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生物原创专题卷:《种群和群落》
人教版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强化训练测试卷 《种群和群落》包含答案
《种群和群落》专题优化测评卷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3题,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1. 下列有关种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一个基因组中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 B.种群的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J 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是不变的,S 型曲线的增长速率是先增后减的D.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属于其数量特征2. 有资源和空间有限的条件下,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下图是某藻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种群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容纳量随环境温度不同而改变 B.19.8℃条件下环境容纳量最小C.24.8℃条件下第5天左右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33.6℃条件下种群数量将维持在K 值恒定不变3. 由于远洋捕获技术的限制,近海海域过度捕捞,多种鱼类的捕获量日益降低,近海渔业面临危机。
若要研究某种海鱼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下列最不急于获得的该种海鱼的生物学数据是( ) A.种群大小和年龄结构 B.基因频率和亲缘关系 C.出生率和死亡率D.捕获量和捕获率4.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调查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均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B.研究种群“S”型增长曲线在渔牧生产上的应用时,人们发现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可获得最大的增长速率C.标志重捕法可用于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蒲公英时,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5. 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京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题号一二总分1415 得分(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6.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B.若图②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是草鱼的繁殖能力增强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青蛙生态系统一定遭到了严重破坏D.图④表示在消灭害虫时将害虫消灭到K/2就能达到理想效果7.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2020年人教版高考生物种群和群落专题强化训练试题答案
2020年人教版高考生物种群和群落专题强化训练试题答案
【答案揭晓】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14.⑴缺少天敌、食物充足、气候适宜基因库
⑵种群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难以被分解不正确,因为有翅雄蚁的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最低,但其辛硫磷的致死剂量却很高
⑶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⑷C点
15.⑴××地区的花园和菜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研究
⑵取样器取样样方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
⑶目测估计法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
⑷利用了土壤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
管中,达到采集目的酒精试管
⑸××地区不同深度花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或不同时间:白天或晚上等
合理答案均可)。
2020届高考二轮:专题11 种群和群落
专题五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小专题11 种群和群落1.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以下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D )A.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不同于其他生物种群的一面B.人口增长率比人口的年龄结构更加适合于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的计算C.医疗水平的改善而导致人的平均寿命延长,是我国实行控制生育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D.当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我国人口总量就会保持稳定解析:我国人口政策反映了人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与其他生物种群不同;人口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长时间内人口的变化趋势,而人口增长率可对短期人口变化进行精确地计算;医疗水平提高可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一对夫妻平均生育两个孩子时人口出生率会增加,但考虑到人的平均寿命延长等因素,死亡率不一定增加,因此,短期内人口还可能增加。
2.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B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法,应遵循了随机取样的原则B.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C.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D.将M只鹿标记后,重新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解析: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做到随机取样,其常用的取样方法为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二者都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统计位于样方的个体数时,应统计样方内和样方相邻两边(及其夹角)的个体数,若只统计样方内的个体数,将导致统计结果偏小;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应在特定位置设置灯光诱捕,并定时计数法;根据标志重捕法的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即该鹿群约有(M×n÷m)只。
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呈“S”型增长的种群,其出生率始终大于死亡率B.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种群数量总是在K值附近波动C.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解析:呈“S”型增长的种群,当达到K值时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群数量在K值上下波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发生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森林中动物垂直分层是由食物和栖息空间决定的。
(浙江省)2020届高三高考生物学业考试专题练习卷:种群和群落
种群与群落一、选择题1.次生演替比原生演替所用的时间少,原因是( )A.次生演替不需要形成森林B.次生演替所处的环境较湿润C.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D.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结构简单2.下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的“J”形曲线和“S”形曲线。
若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能提高K值B.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c点时种群的出生率为0D.两曲线间的差值表示生存斗争中淘汰的个体数3.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C.群落演替导致群落内生物种类不断改变D.在人类干预下群落可按一定进程发生演替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2010年,某地区的人口死亡率为8.65‰B.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C.白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周围形成集群D.由于干旱原因,导致某地区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降5.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
该生态系统在此演替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6.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形。
下列关于“S”形曲线中K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同一环境下不同生物的K值可能不同B.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同一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K值可能不同D.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7.在西部大开发中,要对部分耕地“退耕还草、还林”,在这个过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 )A.原生演替B.先是原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C.次生演替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原生演替8.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下图所示,其演替的正确顺序应为( )A.甲→乙→丙→丁B.乙→丙→甲→丁C.丙→乙→丁→甲D.丁→甲→丙→乙9.如图表示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捉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志的60只,标志的20只。
2020高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全国通用)知识点10:种群与群落
知识点10:种群与群落1、某实验小组用细菌甲(异养生物)作为材料来探究不同条件下种群增长的特点,设计了三个实验组,每组接种相同数量的细菌甲后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定时更新培养基,三组的更新时间间隔分别为3h、10h、23h,得到a、b、c三条种群增长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菌甲能够将培养基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B.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可用来表示环境资源量的不同C.在培养到23h之前,a组培养基中的营养和空间条件都是充裕的D.培养基更新时间间隔为23h时,种群增长不会出现J型增长阶段2、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3、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下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初期,酵母因种内竞争强而生长缓慢B.转速150 r/min时,预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4、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和空间等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强的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自身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6、如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阶段I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C.阶段I与II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D.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内出现个体变异是普遍现象B.退耕还林、退塘还湖、布设人工鱼礁之后都会发生群落的初生演替C.习性相似物种的生活区域重叠得越多,对资源的利用越充分D.两只雄孔雀为吸引异性争相开屏,说明行为信息能够影响种间关系8、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9、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2020年高考真题分类解析知识点15 种群和群落
知识点15 种群和群落1.(2020·全国Ⅱ卷·T6)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
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②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
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 )A.②①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③①②【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演替过程。
河水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处逐渐淤积,最终形成三角洲,即陆地,由此推测,最先出现的是生长在海水环境中的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然后是生长在淡水环境中的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最后是生长在陆地环境中的草甸植物群落。
2.(2020·山东等级考·T11)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种群和群落。
由图中曲线变化趋势可知,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2.0×106个,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K/2时,即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A项正确;混合培养时,图中在10~12天甲藻种群数量达到K值,且乙藻种群数量接近为0,此时限制甲藻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种内斗争,B项错误;单独培养乙藻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项正确;图中混合培养时,甲、乙两种藻类起始数量相同,到10~12天时甲藻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而乙藻接近灭绝,则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大,D项正确。
3.(2020·山东等级考·T19)在互花米草入侵地栽种外来植物无瓣海桑,因无瓣海桑生长快,能迅速长成高大植株形成荫蔽环境,使互花米草因缺乏光照而减少。
种群和群落-三年(2020-2022)高考真题生物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解析版)
专题11 种群和群落一、单选题1.(2022·山东·高考真题)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
若在某封闭鱼塘中捕获了1000条鱼售卖,第2天用相同方法捕获了950条鱼。
假设鱼始终保持均匀分布,则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约为()A.2×104条B.4×104条C.6×104条D.8×104条【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假设该种群总数为x,则有1000/x=950/(x-1000),求出x即为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
【详解】由题“根据所捕获动物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可估算种群数量”,假设该种群总数为x,则有1000/x=950/(x-1000),计算得出x=2×104,即该鱼塘中鱼的初始数量为2×104条,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2022·浙江·高考真题)许多因素能调节种群数量。
下列属于内源性调节因素的是()A.寄生B.领域行为C.食物D.天敌【答案】B【解析】【分析】能够调节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外源性调节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等,内源性调节因素有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
【详解】ACD、外源性调节包括气候、食物、疾病、寄生和捕食(天敌)等,ACD错误;B、内源性调节因素有行为调节和内分泌调节,领域行为属于内源性调节因素,B正确。
故选B。
3.(2022·浙江·高考真题)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调查生物群落内各物种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可构建食物链B.整合调查所得的全部食物链,可构建营养关系更为复杂的食物网C.归类各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营养级D.测算主要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答案】D【解析】【分析】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主要通过食物链(网)进行,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2020年高考北京版高考生物 专题21 种群和群落
第八单元生物与环境专题21 种群和群落挖命题【考情探究】分析解读本专题包括两个考点:种群特征和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本专题北京近年的出题重在实验调查并与进化相联系,注重能力考查及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建议在复习时首先夯实基础,分清种群和群落的不同研究内容,注重专有名词的内涵并进行对比归纳和规律总结。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一种群特征和数量变化【考点集训】考向1 种群的数量特征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B.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C.年龄组成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答案C考向2 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模型2.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并研究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如图所示(图中N t表示第t年的种群数量,N t+1表示t+1年的种群数量)。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种群在0~t3段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乙种群在0~t1段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C.乙种群在t2时数量最少D.甲种群在t3后数量相对稳定可能是生存条件比较理想答案B3.如图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
请据图回答问题:(1)种群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和的基本单位,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有以及。
(2)若某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随着时间的增加将(填“增大”“变小”或“不变”)。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个体数,这种变化可引起种群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生物进化。
(3)甲曲线是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则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在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采取的方法是法。
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这种曲线,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模型。
答案(1)(生物)进化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2)不变基因频率(3)营养物质的减少抽样检测(血细胞计数板) 数学考向3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4.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答案C5.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如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
2020年高考北京版高考生物 专题21 种群和群落
【知能拓展】 年龄组成、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影 响种群密度的。 3.种群数量变化特殊实例的分析 (1)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 (2)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说是出生率高 造成的。
(3)计划生育政策——目前我国实施的二胎政策,一定程度上控制出生 率的同时又可减轻人口老龄化问题。 (4)利用性外激素诱捕雄蛾——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 (5)将性外激素释放到大田里,干扰雌雄蛾正常交尾——降低出生率。
【思维点拨】 “两看法”判断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4.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的方法总结 (1)取样方法:许多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且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用取样器 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
①简易采集法:用解剖针拨找同时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小动物后进行采集。 ②诱虫器采集:诱虫器中的电灯是发挥作用的主要装置,诱虫器利用土壤小 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使土壤小动物远离光源、热源。
捕获并标记
(数量为N1)
↓
捕获数N
重捕、计数 标记数N
2 0
↓
计算种群密度 (计算种群数量N: NN02 = NN1 )
①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没有迁入和迁出 ②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必 须对动物没有伤害
1.样方法的计数原则 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若有正好在边界线上的个体,应遵循“计 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即只计数样方相邻两条边及其顶点上 的个体。(如图实心圆表示需统计的个体)
方法二 “对比法”判断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的曲线
方法技巧
(1)捕食坐标曲线的判断(如图A): ①从最高点判断: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甲)数量多,捕食者(乙)数量少。
2020年高考生物原创专题卷:《种群和群落》
原创生物专题卷专题种群和群落考点47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5颗星(1-15题,31题,32题);考点48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5 颗星(16-30题,33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47易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 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来调查B•样方法中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C. 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査的对象D. 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2 .【来源】2017年新课标II卷理综高考试题考点47易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 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 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 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 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3.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考点47 易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个池塘中的鲤鱼应属一个种群B. 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 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这属于种群数量特征D. 人口的年龄组成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4.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点47易下列有关种群数量“ S”型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生存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B. 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C. K/2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D. 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5. 【来源】2017届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高三3月高中会考考点47易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 S”型增长曲线。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14讲种群和群落练习(含解析)
种群和群落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的变动受性比率的影响B.环境容纳量代表种群的最大密度C.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D.出生率受种群的遗传特性和环境的影响解析:选B。
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由于种群数量高于K值时便下降,低于K值便上升,所以K值就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而不是最大密度。
2.下列各图分别表示某物种不同种群的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密度将会变小的是( )解析:选D。
D选项中生殖前期的个体数量少,生殖后期的个体数量最多,则意味着未来出生的个体数量少,死亡的个体数量多,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因此种群密度将会变小。
3.野生动物研究所对某草原野生兔进行调查所调查区域面积为 2 hm2,统计所捕获野兔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数据如下:A.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比率(♀/♂)约为3∶2B.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C.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值小D.重捕后导致野兔死亡,测算值与真实值之间会出现误差解析:选A。
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比率(♀/♂)约为(28+32)∶(22+18)=3∶2,A正确;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50×50÷10÷2=125只/hm2,B错误;根据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如果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则分母变小,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大,C错误;重捕后导致野兔死亡,测算值与真实值之间会出现误差,D错误。
4.将野兔引入某岛屿,1~7年野兔种群的相对增长速率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7年中野兔种群的数量呈逻辑斯谛增长B.第4年,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C.该岛屿上野兔种群的K值约为第4年时野兔数量的两倍D.图中的数据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的种群数量并计算后得出解析:选B。
2020年高考山东版高考生物 专题21 种群和群落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
1.曲线A: “J” 型曲线 (1)形成原因: 食物和空间 充裕、气候适宜、无敌害。
(2)数学模型
N0 : ⑱ 种群起始数量
Nt=N0λt
t :时间
N
t
:
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
λ : 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⑲ 倍数
(3)曲线特点:种群数量以一定的 倍数 连续增长。
图中A、B、C、D时间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时间所对 应的种群数量为K/2值。
三图对比分析解读: (1)t1之前,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当 种群数量为K/2时,此时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2)t1~t2,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 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3)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知能拓展】 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
2.曲线B: “S” 型曲线
(1)形成原因: 食物、空间 有限
(2)曲线特点:种群数量达到 K/2 时,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
达到 环境容纳量 (即K值)后,将停止增长。
3.图中阴影部分为 环境阻力 ,按自然选择学说,就是 生存斗争 中被淘汰的个体数。
重难突破 一、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植被(群落)分布不同。如:高山从低到高植被分布为阔叶林——针叶林 ——高原草甸——苔原,这属于四个不同的群落垂直分布。 ②群落的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指同一个群落内不同物种的分布情况, 包括植物的分层现象。 (2)演替的结果:并不是所有的群落都能演替成森林。
(3)演替并不是“取而代之”: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 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 (4)演替是“不可逆”的: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 和空间上的不可逆变化,但人类活动可使其不按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进行。
专题05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备战2020年高考生物挑战压轴题(解析版)
专题05 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1.根据已学的知识,分析下列曲线或柱状图,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第2、3阶段增长速率先快后慢B.乙图可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C.丙图表示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术后,随时间变化短期内小狗血液中三种激素的相对含量变化,分析可知a可以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D.丁图表示在抗体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以及放射性标记出现的先后顺序为:a内质网―→b高尔基体―→c细胞膜【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的知识点是种群的S增长曲线,细胞呼吸强度与温度的关系,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并利用题图信息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详解】由分析可知,甲是种群的S型增长曲线,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第2、3阶段增长速率先快后慢,A 正确。
哺乳动物个体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功能,但是离体细胞的温度只能随环境温度改变而改变,从而酶的活性也发生相应的改变。
因此乙图可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离体细胞的呼吸作用强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B正确。
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术后,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都下降,根据负反馈调节机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会升高,即a可以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正确。
如果丁图表示在抗体分泌过程中各种膜结构的面积变化,根据过程中膜面积变化的时间先后顺序,及高尔基体面积减小、细胞膜面积增大,可知,a、b、c所代表的膜结构名称内质网、细胞膜、高尔基体,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D错误。
【点睛】种群数量增长快慢根据曲线斜率变化;即使恒温动物,个体有体温调节机制,其细胞离体后也不能保持温度的恒定。
2.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
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
【高考二轮】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 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 25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种群、群落和生态环境一、选择题1.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可促使物质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C.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参与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D.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2.如图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一年内CO2消耗量与释放量的情况,其中甲表示该生态系统消费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乙表示分解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丙表示生产者呼吸作用CO2释放量,丁表示生产者光合作用及化能合成作用CO2消耗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碳循环在甲、乙、丙生物群落内部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双向传递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用丁来表示C.人工生态系统中CO2的消耗量与释放量关系往往不符合上图D.根据图示关系可推测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正在上升3.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如图表示甲、乙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
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本身密度制约B.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甲为被捕食者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甲种群可能被淘汰D.甲、乙两种群可分别代表草原中的兔子和牛,二者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4.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食物关系的一部分,调查发现该湖泊中部分鱼类数量在逐年下降。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营养级相同的生物间竞争最激烈B.该系统中鲇鱼与乌鳢因食物来源丰富而产量最高C.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D.严格控制鲇鱼与乌鳢的数量可有效提高该湖泊鱼类的产量5.前不久,印尼火山喷发大量岩浆形成火山岩。
预测若干年后,该火山岩上可着生草本植物。
下列有关这一群落演替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群落演替类型属于初生演替B.该过程通常不出现地衣和苔藓植物C.人类活动会影响该过程的方向和速度D.该过程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6.某植物上栖息着以该植物为食的甲、乙两种昆虫和以乙昆虫为食的蜘蛛。
2020年高考生物精选考点专项突破14:种群与群落(含答案解析)
专题14种群与群落(解析版)1.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无论T2之前数据如何,T2~T3和T3~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都是逐渐上升B.T5时增加饵料的投放,池塘草鱼的环境容纳量保持不变C.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D.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时,网眼太大常使调查值偏小【答案】B【解析】由图示可知,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种群增长速率,根据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推测该种群呈“S”型增长,T3时刻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T5时刻的种群增长速率为0,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
据分析可知,无论T2之前数据如何,T2~T3和T3~T5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率不为0,说明种群数量都在增长,A正确;T5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若增加饵料的投放,则种群数量会增加,B错误;T3时草鱼的种群数量为K/2,T5时草鱼的种群数量为K,因此,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C正确;调查草鱼的种群密度时,网眼太大会使幼体逃脱,从而导致调查值偏小,D正确。
2.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属于食肉类动物,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下图为小型犬浣熊种群相关曲线,说法不正确的是A.如果对小型犬浣熊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使用标志重捕法比较适宜B.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则小型犬浣熊种群数量在b~c时期不断减小C.小型犬浣熊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最低处于第二营养级D.若曲线表示死亡率与出生率之差(死亡率-出生率)的变化,则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在a~b时期不断减小【答案】B【解析】据图示可知,横坐标为X,纵坐标为Y,a和c点对应的Y值为0,b点时,Y 的值最大。
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属于食肉类动物,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因此,小浣熊为消费者,最低处于第二营养级,也可能高于第二营养级。
小型犬浣熊属于动物,活动范围较广,如果对其进行种群密度进行调查,使用标志重捕法比较适宜,A正确;若曲线表示种群的增长速率的变化,则浣熊呈“S”型增长,小型犬浣熊种群数量在b~c 时期不断增加,只是增长速率变慢,B错误;小型犬浣熊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消费者,小型犬浣熊为树栖动物,属于食肉类动物,也吃无花果和植物花粉等,因此,小浣熊最低处于第二营养级,C正确;若曲线表示死亡率与出生率之差(死亡率-出生率)的变化,则小型犬浣熊在a~b时期死亡率与出生率之间的差值不断增大,小型犬浣熊的种群密度不断减小,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生物专题卷专题种群和群落考点47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 5颗星(1-15题,31题,32题);考点48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5颗星(16-30题,33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47 易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 蚜虫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来调查B. 样方法中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C. 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査的对象D. 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2.【来源】2017年新课标II卷理综高考试题考点47 易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3.【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二上学期考点47 易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两个池塘中的鲤鱼应属一个种群B. 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 雪松种子常落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这属于种群数量特征D. 人口的年龄组成可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4.【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点47 易下列有关种群数量“S”型增长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生存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B. K值又称环境容纳量C. K/2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D. 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5.【来源】2017届北京市西城区普通中学高三3月高中会考考点47 易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曲线。
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叙述,正确的是()A. “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时间的关系B. 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 “S”型增长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和时间无关D. 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6.【来源】2016-2017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二3月月考考点47 中难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地雀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乙岛上的地雀年龄组成属于增长型B. 甲岛较乙岛地雀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 两岛上的地雀存在隔离,导致其种类增多D. 共同进化,形成了生物多样性7.【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点47 中难某中学生物科技小组对校园生物园内的蒲公英进行调查,得到一组数据:(株/M2)样方 1 2 3 4 5 6 7 8种群密度 4 6 12 5 3 10 9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此种群密度为7株/ M2B. 此方法为标志重捕法C. 用这种方法求出的种群密度与实际密度应完全相同D. 再重新选一次样方,所得的结果与这次应相同8.【来源】2017届浙江省嘉兴市高三3月选考科目教学测试考点47 中难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 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由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决定B. 增长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一定将增长C. 动物的出生率与性成熟的早晚无关D. 种群性别比例的改变不能降低出生率9.【来源】2016-2017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点47 中难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 某种群在理想条件下,常在一定时期内出现“J”型增长B. 某种群在自然界中,出现无限的“J”型增长C.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要求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限制D.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的年增长率不变,短期内出现“J”型增长10.【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必修3)下学期学业测试考点47 中难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的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种群自身密度最大,种内斗争减弱B. 种群增长率为0C. 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D. K值将一直保持不变11.【来源】2017届河南省郑州、平顶山、濮阳市高三第二次质量预测(二模)考点47 中难科学家设计一系列50m×50m的区域以研究更格卢鼠(啮齿类)对其他小型食种子啮齿类动物的影响。
将更格卢鼠从一半这样的区域中移走,另一半保持原样。
每个区域的围墙上都有能使啮齿类动物自由通过的孔洞;但是,移走更格卢鼠的那一半区域围墙孔洞较小,更格卢鼠不能通过。
接下来三年实验数据如下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两个区域之间的其他啮齿类动物不会存在竞争关系B. 用标志重捕法调査其他啮齿类动物的数目时,若标记物脱落,估算值将偏大C. 该实验因变量在不同条件下变化趋势是同步的,有可能是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D. 本实验证明更格卢鼠与其他啮齿类动物发生了竞争,并限制了他们种群的大小12.【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考点47 中难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甲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B. 图甲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C. 图甲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D. 图甲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13.【来源】2017年新课标卷III卷理综高考试题考点47 中难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14.【来源】2017届《超级全能生》浙江省高三12月联考考点47 难如图是某自然水域中草履虫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草履虫的环境容纳量是600只B. 当草履虫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其自然增长率一直为0C. 影响草履虫数量增长的因素是资源和空间有限D. 在10天后,若草履虫因为其天敌而发生数量变化,则这种变化是负反馈调节的结果15.【来源】2017届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舟山四地市高三下学期考点47 难下图表示某种群的增长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种群的增长方式为指数增长B. 数量达到K/2前,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C. 数量超过K/2后,种群的年龄结构呈衰退型D. 若为某鱼种群,K值时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16.【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48 易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一般不同B. 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小动物种类C.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D.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査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17.【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48 易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不同的群落,物种的丰富度是定值B. —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片草原,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草原C. 甲池塘中的鲫鱼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乙池塘D. 一个池塘中鯽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卿鱼丰富度高于鲤鱼18.【来源】2017年北京卷理综高考试题考点48 易酸雨指pH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
结果发现,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40%,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
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的合理推测是()A.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B.酸雨对樟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楝树的大C.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不受酸雨影响D.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都不耐酸雨19.【来源】2017届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等四校高三下期第二次联合考试考点48 中难如图为某一区域内共同生活的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横、纵坐标分别表示被M、N 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种类和数量;d表示曲线M终点和曲线N起点的距离),其中表述不.正确..的是()A. M与N将呈现“S”型曲线增长B. 当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C. 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强D. d越大,M与N之间的竞争越激烈20.【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永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考点48 中难下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趋湿、避高温的习性采集B. 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 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要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D. 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21.【来源】2016-2017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高二2月月考考点48 中难关于群落水平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草原生态系统具有群落水平结构而森林生态系统没有B. 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C. 湖泊各个水层中分布着不同种动物属于群落水平结构D. 种群中的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水平结构22.【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48 中难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 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 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 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23.【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平顶山郏县一高高二上12月考考点48 中难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B.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C.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24.【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信阳第六高中高二12月考考点48 中难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B.人类活动可以使自然演替的速度改变,而演替方向不一定会改变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湖泊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25.【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信阳第六高中高二12月考考点48 中难古诗:“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旱逢春”分别体现了生物学含意是()A.群落演替种间竞争植物向光性B.群落演替互利共生植物相光性C.群落演替互利共生根向水性D.中间竞争群落演替植物向光性26.【来源】2017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3月适应性考试(零模)考点48 中难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