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银行体系效率_稳定性及相关性分析_凌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科学·2001年第2期

银行体系效率、稳定性及相关性分析

凌 亢 赵 旭

(南京经济学院经济与统计学院 南京 210003)

摘 要:我国金融改革的实践表明,银行体系的稳定是以牺牲银行效率为代价

的。本文在分析Gorton&Winto n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银行体系效率与稳

定性的关系,认为银行倒闭是不可避免的,虽会带来银行体系的不稳定,但银行体系

效率提高而增加的福利远大于因银行倒闭而损失的福利。现阶段应把银行体系的效

率放在首位,建立多种所有制、竞争性的商业银行体系、促使银行并购、构建存款保险

制度、加强国际金融合作是提高银行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银行福利 效率 稳定

银行的破产和退出是银行业竞争的自然结果,是一种行业中“效率转移”的指标器。银行业稳健和高效率需要建立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这是以牺牲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为代价的。普通企业的破产一般会通过乘数效应而扩展,但每一轮的次级效应是递减的,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财务联系,若一家银行破产则会出现连锁反应,且每一轮的次级效应是递增的,最终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个别银行破产的传染效应会破坏整个银行体系的稳定性,若不允许银行在竞争中破产,则会导致整个银行体系效率的下降,引发社会成本,这是一个两难的抉择。因此,研究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与效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银行体系效率与稳定性的理论分析

1.银行体系的内在脆弱性与银行体系的稳定性

最早提出银行体系内在脆弱性假说的是马克思,他认为银行体系加速了私人资本转变为社会资本的进程,但同时由于银行家剥夺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的资本分配能力,自己也成为引起银行危机的最有效工具,加之其趋利心、虚拟资本运动的相对独立性为银行信用崩溃创造了条件。凡勃伦进一步发展了银行体系内在不稳定性假说,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最终导致了社会资本所有者的缺乏,结果其本身内在地存在着周期性的动荡力量,这些力量主要地集中在银行体系中。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的正常运作需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储蓄者对银行有足够的信心,二是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是高效率的。由于信贷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借款人相对于贷款人对其借款用于投资项目的风险性质拥有更多的信息,而储蓄者(最终债权人)对信贷用途知之不多使得由于这两个条件很难同时成立,从而产生了商业银

行的内在脆弱性。可见,银行体系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具有内生的不稳定性,这就决定了银行必须实施稳健经营策略,加强风险防范和控制,否则就会进一步加剧其内在的不稳定性,从而牺牲银行业的效率,乃至使个别银行倒闭,这是难免的,而适度的竞争是提高银行效率的关键。

2.预算约束与银行效率

科尔奈指出,软预算约束的原因是政府实行父爱主义,海尔维格于1975年提出,银行与企业之间也可能产生预算软约束。1989年奈斯根和蒂沃基根运用博弈论把预算为软的问题模型化了,他们把软约束中的“软”量化为一个条件概率,引进了“事先有效”和“事后有效”概念,认为“软”和“硬”之间可以替代,软的好处是长期的投资效益。转型经济国家银行对投资筹资持谨慎的态度,这称之为分离预算约束(Herr,T ober,1999)。银行体系借助于协商定价的机制来搜寻信息,监督借款人,而银行处理借款人私人信息的能力依赖于银行自身治理结构的有效性、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以及政府对银行业监管的效率,这些因素无形中阻碍着银行体系交易成本降低的效率。转型国家银行体系的特点是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银行垄断程度高,特别是银行对国有企业部门采用部分软化的预算约束。从政治和社会角度考虑,实行严格预算约束(硬约束),在转型初期是不可行的,而从经济角度考虑,突然实行硬约束会影响从长期来看有生命力的企业。所以,逐步实施硬约束才是理智的选择,这样亏损企业得以维持生存,以保障社会稳定,当然在某种程度这是以牺牲银行业和企业的运营效率为代价的。可见,预算约束的硬化、软化与金融体制改革有关,以日本、德国为代表的集权银行体系往往选择“软”,银行只看到事后的好处而贷款给企业,企业虽拖欠、赖账,但再贷款的概率也很高,银行之间缺乏竞争,虽不可能倒闭,但银行效率很低。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分散的银行体制,银企约束硬化,银行之间竞争激烈,运作效率高,但银行倒闭时有所见。

3.不良资产与银行效率

经济转轨国家银行体系中不良贷款的比例相对较大,这是由于计划经济时代银企软贷款导致的结果。不良贷款的增加使其亏损增多,这导致银行会增加贷款差额,试图将银行的不良贷款的成本转嫁给其他借款人。利差的大小是反映银行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若能以较小的利差维持运转并盈利的银行势必是竞争力很高的银行。利差扩大,使贷款利率相应提高,阻碍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导致借款人的偿债能力下降,从而进一步增加不良贷款的数量,致使金融不稳定加剧,也制约了宏观金融调控效率的提高。经济转轨国家很难对国有银行进行私有化改造,麦金农指出,在转型过程中,保持金融体系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远比匆忙把国有经济和银行体系私有化重要得多。

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软约束的信贷造成了银行沉重的债务负担,而许多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只有依靠国有银行贷款方可生存,因此,资金也就不断流向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亏损和低效率使一部分银行信贷陷入贷款发放——无法收回——再贷款——再无法回收的恶性循环,从而导致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多以及银行效率下降。一般来讲,只要呆账和呆滞贷款超过银行资本金,银行资本基础薄弱,从而风险头寸暴露严重,若储户挤兑,银行就产生流动性问题,若无央行的紧急援助,则只有破产。

4.存款保险与银行体系稳定性

银行业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其稳定与否对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很大。在市场经济中,任何经营都是有风险的,银行业也不例外。建立健全银行内控制度,加强银行监管力度是维护商业银

行经营安全的有力保障。但实践表明这些措施并不能防止银行倒闭的可能性。银行业不稳定表现在银行恐慌和存款挤兑。挤兑只对少数银行产生影响,而恐慌则涉及许多银行,并使人们丧失对银行体系的信心。Ber nanke(1983)指出,挤兑降低了银行信用分配的功能,金融危机削弱了整个金融部门造市和作为信息中介的效率。30年代的金融大恐慌使美国有三分之一的银行破产,严重地影响了金融系统的稳定。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于1933年设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成功地稳定了金融系统,以后许多国家相继引入这一机制。可见,存款保险是处理银行倒闭、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银行系统的有效选择,但却存在着投保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Diamo nd和Dybvig(1983)强调银行作为经济中流动性的提供者,认为存款人对流动性的关心要求政府提供存款保险。Jaco b Par oush(1988)认为,随着银行数目的增加,要使银行系统稳定,监督是不必要的。主张自由主义的Fr iedman认为存款保险是确保金融稳定的一个重要的结构性变化。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监管成本可能很高昂,其大小决定了监管的效率,人们通常认为政府对银行监管不及存款人对银行的监管有效(Kone,1989)。但Sang kyun Park(1994)承认政府监督的局限性,同时又证明政府存款保险只是将风险在风险中立的代理人之间进行了转移并没有降低福利,且较存款人监督更有效。实际上,监管本身不能也不应绝对保证出现银行倒闭。按照市场原则,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银行才能够有效率地运行,而政府支持的存款保险只会弱化银行的竞争能力并使其倒闭,反而会加大银行系统的不稳定性。有关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系统稳定性关系的评价,学者们褒贬不一。但理论分析表明,由政府支持的存款保险公司能够使社会的净福利增加,且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使社会福利达到最优,从而保障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二、银行体系稳定性和效率关系的模型分析

1.模型假设

假设经济持续存在1、2、3期三个时期和风险中立的代表人(消费者)。消费者在1期可重新组合其拥有的银行资产(存款和银行股份),银行也可发行股份。假定消费者或者持有存款,或者持有股份,消费者在2期或3期消费,若其愿意尽早消费的概率较高,则消费者只持有存款,否则只持有银行股份。在1期,消费者知道其在2期的消费概率P(0≤P≤1),其消费偏好呈[0,1]均匀分布,而消费者的总量为1,因此,所有消费者的消费概率也为P。又假定到3期银行贷款的预期收益为R。

假定银行监管部门追求的是社会福利最大化。银行在同客户的业务往来中所掌握的有关信息是一种无形资产,若银行持续经营,则其可重复利用,否则该资产会丧失,我们称之为“银行持续经营的私有价值”(C B),而银行倒闭的社会成本远大于C B,因此,“银行持续经营的社会价值”(C S)大于其私有价值。银行监管部门知道银行向有补贴的国企(SOE S)贷款风险小,并决定是否允许新银行进入以提高银行信贷配给效率。转型经济中的银行体系本身并不存在具有效率的结构,其本身也可能因内部人控制或其他原因而处于非效率状态。

利用银行体系福利函数表示银行体系的稳定性和效率的总效用,分析银行给国有企业贷款和新兴企业贷款对社会福利的效应,进而证明经济转型国有的银行监管部门通过放松银行进入限制政策,允许新银行的进入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性造成福利的损失远小于由此造成的银行信贷配给效率提高带来的福利增加,因而银行监管部门为了提高银行业的效率应以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