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初中课本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试讲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关机、使用键盘和鼠标等。
2.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包括桌面环境、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
二、教学内容第1课:计算机基础知识1. 计算机的发展史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第2课:Windows操作系统1. 桌面环境的认识和操作2.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3. 系统设置和使用三、教学方法四、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指定的计算机操作任务。
2. 课后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后信息技术任务。
3. 单元测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知识测试,了解掌握情况。
五、教学课时本学期共20课时,每课时40分钟。
教案示例:第1课: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2. 认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3. 学会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史:介绍计算机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讲解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如CPU、内存、硬盘等)和软件(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的概念及作用。
3.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教授开关机、使用键盘和鼠标等基本操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史、硬件和软件组成。
2. 示范法: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计算机操作。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学生能独立完成计算机开关机及基本操作。
2. 课后作业: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后计算机操作任务。
【教学课时】2课时(80分钟)六、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信息技术》2. 教学辅助软件:如PPT、视频教程等3. 网络资源:相关计算机操作的在线教程、练习题等七、教学进度安排第1周:第1课计算机基础知识第2周:第2课Windows操作系统第3周:第3课文字处理软件Word第4周:第4课表格处理软件Excel第5周:第5课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第6周:第6课互联网的基本使用第7周:第7课网络搜索与信息处理第8周:第8课电子邮件的使用第9周:第9课计算机安全与道德第10周:第10课综合练习与复习八、教学活动设计1. 课堂讲解: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等。
长春版七年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
长春版七年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一、教案背景《长春版七年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是针对七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编写的教学教案。
本教案以长春版教材为基础,结合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技能,并能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本教案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包括独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通过教案的引导和学生的参与,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3.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涵盖了七年级下册的全部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单元:1.单元一:计算机基本知识–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学会使用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
2.单元二:网络基础–了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掌握网络操作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学会使用常见的网络应用程序。
3.单元三:信息安全与保护–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安全威胁。
–学习有关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和常用防护措施。
–培养正确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保护信息的能力。
4.单元四:多媒体技术–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工具。
–学会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5.单元五:信息管理与处理–学习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方法。
–掌握信息处理的基本技能和工具。
–培养学生的信息筛选和整理能力。
6.单元六:信息社会与法律道德–了解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
–学习有关信息技术、法律和道德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品质。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具体的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知识点、示范操作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
2.实践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信息技术的应用过程。
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图文
七年级(下)信息技术教案全册-图文第一课成立编辑部一、设计思想:本册的主要任务是利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多媒体电子杂志的设计。
通过编辑部的故事、制作电子杂志、杂志的修饰和完善等三个教学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培养整理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发展创新的能力。
本课作为教材的第一单元第一课,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学知识点并不多,主要是让学生经历设计任务、了解杂志编辑部的工作流程。
首先要组织学生成立杂志社,确定刊物的主题、名称、栏目和各编辑的分工。
在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多种策略尝试,方法并不局限于书本上的例子,要鼓励同学之间多交流,多合作,着重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创造性;学会同他人交往与合作。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电子杂志的一般编辑方法和编辑部的工作流程。
2.过程与方法:尝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积极主动的与他人交流合作。
3.情感与价值观:增强信息意识,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构思编辑部总体框架难点:小组合作和编辑部的分工四、教学准备1.准备2~3个不同风格的电子杂志的范例。
2.在指定文件夹中放一些素材,让学生通过网上邻居将喜欢的杂志范例拷贝到自己的文件夹里。
或者提供学生一些网址,让学生通过浏览器直接查找自己喜欢的电子杂志范例。
五、教学过程1、教师要提供2~3个做好的范例,最好是风格不一致的。
让学生对电子杂志大致有个了解,但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萌发想要自己创作的愿望。
同时让学生知道做什么事都要先有思考,要有计划。
2、在构思编辑部的总体框架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6—8人),在编辑部里有哪些分工内容?为了让讨论落到实处,可以规定每组必须讨论出2~3个主题。
3、电子杂志风格的确定可以让学生单独进行思考,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当然教师需要结合范例,将风格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初一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Word的基本界面、启动方法及其作用。
2.熟悉Word 的编辑环境,能在Word中录入文字及文字的格式化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启动Word的方法和在Word中排版文字课前准备:1.排版好的Word文章供学生欣赏2.如果学生机没有光驱,将“万里长城”拷到网络中或学生电脑中。
教学过程:1.介绍Office:Office97(Word97 Excel97 Powerpoint97 outlook97 Access97)是微软公司的办公系列软件。
我们平时所用的Windows也是微软的产品。
2.Word是功能十分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包括文章的编辑、排版和打印。
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图文混排。
可以通过欣赏Word的作品来激发学生兴趣。
3.Word 的启动。
4.Word 的基本界面:Word的基本界面和写字板很相似,因此在这里,完全可以简单带过。
Word中的文字录入、编辑,凡和写字板一致,教材上都写得非常简单。
5.Word中的字体格式设置:Word中的字体格式设置要比写字板非富得多,这里可以给学生稍作介绍;6.动态效果文字:这是Word的一个十分出色的地方,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因此可以提高学生学习Word的积极性。
7.这里应留一定的时间,学生试一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摸索一下,看看他可以发现Word有哪些功能。
8.文件的保存:教材上是打开光盘上的文件进行修改的。
文件是只读的,所以要用“另存”的方法,并提醒学生记住保存文件的文件是什么。
教学目标:1.掌握文字的插入、删除、修改及查找替换。
2.掌握光标控制。
教学任务:修改文章。
教学重点:修改的方法和光标的控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将光盘中的病句(课本练习一)拷入网络中,或学生机硬盘中。
教学过程:1.打开文件。
2.光标和鼠标指针的概念。
在写字板中,光标(也叫插入点)和鼠标指针是两个不同概念,移动光标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光标控制键,一种就是用鼠标指针单击。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科学出版社)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全册教案(科学出版社)备课笔记七年级信息技术钱广周无为县赫店中心校印制教学计划13/14 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信息技术学科一、指导思想当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
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新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与文化水平的标志。
在这种大环境下,本学期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将严格以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以用为主。
在学生上机练习中,强调人人学会,人人动手。
狠抓学生基本功、基本能力的训练,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生活中,同时,教学中多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中学生。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生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应以学生边学边练为主,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后,应能较好地掌握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方法,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学生今后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打下必要的基础。
1、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2、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兴趣3、规范学生上机行为4、对学生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学情分析本学期七年级3个班由我指导教学,每班人数较多,农村中学条件有限,只能采用1~2人分小组上机。
但是有上学期的学习基础,学生的学习,经过走访交谈,对学生有了一些了解:1、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浓厚,热情较高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3、学生运用电脑的能力较差4、部分学生上机行为不够规范5、有些学生键盘不会操作,有的不熟练,用一只手操作键盘现象较严重,还有部分学生在小学根本没有接触计算机。
义务教育高中课本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试讲教案(全册)
义务教育高中课本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试
讲教案(全册)
第一节课: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 研究计算机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的定义和历史
2.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3. 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操作
4.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桌面、开始菜单、文件管理等
教学方法
- 讲授研究方法和技巧
- 演示和演练操作方法
学生活动
- 听讲、观看演示
- 跟随老师进行操作练
第二节课:网络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
- 研究网络的使用方法和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
1. 网络的定义和历史
2. 网络的构成和拓扑结构
3. 网络的连接和设置方法
4. 网络的常见应用:浏览器、搜索引擎等
教学方法
- 讲授研究方法和技巧
- 展示和演练操作方法
学生活动
- 听讲、观看展现
- 跟随老师进行操作练
第三节课:计算机安全知识教学目标
- 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础知识- 研究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操作
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病毒和防范
2. 网络安全和防范
3. 个人信息安全和防范
4. 安全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注意事项教学方法
- 讲授研究方法和技巧
- 展示和演练操作方法
学生活动
- 听讲、观看展现
- 跟随老师进行操作练习。
最新义务教育初中课本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试讲教案(全册)
义务教育初中课本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试讲教案(全册)------------------------------------------作者xxxx------------------------------------------日期xxxx第一课重涉信息海洋--深入了解因特网学习目标:了解因特网的概念、历史和功能了解因特网的协议、IP地址和域名的含义创设情景:讲:网络世界给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方便,不了解网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知道使用网络就没有办法获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甚至不熟练网络技术跟别人交流起来都变得困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了解因特网的有关知识。
板书:重涉信息海洋——深入了解因特网概念:因特网,英文为internet,它是一个把世界上成千上万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巨大集合体。
主要功能:利用因特网,我们可以阅读新闻,收发邮件,网上购物,观看电影,甚至还可以坐在家里与大洋彼岸的同学互相交流.你们知道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吗?有没有想了解因特网的历史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因特网的发展历史进程。
板书:1。
因特网的发展历史讲:因特网起源于1969年,当时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署(ARPA)为了使一些不同地区的计算机能共享数据,以便开展研究工作,因而以一定的方式将这些计算机连接起来,这就形成了因特网的前身—ARPA网(阿帕网)。
1980年ARPA又把ARPA网上运行的计算机以新的TCP/IP协议(相当于人们交流的语言,协议不同,语言不同没有办法交流信息)连接起来,这就是因特网的雏形。
ARPA网和TCP/IP技术的成功,使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认识到网络将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为了使科研人员可以共享过去只为军方少数人提供的超级计算机设施,1985年,NSF出资在全美建立了五大超级计算中心,并于1986年建立了一个名为NSFNET的高速信息网络。
该网络互联了NSF的所有超级计算机,并接入了ARPA网。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了解我国计算机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介绍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介绍计算机的软件组成部分,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3 计算机的开机和关机讲解开机的步骤,包括开关机的正确方法。
讲解关机的步骤,包括正常关机和强制关机。
第二章: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2.1 操作系统的认识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
2.2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讲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
讲解创建、复制、移动、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的方法。
2.3 计算机的设置和优化讲解计算机的系统设置,如屏幕分辨率、声音设置等。
讲解计算机的优化方法,如清理磁盘、优化启动项等。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文字处理软件的认识介绍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
3.2 文档的基本操作讲解文档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
讲解文本的输入、编辑和格式设置。
3.3 文档的美化和打印讲解字体、字号、颜色、对齐等格式的设置。
讲解插入图片、表格、页眉页脚等元素。
讲解打印文档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1 电子表格软件的认识介绍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
4.2 工作表的基本操作讲解工作表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
讲解单元格的选定、编辑和格式设置。
4.3 数据的录入和处理讲解数据的输入方法,如手动输入、导入外部数据等。
讲解数据的排序、筛选、汇总等处理方法。
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5.1 演示文稿软件的认识介绍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
介绍Microsoft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5.2 演示文稿的制作讲解演示文稿的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
2.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资源管理,包括创建、复制、删除文件和文件夹等。
3. 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的基本使用方法,进行简单的文档编辑和数据处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的正确方法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使用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桌面环境的熟悉任务栏和开始菜单的使用文件资源管理器的操作常用的系统设置3.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Word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保存文档)Excel的基本操作(如创建、编辑、保存工作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常用办公软件(Word、Excel)的基本使用方法2. 教学难点:Excel中公式的输入和函数的应用Word中字体和段落格式的设置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Windows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实践法:学生在计算机上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网络教学:利用校园网,获取更多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五、教学安排1. 课时:共20课时2. 教学计划:第1-4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第5-8课时: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第9-12课时:Word的基本使用第13-16课时:Excel的基本使用第17-20课时:综合练习与拓展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出勤、纪律、参与度等。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计算机操作和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如正确开关机、熟练使用输入输出设备、合理管理文件资源等。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Word和Excel文档的编辑、格式设置、数据处理等。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册)第一章: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使用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以及基本组成。
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和交流。
1.2 教学内容网络的定义与分类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网络的基本组成互联网的使用:浏览网页、搜索信息、网上交流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学习使用互联网。
1.4 教学步骤讲解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介绍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讲解网络的基本组成。
学生实践,学习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和交流。
1.5 作业与评价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互联网发展历程的小作文。
评价学生对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和互联网使用的能力。
第二章:电子表格的使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编辑、计算和可视化。
2.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数据录入与编辑数据计算数据可视化:图表的制作与展示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学习电子表格的使用。
2.4 教学步骤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
学生实践,学习数据录入与编辑。
讲解数据计算的方法。
学生实践,学习制作图表。
2.5 作业与评价学生完成一份电子表格作业,包括数据录入、计算和图表制作。
评价学生对电子表格软件的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
第三章:演示文稿的制作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使用演示文稿软件制作和展示演示文稿。
3.2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幻灯片的制作与编辑动画与过渡效果的添加演示文稿的展示与分享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演示文稿的制作。
3.4 教学步骤讲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
学生实践,学习幻灯片的制作与编辑。
讲解动画与过渡效果的添加方法。
学生实践,学习演示文稿的展示与分享。
3.5 作业与评价学生完成一份演示文稿作业,包括幻灯片的制作、动画与过渡效果的添加。
评价学生对演示文稿软件的操作能力和演示文稿的制作水平。
新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计算器的使用课时一:认识计算器研究目标-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 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技巧。
教学内容1. 什么是计算器?- 计算器的定义和作用。
- 计算器的分类和特点。
2. 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计算器的外观和按键功能介绍。
- 计算器的基本运算功能。
3.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计算器的开关机。
- 计算器的数字输入和运算操作。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观看计算器的介绍视频。
2. 小组讨论:分析计算器的结构和功能。
3. 计算器操作练:完成指定的计算任务。
4. 小结反思:回顾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
作业1. 写一篇关于计算器使用方法的小结。
2. 预下节课的内容。
---课时二:计算器的实际应用研究目标- 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 发现和分析计算器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教学内容1. 计算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 例1:计算购物总价格。
- 例2:计算旅行费用分摊。
2. 计算器的进阶使用技巧- 百分数运算。
- 分数运算。
3. 计算器的注意事项- 避免输入错误。
- 注意数据精度和舍入规则。
教学活动1. 导入活动:讨论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器的实际场景。
2. 计算器实践任务:解决给定的实际应用问题。
3. 分享反思:学生分享实践任务的解决思路和结果。
作业1. 选择一个实际应用场景,使用计算器解决相关问题。
2. 思考:计算器在日常生活中还能有哪些应用?---第二单元:常见软件的使用课时一:Word 文档处理研究目标- 熟悉 Word 文档编辑界面和基本操作。
- 能够创建、编辑和保存 Word 文档。
教学内容1. 探索 Word 文档界面- 工具栏、菜单栏和编辑区域的介绍。
- 基本操作按钮的作用。
2. 创建和编辑 Word 文档- 输入和修改文本。
- 设置字体、字号和对齐方式。
- 插入图片和表格。
3. 保存和打开 Word 文档- 文档的保存格式和命名。
- 打开已保存的文档。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并进行实践。
二、精讲:1、信息:人们通常把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2、信息的获取:人们主要用眼及其它感官来获取信息。
3、信息的处理:人工处理机器处理:主要是指用计算机处理。
4、信息社会:三、小结: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处理方法四、学生练习: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1、通信技术的应用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科学处理数据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办公自动化人工智能多媒体应用网络应用三、小结: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四、练习: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什么是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目的:了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及板书: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通信技术的发展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小型化网络化4、生物计算机三、小结: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四、练习:1、计算机发展经历了那几代?2、计算机向什么方向发展?3、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情况怎样?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教学内容: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上的道德规范以及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几个特征。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授:(一)信息安全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1) 隐蔽性(2)传染性 (3)破坏性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1)软盘和光盘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2)网络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一个主要桥梁(3)定期用杀毒软件查毒(4)安装病毒监视软件(二)网络上的道德规范1.上网要有节制,不应终日沉湎于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选择能够开阔眼界,启迪思维的有益内容,自觉抵制不健康的信息.3.培养高尚的情趣,不发表低级趣味的或不负责任的言论.4.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三)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1、多实践2、勤动脑3、善应用(四)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三.课堂总结:1.电脑病毒的特征有哪些?2.使用电脑要注意那几点防病毒?3.上网时我们要注意做到哪几点?4.学习信息技术有什么意义?怎样学习?5.我们使用计算机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四.课堂反馈:作业:练习一、二。
2024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套完整版
如压缩软件WinRAR、浏览器Google Chrome等,分别介绍其特点和使用方法。
03
网络基础知识与应用
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互联网的起源
从ARPANET到现代互联网 的演变过程。
互联网的发展阶段
Web 1.0、Web 2.0和 Web 3.0的主要特点和发 展趋势。
互联网的现状
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网 络应用的普及程度以及互 联网对社会、经济、文化 等方面的影响。
将文本内容分成多栏进行排版,可以设置栏宽、栏间距和分隔线等。
首字下沉
将段落的首字放大并下沉至段落中,增加文档的视觉效果。
其他排版技巧
使用项目符号和编号对列表进行排版,使用边框和底纹为文本或段落 添加装饰效果,以及插入页眉页脚、页码等元素完善文档格式。
05
Excel电子表格制作与数据分析
Excel界面介绍及基本操作
01
Excel界面组成
介绍Excel的标题栏、菜单栏、工具栏、编辑栏、工作区、状态栏等界
面元素。
02
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
解释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的概念,以及如何新建、保存、关闭工作
簿,插入、删除、重命名工作表,以及选定、命名、合并单元格等操作。
03
基本操作
演示如何打开Excel程序,创建新的工作簿,以及保存、关闭工作簿等
基本操作。
数据输入、编辑和格式化方法
数据输入
介绍如何在单元格中输入文本、数值、日期和时间等数据,以及使 用填充柄快速输入数据的方法。
数据编辑
演示如何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包括复制、粘贴、剪切、查找和替 换等操作。
格式化方法
讲解如何设置单元格格式,包括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以 及如何调整行高和列宽,设置边框和底纹等。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全册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六、教学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板书)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投影。
(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那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
一、什么是信息?(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1、什么是信息?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
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
信息是一种资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
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
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
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下)-2024鲜版
2024/3/27
段落设置
演示如何为段落添加项目符号(如 圆点、方块等)或编号(如1、2、 3或A、B、C等)。
项目符号和编号
介绍如何为段落或文字添加边框和 底纹,增加文档的视觉效果。
22
图文混排方法讲解(插入图片、艺术字等)
01
02
03
04
插入图片
演示如何在文档中插入图片, 并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以及
教材选用
除了主教材外,还将选用《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程序设 计》、《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辅助教材和参考资料。这些教 材和资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生 的实际应用能力。
7
2024/3/27
02
CATALOGUE
计算机基础知识
8
计算机硬件组成
中央处理器(CPU)
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是计算机的 “大脑”。
件格式的应用。
2024/3/27
26
函数和公式在数据处理中运用举例
函数介绍
简要介绍Excel中常用的函数类型,如数学函数、文本函数、日期和 时间函数等,并列举一些常用函数的名称和用途。
公式编写
详细讲解如何在Excel中编写公式,包括运算符的使用、单元格引用 方式(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以及公式的复制和修改等。
2024/3/27
网络安全概念及重要性
讲解网络安全的概念、重要性以及面临的威胁和挑战,提高学生 的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介绍常见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如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技术等, 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习惯。
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
强调网络道德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在网络环境中应该 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法律责任。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组成部件: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部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操作1.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部件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计算机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2.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掌握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2.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和基本操作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记事本、画图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方法2.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操作系统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和常用应用程序的熟练程度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3.1 教学目标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Word 2010进行文字处理掌握Word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3.2 教学内容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Word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Word 2010的功能:字体设置、段落设置、插入图片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Word 2010进行文字处理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Word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3.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文字处理软件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Word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的熟练程度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4.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Excel 2010进行电子表格制作掌握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4.2 教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Excel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Excel 2010的功能:单元格操作、数据录入、公式函数等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Excel 2010进行电子表格制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4.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电子表格软件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的熟练程度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的使用5.1 教学目标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掌握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5.2 教学内容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PowerPoint 2010的界面和基本操作PowerPoint 2010的功能:幻灯片制作、动画效果、切换效果等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演示文稿软件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PowerPoint 2010制作演示文稿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5.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演示文稿软件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的熟练程度第六章:计算机网络基础6.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分类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6.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作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硬件、软件、协议等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等互联网的基本使用:浏览器、搜索引擎等6.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作用,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和分类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搜索6.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操作实践,检查学生对互联网基本使用的熟练程度第七章: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7.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防范措施掌握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遵守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7.2 教学内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防范措施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密码保护、数据备份等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尊重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等7.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防范措施,掌握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遵守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7.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和计算机安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方面的表现第八章:程序设计基础8.1 教学目标了解编程语言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8.2 教学内容编程语言的概念和作用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Python等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编写代码、调试程序等8.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编程语言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一种简单的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通过编程实践,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8.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编程语言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编程实践,检查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熟练程度第九章:算法与问题解决9.1 教学目标了解算法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算法解决问题掌握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9.2 教学内容算法的概念和作用常见算法:排序、查找、递归等算法的基本思想:逐步求精、模块化等算法的方法:穷举法、递推法、动态规划等9.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演示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了解算法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算法解决问题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掌握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9.4 教学评价课后小测验,测试学生对算法概念和作用的掌握情况问题解决实践,检查学生对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熟练程度第十章:综合应用与创新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应用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0.2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教育、医疗、交通等创新实践项目:编程设计、网站制作、数据分析等信息素养的培养: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伦理等10.3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10.4 教学评价学生项目作品展示,评估学生在信息技术综合应用和创新实践方面的能力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评估学生在信息素养方面的表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需要重点关注的原因: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础,掌握这些操作对于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掌握常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如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等。
(3)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交流与合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 信息技术的定义与发展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功能3. 常用信息技术设备与软件4. 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第二章:文字处理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字体、段落格式的设置3. 表格的制作与编辑4. 文档的打印与输出第三章:表格处理1. 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 表格的创建、编辑与格式化3. 数据排序与筛选4. 数据汇总与分析第四章:演示文稿制作1.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2. 幻灯片的布局与设计3. 图片、图表、动画的使用4. 演示文稿的播放与展示第五章:互联网应用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接入方式2. 浏览器的使用与网页搜索3. 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4. 网络交流工具的使用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任务驱动教学:以实际任务为线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
4.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精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如作品设计、创新能力等。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实践操作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发展史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电子管计算机到集成电路计算机,再到现在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了解我国计算机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了解计算机的软件组成部分,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1.3 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学习计算机的启动过程,了解启动顺序以及启动过程中各个部件的作用。
学习计算机的关闭方法,了解正确关闭计算机的重要性。
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2.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了解常见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macOS等。
2.2 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组成,如桌面、任务栏、开始菜单等。
学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打开关闭文件、调整系统设置等。
2.3 常用应用程序的使用学习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
学习如何使用网络浏览器、音乐播放器等常用应用程序。
第三章:文字处理3.1 文字处理的基本概念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了解常见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 Word、WPS Office等。
3.2 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学习Microsoft Word的界面组成,如菜单栏、工具栏、编辑区等。
学习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如输入文字、编辑文本、设置字体格式等。
3.3 文字处理的高级技巧学习如何使用Microsoft Word进行排版、插入图片、创建表格等。
学习如何保存、打开和打印文档。
第四章:电子表格4.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定义、功能和作用。
了解常见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 Excel、WPS Office等。
4.2 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学习Microsoft Excel的界面组成,如菜单栏、工具栏、工作表等。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全册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关机、使用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 常用输入设备的使用3. 常用输出设备的使用4.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5. 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使用。
2. 教学难点: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课时1. 第1-2课时: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 第3-4课时:常用输入设备的使用3. 第5-6课时:常用输出设备的使用4. 第7-8课时:计算机的日常维护5. 第9-10课时: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正确使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3. 学生了解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知识。
4. 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七、教学资源1. 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配备键盘、鼠标和显示器。
2. 教学PPT或教案。
3. 教学视频或案例。
4. 练习题或任务单。
八、教学步骤1.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a. 讲解开关机的正确方法。
b. 演示键盘和鼠标的使用。
c.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2. 常用输入设备的使用:a. 讲解常用输入设备的功能。
b. 演示输入设备的使用方法。
c.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3. 常用输出设备的使用:a. 讲解常用输出设备的功能。
b. 演示输出设备的使用方法。
c.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4. 计算机的日常维护:a. 讲解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知识。
b. 学生实际操作,教师指导。
5. 信息技术与生活的关系:a. 讲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教育科学出版社)
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全册(教育科学出版社)⽬录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2-第⼀课图⽚素材的获取-2017年2⽉⽇⾄⽉⽇-第周-第1课时2(第⼀课图⽚素材的获取)2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4-第⼀课图⽚素材的获取-2017年4⽉⽇⾄⽉⽇-第周-第2课时4(第⼀课图⽚素材的获取)4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6-第⼆课图⽚的初步调整-2017年6⽉⽇⾄⽉⽇-第周-第1课时6(课题)6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8-第⼆课图⽚的初步调整-2017年8⽉⽇⾄⽉⽇-第周-第2课时8(课题)8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10-第三课利⽤Adobephotoshop⼯具处理图⽚10-2017年10⽉⽇⾄⽉⽇-第周-第1课时10(第三课利⽤Adobephotoshop⼯具处理图⽚)10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12-第三课利⽤Adobephotoshop⼯具处理图⽚12-2017年12⽉⽇⾄⽉⽇-第周-第2课时12(第三课利⽤Adobephotoshop⼯具处理图⽚)12-第四课利⽤Adobephotoshop滤镜处理图⽚14-2017年14⽉⽇⾄⽉⽇-第周-第1课时14(第四课利⽤Adobephotoshop滤镜处理图⽚)14-第四课利⽤Adobephotoshop滤镜处理图⽚16-2017年16⽉⽇⾄⽉⽇-第周-第1课时16(第四课利⽤Adobephotoshop滤镜处理图⽚)16-第五课利⽤Adobephotoshop选区局部处理图⽚-2017年18⽉⽇⾄⽉⽇-第周-第1课时18(第五课利⽤Adobephotoshop选区局部处理图⽚)18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20-第五课利⽤Adobephotoshop选区局部处理图⽚-2017年20⽉⽇⾄⽉⽇-第周-第2课时20(第五课利⽤Adobephotoshop选区局部处理图⽚)20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22-第六课在Adobephotoshop中合成图像-2017年22⽉⽇⾄⽉⽇-第周-第1课时22(第六课在Adobephotoshop中合成图像)22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24-第六课在Adobephotoshop中合成图像-2017年24⽉⽇⾄⽉⽇-第周-第课时24(第六课在Adobephotoshop中合成图像)24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26-第七课在AdobePhotoshop中绘制图像-2017年26⽉⽇⾄⽉⽇-第周-第课时26(第七课在AdobePhotoshop中绘制图像)26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28-第七课在AdobePhotoshop中绘制图像-2017年28⽉⽇⾄⽉⽇-第周-第课时28(第七课在AdobePhotoshop中绘制图像)28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30-第⼋课⾳频素材的获取与加⼯-2017年30⽉⽇⾄⽉⽇-第周-第课时30(第⼋课⾳频素材的获取与加⼯)30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32-第⼋课⾳频素材的获取与加⼯-2017年32⽉⽇⾄⽉⽇-第周-第课时32(第⼋课⾳频素材的获取与加⼯)32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33-第九课、视频素材的获取与加⼯33-2017年33⽉⽇⾄⽉⽇-第周-第1课时33(第九课、视频素材的获取与加⼯)33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35-第九课、视频素材的获取与加⼯35-2017年35⽉⽇⾄⽉⽇-第周-第课时35(第九课、视频素材的获取与加⼯)35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37-第⼗课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2017年37⽉⽇⾄⽉⽇-第周-第1课时37(第⼗课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37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38-第⼗课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2017年38⽉⽇⾄⽉⽇-第周-第2课时38(第⼗课多媒体作品的规划与设计)38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40-第⼗⼀课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封⾯与⽬录-2017年40⽉⽇⾄⽉⽇-第周-第1课时40(第⼗⼀课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封⾯与⽬录)40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42-第⼗⼀课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封⾯与⽬录-2017年42⽉⽇⾄⽉⽇-第周-第2课时42(第⼗⼀课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封⾯与⽬录)42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44-第⼗⼆课让多媒体作品“动”起来-2017年44⽉⽇⾄⽉⽇-第周-第1课时44(第⼗⼆课让多媒体作品“动”起来)44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46-第⼗⼆课让多媒体作品“动”起来-2017年46⽉⽇⾄⽉⽇-第周-第2课时46(第⼗⼆课让多媒体作品“动”起来)46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48-第⼗三课让多媒体作品“链”起来-2017年48⽉⽇⾄⽉⽇-第周-第1课时48(第⼗三课让多媒体作品“链”起来)48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50-第⼗三课让多媒体作品“链”起来-2017年50⽉⽇⾄⽉⽇-第周-第2课时50(第⼗三课让多媒体作品“链”起来)50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52-第⼗四课具有试听效果的多媒体作品52-2017年52⽉⽇⾄⽉⽇-第周-第1课时52(第⼗四课具有试听效果的多媒体作品)52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54-第⼗五课多媒体作品的分享与评价-2017年54⽉⽇⾄⽉⽇-第周-第课时54(第⼗五课多媒体作品的分享与评价)54教案序号-教学内容-上课时间-第⼀课图⽚素材的获取-2017年⽉⽇⾄⽉⽇-第周-第1课时(第⼀课图⽚素材的获取)课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重涉信息海洋——深入了解因特网学习目标:了解因特网的概念、历史和功能了解因特网的协议、IP地址和域名的含义创设情景:讲:网络世界给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方便,不了解网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知道使用网络就没有办法获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甚至不熟练网络技术跟别人交流起来都变得困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了解因特网的有关知识。
板书:重涉信息海洋——深入了解因特网概念:因特网,英文为internet,它是一个把世界上成千上万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巨大集合体。
主要功能:利用因特网,我们可以阅读新闻,收发邮件,网上购物,观看电影,甚至还可以坐在家里与大洋彼岸的同学互相交流。
你们知道因特网的发展历程吗?有没有想了解因特网的历史呢?下面我们来学习一下因特网的发展历史进程。
板书:1.因特网的发展历史讲:因特网起源于1969年,当时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署(ARPA)为了使一些不同地区的计算机能共享数据,以便开展研究工作,因而以一定的方式将这些计算机连接起来,这就形成了因特网的前身—ARPA网(阿帕网)。
1980年ARPA又把ARPA网上运行的计算机以新的TCP/IP协议(相当于人们交流的语言,协议不同,语言不同没有办法交流信息)连接起来,这就是因特网的雏形。
ARPA网和TCP/IP技术的成功,使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认识到网络将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为了使科研人员可以共享过去只为军方少数人提供的超级计算机设施,1985年,NSF出资在全美建立了五大超级计算中心,并于1986年建立了一个名为NSFNET的高速信息网络。
该网络互联了NSF的所有超级计算机,并接入了ARPA网。
这样NSF网络便取代了ARPA网成为因特网的主干网,由于NSFNET面向社会开放,从而使因特网进入了以资源共享为中心的实用服务阶段。
这样,因特网开始迅速发展,很快走向了整个世界,因特网的发展促进了全球信息的快速交流。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因特网在中国的发展过了几年直到1994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因特网连接,标志着我国正式加入了因特网。
到1996年底,我们已形成了四大主流网络体系,分别是: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和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
因特网的产生为人们提供了很多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那么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什么服务呢?板书:2.因特网服务讲:因特网是一个涵盖极广的信息库,它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信息服务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
下面介绍一下其主要服务,其主要服务为以下四种:(1)万维网服务(WWW)讲:平时我们所说“上网”“上网”一般指的就是享用“万维网”服务。
常用的万维网浏览程序主要有:IE、Firefox、Opera、360、UC、傲游浏览器等等。
万维网是基于超文本(超文本是用超链接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
超文本更是一种用户界面范式,用以显示文本及与文本之间相关的内容。
)的,可以集合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而且还具有交互性。
讲:根据网络技术发展所出现的新万维网服务形式,例如:论坛、博客、微客等,这些服务更加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不仅是使用者,而且也是网络资源的创造者。
这是因特网的一种应用模式。
下面我们再来看另一种服务模式。
(2)电子邮件(E-mail)伊妹儿讲: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的一项重要服务。
电子邮件又叫电子信箱,它使我们能够跨越时间、空间的间隔,通过网络进行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的快速传递。
再下来的服务有:(3)文件传输服务(FTP)讲:它可以在因特网上将一台计算机上的文件传送至另一台计算机上,它可以传输各种类型的文件,而且传输速度比较快。
第四种应用服务如下:(4)远程登录(Telnet)讲:远程登录是最早出现的因特网应用之一,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远程计算机资源的共享,它提供了注册远程计算机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像使用本地计算机一样使用远程计算机。
讲:为了进一步了解因特网,我们还要有必要重点了解一下IP地址和域名知识。
板书3.IP地址和域名讲:为了使世界上的每台计算机相互之间能进行通讯,计算机按照一定的规则挂上号码地址,这个地址就是IP地址。
讲:在因特网上,IP地址一般是由4组数字组成,每组数字介于0~255之间,例如:某台电脑的IP地址可以写成114.114.114.114,但是不能写成256.114.114.114。
讲: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台连上网络的计算机的IP地址都是唯一的,如果2台计算机之间的IP地址相同,则它们会发生冲突,使两台计算机之间没有办法正常联网工作。
(学生任务一:请同学们阅读一下知识体部分,对IPv4与IPv6的知识点进行了解)讲:IPv4它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可被分配。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资源最终将被耗尽。
讲:为了扩大地址空间,人们发明了IPv6协议。
该协议采用128位的地址长度,IP地址资源极其丰富。
打个比方:地球上的每平方米可以分配1000多个IP地址。
除了扩容地址以外,还有其它方面的利用优点。
讲:问题又来了,IP地址好记吗?有些人对数字是很头痛的。
如果让你记一下这些IP地址,容易把他们记下来吗?如果不容易记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替代呢?讲:由于Ip地址是一长串的数字,不方便人们记忆。
所以人们用有意义的英文或者数字的组合(也就是域名地址)来标识计算机,与其IP地址一一对应,并用专门服务器(DNS服务器)来解释IP地址。
讲:域名系统呈层次结构,书写时采用圆点将各层次隔开,每一段都有特定的意义。
例如:www.,这里www表示WEB服务器,kepu代表科普,com代表公司,cn代表中国。
老师给同学们简单讲解一下DNS服务器工作过程。
从结构上来看,总体可把因特网上的域名分成两类:a、国际顶级域名;(学生任务二:个人用户如何加入到因特网中,接受服务呢?让学生自习如何接入互联网的方式)主要方式:拨号入网专线入网(光纤专线)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讲因特网的概念与发展历史,并介绍了因特网提供的四种服务,万维网服务、电子邮件服务、FTP服务、远程登录服务等,还重点讲解了IP地址和域名的相关知识,使我们对因特网有了大概的认识和了解。
练一练第二课实现内部资源共享——了解局域网学习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各种类型学会设置局域网的网络基本属性,实现资源共享(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讲:现在老师播放我校在运动会上拍摄的图片,并在大屏幕上显示。
请同学观看,问同学们想不想把照片存到自己的电脑。
提问:这些照片都是在老师的电脑上的,你们怎么可以拿到呢?本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实现内部资源共享——了解局域网(二)新课教学请同学观看“实现内部资源共享”教学视频,讲:我们都是通过网络来共享资源的,对于共享的网络主要有那些呢?它们如何分类?板书:1、网络的分类按照网络分布范围来分,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局域网:通讯距离在1千米以内的计算机网络,比如一个小区或学校内的电脑连接等。
城域网:通讯距离约10千米,也就是大概一座城市的范围内联网的计算机组成,名称由此而来。
广域网:把分布在若干城市、地区甚至几个国家之间的计算机连接起来组成的网络。
(学生任务一:请同学们观察本间计算机教室的电脑之间由什么连接起来,他们之间有关系吗?能像高速公路一样互通吗?)(小组讨论汇报观察结果:)讲:由用一个交换机通过网线把所有的电脑连起来,从老师的电脑上可以看到所有同学的电脑,是互通的。
问:老师可以看到你们,在那么多的计算机中,你知道哪一台是你的吗?如何对计算机进行这些设置,使自己的计算机有自己的名称?板书2、局域网的计算机设置(1)如何查看和修改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操作步骤如下:下面看教师进行操作演示,①用鼠标右键点击“网上邻居”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打开“网络连接”设置窗口。
②指向“本地连接”,选择“属性”打开“本地连接属性”。
③双击Internet协议(TCP/IP)。
④根据图示设置IP地址。
(2)区别静态IP和动态IP地址。
IP地址是固定的,即为静态IP地址;而由一台DHCP服务器为网络中分配IP地址的是动态IP地址。
(学生任务二:了解静态IP地址和动态IP地址的知识,并动手设置本机IP地址。
)讲:为了区别和方便管理计算机,我们应该为每一台电脑设置好计算机名。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如何设置计算机名。
(3)查看和修改计算机名讲:每一台计算机在局域网中除了有自己的IP地址外,还要有自己的名称,这样在局域网上才能很快地找到它。
查看和修改计算机名称的操作方法如下。
请看老师操作步骤:①在“我的计算机”上单击右键。
②出现“系统属性”对话框。
③单击“更改设置”。
④输入计算机名更改(请按座位编号更改计算机名)(学生任务三:请同学们将自己用的计算机改成桌面上的编号如01号,教师通过局域网公布同学们更改的结果。
)讲:经过这样设置后就可以很清楚地在局域网查找其它同学的计算机了。
设置好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实现局域网中各个计算机之间的访问与资源共享了。
板书3、局域网资源共享讲:主要有文件共享、设备共享、因特网上网共享、程序共享等几种类型。
下面来介绍一下:(1)文件夹共享设置讲:要实现局域网内文件的共享,首先要设置好共享的文件夹。
操作步骤:①单击要共享的文件夹:如指向D:\校园运动会相片。
②按右键,点共享,根据提示设置共享。
③点击“确定”。
退出后可以看到文件夹图标已经出现了变化,说明共享设置成功。
设置成功后,我们就可以在局域网内实现资源共享了。
讲:同学们设置好了吗?好这位同学已经设置好了,很棒啊。
(2)如何访问讲台上的教师机,复制相片。
(学生任务四:在“网络”窗口找到教师机,打开即可看到共享的文件夹,将你想要的相片复制到你的计算机中即可。
)(学生任务五:请同学们从你的同学那里复制他的相片或者文件到你的计算机中)(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巡堂指导。
)(3)设备共享,局域网中的计算机不仅可以实现文件共享,还能实现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的共享。
操作步骤如下:①点击开始菜单,找“打印机和传真”,打开设置窗口,指向要设置共享的打印机设备。
②点击右键打开设置属性,在打开的窗口中找到共享选项卡,共享该台打印机,此时打印机图标改变(如出现手形等)说明设置成功。
(学生任务六:现在请同学们通过在打印机和传真设置窗口,添加打印机,给本机添加网络打印机,老师随时指导,看那个同学最先完成打印机的共享设置。
)(学生任务七:思考一个问题?在一个局域网内,连接外线的线路只有一条,如何使其他的电脑也能用上网络呢?——共享上网的方法。
)讲有以下三种方法:⑴使用路由器共享上网。
⑵安装专用代理软件共享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