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对外开放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简案教案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简案教案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简案教案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掌握经济特区的设立及其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作用;(3)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资料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自豪的情感;(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2. 经济特区的设立及其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作用;3.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三、教学难点1. 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过程;2. 经济特区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独特作用;3.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背后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深圳改革开放前后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深圳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这背后有哪些政策支持?2. 新课讲授(1)讲解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重点介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和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相关内容;(2)介绍经济特区的设立及其在我国对外开放中的作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经济特区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效果;(3)讲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包括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陆省会城市等不同层次的对外开放。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探讨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全班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外开放政策的意义。

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小论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解和认识。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下册《改革开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下册《改革开放》教案、教学设计
1.学生对改革开放的认知程度:大部分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概念有所了解,但对其具体内容、过程和成就掌握不够全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详细讲解和引导。
2.学生的思维特点:初一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具体、生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感兴趣,但对抽象的历史概念和理论较难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史论结合,以生动的事例和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
2.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培养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3.通过学习改革开放的历程和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4.理解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利益分配、社会矛盾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5.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心,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学生经过上半学期的历史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改革开放这一历史主题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具体史实、历史背景和影响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示一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变化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内容:以时间为线索,详细讲解改革开放的背景、过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课堂讨论:组织学生针对改革开放的必然性、重要性和深远影响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改革开放的成就与不足。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相关史实;
(2)运用问题导向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初中历史教案对外开放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对外开放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对外开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历史背景和文明特点;
2. 掌握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 培养学生对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
1. 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文化成就;
2. 古罗马的帝国建立和法律制度;
3.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化交流和影响。

教学难点:
1. 如何理解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复杂性;
2. 如何分析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化传承和影响力;
教学准备:
1. 教材:《中学历史教科书》;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3. 课堂教具:地图、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展示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这两个文明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讲授:介绍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和文化成就,包括雅典民主制度、雕刻和建筑艺术等;然后介绍古罗马的帝国建立和法律制度,包括斯巴达克和自布罗夫战争等。

三、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四、展示:通过展示古希腊与古罗马的文化遗产和影响力,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文明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五、总结:总结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文明对今天的启示。

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讨论、作业等方式,检测学生对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阅读与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有关的文章、书籍等,进一步加深对这两个文明的理解和认识。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第9课 对外开放(1)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第9课 对外开放(1)

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认可、支持“对外开放”这项基本国策;(2)掌握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理解浦东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3)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分析初步形成的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1)利用历史图片、文字、示意图等,引导学生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做到论从史出;(2)运用上网查询资料,课堂组织讨论等方式,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

运用比较、概括和阐释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对外开放的过程,把握全貌;(3)通过设置“为什么最早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当代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和商埠有哪些本质区别?”等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对外开放意识,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并从中获得必要的现代经济意识。

(2)进一步思考如何应对对外开放给国家和个人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增强紧迫感。

教育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与时俱进。

(3)教育学生珍惜生活、奋发学习,为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波助澜。

教学重难点:重点:对外开放格局是如何初步形成的。

难点: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背景1、国际方面:①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相继实现了正常化;②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这一切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难得的国际环境。

2、国内方面:①“十年动乱”的破坏,致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②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初中对外开放教案

初中对外开放教案

初中对外开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理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了解认识历史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观察地图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和评价历史,在了解对外开放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认识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

【教学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对外开放的格局。

【教学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我们上节课讲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一个伟大的历史决策是什么?学生:改革开放。

教师:向前追溯历史,咱们中国古代也有对外开放的事件,你们知道哪些古代对外开放的事件呢?学生:鉴真东渡、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郑和下西洋等。

教师:但是,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我国逐渐落后。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外交和经济方面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1. 经济特区的建立教师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学生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学生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2. 对外开放的格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教材中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优秀教案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各国对外开放的背景、原因和影响
教学目标:
1. 了解各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 掌握各国对外开放所带来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各国对外开放的历史事件和影响
难点:理解不同国家对外开放的原因和背景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和介绍国家之间的贸易、文化交流等情况,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学习历史(15分钟)
1. 介绍中国自清朝以来的对外开放政策,包括鸦片战争、开埠、洋务运动等历史事件。

2. 介绍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俄罗斯的对外扩张,以及欧洲列强对非洲和亚洲的殖民扩张。

三、探讨影响(15分钟)
1. 分组讨论各国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影响。

2. 学生展示讨论结果,进行互动交流。

四、实践应用(10分钟)
1. 分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国家对外开放的情况,体验历史事件。

2. 小组展示表现,分享感受。

五、总结(5分钟)
1. 总结各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原因和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开放政策。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各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原因,掌握各国对外开
放所带来的影响,培养其历史意识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2)

《对外开放》教学设计【内容来源】部编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对外开放》【教材分析】《对外开放》是人教版2018 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 课的内容。

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伟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共有三部分内容: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部分内容呈现递进关系:时间关系上的递进、开放领域的递进、开放成效的递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建立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步骤。

经济特区作为“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最终形成发挥了重要的辐射作用。

从1984 年到1992 年,我国陆续开放了更多的沿海城市、地区及内陆城市、边境城市。

中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对外开放格局。

2001 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进一步完善了对外开放政策,增强国际合作和竞争能力。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了解认识历史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观察地图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和评价历史,在了解对外开放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的重大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放;认识开放的重要性,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

【教学内容】1、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建立概况及意义。

2、对外开放领域扩大的进程及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时间、及意义。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其意义。

重点突破:对于经济特区的建立这一重点的突破,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学生先自学教材,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相关的基本知识,然后,教师出示动态地图,结合地图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掌握。

新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9课 对外开放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教学难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0年,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图片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的变化,同学们看图后得到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课件出示歌词: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材料:“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5.根据材料,教师讲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

旧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6.提出问题: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

提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02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新人教版 (1)

202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新人教版 (1)

《对外开放》说课稿【核心素养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了解认识历史的多种途径和方式,提高观察地图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了解对外开放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在运用地图了解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掌握观察和分析地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史实我国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认识改革开放的重要性,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经济特区的建立史料A.导入新课:出示列强瓜分中国漫画,探究原因:闭关锁国出示材料:“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文选》”(引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策:改革开放)要怎样对外开放?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并出示歌词(歌词中“一个圈让一座有一座的高楼大厦崛起。

”这个圈是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对外开放上坐的一个尝试。

在几个地方建立起一块特殊的区域——经济特区)1979年 4月邓小平首次提出要开办“出口特区”,后于1980年 3月“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并在深圳加以实施。

按其实质,经济特区也是世界自由港区的主要形式之一。

史料 2 1979年 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在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三市和福建省的厦门市试办出口特区。

1980年 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营为经济特区。

截至目前中国大陆地共有 7个经济特区。

中国经济特区诞生于 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长于 90年代。

经济特区的设置标志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发展。

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开对外开放的步伐,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哪四个?其中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儿?学生: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精品课件(人教版)

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1)精品课件(人教版)
我国是美国、欧盟第三大贸易伙伴,日本 第二大,东盟、韩国第一大。巨额贸易联 系,有力地配合了国家政治外交战略。
美国外贸总额从1000亿美元到10000亿美元, 用了20年;德国25年;日本30年;我国只 用了16年!
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呢?(实行对外开 放的必要性)
1、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一天 天变得更加开放。(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2、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闭关自守就要落后,中国的 发展离不开世界。
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并进一步开放一批长江沿岸城市,形成了以浦东为 龙头的长江开放带。
1992年以来,又决定对外开放一批边疆城市和 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
还在一些大中城市建立了15个保税区、49个国 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到1993年,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总 结经验和完善政策,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 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 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 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 格局。至此,我国的对外开放城市已遍布全国所有 省区,我国真正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上述对外 开放地区,由于实行不同的优惠政策,在发展外向 型经济、出口创汇、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面,起到了 窗口和对内地的辐射作用。
加入世贸组织五周年中国经济交出漂亮答卷
请你找一找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 等方面与世界各国都有哪些交流?取得了哪些骄人 的成绩?看哪一组说的新闻最多。
2007年9月6日胡锦涛主席访问 澳大利亚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 导人非正式会议
政治 方面
经济方面
“中国年”开 幕式3月26日在 莫斯科克里姆 林宫大礼堂举 行。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过程和成果。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现了我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历史进程。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认识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对外开放的理解可能停留在表面,对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深远意义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联系实际,提高他们对对外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过程和成果,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认识到对外开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过程和成果。

2.教学难点:对外开放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字资料等,生动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成就为例,引发学生对对外开放的思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过程和成果。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对外开放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外开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4.课堂讲授: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外开放的意义。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具体案例,让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九课 对外开放》教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九课 对外开放》教案

《对外开放》教学设计xxxxxxxx一、教材解析本课内容与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构成了改革开放的主要内涵,既是初二年级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中考考点。

二、教学目标(一)通过本课的教授,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如历史理解、家国情怀。

1.使学生理解“对外开放”的基本内涵,掌握“引进来”和“走出去”相关史实。

2.使学生初步理解对外开放的艰辛历程以及对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二)落实中考考点“改革开放之对外开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

教学难点: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对内改革不符合生产力水平的经济制度;对外开放。

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和教训呢?(二)材料研读(提升学生阅读文本,归纳总结的能力):1.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目的。

2.经济特区设立的区区位优势。

3.特区“特”在何处。

4.设立经济特区的作用。

(三)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提取课本有效信息和动手及合作能力):1.阅读课本“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3分钟)。

2.小组合作,绘制完成“对外开放地图”。

3.小组展示。

(四)师生共学(课外拓展,补充知识):1.问题导学:①世贸组织的职能是什么?②中国何时加入世贸,原因是什么?③入世的影响有哪些?2.知识拓展:“一带一路”、“自贸区”、“博鳌亚洲论坛”、“进博会”。

3.视频观看《厉害了我的国》:使学生全面感受目前祖国的强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五)小结与巩固(梳理知识、巩固提高):1.绘制思维导图。

2.中考演练。

五、作业设计1.完成《知识与能力训练》第六课内容。

2.绘制“改革开放”思维导图。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改革开放

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改革开放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阅读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史实,说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含义,知道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认识改革对农村经济振兴的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教材,思考分析的能力。

知道国企改革是城市改革的重点,说出国企改革的过程;培养学生获取教材信息,材料分析能力。

知道深圳等特区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培养学生识图、表述图表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播放视频,感受家乡的活力,引入学习情境。

通过对材料的解读,获取信息,掌握农村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以视频和材料创设情境,解读海尔的发展,以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国企的改革。

以漫画创设情境,通过对漫画的解读,对教材的阅读,了解深圳等特区的作用与影响。

以图片、视频剪辑、歌曲等展现改革开放给国家、国人带来的变化,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改革开放给家乡、社会带来的变化的感受,体会改革开放所带来的自信与从容,认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坚定推进改革开放的信念;潜移默化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教学难点: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情境教学、问题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整理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导学案;学生预习,完成学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附:《改革开放》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了解国企的改革【教材导读】1.阅读教材关于安徽凤阳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史实;对比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后,农民积极性的变化,说一说各自的原因,思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

2.阅读教材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概括特区的特殊之处;说一说特区的作用,根据《早期对外开放示意图》描述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

3.阅读国有企业的改革,了解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为什么没有活力的弊端,知道国企改革的进程。

九年级政治上册2.4.1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教案

九年级政治上册2.4.1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教案

4.1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案年级:九年级学科:思想品德课题: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2.能力目标:认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辩证地看待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3.感受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好处,理解并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4、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小组辩论等手段,掌握和互相检测相关基础知识,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对外开放的必要性教学难点: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教学流程导入环节教师播放《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这条东方巨龙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导航台知识链接自主探究环节1、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原因)?2、对外开放的特点、目的?3、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关系?4、如何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30年前我国选择了对外开放,这是为什么?如今,我国要坚持对外开放,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

!国策?活动探究环节活动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方针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结合父母生活的时代与自己生活的时代对比,小组代表交流图片展示对外开放成就活动二:加入世贸组的利与弊观点一: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

观点二: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国内市场的竞争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总体上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

小组讨论,代表交流活动三:我国对外开放体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

小组合作释疑,师引导明确(结合《基础训练》课前预习部分完成)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为什么要对外开放)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教案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教案

初中历史对外开放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外国对中国的扩张历史背景和原因;
2. 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动因和影响;
3. 掌握相关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

教学重点:
1.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2. 中国的近代史对外开放政策;
3. 著名的对外开放口岸和条约港。

教学难点:
1. 外国对华扩张的原因和手段;
2.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演变和影响。

教学准备:
1. 教材《初中历史》;
2. 多媒体教学设备;
3. 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资料。

教学流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外国对华扩张的历史背景;
2. 学习重点一:介绍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3. 学习重点二:讲解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包括西方列强在华扩张和中国的自强运动;
4. 学习难点一:分组讨论外国对华扩张的原因和手段,总结成果进行汇报;
5. 学习难点二:了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演变和影响,重点介绍对外开放口岸和条约港;
6. 拓展延伸:通过地图展示中国的对外开放口岸和条约港的分布,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7. 活动设计:开展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对教
学内容的理解;
8. 总结回顾:回顾教学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对外国对华扩张和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外国对华扩张和中国的对外开放历史,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
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促进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对外开放初中政治教案

对外开放初中政治教案

对外开放初中政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对外开放的含义、意义和内容。

2. 使学生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理解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对外开放的含义和意义。

2.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及具体做法。

三、教学难点:1.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

2. 对外开放中如何处理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与抵制腐朽文化的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 案例分析法:列举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方面的对外开放事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对外开放的具体做法。

3. 讨论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图片,如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举办奥运会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的背后,离不开我国的哪一项基本国策?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对外开放的含义、意义和内容。

3. 课堂讲解:讲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分析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重点讲解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对外开放中吸收外来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4. 案例分析:列举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体育方面的对外开放事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对外开放的具体做法。

5.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6.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认识到,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

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支持和参与对外开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7.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对外开放的理念,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认识到对外开放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2)》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高中历史《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2)》优质教学课件设计
最近有一个比较火的网络词就是“厉害了,我的国”, 我们的祖国如何厉害呢,下面通过一段视频来感受一下。 并注意观察以下问题: 1 、视频中我国各方面发生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2 、这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厉害了我的国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20.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学习目标:
1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 2 、总结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3、了解中国加入 WTO 的史实,认识其影响和作 用。
对我国的弱势产业带来严 峻的挑战,收入差距进一 步扩大,失业问题严重。
二 开放之因
以上是对外开放的过程,那为什么对外开 放呢?
二 开放之因
国际政治环境趋于缓和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 的军事威胁、经济封锁。但是, 1972 年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日本和中国正式建交,随后西方国家掀起了和中国建交的 热潮。材中料国二和:西经方济世全界球之间化的是坚指冰世猝界然经瓦济解活,动美超国越孤国立 界 , 通 过 对 外 贸 易 、 遏制中资国的本外流交动僵、局技被术打转破移。、 提 供 服 务 、 相 互 依 存 、 相 互 联 系 而 形 成 的
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地方建立经济特区的原因:
• 一是自然交通条件方面,都在南方,在对外交通 与 运输方面处于有利位置;
• 二是地理位置都距香港、澳门、台湾比较近,有 利 于吸引港、澳、台的资金;
• 三是都是著名的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自主 学
习】
(一)“引进来”—— 初步形成
黑河
塔城
满洲里
伊宁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对外开放课标要求: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改革开放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与方法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

教学重点: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它做出了什么样的历史性决策?(生回答),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上节课我们讲了改革,今天我们来学对外开放。

2、出示目标(见课件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指导学生依据学案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学案见附件一)三、交流助学:环节一:同桌一对一交流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基础知识,纠错。

解决最基本的问题。

环节二:小组质疑问答,四人一小组相互质疑,并进行解答。

对于不能解答的问题形成小组问题,提交问题单,准备在全班进行质疑展示。

环节三:全班质疑互辩,各小组之间相互解答疑难问题,主要追问。

四、自学检测出示“自学检测题”,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指导学生强化记忆基础知识。

五、探究深学:探究一:经济特区的建立教师:阅读教材“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想一想:我国经济特区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的?最初的经济特区有那几个?其中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儿?党和国家实行什么特殊的经济政策?收到了什么成效?学生::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开对外开放的步伐。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窗口”是深圳。

特殊的经济政策: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教师出示史料:1984年,邓小平同志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

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教师:根据材料回答:建立经济特区的重大意义有哪些?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1)可以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

(2)可以利用外商销售渠道,适应国际市场需要和惯例,从而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

(3)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了解世界经济信息。

(4)有利于学习现代经营管理经验,培养管理人才。

(5)可以扩大我们走向世界的通道,开辟世界了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窗口。

教师总结:经济特区建立的意义:(1)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2)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3)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分条记忆。

教师播放视频“复兴之路”片段,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大致经过。

探究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的不同。

教师: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后回答:学生1:背景不同:近代前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前已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学生2:国家行使主权情况不同:近代前期的反动政府仰人鼻息,国家无法独立自主;现在的人民政府完全掌握着国家主权,已经赢得独立自主。

学生3:内容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实际上是被列强逼迫出来的,虽然有自救自强的内容,但是更重要的是便利列强进入并控制中国市场;现在的对外开放是遵循着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方法,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学生4:影响不同: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状态畸形,只能依附于列强,它不但没有改变中国落后面貌,反而引发一系列政治问题,使中国始终陷于屈辱之中;现在的对外开放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特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处在“起飞”状态之中,已经取得许多令世界各国刮目相看的辉煌成就。

教师总结:前提不同:近代开放是在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破坏情况下的被迫开放;现代开放则是在国家主权完整前提下的主动开放。

目的不同:近代开放是适应列强对华侵略的需要;现代开放则是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经济。

后果不同:近代开放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渐加深并日益贫困;现代开放则使国家逐渐走向富强。

探究三: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教师:阅读教材,想一想我国是如何扩大对外开放的?中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学生回答:.扩大(1)1984 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 个沿海城市(2)1985 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来又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3)1988 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4)1990 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5)1992 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随后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地县市学生回答: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教师:总结探究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教师出示:史料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史料 2 加入WTO,使得中国对外开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进一步开放的大趋势已经形成。

教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是什么?学生:对外开放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教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什么影响?学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五、反思归纳,系统总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开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进一步推动国内的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

1992 年,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六、达标测评(1)下发达标测试题,指导学生5 分钟内完成(见评测题).(2)教师讲评测试题,统计达标情况。

七、板书设计:附件一9、对外开放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3、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1、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2、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一、自主学习(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1980 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汕头、 4 个经济特区。

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经济特区建立的意义:对引进、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1、对外开放的进程:(1)年,开放了、、、福州、广州等14 个。

(2)1985 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1988 年增设经济特区。

(4)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5)1992 年,相继开放、等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2、对外开放的格局中国形成了“———”的、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年12 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二、合作探究探究一:经济特区的建立阅读教材“经济特区的建立”一目,想一想:我国经济特区是在什么背景下建立的?最初的经济特区有那几个?其中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儿?党和国家实行什么特殊的经济政策?收到了什么成效?探究二:想一想:近代前期的对外开放和新时期的对外开放有哪些不同?探究三: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阅读教材“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一目,填写下列题目。

1.对外扩大开放的基本情况。

(1)1984 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天津、青岛、、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2)1985 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3)1988 年,经济特区建立;1990 年,上海开发区建立。

(4)1992 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2.请列举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按时间顺序)探究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阅读教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目,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是在什么时间加入WTO 的?2.我国加入WTO 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三、限时达标一、选择(每小题1 分,共5 分)1.下列城市中,属于改革开放后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①深圳②珠海③汕头④上海⑤厦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词颂扬的历史人物是()A.孙中山毛泽东B.毛泽东邓小平C.邓小平江泽民D.江泽民胡锦涛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的是()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C.上海浦东开发区D.海南经济特区4.云南省属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的()A.经济特区B.沿海开放城市C.沿海经济开放区D.内地5.为了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于何时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A.1991 年1 月B.2001 年1月C.1991 年12 月D.2001 年12 月6.请你回答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哪个城市?经济特区是哪年开始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除“一夜崛起之城”之外,还有哪几个,请列举出其中一个?经济特区起到了什么作用?到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共5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