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最新曼昆微观经济学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
![最新曼昆微观经济学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fc666fc36edb6f1afe001f20.png)
国生产者的利润变为政府的收入,但通常政府并 不这样做
应用:国际贸易
17
各种限制贸易的观点
1. 工作岗位论 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消灭了国内的一些工作岗位
经济学家的回应: 看看数据是否显示增加进口是失业上升……
应用:国际贸易
18
美国的进口与失业,
十年平均数,1956-2005
关税
A
CS = A + B
$30
B
PS = C + G 政府收入 = E
C $20 G
D
E
F
D
总剩余 = A + B +C+E+G
25 40
70 80 Q
应用:国际贸易
15
对棉衬衫征收关税的分析
D = 衬衫过度生产的 P 无谓损失
F = 衬衫消费不足的 无谓损失
无谓棉损毛失衫 =D+F
S
应用:国际贸易
▪ 如果贸易的赢家补偿输家,补偿之后赢家的状况
仍然比之前更好
▪ 然而,这种补偿很少发生
▪ 输家常常集中在一个小团体,我们能经常听到他
们的声音。而收益则由许多人共享,单个人的收 益很小,甚至根本看不到贸易有什么收益
▪ 因此,输家更有激励去组织和游说对贸易添加限
制
应用:国际贸易
12
关税:限制贸易的一个例子
1
主动学习 1
参考答案
P
自由贸易时,
▪ 国内消费者的需
求量是600
▪
国内生产者的供 给量是200
$3000
▪ 进口= 400
$1500
等离子电视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https://img.taocdn.com/s3/m/fdbc983db90d6c85ec3ac6bf.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其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者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
它与产出或收益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平等平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
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不存在永恒的公平;它也是一个客观范畴,尽管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同对其的理解不同,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客观性。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设的、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际变动边际变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8.激励激励是指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实际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他人在经济利益上受益或受损的权力。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977fe49fdd88d0d233d46a9a.png)
C
进口
D
国内供给量 国内需求量
数量
两个结论
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者
时,国内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而 国内该物品生产者的状况变坏了;
从赢家收益超过了输家损失的意义上说,
贸易使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总结:贸易的福利效应
贸易方向
PD < PW 出口
PD > PW 进口
Q1
无棉谓毛损衫失 =D+F
国内供给
B
D
E
F
国内需求
Q
Q2
Q3 Q4
进口配额:限制贸易的另一个例子
进口配额:对进口物品的数量限制 进口配额和关税的作用很相似:
➢提高物品价格,减少进口物品的数量; ➢降低买者的福利; ➢增加卖者的福利 关税为政府创造收入,而配额为进口物品的外
国生产者创造利润,因为他们可以以一个更高 的价格卖出物品;
因为他可以在世界市场上以世界价格买进物品
出口国的得失
没有贸易时,
CS=A+B PS=C
纺织品的 纺织品 价格
总剩余
贸易后
=A+B+C
A
的价格
自由贸易时,
B
CS=A
贸易前
的价格
PS=B+C+D
C
出口
国内供给
D 贸易的好处
总剩余
国内需求
=A+B+C+D
纺织品的数量
两个结论
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出口者
或者政府可以通过拍卖进口物品的许可证来使
外国生产者的利润变为政府的收入,但通常政 府并不这样做。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1~2章)](https://img.taocdn.com/s3/m/32b7a08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3.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 6 版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一、看法题1.稀缺性稀缺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应老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的欲念无穷性之间的矛盾。
2.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互相竞争的用途,以令人类的欲念获取最大限度知足的科学。
此中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风光对既定资源拘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宏观经济学则以整个公民经济为研究对象,主要着眼于经济总量的研究。
3.效率效率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产出与投入比值或许是效益与成本比值,比值大效率高,比值小效率低。
它与产出或利润大小成正比,与投入或成本成反比。
4.同等同等是指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都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即经济成就在社会成员中公正分派的特征。
它是一个历史范围,按其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性质的不一样而不一样,不存在永久的公正;它也是一个客观范围,只管在不一样的社会形态中内涵不一样对其的理解不一样,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应,拥有客观性。
5.时机成本时机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余用途所放弃的最大预期利润。
其存在的前提条件是: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拥有多种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6.理性人理性人是指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的人,是经济研究中所假定的、在必定条件下拥有典型理性行为的经济活动主体。
7.边沿改动边沿改动是指对行动计划的细小增量调整。
8.激励激励是指惹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9.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指由家庭和公司在市场上的互相交易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而资源配置本质上就是决定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以及为谁生产的过程。
10.产权产权是指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也能够理解为人们对其所交易东西的所有权,即人们在交易活动中使自己或别人在经济利益上得益或受损的权利。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e179dc056c175f0e7dd1370d.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世界价格(world price)答:世界价格也称世界市场价格,指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交易的价格。
世界价格是由商品的国际价值决定的。
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商品交换的惟一依据,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都必须还原为国际价值,以便在国际市场上交换。
而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在多大程度上表现为国际价值,是与各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的。
一般来说,一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越高,其商品价值就越低于国际商品价值,若按照国际商品价值出售,就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相反则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2.关税(tariff)答:关税是指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税。
与其他税收相比,关税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第二,关税具有涉外性,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征收关税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本国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
其中以前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财政关税,以后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保护关税。
与任何一种物品销售税一样,关税会扭曲激励,使得稀缺资源的配置背离最优水平,使市场接近于没有贸易时的均衡,因此,减少了贸易的好处。
关税虽然使国内生产者的状况变好,而且政府增加了收入,但造成消费者的损失大于获得的这些好处。
关税造成的无谓损失具体表现为:第一,关税使国内生产者能收取的价格高于世界价格,结果,鼓励他们增加低效率地生产。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多选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多选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30531ca98271fe910ef9aa.png)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七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多选题答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快速多选:1.如果一个不允许钢铁进行国际贸易的国家的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那么:A.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B.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C.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出口国。
D.该国在生产钢铁中没有比较优势,如果开放贸易会成为钢铁进口国。
【答案】A【解析】由于该国的国内钢铁价格低于世界价格,说明该国在生产钢铁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该国将成为出口国。
2. 当Ectenia国在咖啡豆方面对世界开放贸易时,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
以下哪一个选项说明了这种情况?A.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B.国内咖啡产量增加,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C.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进口国。
D.国内咖啡产量减少,而且Ectenia变成了咖啡出口国。
【答案】C【解析】首先,由国内咖啡豆价格下降知,贸易使得Ectenia过总供给增加(国内市场上,总供给>总需求),则该国为咖啡豆的进口国。
由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者时,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了知,该国是咖啡的进口国。
并且,大量进口导致国内咖啡产业受冲击,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状况变坏了。
此题也可以用排除法。
3. 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将带来哪种结果?A. 生产者剩余减少,但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增加。
B. 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增加,而进口对总剩余的影响不确定。
C. 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但消费者剩余减少。
D. 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总剩余都增加。
【答案】A【解析】由书上结果知,当一国开放一种产品的贸易并成为一个进口国时,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总剩余增加。
4. 如果进口一种产品的国家征收关税,这就会增加_________。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 外部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 外部性)](https://img.taocdn.com/s3/m/14fd9212eff9aef8941e06db.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4篇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外部性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外部性(externality)(西北大学2003研;北京师范大学2004、2010研)答:外部性也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他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支付相应的成本和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外部性的影响方向和作用结果具有两面性,可以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那些能为社会和其他个人带来收益或能使社会和个人降低成本支出的外部性称为外部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有利的外部性;那些能够引起社会和其他个人成本增加或导致收益减少的外部性称为外部不经济,它是对个人或社会不利的外部性。
福利经济学认为,除非社会上的外部经济效果与外部不经济效果正好相互抵消,否则外部性的存在使得帕累托最优状态不可能达到,从而也不能达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福利。
政府可以根据外部性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并利用相应的经济手段,以消除外部性对成本和收益差别的影响,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
2.外部性内在化(internalizing the externality)答:外部性内在化指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当某种物品或劳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被调整到足以使得个人或厂商的决策考虑其所产生的外部效应时,就实现了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精编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29ddc1f705cc1754270933.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自从凯恩斯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年发表之后,西方经济学界对经济学的研究便分为两个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生产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进行选择的科学。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af50c1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b.png)
第14章竞争市场上 的企业
第13章生产成本
第15章垄断
第16章垄断 竞争
第17章寡头
第19章收入与歧视
第18章生产要素市 场
第20章收入不平等 与贫困
第21章消费 者选择理论
第22章微观 经济学前沿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 的心得。
目录分析
第2章像经济学家 一样思考
第1章经济学十大 原理
第3章相互依存性 与贸易的好处
第5章弹性及其应 用
第4章供给与需求 的市场力量
第6章供给、需求 与政府政策
第8章应用:赋税 的代价
第7章消费者、生 产者与市场效率
第9章应用:国际 贸易
第11章公共物品和 公共资源
第10章外部性
第12章税制的设计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读书笔记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作者介绍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题
教材
消费者
微观经济 学
企业
习题
供给
微观经 济学
经济学
原理
第章
需求
曼昆经济 学பைடு நூலகம்
市场
经济学家
第篇
收入
应用
税制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的考生, 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的师生参考。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最流 行的初级经济学教材,也被众多院校列为经济类专业考研重要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本教材,我 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5小时高清视频】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4.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5.曼昆《经济学原 理(微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6.曼昆《经济 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7.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7小时高清视频】8.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9.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 详解10.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 模拟试题】本书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的配套e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 和相关资料对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另外,部分高 校,如武汉大学、深圳大学等,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真题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https://img.taocdn.com/s3/m/6294f710ccbff121dd368363.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北京师范大学2006、2009研;深圳大学2008研)答:无谓损失指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
如图8-1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所以,+代表)。
由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大于税收收入(面积B D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图8-1 无谓损失二、复习题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怎样的变动?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
答:(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
(2)与税收收入的比较具体如图8-1所示。
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
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收收入(面积B D+),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3)税收引起无谓损失的原因是收扭曲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使资源配置无效率,进而使社会总剩余减少。
市场通常可以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
这就是说,供求均衡使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总剩余最大化。
但是,当税收提高了买者的价格而降低了卖者的价格时,它对买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消费,而对卖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生产。
当买者和卖者对这些激励做出反应时,市场规模缩小到其最优水平之下。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六版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六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97f00bed630b1c59eeb5a6.png)
曼昆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第六版【篇一: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3章课后习题答案p63-p66】情况下,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生产可能性边界定义【参考答案】当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为常数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是直线而不是外凸的。
2?解释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有什么不同。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定义;比较优势定义【参考答案】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都是用于衡量不同生产者生产效率差异的概念,绝对优势以生产效率为评价标准,比较优势以机会成本为评价标准。
同一生产者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不可能同时在两种物品上都拥有比较优势。
绝对优势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的高低。
3?举例说明一个人在做某件事上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人有比较优势。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工程师a每小时的工资为500元,一个小时可以把自己的家打扫干净。
b每小时的工资为50元,两个小时可以把与a相同面积的房屋打扫干净。
在此例中,无论是赚钱还是打扫房间,a都拥有绝对优势。
但从比较优势的角度来看,打扫a的家,a的机会成本是500元,而b的机会成本是100元,所以b在打扫房间上具有比较优势。
4?对贸易来说,是绝对优势重要还是比较优势重要?以你对上一道题的答案为例来解释你的推理。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绝对优势应用;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对贸易而言,比较优势重要。
如果按照绝对优势,a 和b之间没有从事贸易的可能。
但是如果从比较优势来看,a专门工作而b专门打扫房间,在相同的时间内,a和b都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样双方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5?一国是倾向于出口还是进口自己有比较优势的物品?解释原因。
【重要级别】☆☆☆☆【难度级别】☆☆【考查要点】比较优势应用【参考答案】倾向于出口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b517506a216147917112886.png)
第15章垄断15.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垄断(1)垄断市场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具体地说,垄断市场的条件主要有这样三点:第一,市场上只有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商品;第二,该厂商生产和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2)产生垄断的原因垄断的基本原因是进入壁垒,即垄断者能在其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他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
进入壁垒又有三个主要来源:①垄断资源。
生产所需要的关键资源由一家企业拥有。
②政府管制。
政府给予一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权利。
③自然垄断。
某个企业能以低于大量生产者的成本生产产品。
2.垄断者的生产和定价决策(1)需求曲线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即垄断厂商的销售量和市场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这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表示垄断厂商可以通过改变销售量来控制市场价格,即以减少销售量来抬高价格或者以增加销售量来降低价格。
(2)垄断者的收益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MR)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且位于平均收益(AR)曲线的下方,这表示在每一个销售量上厂商的边际收益都小于平均收益。
之所以出现MR AR<,是因为只要平均量下降,边际量就总是小于平均量。
垄断者的边际收益与竞争企业大不相同。
当垄断者增加它销售的数量时,这对总收益(P Q⨯)有两种效应:①产量效应:销售的产量越多,因此Q越大。
②价格效应:价格下降,因此P降低。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https://img.taocdn.com/s3/m/9cd788b3195f312b3069a534.png)
Born to win 经济学考研交流群 <<<点击加入985/211历年真题解析,答案,核心考点讲义,你想要的都在这→ 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竞争市场(competitive market )(山东大学2007研)答:竞争市场指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不足道的市场。
竞争市场一般指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以下四个条件:①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②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③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④信息是完全的。
2.平均收益(average revenue )答:平均收益指厂商在出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时,平均出售每一单位的产品所获得的货币收入,即总收益除以销售量。
在不同的市场结构中,厂商的平均收益具有不同的变化规律。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由于单个厂商可以在市场价格下出售任何数量的商品,厂商面临一条水平的需求线(即平均收益曲线)。
这时,当市场达到长期均衡时,厂商的平均收益与平均成本相等,所以厂商的利润为零,厂商只能得到正常利润。
在非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能够影响市场价格。
为了多销售一单位产品,它不仅要以比原来价格更低的价格出售这一产品,而且还必须降低原来所有产品的价格。
因此,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即平均收益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厂商想要多销售产品,必须降低产品价格。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精选.)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759d302f01dc281e53af0d1.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无谓损失()(北京师范大学2006、2009研;深圳大学2008研)答:无谓损失指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
如图8-1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代表)。
由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大于税收收入(面积+),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B D图8-1 无谓损失二、复习题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怎样的变动?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
答:(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
(2)与税收收入的比较具体如图8-1所示。
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代表)。
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面积B D+),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3)税收引起无谓损失的原因是收扭曲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使资源配置无效率,进而使社会总剩余减少。
市场通常可以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
这就是说,供求均衡使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总剩余最大化。
但是,当税收提高了买者的价格而降低了卖者的价格时,它对买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消费,而对卖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生产。
当买者和卖者对这些激励做出反应时,市场规模缩小到其最优水平之下。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细讲解(第8章__应用_赋税的代价)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细讲解(第8章__应用_赋税的代价)](https://img.taocdn.com/s3/m/5b7b482477232f60ddcca18d.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8章应用:赋税的代价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北京师范大学2006、2009研;深圳大学2008研)答:无谓损失指税收(或其他某种政策)扭曲了市场结果时所引起的总剩余的减少。
如图8-1所示,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代表)。
由于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量大于税收收入(面积B D+),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
图8-1 无谓损失二、复习题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怎样的变动?与税收收入相比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如何变动?解释原因。
答:(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
(2)与税收收入的比较具体如图8-1所示。
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用面积B C+代表)和生产者剩余(用面积D E+代表)。
由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面积B D+)。
+),所以,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面积C E(3)税收引起无谓损失的原因是收扭曲了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和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使资源配置无效率,进而使社会总剩余减少。
市场通常可以有效地配置稀缺资源。
这就是说,供求均衡使市场上买者和卖者的总剩余最大化。
但是,当税收提高了买者的价格而降低了卖者的价格时,它对买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消费,而对卖者的激励是比没有税收时少生产。
当买者和卖者对这些激励做出反应时,市场规模缩小到其最优水平之下。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8aa22fb919e8b8f67c1cb972.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世界价格(world price)答:世界价格也称世界市场价格,指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交易的价格。
世界价格是由商品的国际价值决定的。
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商品交换的惟一依据,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都必须还原为国际价值,以便在国际市场上交换。
而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在多大程度上表现为国际价值,是与各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的。
一般来说,一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越高,其商品价值就越低于国际商品价值,若按照国际商品价值出售,就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相反则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2.关税(tariff)答:关税是指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税。
与其他税收相比,关税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第二,关税具有涉外性,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征收关税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本国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
其中以前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财政关税,以后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保护关税。
与任何一种物品销售税一样,关税会扭曲激励,使得稀缺资源的配置背离最优水平,使市场接近于没有贸易时的均衡,因此,减少了贸易的好处。
关税虽然使国内生产者的状况变好,而且政府增加了收入,但造成消费者的损失大于获得的这些好处。
关税造成的无谓损失具体表现为:第一,关税使国内生产者能收取的价格高于世界价格,结果,鼓励他们增加低效率地生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https://img.taocdn.com/s3/m/dd8b4f781eb91a37f1115cd8.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决定贸易的因素1.没有贸易时的均衡当一个经济不能在世界市场上进行贸易时,价格会自发调整,使国内需求与国内供给达到平衡。
2.世界价格和比较优势(1)相关概念:世界价格(world price):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通行的价格。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2)比较优势的分析及结论贸易的决定因素是比较优势。
在没有国际贸易时,市场产生了使国内供给量与国内需求量相等的国内价格。
世界价格是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通行的价格,而价格代表机会成本。
因此,比较贸易前一种物品的世界价格和国内价格就可以发现是本国生产某种物品的机会成本低还是其他国家生产该物品的机会成本低,从而该国生产该种物品有比较优势,还是其他国家在该物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如果一种物品的世界价格高于国内价格,则该国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如果允许贸易,应该出口该产品;如果一种物品的世界价格低于国内价格,外国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如果允许贸易,应该进口该产品。
二、贸易的赢家和输家为了简化分析,假设Isoland国是一个小型经济,意味着该国贸易政策的任何变化都不会影响纺织品的世界价格,Isoland人是世界经济的价格接受者。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NEW)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f5a399514a7302768e9939b5.png)
目 录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2篇 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第3篇 市场和福利第7章 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第8章 应用:赋税的代价第9章 应用:国际贸易第4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 外部性第11章 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第12章 税制的设计第5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 生产成本第14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第15章 垄 断第16章 垄断竞争第17章 寡 头第6篇 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 生产要素市场第19章 收入与歧视第20章 收入不平等与贫困第7篇 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 消费者选择理论第22章 微观经济学前沿第1篇 导 言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一、概念题1.稀缺性(scarcity)答: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稀缺性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也就是资源的有用性与有限性。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有限的,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为“经济物品”。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地球上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进行消费。
”也就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2.经济学(economics)答: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时下经常见诸国内报刊文献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一词,大多也都在这个意义上使用。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43ce1d5a98271fe910ef9f1.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8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目录第1篇导言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篇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弹性及其应用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篇市场和福利第7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应用:税收的代价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9.1 复习笔记9.2 课后习题详解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篇公共部门经济学第10章外部性10.1 复习笔记10.2 课后习题详解1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11.1 复习笔记11.2 课后习题详解1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税制的设计12.1 复习笔记12.2 课后习题详解1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篇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13章生产成本13.1 复习笔记13.2 课后习题详解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竞争市场上的企业14.1 复习笔记14.2 课后习题详解14.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垄断15.1 复习笔记15.2 课后习题详解15.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垄断竞争16.1 复习笔记16.2 课后习题详解16.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7章寡头17.1 复习笔记17.2 课后习题详解17.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篇劳动市场经济学第18章生产要素市场18.1 复习笔记18.2 课后习题详解18.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收入与歧视19.1 复习笔记19.2 课后习题详解19.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0章收入不平等与贫困20.1 复习笔记20.2 课后习题详解20.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篇深入研究的论题第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21.1 复习笔记21.2 课后习题详解21.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2章微观经济学前沿22.1 复习笔记22.2 课后习题详解22.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内容简介本书遵循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8版)教材的章目编排,共分7篇22章,每章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复习笔记,总结本章的重难点内容;第二部分是课(章)后习题详解,对第8版的所有习题都进行了详解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为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精选近年考研真题,并提供了详细的解答。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篇课后习题答案P92P
![曼昆经济学原理第6版微观经济学分册第4篇课后习题答案P92P](https://img.taocdn.com/s3/m/67b771055ef7ba0d4b733b0b.png)
第二篇市场如何运作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复习题1.什么是竞争市场?简单描述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的市场类型。
答: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除了完全竞争市场之外,还有垄断市场。
在这个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他决定价格。
这个卖者被称为垄断者。
还有寡头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有几个并不总是主动竞争的卖者,他们提供相似或相同的产品。
通常情况下,寡头们会尽力联合起来,避免激烈的竞争,收取较高的市场价格。
还有垄断竞争市场,这是一个有许多提供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由于各自提供的产品不同,每个企业对产品的价格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2.什么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线?它们如何相关联?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答:需求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需求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需求曲线将需求表用图形的形式表现出来,需求表是需求曲线上若干个点的坐标的数字表格排列。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价格上升,需求量会减少。
3.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还是需求曲线的移动?答:消费者嗜好的变化引起了需求曲线的移动,价格的变化引起了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
4.Popeye的收入减少了,结果他买了更多的菠菜。
菠菜是低档物品,还是正常物品? Popeye菠菜的需求曲线是什么样的?答:菠菜对波匹来说是低档物品。
因为Popeye的收入减少了,他对菠菜的需求量反而增大。
波匹菠菜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5.什么是供给表和供给曲线,它们如何关联?为什么供给曲线向石上方倾斜?答:供给表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供给曲线是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供给曲线是供给表的图形表示,供给表是供给曲线上点的坐标的数字排列。
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时,价格上升,供给量上升,所以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世界价格(world price)答:世界价格也称世界市场价格,指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交易的价格。
世界价格是由商品的国际价值决定的。
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商品交换的惟一依据,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都必须还原为国际价值,以便在国际市场上交换。
而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在多大程度上表现为国际价值,是与各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的。
一般来说,一国的经济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越高,其商品价值就越低于国际商品价值,若按照国际商品价值出售,就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相反则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2.关税(tariff)答:关税是指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税。
与其他税收相比,关税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第二,关税具有涉外性,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征收关税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本国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
其中以前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财政关税,以后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保护关税。
与任何一种物品销售税一样,关税会扭曲激励,使得稀缺资源的配置背离最优水平,使市场接近于没有贸易时的均衡,因此,减少了贸易的好处。
关税虽然使国内生产者的状况变好,而且政府增加了收入,但造成消费者的损失大于获得的这些好处。
关税造成的无谓损失具体表现为:第一,关税使国内生产者能收取的价格高于世界价格,结果,鼓励他们增加低效率地生产。
第二,关税提高了买者不得不支付的价格,从而使得他们减少消费。
二、复习题1.关于一国的比较优势,没有国际贸易时的国内价格告诉了我们些什么?答:当没有国际贸易,某种商品的国内价格高于该种商品的世界价格时,该国在生产这种商品上没有比较优势;当某种商品的国内价格低于世界价格时,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这是因为在世界市场上按世界价格交换时,该国可以获利。
具体分析如下:(1)贸易的决定因素是比较优势。
在没有国际贸易时,市场产生了使国内供给量与国内需求量相等的国内价格。
世界价格是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通行的价格,而价格代表机会成本。
因此,比较贸易前一种物品的世界价格和国内价格就可以回答究竟是本国生产的机会成本低,从而生产该种物品有比较优势,还是其他国家在该物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2)假设在没有国际贸易时,考察A国生产牛肉是否有比较优势。
可以通过把A国国内牛肉价格同牛肉的世界价格相比来考察。
如果A国国内的牛肉价格低于世界价格,则A 国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生产牛肉的比较优势。
相反,如果A国国内的牛肉价格高于世界价格,则外国生产牛肉有比较优势。
通过将某种物品的国内价格同国际价格相比较,我们可以知道某国在生产该种物品上是否有比较优势。
2.一国什么时候成为一种物品的出口者?什么时候成为进口者?答:如果一种物品的世界价格高于国内价格,该国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如果允许贸易,应该出口该产品,则该国就可以成为这种产品的出口国。
如果一种物品的世界价格低于国内价格,外国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如果允许贸易,应该进口该产品,则该国就可以成为这种产品的进口国。
3.画出一个进口国的供求图。
在允许贸易之前,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多少?有自由贸易时,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多少?总剩余有什么变化?答:自由贸易前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如图9-1所示。
图9-1 进口国的供求图贸易之前,消费者剩余是面积A,生产者剩余是面积B E+;有自由贸易时,消费者剩余是面积A B C D++,有+++,生产者剩余是面积E。
在允许贸易前,总剩余是面积A B E自由贸易时,总剩余是面积A B C D E+。
++++,增加了面积C D4.叙述什么是关税以及关税的经济影响。
答:关税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具体来讲:(1)关税对经济的正面影响关税提高了物品的国内价格,减少了国内消费者的福利,增加了国内生产者的福利。
征收关税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本国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
其中以前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财政关税,以后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保护关税。
(2)关税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与任何一种物品销售税一样,关税会扭曲激励,使得稀缺资源的配置背离最优水平,使市场接近于没有贸易时的均衡,因此,减少了贸易的好处。
关税虽然使国内生产者的状况变好,而且政府增加了收入,但造成消费者的损失大于获得的这些好处。
关税造成的无谓损失具体表现为:第一,关税使国内生产者能收取的价格高于世界价格,结果,鼓励他们增加低效率的生产。
第二,关税提高了买者不得不支付的价格,从而使得他们减少消费。
5.列出经常用来支持贸易限制的五种观点。
经济学家如何对这些观点做出回应?答:一般用来支持贸易限制的五种观点有:(1)工作岗位论。
自由贸易反对者认为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减少了国内的工作岗位。
经济学家认为,自由贸易在减少一些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些工作岗位,主要是消灭了一国没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的工作岗位,创造了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的工作岗位。
并且,贸易的好处是依据比较优势而言,一国必定在某些物品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每个国家的工人最终会在该国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找到工作。
(2)国家安全论。
当某一行业受到来自国外的竞争威胁时,自由贸易的反对者往往宣称,允许它进行自由贸易会威胁到国家的安全。
经济学家认为,当存在对国家安全的正当关心时,保护关键行业可能是合适的。
但这种观点肯定会诱使一个行业的人夸大它们在国防中的作用,以便得到免受外国竞争的保护。
(3)幼稚产业论。
这种观点认为,新兴行业应受到贸易限制的保护,这有助于该行业的成长。
经济学家认为,幼稚产业论在现实中难以实施。
为了成功运用保护,政府要确定保护哪个行业最终是有利的,并确定带给这些行业的利益是否大于保护给消费者带来的代价。
这种保护对象的确定是困难的,往往是在政治上强有力的行业得到了保护。
而且,保护一旦实施,就很难被取消。
然而,保护并不是一个行业成长所必需的。
(4)不公平竞争论。
这种观点认为,只有各国都按同样的规则行事,自由贸易才是合意的。
如果各国的企业服从不同的法律和管制,那么,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是不公平的。
例如,一个粮食出口国给予该国农民大量补贴,粮食进口国的农民会认为,这种补贴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并使两国粮食行业在自由贸易的竞争中变得不平等。
经济学家认为,进口国的农民的确要蒙受损失,但进口国的消费者会从低价格中受益。
而且,消费者得到的好处大于生产者的损失,粮食进口国仍会因自由贸易而使其总剩余增加。
(5)作为讨价还价筹码的保护论。
该观点认为贸易限制的威胁有助于消除外国政府已实施的贸易限制。
经济学家认为,如果这种威胁不起作用,该国会处在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6.实现自由贸易的单边方法和多边方法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1)实现自由贸易的单边与多边方法之间的差别实现自由贸易的单边方法是通过一国单方面取消自己的贸易限制来实现的。
而实现自由贸易的多边方法指多个国家在谈判基础上达成协议,共同削减贸易限制来达到自由贸易。
多边方法有可能比单边方法引起更自由的贸易,因为它可以减少国外与国内的贸易限制。
但同时,如果国际谈判失败了,结果也会带来比在单边方法时更多的限制贸易。
此外,多边方法可能有一种政治优势。
在大多数市场中,生产者人数比消费者人数越来越少,而且组织严密——因此,也具有更大的政治影响。
例如,艾索兰德国降低钢铁关税,如果就其本身来考虑可能在政治上有困难,因为钢铁公司会反对自由贸易,而那些受益的钢铁使用者人数如此之多,以至于要组织起来支持自由贸易是相当困难的。
但假设在艾索兰德国降低钢铁关税的同时,内格博兰德国促进降低其小麦关税。
在这种情况下,艾索兰德国那些在政治上有影响的小麦农民就会支持该协议。
因此,在单方降低关税不可能时,自由贸易的多边方法有时可以赢得政治上的支持。
(2)实现自由贸易的单边与多边方法的例子英国在19世纪采取了单边方法,即用单方面的方法取消自己的贸易限制。
近年来智利和韩国也采取这种方法。
多边方法的一个重要例子是关贸总协定(GATT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协助建立了关贸总协定。
它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削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关贸总协定成功地把成员国之间的平均关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左右降低到现在的5%左右。
三、问题与应用1.墨西哥橘子市场只是世界橘子市场的一小部分。
a .画出表示没有国际贸易时墨西哥橘子市场均衡的图形。
确定均衡价格、均衡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b .假设在贸易之前世界橘子价格低于墨西哥橘子价格,而且,现在墨西哥橘子市场开放贸易。
确定新的均衡价格、消费量、国内生产量以及进口量,说明国内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
国内总剩余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答:a .如图9-2所示,均衡价格是1P ,均衡产量是1Q ,消费者剩余是A ,生产者剩余是BC +,总剩余为A B C ++。
b .如图9-2所示,墨西哥橘子市场开放后,新的均衡价格等于世界价格W P ,消费量为D Q ,国内产量为S Q ,进口量为D S Q Q -。
消费者剩余从A 增加到A B DE +++,生产者剩余从B C +减少到C 。
总剩余从A B C ++增加到A B C D E ++++,增加量为D E +。
图9-2 墨西哥橘子市场均衡图2.没有贸易时,世界红酒的价格低于加拿大的现行价格。
a .假设加拿大的红酒进口只是世界红酒总产量的一小部分,画出自由贸易下加拿大红酒市场的图形。
在一个适当的表中,列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
b .现在假设墨西哥湾流的异常移动使欧洲的夏天气候异常冷,破坏了葡萄收成。
这种冲击对世界红酒价格有什么影响?用你在问题a 中的图和表说明对加拿大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的影响。
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加拿大作为一个整体,状况变好了还是变坏了?答:a .如图9-3所示。
在加拿大的葡萄酒市场上,葡萄酒的世界价格为1P 。
图9-3 加拿大红酒市场表9-1是在1P 情况下的结果。
表9-1 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b .墨西哥湾流的异常移动使欧洲的夏天气候异常冷,摧毁了葡萄收成,葡萄酒的世界价格上升至2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