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源异源多倍体

合集下载

倍性育种详解

倍性育种详解

第九章倍性育种植物的倍性育种是植物育种的重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

1.单倍体的基因呈单存在,加倍后获得的个体基因型高度纯合。

而常规育种需经多代自交才能获得基因型基本纯合的个体。

因此,单倍体育种可缩短育种的年限。

2.同源多倍体较二倍体具有某些器官增大或代谢产物含量提高的特点,对于以收获营养器官为目的的作物及无性繁殖作物有极好的育种利用价值。

3.人工创造多倍体也可以将野生种与栽培种的遗传物质重组,育成新型作物。

第一节多倍体育种多倍体:是指体细胞中有3个或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植物个体。

多倍体广泛存在于植物中。

据估计被子植物中约 50%以上是多倍体,禾本科中有75%,豆类中有18%,草类中有的物种80%为多倍体。

蓼科、景天科、蔷薇科、锦葵科、禾本科和鸢尾科中多倍体最多。

自然界存在的多倍体主要是异源多倍体,同源多倍体较少。

一、多倍体的种类、起源及特点自然界的多倍体是由二倍体进化而来的。

二倍体物种的染色体加倍,不同二倍体物种间杂交,染色体自发加倍是多倍体产生的主要来源(图9-1)。

(一)多倍体的来源多倍体的发生可通过二倍体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也可经不同种属间杂交,而后经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

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主要通过下列三种途径产生。

1 .合子染色体数目加倍一般是二倍体产生少数四倍体细胞或四倍体组织。

2.分生组织染色体加倍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异常,染色体正常复制、分裂,但细胞不分裂,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发育成多倍性组织和器官。

3.不减数配子的受精结合(二)多倍体的类别根据多倍体染色体组的组成特点可将多倍体分为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同源异源多倍体、节段异源多倍体、异数的(混合的)异源多倍体和倍半二倍体等多种类型。

育种上应用的主要是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1 .同源多倍体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相同的多倍体,如同源四倍体黑麦(RRRR。

同源多倍体与二倍体相比,主要有下列两方面的效应:(1)生物学性状的变化。

同源异源多倍体概念

同源异源多倍体概念

同源异源多倍体概念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同源异源多倍体这个有意思的概念。

你说这同源异源多倍体啊,就好比是一个大家族。

同源多倍体呢,就像是家族里的同一支脉,大家有着相似的根源。

比如说吧,就像一群兄弟姐妹,有着共同的祖辈,关系那叫一个亲密。

而异源多倍体呢,则像是几个不同家族的融合,各自带着独特的基因汇聚到了一起。

这就好像不同姓氏的人结合在了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大家庭。

想象一下,在生物的世界里,同源异源多倍体可有着大作用呢!同源多倍体有时候能让植物变得更强壮,更能适应环境。

就好比一个人突然有了超能力,变得更厉害啦!而异源多倍体呢,更是带来了多样性和新奇性。

这就像是不同风格的音乐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独特而美妙的旋律。

咱再说说农业吧,很多农作物其实都和同源异源多倍体有关系呢!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和利用,我们能培育出更优良的品种。

这不就是在给这个生物大家族添砖加瓦嘛!让它们更好地为我们人类服务呀。

还有啊,同源异源多倍体的出现也不是随随便便的。

这背后有着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

细胞们在这里面可忙活着呢,它们要进行一系列的变化和组合。

你说神奇不神奇?这小小的细胞世界里居然有这么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

我们人类总是对未知充满了好奇,而同源异源多倍体就是这样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

总之呢,同源异源多倍体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们让生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影响。

我们要好好去了解它们,利用它们,让它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美好呀!。

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植物的多倍性与生境


多倍体与异常环境:异常环境是多倍体产生的原因之 一。多倍体植物大都出现于干旱或潮湿的生境。 多倍体与海拔。海拔高度对多倍体的产生频率也有 影响。多倍体比它们的二倍体祖先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它 们能占据二倍体尚未占有或不能占有的空间。
多倍体与植物生长习性



生长习性是影响多倍体频率的内在因素之一。196种多 倍体植物中草本最多,占总数的58.67%,藤本次之,其中多 年生草本比一年生的多倍体数量多76.92%, 。 多年生草本有效的无性繁殖(克隆生长和克隆繁殖)和多 倍性的高百分比之间存在着相关性。 同时,根状茎多年生植物多倍体现象少于块茎二年生植物。
生理活性物质的变化

多倍体生理特性的变化必然引起新陈代谢及其产物的 变化。多倍体的总糖、非还原糖、还原糖及淀粉的含量高 于二倍体,但细胞的结构成分,如纤维素、半纤维素和粗纤 维含量较低。烟碱、粗脂肪、蛋白质与维生素C的浓度高 于二倍体。四倍体可溶性灰分的含量在所有情况下都高于 二倍体。药用植物加倍后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所增加,这样的 变化对药用植物品质育种有着重要意义。




药用植物有成分在不同倍性的植物体中不同,但并不呈 正比关系,例如毛曼陀罗的三倍体生物碱含量较二倍体、四 倍均高。 另外药用植物经加倍后可能产生新的性状和的化学成 分。例如福禄考同源四倍体中能够产生亲本所不含有的黄 酮类成分; 菘蓝同源四倍体中游离氨基酸成分组成与二倍体亲相 比也不尽一致,从中可筛选出具有药理活性的前化合物。
自然界中的多倍体



多倍体植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并被认为是推动植物 进化的重要因素,是物种形成的途径之一。自然界中大约一 半的被子植物,三分之二的禾本科植物,80%的草类,18% 的豆类是多倍体。(在高等植物中,苔藓植物53%是多倍 体,蕨类植物97%是多倍体,高等植物约5%是多倍体,被 子植物大约70%是多倍体。)蓼科、景天科、蔷薇科、锦 葵科、禾本科和鸢尾科中多倍体最多,许多农作物及果树、 蔬菜是多倍体,如小麦、燕麦、棉花、马铃薯、花生、烟草、 甘薯、苜蓿、山药、韭菜、荠菜、苦苣菜和香蕉等均为天 然的多倍体。多倍体在动物中较为罕见。 自然界中同源多倍体很少,绝大多数是异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与异源多倍体的区别

同源多倍体与异源多倍体的区别
同源多倍体与异源多倍体 的区别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形成机制的区别
同源多倍体的形成
同源多倍体是通过染色体数目增加而形成的,通常是由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加倍引起的。在某些情况下, 同源多倍体可以由多倍性生殖细胞形成。
异源多倍体的形成
异源多倍体是由不同物种的染色体融合形成的,通常是通过远缘杂交实现的。在远缘杂交过程中,来自不同物种 的染色体在细胞内共存,并有可能发生染色体数目增加。
异源多倍体实例
甘蔗
甘蔗是典型的异源多倍体作物,由不同种植物通过杂交后染色体加倍形成。甘蔗的异源 多倍体特性使其具有更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油菜
油菜也存在异源多倍体的情况,通常由不同种植物通过远缘杂交形成。异源多倍体油菜 在产量和品质方面具有优势。
对比总结
•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在形成机制、遗 传背景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同源多倍体通常具有较为单一的遗传背景, 容易通过育种手段进行遗传改良;而异源 多倍体则具有更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在 产量和品质方面通常具有优势。在实际应 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育种策 略和栽培措施,以充分发挥同源多倍体和 异源多倍体的优势。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在农业生产 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了解它们的 区别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多倍体资源,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PART 02
同源多倍体的概念与特征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概念定义概念定义来自01同源多倍体是由染色体组加倍后,基因组内含有相同或相似物
种的染色体组而形成的。
PART 05
实例对比分析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同源多倍体实例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概念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概念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概念1. 概述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植物界的一个小秘密,那就是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你们可能会想,啥是多倍体?听起来就像是一种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其实它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植物关系密切。

简单来说,多倍体就是指细胞里有多套染色体,像咱们小时候玩拼图一样,拼得越多,图案就越丰富。

不过,这两种多倍体其实是有区别的,咱们一起来解锁这两个概念,看看它们有什么不同吧。

2. 同源多倍体2.1 什么是同源多倍体?首先,咱们来聊聊同源多倍体。

这个词听起来就像个学霸,但其实它很简单。

所谓同源多倍体,指的就是植物细胞里面的染色体都是来自同一物种,就像是一家子人,基因差不多。

比如说,小麦这种植物,它的同源多倍体就是那些染色体成双成对的组合,通俗点说,像是双胞胎兄弟,基因一样,但性格可能有点差异。

同源多倍体的好处可多了,首先,它们能增强植物的抗逆性。

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有了兄弟姐妹的支持,做什么事儿都更有底气。

而且,植物长得更壮实,产量更高,简直就是农民伯伯的“金子招牌”!可别小看了这点,很多农作物的成功都是靠这些同源多倍体来的。

2.2 同源多倍体的例子再给大家举个例子,像大豆这种植物,它的多倍体特性让它在营养价值上相当不错,富含蛋白质,对身体好得不得了。

所以说,种植同源多倍体的作物,既能增加产量,还能提高营养,真是一举两得。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找到了人生赢家的感觉?当然,咱们也不能忘了同源多倍体的变异性,它们可能会因为环境变化而产生一些适应性变化,就像人们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一样,种种风格都有,丰富多彩得很。

3. 异源多倍体3.1 什么是异源多倍体?好了,咱们接着说异源多倍体。

异源多倍体就有点复杂了,它的染色体是来自不同的物种,就像是一场跨物种的“联姻”,形成了一种新的生命形式。

这种情况在植物界其实不算少见,像一些杂交的作物,往往就是异源多倍体的代表。

比如说,某些类型的玉米,就是经过不同品种的杂交而成的。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

1、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2、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之外的其他染色体统称为常染色体3、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构成一个细胞周期4、二价体:减数分裂偶线期,每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5、交换(互换):联会复合体形成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的部位发生断裂、重接的现象6、交叉端化:双线期,同源染色体分开,交换部位形成交叉,且向两极移动的现象7、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的总量8、配子发生:产生成熟配子或孢子的整个过程9、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在植物界,一个合子(2n)发育成一个二倍体个体的过程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孢子体进一步进行生殖形成一个配子体,并产生配子的过程10、世代交替:植物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时代(2n)与产生配子的世代(n)相互交替的现象1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12、性对性状:不同品种之间表现出相对差异的一对性状13、杂交:不同遗传型的个体进行有性交配14、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F1所表现出的其中一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另一亲本的性状为隐形性状15、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同一基因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16、基因型:生物体的遗传组成,是肉眼看不到的,通过杂交试验测定表现型:生物所表现的性状,肉眼可见,可以用物理、化学方法测定17、纯合体:体细胞所含控制某一性状的两个基因(等位基因)是相同的个体杂合体:体细胞所含控制某一性状的两个基因(等位基因)是不同的个体18、纯系: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一群个体19、完全显性: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其亲本之一的性状不完全显性: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的性状介于两亲本之间的表型20、测交:被测验的个体与基因型为隐性纯合的个体进行杂交回交:F1个体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21、携带者:携带有害性基因,但其表现被正常显性等位基因掩盖的杂合体22、多因一效:指某性状在代谢上由很多基因决定一因多效:指一个基因可影响若干性状的现象23、表现度:基因表达的变异方式之一,是指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外显率:基因表达的另一变异方式之一,是指某一基因型个体显示预期表型的比例24、致死基因:生物体中具有致死作用的基因25、隐性致死:基因的致死作用只在纯合体时表现显性致死:基因的致死作用在杂合体时就能表现26、配子致死:发生在配子期的致死作用,称为配子致死合子致死:发生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的致死作用,称为合子致死条件致死:有些基因在某一环境中致死,在另一环境中具有正常的生活力的现象27、复等位基因:一个基因座位存在两个以上的等位形式的现象28、完全显性:指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在杂合体(Aa)的表型和显性纯合体(AA)的表型相同不完全显性:指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间缺少显隐性关系,杂合体的表型介于两亲本之间并显性:指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间缺少显隐性关系,杂合体的表型与两纯合亲本都不同,但每一等位基因效应在杂合状态下都可以观察到镶嵌显性:两纯合亲本杂交,杂合体的表型与亲本都不同,而在各自的不同部位分别表现出显性29、互作作用:两对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决定一个性状抑制作用:一对基因本身不表现性状,但当其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能够使另一对显性基因不发挥作用的现象叠加作用:两队非等位基因的作用相同,本身为完全显性,非等位基因间互为完全显性互加作用:两队非等位基因的显性状态具有同等效应,且同时存在时又具有叠加效应上位作用:某对等位基因的表现,因受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影响而改变的现象30、同配性别:性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的性别异配性别:性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的性别31、性指数:性别取决于性染色体(X)与常染色体组数(A)的比值,即为性指数32、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方式上通常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33、从性遗传:其所涉及的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由于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基因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在一性别中为显性,而另一性别中为隐性的遗传现象34、限性遗传(限制遗传):指只在某一性别中表现性状的遗传,即该基因在另一个性别中外显率为035、剂量补偿效应:使具有两份活两份以上的基因量的个体与只具有一份基因量的个体的基因表现趋于一致的遗传效应36、嵌合体:非整倍体出现是由于配子形成时染色体不分开造成,若出现在卵裂期或以后,就有可能形成由不同基因型细胞所组成的个体,即为嵌合体37、巴氏小体:又称性染色质体,是一种在间期细胞核内贴近核膜边缘着色较深的染色小体,是由一条失活的X染色体形成的38、连锁基因: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时,其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较少分离39、相引相:两个连锁的基因,若两个显性等位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而相应两隐性等位基因在其同源染色体上(AB/ab)的连锁关系相斥相:当一位点等位基因和另一位点的隐性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时(Ab/aB)的连锁关系40、图距:指两个基因在染色体图上距离的数量单位,常用两相关基因间的交换率表示41、完全连锁:连锁的基因间不发生交换,即交换值=0不完全连锁:连锁的基因间能发生交换,0<交换值<50%42、两点测交:利用两个连锁基因进行的测交分析三点实验:利用三个连锁基因进行测交的分析43、干涉:某同源染色体形成一个交叉,结果减少其邻近区域第二个交叉形成的概率的现象正干涉:以及交换抑制了另一次交换的发生负干涉:一次交换促进了另一次交换的发生44、连锁群:位于同一染色体的所有基因构成一个连锁群45、四分子:真菌类减数分裂的4个产物停留在一起,构成四分子46、有序四分子分析:对具特定排列顺序的四分子的遗传分析无序四分子分析:对无特定排列顺序的四分子的遗传分析47、细菌染色体:位于细菌细胞内拟核区域中的一个裸露的环状DNA分子,其不进行减数分裂48、质粒:一些细菌细胞除其细菌染色体外,还具有小的可自主复制的环状DNA分子49、附加体:指除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其能够以自主复制的环状DNA分子的形式存在,又能成为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的DNA序列50、转化:一个细菌品系的裸露DNA分子或其片段,进入另一细菌品系的细胞内,而使该细菌产生新的(重组)表现型的方式51、接合:供体菌(雄性)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雌性)直接接触,把F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宿主DNA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新遗传性状的现象52、转导:以缺陷型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小片段DNA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53、转导子:由转导作用而获得部分新性状的重组细胞54、高频重组子(Hfr):染色体上整合有F质粒的细胞,具有高效转移其他遗传物质的潜在能力55、外基因子与内基因子:在细菌接合中,进入受体的染色体片段称为外基因子;受体染色体为内基因子56、部分二倍体:由于外基因子伟染色体片段,其与受体染色体形成的二倍体57、性导:Hfr通过交换,可形成带有部分细菌染色体的F'因子,通过F'因子进行的细菌重组称为性导58、重组作图:根据基因间的重组率进行基因定位并确定基因间的相对距离的方法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基因组DNA产生的多态性DNA片段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其用于PCR扩增的引物是随机的,是利用一些列碱基顺序随机排列的寡聚核苷酸单链引物,对所研究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DNA片段的多态性反映出基因组相应区域的DNA多态性59、缺失:染色体丢失了某一区段顶端缺失:指缺失的区段为某臂的外端中间缺失:指缺失的区段为某臂的内段60、缺失杂合体:某个体的体细胞内有正常染色体及其缺失染色体缺失纯合体:某个体的缺失染色体是成对的61、重复:指细胞的染色体组中,存在两段或两段以上相同的染色体片段,即染色体多了自己的某一区段62、顺接重复:某区段按照自己在染色体上正常直线顺序重复反接重复:某区段在重复时颠倒了自己在染色体上正常直线顺序63、剂量效应:指细胞内某基因出现的次数越多,表型效应就越显著64、位置效应:重复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其表现型效应也不同65、倒位:指染色体某一区段的正常直线顺序颠倒66、臂内倒位:即一侧倒位,倒位区段在染色体的某一个臂的范围内臂间倒位:即两侧倒位,倒位区段内有着丝粒,亦即倒位区段涉及染色体的两个臂67、易位:指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节段转移的现象,即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在非同源的另一条染色体上68、相互易位: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都折断,而且这两条折断的染色体及其片段交换重接,较为常见简单易位(转移):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区段,嵌入非同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较为少见69、四重体:相互易位杂合体的两对同源染色体由于发生节段互换不能正常联会成两个二价体,而是4条染色体联会成一个配对的构型70、罗伯逊易位:一种涉及两条近端着丝粒或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的易位类型71、平衡易位:凡发生罗伯逊易位后,主要遗传物质没有丢失,个体表现仍是正常的类型不平衡易位:易位后,个体遗传物质的缺失影响个体的发育的易位类型72、C1B测定:利用C1B//X雌蝇测定X染色体上基因的隐性突变频率73、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中配子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74、整倍体:染色体数在正常染色体数2n的基础上,以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基数为单位成倍性增加或减少,形成的变异个体的染色体数目是基数的整数倍非整倍体:染色体数在正常个体染色体数2n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条至数条的个体75、单倍体:含有性细胞的染色体数的个体76、同源多倍体:指所有染色体由同一个物种的染色体组加倍而成的多倍体异源多倍体: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由不同种、属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77、同源异源多倍体:指体细胞中有不同的染色体组,且至少有一类染色体组的数目在3个或3个以上的变异类型节段异源多倍体:指异源多倍体中不同染色体组间具有同源性的变异类型78、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一个座位内的遗传物质的变化,使一个基因突变为它的等位基因79、形态突变型:突变主要影响生物外型的突变型,外观可见,故又称为可见突变生化突变型:突变主要影响生物的代谢过程,导致一个特定的生化功能的改变或丧失致死突变型:突变主要影响生活力,造成个体死亡或生活力明显下降⑴显性致死:杂合态即有致死效应⑵隐性致死:纯合态时才有致死效应80、条件致死突变型:某些条件下能成活,另一些条件下是致死的突变81、碱基替换(碱基置换):因碱基被替换所引起的突变,一个碱基对被另一个碱基对代替,分颠换和转换82、移码突变: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碱基造成的突变,造成编码框的移动83、同义突变:碱基发生变化后,编码的氨基酸未发生变化错义突变:碱基发生变化后,编码的氨基酸发生了变化无义突变:碱基发生变化后,导致了蛋白质合成的终止(终止密码子的出现)抑制突变:由于tRNA基因突变引起了反密码子的改变,当它参与进行转译某些无义突变或错义突变的改变了的信息时,有时却“以错就错”地转译出某种氨基酸,表现出抑制突变的效应84、启动子上升突变:基因突变位点存在于负责基因调控的DNA序列中时,如启动子区域中,能够增强启动子对于转录的发动作用的突变类型启动子下降突变:启动子区域中,能够降低启动子对于转录的效能的突变类型85、组成性突变:若突变位点在操纵基因,其位点不能被阻遏蛋白所识别,或由于调节基因发生突变,不能产生阻遏蛋白,使结构基因失去了负向控制,产生不依赖于需要而在细胞中产生固定数量的蛋白质的基因突变86、突变的重演性:同种生物种同一基因突变可在不同个体间重复出现的性质87、突变的平行性: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比较近似,往往发生相似基因突变88、自发突变:生物体在无人工干预下自然发生的低频率突变诱发突变: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显著提高基因自发突变频率的手段89、照射强度(剂量率):指被照射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接受射线能量的多少90、增变基因:某些基因的唯一效应是增加其他基因的突变频率,具有这种效应的基因称增变基因91、母性影响:个体的表型受其母亲的核基因组中基因控制的现象92、核外遗传(细胞质遗传):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所决定的遗传现象93、三套遗传系统:即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遗传系统94、核不育型: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95、核-质互作不育:由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的不育类型96、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受到质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97、异胞质体:菌丝体接合导致两个有区别的胞质系统混合98、异核体:细胞含有来自两亲本的细胞核99、二倍体菌株:少数细胞单倍体细胞核融合成为二倍体细胞核,含有这样细胞核的菌株100、分离子:是重组体和非整倍体或单倍体的总称101、单倍体化:产生非整倍体或单倍体的过程102、体细胞交换: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发生染色体交换产生重组体的过程103、培养细胞突变型的建立:利用体外培养单个哺乳动物细胞的技术,在体外培养和克隆特定的突变型细胞,保证细胞在遗传背景上的均一性,为进一步在体外对这些动物细胞进行体细胞杂交、基因定位等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104、正向选择:利用HGPRT与嘌呤类似物之间的特殊关系,通过嘌呤类似物来筛选HGPRT-细胞的选择方法105、染色体定位:将某个基因定位于某一条染色体上106、区域定位:将某个基因定位于某一染色体的具体位置上107、同线分析:连锁分析的原理用于体细胞杂种染色体分析的方法108、最小重叠区(SRO):将有关基因区域定位的资料汇集起来,得出一个定位一致的区域109、动物克隆技术(核移植技术):将动物早起胚胎或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受精卵中,重新构建新的胚胎,使重构胚发育为与供核细胞基因型相同的后代的技术过程110、连续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细胞为核供体,经核移植获得的早期胚胎再作为供核体进行多代克隆111、胚胎分割:通过对胚胎的显微操作,人工制造同卵双胞胎或多胞胎的技术112、细胞克隆:指由单个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无性繁殖)形成的一个细胞群体113、克隆化:分离单一细胞并使其繁殖成为细胞群体的方法114、单克隆抗体技术:是通过克隆单个分泌抗体的B淋巴细胞,使之分泌大量的均一抗体115、单克隆抗体:是单一的B淋巴细胞的产物,是由一群同样的抗体分子组成的,每个抗体分子带116、“级联”反应:指一些基因的产物可激活另一些基因的活性,这些被激活的基因的产物,又调控另外一些基因的表达的反应117、基因的差异表达: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或是在不同的组织或细胞中发生的不同基因按时间、空间进行有序的表达方式118、细胞全能性:指个体的体细胞中都含有该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即具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119、巴氏小体:根据Lyon假说,在女人的体细胞中,成对的X染色体中有一个是失活的,此失活的X染色体因固缩而可被染深,在非分裂细胞核内缘被辨认出来的结构120、质量性状:在相对性状间具有界限分明的差异,呈非连续变异状态,能进行分类的性状121、数量性状:许多性状的表现为连续的变异,界限不分明的性状122、微效基因:控制数量性状作用微小的基因123、有效基因(A):控制同一数量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效应相等,而等位基因之间的效应不同,故把作用大的称为有效基因124、无效基因(a):相对,把作用小的基因或无作用的称为无效基因125、方差:变数与平均数的偏差的平均平方和,其意义在于反映某一群体的离散程度,值越大,离散程度越大126、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127、标准误:平均数方差的平方根,表示平均数可能的变异范围128、变异系数(CV):标准差除以平均数所得到的与测量单位无关的数值129、遗传率(遗传力):遗传方差在总的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例,是遗传方差与总方差(表型方差)的比值130、显性方差(V D):由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造成的方差(不完全显性或有部分显性)131、加性方差(V A):群体里不同个体所含有有效基因多少不同而造成的方差132、互作方差(V I):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造成的不同个体表现不同所造成的方差133、近交(近亲繁殖):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繁殖后代,其结果会增加纯合体的比例134、近交系数(F):指一个个体从某一祖先得到一对纯合的、而且遗传上等同的基因的概率135、同合子:在一近交个体中某位点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其可能在血缘上是相同的,即它们是由一祖先的单个等位基因复制出来的,这时的近交个体为同合子136、异合子:两个等位基因也能能在血缘上是不相同的,即它们不是一个等位基因的复制品,这时的近交个体为异合子137、回交:指后代与某一亲本交配138、轮回亲本:用于回交的亲本称为轮回亲本,另一亲本则称非轮回亲本139、基因代换:通过连续回交,其后代细胞核内基因将逐渐被轮回亲本的核内基因所取代,后代性状的表现将趋于轮回亲本140、定向纯合:在回交中,后代基因的纯合是定向的,逐渐趋于轮回亲本的基因型141、杂种优势:广义的杂种优势定义为杂交产生的后代在抗逆性、繁殖力、生长势等方面优于纯种亲本的现象,同时也指近交系间杂交时,因近交导致的适合度和生活力的丧失可因杂交而得到恢复的现象142、正杂种优势:杂种优势超过亲本均值143、负杂种优势:杂种优势低于亲本均值144、“显性学说”: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集中在杂种中所引起的互补作用145、“超显性学说”:杂合性本身是产生杂种优势的原因146、尽余值:不含有有效基因个体的表现值147、累进值:一个有效基因的效应值148、群体:指彼此有交配可能的有性繁殖个体群,特称为孟德尔式群体149、基因库:指在一定时间内,群体中能进行有性繁殖个体内全部基因的总和150、等位基因频率:指给定群体内某种等位基因占该位点全部等位基因数量的比例151、基因型频率:指群体中某基因型个体数占全部个体数的比例152、随机交配:指在一有性繁殖群体中,某一性别个体同异性任何个体有相等的交配的机会153、遗传平衡定律:用于描述随机交配群体中,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定量关系154、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法则:以亲代基因库的配子(等位基因)频率表达子代的基因型频率期望值155、适合度(适应度):某种基因型的相对成活率,用ω表示156、选择系数(s):某基因型的相对淘汰率,是淘汰强度的量度157、遗传漂变:由于抽样误差引起等位基因频率随机波动的现象158、迁移(基因流动):一个物种若不是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群体,一般可分为几个隔离的群体,隔离不完全时,一个物种的个体从一群体进入另一个群体导致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的现象159、迁移率(m):从乙群体迁移到甲群体的个体占新构成的甲群体的比例160、作图: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把基因组分成易于操作的小的结构区域的过程161、cSNP:当SNP(单个碱基多态性)位于基因的编码序列中,即称为cSNP162、基因工程:把来自不同生物的外源DNA插入到载体分子上,形成“杂种”分子,然后将之引入宿主细胞,实现目的基因的表达16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限制酶):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特异核苷酸序列并由此切割DNA双。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1、同源染色体:指形态、结构、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2、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之外的其他染色体统称为常染色体3、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构成一个细胞周期4、二价体:减数分裂偶线期,每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5、交换(互换):联会复合体形成后,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应的部位収生断裂、重接的现象6、交叉端化:双线期,同源染色体分开,交换部位形成交叉,且向两极移动的现象7、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遗传物质的总量8、配子収生:产生成熟配子或孢子的整个过程9、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在植物界,一个合子(2n)収育成一个二倍体个体的过程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孢子体迚一步迚行生殖形成一个配子体,并产生配子的过程10、世代交替:植物生活史中,产生孢子的时代(2n)与产生配子的世代(n)相互交替的现象1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12、性对性状:不同品种之间表现出相对差异的一对性状13、杂交:不同遗传型的个体迚行有性交配14、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亲本杂交,F1所表现出的其中一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另一亲本的性状为隐形性状15、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同一基因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基因16、基因型:生物体的遗传组成,是肉眼看不到的,通过杂交试验测定表现型:生物所表现的性状,肉眼可见,可以用物理、化学方法测定17、纯合体:体细胞所含控制某一性状的两个基因(等位基因)是相同的个体杂合体:体细胞所含控制某一性状的两个基因(等位基因)是不同的个体18、纯系: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一群个体19、完全显性: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其亲本之一的性状不完全显性: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的性状介于两亲本之间的表型20、测交:被测验的个体与基因型为隐性纯合的个体迚行杂交回交:F1个体与亲本之一迚行杂交21、携带者:携带有害性基因,但其表现被正常显性等位基因掩盖的杂合体22、多因一效:指某性状在代谢上由很多基因决定一因多效:指一个基因可影响若干性状的现象23、表现度:基因表达的变异方式之一,是指个体间基因表达的变化程度外显率:基因表达的另一变异方式之一,是指某一基因型个体显示预期表型的比例24、致死基因:生物体中具有致死作用的基因25、隐性致死:基因的致死作用只在纯合体时表现显性致死:基因的致死作用在杂合体时就能表现26、配子致死:収生在配子期的致死作用,称为配子致死合子致死:収生在胚胎期或成体阶段的致死作用,称为合子致死条件致死:有些基因在某一环境中致死,在另一环境中具有正常的生活力的现象27、复等位基因:一个基因座位存在两个以上的等位形式的现象28、完全显性:指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在杂合体(Aa)的表型和显性纯合体(AA)的表型相同不完全显性:指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间缺少显隐性关系,杂合体的表型介于两亲本之间并显性:指控制某一性状的等位基因间缺少显隐性关系,杂合体的表型与两纯合亲本都不同,但每一等位基因效应在杂合状态下都可以观察到镶嵌显性:两纯合亲本杂交,杂合体的表型与亲本都不同,而在各自的不同部位分别表现出显性29、互作作用:两对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决定一个性状抑制作用:一对基因本身不表现性状,但当其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能够使另一对显性基因不収挥作用的现象叠加作用:两队非等位基因的作用相同,本身为完全显性,非等位基因间互为完全显性互加作用:两队非等位基因的显性状态具有同等效应,且同时存在时又具有叠加效应上位作用:某对等位基因的表现,因受另一对非等位基因的影响而改变的现象30、同配性别:性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的性别异配性别:性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配子的性别31、性指数:性别取决于性染色体(X)与常染色体组数(A)的比值,即为性指数32、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方式上通常与性别相联系的遗传方式33、从性遗传:其所涉及的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由于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基因在不同性别中表达不同,在一性别中为显性,而另一性别中为隐性的遗传现象34、限性遗传(限制遗传):指只在某一性别中表现性状的遗传,即该基因在另一个性别中外显率为035、剂量补偿效应:使具有两仹活两仹以上的基因量的个体与只具有一仹基因量的个体的基因表现趋于一致的遗传效应36、嵌合体:非整倍体出现是由于配子形成时染色体不分开造成,若出现在卵裂期或以后,就有可能形成由不同基因型细胞所组成的个体,即为嵌合体37、巴氏小体:又称性染色质体,是一种在间期细胞核内贴近核膜边缘着色较深的染色小体,是由一条失活的X染色体形成的38、连锁基因: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时,其形成配子的过程中较少分离39、相引相:两个连锁的基因,若两个显性等位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而相应两隐性等位基因在其同源染色体上(AB/ab)的连锁关系相斥相:当一位点等位基因和另一位点的隐性基因在同一染色体上时(Ab/aB)的连锁关系40、图距:指两个基因在染色体图上距离的数量单位,常用两相关基因间的交换率表示41、完全连锁:连锁的基因间不収生交换,即交换值=0不完全连锁:连锁的基因间能収生交换,0<交换值<50%42、两点测交:利用两个连锁基因迚行的测交分析三点实验:利用三个连锁基因迚行测交的分析43、干涉:某同源染色体形成一个交叉,结果减少其邻近区域第二个交叉形成的概率的现象正干涉:以及交换抑制了另一次交换的収生负干涉:一次交换促迚了另一次交换的収生44、连锁群:位于同一染色体的所有基因构成一个连锁群45、四分子:真菌类减数分裂的4个产物停留在一起,构成四分子46、有序四分子分析:对具特定排列顺序的四分子的遗传分析无序四分子分析:对无特定排列顺序的四分子的遗传分析47、细菌染色体:位于细菌细胞内拟核区域中的一个裸露的环状DNA分子,其不迚行减数分裂48、质粒:一些细菌细胞除其细菌染色体外,还具有小的可自主复制的环状DNA分子49、附加体:指除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其能够以自主复制的环状DNA分子的形式存在,又能成为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的DNA序列50、转化:一个细菌品系的裸露DNA分子或其片段,迚入另一细菌品系的细胞内,而使该细菌产生新的(重组)表现型的方式51、接合:供体菌(雄性)通过性菌毛与受体菌(雌性)直接接触,把F质粒或其携带的不同长度的宿主DNA片段传递给后者,使后者获得新遗传性状的现象52、转导:以缺陷型噬菌体为媒介,把供体细胞的小片段DNA携带到受体细胞中,通过交换与整合,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53、转导子:由转导作用而获得部分新性状的重组细胞54、高频重组子(Hfr):染色体上整合有F质粒的细胞,具有高效转移其他遗传物质的潜在能力55、外基因子与内基因子:在细菌接合中,迚入受体的染色体片段称为外基因子;受体染色体为内基因子56、部分二倍体:由于外基因子伟染色体片段,其与受体染色体形成的二倍体57、性导:Hfr通过交换,可形成带有部分细菌染色体的F'因子,通过F'因子迚行的细菌重组称为性导58、重组作图:根据基因间的重组率迚行基因定位并确定基因间的相对距离的方法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基因组DNA产生的多态性DNA片段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其用于PCR扩增的引物是随机的,是利用一些列碱基顺序随机排列的寡聚核苷酸单链引物,对所研究的基因组DNA迚行PCR扩增,扩增产物DNA片段的多态性反映出基因组相应区域的DNA多态性59、缺失:染色体丢失了某一区段顶端缺失:指缺失的区段为某臂的外端中间缺失:指缺失的区段为某臂的内段60、缺失杂合体:某个体的体细胞内有正常染色体及其缺失染色体缺失纯合体:某个体的缺失染色体是成对的61、重复:指细胞的染色体组中,存在两段或两段以上相同的染色体片段,即染色体多了自己的某一区段62、顺接重复:某区段按照自己在染色体上正常直线顺序重复反接重复:某区段在重复时颠倒了自己在染色体上正常直线顺序63、剂量效应:指细胞内某基因出现的次数越多,表型效应就越显著64、位置效应:重复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其表现型效应也不同65、倒位:指染色体某一区段的正常直线顺序颠倒66、臂内倒位:即一侧倒位,倒位区段在染色体的某一个臂的范围内臂间倒位:即两侧倒位,倒位区段内有着丝粒,亦即倒位区段涉及染色体的两个臂67、易位:指非同源染色体间収生节段转移的现象,即某染色体的一个区段移接在非同源的另一条染色体上68、相互易位: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都折断,而且这两条折断的染色体及其片段交换重接,较为常见简单易位(转移):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区段,嵌入非同源染色体的一个臂内,较为少见69、四重体:相互易位杂合体的两对同源染色体由于収生节段互换不能正常联会成两个二价体,而是4条染色体联会成一个配对的构型70、罗伯逊易位:一种涉及两条近端着丝粒或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的易位类型71、平衡易位:凡収生罗伯逊易位后,主要遗传物质没有丢失,个体表现仍是正常的类型不平衡易位:易位后,个体遗传物质的缺失影响个体的収育的易位类型72、C1B测定:利用C1B//X雌蝇测定X染色体上基因的隐性突变频率73、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中配子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74、整倍体:染色体数在正常染色体数2n的基础上,以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基数为单位成倍性增加或减少,形成的变异个体的染色体数目是基数的整数倍非整倍体:染色体数在正常个体染色体数2n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一条至数条的个体75、单倍体:含有性细胞的染色体数的个体76、同源多倍体:指所有染色体由同一个物种的染色体组加倍而成的多倍体异源多倍体:指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由不同种、属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77、同源异源多倍体:指体细胞中有不同的染色体组,且至少有一类染色体组的数目在3个或3个以上的变异类型节段异源多倍体:指异源多倍体中不同染色体组间具有同源性的变异类型78、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一个座位内的遗传物质的变化,使一个基因突变为它的等位基因79、形态突变型:突变主要影响生物外型的突变型,外观可见,故又称为可见突变生化突变型:突变主要影响生物的代谢过程,导致一个特定的生化功能的改变或丧失致死突变型:突变主要影响生活力,造成个体死亡或生活力明显下降⑴显性致死:杂合态即有致死效应⑵隐性致死:纯合态时才有致死效应80、条件致死突变型:某些条件下能成活,另一些条件下是致死的突变81、碱基替换(碱基置换):因碱基被替换所引起的突变,一个碱基对被另一个碱基对代替,分颠换和转换82、移码突变:增加或减少一个或几个碱基造成的突变,造成编码框的移动83、同义突变:碱基収生变化后,编码的氨基酸未収生变化错义突变:碱基収生变化后,编码的氨基酸収生了变化无义突变:碱基収生变化后,导致了蛋白质合成的终止(终止密码子的出现)抑制突变:由于tRNA基因突变引起了反密码子的改变,当它参与迚行转译某些无义突变或错义突变的改变了的信息时,有时却“以错就错”地转译出某种氨基酸,表现出抑制突变的效应84、启动子上升突变:基因突变位点存在于负责基因调控的DNA 序列中时,如启动子区域中,能够增强启动子对于转录的収动作用的突变类型启动子下降突变:启动子区域中,能够降低启动子对于转录的效能的突变类型85、组成性突变:若突变位点在操纵基因,其位点不能被阻遏蛋白所识别,或由于调节基因収生突变,不能产生阻遏蛋白,使结构基因失去了负向控制,产生不依赖于需要而在细胞中产生固定数量的蛋白质的基因突变86、突变的重演性:同种生物种同一基因突变可在不同个体间重复出现的性质87、突变的平行性:亲缘关系相近的物种因遗传基础比较近似,往往収生相似基因突变88、自収突变:生物体在无人工干预下自然収生的低频率突变诱収突变: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显著提高基因自収突变频率的手段89、照射强度(剂量率):指被照射物质在单位时间内接受射线能量的多少90、增变基因:某些基因的唯一效应是增加其他基因的突变频率,具有这种效应的基因称增变基因91、母性影响:个体的表型受其母亲的核基因组中基因控制的现象92、核外遗传(细胞质遗传):染色体外的遗传因子所决定的遗传现象93、三套遗传系统:即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遗传系统94、核不育型:由核内染色体上基因所决定的雄性不育类型95、核-质互作不育:由细胞质和细胞核基因共同控制的不育类型96、细胞质雄性不育(CMS):受到质基因控制的雄性不育97、异胞质体:菌丝体接合导致两个有区别的胞质系统混合98、异核体:细胞含有来自两亲本的细胞核99、二倍体菌株:少数细胞单倍体细胞核融合成为二倍体细胞核,含有这样细胞核的菌株100、分离子:是重组体和非整倍体或单倍体的总称101、单倍体化:产生非整倍体或单倍体的过程102、体细胞交换:有丝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収生染色体交换产生重组体的过程103、培养细胞突变型的建立:利用体外培养单个哺乳动物细胞的技术,在体外培养和克隆特定的突变型细胞,保证细胞在遗传背景上的均一性,为迚一步在体外对这些动物细胞迚行体细胞杂交、基因定位等遗传学研究奠定基础104、正向选择:利用HGPRT与嘌呤类似物之间的特殊关系,通过嘌呤类似物来筛选HGPRT-细胞的选择方法105、染色体定位:将某个基因定位于某一条染色体上106、区域定位:将某个基因定位于某一染色体的具体位置上107、同线分析:连锁分析的原理用于体细胞杂种染色体分析的方法108、最小重叠区(SRO):将有关基因区域定位的资料汇集起来,得出一个定位一致的区域109、动物克隆技术(核移植技术):将动物早起胚胎或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受精卵中,重新构建新的胚胎,使重构胚収育为与供核细胞基因型相同的后代的技术过程110、连续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细胞为核供体,经核移植获得的早期胚胎再作为供核体迚行多代克隆111、胚胎分割:通过对胚胎的显微操作,人工制造同卵双胞胎或多胞胎的技术112、细胞克隆:指由单个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无性繁殖)形成的一个细胞群体113、克隆化:分离单一细胞并使其繁殖成为细胞群体的方法114、单克隆抗体技术:是通过克隆单个分泌抗体的B淋巴细胞,使之分泌大量的均一抗体115、单克隆抗体:是单一的B淋巴细胞的产物,是由一群同样的抗体分子组成的,每个抗体分子带116、“级联”反应:指一些基因的产物可激活另一些基因的活性,这些被激活的基因的产物,又调控另外一些基因的表达的反应117、基因的差异表达:在生物个体収育的不同阶段,或是在不同的组织或细胞中収生的不同基因按时间、空间迚行有序的表达方式118、细胞全能性:指个体的体细胞中都含有该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即具有一套完整的基因组119、巴氏小体:根据Lyon假说,在女人的体细胞中,成对的X染色体中有一个是失活的,此失活的X染色体因固缩而可被染深,在非分裂细胞核内缘被辨认出来的结构120、质量性状:在相对性状间具有界限分明的差异,呈非连续变异状态,能迚行分类的性状121、数量性状:许多性状的表现为连续的变异,界限不分明的性状122、微效基因:控制数量性状作用微小的基因123、有效基因(A):控制同一数量性状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效应相等,而等位基因之间的效应不同,故把作用大的称为有效基因124、无效基因(a):相对,把作用小的基因或无作用的称为无效基因125、方差:变数与平均数的偏差的平均平方和,其意义在于反映某一群体的离散程度,值越大,离散程度越大126、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127、标准误:平均数方差的平方根,表示平均数可能的变异范围128、变异系数(CV):标准差除以平均数所得到的与测量单位无关的数值129、遗传率(遗传力):遗传方差在总的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例,是遗传方差与总方差(表型方差)的比值130、显性方差(V D):由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造成的方差(不完全显性或有部分显性)131、加性方差(V A):群体里不同个体所含有有效基因多少不同而造成的方差132、互作方差(V I):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造成的不同个体表现不同所造成的方差133、近交(近亲繁殖):有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相互交配、繁殖后代,其结果会增加纯合体的比例134、近交系数(F):指一个个体从某一祖先得到一对纯合的、而且遗传上等同的基因的概率135、同合子:在一近交个体中某位点有两个相同的等位基因,其可能在血缘上是相同的,即它们是由一祖先的单个等位基因复制出来的,这时的近交个体为同合子136、异合子:两个等位基因也能能在血缘上是不相同的,即它们不是一个等位基因的复制品,这时的近交个体为异合子137、回交:指后代与某一亲本交配138、轮回亲本:用于回交的亲本称为轮回亲本,另一亲本则称非轮回亲本139、基因代换:通过连续回交,其后代细胞核内基因将逐渐被轮回亲本的核内基因所取代,后代性状的表现将趋于轮回亲本140、定向纯合:在回交中,后代基因的纯合是定向的,逐渐趋于轮回亲本的基因型141、杂种优势:广义的杂种优势定义为杂交产生的后代在抗逆性、繁殖力、生长势等方面优于纯种亲本的现象,同时也指近交系间杂交时,因近交导致的适合度和生活力的丧失可因杂交而得到恢复的现象142、正杂种优势:杂种优势超过亲本均值143、负杂种优势:杂种优势低于亲本均值144、“显性学说”:杂种优势是由于双亲的显性基因集中在杂种中所引起的互补作用145、“超显性学说”:杂合性本身是产生杂种优势的原因146、尽余值:不含有有效基因个体的表现值147、累迚值:一个有效基因的效应值148、群体:指彼此有交配可能的有性繁殖个体群,特称为孟德尔式群体149、基因库:指在一定时间内,群体中能迚行有性繁殖个体内全部基因的总和150、等位基因频率:指给定群体内某种等位基因占该位点全部等位基因数量的比例151、基因型频率:指群体中某基因型个体数占全部个体数的比例152、随机交配:指在一有性繁殖群体中,某一性别个体同异性仸何个体有相等的交配的机会153、遗传平衡定律:用于描述随机交配群体中,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定量关系154、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法则:以亲代基因库的配子(等位基因)频率表达子代的基因型频率期望值155、适合度(适应度):某种基因型的相对成活率,用ω表示156、选择系数(s):某基因型的相对淘汰率,是淘汰强度的量度157、遗传漂变:由于抽样误差引起等位基因频率随机波动的现象158、迁移(基因流动):一个物种若不是一个大的随机交配群体,一般可分为几个隑离的群体,隑离不完全时,一个物种的个体从一群体迚入另一个群体导致等位基因频率的改变的现象159、迁移率(m):从乙群体迁移到甲群体的个体占新构成的甲群体的比例160、作图:人类基因组计划(HGP)把基因组分成易于操作的小的结构区域的过程161、cSNP:当SNP(单个碱基多态性)位于基因的编码序列中,即称为cSNP162、基因工程:把来自不同生物的外源DNA揑入到载体分子上,形成“杂种”分子,然后将之引入宿主细胞,实现目的基因的表达16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限制酶):一类能识别双链DNA分子中特异核苷酸序列并由此切割DNA双链结构的水解酶。

多倍体与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与单倍体育种


性状不稳定)
的株系或集团
第八节 单倍体 育种
学习要点: 单倍体的含义 单倍体的获得与倍化
一、单倍体(haploid)的类型与特点
单 通常指未经受精的配子发育成的含有配子染

体 色体数的体细胞或个体。
单倍体 育种
就是通过人工诱导培育单倍体植株,并经 染色体加倍成纯系后,从中选育新品种的 育种方法。
(2)育性差,结实率低 难以形成正常的配子,育性差。同源三倍体高度
不育,三倍体西瓜无籽、三倍体葡萄无籽。 (3)器官巨大,发育迟缓
大多数同源多倍体的叶片大小,花朵大小,茎 粗和叶厚都随染色体数目的增加而递增,而其生长 发育过程则随之减缓。四倍体月见草植株和花都比 二倍体大。
(二) 异 1、定义

选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无性系繁殖推广 注意:应继续观察是否已是稳定的多倍体, 对仍是扇形嵌合体的,应进行分离纯化。
2、有性繁殖植物多倍体材料的选择利用
同源多倍体
选性状优良,结
性 状
(结实率低)
实率相对较高的
株系作为新品种










异源多倍体

广
株选法或集团选

选 (结实率高,自交后代 择法,培育稳定
2、处理方法
秋水仙素只能够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所以一般应用 于处理带生长点的部分或材料,如萌动或刚发芽的种子、膨 大的枝芽、生长中的嫩枝、幼苗的顶端分生组织或球根、球 茎的萌芽等。
浸渍法

涂抹法
理 方
滴液法

套罩法
其他(喷雾、药剂培养基)
(1)浸渍法

同源多倍体与异源多倍体的比较

同源多倍体与异源多倍体的比较

同源多倍体与异源多倍体的比较一、同源多倍体1、同源多倍体:指增加地染色体组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地染色体直接加倍产生的。

同一物种经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多倍体,称为同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在植物界是比较常见的。

由于大多数植物是雌雄同株的,两性配子可能有同时发生异常减数分裂的机会,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不减半,然后通过自交形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中最常见的是同源四倍体和同源三倍体多倍体在动物中比较少见。

这是因为动物大多数是雌雄异体,染色体稍微不平衡,就容易引起不育,甚至使个体不能生存,所以多倍体动物个体通常只能依靠无性生殖来传代。

例如,在甲壳动物中有一种丰年鱼,它的二倍体个体进行有性生殖,而四倍体个体则进行无性生殖。

此外,在蝾螈、蛙以及家蚕等动物中,也发现过三倍体和四倍体的个体,但是都没有能够连续传代。

同源多倍体中最常见的是同源四倍体和同源三倍体。

同源四倍体是正常二倍体通过染色体加倍形成的。

例如,马铃薯就是一个天然的同源四倍体。

人为地用化学药剂秋水仙素等处理发芽的水稻种子,可以获得人工同源四倍体水稻。

大麦、烟草、油菜等用化学药剂处理,也可以获得同源四倍体。

同源四倍体与二倍体相比,大多表现出细胞体积的增大,有时出现某些器官的巨型化。

这种巨型化一般都表现在花瓣、果实和种子等有限生长的器官上。

但是多倍体化却很少导致整个植株的巨型化,有时甚至相反。

这是因为植株的体积不仅取决于细胞的体积,还取决于生长期间所产生的细胞的数目。

通常情况下,同源多倍体的生长速率比二倍体亲本低,因而大大限制了生长过程中细胞数目的增加。

2、形成原因在自然条件下,同源三倍体的出现,大多是由于减数分裂不正常,由未经减数分裂的配子与正常的配子结合而形成的。

香蕉是天然的三倍体植物。

它一般只有果实,种子退化,以营养体进行无性繁殖。

人们采用人工的方法,在同种植物中将同源四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杂交,可以获得同源三倍体植物。

三倍体植物由于染色体的配对发生紊乱,不能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

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

染色体组小专题 变异小专题: 染色体组与染色体组数目的判定 一、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以下几条; (1)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2)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3)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二、确定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方法:①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如右图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有4条,此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②根据基因型来判断。

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读音相同的字母有几个,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基因型为AAaBBb 的细胞或生物体含有3个染色体组。

③根据染色体的数目和染色体的形态数来推算。

染色体组的数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

例如,果蝇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分为4种形态,则染色体组的数目为2个。

三、练习:1、基因型为AAaa 的生物能形成多少种配子?比例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体细胞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才是单倍体B .体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必定是二倍体C .六倍体小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是三倍体D .八倍体小黑麦花粉离体培养成的个体有4个染色体组是单倍体3、下列细胞中,属于果蝇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 )A .甲与乙B .乙与丙C .乙与丁D .丙与丁4、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5、下图是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及有关基因分布情况示意图。

请根据图回答:(1)甲是 倍体生物,乙是 倍体生物。

(2)甲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 条染色体,如果由该生物的卵细胞单独培养成的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

(3)图乙所示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cc 的个体交配,基F 1代最多有 种表现型。

6、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科技部于2001年10月12日联合宣布,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籼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在中国完成。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概念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概念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概念嘿,伙计们!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有趣的话题: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别急,我会用最简单的语言告诉你们。

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同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呢,就是指两个或多个生物体的基因组有相同的祖先。

换句话说,它们有着相似的血统。

这就像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虽然他们可能长得不一样,但他们的父母是一样的。

比如说,驴和马就是同源多倍体,因为它们的基因有很多相似之处。

而人类的两个亚种,非洲人和欧洲人,也是同源多倍体,因为他们的基因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异源多倍体。

异源多倍体可就厉害了,它是指两个或多个生物体的基因组有不同的祖先。

换句话说,它们有着不同的血统。

这就像是亲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虽然他们可能长得不一样,但他们的父母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说,猫和狗就是异源多倍体,因为它们的基因差异很大。

而人类的黑人和白人之间也是异源多倍体,因为他们的基因也有很大的差异。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呢?这是因为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会不断地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这些变化会导致生物体的基因组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物种。

就像我们的祖先从非洲出发,经过数万年的迁徙和繁衍,最终形成了我们现在的各种族群一样。

所以说,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它们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特点。

现在你们应该对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吧!其实,这些概念不仅在生物学上很有意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比如说,科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来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遗传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来预测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生态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来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等等。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概念,它们揭示了生命的奥秘和多样性。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你们能够对这两个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都能学到一些新知识,下次再见啦!。

普通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遗传学知识点总结

普通遗传学知识点总结绪论1.什么是遗传,变异?遗传、变异与环境的关系?(1).遗传(heredity):生物亲子代间相似的现象。

(2).变异(variation):生物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

遗传和变异的表现与环境不可分割,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必须密切联系其所处的环境。

生物与环境的统一,这是生物科学中公认的基本原则。

因为任何生物都必须具有必要的环境,并从环境中摄取营养,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从而表现出性状的遗传和变异。

2.遗传学诞生的时间,标志?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的建立和开始发展)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的概念?答: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异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2.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概念,关系?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便卷缩而呈现为一定数目和形态的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中,由于染色质的复制而形成的物质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染色体和染色质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周期过程中所表现的不同形态。

4.不同类型细胞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根尖、叶、性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前期、中期)的染色体数目的动态变化?)答: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数目: 2n 2n 2n 4n 2nDNA分子数: 2n-4n 4n 4n 4n 2n染色单体数目:0-4n 4n 4n 0 0减数分裂:*母细胞初级*母细胞次级*母细胞 *细胞染色体数目: 2n 2n n(2n) nDNA分子数: 2n-4n 4n 2n n染色单体数目: 0-4n 4n 2(0) 05.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特点?遗传学意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重要遗传学事件(交换、交叉,同源染色体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基因分离?)特点: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多倍体形成的原因及种类分析

多倍体形成的原因及种类分析

2018.No41摘 要:高中《生物》必修2第五章第二节“染色体变异”中,介绍了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等概念。

在考试中,常常以蜜蜂、三倍体无籽西瓜、果蝇等生物为例,问及相关知识点,尤其是多倍体生物的配子与染色体组之间的关系容易出错,不便理解。

为了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本文通过与二倍体生物相比较,使学生认识一些多倍体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成原因,有助于学习。

关键词:多倍体 染色体组 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异中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减是主要考点,对染色体组概念的理解至关重要。

课本中以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为例进行了讲解,如雄果蝇的精子中含有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又互相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这样一组染色体,叫作一个染色体组。

之后,又定义了二倍体和多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做多倍体。

先来认识二倍体。

雌配子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雄配子中也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这样雌雄配子结合后合子中就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这样的个体就是二倍体。

在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动物和过半的植物是二倍体。

二倍体的生物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两个染色体组也彼此分开,分别分配到两个配子中。

所以,二倍体生物产生的有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在其精子或卵细胞中均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也不存在等位基因。

但所有染色体上的基因加在一起是一套完整的遗传信息。

多倍体在植物中是广泛存在的,其中多数分布于被子植物中,如普通小麦、棉花、花生、甘蔗、土豆、香蕉、梨、桑树、菊花、郁金香、水仙等,在动物中比较少见。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三倍体,如香蕉,是天然的三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四倍体,如棉花、马铃薯等。

体细胞中含有六个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六倍体,如普通小麦。

异源多倍体的名词解释

异源多倍体的名词解释

异源多倍体(allopolyploid)是指由两种不同物种杂交后产生的多倍体。

异源多倍体与本源多倍体(autopolyploid)的区别在于,本源多倍体是由同一物种的细胞内发生基因重组后产生的多倍体。

异源多倍体的形成是指两种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经过杂交后,在细胞中形成了一个新的细胞核,这个细胞核包含着来自两个不同物种的染色体,因此称为异源多倍体
异源多倍体的形成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较高的生殖障碍。

这是因为来自不同物种的染色体在经过杂交后,可能会有遗传不良的情况发生。

此外,异源多倍体还可能出现染色体数量失调的情况,导致生长发育不正常。

遗传学名词解释

遗传学名词解释

绪论1.变异:亲代与子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差异的现象叫变异。

2.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称为遗传。

第一章1.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称为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不同的各对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2.有丝分裂:经过染色体有规律的和准确的分裂过程,分裂过程中出现纺锤丝,包括质分裂和核分裂两个过程。

3.无融合生殖: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4.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经过两次分裂,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5.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联结在一起的一种特殊的固定结构。

6.交叉端化:交叉向二价体的两端移动,并且逐渐接近于末端的现象。

第二.三章1.单位性状:被分开的每一个具体形状称为单位性状。

2.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在不同个体间所表现出来的相对差异。

3.显性性状:在F1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

4.隐性性状:在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

5.不完全显性:杂种F1的性状表现是双亲性状的中间型,称为不完全显性。

6.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表现出来,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共显性。

7.自交:植物的自花授粉称为自交。

8 .测交: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间的杂交。

9 .基因型:个体的基因组合称为基因型。

10.表现型:是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

11.基因纯合体:具有纯合基因型的个体称为基因纯合体。

12.基因杂合体:具有杂合基因型的个体称基因为杂合体。

13.分离: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同时表现出来的现象叫做分离。

14.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同源染色体的相对位点上的两个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15.基因互作:不同对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现象称为基因互作。

16.返祖遗传:F1和F2的植株表现其野生祖先的性状的现象称为返祖遗传。

17.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影响同一个性状的表现,称为多因一效。

18.一因多效:一个基因可以影响许多性状的发育,称为一因多效。

19.回交:杂种后代与其两个亲本之一的再次交配叫做回交。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形成途径和育种价值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形成途径和育种价值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形成途径和育种价值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在植物育种领域,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的形成途径及其在育种中的价值备受关注。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概念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概念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概念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的奇妙世界嘿,你知道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东西就像是大自然的魔法棒,一挥之下就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五彩斑斓。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揭秘一下这神奇的“魔法棒”—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它们就像是自然界中的两个超级英雄,保护着我们的生命之树茁壮成长。

咱们来说说“同源多倍体”。

想象一下,如果一颗苹果树长出了三个、五个甚至更多的苹果,那会是什么情景呢?没错,这就是同源多倍体!它就像是一棵大树上结出了三胞胎一样,都是同一个基因的产物。

这种多倍体植物往往长得比一般的植物高大强壮,因为它们拥有更多的能量去抵抗风雨。

但是,你知道吗?过度的多倍化可能会让植物变得脆弱,甚至容易生病哦!再来说说“异源多倍体”,这可是个更厉害的角色!它是由不同物种的细胞融合而成的。

就像两个不同的人握手,虽然身体不一样,但心却紧紧相连。

异源多倍体植物就像是两个世界的人相遇了,他们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这样的植物往往更加多样化,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成为真正的“全能选手”。

那么,这两种多倍体又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它们是在自然选择和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有时候,一种植物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会发展出更强的生命力;有时候,两种不同的植物相遇,会发生基因交流,从而诞生出新的品种。

这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精彩的化学反应,充满了未知和惊喜。

现在,你可能会问:“那这些多倍体植物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哈哈,别急,让我来揭晓答案!同源多倍体植物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农业问题,比如抗病虫害、提高产量等。

而异源多倍体植物则像是大自然的宝藏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奇特的种子,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我想说的是,无论是同源多倍体还是异源多倍体,它们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珍惜它们,保护它们,让它们继续在我们的世界中繁衍生息。

我们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去呵护每一个生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好了,关于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的奇妙世界,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啦!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不妨多了解一些相关知识,说不定下次你就能遇到那个让你眼前一亮的“多倍体小精灵”了呢!。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概念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概念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概念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这两个听起来像是科幻电影里的概念,但实际上,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

就像我们的手机、电脑一样,它们都是多倍体的杰作。

什么是同源多倍体呢?简单来说,就是同一个物种的细胞分裂出来的后代,这些后代在遗传上非常相似,就像是一家人一样。

而异源多倍体呢?顾名思义,就是不同物种的细胞分裂出来的后代,这些后代在遗传上有很大的差异,就像是来自不同星球的生物一样。

想象一下,如果你有一群朋友,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有的人喜欢打篮球,有的人喜欢画画,还有的人喜欢旅行。

但是,当他们一起玩耍的时候,你会发现,虽然大家的兴趣不同,但是在某些方面,比如对篮球的热爱,却是惊人的相似。

这就是同源多倍体的魅力所在。

再比如说,如果你去参加一个聚会,你遇到了一个和你长得很像的人。

这个人可能是你的亲戚,也可能是你的老朋友。

你们在一起聊天,你会发现,虽然你们长得很像,但是你们的性格、习惯甚至是说话的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

这就是异源多倍体的魅力所在。

现在,让我们回到多倍体的话题。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两种不同的朋友,他们各有各的特点,但也都有共同的地方。

同源多倍体就像是我们的“家人”,我们和他们在一起,就像是一个团队,有着共同的目标和梦想。

而异源多倍体就像是我们的“朋友”,虽然我们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但是我们却能够体验到不同的文化和风情。

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里,我们需要的是包容和理解。

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两种不同的声音,我们需要学会倾听和欣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多倍体在生物界广泛存在,常见于高等植物中,由于染色体组来源不同,可分为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
这是物种形成的另一种方式,是一种只经过一二代就能产生新物种的方式。

由于多倍体生物一旦形成,它和原来的物种就发生生殖隔离,因而它成了新种,所以这种方式被称为爆发式的。

多倍体在动物界极少发生,在植物界却相当普遍。

很多植物种都是通过多倍体途径而产生的。

约330‰的物种是多倍体。

被子植物中约有40%以上是多倍体。

小麦、燕麦、棉花、烟草、甘蔗、香蕉、苹果、梨、水仙等都是多倍性的。

香蕉、某些马铃薯品种是三倍体的。

一般马铃薯是四倍体。

蕨类植物也有很多是多倍,裸子植物较少多倍,但有名的巨杉则为多倍。

多倍体的形成有2种方式,一种是本身由于某种未知的原因而使染色体复制之后,细胞不随之分裂,结果细胞中染色体成倍增加,从而形成同源多倍体;另一种是由不同物种杂交产生的多倍体,称为异源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是比较少见的。

20世纪初,荷兰遗传学家研究一种月见草(夜来香)的遗传,发现一株月见草的染色体增加了一倍,由原来的24个(2n)变成了48个(4n),成了四倍体植物。

这个四倍体植物与原来的二倍体植物杂交所产生的三倍体植物是不育的(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配对)。

因此这个四倍体植物便是一个新种。

通过实验,可以人为地培育出同源多倍体植株,例如,西瓜是二倍体,具有11对(22条)染色体(2n=22)。

在西瓜幼苗时期,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的生长尖,破坏分裂细胞的纺锤体,使细胞内染色体增加了一倍,因而得到具有四倍染色体(4n)的西瓜植株。

四倍体西瓜可以结实,产生种子,可以培育成四倍体西瓜品系。

四倍体西瓜如果接受二倍体西瓜的花粉,产生的后代是三倍体。

由于这种三倍体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配对,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不能正常结子,所以三倍体西瓜果实内没有正常的种子。

市场上出售的无子西瓜就是这种三倍体西瓜。

异源多倍体的例子比较多。

现在的栽培小麦就是这样起源的。

大约6 000年前,一种有14个染色体(二倍体)的野生小麦,称为一粒小麦与一种杂草山羊草杂交。

这种杂草的正常二倍体也是14个染色体,但是它们与一粒小麦的14个染色体不同(不同源),因此不能配对,所以杂交后代是不育的。

但是,由于低温,这个杂交后代忽然染色体加倍,形成了一个异源多倍体,即二粒小麦。

二粒小麦具有28个染色体,或14对染色体。

二粒小麦与另一种二倍体山羊草杂交,二粒小麦有28个染色体,山羊草只有14个染色体,杂交的后代又是不育的。

由于低温,这个杂交种的染色体又忽然加倍,形成了具有42个(28+14)染色体的异源多倍体,即现在栽培的普通小麦。

由于不同种的植物进行杂交产生的杂种经常是高度不育的,因此在培育异源多倍体植物时,要进行染色体加倍的处理,才能产生能够结实繁殖的后代。

例如,将亚洲棉(2n=26)与野生美洲棉(2n=26)杂交得到的杂种,经染色体加倍(秋水仙素处理)得到染色体数为4n=52的棉株,与栽培种美棉相同。

类似的试验在小麦、芸苔属、西洋李、烟草等植物都进行成功,为物种起源提供了有力的根据。

在这些事例中,亲缘关系较远的物种之间的杂种后代能育性很低的原因之一是,杂种的染色体组成来自不同种的植物,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不能配对。

经过染色体加倍,解决了配对的问题,改进了育性。

我国农业科学家培育的小黑麦也是异源多
倍体新种。

小麦有42个染色体(6n=42),黑麦有14个染色体(2n=14)。

小麦与黑麦杂交产生含21+7个染色体的杂种。

由于染色体不能配对,杂种不育。

但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42+14),这样就成了有繁殖能力的异源八倍体的小黑麦新种了。

关于多倍体育性:人工获得的多倍体往往有不育的特性,比如同源四倍体,其自身的育性以及和二倍体杂交的育性都很低,选择育性好结籽性好的品系是一个很繁杂漫长的过程. 所以说多倍体育种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不简单. 育成一个有价值的品种都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来的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