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热处理工艺学-有色金属的热处理-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1)过饱和固溶体的性质:
固溶体处于双重过饱和状态:溶质原子过饱和、空位过饱和。沉淀过程是原 子扩散的过程,空位的存在时原子扩散的必须条件。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1)过饱和固溶体的性质:
原子扩散包含空位的形成和空位运动两个过程,因此原子扩散速度:
V e
a
1 qf q0)KT ( /
(1)纯铝的特性
原子序数13; 面心立方结构; 机械强度不高;
纯铝及其合金化
(2)铝中的杂质
铝中最主要的杂质元素是Fe和Si; 铝中的Fe、Si如果单独存在,则以共晶(初晶)FeAl3和共晶 (初晶)Si形式出现。FeAl3呈针状,Si呈条状或块状,性质硬脆, 使铝塑性显著降低; 若Fe,Si同时存在,可能出现骨骼状、枝条状α(Fe3SiAl12)及 针状β(Fe2Si2Al9); 实际经验表明,控制Fe+Si的总含量,以及比例成分; 所有杂质都降低铝的导电性,Mn、Ti和Fe最显著。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时效理论在铝合金中的应用
单级时效;
简单----固溶处理+一次时效(自然、人工)。
分级时效;
固溶处理+在不同温度进行两次或多次时效(预时效+最终时效)
形变时效;
把变形和时效相结合,改善过渡相分布。 淬火---变形---时效 时效---变形(室温、时效温度)---时效
回归处理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铝合金的基本热处理形式:
1. Al-4%Cu的时效 θ相CuAl2 退火、固溶处理+时效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Al-4%Cu的时效 将其加热到固溶温度,保温,并迅速淬于干冰(-78°C),形成过饱和固溶体, 若长期在干冰内保存,其力学性能没有明显改变。但若置于室温,则2小时候开 始出现硬化现象,并随时间增长而加剧,8天后达到最大值。若置于50°C环境, 两天后硬度即达到最高值(自然时效)。若将合金置于100°C以上的环境中(人 工时效),硬度变化要复杂一些。但时效温度越高,达到峰值硬度所需时间越短。
镁的合金化原则与铝相似,都是利用固溶强化和时效处理生成的沉淀硬化来提高 合金的力学性能。因此所选择的合金元素在镁中应该具有较高的固溶度,并随温度有较 明显的变化,在时效过程中能形成强化效果显著的第二相。
目前实际应用的镁合金系:
Mg-Al-Zn系:例如MB2,MB3,ZM5; Mg-Zn-Zr系:例如ZM1,MB15; Mg-RE-Zr系或Mg-RE-Mn系:例如ZM3,MB8等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2)时效过程:
在固态相变中,根据合金的性质和热处理条件,新相和母相之间的界面有三 种基本形式,即共格界面、半共格界面和非共格界面。 共格界面:新相与母相之间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晶面,两相的晶格要产生一定 的应变。晶格常数小的相受拉应力。两相分开时,弹性应变消失;对于共格界面, 晶格连续过度,界面能很低,但弹性能较高。为减少弹性应变能,新相以片状 成核长大最有利; 非共格界面:弹性应变能很小,但界面能成为新相的决定因素。为降低两相之 间的界面能,新相晶核趋向于以球形出现; 半共格界面: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例如Al-Cu合金,形成空位激活能为0.7电子伏特,空位运动激活能0.5电子 伏特,合计1.2电子伏特。如果淬火组织中存在多余空位,则扩散激活能只需0.5 电子伏特,铜原子的扩散可提高1010倍,可见过饱和空位对时效动力学的影响作 用之大。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2)时效过程:
从体积自由能角度看,Al-4Cu过饱和固溶体直接析出θ平衡相CuAl2最有利。 但由于该相与基体相在成分和晶体结构上相差很大,新相成核和长大需要克服很 大能垒,而首先形成预沉淀产物或者过渡相,如G.P.区、 θ″相、 θ′相,则相变 所需激活能较低。
铝合金主要强化方式:
沉淀强化 二元合金不能充分满足沉淀强化的条件,一般选用复杂合金系,形成新的强化相。 可热处理强化的铝合金: Al-Zn-Mg:Mg2Zn,Al2Mg3Zn3相; Al-Mg-Si:Mg2Si相; Al-Cu-(Mg):CuAl2,Al2CuMg相。
为了考虑合金的耐热性,可添加少量过渡族元素Ni、Mn等,生成高温难熔耐 热相。但加入数量不宜过多,避免生成大量脆硬相而降低韧性和塑性。
变形铝合金的热处理
变形铝合金的分类: (1)防锈铝合金 Al-Mn系。不能热处理强化,强度低。以LF为字头,例如LF3等; (2)硬铝 有强烈时效硬化能力,Al-Cu-Mg系为主。除室温强度高外,耐热 性好,但耐蚀性和焊接性差。LY表示; (3)锻铝 以Al-Mg-Si系为主,有良好加工型,耐蚀性,适合制作各类锻件, 以LD为字头,例如LD6。; (4)超硬铝 变形铝合金中强度最高的一种,以Al-Zn-Mg-Cu系为主。热稳定性 较差,对应力集中比较敏感。牌号LC;
将经过自然时效的铝合金在200-250°C加热几分钟,然后迅速冷却, 使合金硬度和强度恢复到接近新淬火状态的水平。
铸造铝合金的热处理
铸造铝合金可分为五类: (1)Al-Si及Al-Si-Mg系 优良铸造工艺,中等强度,常温使用,复杂铸件; (2)Al-Cu系 高耐热性,适合高温使用,但铸造性和耐蚀性较差; (3)Al-Mg系 高强、高耐蚀性,但耐热性和铸造工艺较差; (4)Al-RE系 良好耐热性和铸造工艺性,但室温强度低,合金成分复杂; (5)Al-Zn系 可自淬火,自行进行人工时效,适合尺寸稳定性要求高的铸件。 但比重大,耐热性低。 铸铝用ZL表示,其后有三位数字;第一位代表合金系,其余代表合 金顺序号。
Al在镁中的最大固溶度:12.6% Zn在镁中的最大固溶度:8.4% Zr在镁中的最大固溶度:3.8%
MB-变形镁合金;ZM铸造镁合金;YM-压铸镁合金
镁合金的固态相变特点
镁合金的基本固态相变形式与铝合金相同,是过饱和固溶体的分解,它也是 时效硬化的理论根据。
以Mg-Al系合金为例:
Mg-Al系合金在共晶温度以下,平衡组织为δ固溶体+Mg17Al12化合物。铝 在镁中的固溶度从437°C的12.6%降到室温的1%左右。因此利用淬火处理可以 获得过饱和δ固溶体。
有色金属的热处理
铝及铝合金的热处理 镁及镁合金的热处理
铝及铝合金的热处理
一、纯铝及其合金化
(1)纯铝的特性 (2)铝中的杂质 (3)纯铝的牌号 (4)铝的合金化
纯铝及其合金化
地壳中总储量首位,占8.8%;产量仅次于钢铁;是有色金属中应用最 广泛的金属结构材料; 密度小,导电、导热、耐蚀性好;
合金系 Al-Ag Al-Zn Al-Zn-Mg
原子直径差(%) +0.7 -1.9 +2.6
圆盘状
针状
Al-Cu
Al-Mg-Si Al-Cu-Mg
-11.8
+2.5 -6.5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2)时效过程:
θ″相 如将Al-4Cu合金在较高温度 下时效,G.P.区急剧长大,铜原 子与铝原子逐渐形成规则排列, 即正方有序化结构,称θ″相。 θ″相厚度为8-20埃,直径 150-400埃,该过渡相与基体完全 共格,但Z轴方向的晶格常数接近 基体铝的晶格常数两倍,造成弹 性共格应变场,或晶格畸变区。 随时效时间延长, θ″相密度不断 提高,使基体内产生大量畸变区, 从而对位错运动的阻碍作用不断 增大,使合金的硬度、强度,尤 其是屈服强度显著增加。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3)时效动力学: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时效硬化的原因 内应力场变化引起的强化; 位错切过沉淀物引起的强化; 位错绕过沉淀物粒子引起的强化。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铝合金的时效 自然时效或人工时效:两者从物理本质上并无绝对的界限。 前者以G.P.区强化为主,后者以过渡沉淀强化为主。 自然时效后的性能特点:塑性较高(10%~15%),抗拉强 度和屈服强度的差值较大(σ0.2/σb=0.7-0.8),冲击韧性 和抗蚀性好。 人工时效后的性能特点:强度高,屈服强度增加的更明显 (σ0.2/σb=0.8-0.9),但韧性、塑性和抗蚀性一般较差。 人工时效可分为:欠时效、峰时效、过时效和稳定化时效 等。 欠时效---不完全时效:保留较高的塑性; 过时效:综合性能较好,抗蚀性较高; 稳定化时效:温度比过时效更高,稳定合金性能和零件尺 寸。
( 其中 qf
q ) q 为原子扩散激活能。
0
表明原子扩散激活能包含 q f 和 q0 两个部分,即形成空位激活能和空 位运动激活能。 对于固溶处理获得过饱和溶质原子和空位的合金而言,已存在大量过剩空位, 因此原子扩散激活能大大减小(不需空位形成的激活能),其扩散速度显著增加:
V e
a
q0 / KT
G.P.区界面能很低,形核功很小,在母相 中各处皆可生核。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2)时效过程:
G.P.区 G.P.区的形状取决于溶质原子与铝原子的直径差异。差值小于3%时,为降 低表面能,一般呈球形。差值超过5%,弹性能起主导作用,一般呈薄片状或者 针状。 表 不同铝合金系的G.P.区形状
G.P.区形状 球形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2)时效过程:
G.P.区 Al-Cu合金的G.P.区:在室温即可生成, 没有独立的晶体结构,完全与母相共格。但Cu 原子半径比Al小,G.P.区产生一定弹性收缩。 G.P.区的厚度只有几个原子,直径随时效 温度高低而不同,一般不超过100埃。室温时 效时的直径约50埃,间距为20-40埃。130°C 时效15小时,直径长大到90埃,厚4-6埃。温 度再高,G.P.区数目开始减少,200°C即不再 生成G.P.区。
镁及镁合金的热处理
地壳中总储量第三位,占2.35%; 密度小,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
原子序数12; 密排六方结构; 机械强度低,弹性模量低; 减振性能好,切削加工性能好。
镁中的主要杂质元素是:Fe,Ni,Cu。严重降低镁的耐腐蚀性。
镁及镁合金的热处理
镁的合金化
主要强化方式: 固溶强化、沉淀强化、细晶强化、加工硬化、过剩相强化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2)时效过程:
θ相 进一步延长时效时间或提高实效 温度,θ′相过渡到平衡相θ。 θ相属于 体心立方有序化结构,与基体完全失 去共格关系。因此θ 相的出现意味着 合金的硬度和强度显著下降。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2)时效过程:
Al-4Cu合金时效过程中,过饱和α固溶体的沉淀阶段如下:
பைடு நூலகம்
α固溶体→G.P.区→ θ″过渡相→ θ′过渡相→ θ稳定相(CuAl2)
沉淀过程与合金的成分和时效参数有关,而且不同沉淀阶段相互重叠,沉淀 产物可能同时存在。例如Al-4Cu合金在130°C以下时效,以G.P.区为主,但也 可能出现θ″和 θ′过渡相;在150-170°C时效以θ″为主;在225-250°C以θ′为主; 而高于250°C以后则以θ相为主。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2)时效过程:
固溶体 淬火后过饱和固溶体 过饱和空位 过饱和溶质原子 位错环/位错螺旋线/堆垛层错 聚集区 晶界
过渡沉淀相
平衡沉淀相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3)时效动力学:
过饱和固溶体的沉淀过程是 一个扩散过程,沉淀速度与温度 也具有C曲线特点,由过冷度与 原子扩散速度相互制约,使沉淀 在某一温度达到最大值。
试验表明,在随后的时效过程中,过饱和δ固溶体不经过任何中间阶段 直接析出非共格平衡相Mg17Al12,不存在预沉淀阶段或者过渡相。
铝合金的热处理原理
(2)时效过程:
θ′相 继续增加时效时间或提高实效温 度,如将Al-4Cu合金在200°C时效 12小时,过渡相转变为θ′相。 θ′相属 于立方点阵,名义成分为CuAl2。厚 度为100-150埃,直径100-6000埃, 在Z轴方向错配度过大,使共格关系 遭到部分破坏。在过渡相与基体之间 的界面上存在位错环,形成半共格。 θ′相与基体局部失去共格关系, 则界面处的应力场势减小,意味着晶 格畸变减小,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下降, 开始进入过时效阶段。
纯铝及其合金化
(3)纯铝的牌号
高纯铝
工业高纯铝
工业纯铝
纯铝及其合金化
(4)铝的合金化
铝合金主要强化方式:
固溶强化、沉淀强化、细晶强化、加工硬化、过剩相强化
固 溶 强 化
Al-Mg,Al-Mn:防锈铝合金系列 Al-Cu:高强铝合金系,耐热铝合金系 Al-Si:铸造铝合金系
纯铝及其合金化
(4)铝的合金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