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检定(校准)管理操作规程
设备计量检定,校准及管理制度

设备计量检定,校准及管理制度第一部分: 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检测过程的精确度和可信度,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以及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设备(以下简称“被测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及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周期,制定相应的计量检定、校准计划,并按照计划执行。
第四条本单位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工作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确保检定、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条本单位的计量检定、校准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经验。
第二部分: 计量检定管理第一章定检周期和方法第六条本单位应根据设备的特性和用途,以及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确定设备的计量检定周期和方法。
第七条对于标准计量设备,应按照国家标准或下级计量检定机构的规定,进行定期检定,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对于非标准计量设备,应根据设备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量检定方法,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九条本单位应当建立设备计量检定档案,记录设备的计量检定信息,包括检定日期、检定结果以及检定机构等,并进行定期复查和更新。
第二章检定机构选择与评估第十条本单位应当选择具备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工作,并与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当定期评估所选择的检定机构的能力和服务质量,确保其能够满足本单位设备的计量检定需求。
第十二条本单位可以委托检定机构对设备进行初次检定或关键参数的复检,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三条对于存在测量不确定性的设备,本单位应当与检定机构共同研究,制定相应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第三章计量检定记录和报告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当建立设备计量检定记录和报告的标准格式,包括检定日期、检定结果、检定周期等,并加以保管和管理。
第十五条设备计量检定记录和报告应当包括检定人员的签字和检定机构的盖章,以确保其真实性和可信度。
试验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试验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校准管理制度实验仪器设备是科研和实验室工作中的重要工具,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实验结果的精准度和可重复性。
为了保证实验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准确可靠,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计量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下面将从计量检定与校准的概念、管理流程、具体操作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计量检定与校准的概念计量检定是指通过对仪器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判断其是否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的过程。
而校准是指通过与已知标准或者与其他准确设备进行比较,来确定仪器设备的测量误差并进行调整的过程。
计量检定与校准是确保仪器设备准确度的重要手段。
二、计量检定、校准管理流程1.确定检定、校准周期:根据仪器设备的用途、精准度要求和工作环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检定、校准周期。
2.选择合格的检定、校准机构:选择具备国家资质认证的检定、校准机构进行检定、校准工作。
3.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检定过程中,对仪器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确定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4.发布检定报告:检定机构将检定结果编制成检定报告,报告中包括检定结果、检定误差、重要参数等信息。
5.编制校准记录:根据检定报告的结果,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记录校准后的测量误差和调整方法。
6.建立校准档案:建立仪器设备的校准档案,包括校准日期、校准机构、校准结果等信息。
7.定期复检:按照制定的检定、校准周期,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复检,以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三、具体操作细节1.仪器设备管理:建立统一的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借用、维护保养、备品备件等,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2.管理制度培训:对实验人员进行计量检定和校准的相关培训,提高其对仪器设备计量检定和校准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3.检测仪器设备性能: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对仪器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包括精度、重复性、稳定性、测量范围等。
4.校准方法选择:根据仪器设备的不同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合的校准方法,确保校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5.数据分析和处理:对检定和校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识别异常数据,确保报告和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规程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规程1.目的:确保关键计量设备达到规定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稳定度并符合预期要求。
2.范围:计量器具流转的全过程。
3.责任人:计量管理人员、计量检定人员、计量设备使用人员。
4.内容:4.1计量设备的分类管理:4.1.1企业应根据计量检测管理的要求和实际使用情况,实行“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区别管理,全面监督”的管理办法。
计量设备由计量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编写计量设备管理目录,对计量设备进行统一编号,按编号将计量设备登记,编制“计量设备管理台帐”。
4.1.2计量设备均须按A、B、C三类管理方法进行分类管理。
4.1.2.1A类计量设备:企业用于量值传递的最高标准(标准器及标准物质),<<计量法>>规定的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环境监测、医疗卫生方面的,并列入强制检定计量设备管理目录的计量设备列入A类管理。
4.1.2.2B类计量设备: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工艺控制检测中有准确度要求的计量设备,企业内部核算的能源、经营管理等方面所使用的计量设备,以及其它对数据有准确度要求的计量检测设备、器具等列入B类管理。
4.1.2.3C类计量设备:固定安装与设备配套难以拆装的计量设备,对计量数据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用计量设备,性能稳定不易变化的、低值易耗损的计量设备,国家明令允许一次性使用的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计量设备列入C类管理。
4.2.计量设备性能的确认:4.2.1企业可以根据计量设备管理目录及具体使用情况,对不同管理类别的计量检测设备,分别采用检定、校准、验证的方法进行管理,以确定计量检测设备的性能是否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4.2.2对有强制检定要求的计量检测设备,必须由上级计量部门定时、定点检定;其它计量检测设备可根据计量设备管理目录、技术指标或是否处于满足预期要求的状态进行确认和评定。
4.3.检定、校准与验证的分类:4.3.1入库验收检定:应检查计量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及标志是否正确,产品合格证、说明书及有关技术资料等是否齐全,合格证是否在有效期内,检查计量设备的外观(无撞击,无破损)等,必要时还需对检测误差等项目进行检定或全项目检定。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一、引言本规程旨在规范计量设备检定过程,确保检定结果准确可靠。
凡参与计量设备检定的相关人员均应按照本规程执行。
二、检定前准备1. 检定人员应对待检计量设备进行全面了解,包括其测量原理、技术参数等。
2. 检定人员应检查待检计量设备的外观,确保其无损坏、污渍等现象。
3. 检定人员应查阅相关标准规范,并准备好相应的检定仪器和工具。
三、检定操作流程1. 检定人员应按照检定标准的要求,连接待检计量设备和检定仪器。
2. 检定人员应按照检定标准的要求,对待检计量设备进行零点调整。
3. 检定人员应按照检定标准的要求,对待检计量设备进行校准。
4. 检定人员应按照检定标准的要求,记录待检计量设备在各个测量点上的检定结果。
5. 检定人员应对检定结果进行评估,判断待检计量设备是否合格。
6. 如发现待检计量设备存在问题,检定人员应及时报告,并进行相应的修理或更换。
四、检定结果处理1. 检定人员应根据检定结果,填写相应的检定报告,并签名确认。
2. 检定报告应包括待检计量设备的信息、检定结果、评估结果等内容。
3. 检定报告应报送给相关部门或单位,并留存备案。
五、检定记录管理1. 检定人员应将检定过程中的所有记录进行归档,包括检定报告、原始测定数据等。
2. 检定记录应按照规定的时限进行保存,以备后续查阅。
3. 检定记录应进行保密处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六、设备维护与定期检定1. 检定人员应定期对已检定的计量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2. 检定人员应按照规定的周期和要求,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检定。
3. 检定人员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故障的计量设备,确保其正常可靠运行。
七、附则本规程是对计量设备检定操作的详细规定,凡涉及略有不符的情况,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处理,但必须保证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八、总结本规程从检定前准备、检定操作流程、检定结果处理、检定记录管理、设备维护与定期检定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确保计量设备检定工作的有效进行,提高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计量设备的正常使用。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管理规定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管理规定受控状态:文件编号修订状态: A0分发号: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会签与修订页:1 目的对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实施统一管理,确保在用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的管理。
3 职责3.1计量中心负责计量器具周期检定的统一管理,各部门予以配合。
3.2 各使用部门负责本部门在用计量器具的巡回检查。
4 工作程序4.1检定: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具检定证书。
4.2 校准: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4.3 建立计量器具台帐4.1.1 计量中心负责对本公司计量器具实施统一管理,由计量管理员统一编制计量器具台帐。
全公司所有计量器具,不论其管理性质如何,均应纳入计量器具台帐。
4.1.2 凡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由计量管理员统一登记,报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检定机构申请强制检定。
4.4 制订周期检定计划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由计量管理员负责制订,其检定机构和检定周期按下列原则确定;a)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机构由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指定,检定周期由执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确定;b)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机构和检定周期由计量管理员按《计量器具管理目录及分类管理办法》的规定确定;c)自校计量器具按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管理办法处置。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在用计量器具周检计划表”)应经计量中心主任审核,质量总监批准。
4.5 实施周期检定4.5.1 根据“在用计量器具周检计划表”,计量管理员应按月通知(“计量器具周检通知单”)使用部门拆卸计量器具并组织检定,各部门予以配合。
对确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送检的,使用部门应及时和计量管理员联系,商定具体送检日期,但不得以此为由拒绝周期检定。
计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程序

修订记录目录1 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适用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职责.......................................................................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相关内容及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定期检定(校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检定(校准)结果的处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相关文件和记录............................................................. 错误!未指定书签。
1 目的确保本公司所有在用计量设备量值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在用计量设备。
3 职责3.1计量室负责做好周期检定计划。
3.2专职计量员负责外送检定事宜。
4 相关内容及要求4.1定期检定(校准)4.1.1计量室负责确定溯源机构、确定测量确认间隔和调整确认间隔的审批、监督、管理,并负责外送检定计量器具的确认间隔计划。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1 目的规范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管理,确保量值传递的统一性、准确性和可靠性.2 适用范围适用公司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管理。
3 职责3。
1 分管领导负责批准公司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计划,监督检查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工作.3。
2 各生产厂(公司)厂长(经理)、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按计划组织安排本部门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工作。
3.3 企管部负责审核公司计量器具检定(校准)计划,监督管理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工作.3。
4 计量检定室a)负责拟定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计划;b)负责强检计量器具的送检工作;c)负责压力、温度仪表及玻璃量具的检定(校准);d)负责统计分析检定计划完成率,并提出相应的处置意见。
3。
5 各生产厂(公司)电气、仪表、质检等部门a)负责本部门计量器具的维护维修;b)负责本部门送检计量器具的拆卸、安装;c)负责配合计量检定室做好现场检定(校准);d)负责本部门自校计量器具的校准.3。
6 零配件仓库负责计量器具入库前的送检、发放管理。
4 管理程序及要求4。
1 检定(校准)计划4。
1。
1依据《计量器具ABC分类管理办法》,在完成计量器具ABC分类的基础上,由计量检定室于上年度12月20日前编制完成年度检定(校准)计划,经企管部审核,报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4。
1。
2 计量检定室根据年度检定(校准)计划,编制月度检定(校准)计划,以《计量器具送检通知单》(一式两份)送至各生产厂(公司)厂长(经理)、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双方签字确认。
4。
1。
3因计量器具ABC分类调整或因实际需要调整检定(校准)计划的,由计量检定室按规定对检定(校准)计划进行适时调整后执行。
4.1.4C类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2~4倍。
4。
2各使用(维护)部门按计划送检的计量器具,应检查确认完好、清理干净。
计量检定室收到送检计量器具后,应进行登记。
4.3 新购计量器具的检定4。
3.1新购计量器具入库前,由零配件仓库送计量检定室检定。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规程⼀、⽬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管理规程。
⼆、适⽤范围本规程适⽤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三、职责QC检验⼈员:确保校准检查⼯作能够及时执⾏,使⽤前检查仪器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进⾏仪器的开机校准⼯作。
设备管理部:负责计量仪器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
负责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送检⼯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设备管理部部长: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QC主管: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并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规程的批准执⾏。
四、内容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1.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分为外部检定校验和内部校准。
外部检定校验由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执⾏;内部校准主要针对必须进⾏开机校准才能运⾏的仪器的校准,该校准由QC检验员进⾏。
2.外部检定、校准的管理2.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统⼀要求进⾏计量检定及校准。
2.2质量管理部QC检验员每年年底对下年度需要购进并校准的玻璃器具(容量瓶、移液管等)提出计划,报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备案。
2.3质量管理部确定需要进⾏检定校验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录、检定⽅式(见附表),且每年⼀次进⾏跟踪和修改。
2.4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负责编制检验⽤仪器设备的年度计量检测计划表,按计划定期组织进⾏检定或校准。
在距检定⽇期⼀个⽉或半个⽉以前,由计量管理员统安排检定及校准,相关记录及校准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或校验证书由计量管理员统⼀保管。
2.52.5.1经检定、校准合格的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期间,均使⽤绿⾊的“合格”标识。
且标识完好。
2.5.2标识粘贴在仪器设备的明显位置以表明其状态,标识上有仪器设备的检定编号及有效期。
2.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2.6.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使⽤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计量检定安全操作规程

计量检定安全操作规程1 目的规范员工行为,实现设备操作标准化,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计量器具检定与维修作业。
3 内容与要求3.1计量检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取得相应资格证方可上岗。
3.2工作前必须按要求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3.3检验电学计量仪器仪表时,要了解所检定仪表的性能,接线完毕后(必须接好安全地线),经两人检查确认无误,方可通电检定校验,如遇不正常现象应立即断电检查。
3.4使用维修调压器、变压器必须首先分清一、二次端子,不许反接,以免造成事故。
3.5检定电流互感器(CT)、电压互感器(PT)时,应防止CT开路,PT短路,以免造成损坏。
3.6使用的电烙铁要放置距工作物远一些的地方,人离即断电;要经常检查电烙铁或其他设备的绝缘情况,以免漏电,焊接精密电子元件时,电烙铁应接地线。
3.7对于正在修理的各种计量器具或仪表,离开时零部件必须加盖防护罩,以免丢失、打坏或其他杂物落入。
3.8计量仪表及自动化仪表的信号线和电源线不允许共用一根电缆或一条电缆管,必须分开并加以屏蔽,以免影响计量精度或造成仪表损坏。
3.9精密计量器具应轻拿轻放,避免产生碰撞、颠簸、震动,避免温度的剧烈变化,应在其规定的温度、湿度、粉尘、震动的环境中存放和使用,以免影响精度和损坏。
3.10对计量仪器、仪表检查、修理时,必须首先熟悉了解设备技术资料、工作原理,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严禁盲目拆卸和焊接,以免造成设备和元件损坏,扩大故障范围。
3.11计量器具应严防锈蚀,不准用手直接触摸器具、标准量具、标准量块、仪器、研磨工作面及光学仪器的镜头。
3.12计量仪器使用完毕后,应解除一切负荷,并应妥善保存,以免损坏。
4 相关文件和记录4.1《检定记录》4.2《安全风险评价表》。
计量器具校准或检定管理制度

目的:为了加强计量器具类监督管理,保障计量、监测数据准确,为药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证,制定本制度。
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计量器具类、温湿度监测设备(包括温湿度监控探头、温度记录仪等)。
责任:质管员、养护员对本制度实施负责。
内容:
1、质量管理部必须对计量器具类、温湿度监测设备建立档案,包括管理台账、购货发票,使用说明书、合格证、保修卡、使用记录,检定记录等内容。
2、公司新购置、修复安装、调试的强检计量器具,必须先经法定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所有在用计量器具(台秤磅),温湿度监测设备(温湿度监控探头、温湿度记录仪等)必须严格按规定每年进行一次检定或校准,检定率达100%,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并标贴“合格证”。
4、发现仪器设备损坏或出现故障时,应停止使用并及时检修,做好记录。
对暂停使用的计量器具应办理报停手续,挂停用牌。
经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应及时将处理结果在计量器具管理台账上注销,同时报质管部备案。
5、计量器具及温湿度监测设备的校准或检定,由质管部委托具有法定资格的计量检测机构进行,并由该机构出具检定或校准合格证。
6、精密检测仪器(分析天平)应放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搬动,做好防潮、防尘、防震等工作,保持性能完好。
7、各部门使用的计量器具,应放置在规定的地方,保持整洁,不得有酸、碱或油腻气体进入室内。
使用时严格按规程操作,使用完毕,应及时做好清洁及保养
工作。
8、药品账务、发票、报表、药品标价等,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并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得以字母或符号代替。
计量校准管理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建立一个规范的计量校准管理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应用的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仪器计量校准的管理。
3.职责:生产管理部设备管理人员、仪器操作人员负责本规程的实施。
4.控制要求:4.1计量管理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计量法和有关的法规、法令。
4.2生产管理部制定专人负责衡器、仪表、量具等设备的计量管理工作。
质量管理部专人配合生产管理部做好实验仪器的计量工作。
4.3公司所有计量器具和实验分析用计量仪器均应建帐、立卡,专人管理。
确保生产和检验使用的关键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仪器均经过校准,所得出的数据准确可靠。
4.4生产管理部组织负责各环节的计量检测,提供计量保证。
对申购计量器具的计划进行审批,从专业技术上把关,使购置的计量器具从准确度、量程、功能上满足测量参数的要求,无制造许可证标的计量仪器、设备不得购入。
4.5对计量器具进行入库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对质量不合格及运输过程所致的精度差或损坏应及时处理。
验收合格的计量器具要办理入库手续。
4.6计量器具用前要进行检定,计量仪器、仪表、量具应经当地技术监督部门定期校正。
合格后方可使用,否则不准使用。
领用时需用人要填写领料单,才能出库。
4.6.1计量器具应按操作规程和校准计划定期对生产和检验用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仪器进行校准和检查,并保存相关记录,特别注意校准的量程范围涵盖实际生产和检验的使用范围。
4.6.2计量器具在使用中要巡回检查,精心维护,如有问题及时解决,记录在案。
4.6.3计量器具在使用中出现问题或超出校准合格标准的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仪器不得使用,应挂上待检修状态标志,仪器设备的存放环境仍应符合要求。
经检修后精度仍不能达到原标准,性能不稳定,主要部件损坏或性能老化的,可作报废处理。
报废的器具要经生产管理部批准。
4.6.4经校验过的衡器、量具、仪表、记录和控制的设备仪器均应有明显的计量合格标识,计量合格标示上应标明其校准有效期,并贴在每件计量器具的醒目处,并不得影响正确读数。
计量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的标准操作规程

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计量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仪器准确. 范围:所有计量仪器、设备。
责任者:质量控制部、质量管理部、计量员。
规程:为加强对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确保出示数据和量值的准确可靠,特对检定、校准工作作如下规定:1。
检验中必须检定、校准的计量测试仪器设备可分为三类:列入国家强制检定目录品种(下称强检品种);非强检须由企业规定周期自行检定的品种;由使用人在领用时作一性检定,校准的品种.2。
属于国家规定的强制检定的品种,在政府未授权自行检定前,由企业组织人员单独造册,报计量部门,安排检定周期,施行强制检定。
根据本企业目前工作及使用状况,列入强检的品种有:天平、酸度计、分光光度计(包括紫外、红外、荧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旋光仪、玻璃液体温度计等。
详细操作见“计量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
3. 非强检,但须由企业规定周期自行检定的仪器,其检定应严格按《中国药典》附录有关规定或该仪器说明书进行。
检定周期应由仪器、设备的计量性能,使用环境条件及频繁程度等因素确定。
属于此类品种并初步确定检定周期的有:永停滴定仪(一年)、片剂溶出度测定仪(二年)、片剂崩解仪(一年)等。
4. 由使用人在领用时作一次性检定、校准的品种,主要是指用于容量分析的玻璃仪器,包括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刻度吸管等。
领用后须作校正,合格方能使用.校正方法及允许误差应按有关规定进行.为提高校正的合格率,采供部要把好质量关,质量过不了关的厂家的产品或低于一等品产品均不得采购。
标准操作规程5。
凡新进购(特别是进口的)或经修复后的仪器设备,均应检定合格(并确定检定周期后)后方能使用。
6. 检定结束后,应对被检的仪器设备做出是否合格、能否使用的明确结论并在仪器设备上标以醒目标志。
几属强检品种并由法定计量部门检定的,或非强检品种由企业根据《中国药典》有关规定检定的应贴有合格证。
仅根据说明作一般性测试检定,证明其正常者的一般仪器设备均应贴上使用证。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

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制度1 目的计量器具的周期检定(校准)是保证计量器具准确可靠的重要措施,计量人员和计量器具的使用者都应相互配合,及时地完成到期计量器具的周检工作。
以保证测量设备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不出现超差。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类测量设备(强检设备除外)计量确认间隔的规定和调整。
3.内容3.1检定用计量标准器具必须定期送上级计量部门检定,绝不许超周期使用。
3.2工作计量器具使用部门联系技术部及时送外单位检定(校准)。
3.3经检定(校准)合格者须出具检定(校准)证书,并在计量器具上做好合格标记,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可降级使用的以降级使用处理,不能再用给予以报废手续,原始记录和检定(校准)证书统一由技术部按月保存。
3.5对各单位所用计量器具还应经常定期抽检,并作好抽检记录。
计算每次抽检合格率,具体按“在用计量器具现场抽检制度”执行。
3.6计量管理员必须按月作出检定(校准)情况统计表,统计和计算计量器具周检计划的应检数、实检数、送检合格数,周检合格率和抽检数、抽检率、合格数和抽检合格率等。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得呈报总经理核定修订。
计量器具配备、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1 目的企业标准化对建立企业最佳秩序、稳定和提高质量、实现科学管理、促进技术进步、保护安全健康和环境、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标准根据《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规范》相关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公司计量检测体系中各部门测量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3 内容3.1计量器具配备3.1.1配置策划的依据:a)国际标准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b)产品销售合同;c)产品工艺规程或国家计量检定准确度等级、数量应从实际需要出发,多余及超高要求的测量设备应服从统一调配,减少浪费。
3.1.5在对测量设备进行配置策划时,还须考虑如何实现量值的溯源性,优先考虑本系统、本部门提供溯源。
3.1.6涉及到索赔的试验项目,测量设备的配置及测试方法须经相关领导确认。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管理制度计量器具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规范计量、测量器具的操作、维护和保养管理,确保各计量和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性,以满足使用要求.二、适用范围公司所辖范围内贸易结算和各装置间核算的计量器具三、责任单位质检科结算大厅生产技术科各使用生产车间四、工作程序1、各单位的职责1.1 质检科对本公司计量器具实施联络回来后相关部门检定统一管理,是计量器具的归口管理部门。
1.2 生产技术科是全厂现场计量器具维护保养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现场计量器具维护保养的监督、考核和奖惩等各项管理工作。
1。
3 各使用车间、岗位负责计量器具的维护、保养,按操作规程操作,发现异常立即报告或送检。
1。
4 电仪车间是负责计量器具的检查、维修。
2、管理内容与要求2。
1 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和计量器具的重要性,准确性的要求,对计量器具实行A、B、C 分类管理。
2.2 本企业凡列入计量器具台帐并构成在用或备用计量器具实行统一编号管理.2.3 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各使用单位应建立《现场计量器具台帐》《备品备件计量器具台帐》《周检计量器具台帐》三种台帐。
2。
4 使用部门或使用者应在计量确认间隔内使用,按周期检定计划进行检定、校准,如发现超差或故障,应立即报告或送检。
2.5 对大型、精密、关键的计量器具和计量标准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精心使用和维护保养.2.6 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控制计量器具故障或事故的发生,保证计量器具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2.7 计量器具必须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使用。
2。
8 对某些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在经专业人员检查修理后,仍不能达到该器具的技术要求或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可以降级使用或申请报废。
2。
9 对计量器具使用人员按要求制定标准,并进行培训与考核,量值溯源、检定、校准人员应具有相应资格的检定员证书,持证上岗。
2.10 计量标准器周检率、周检合格率、计量器具周检率和周检合格率为计量考核指标。
3、相关文件《计量器具台帐管理规定》、《计量器具的分类和确认间隔管理规定》、《计量器具检定(校准)管理制度》、《计量器具维护保养管理标准》4、相关计量记录《计量器具检定计划》、《现场计量器具台帐》、《备品备件计量器具台帐》《周检计量器具台帐》、《检定记录》。
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校准操作规程

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规程一、目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管理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
三、职责QC检验人员:确保校准检查工作能够及时执行,使用前检查仪器是否在校准有效期内,进行仪器的开机校准工作。
设备管理部:负责计量仪器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
负责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送检工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设备管理部部长: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QC主管:负责本规程的审核并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质量管理部部长:负责本规程的批准执行。
四、内容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1.1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分为外部检定校验和内部校准。
外部检定校验由具有计量检定资质的单位执行;内部校准主要针对必须进行开机校准才能运行的仪器的校准,该校准由QC检验员进行。
2.外部检定、校准的管理2.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和公司统一要求进行计量检定及校准。
2.2质量管理部QC检验员每年年底对下年度需要购进并校准的玻璃器具(容量瓶、移液管等)提出计划,报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备案。
2.3质量管理部确定需要进行检定校验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目录、检定方式(见附表),且每年一次进行跟踪和修改。
2.4设备管理部计量管理员负责编制检验用仪器设备的年度计量检测计划表,按计划定期组织进行检定或校准。
在距检定日期一个月或半个月以前,由计量管理员统安排检定及校准,相关记录及校准部门出具的鉴定证书或校验证书由计量管理员统一保管。
2.5检验仪器设备的标识2.5.1经检定、校准合格的检验仪器设备,正常使用期间,均使用绿色的“合格”标识。
且标识完好。
2.5.2标识粘贴在仪器设备的明显位置以表明其状态,标识上有仪器设备的检定编号及有效期。
2.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2.6.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范文(二篇)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范文一、目的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计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计量设备检定的单位。
三、术语定义1. 计量设备:指用于测量、计量或检测的仪器、设备或系统。
2. 检定:指对计量设备进行的一系列测试、校准和评估,以确定其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
3. 检定结果:指通过检定获取的计量设备的准确度等信息。
4. 检定准确度:指计量设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四、检定前准备1. 确定检定计划:根据计量设备的使用状况、重要性和检定周期等因素,制定相应的检定计划,并将计划书面通知相关人员。
2. 检定设备准备:确认所需的检定设备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检测,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准备检定记录表:根据检定项目和方法,准备相应的检定记录表,包括检定日期、设备信息、检定项目、检定结果等内容。
五、检定操作1. 检定前校验:a. 检查计量设备的外观是否完好,并进行必要的清洁和维护。
b. 确认计量设备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并进行必要的功能检测。
c. 根据检定项目和方法,设置计量设备的初始参数和工作条件。
2. 检定执行:a. 按照检定项目和方法,进行相应的测试、测量和校准操作。
b. 根据检定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正,以提高计量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c. 在检定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 检定记录:a. 在检定过程中,及时记录检定结果和相关数据。
b. 对于不合格的计量设备,应记录原因和处理措施,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修复或更换。
4. 检定完成:a. 完成计量设备的检定后,对检定设备进行必要的校准和清洁。
b. 向相关人员通报检定结果,并提供相应的检定记录。
六、检定结果处理1. 合格计量设备:如果计量设备检定结果符合规定的准确度要求,将其标记为合格,并设立相应的有效期。
2. 不合格计量设备:如果计量设备检定结果未达到规定的准确度要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相关责任人进行修复或更换。
检测设备校验计量和操作规程

检测设备计量和校验的操作程序1、目的为了对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以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制定本操作规程;2、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3、职责3.1技术质量科:负责公司所有仪器校准工作,包括送外校准、检查及对不合格器具的处理与保存校验的相关记录;3.2仪器使用部门:负责保管和维护本部门使用的仪器、试验设备;3.3仪器使用者:每次使用前,必须检查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是否损坏或是否符合产品检测要求,一旦发现不良情况必须停止使用该仪器设备,并通知技术质量科设备员处理4、程序4.1仪器量具的登记4.1.1建立公司仪器量具的登记系统:对所有需要校验及检查的仪器量具,登记注册于计量仪器统计表中予以追溯;4.1.2这些登记,由技术质量科设备员保存和更新;4.1.3公司新购仪器或量具时,应先交到技术质量科登记和安排送外校验;4.1.4所有用来做测量和测试仪器都必须被标识和校准;仪器上必须标识校验状况和有效期;4.2仪器送校4.2.1技术质量科设备员需在仪器、量具、试验设备未过有效期前,安排送校事宜,应送往有国家认可资格的计量所进行校验; 4.2.2仪器量具送校合格后,将检定证书并将校验结果填写在设备台账表格内,将仪器量具、试验设备贴上合格证送回使用部门;处理,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4.2.4若送校结果合格,但实测值与标准值有偏差时,由设备员根据该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结合产品的检测要求,决定该仪器是否继续使用,若能继续使用则连同证书复印件一齐交回使用部门,使用者参照校验结果使用;若不能继续使用,则贴停用标识 ,并将校验结果报技术质量科处理,决定该仪器的处理方法并将处理方法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内;4.2.5由于长期使用或自然原因造成的设备精度下降的,技术质量科联系检定机构检定校准,并出具相应精度等级证书,随设备保管使用4.2.6由于长期停用而重新启用的检测设备在使用前一律进行校准后方可启用;4.3仪器内校4.3.1非强检的检测设备或无标准可依的设备,可由技术质量科到扬子质检站进行校核;并保存校正记录于设备台账表格; 4.3.2内校仪器校正后应提供校正合格标识将仪器的使用状态清晰标识;4.4仪器量具的校验周期;4.4.4技术质量科设备员根据设备台账表格,安排定期送校各类仪器量具和试验设备,一般校验周期为一年/一次;4.5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使用和保管4.5.1.1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检定或校准; 4.5.2未经计量检定合格或已超过有效期的仪器设备不得正式投入检测活动;4.5.3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经自校、检定不合格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技术质量科设备员进行检定或校准,待合格后方能再次使用;4.5.4 操作员应熟练掌握所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技术性能,正确使用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杜绝误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或数据失效;妥善保管,确保仪器、量具不被损坏和校验合格证不被丢失;同时要将无任何标签的或已过期未校验的仪器、量具送往技术质量科,技术质量科设备员收到后,追查记录重新进行校验、登记4.6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维修及报废对检定或校准不合格或使用中损坏的计量检验仪器设备,仪器使用人员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设备部进行维修,修好后再次进行检定或校准;如不能维修,则由设备管理员按照设备更新改造与报废调拨管理规程执行;4.7计量检验仪器设备搬运、防护和贮存计量检验仪器设备的领取、送检和使用,应遵照生产厂家规定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杜绝野蛮装卸和运输;贮存要满足计量检测设备存放的环境条件要求;4.8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控制4.8.1发现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停止检测工作,及时报告;技术质量科组织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维修并重新校准,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4.8.2当发现检测设备不符合要求时,技术质量科应立即对以往产品的测量结果进行复查和追溯并进行有效性评价;对于在公司产品,逐一进行重新检测,如发现问题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并作出记录;4.8.3对无法修复的设备,技术质量科负责人确认后,由总经理批准报废或作相应处理5、附表5.1设备台账5.2检测设备周期检定计划表5.3计量器具管理台帐仪器保养校验记录表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台账检测设备使用记录表。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三篇)

计量设备检定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计量设备检定工作,确保计量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提高计量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计量设备检定单位和从事计量设备检定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术语和定义1. 计量设备:指用于定量测量、判断定量的仪器、仪表、装置、标准器具等。
2. 检定:指对计量设备进行检验、校准、核查、鉴定,以确定其性能和准确度的工作。
3. 检定证书:指对计量设备进行检定后出具的确认其准确度的证明文件。
4. 本章未定义的术语和定义,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计量设备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解释。
第二章检定管理第四条检定组织1. 设立检定组织,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计量设备检定工作。
2. 检定组织应具备相应的检定条件和检定能力,配备合适的人员和设备。
3. 检定组织应制定检定项目、方法和标准,确保检定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五条检定计划1. 检定组织应编制年度检定计划,并按计划组织和实施检定工作。
2. 检定计划的编制应充分考虑计量设备的使用情况、检定周期和检定工作的优先级。
3. 检定计划的编制应报送上级计量管理机构备案。
第六条检定标准和方法1. 检定组织应参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和采用适用的检定标准和方法。
2. 检定标准和方法的制定和采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具备可靠性和科学性。
第七条检定记录1. 检定组织应制定和完善检定记录管理制度,记录检定项目、结果和检定仪器的使用情况。
2. 检定记录应真实、完整、准确,且应当保密。
第三章检定程序第八条检定准备1. 检定组织应组织人员进行检定仪器的保养和校验工作,确保仪器的正常工作状态。
2. 检定组织应核对检定仪器的有效期,并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第九条检定操作1. 进行检定操作前,检定人员应对计量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功能验证和环境检测。
2. 检定操作应按照检定标准和方法进行,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检定(校准)工作是量值传递中最重要的环节。
以计量器具周期检定为手段确保关健计量器具达到规定准确度、灵敏度及稳定度。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计量器具的校准。
责任者:质量管理部、工程设备部计量管理人员。
内容:
1.计量器具分类依据计量器具的质量、性能及实际情况,按照使用地点、使用要求和频繁程度,将计量器具分为A、B、C三类。
1.1 A类公司最高计量标淮(包括标准器及标准物质)。
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士和环境监测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工作计量器具。
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能源及经营管理对计量数据要求高的关键部位的计量器具。
1.2 B类用于工艺控制、质量检测中计量数据有准确度要求的计量器具。
公司内部核算的能源、物资管理用的计量器具。
固定安装在连续运转装置或生产线上,计量数据准确度要求较高但平时不允许拆装的计量器具。
使用频次低,性能稳定的计量器具,作为通用计量器具。
1.3 C类对计量数据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指示用计量器具。
固定安装与设备配套不可拆卸的计量器具。
国家计量行政部门明令允许一次性使用或实行有效期管理的计量器具。
对计量数据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性能不易变化的低值易耗计量器具。
2. 分类管理方法
2.1 A类管理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按规定登记造册,报当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备案,并向其指定的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应制订计器具管理目录,确定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周期并在规定周期内对其进行检定(校准)。
应严格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公司可自行制定内控比对校准方法,经质量管理部经理审批后实施,报当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备案。
2.2 B类管理应在检定规程或内控校准方法规定的检定(校准)周期内对计量器具检定(校准)。
通用计量器具和专用计量器具使用时,可按实际使用需要适当减少检定项目,但须在检定证书上说明并在计量器具上标有醒目的限用标志。
无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器具,按A类相关条款管理。
2.3 C类管理国家规定进行一次性检定的计量器具及对计量数据准确度要求不高,性能不易变化的低值易耗计量器具,可在验收后使用。
3. 计量检定(校准)
3.1周期检定(校准)本公司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包括两部分内容: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和周期检定(校准)计量器具清单(包括器具编号、精度、使用地点等)。
质量管理部、工程设备部计量负责人员编制计量器具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并于每月底分下月的“周期检定(校准)工作计划”至各相关使用部门。
使用部门按计划把待检计量器具送至工程设备部计量室或由计量室派员到使用点进行周期检定。
经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必须换贴上新的校准标签。
所有在用计量器具必须严格按计划进行检定,确保计量工作准确性。
计量器具因特殊情况要求进行临时检定时,计量人员应及时进行校准。
3.2临时检定使用人员对所用计量器发生怀疑时,可要求计量人员作临时性复检。
计量器具发生故障,应及时与计量人员联系,使用者不得擅自调修。
3.3计量器具的修理经校准不合格的计量器具需由专业人员修理或联系外单位修理,修理后的计量器具必须重新检定(校准)。
3.4计量器具目录管理计量管理人员应编制《计量器具管理目录》并报计量行政部门批准。
按特殊的具有唯一性的编号系统将计量器具分类登记,编制《计量器具登记台帐》。
公司计量器具均须按A、B、C三类管理方法进行分类管理。
4.职责质量管理部负责领导计量检定(校准)工作。
质量管理部标准计量室负责计量器具的分类管理和计量检定(校准)工作。
SOP6-019附件
电子天平鉴定记录
型号PE3600 精度0.01g 测量范围0-3600g
制造厂METTLER 公司编号FM07WP02 使用点输液
电子天平鉴定记录
型号PE360 精度0.001g 测量范围10mg-360g 制造厂METTLER 公司编号FM07WP01 使用点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