检查由此而生。FDA检查主要分为三 类:一是批准前的现场检查(Pre —approval Inspection) ,即我们通常说的"FDA检查”, 对新药和仿制药品的生产采取的检查行动;二是定期检查( Biennial ),对批准后的药品进 行定期的合规性检查,通常两年进行一次;三是基于投诉、召回或不良反应FDA临时决定进 行专门的检查或监督。 FDA检查的依据起源于是美国国会1938年颁发的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案(常缩写为FFDCA FDCA或FD&C ,该法案赋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监督监管食品安全、 药品、及化妆品的权力。关于药品方面,主要是受“食品、药物及化妆品法案”第501款 ⑻(2) (b)的管制,即所有药物的制造、加工和包装,均要严格符合cGMP的要求。GMP制度在联邦法规(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中的第210和第211条款中有具体规定。不过,自发布以来的GMP主要是为制剂药而制定的。在它的前言中说明:虽然它不是用于原料药,但有许多实例说明对原料药的GMP要求是与第211条款中所制定的要求很近似。因此,FDA 就采用第2ll条款作为规范来对原料药厂进行检查。在这点上,FDA对原料药与制剂药的要 求都是一样的严格,没有区别。1997年9月,国际协调会议(ICH :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0f Harmonization)公布了专为原料药制定的GMP草案,更切合原料药的生产实际。2001年8月,美国健康人类服务部食品药物管理局药物评价研究中心和生物制品评价研究中心与国际协调会议联合发布了用于活性药物成分(原料药)生产的GMF指指南:Guida nee for In dustry Q7A- Good Manu facturi ng Practice Guida nee for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 gredie nts) ,即Q7A GMP此后,FDA宣布以这个指南文件为原料药生产的GMF统一标准,并以此对原料 药厂进行符合性检查。 二.FDA检查流程 FDA检查通常由一位检查官和一位药物审查化学家或微生物学家到药厂进行 4 —5日的检查,FDA到药厂后,会和工厂人员先进行一个简短的见面会,在见面会上FDA会首先说明一下检 查的背景及检查安排,药厂由负责人向对方介绍所有出席会议人员,出席人员一般包括总经理、质量授权人及各部门的负责人,然后由药厂对工厂进行一个简要的介绍,让检查官对工

软胶囊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软胶囊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一、概述 硬胶囊: 系指采用适宜的制剂技术,将原料药物或加适宜辅料制成的均匀粉末、颗粒、小片、小丸、半固体等,充填于空心胶囊中的胶囊剂。 软胶囊: 系指将一定量的液体原料药物直接包封,或将固体原料药物溶解或分散在适宜的辅料中制备成溶液、混悬液、乳状液或半固体,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胶囊剂。 软胶囊剂具备的特点: ①掩盖药物、内容物不适的苦味,臭味等异味; ②生物利用度高; ③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④携带轻巧,食用方便; 缺点: 内容物是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等原辅料,均不宜制成软胶囊; 二、一般工艺 软胶囊的生产方法有压制法和滴制法两种; (1)滴制法:

滴制法制备软胶囊工艺流程图 (2)压制法: 压制法制备软胶囊工艺流程图 1.化胶★ 1确认各项设备是否完好; 2根据胶液配方和配置量,称取定量纯化水和甘油放入化胶罐中,搅拌均匀; 3加热纯化水和甘油(若为有色胶液提前配置好色素溶液加入罐中); 4待温度到60-70℃时,投入明胶,搅拌、溶解;

5待罐内的明胶完全吸水膨胀,搅拌均匀; 6开启真空泵,对罐内胶液进行脱泡; 7通过视镜观察罐内的胶液,脱泡至最少为止,关闭真空泵,打开排气阀; 8测定粘度和气泡量符合压丸要求后,用100目尼龙滤袋,滤过胶液到保温贮胶罐中,50-55℃保温备用; 2.配料★ 1确认各项设备是否完好; 2原辅料预处理(粉碎、过筛、混合); 3配料罐中配料(确保料液的混合均一度); 4待软胶囊内容物符合要求后,出料、备用; 3.压丸★★ 1确认设备运行正常; 2将胶罐的放料口与主机箱连接,胶管外用加热套包裹保温; 3调节胶皮至合适的厚度; 4加料,用加料勺把料液加入到储液盒中; 5按要求调节内容物装量; 6调整压丸机各项参数,确保压制成型的丸子达到预设的质量要求; 7正常丸进转笼进行初步定性、干燥; 4.定型、干燥★ 托盘干燥 转笼干燥 5.洗丸 石油醚、95%乙醇、乙醚等 6.拣丸 人工拣丸,机器拣丸 7.检测分装 三、质量控制点 1、仪器要定期校验,并要有校验记录及校验合格证,操作人员使用前应对仪器进行检查。 2、配料及化胶前应先核对原辅料及胶皮处方中的品名、规格、代号、批号、生产厂家、包装情况。 3、投料量按生产指令单计算、称量及投料必须双人复合,操作人及复核人均应在记录上签完整姓名。 4、物料的细度,操作过程中不能混入异物。 5、要确实保证原辅料的品种、数量含量的准确无误。 6、保证投料的准确性,化胶的真空度,化胶的温度和时间,控制化胶的粘度、水分。 7、投料后严格按化胶岗位标准操作,控制真空度、温度及时间。

复合维生素B胶囊的制备

复合维生素B胶囊的制备 胶囊剂的定义:是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而制 成的固体制剂。胶囊剂多为口服给药,也有供腔道用胶囊剂,吸入用胶囊剂等。【实践目的】熟悉压制法制维生素B软胶囊 【实践内容】 [处方] 维生素B1 160mg 维生素B2 150mg 维生素B6 120mg 维生素B12 0.27mg 烟酸 660mg 泛酸 485mg 大豆油 84.25g制成100粒 工艺流程图:

[操作过程及条件] 1.配料称量处方量的维生素溶于等量大豆油中,搅拌使其充分混匀,加入剩余的处方量的大豆油混合均匀,通过胶体磨研磨三次,真空脱气泡;在真空度0.10mPa以下和温度90~100℃进行2小时脱气。 配料间保持室温18~25℃,相对湿度50%以下。 2.溶胶按明胶:甘油:水=2:1:2的量称取明胶、甘油、水总量的0.4%的姜黄素;明胶先用约80%水浸泡使其充分溶胀后,将剩余水于甘油混合,至煮胶锅中加热至70℃,加入明胶液,搅拌使之完全熔融均匀(1~1.5h),加入姜黄色素,搅拌使混合均匀,放冷,保温60℃静置,除去上浮的泡沫,滤过,测定胶液黏度,使胶液黏度均为40mPa﹒s。 3.制片压丸将上述胶液放入保温箱内,温度保持在80~90℃机压制胶片,将制成合格的胶片及内容物药液通过自动旋转制嚢机压制成软胶囊。自动旋转制嚢机生产过程中,控制压丸温度35~40℃,滚模转速3r/min左右;控制室内温度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40%以下。4.定型及整形将压制的软胶囊在网机内20℃下吹风定型,待定型4小时后,整形。 5.洗擦丸用乙醚在洗擦丸机中洗去胶囊表面油层,吹干洗液。 6.干燥晾丸将已经乙醇洗涤后的软胶囊于网机内吹干约6小时。 7.检查与包装检查剔除废品后包装。

车间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胶囊剂工厂设计,制药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中南大学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制药工程设计 题目年产2.5亿粒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学院 专业班级 2010年12月

制药工程设计任务书 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设计题目:年产2.5亿粒胶囊(硬胶囊)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设计时间:2010.11.22-2010.12.10 指导老师: 设计内容和要求: 1.确定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 2.物料衡算、设备选型(按单班考虑、片重按0.5g计;要求有湿法制粒 铝塑包装)。 3.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成果: 1.设计说明书一份。包括工艺概述、工艺流程及净化区域划分说明、物料衡算、工艺设备选型说明、工艺主要设备一览表、车间工艺平面布置说明、车间技术要求; 2.工艺平面布置图一套(1#图纸); 3.工艺管道流程图

目录 第1章硬胶囊剂生产工艺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项目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生产方法及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生产制度、规模及包装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生产制度、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包装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工艺流程制定的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生产工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3章物料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4章生产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生产设备选型的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生产设备选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制药设备GMP设计通则的具体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生产设备选型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主要生产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车间(设备)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车间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车间平面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车间布置平面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车间产尘的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车间排热、排湿及臭味的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4参观走廊的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5 安全门的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设备的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6章采暖通风与空调公用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设计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洁净室换气次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洁净室压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正压风量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6.6 噪声................................................................................................... 错误!未定义书签。 6.7 通风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结束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8章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胶囊剂的制备实验报告两篇

胶囊剂的制备实验报告两篇 胶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硬胶囊剂的制备过程及手工填充硬胶囊的方法。 2.能进行硬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 二.实验原理 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固体制剂。主要供口服用,也可用于直肠、阴道等。空胶囊的主要材料为明胶,也可用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盐类、聚乙烯醇、变性明胶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以改变胶囊的溶解性或达到肠溶的目的。根据胶囊剂的硬度与溶解和释放特性,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与软胶囊、肠溶胶囊和缓释胶囊。硬胶囊剂的一般制备工艺流程为: 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充填空胶囊→质量检查→包装 1.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 空胶囊分上下两节,分别称为囊帽与囊体。空胶囊根据有无颜色,分为无色透明、有色透明与不透明三种类型;根据锁扣类型,分为普通型与锁口型两类;根据大小,分为000、00、0、1、2、3、4、5号八种规格,其中000号最大,5号最小。 内容物可根据药物性质和临床需要制备成不同形式的内容物,主要有粉

末、颗粒和微丸三种形式。 2.充填空胶囊 大量生产可用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充填药物,填充好的药物使用胶囊抛光机清除吸附在胶囊外壁上的细粉,使胶囊光洁。 小量试制可用胶囊充填板或手工充填药物,充填好的胶囊用洁净的纱布包起,轻轻搓滚,使胶囊光亮。 3.质量检查 充填的胶囊进行含量测定、崩解时限、装量差异、水分、微生物限度等项目的检查。 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后,倾出内容物,硬胶囊用小刷或其他适宜的用具拭净;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内容物的装量(M1)与平均装量(M2),装量差异=M1-M2/M2。按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 胶囊剂装量差异限度 贴符合要求的标签。 三、材料和仪器

原料药生产GMP流程

GMP车间流程 一.物料管理:包括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等; 目标:(1)预防污染,混淆和差错; (2)确保储存条件,保证产品质量; (3)防止不合格物料投入使用或成品出厂; (4)控制物料的追溯性,数量,状态和效期; 内容:(1)规范购入:药品生产所用物料应符合药品标准,包装材料标准或其他有关规定,不得对药品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药品所用物料应从符合规定的单位购进,并按规定验收入库;可通过以下措施来保障:供应商的选择和评估,定点采购,按批验收和取样检验; (2)合理储存:物料的储存需按其性质分类贮存,在规定条件下贮存,在规定期限内使用及贮存期的养护 ①分类原则:常温,阴凉,冷藏及低湿等分开;固体,液体原料分开储存; 挥发性物料避免污染其他物料;特殊物料按相应规定储存和管理并 立明显标志; ②储存条件:温度:冷藏:2~10℃阴凉:20℃以下常温:0~30℃ 相对湿度:一般为45%~75%;特殊要求按规定储存; 储存要求:遮光、干燥、密闭、密封、通风等; ③使用期限:物料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无规定使用期限的,其储存一般不超 过三年,期满后复检; ④仓储设施及养护:储存区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用于存放物料, 中间产品,待验品和成品,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差错和交叉污染;仓储区要保持清洁和干燥,照明通风及温湿度的控制应符合储存要求并定期监测; (3)控制放行与发放接收:①物料状态与控制:待验:黄色,处于搁置等待状态;合格:绿色,允许使用或被批准放行;不合格:红色,不能 使用或不准放行; ②发放和使用:质量管理部门依据物料的购进情况及检验结果确定 物料是否被放行,依据生产,包装指令发放,发放领用应复核,及 时登记卡,帐,便于追溯,物料的拆零环境应和生产环境相适应, 防止污染,做到先进先出,近期先出; ③中间产品的流转:为避免物料在传递的过程中出错,应按规程操 作,及时正确标志、发放、接收、认真复核并做好记录; ④成品放行:放行前质量管理部门应对有关记录进行审核,包括配 料,称重过程的复核,各生产工序检查记录,仪器设备操作记录, 清场记录,中间产品质量检验结果,成品质量检验结果等,符合要 求并有审核人签字方可放行;未经审核批准的成品不得发放销售; ⑤特殊物料的管理:成品标签应由专人保管,凭批包装指令发放, 按实际需求量领用,标签要计数发放,领用人核对,签名,使用数, 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与领用数相符,印有批号的残损或剩余标签应 有专人负责计数销毁,标签发放使用销毁应有记录;剧毒品及贵重 物品应专人专柜,双人双锁保存; (4)有效追溯: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均要建立系统唯一的编码,以区别于其他所有种类和批次:①物料的编码系统:物料代码:通过物料代 码能有效识别物料的种类,具体名称,规格及其标准,根据物料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