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医院输血科输血质量管理体系SOP

合集下载

检验科输血 sop

检验科输血 sop

输血相关标准操作程序(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ss郓城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二O一二年一月目录01. 输血科血液质量检查规程....................................302. 检验标本采集操作规程.......................................4-603. 血液出入库检查规程.........................................704. ABO血型鉴定(正定型)标准操作程序..........................805. ABO血型鉴定(反定型)标准操作程序..........................906. RhD血型鉴定标准操作程序.....................................1007. 盐水介质交叉配血标准操作程序.................................1108.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标准操作程序..............................12-1309. HIV抗体(胶体金法)测定操作规程...............................1410. HBsAg(胶体金法)测定操作规程..............................1511. 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法)测定操作规程......................1612. 离心机使用操作规程..........................................1713. 0.9%生理盐水的配置操作规程..................................182.范围:输血3.责任人:胡允栋4.内容:4.1对血库提供的血液及成分,必须进行认真核对检查,外包装应完好无损,标签填写完整,清楚,准确。

中心医院输血科输血质量管理体系SOP

中心医院输血科输血质量管理体系SOP

南阳市中心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第二版)编辑:徐学新责任编辑:胡松2016年 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输血科目录第一部分样本管理类作业指导书1.患者准备及原始标本识别 (1)2.临床医生的指导 (1)3.申请单的填写、处理及保存 (2)4.输血相容性检测标本采集容器及必须添加剂、采集类型和量 (2)5.标本采集方法 (3)6.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3)7.安全处置 (4)8.血液标本的运送 (6)9.输血相容性检测标本的接收与拒收的标准 (6)10.血液标本的保存 (7)11.附加检验项目及时间限制 (7)12.因分析失败而需要再检验标本的处理 (7)13.医疗废物的处理 (8)14.已检标本的处理存放 (8)15.输血科离心机标准操作程序 (8)第二部分试验方法类作业指导书1.试管法鉴定ABO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10)2.试管法鉴定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17)3.微柱凝胶卡式法鉴定ABO正反血型及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20)4.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6)5.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9)6.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2)7.新生儿溶血病(HDN)血型血清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37)8.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标准操作规程 (48)9.孕妇血清中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52)10.冷自身抗体的鉴定 (55)11.温自身抗体的鉴定 (57)12.毛细管离心分离新老红细胞技术 (60)13.酶处理细胞的制备 (61)14.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63)15.输血科室间质评标准操作规程 (67)16.室内质控操作流程(简易版) (70)17.输血科试剂质量管理操作规程(试剂质控) (78)附质控品使用说明书 (85)18.手工抗人球蛋白试验操作规程 (104)19.Rh血型分型 (试管法)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11)20.ABO及Rh血型抗体效价测定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17)21.吸收-放散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24)22.RhD血型确证试验(卡式抗人球法)标准操作规程 (129)23.可溶性血型物质的测定 (134)24.A1和A2亚型鉴定 (137)25.B亚型鉴定 (139)26.全自动血型配血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140)27.手工卡式操作规程(简易版) (149)28.储存式自身输血操作规程 (156)29.输血相容性实验操作规程 (164)30.输血科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使用要点(优化版) (175)附:异常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 (176)第三部分仪器类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1.4℃贮血冷藏冰箱(SANYO)操作规程 (194)2.-30℃储血冰箱(SANYO)操作规程 (195)3.试剂(标本)冰箱操作规程 (196)4.血型血清学专用(台式KUBOTA KA-2200)离心机操作规程 (196)5.高速式离心机操作规1976.毛细管离心机标准操作规1987.显微镜(OLYMPUS CH30)操作规程 (201)8.电热恒温箱(HH.W21.600型)操作规程 (201)9.冰冻血浆解冻仪(PH-1型)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202)10.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XHZ-ⅢA型)操作规程 (204)11.生物安全柜操作规20512.自动高频热合机操作规20613.血液加温器使用原则及操作规20714.PX-T型低温血液操作台操作规20815.血栓弹力图操作规20916.TD2-24血型卡离心机操作规22317.德国Germany WAECO 半导体血液运输箱使用流程 (225)18.冷链系统概22719.老肯牌空气消毒机使用说22820.免疫微柱孵育器操作规231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临床实验室开展日常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所有参与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过程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操作行为指南。

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

临床用血质量管理体系
并有工作人员的全名签字。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方法
• 自上而下: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手 册→程序文件→规程类文件→相关表单
• 自下而上:规程类文件→程序文件→质量 手册
• 从中间向上下:程序文件→质量手册和规 程类文件→相关表单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步骤
• 成立编写小组:院领导参与,能代表各相关部门, 有管理经验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所要求的硬件 • 深入理解GB/T 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参考文件
• (一)参照标准
• GB/T 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质量 管理体系 要求》
• GB/T 19000-2008 idt ISO 9000:2005《质量 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培训
• 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编写完成并经过拟任质量 负责人审核后,应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分组(根据人 员类别或岗位)培训,使所有相关人员熟知以下内容:
• 临床输血适应性法规 • 本医疗机构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的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 各职能部门及科室在临床输血质条件
• 人才:专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医生素质 • 环境:适宜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环境——包括临
床输血过程所涉及的场所、设施、人员及其质量意 识
• 设备: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必要的设备——如血 液的贮存设备、运输设备、输血相容性检测试验设 备等。
• 技术:能开展必要的技术项目以保证临床输血质 量——如抗球蛋白技术(输血相容性检测经常使用 的试验方法,证实免疫溶血性输血反应必须的试 验)、血型抗体检测技术等
输血科(血库)基本规章制度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输血是临床常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规范来确保患者安全。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的建立,是为了规范输血操作流程,降低输血风险,提高输血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一、输血管理制度1.1 输血安全责任制度1.1.1 医院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输血安全工作,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1.1.2 输血科室要配备专业输血医师和护士,开展规范的输血操作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

1.2 输血操作规范1.2.1 输血操作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输血质量。

1.2.2 输血前需对患者进行充分的评估和检查,包括输血适应症和禁忌症。

1.2.3 输血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输血速度、输血量和输血时间,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

1.3 质控体系建设1.3.1 建立完善的输血记录和追溯制度,对输血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和监控。

1.3.2 定期进行输血操作的质量评估和内部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输血操作技术规范2.1 输血前准备工作2.1.1 核对患者信息,确保患者身份正确。

2.1.2 准备输血所需的输血器材和血液制品,对输血液制品进行核对和检查。

2.2 输血操作流程2.2.1 采血前要做好消毒和穿刺准备,选择适当的穿刺部位和针头。

2.2.2 输血过程中要注意输血速度和患者反应,随时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2.3 输血后处理2.3.1 输血结束后要对输血器材进行正确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2.3.2 对患者进行观察和监测,及时处理输血反应。

结语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的建立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输血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做好输血操作工作,为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输血服务,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医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医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

谈话记录 告知谈话
医生 决定输血 输什么血
标本采样 从正确的患者采到 表示正确的标本
申请输血 临时医嘱
护士 采样 送样 送单 取血 输血
交接登记 合格的取血人员
冷链
发/取血
血样验收 交接登记
血库 计划约血 保存血液
定血型 交叉配血
血样交接
冷链 验收 交接 血站供血
科学计划 计划定血
输血不良反应反馈报告单 的填写和反馈血库
AQMP
程序文件(4)
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1.输血科主任职责 2.配血人员岗位职责 3.贮血人员岗位职责 4.发血人员岗位职责 5.抽血样人员岗位职责 6.输血人员岗位职责 7.值班人员岗位职责 8.实验人员岗位职责.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QMP
作业性文件 (1)
配、贮、发血管理制度 1.血液入库、贮存制度 2.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管理制度 3.血液发放管理制度 4.供血者及患者标本采集、接收、保存管理制度 5.血液报废登记制度 6.不合格血液报废、退回制度 7.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QMP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临床输血的关键 魔鬼存于细节
*通过过程管理,人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 的发挥,产品和服务质量也能得到不断改进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QMP
患者 病情 需要
冷链、核对、 监护、输血纪录
输血
输血申请单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QMP
质量手册
质量管理体系要素描述(2)
环境方面 申请单,原始样品,实验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结构确认 质量控制(包括实验室间比对) 计算机管理系统 结果报告 补救措施与投诉处理 与患者、卫生专业人员、供应商的交流及互动 内部审核

输血品质管理制度

输血品质管理制度

输血品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我院输血品质管理工作,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与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管理要求,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院全部涉及输血工作的部门、人员,包含临床科室、输血科、护理部、试验室等各相关部门和人员。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条质量管理原则1.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医院制度,确保输血过程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3.强化团队协作,明确各部门、各人员的责任和职责。

4.不绝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5.不绝改善和创新,实现输血管理的连续改进。

第四条质量管理体系要求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含质量目标、质量指标和质量管理流程等。

2.定期开展质量管理评估和内部审核,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矫正和改进措施。

3.建立健全的文档掌控制度,确保相关文件和记录的正常使用和保管。

4.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质量意识。

5.加强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和协作,形成合力。

第三章输血操作管理第五条输血前的准备工作1.输血前,医务人员应核查患者信息,包含患者身份、血型、抗体筛查等。

2.输血前,医务人员应核查输血所需的血制品,包含血袋、血液类型和血品质量等。

3.输血前,医务人员应对输血设备进行检验和清洁,确保其正常运作。

4.输血前,医务人员应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输血环境无菌。

第六条输血操作流程1.输血前,医务人员应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解释输血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2.输血时,医务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包含手套、口罩等。

3.输血时,医务人员应依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输血操作,确保血液的正确输入。

4.输血时,医务人员应紧密察看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不良反应。

第七条输血品质掌控1.输血品质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确保输血安全和有效性。

2.医务人员应认真核对输血血型和配对信息,确保输血的血型全都性。

临床输血SOP

临床输血SOP

输血SOP1、临床医师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认真填写输血申请单,与患者或近亲属讲清利害关系后,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由护士核对患者资料、原始血型、Rh血型后采集防凝血样送输血科备血。

血样要保证准确无误并符合配血要求。

如患者为第一次输血,备血时应检查血型鉴定、抗体筛检和输血前检查;原来输过血的患者,血型鉴定可以不检查,但上次输血超过7天者,应检查抗体筛检,如为第二次入院,应检查全部项目。

2、护士到输血科取血时,应与输血科人员认真核对输血资料。

(1)患者姓名、科室、病房、床号、血型;(2)献血者姓名、血液编号、血型;(3)血液容量、采集日期、有效期;(4)血液外观检查:标签完整性、供血单位、条形码、血袋完整性、有无明显凝块、血液颜色有无异常、有无溶血等。

(5)交叉配血试验结果;以上核对完成后,发配血人员及取血人员共同签字后取血。

3、血液自输血科取出后,运输过程中勿剧烈震动,以免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

库存血不得加温,以免血浆蛋白凝固变形,根据情况可在室温下放置15~20分钟,放置时间不能过长,以免引起污染。

4、输血前由两名护士对以上第二条核对内容再次核对无误后备输。

5、至患者床边输血时,再次核对前述内容,呼唤患者姓名以确认受血者。

如果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输血报告单不能确认患者,就需要与其近亲属共同进行确认,或确认患者手腕上的标识(如果有时)。

6、核对及检查无误后,两名护士签字,遵照医嘱,将血液轻轻混匀后,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输给患者。

7、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

如输注不同供血者的血,应用生理盐水冲净输血器后,在输注另外一袋血液。

8、输血时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输血的前15分钟要慢,每分钟约20滴,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无不良反应,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及时报告临床医师,用生理盐水维持通道。

若无不良反应,输血完毕后将输血器材毁形消毒处理。

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模版

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模版

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输血科血库的工作,保障患者输血安全,制定本工作制度。

第二条医院输血科血库是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血液及其制品的采集、储存、检验、病毒筛查、配血、发放和血液保障等工作。

第四条血库工作要以患者为中心,积极配合各科室的医疗工作,确保输血工作的流程畅通和高效运转。

第五条血库工作要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技术水平,推动血库的发展与创新。

第二章血液供应第六条血库应确保提供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血液及其制品,满足临床需求。

第七条血库应定期与当地血液中心及其他合作单位沟通,保持血液供应的稳定性。

第八条血库应及时采购、储存和保管各类血液及其制品,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期。

第九条血库应制定血库库存管理制度,确保血液库存处于正常水平。

第十条血库应加强对用血的合理使用的管理,防止滥用与浪费。

第三章血液采集与病毒筛查第十一条血库应有专业的采血人员,采集血液样本时必须遵循无菌技术,保证血液样本的质量。

第十二条血库应有现代化的血液筛查设备,对采集的血液样本进行病毒筛查。

第十三条血液样本的采集和筛查结果应及时上报,并做好相关记录。

第四章配血与发放第十四条血库应对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和抗体检测,确保输血过程中患者的安全。

第十五条在配血过程中,应按照血型和抗体的组合规则进行操作,确保配血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六条血库应制定血液发放制度,确保输血及时、准确。

第五章技术人员管理第十八条血库应按照相关规定,配备足够数量和专业素质的技术人员。

第十九条技术人员应具备必要的血液学和免疫学知识,并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第二十条技术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

第二十一条技术人员应遵守血库的各项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确保工作质量和安全。

第六章设备管理第二十二条血库应配备符合质量要求的血液采集、储存和检测设备,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十三条血库应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七章质量管理第二十四条血库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执行国家和地方相关规定和指南。

输血技术管理制度

输血技术管理制度

输血技术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输血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规范性,提高输血管理水平,保障供血者和受血者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定。

二、管理机构1. 输血管理委员会设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监督和指导全院输血工作,落实输血技术管理制度,确保输血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输血科设立输血科,负责具体执行输血技术管理制度,管理输血人员和设备,组织输血工作,并对输血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输血人员1. 输血医师具有专业资格证书的医师,才能从事输血工作。

必须熟悉输血技术和相关法规,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确保输血安全。

2. 输血护士具有相关资格证书的护士,才能从事输血工作。

必须接受专业培训,掌握输血操作技术,确保输血程序的规范和安全。

四、供血者管理1. 定期体检供血者必须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状况符合供血条件,并持有有效的供血证明。

2. 供血前咨询供血前必须接受相关医师的咨询,了解供血的风险和注意事项,确保供血过程的安全。

3. 供血标本检测供血者的标本必须进行相关检测,确保供血的安全性,排除传染病和其他不适宜供血的情况。

五、受血者管理1. 输血前评估受血者必须接受相应评估,确定输血的适用性和风险,确保输血符合医疗指征,并选择适宜的输血产品。

2. 输血过程监测输血过程必须进行监测,包括输血量、输血速度、受血者的反应等,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六、输血材料管理1. 输血产品储存输血产品必须在指定的条件下储存,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避免交叉感染和其他风险。

2. 输血器具使用输血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和清洁,确保器具的无菌和安全性,避免引起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七、输血操作流程1. 输血前准备在进行输血前必须准备好输血器具、输血产品和相关文档,确保输血顺利进行。

2. 输血过程监控在输血过程中必须监控输血速度、输血量、受血者的反应等情况,确保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 输血后观察输血结束后必须对受血者进行观察,排除输血后反应和并发症的风险,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输血科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输血科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输血科医疗质控工作计划英文回答:Introduction:The medical quality control work plan for thetransfusion department is essential to ensure the safetyand effectiveness of blood transfusions. This plan outlines the key activities and strategies to be implemented inorder to maintain high standards of care and minimize risk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components of the plan inboth English and Chinese.英文回答:1. Establishing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SOPs):SOPs are crucial in ensuring consistent andstandardized practices in the transfusion department. These procedures should cover all aspects of blood transfusion,including patient identification, blood collection, storage, transport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The SOPs should be regularly reviewed and updated to reflect the latest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中文回答:1. 建立标准操作程序(SOP):SOP在输血科中确保一致和标准化的操作非常重要。

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

输血科质量管理制度一、为确保安全输血,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责任感、高度的质量意识及法制观念,严格执行献血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随时保持头脑清醒地工作。

二、各种实验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三、各种试剂坚持购买使用三证齐全产品,所用试剂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以保证质量。

四、接受标本和发放血液必须坚持“三查”、“七对”制度,准确无误后才可签收、签发。

五、血型鉴定和配血试验必须坚持复核制度。

两人上班时,每次均由另一人复查;只一人上班时,本人也需做两次,并盖上复核章、签上姓名,方可发出报告。

六、配血标本必须使用近期新鲜的,即要求无输血治疗三天内的,若在输血治疗24小时后或大量输血1000ml以上,还需配血的,要重抽标本方能体现受血者体内免疫现状,以保证配合试验的有效性。

七、工作间安装空调,保证任何季节工作温度控制在20~24℃,亦是试剂保存条件要求,避免造成微柱内试剂蒸发干枯。

八、每次收到血站发回的血制品,必须按照入库、贮存制度认真检查核对,合格者尽快放入专用冰箱分类依次存放,不得混放。

九、定期对各仪器进行检查、核对。

平时注意观察离心机转速;水浴箱、孵育箱温度在规定范围内;冰箱内应有温度记录仪,贮血冰箱每天人工观察四次,并作好记录。

若发现异常立即设法解决,并报告主任。

十、认真做好各项登记工作,各种记录须详细、完整、全签名,保存10年。

十一、做好各项统计工作,每月需对临床用血的成分血比例、输血反应反馈情况等做出统计汇总上报医务科和市血站。

十二、血费及配血检查费收取需及时查对,确认取血单与申请单、配血报告单上患者信息一致,不得有误。

取血单上必须有请求医生,取血者和发血者全名签字,并保证帐目月底统计与血站及财务科核对无误。

十三、根据输血科质量控制标准,建立质量考核制度,每月考核一次,每次必须达标。

十四、输血科的主要质量控制标准如下:①诊断检查质量标准血型定型试剂质检合格率100%血型正反定型检查率100%血型定型差错率0%交叉配血差错率0%输血前检查记录完整率100%②血液贮存血液内外包装验收合格率100%入库、出库记录完整率100%血库冰箱报警装置完好率100%血库冰箱温度记录完整率100%不同血型、品种、规格的贮存分别存放不同日期血液贮存依次存放全血保存温度2—6℃新鲜冰冻血浆贮存温度-20℃以下一年血小板贮存条件20—24℃轻振荡5天③血制品外观需无溶血、变色、气泡和凝块等;血袋标签清楚、填写完整、准确;各项质量指标达国家标准要求。

医院输血用血管理制度及方案

医院输血用血管理制度及方案

医院控制输血感染方案1.建立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见“XX中心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临床输血管理,职责明确,分工协作。

2.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规要求,建立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对临床输血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3.临床用血来源于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采供血机构,不得自行采血和使用血液(自体输血除外).4.加强输血法规的教育和输血相关知识的培训,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提倡科学合理用血和自体输血.5.血液入库,发放和输血过程中应认真核查血液标签,血液外观,血袋封口及包装等,严格执行输血相关操作规程.6.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建立和实施《职业暴露与预防和处理管理规程》,包括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职业暴露的登记,监测和报告。

7.加强医疗机构消毒与清洁管理,明确规定消毒与清洁的区域,设施设备和物品及其消毒清洁方法和频次,保持工作区域卫生符合国家相应要求。

8.加强一次性使用输血器具等物品的管理,使用后及时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消毒焚毁.9,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患者输血前做好经血传播疾病项目(HBSAG,抗-HCV,抗TIV,梅毒螺旋体抗体等)的检测,并保存相关原始资料。

10.对患者输血前经血传播疾病项目(HBSAG,抗-HCV,抗-HIV,梅毒螺旋体抗体等)为阳性结果者,经治医师应及时告知患者和亲属或监护人,检测结果和对患者的谈话内容,时间,患者或其亲属签名等应记录在病案中。

L输血治疗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存在着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临床医师在每次输血治疗前应充分权衡利弊。

2.临床医师应依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附件中输血指南,结合患者病情再做出输血决定。

3.临床医师在病历中应详细记录输血原因,并征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4.对有输血可能的患者,临床医师要开具血型检验申请单。

血型检验包括:ABO血型(正反定型)和RhD血型抗原。

输血质量管理制度

输血质量管理制度

输血质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输血管理,提高输血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临床科室、输血科(血库)及与输血相关的职能部门。

第三条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输血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输血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负责输血管理的日常工作。

第四条医院应建立健全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输血操作规程、输血不良反应监测和处理制度、输血质量控制与评价制度等。

第五条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输血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二章输血申请与审批第六条临床医师在患者需要输血时,应按照输血指征进行评估,确需输血的,应填写输血申请单,注明输血原因、血型、预计输血量等,并经科室主任审批。

第七条输血申请单应由临床医师签名,并注明申请日期。

输血申请单应保存至少5年。

第八条输血科(血库)收到输血申请单后,应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确保血液安全。

第九条输血科(血库)应将配血结果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不得擅自更改配血结果。

第三章输血操作规程第十条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第十一条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第十二条取回的血应尽快输用,不得自行储血。

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如需稀释只能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

第十三条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第十四条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血库)值班人员,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输血科SOP2019版

输血科SOP2019版

文件编号:JNZY/J/SXK/SOP A/0**县中医医院用血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性操作规程…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发布日期:2019年4月27日实施日期:2019年4月27日*目录SXK SOP-19-2019试管法鉴定ABO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3)SXK SOP-19-2019试管法鉴定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7)SXK SOP-19-2019微柱凝胶卡式法鉴定ABO正反血型及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9)SXK SOP-19-2019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3)SXK SOP-19-2019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5)SXK SOP-19-2019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8)SXK SOP-19-2019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标准操作规程 (20)SXK SOP-19-2019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23)SXK SOP-19-2019输血科室间质评标准操作规程 (26)SXK SOP-19-2019输血科试剂质量管理操作规程 (29)SXK SOP-19-2019静宁县中医医院临床输血操作规程 (34)SXK SOP-19-2019长春博研的免疫TD-A卡式离心机标准操作规程 (37)SXK SOP-19-2019湖南赛特湘仪TD5A-WS台式低速离心机标准操作规程 (38)SXK SOP-19-2019海尔(QW-25L262)医用低温保藏箱标准操作规程 (40)SXK SOP-19-2019长春博研免疫孵育器(FYQ)标准操作规程 (42)SXK SOP-19-2019数码恒温解冻箱WGH-III标准操作规程 (43)SXK SOP-19-2019HaierHY-C-68型血库专用血液储存冰箱标准操作规程 (44)试管法鉴定ABO血型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输血科ABO血型鉴定的技术操作,确保鉴定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输血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输血过程质量管理制度

输血过程质量管理制度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引言输血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它可以拯救许多需要血液支持的患者的生命。

然而,输血过程中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例如输错血型、传染性疾病的传播等。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输血质量管理制度对于确保输血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输血过程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主要内容以及实施的挑战和对策。

一、输血过程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输血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技术,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输错血型是最常见的输血事故之一,可能引起严重的输血反应甚至致死。

此外,传染性疾病的传播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例如艾滋病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等。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输血质量管理制度对于防止输血风险、确保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输血过程质量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一)血液采集、保管与输送1. 采集:确保采集员持有相关资质证书,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采集,包括确认血型、交叉试验等。

2. 保管:建立科学的血库管理制度,包括血液保存温度、保存时间等,确保血液质量不受影响。

3. 输送:确保血液输送的可追溯性和安全性,包括使用符合规定的输血袋、记录运送信息等。

(二)输血前准备与血液配型1. 输血前准备:确保患者的输血适应证明齐全,如医生开具的输血指征、血型鉴定结果等。

2. 血液配型:在输血前进行确切的血型鉴定和交叉试验,确保输血血型的准确性和适配性。

(三)输血操作与监控1. 输血操作:输血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操作员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包括血袋连接、输液速度控制等。

2. 监控:随时观察输血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输血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输血后监护与随访1. 监护:输血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输血后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处理。

2. 随访:进行输血后的随访工作,关注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三、输血过程质量管理制度实施的挑战和对策(一)挑战1. 人员素质不高:输血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目前一些医疗机构存在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输血科质量管理规范

输血科质量管理规范

1. 总则1.1 为了加强和规范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质量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目的、依据1.2 开展临床输血工作的医疗机构合用本规范。

合用范围1.3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输血科 (血库) 及输血相关医疗行为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用途1.4 医疗机构应加强输血科 (血库) 的建设和管理,规范输血科 (血库) 执业行为,保证输血科 (血库) 按照科学有效的原则开展临床输血工作。

对医院的总要求1.5 医疗机构应当保证输血科(血库)具备与其临床输血业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场所、设施、设备等条件。

对医院的总要求2. 组织与人员2.1 医疗机构根据其临床输血业务需求设置输血科或者血库。

输血科设置分临床输血评价指导中心、 AA 级输血科、 A 级输血科。

血库设置分 BB 级血库、 B 级血库。

临床输血评价指导中心: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划,在直辖市、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区域内AA 级输血科基础上设置。

完成本单位 AA 级输血科职能,并在区域内承担以下职责:(一) 按照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制定临床输血质量安全性和管理有效性的评价标准,承担其监督检查工作;(三)承担临床输血会诊与指导、疑难病历讨论及个案评估;(四)承担临床输血业务指导、人员培训与学术交流;(五)负责输血相关协作研究、新技术和新业务的推广;(六)负责临床输血咨询服务;(七)负责临床输血质量控制和管理任务。

?(八)承担卫生行政部门交办的任务。

2.1.2 输血科是提供医疗用血服务的科室。

负责血液接收、贮存、发放、输血相关检测;参预输血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导临床输血;开展输血质量管理、临床治疗、教学工作。

年用血需求量较大的三级综合 医院、三级专科医院或者二级医院应设置独立建制的输血科。

AA级输血科: 完成血液相关检测工作量年, 且能够开展输血相关的新业务、新技术及科研工作。

输血科操作流程sop

输血科操作流程sop

输血科操作流程sop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输血科操作流程 SOP一、血液预订1. 根据临床用血需求,输血科工作人员提前向血站预订血液。

输血科管理制度、程序性文件、SOP-文件

输血科管理制度、程序性文件、SOP-文件

输血科管理制度、程序性文件、SOP 文件目录1、输血科工作制度。

..。

.。

....。

.。

.。

.。

..。

.。

.。

.。

..。

.。

.。

..。

.。

.。

.。

.....。

.。

.。

(4)2、输血科供血工作制度。

.....。

.。

....。

..。

.。

...。

.....。

.。

....。

...。

.。

....。

.。

...。

.。

.53、交接班制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64、人员培训制度.。

...。

.....。

.。

......。

.......。

.。

.。

.。

.。

.....。

.。

..。

..。

.。

.。

.。

.。

.。

..。

.。

..75、实习进修人员管理制度.。

.。

.。

.。

.。

.。

.。

.。

.....。

...。

.。

.。

..。

.。

.。

...。

..。

.。

..。

86、各种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度.。

...。

..。

...。

.。

.。

.。

..。

...。

.。

..。

.。

.。

.。

..。

.。

97、试剂管理制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8、配血管理制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119、输血管理制度。

.。

...。

.。

....。

.。

..。

..。

.。

.。

....。

...。

.。

.....。

..。

....。

.。

..。

.。

.。

.。

..1210、输血科血液质量管理制度。

.。

.....。

..。

.。

..。

...。

..。

..。

.。

..。

.。

..。

.。

.。

...。

...。

1411、血液贮存、运输、发放制度.。

...。

.。

..。

..。

.。

..。

....。

..。

...。

.。

..。

.。

..。

.15 12、回收血袋管理制度。

...。

.。

...。

...。

.。

.。

..。

.。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市中心医院输血科质量管理体系作业指导书(第二版)编辑:徐学新责任编辑:胡松2016年 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输血科目录第一部分样本管理类作业指导书1.患者准备及原始标本识别 (1)2.临床医生的指导 (1)3.申请单的填写、处理及保存 (2)4.输血相容性检测标本采集容器及必须添加剂、采集类型和量 (2)5.标本采集方法 (3)6.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3)7.安全处置 (4)8.血液标本的运送 (6)9.输血相容性检测标本的接收与拒收的标准 (6)10.血液标本的保存 (7)11.附加检验项目及时间限制 (7)12.因分析失败而需要再检验标本的处理 (7)13.医疗废物的处理 (8)14.已检标本的处理存放 (8)15.输血科离心机标准操作程序 (8)第二部分试验方法类作业指导书1.试管法鉴定ABO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10)2.试管法鉴定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17)3.微柱凝胶卡式法鉴定ABO正反血型及RhD血型标准操作规程 (20)4.盐水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6)5.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29)6.微柱凝胶卡式法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2)7.新生儿溶血病(HDN)血型血清学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37)8.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标准操作规程 (48)9.孕妇血清中红细胞血型抗体效价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52)10.冷自身抗体的鉴定 (55)11.温自身抗体的鉴定 (57)12.毛细管离心分离新老红细胞技术 (60)13.酶处理细胞的制备 (61)14.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标准操作规程 (63)15.输血科室间质评标准操作规程 (67)16.室内质控操作流程(简易版) (70)17.输血科试剂质量管理操作规程(试剂质控) (78)附质控品使用说明书 (85)18.手工抗人球蛋白试验操作规程 (104)19.Rh血型分型 (试管法)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11)20.ABO及Rh血型抗体效价测定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17)21.吸收-放散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24)22.RhD血型确证试验(卡式抗人球法)标准操作规程 (129)23.可溶性血型物质的测定 (134)24.A1和A2亚型鉴定 (137)25.B亚型鉴定 (139)26.全自动血型配血分析仪作业指导书 (140)27.手工卡式操作规程(简易版) (149)28.储存式自身输血操作规程 (156)29.输血相容性实验操作规程 (164)30.输血科全自动血型分析仪使用要点(优化版) (175)附:异常实验结果的处理方法 (176)第三部分仪器类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1.4℃贮血冷藏冰箱(SANYO)操作规程 (194)2.-30℃储血冰箱(SANYO)操作规程 (195)3.试剂(标本)冰箱操作规程 (196)4.血型血清学专用(台式KUBOTA KA-2200)离心机操作规程 (196)5.高速式离心机操作规1976.毛细管离心机标准操作规1987.显微镜(OLYMPUS CH30)操作规程 (201)8.电热恒温箱(HH.W21.600型)操作规程 (201)9.冰冻血浆解冻仪(PH-1型)操作规程操作规程 (202)10.血小板恒温振荡保存箱(XHZ-ⅢA型)操作规程 (204)11.生物安全柜操作规20512.自动高频热合机操作规20613.血液加温器使用原则及操作规20714.PX-T型低温血液操作台操作规20815.血栓弹力图操作规20916.TD2-24血型卡离心机操作规22317.德国Germany WAECO 半导体血液运输箱使用流程 (225)18.冷链系统概22719.老肯牌空气消毒机使用说22820.免疫微柱孵育器操作规231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是临床实验室开展日常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所有参与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过程的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操作行为指南。

第一部分样本管理类作业指导书适用于ABO、Rh血型鉴定、稀有血型抗原测定、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交叉配血、抗体效价测定、吸收放散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等标本的采集、接收及处理。

有效指导输血相容性检测标本的采集、接收及保存,使标本中的待测成分不受影响,标本量能够满足检测的要求,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一患者准备及原始标本识别1、患者血液采集前,应避免跑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等剧烈的运动,要求患者休息15分钟后进行采血,冬季采血时应保持血液循环通畅。

2、静脉血标本由临床医护人员采集,遵照医嘱准备好标本采集前所用的容器以及消毒器材、一次性注射器、标本条形码、检验申请单或输血申请单等备用。

确认患者姓名、病案(ID)号和血型,并将姓名、ID号、血型和标本条形码贴于采血真空试管上。

3、采血前应向患者做适当解释,以消除其疑虑和恐惧。

如遇患者采血后发生晕厥,可让患者平卧,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恢复。

必要时可嗅芳香氨酊,针刺或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位。

4、标本条形码上的申请单号是原始标本的唯一标识。

二临床医生的指导1、临床医生必须对患者讲清楚输血相容性检测的目的、采血时间(住院患者应在早晨卧床时采血;其他人员最好在空腹时采血,急诊除外)及相关注意事项。

2、临床医生应向患者讲清楚采集血液标本前,使用青霉素、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磺胺、甲基多巴、肝素、右旋糖酐等药物可能会影响检验结果.临床医生若确认患者近期使用过上述药物,应在申请单中注明或直接通知输血科工作人员,以利于试验结果的正确判断。

三申请单的填写、处理及保存1、临床医生在开具输血申请单或输血相容性检测申请单时,应采用计算机程序进行申请,填写完整。

门诊患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或年龄、申请科室、病人ID号、申请日期、标本类型、临床诊断、申请检验项目及特殊说明等;住院患者还需要住院号。

输血申请单还需要填写患者输血前检测项目结果,包括ABO及RhD血型、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等检验结果。

2、临床医护人员:根据申请单类别,做好标本采集的准备工作。

医护人员采集完血液标本后应在输血申请单或检验申请单上注明采集者姓名及采集时间。

3、输血工作人员:必须在收到临床医生电子打印的、信息完整的输血申请单或检验申请单时,方可接收标本并实施相应的检验。

4、输血申请单、相容性检测申请单:至少保存10年。

四输血相容性检测标本采集容器及必需添加剂、标本采集的类型和量标本采集容器是一次性含EDTA-K2或EDTA-K3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规格:12mm×l00mm,紫色);标本采集的类型是静脉血(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动脉血);标本量是抗凝血≥2ml。

五标本采集方法1、静脉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临床医生开具申请单→临床护士审核合格后,打印申请单条码,检查真空管条码与申请单是否一致→患者做好准备→找好采血静脉并消毒→使用装有EDTA-K2或EDTA-K3的真空管采集静脉血2ml 以上→干棉签压迫针刺处→充分混匀标本(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标本采集者姓名和采集时间) →送至输血科检测。

注意:一次只能抽取一个患者血液,先抽血注入试管再贴lis条码。

2、静脉血液标本采集部位:通常采用肘部静脉,优先选择顺序是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如肘部静脉不明显时,可改用手背静脉或内踝静脉,必要时也可从股静脉采血。

儿童可用颈外静脉采血,但有危险性,以少用为宜。

为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性,不能在静脉输液同侧臂或输液三通处采集静脉血液标本。

3、真空采血法:采用真空采血装置(备有软橡皮套管式止血装置),穿刺回血后,即可将另一端的硬插管插入真空定量的采血试管内,血液足量后,拔出硬插管即止血。

整个采血过程无血液外溢和污染。

4、注射器采血法:血管条件不好时,也可以采用注射器采血,采完后去掉针头,拔掉真空管塞,将静脉血沿试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重新塞紧试管塞。

六标本采集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除按规定穿戴工作服外,还应戴一次性手套和口罩),防止患者采血部位感染,保证一人一针,杜绝交叉感染。

真空采血过程一般情况无血液外溢和污染,如果有血液标本外溢应立即对其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75%乙醇溶液消毒处理。

标本采集过程中,对所使用的采集材料应妥善处置,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用合格的材料,使用前进行严格检查,保证安全;采血人员对所采集的标本应作好登记,并签名。

标本采集过程完成后,对所使用的采集材料应及时、妥善处置,保证环境和人员安全。

2、静脉采血时,止血带压迫时间宜<1分钟,若止血带压迫>2分钟,大静脉血流受阻而使毛细血管内压上升,可有血管内液与组织液交流,影响检测结果。

3、抗凝管采集血液标本后,立即将试管轻轻颠倒5、6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4、采血时,应尽量避开水肿、血肿部位、输血同侧手臂、瘢痕部位、动静脉瘘管或任何导管同侧手臂以及静脉输液同侧手臂。

七安全处置1、锐利(注射器)器具:1.1不把用过的锐利器具(注射器等)传递给别人;1.2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套针头套,也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1.3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容器中,统一处理;1.4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1.5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2、废弃物:2.1处理废弃物必须采用适当的防护设施,常用的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

2.2没有被污染的废弃物可以按一般性废弃物处理(装入黑色袋);污染的废弃物可以按医疗废弃物(感染性废弃物,装入黄色袋)处理。

3、意外情况处理:3.1皮肤有损伤或针刺时,建议尽可能挤出伤口血液,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用灭菌生理盐水彻底清洗伤口处,并用75%乙醇溶液消毒;最后用防水的敷料包扎伤口;当皮肤损伤或针刺时,怀疑可能有HIV、HBV、HCV感染,立即进行医疗处理并采取有效的医学预防措施如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专家建议在4~6周检测抗体,周期性复查(6周、12周、6个月),并将结果上报有关部门。

3.2如果被血液或体液喷溅眼睛、黏膜,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20分钟;如果被血液或体液喷溅皮肤,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再用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怀疑接触HIV、HBV、HCV感染者的血液时,立即进行医疗处理并采取有效的医学预防措施如立即注射乙肝疫苗。

专家建议在4~6周检测抗体,周期性复查(6周、12周、6个月),并将结果上报有关部门。

3.3处理溢出物必须采用适当的防护设施,常用的防护设施包括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患者标本污染环境时,用卫生纸将溢出物吸收,然后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次氯酸钠(有效氯为1 000~2 000mg/L)溶液擦拭消毒,必要时采用紫外线照射对环境进行消毒处理;患者标本污染衣物时,尽快脱掉污染衣服以防止感染物触及皮肤,将已污染的衣物进行适当的消毒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