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78-2007 椰子产品 糖渍椰肉.pdf

合集下载

【标准】进口椰果检验规程编制说明

【标准】进口椰果检验规程编制说明

【关键字】标准《进口椰果检验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本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定计划项目的立项依据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下发的《关于下达2010年第二批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修)订补助费的通知》(认办科函[2010]326号),项目名称为《进口椰果检验规程》,项目编号为2010B350,技术归口单位为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为海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是参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进行编写的。

二、目的、意义椰果是以椰子水、椰子汁(乳)为主要原料,经杀菌、发酵制成的一种具有独特胶质特性的生物纤维素(Biofibre),其成份为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成的葡聚糖。

椰果的发酵菌种为醋酸杆菌的亚种——木醋杆菌(Acetobacter Xylinum),已被美国FDA列为间接食品公认安全物质(GRAS)的山梨糖(Sorbose)的发酵菌(21CFR186.1839)。

因为由椰子水、椰子汁(乳)得来,且成型后像椰子果肉,因此被称为椰果。

椰果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产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和我国台湾也有生产,畅销日本及世界各地。

海南丰富的椰子资源和亚热带气候,为椰果生产提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海南省自1996年起就开始生产椰果,至2007年椰果生产厂家已发展到80多家,年产量16万吨,年产值近4亿元,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食品工业,并带动岛内一大批深加工食品工业的发展。

目前,除菲律宾外,其他各国尚未制订相关椰果产品的检验标准。

而在菲律宾的椰果产品标准中,只有涉及蜜渍椰果(PNS1219:1994)针对产品规格制订的国家标准,该标准中列明了包括品质要求、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要求等内容,农业部《椰子产品椰纤果》(NY/T1522-2007)等我国相关标准就是参照了菲律宾国家标准制订的。

在2004年海南“毒椰果事件”之后,椰果作为一种发酵食品其卫生安全性也受到关注。

酸渍椰纤果(高纤椰果) 质量检验标准

酸渍椰纤果(高纤椰果) 质量检验标准

酸渍椰纤果(高纤椰果) 质量检验标准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一、引言酸渍椰纤果,又称高纤椰果,是一种常见的水果腌制食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为保证植物蛋白饮料果肉椰子汁的产品质量和更好的组织

为保证植物蛋白饮料果肉椰子汁的产品质量和更好的组织

为保证植物蛋白饮料果肉椰子汁的产品质量和更好的组织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技术要求 (1)4 生产加工过程要求 (2)5 试验方法 (2)6 检验规则 (3)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3)8 保质期 (4)前言为保证植物蛋白饮料果肉椰子汁的产品质量和更好的组织企业进行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要求。

本标准代替Q/XL8-2006《植物蛋白饮料果肉椰子汁》本标准与Q/XL8—2006《植物蛋白饮料果肉椰子汁》相比,主要进行了如下主要内容的修订:——标准编号改为:Q/XL008-2009 ——修改增加了部分技术要求的原辅料引用;——修改增加了部分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和产品保质期的说明。

——同时,本标准还根据国家GB/1.1—2000的规定编制修订,并按规定引用了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使本标准的有关要素和具体的表示方法上和国家有关规定保持一致。

本标准由琼海雄隆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品管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琼海雄隆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品管部组织的起草工作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莫耀天、王文隆、吴伟。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XL8-2006。

Q/XL 008-2009植物蛋白饮料果肉椰子汁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物蛋白饮料果肉椰汁的技术要求、食品添加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新鲜椰子肉取汁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高纤维椰果果粒、白砂糖等,经过调配、杀菌、包装等系列工序制成的植物蛋白饮料果肉椰子汁生产控制、检验、贮运等环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DB46 42-2005 椰果卫生标准.doc

DB46 42-2005 椰果卫生标准.doc
本附录规定了椰果中过氧化氢的测定方法。
本附录适用于椰果中过氧化氢的测定。
A.2
过氧化物在稀硫酸溶液中能使碘化钾氧化,产生定量的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同时用过氧化氢酶分解过氧化氢,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除过氧化氢外的过氧化物。根据未加过氧化氢酶样品和加入过氧化氢酶样品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之差,计算过氧化氢的含量。化学反应式为:
B.3.2.1
B.3.2.2
B.3.2.3
B.3.2.4
B.3.2.5
B.3.2.6
B.3.2.7
B.3.3
B.3.3.1
B.3.3.2
B.3.3.3
B.3.3.4
B.3.4
B.3.4.1
B.3.4.2
B.3.4.3
B.3.4.4
B.3.4.5
B.3.4.6
B.3.4.7
B.3.5
B.3.5.1
工厂应制定《生产操作规程》,内容包括生产工艺流程、操作程序、卫生与质量控制措施、设备操作与维护制度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礼明、潘先海、韩彩轩、易美华、王锡彬、符振华、钟春燕、马永忠。
椰果卫生标准
11
本标准规定了椰果的定义、指标要求、试验方法、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包装、标识、运输和贮存的卫生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椰子水或椰子汁(乳)为主要原料,经杀菌、发酵制成的食品原料椰果。
1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关于征求海南省食品地方标准清理意见的公告

关于征求海南省食品地方标准清理意见的公告

关于征求海南省食品地方标准清理意见的公告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关于征求海南省食品地方标准清理意见的公告关于征求海南省食品地方标准清理意见的公告附件:海南省食品地方标准清理审评意见海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年1月21日标准序号标准名称委员会审评意见标准序号标准名称委员会审评意见1DB46/117-2008鲜榨果蔬汁卫生标准保留并修订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11DB46/T33-2004胡椒粉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DB46/118-2008生食三文鱼、龙虾卫生标准保留并修订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12DB46/T38-2004澄迈火山岩苦丁茶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DB46/113-2008海南米粉保留并修订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13DB46/63-2006地理标志产品兴隆咖啡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4DB46/42-2005椰果卫生标准已有行业标准,建议废止地方标准。

14DB46/T69-2006椰子粉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5DB460036/T03-2004鲜绿橙已有国家标准,建议废止地方标准。

15DB46/T75-2007食用槟榔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6DB460035/T2-2005红毛丹已有行业标准,建议废止地方标准。

16DB46/T78-2007椰子产品糖渍椰肉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7DB46/61-2006地理标志产品琼中绿橙已有国家标准,建议废止地方标准。

17DB46/T79-2007椰子产品椰子糖果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8DB46/T106-2007红线茄已有行业标准,建议废止地方标准。

18DB46/T92-2007黄灯笼辣椒酱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9DB469029/T5-2009三月红荔枝已有行业标准,建议废止地方标准。

19DB46/T107-2007椰子浆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10DB46/31-2003白沙绿茶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0DB46/T108-2007椰香薄脆饼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标准序号标准名称委员会审评意见标准序号标准名称委员会审评意见21DB46/T120-2008糯米酒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1DB46/T254-2013定安粽子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2DB46/T121-2008地瓜酒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2DB46/T28-2002文昌鸡肉产品质量要求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3DB46/T122-2008琼式月饼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3DB460200/T5-2005杂色鲍食用鲍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4DB46/153-2009地理标志产品福山咖啡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4DB46/T51-2006奥尼罗非鱼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5DB46/T155-2009水产干制品生产规范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5DB46/T23-2006香蕉质量、包装、标志及贮运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6DB46/T202-2011琼菜白切文昌鸡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6DB46/60-2006地理标志产品和乐蟹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7DB46/T203-2011琼菜白切嘉积鸭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7DB46/62-2006地理标志产品昌江芒果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8DB46/T204-2011琼菜白汁东山羊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8DB46/72-2006地理标志产品乐东香蕉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9DB46/T205-2011琼菜烤临高乳猪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9DB46/T110-2007地理标志产品东山羊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0DB46/T225-2012《琼菜海南椰子(鸡)盅》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40DB469001/T2-2007大顶苦瓜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

椰子果行业标准-

椰子果行业标准-

椰子果行业标准正文:---------------------------------------------------------------------------------------------------------------------------------------------------- 椰子果行业标准(2005年5月20日农业部热带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成熟椰子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加工用成熟椰子果的质量评定和贸易。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2762 食品中汞限量卫生标准GB 4810 食品中砷限量卫生标准GB/T 5009.11 食品中砷的测定方法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GB/T 5009.19 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的测定方法GB/T 5009.38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分析方法GB/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GB/T 10466-1989 蔬菜、水果形态学和结构学术语(一)GB/T 14870 食品中多菌灵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 14935 食品中铅限量卫生标准3术语和定义GB/T 10466-1989中2.26确立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成熟椰子果mature coconut果皮饱满、不皱缩、摇动果内有清脆响水声的椰子果实。

3.2 果实围径fruit equatorial circumference指果蒂朝上,果实直立时,最大横切面的周长。

3.3 果形fruit shape指果实的外观形状。

DB46T 107-2007 椰子浆

DB46T 107-2007 椰子浆

注ICS 67.080.10X24备案号:21252-2007椰子浆Coconut Cream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6DB46/T107—2007前言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海南省食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毓炜、吴月仙、陈霆。

I椰子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椰子浆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成熟椰子为主要原料,经剥壳、取肉、破碎、榨汁、过滤、加热、均质、灭菌、包装等工艺生产的椰子浆。

分为优级、一级和二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T4789.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T4789.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478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4789.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T4789.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4789.15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T4789.26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GB/T5009.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5009.5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T5009.6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6食品中锡的测定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10786罐头食品的检验方法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7325食品工业用浓缩果蔬汁(浆)卫生标准GB/T17377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NY/T490椰子果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3要求3.1原辅料要求3.1.1椰子果:符合NY/T490要求。

关于征求海南省食品地方标准清理意见的公告

关于征求海南省食品地方标准清理意见的公告

关于征求海南省食品地方标准清理意见的公告关于征求海南省食品地方标准清理意见的公告附件:海南省食品地方标准清理审评意见海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年1月21日标准序号标准名称委员会审评意见标准序号标准名称委员会审评意见1DB46/117-2008鲜榨果蔬汁卫生标准保留并修订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11DB46/T33-2004胡椒粉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DB46/118-2008生食三文鱼、龙虾卫生标准保留并修订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12DB46/T38-2004澄迈火山岩苦丁茶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DB46/113-2008海南米粉保留并修订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13DB46/63-2006地理标志产品兴隆咖啡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4DB46/42-2005椰果卫生标准已有行业标准,建议废止地方标准。

14DB46/T69-2006椰子粉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5DB460036/T03-2004鲜绿橙已有国家标准,建议废止地方标准。

15DB46/T75-2007食用槟榔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6DB460035/T2-2005红毛丹已有行业标准,建议废止地方标准。

16DB46/T78-2007椰子产品糖渍椰肉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7DB46/61-2006地理标志产品琼中绿橙已有国家标准,建议废止地方标准。

17DB46/T79-2007椰子产品椰子糖果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8DB46/T106-2007红线茄已有行业标准,建议废止地方标准。

18DB46/T92-2007黄灯笼辣椒酱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9DB469029/T5-2009三月红荔枝已有行业标准,建议废止地方标准。

19DB46/T107-2007椰子浆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10DB46/31-2003白沙绿茶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0DB46/T108-2007椰香薄脆饼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标准序号标准名称委员会审评意见标准序号标准名称委员会审评意见21DB46/T120-2008糯米酒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1DB46/T254-2013定安粽子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2DB46/T121-2008地瓜酒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2DB46/T28-2002文昌鸡肉产品质量要求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3DB46/T122-2008琼式月饼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3DB460200/T5-2005杂色鲍食用鲍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4DB46/153-2009地理标志产品福山咖啡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4DB46/T51-2006奥尼罗非鱼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5DB46/T155-2009水产干制品生产规范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5DB46/T23-2006香蕉质量、包装、标志及贮运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6DB46/T202-2011琼菜白切文昌鸡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6DB46/60-2006地理标志产品和乐蟹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7DB46/T203-2011琼菜白切嘉积鸭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7DB46/62-2006地理标志产品昌江芒果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8DB46/T204-2011琼菜白汁东山羊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8DB46/72-2006地理标志产品乐东香蕉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29DB46/T205-2011琼菜烤临高乳猪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9DB46/T110-2007地理标志产品东山羊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30DB46/T225-2012《琼菜海南椰子(鸡)盅》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40DB469001/T2-2007大顶苦瓜保留作为食品质量地方标准。

椰子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测定 -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椰子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测定 -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 - 02 – 06 发布
2015 - 03 - 01 实施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XX/ XXXXX—XXXX
I
DBXX/ XXXXX—XXXX
目 次
前言................................................................................................................................................................... III 1 2 3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3.1..................................................................................................................................................................... 1 3.2..................................................................................................................................................................... 1 4 取样方法......................................................................................................................................................... 1 4.1 4.2 5 取样要求................................................................................................................................................. 1 取样方法................................................................................................................................................. 2

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8号――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及食品用香料名单

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8号――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及食品用香料名单

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8号――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及食
品用香料名单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7.04.11
•【文号】卫生部公告2007年第8号
•【施行日期】2007.04.1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食品安全
正文
卫生部公告
(2007年第8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批准以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及食品用香料名单,现予以公告。

二○○七年四月十一日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及食品用香料名单
附件:
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质量规格要求冰乙酸
1.生产工艺
甲醇及一氧化碳为原料经低压羰基化法生产的冰乙酸。

2.要求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钙
1.生产工艺
由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与钙螯合形成。

2.性状
白色粉末,淡咸味,无气味。

3.要求
酸性磷酸铝钠
1.性状
白色无臭粉末,不溶于水,溶于盐酸
叶黄素(着色剂)
1.生产工艺
以天然万寿菊油树脂为原料经提取制得的天然色素叶黄素。

2.性状
桔黄色至桔红色,粉末状,不溶于水,溶于正己烷。

甲基纤维素
1.性状
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几乎无味。

叶黄素(营养强化剂)
1.性状
叶黄素是一种从万寿菊中提取的膳食成分,桔红色,无刺激气味。

椰肉的保色抑菌研究

椰肉的保色抑菌研究

椰肉的保色抑菌研究doi:10.3969/j.issn.1674-7100.2017.05.002收稿日期:2017-07-29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12AA0992301),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工程中心建设基金资助项目 (11DZ2280300),上海市高校成果转化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3CL1312HY ),上海市产学研基金资助项目 (15cxy69),上海高校一流学科基金资助项目(A2-2019-14-0003)作者简介:杨福馨(1958-),男(侗族),贵州天柱人,上海海洋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包装工程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E-mail :fxyang@通信作者:隋 越(1995-),女,山东青岛人,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包装工程技术, E-mail :1178519285@杨福馨 隋 越 段华瑞姜 悦 程 龙 徐 韬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上海 201306摘 要:以椰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鲜椰肉经盐、糖和醋不同浓度溶液浸泡处理,然后用不同包装材料对处理过的椰肉进行密闭包装,在一定时间内定期检测其色差、失重、硬度及感官评定,研究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探究不同浓度的盐、糖和醋溶液及包装材料对椰肉的保色抑菌效果。

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0.3%的盐溶液、1.1%的糖溶液、0.1%醋溶液,通过PVDC/PE 复合薄膜的包装下得到的果肉产品品质是较好的。

关键词:椰肉;保色;抑菌;包装材料中图分类号:TB48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100(2017)05-0007-071 研究背景椰子是生长在热带的木本油料作物[1]。

椰肉的营养价值较高,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等,且肉色洁白,味甘性平,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

但是椰肉会挥发含有16种化学成分的椰油,易导致椰肉腐败变色[2],此外椰肉脂肪酸败、微生物作用等均不利于椰肉贮藏,其中微生物作用的影响较为显著[3]。

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71号--关于公布2007年商品归类决定

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71号--关于公布2007年商品归类决定

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71号--关于公布2007年商品归类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布日期】2007.12.05•【文号】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71号•【施行日期】2007.12.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海关综合规定正文海关总署公告(2007年第71号)为便于进出口货物的收发货人及其代理人正确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减少商品归类争议,保障海关商品归类执法的统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海关总署令第158号)有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公布2007年商品归类决定(见附件)。

该归类决定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执行。

商品归类决定所依据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其他相关规定发生变化的,商品归类决定同时失效。

特此公告。

附件:2007年商品归类决定二○○七年十二月五日附件2007年商品归类决定┌──┬─────┬───┬──┬──┬──┬─────────────┬─────────┐│序│归类│商品税│商品│英文│其他│商品描述│归类决定││号│决定│则│名称│名称│名称│││││编号│ 号列││││││├──┼─────┼───┼──┼──┼──┼─────────────┼─────────┤│1│Z2007-0001│0305.1│鲨鱼│││商品“鲨鱼软骨粉”为白色粉│根据归类总规则一及││││ 000│软骨│││末,主要成分为鲨鱼软骨粉,│《税则注释》对品目│││││粉│││是选用普通鲨鱼骨经冷冻、干│03.05的解释,商品││││││││燥、灭菌及粉碎等简单加工而│“鲨鱼软骨粉”应归││││││││成。

该商品进口后与维生素D│入税则号列0305.100││││││││、碳酸钙、微晶纤维素等混合│0。

││││││││,制粒,压制成片,制成“复│││││││││合钙片”销售,其中鲨鱼软骨│││││││││粉占钙片成分的16.7%。

椰果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椰果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椰果生产许可审查细则一、发证范围及申证单元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椰果是以椰子水或椰子汁(乳)为主要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培养而形成的一种纤维素凝胶状物质,包括杀菌椰果、酸渍椰果、粗制椰果、糖蜜椰果和压缩椰果等产品。

椰果纳入28大类食品中的其他食品单元。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申证单元名称和产品名称,即其他食品(椰果)。

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28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一)基本生产流程椰子水或椰子汁(乳)→过滤→调配→热杀菌→热装盘→盖纸→冷却→接种→发酵→凝胶状厚膜(椰果果片)→清洗→切割→漂白→漂洗→装桶(粗制椰果)→调pH→封口(酸渍椰果)→杀菌→密封包装(杀菌椰果)→糖水煮沸→密封包装(糖蜜椰果)→机械挤压→包装(压缩椰果)(二)关键控制环节原材料验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热杀菌、菌种的选择和培养、发酵。

(三)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1. 食品添加剂超范围和超量使用;2. 非食品用添加物的添加。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一)生产场所椰果生产企业应建在地势高、水源充足的地区。

厂区应设有绿化带,应有良好的排水和废水处理系统,废水的排放应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厂房的建设还应当有与企业生产相适应的原辅材料仓库、包装材料仓库、菌种室、调配车间、杀菌车间、装盘车间、发酵车间、漂洗加工车间、包装车间、容器及工具清洗消毒车间、成品库和检验室。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1.椰子水(汁)贮存容器;2、过滤设备(设施);3、调配罐;4、杀菌设备(设施);5、无菌接种箱(超净工作台);6、发酵盘;6、漂洗设施;7、切割机;8、包装设备。

四、产品相关标准DB46/42-2005椰果卫生标准;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

五、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椰果发酵菌种为木醋杆菌,使用新筛选的菌种,在投入生产前必须经过菌种鉴定和安全性评价。

椰果生产加工所用的原辅材料、包装材料必须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及有关规定。

db46 61-2006 原产地域产品-琼中绿橙.doc

db46 61-2006 原产地域产品-琼中绿橙.doc

ICS备案号:DB地理标志产品 琼中绿橙Product of designation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前言本标准为全文强制性标准。

本标准是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及GB 17924-1999《原产地域产品通用要求》而指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海南省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海南省地理标志产品管理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尹桂豪、章程辉、谢德芳、刘洪升。

地理标志产品琼中绿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琼中绿橙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海南省技术监督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琼中绿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88 蔬菜、水果中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的测定GB/T 6543 瓦楞纸箱GB/T 8210 出口柑桔鲜果检验方法GB/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GB/T 10547 柑桔储藏GB/T 12947 鲜柑桔NY/T 761 蔬菜和水果中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检测方法NY/T 5015 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DB46/T 19.6 无公害水果生产技术规程3 地理标志保护范围琼中绿橙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限于地理标志产品管理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的范围,见附录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S 67.180.10
X33
备案号:20780-2007
DB46
椰子产品糖渍椰肉
Coconut product Candied coco-kernel
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海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负责起草,海南省文昌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海南文昌椰海食品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松林、陈华、陈文宇、符积江、李枚秋、张木炎、李新菊、夏秋瑜、李瑞、黄宇峰。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椰子产品糖渍椰肉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糖渍椰肉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签、标志、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第3.1条所规定的糖渍椰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317白砂糖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
GB/T4789.2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糖果、糕点、蜜饯检验
GB/T5009.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T5009.8食品中蔗糖的测定
GB/T5009.11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2食品中铅的测定
GB/T5009.13食品中铜的测定
GB/T5009.34食品中亚硫酸盐的测定
GB/T5530动植物油脂酸值和酸度测定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8956蜜饯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B/T10782蜜饯通则
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QB/T2319液体葡萄糖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术语和定义
3.1
糖渍椰肉candied coco-kernel
以椰子肉为原料,经成型、糖渍等加工工艺制成的块状、片状和丝状等干态制品,分为椰角、椰片和椰丝等产品。

4要求
4.1原料要求
4.1.1椰子肉
应具有新鲜椰子肉的气味和滋味,呈白色,无腐败变质,无不良气味和异味,无异物。

4.1.2食糖
白砂糖应符合GB317的规定;液体葡萄糖应符合QB/T2319的规定;其他食糖应符合相应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4.1.3水
应符合GB5749的规定。

4.1.4食品添加剂
应选用GB2760规定的食品添加剂,并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

4.2感官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要求
色泽呈白色或浅黄色,较均匀,无异常颜色,无霉变
组织与形态表面干燥,边缘整齐
口感与风味有韧性和咀嚼性,不粘牙,具有椰子特有的滋味,无异味,无蛤味
杂质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4.3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指标
项目
椰角椰片椰丝
水分,%≤15≤10
总糖(以葡萄糖计),%≤65
酸值(KOH),mg/g≤0.3
4.4卫生指标
卫生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卫生指标
项目指标
二氧化硫残留量按GB2760执行
总砷(以As计),mg/kg≤0.5
铅(Pb),mg/kg≤0.5
铜(Cu),mg/kg≤10
菌落总数,cfu/g≤1000
大肠菌群,MPN/100g≤30
霉菌,cfu/g≤50
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
4.5净含量
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5试验方法
5.1感官
将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检查色泽、形态、组织、滋味气味和杂质。

5.2水分
按GB/T5009.3执行。

5.3总糖
按GB/T5009.8执行。

5.4酸值
按GB/T5530执行。

5.5二氧化硫残留量
按GB/T5009.34执行。

5.6总砷
按GB/T5009.11执行
5.7铅
按GB/T5009.12执行
5.8铜
按GB/T5009.13执行
5.9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致病菌
按GB/T4789.24执行。

5.10净含量
按JJF1070执行。

6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GB8956的规定。

7检验规则
7.1组批
以同一天、同班次生产的同一类型产品为一批。

7.2抽样
按GB/T10782第7.5条执行。

7.3检验分类
7.3.1出厂检验
7.3.1.1产品出厂前应由生产技术检验部门逐批按本标准检验,检验合格方可出厂。

7.3.1.2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要求、净含量、二氧化硫残留量、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

7.3.2型式检验
7.3.2.1正常生产时每6个月应进行型式检验;当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b)当原料、工艺及设备有较大改动、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例行(型式)检验结果差异较大时;
d)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认为需要时。

7.3.2.2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规定的全部项目。

7.4判定规则
7.4.1出厂检验项目或型式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产品。

7.4.2卫生指标有一项检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为不合格品,不得复验。

7.4.3除卫生指标外,其他项目检验结果如有异议时,可以在原批次产品中加倍抽样复验一次,判定以复验结果为准,若仍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品。

8包装、标签和标志、贮存与运输
8.1包装
包装容器和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卫生标准和有关规定。

8.2标签和标志
标签按GB7718执行,标志按GB191执行。

8.3贮存
产品应贮存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并有防尘、防绳、防虫、防鼠设施,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或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一同贮存。

8.4运输
产品运输时,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净,应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其它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

9保质期
在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保质期不少于3个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