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简案教案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简案教案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简案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掌握经济特区的设立及其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作用;(3)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资料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 经济特区的设立及其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作用;3.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三、教学难点1.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过程;2. 经济特区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独特作用;3.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背后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深圳改革开放前后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深圳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这背后有哪些政策支持?2. 新课讲授(1)讲解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重点介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关内容;(2)介绍经济特区的设立及其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作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经济特区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3)讲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包括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等不同层次的对外开放。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探讨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全班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外开放政策的意义。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小论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外开放的基本概念和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

2. 让学生理解对外开放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3. 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对外开放的基本概念:介绍对外开放的含义、特点和形式。

2.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介绍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政策体系和主要内容。

3. 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4. 对外开放的现状与挑战: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5. 青少年如何应对对外开放:提出青少年如何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对外开放的建议。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外开放的基本概念、政策体系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典型经验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对外开放的实际效果。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外开放的现状与挑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4.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有关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3. 案例材料:收集我国对外开放的典型经验和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对外开放的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对外开放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对外开放的问题,测试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引导学生思考对外开放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与活动:a. 对外开放的基本概念(20分钟)b. 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30分钟)c. 对外开放的重要性(15分钟)3.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对外开放的理解和看法。

高中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范文大全

高中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范文大全

高中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及其意义。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3.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他们的开放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主要内容和形式。

2.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对外开放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外开放的基本概念、意义、内容和形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具体案例,加深学生对对外开放的理解。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对外开放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思想政治》课本相关章节。

2. 课件:对外开放的基本概念、意义、内容和形式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 案例材料:我国对外开放的具体案例。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什么吗?2. 学生回答:如教育、环保、对外开放等。

Step 2:讲授对外开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 教师讲解: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是指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国内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实现国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

2. 学生笔记:记录对外开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Step 3:讲解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和形式1. 教师讲解:对外开放主要包括贸易开放、投资开放、技术开放、教育开放等。

2. 学生笔记:记录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Step 4: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案例: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带一路倡议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对外开放的具体表现和作用。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Step 5:课堂小结2. 学生复述:对外开放的基本概念、意义、内容和形式。

Step 6:课后作业2. 搜集有关我国对外开放的具体案例,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

2.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范文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范文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对外开放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及主要内容。

3. 培养学生积极开放的心态,提高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外开放的含义:让学生通过教材和实例,理解对外开放的含义,即打破地域、国家、种族、文化等界限,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2. 对外开放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我国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让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助于促进国家繁荣富强。

3.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介绍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果,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及主要内容。

4.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讲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如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等。

5. 对外开放的具体举措:分析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的具体举措,如设立经济特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外开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基本国策。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典型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对外开放的意义和成果。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外开放的举措和影响,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模拟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外开放的互动演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对外开放基本概念和政策的理解程度。

2.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深度、交流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景模拟:评价学生在模拟情景中的表现,包括对外开放意识、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系统的对外开放相关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

2. 课件:制作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3. 视频资料:选取我国对外开放的典型实例,进行教学辅助。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最新的对外开放相关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教案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教案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外开放的概念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掌握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3.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

4.能够分析对外开放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对外开放的概念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对外开放的概念对外开放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主动推动各领域与外界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人员交流合作的政策和行动。

对外开放可以促进国家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国家发展进程。

2. 对外开放的影响对外开放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经济发展: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推动了外贸和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 政治影响:对外开放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交往,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 文化交流: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丰富了中国人民的精神生活。

- 社会发展:对外开放推动了社会体制改革和法治建设,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3. 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主要包括: - 积极利用外资:吸引外商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 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与各国在经贸、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打造自由开放的市场:降低贸易壁垒,实施市场准入制度,鼓励公平竞争。

- 推动创新发展:加强科技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推动人才交流: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鼓励优秀人才到国际交流中心学习与交流。

4.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就中国对外开放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政策。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发展成就。

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已经居世界第一。

外商投资持续增长,外资企业在中国落地生根。

中国融入国际经济体系,参与国际机构的建设和治理。

对外开放的教案

对外开放的教案

对外开放的教案教案标题:对外开放的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也需要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对外开放的教案不仅需要考虑本国学生的需求,还要考虑国际学生的需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因此,对外开放的教案需要更加注重跨文化交流和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二、教学目标设定1.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要求和学习方式。

2.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

3. 培养学生的开放心态和包容性,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三、教学内容安排1. 引入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方法,比较分析其特点和差异。

2. 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与国际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3. 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合作学习。

四、教学方法选择1. 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不同国家的教育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项目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 体验式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国际文化体验活动,如品尝不同国家的食物、学习不同国家的传统习俗等。

五、教学评估方式1. 学生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关于不同国家教育制度和文化的调研报告。

2.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度。

3. 学习成果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国际文化展示活动,展示他们对不同国家文化的了解和体验。

六、教学反思与改进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跨文化教学的感受和建议。

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改进对外开放的教案,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对外开放教案

初中对外开放教案

初中对外开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理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了解认识历史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观察地图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和评价历史,在了解对外开放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认识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

【教学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对外开放的格局。

【教学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上节课讲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一个伟大的历史决策是什么?学生:改革开放。

教师:向前追溯历史,咱们中国古代也有对外开放的事件,你们知道哪些古代对外开放的事件呢?学生:鉴真东渡、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等。

教师:但是,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我国逐渐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和经济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1. 经济特区的建立教师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学生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学生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2. 对外开放的格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教案

《对外开放》教案

《对外开放》名师教案一、课标内容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大多出生于21世纪初,他们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对改革开放前的生活状况只是有所耳闻。

他们对对外开放有所了解且有切身体会,但是对于中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以及对外开放的不同设置还不很清楚。

但他们对全面对外开放后中国会面临哪些问题,对外开放对中国日后发展的影响非常关心。

而且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学习及沿海城市的区位优势的了解有助于其对对外开放格局知识的理解。

世界贸易组织的活动及相关知识在政治教材中。

这些都为他们学好本节课打下良好基础。

三、教材分析本课包含三个子目,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本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对外开放实行的两大战略。

“引进来”和“走出去”。

重点介绍了设立经济特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过程及其特点。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方针之后,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

我国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的对外开放从政策性开放过渡到制度性开放,进人到深化阶段。

它对巩固改革开放的成果,推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以及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教学准备1.登陆优教同步学习网,在同步备课下,设置版本章节,八年级下学期历史人教版;2.在课程目录下选择第9课对外开放;3.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浏览《对外开放》名师教案;4.在课前预习——名师预习,将《对外开放》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并提醒学生在我的作业中查收完成学习;(或者在教学设计——名师教案下将WORD版本课导学任务单,发送给学生。

)5.在同步备课——课堂教学——名师课件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名师课件,并将本课名师课件一键加入我的课件。

6.在同步备课——随堂训练——名师训练下,对应本课目录下查看本课自学检测、互动训练、提升检测试卷。

7.授课预览处点击进入授课端名师课件或我的课件中进行预览。

注意要在授课端选择本课的对应目录。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各国对外开放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教学目标:
1. 了解各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掌握各国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各国对外开放的历史事件和影响
难点:理解不同国家对外开放的原因和背景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和介绍国家之间的贸易、文化交流等情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学习历史(15分钟)
1. 介绍中国自清朝以来的对外开放政策,包括鸦片战争、开埠、洋务运动等历史事件。

2. 介绍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俄罗斯的对外扩张,以及欧洲列强对非洲和亚洲的殖民扩张。

三、探讨影响(15分钟)
1. 分组讨论各国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

2.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进行互动交流。

四、实践应用(10分钟)
1. 分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国家对外开放的情况,体验历史事件。

2. 小组展示表现,分享感受。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各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开放政策。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各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掌握各国对外开
放所带来的影响,培养其历史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第9课对外开放优秀教案

第9课对外开放优秀教案

第9课对外开放优秀教案对外开放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积极主动地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加强联系,进行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对外开放旨在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对外开放的概念、意义以及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经验。

一、概念与意义对外开放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开展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的开放,还包括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开放。

对外开放使各国从中受益,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对外开放的意义在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提高科技水平等方面。

首先,对外开放能够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商品和服务的流动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其次,对外开放能够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拓宽了视野,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最后,对外开放能够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国内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和经验中国的对外开放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对外开放政策和制度。

中国对外开放的经验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首先,持续稳定的对外开放政策。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大方向不变,始终将对外开放作为发展的基本国策。

同时,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对外开放政策。

其次,积极主动的拓展对外开放领域。

中国不仅在经济领域进行开放,还积极开展文化、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拓宽了合作的领域,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再次,开放与改革相结合。

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通过开放,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最后,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总之,对外开放是中国的重要发展战略,使中国得以融入全球化进程,实现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对外开放政策和制度,中国将继续在全球舞台上发挥积极的作用,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繁荣做出更大贡献。

对外开放初中政治教案

对外开放初中政治教案

对外开放初中政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外开放的含义、意义和内容。

2. 使学生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理解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对外开放的含义和意义。

2.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及具体做法。

三、教学难点:1.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2. 对外开放中如何处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与抵制腐朽文化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案例分析法:列举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方面的对外开放事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对外开放的具体做法。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图片,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举办奥运会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我国的哪一项基本国策?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对外开放的含义、意义和内容。

3. 课堂讲解:讲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重点讲解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对外开放中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4. 案例分析:列举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体育方面的对外开放事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对外开放的具体做法。

5.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和参与对外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7.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对外开放的理念,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认识到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第一章:对外开放的概念与意义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对外开放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对外开放的意义。

1.2 教学内容对外开放的定义:向外界开放,开展对外经济、文化、科技等交流与合作。

对外开放的意义: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增进人民福祉等。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对外开放的概念和意义。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案例解释对外开放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与现状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

让学生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现状。

2.2 教学内容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改革开放政策的确立与实施。

我国对外开放的现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3 教学活动观看视频:播放我国对外开放历程的相关视频资料。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我国对外开放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让学生了解对外开放政策对国家发展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优化对外开放结构等。

对外开放政策的作用: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际地位、促进科技创新等。

3.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在实际中的应用案例。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更好地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第四章: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

让学生掌握提高对外开放质量的方法。

4.2 教学内容对外开放的关键环节: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等。

提高对外开放质量的方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培养人才等。

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我国对外开放关键环节的现状和问题。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案例展示提高对外开放质量的方法和效果。

第五章:对外开放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外开放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让学生掌握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3. 理解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4.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改革开放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原因1.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1.2 国际形势的变化1.3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 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政策和措施2.1 设立经济特区2.2 开放沿海城市2.3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2.4 推进沿边和内陆开放3.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3.1 形成过程:从点到线、面再到立体开放格局3.2 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主要政策和措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2. 教学难点: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实施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原因、政策和措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对外开放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情况。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对外开放相关政策的图片、图表和动画。

3. 视频资料:播放我国对外开放相关政策的宣传纪录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和经济特区设立后的对比照片,引发学生对对外开放的兴趣。

2. 讲授历史背景和原因:介绍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性。

3. 讲解政策和措施:详细讲解我国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推进沿边和内陆开放等主要政策和措施。

4. 分析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从点到线、面再到立体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以及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点。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实施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第一章:对外开放的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对外开放的定义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

让学生理解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对外开放的定义和意义:介绍对外开放的概念,解释对外开放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回顾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举措和发展阶段。

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包括吸引外资、促进技术进步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等。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对外开放的定义、意义和发展历程。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具体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对外开放的作用。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对外开放定义和意义的理解。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和作用,通过小组汇报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对外开放的主要领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领域。

让学生理解不同领域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措施。

2.2 教学内容对外开放的主要领域:介绍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领域,包括贸易、投资、科技、教育等。

对外开放政策和措施:分析不同领域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措施,包括自由贸易区、外资企业、科技创新合作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对外开放的主要领域和相关政策。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外资企业和科技创新合作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不同领域的对外开放措施。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对外开放主要领域的了解。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领域的对外开放政策和措施,通过小组汇报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让学生理解这些举措对于推动对外开放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介绍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包括一带一路倡议、国际产能合作、自由贸易区建设等。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外开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及其发展历程。

3. 培养学生树立对外开放的正确观念,提高参与国际交流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对外开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1.1 对外开放的定义1.2 对外开放的重要性2.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2.1 改革开放的政策背景2.2 对外开放的阶段和特点2.3 对外开放的主要领域和方式3. 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3.1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3.2 平等互利、合作共赢3.3 引进来、走出去4. 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历程4.1 1978年以来的对外开放政策4.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重要意义4.3 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特点和新挑战5. 对外开放的正确态度和行为5.1 树立正确的对外开放观念5.2 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5.3 维护国家利益,遵守国际规则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对外开放的基本概念、意义、原则和政策背景。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外开放的政策和实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对外开放的正确态度和行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情景模拟法:设置模拟场景,让学生参与模拟国际交流活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

3. 情景模拟表现:评价学生在模拟国际交流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沟通协调和应对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对外开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课程要求的对外开放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对外开放的相关内容。

3. 案例资料:收集我国对外开放的具体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4.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对外开放的相关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

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

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始于改革开放,是中国从封闭到开放的伟大转型,是中国走向世界、融入国际社会的必由之路。

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内容,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应该传授给每一个学生,使其更好地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意义和重要性,同时也为未来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对外开放的意义1、促进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可以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市场,增强国内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

同时,开放还可以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使国际社会更加重视中国。

2、推动社会进步对外开放可以拓展大众的视野,增长知识,促进民众走出国门,增强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同时,也可以推动文化与科技的交流,促进社会的进步。

3、化解国际矛盾对外开放可以增进各国的信任和友谊,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互学互鉴,从而化解国际矛盾,推动和平与共同繁荣。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经历了艰辛的历程。

1979年,中国与美国进行了外交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逐渐敞开。

1992年,中国在南方的一些城市开展了经济特区的试验工作,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探路。

此后,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如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等。

三、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1、扩大开放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扩大开放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必然选择。

这不仅可以为我国拓展市场提供外部动力,也为全球化、多边贸易体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2、提高开放质量提高开放质量,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

通过提高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程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降低商品和要素进入的门槛,提高我国开放的质量和层次。

3、促进结构优化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目标。

通过优化国内产业布局和外部贸易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增强独立创新能力。

四、开放策略的影响与反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外开放已成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对国内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反响。

第9课 对外开放 教案(表格式)

第9课 对外开放 教案(表格式)

第9课对外开放设计说明对外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前一课对内改革的内容相辅相成。

本课共有三个子目,即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个子目的内容呈递进关系,表现为时间关系上的递进、开放领域的递进和开放成效的递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建立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步骤。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学习目标1.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掌握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知道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特点;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情况和影响。

2.指导学生结合《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了解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

3.比较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增强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认识到对外开放是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培养对外开放的意识。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特区建立的过程。

教学难点: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教学方法教法:启发式、比较法、图表法。

学法:史料研读、思考归纳、合作探究。

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深圳发展变化的相关视频对外开放格局的资料和照片(二)工具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平台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0年,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建立起来,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利用图片展示改革开放后深圳发生的巨大变化,同学们看完图片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深圳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设置疑问,导入新课。

对外开放教案

对外开放教案

对外开放教案教案标题: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与影响教案主题:对外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目标:1. 了解对外开放政策的背景、重要性和影响。

2. 需要学生通过教学材料和小组讨论,分析对外开放政策对国家经济、教育和文化的影响。

3. 学生能够评估自身对外开放政策的熟悉程度以及自身对外开放政策的态度。

教学建议:1.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对外开放政策的背景、重要性和影响。

2.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案例、新闻报道等材料,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3.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见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政策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外开放政策的思考。

二、教学主体(30分钟):1. 讲解对外开放政策的背景、重要性和影响。

2.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对外开放政策对国家经济、教育和文化的影响,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 小组展示和讨论: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并展开整个班级的讨论。

三、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总结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和影响,并评价学生的讨论成果。

四、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阐述自己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解和态度。

教学资源:1. 材料:对外开放政策的相关资料、真实案例、新闻报道等。

2. 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笔等。

教学评估: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作业来评价教学效果。

2. 学生在讨论中是否能够提出有逻辑的观点和论据,能否合理解释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和影响。

3. 通过对学生作文的评阅,评估学生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解和态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通过查询更多的资料,进一步了解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2. 学生可以进行调研,了解当地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情况,并撰写调研报告。

3. 学生可以通过交流和讨论,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

总结:本教案通过讲解、小组合作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对外开放政策的背景、重要性和影响。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教案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教案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外国对中国的扩张历史背景和原因;
2. 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动因和影响;
3. 掌握相关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教学重点:
1.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2. 中国的近代史对外开放政策;
3. 著名的对外开放口岸和条约港。

教学难点:
1. 外国对华扩张的原因和手段;
2.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演变和影响。

教学准备:
1. 教材《初中历史》;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资料。

教学流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外国对华扩张的历史背景;
2. 学习重点一:介绍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3. 学习重点二:讲解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包括西方列强在华扩张和中国的自强运动;
4. 学习难点一:分组讨论外国对华扩张的原因和手段,总结成果进行汇报;
5. 学习难点二: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演变和影响,重点介绍对外开放口岸和条约港;
6. 拓展延伸:通过地图展示中国的对外开放口岸和条约港的分布,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7. 活动设计:开展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对教
学内容的理解;
8. 总结回顾:回顾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对外国对华扩张和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外国对华扩张和中国的对外开放历史,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
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促进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
[课标要求]
主要帮助学生感受当今开放的世界形势,理解坚持对外开放的必要性、重要意义,认识对外开放中应该正确处理的几种关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2、能力目标:认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辩证地看待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理解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
4、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辩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教学重点]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教学准备]鼓励学生搜集有关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材料,老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并制做课件,解决书中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讨论法;举例法;情境教学法。

[板书设计] 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1)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
(2)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2、坚持对外开放
(1)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2)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放音乐《北京欢迎你》,说说你喜欢这音乐的理由
学生:回答
教师:是的,这首歌曲表达了中国打开大门融入世界,欢迎世界拥抱中国的美好愿望。

这也是我们今天本节课的主题(幻灯片:课题),那么为什么要制定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怎样坚持这一基本国策?
讲授新课:
【感受开放的世界】——KP47活动1
幻灯片(哈里波特、麦当劳、NBA),
○你还能说一说开放的世界对你的生活的影响吗?
学生例举,学生自由回答:如:曾经和日本某所学校搞联谊活动,中国的学生在日本孩子家里住一段时间,日本学生在中国孩子家里住一段时间;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自费参加夏令营活动,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还有有条件的同学假期可以到外国探索,给外国朋友发E-mail等。

○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
教师归纳:日益扩大的开放已经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好处。

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紧密,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开放。

一、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1)世界一天一天变得更加开放
幻灯片(圆明园、颐和园图)问:从享誉世界的汉唐盛世到豪强瓜分的近代中国,你做何认识。

(2)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闭关自守为什么会导致落后】——KP47活动2
○闭关自守为什么会导致落后?
学生:回答
教师:信息封闭,思想僵化,不思进取是闭关自守所以导致落后的原因。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当今世界开放与兴盛相伴,封闭与落后并存,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就要开放,就要融入世界发展的大潮中去;无论什么国家要发展,就要对外开放。

(3)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幻灯片(脚印: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教师: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由开放经济特区到加入世贸的几个阶段,为什么中国历经15年时间坚持加入世贸组织?
老师在这里抛砖引玉,希望能使同学们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世界贸易组织150个成员国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90%。

世界贸易组织好比一个综合性的大市场,里面林林总总,而过去的中国因为经济实力很弱,只是一般性的参加世界经济,就象担着菜篮在综合市场外面卖菜的小贩,你可以不进入市场,可以不遵守工商部门的规则,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了就赶快跑。

小贩菜篮里的菜是有限的,它的价格对市场的正常运作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但是,如今的中国,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你的买卖价格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影响,影响到市场的正常运作,他就会对你管教、驱赶、惩罚。

因此,小贩要想把生意做大,要想成为一个有头有脸有身份有地位的商人,就要怎样?就得进入市场,就得在市场里建一个铺面,就得遵守市场的规则运行,从而扩大经营。

中国经济不能只做小贩,中国要发展经济,要进一步扩大贸易额,就不能只看到自己菜篮里那一点菜,就必须放眼世界,就必须走出去,进到世界贸易组织这个大市场,取得一席之地,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从而取得发展。

幻灯片(入世)【看待入世的两种观点】——KP48活动3
○你是如何看待上述两种观点的?请说明理由。

自由讨论,学生总结,最后教师归纳:
幻灯片(入世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
教师: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也有弊,总的来讲利大于弊,我们要认识到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日益开放的世界形势是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大海”中学会游泳,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幻灯片(开放前后中国变化图片)
总结: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2、坚持对外开放
(1)全方位的对外开放
幻灯片【全方位的对外开放】——KP49活动4
我国对外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幻灯片(关于全方位开放的图片)
以上说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对所有国家、所有方面的开放。

(2)正确处理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幻灯片(国内外品牌汽车的PK)
讨论题:入世以后,我国的国产汽车面临很大的挑战,在如何发展的问题上,一直有两种倾向:观点一:应该坚持独立自主,自创品牌;观点二:应该坚持对外开放,全面引进。

(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2)如果你是国内某大型汽车集团公司的总裁,你会如何应对呢?
自由讨论,学生总结,最后教师归纳:
上述两种观点均具有片面性。

第一种观点看到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性,但不懂得吸收和借鉴外国的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固步自封,不求创新,其结果必将导致落后于其他国家,更谈不上自创品牌。

第二种观点,看到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但一味依靠别人,全盘西化,忽视自身的努力,其结果必将是失去自我,失去民族特色,发展缓慢。

我们应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又打开大门搞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总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课堂延伸?
幻灯片(北京奥运会图。

“长久以来,中国一直梦想着打开国门,邀请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来北京参加奥运会。

今晚,梦想变成了现实,祝贺北京!北京,你是今天的主人,也是通往明天的大门”---罗格)课后思考: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将如何适应和促进中国开放的时代大潮?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全课: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地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共创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幻灯片(北京奥运会图:祝贺祖国改革开放30周年取得的伟大成就,祝愿祖国改革开放之路越走越好!)在音乐《北京欢迎你》中结束本节课。

自我评析:
本节课本着“以学为主”的精神,尝试对课堂教学中“先学后教,多学少教,
以学论教”教学原则的实践和运用。

具体思路如下:教师首先准备一首同学们都熟悉的歌,再设计一系列导学题或活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师生共同得出相关结论。

这样符合感性材料到理性认识一般认识规律,符合思想品德课中“三贴近”原则。

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尝试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加以讨论和实践。

通过课堂实践,感到案例材料这一块比较满意,从材料的选取、组织,到问题的设置都比较成功,成功之处在于,一、与时事紧密结合,时代感强。

二、选取了我们熟悉的事例,拉近了对外开放与学生的距离,三、问题设置恰当,有思维含量,学生参与度比较高。

但在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大事,对对外开放成就的认识方面有点少,应引导学生多举例。

学生活动能较好地体现“活动引领教学”、“教学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但在对学生的激励上准备过于仓促,没有很好地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些不足要在今后教学中逐步改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